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儒者巍岩的未发心性论以及对朱熹理论的新阐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526
颗粒名称: 朝鲜儒者巍岩的未发心性论以及对朱熹理论的新阐释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13
摘要: 本文探讨了朝鲜儒者巍岩对于未发心性和对朱熹理论的新阐释。未发和已发的问题最早出现在《中庸》,是儒学思想中研究心性问题的起点。宋代大儒朱熹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朝鲜后期儒学代表人物李柬在继承朱熹思想的基础上对未发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他将未发划分为浅层意义上的“不中底未发”和深层意义上的“大本底未发”,并强调后者是本质意义上的未发。前者的气质是纯粹的本然之气,而后者的气质则包含着清浊、纯良和恶劣的特点。在未发状态下,清澈透彻的心灵主宰着整个人体,因此未发心性具有纯善的特点。此外,他还提出了本然之心和气质之心,并将其对应于本然之性和气质之性,主张“心性一致”。这一观点不是说心和性完全相同,而是强调心和性在价值论上的一致性。心性一致论在哲学和思想方面扮演了连接朱子学和阳明学的角色,体现了朝鲜中后期儒学的“心学式”发展,并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未发心性 朱熹 李柬

内容

邢丽菊《中国哲学史》2011年第4期
  未发与已发问题最初见于《中庸》,是儒学思想中研究心论的原型。中国宋代大儒朱熹也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朝鲜后期代表儒者李柬在继承了朱熹思想的基础上,对未发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释。他将未发分为浅层意义上的“不中底未发”和深层意义上的“大本底未发”,并强调后者是本质意义上的未发。前者之气是本然之气,湛然纯一;而后者之气是血肉之气,有清浊粹驳和刚柔善恶。未发状态下,虚灵洞彻的心体起主宰作用,所以未发心体纯善。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本然之心与气质之心,并使之对应于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主张“心性一致”。这一观点并不是说心等同于性,其核心在于心与性在价值论上的一致性。心性一致论在哲学性和思想性上起着连接朱子学和阳明学的作用,体现了朝鲜中后期儒学的“心学式”发展,在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邢丽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