道德实践中的认知、意愿与性格:论程朱对“知而不行”的解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535
颗粒名称: 道德实践中的认知、意愿与性格:论程朱对“知而不行”的解释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15
摘要: 本文探讨了程朱对于“知而不行”问题的解释。在西方哲学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通常强调认知、意愿/意志或归结于非理性自我。然而,在程朱(尤其是朱熹)的思想中,这些考虑以一种综合的方式呈现出来。朱熹认为,“知而不行”的“知”只是一种“浅知”,并非“真知”。程颐则将“知”区分为“真知”,并强调其真实性和切实性。这种“真知”更多地是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求知或致知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道德实践和对道理的认知。在解释“知而不行”的问题时,程朱注意到除认知之外的其他因素,包括人的意愿和性格等非理性因素,从而将思维延伸到道德实践的深层机制。
关键词: 程朱 知而不行 浅知

内容

方旭东 《哲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西方哲学在处理“知而不行”问题时,或强调认知,或强调意愿/意志,或归结于非理性自我,而在程朱(尤其是朱熹)这里,这些思考以一种综合的面貌呈现。程朱的一些具体论断,比如有关“见理”、“自弃”、“懦弱”以及“气禀”的观点,正是典型的“汉哲学思维”,闪烁着中国智慧的光芒。朱熹“知而不行”的“知”只是一种“浅知”,不是“真知”。程颐“知”是区别于“常知”的“真知”,“真知”之“真”是从“知”的效果上讲,强调“真切不虚”。这种“真知”更多的是一种出于亲身实践的亲知,求知或致知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体道”或“见理”的道德践履。在“知而不行”问题的解释上,程朱注意到认知之外的其他多重因素,包括人的意愿乃至性格等非理性因素,从而将思维的触角伸向了道德实践的深层机制。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方旭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