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熹诠释“明明德”的新意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400
颗粒名称: 一、朱熹诠释“明明德”的新意义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04-1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熹对《大学》中的“明明德”进行了长期的思考与揭示,他通过孟子的“良知良能”、心性论以及宋代理学家的理气论等进行阐释,最终完成了对“明德”的理学化诠释。他认为“明德”源自于天,是人们通过虚灵不昧、具备万理、应对万事来体现的道德品质。朱熹将“明德”与儒家修身工夫论、心性论以及天理论统一起来,将其作为《大学》全书的纲领。他的阐释对理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键词: 朱熹 儒家 理学思想

内容

朱熹对《大学》“明明德”内涵的思考与揭示,历经数十年。最初,他以孟子的“良知良能”、“良心”等阐释“明德”的内涵;晚年,他又以两宋理学家所掌握的孟子心性论进行分析与阐释,思考“明德”与“心”、“性”等概念的关系;去世前数年,他还运用宋代理学家的理气论思想揭示“明德”的来源,从而完成了对《大学》“明明德”的理学化诠释。
  朱熹对《大学章句》“明明德”注释的最后修订在1196年左右。他于注中说: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万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1]
  这是朱熹晚年定论,也是其“明明德”思想的精粹表述。在这里,朱熹用短短67个字的篇幅,从工夫论、心性论、天理论的角度,阐明了“明德”的来源与本质,“明德”不明的原因及其根源,和“明德”可明的依据与道路。语言简洁,语义完备,逻辑严密,实际上是其毕生学问的总结。众所周知,这个定义,在朱熹理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理学思想的继续演进也产生过深刻影响。
  而事实上,无论是《大学》的文本本身,还是汉唐经学家的注疏里,《大学》中的“明明德”的意义都非常平易,只是对承担治理食邑、国家等责任的贵族的道德要求,并无理学思想的复杂而深刻的意义。如《大学》文本中的“明明德”,只是要求贵族博闻多识,注意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民众的角度制订并实施治理国家的政策;而郑玄注曰:“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孔颖达疏曰:“在明明德者,言大学之道,在于章明己之光明之德。谓身有明德,而更章显之”[2],都不涉及心性修养的义涵。但是,朱熹正是通过对《大学》“明明德”命题的不断阐释,将先秦儒家与宋代理学思想成果进行整合,而从“明明德”中读出理学的工夫论、心性论、天理论等思想的意义。朱熹认为,“明明德”能够作为《大学》全书的纲领,就在于它将理学的天理本体论、心性论与儒家修身工夫论统一起来了。
  其一,朱熹通过对“明明德”的哲学阐释,读出“明明德”的工夫论内涵。他认为“明”即“明之也”,又说“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这显然是从儒家工夫论角度进行的解读。所谓“因其所发”指“明德”的发露,即“明明德”工夫的起点和基础所在;所谓“遂明之”,指的工夫正是《大学》中提出的系统的儒家修身工夫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
  其二,朱熹通过对“明德”的哲学阐释,读出了“明德”的心性论思想内涵。他在阐发《大学》的过程中,不仅对性的本源问题进行了说明,特别是通过阐释《大学》的“明德”为“虚灵不昧,以具万理而应万事者”,对心的内容及心与性、心与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而朱熹对《大学》“明德”内涵的探究,在如何确定和表述心性与“明德”之关系上,实际上一直未曾离开孟子的心性论。
  其三,朱熹通过对“明德”的理论考察与哲学阐释,从“明德”中读出“自然之理”的宇宙本体论意义。他的“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的思想,立足在理学天理论基础之上。他以早期儒家、北宋理学的“性与天道”合一为理论基础,阐述人物的化生,以说明人的“明德”的来源,从而揭示了《大学》的宇宙论背景。他指出:“人物之生必得是理,然后有以为健顺仁义礼智之性;必得是气,然后有以为魂魄五脏百骸之身。”[3]他论证了人的“明德”的来源。
  我们发现,朱熹对《大学》“明明德”的哲学诠释,与他的理学思想的“先见”有关。他显然是运用“六经注我”的方法,从《大学》中读出宇宙论、心性论、工夫论等理学思想。毫无疑问,朱熹对《大学》“明明德”的哲学诠释,具有“六经注我”的特点。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朱熹的“我”不是主观任意的“我”,而是对先儒先贤的全面理解和思考而形成的“先见”。深入考察他的治学历程与治学特点,可知他对《大学》“明明德”的哲学诠释与理学建构,其实是建立在“我注六经”的基础之上的。他晚年能够从儒家经典中读出这么多的新意义来,正是由于他早年和中年能够全面地阅读、深刻地理解孔孟以来先儒先贤的著作,并且各取所长,融会贯通。应该说,朱熹的经典诠释是经由“我注六经”的“六经注我”,两者是同一个经典诠释过程前后自然接续的不同阶段,并非对立关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汉民
责任者
周之翔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