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美国朱子学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423
颗粒名称: 2011—2012年美国朱子学研究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36-137
摘要: 本文报告了2011-2012年美国朱子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课程、会议、出版物等相关研究。在课程方面,包弼德教授连续开设了有关新儒学的研究生讨论课,讨论宋代和明代的内容。在会议方面,美国首次召开了朱熹经学研讨会。在出版物方面,作者与苏费翔合作出版了一本英文著作《文化权威与中国政治文化:宋金元代<中庸>与道统问题的探索》,并且作者本人也有一本《旁观朱子学:略论宋代与现代的经济、教育、文化、哲学》的书出版。此外,美国圣母大学的莱昂内尔·杰森有一篇关于朱熹的文章《宅于文本:朱熹与道学的民族志考察》,而丹尼尔·加德纳有一文《公元1000年后儒家传统的再定位:论新儒学教育》。
关键词: 美国 朱子学 课程

内容

应编者之邀,我提供一个简短的报告,反映2011—2012年美国朱子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尽管此报告不够详尽,但却是我写信给好几位同仁,询问他们最新研究进展后的结果。他们的回复说明,美国的朱子学研究仍需不断深入。
  就课程而言,包弼德教授透露,他继续在有关新儒学的研究生讨论课,一般秋季集中讨论宋代,春季讨论明代。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12年春季我给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中国思想史课,其中有一个月讨论宋代,学生阅读我的《朱熹的思维世界》(ConfucianDiscourse and ChuHsi's As-cendancy)和狄百瑞的《中国传统之源》(Sources ofChinese Tradition)。与此同时,我还首次开设了研究生的讨论课《中国的礼与政治》,尽管大部分时间集中讨论相关从周代直至当代的主要研究成果,我们还是阅读了《朱子家礼》。2012年的秋季课程,我为本科低年级的学生开了《中国经典诠释》的课。在这门课上,我们首先阅读了Daniel Gardner关于《朱子语类》的翻译节选,尤其是如何阅读经典和以经典修身的部分。剩余大部分时间都在阅读《孟子》。
  就会议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在美国首次召开的朱熹经学研讨会。这次会议于2012年5月7日至8日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召开。(详细内容见吴思远《共襄盛会谈朱子,学人齐聚凤凰城——“朱子经学及其在东亚的流传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会议主办单位有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台湾“中央研究院”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林庆彰教授将担任主编,出版该论文集《朱熹经学研究:在东亚的发展与影响》。我向大会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礼之殊途:<朱子家礼>现代化与恢复古礼的践行——以当代儒家婚礼为视角的分析》。作为此文的合作者,我的女儿Margaret Tillman(田梅)在2012年10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语言与文化系主办的美国东亚学会西部会议上也宣读了此文。另外,在2012年3月29日我在坦普(Tempe)土耳其文化中心跨文化对话基金演讲系列中有一个面向公众的演讲,题为《文化的撞击:以儒家婚礼为例看中国儒教的复兴》。
  说到近两年关于朱熹的出版物,2012年我与德国的苏费翔合作出版了一本英文著作《文化权威与中国政治文化:宋金元代<中庸>与道统问题的探索》(斯图加特:弗兰兹·斯坦纳出版社)。此书对朱熹死后士大夫的境遇有特别的关注,苏费翔撰写的部分探讨了南宋,我则集中讨论了蒙古早期的郝经。2011年,我的另一本书面世:《旁观朱子学:略论宋代与现代的经济、教育、文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收集了我没有收进《朱熹的思维世界》(修订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的一些论文。我另外在中国发表的朱子学研究的相关论文有四篇,我想可能已经在中国地区的活动已经涵盖,这里就不赘述了。
  相关研究也有一些进展,美国圣母大学的莱昂内尔·杰森(Lionel Jensen)有一篇关于朱熹的文章《宅于文本:朱熹与道学的民族志考察》,收录在钱锁桥等主编的张龙溪教授纪念文集《跨文化研究:中国与西方》中,现正在荷兰布里尔印刷。
  另外,他有一研究朱熹的书稿令人期待已久,目前还在修改,有望在今年夏末交给夏威夷大学出版社付梓。在马萨诸塞州史密斯学院的丹尼尔·加德纳有一文《公元1000年后儒家传统的再定位:论新儒学教育》,收录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儒家简介》一书中。林庆彰教授的圈子翻译了加德纳的《朱熹与<大学>》(Chu Hsiand the Ta—hsueh)一书,预计将在2013年底面世。
  期刊论文论及朱熹,目前涉猎到的有两篇:一篇是罗格斯大学新不伦瑞克分校的SukheeLee发表在《宋元研究》杂志(由宋元研究学会出版)上的《朱熹在这儿:晚期帝国东阳的家庭、学术、地方记忆》。此文探讨了朱熹同时代的东阳郭氏家族的家庭、学术背景以及与朱熹的交往,还展现了朱熹去世之后,直自明清,郭氏家族及其地方士人是怎样通过复述、记忆创建朱熹形象及其传统的。另一篇Edward Y.J.Chung撰写的《自我超越作为宗教对话中的最高实在:新儒家的观点》一文,着眼于从宗教比较的角度,认为孔孟经典教育中的自我超越,经由两位新儒家思想家朱熹和李退溪的诠释而发扬光大,其中对道的体认和精神修养方法在全球化的今天仍能促进比较宗教学的研究。
  (作者单位: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殷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