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回归圣人的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60
颗粒名称: 四、回归圣人的思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5
页码: 16-20
摘要: 该段文字主要描述了朱熹对儒学核心义理的剖析和细致研究,他通过深入探讨经典文献,注解和解读圣人的思想,以及与孟子对圣人精神的对话和领悟,展示了他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推究。同时,朱熹对孟子的重视和对圣人形象的崇拜也得到了强调。
关键词: 朱熹 儒学 义理

内容

朱熹剖析细节,掌握儒学义理核心,从而揣摩文字,厘清脉络,注解工作更深一层,有关圣人精神的了解更具自信,留下诸多推究话语,《孟子·告子下》“礼与食孰重”章,朱注云:“此章言义理事物,其轻重固有大分,然于其中,又各自有轻重之别。圣贤于此,错综斟酌,毫发不差,固不肯枉尺而直寻,亦未尝胶柱而调瑟,所以断之,一视于理之当然而已矣。”[72]《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章,朱注云:“此章言圣人之道大而有本,学之者必以其渐,乃能至也。”[73]《孟子·尽心下》“逃墨必归于杨”章,朱注云:“此章见圣人之于异端,距之甚严,而于其来归,待之甚恕。距之严,故人知彼说之为邪;待之恕,故人知此道之可反,仁之至,义之尽也。”[74]朱熹以生命体证,思索既深,遂能了解圣人于疑似之间的思考,于进程的关注,以及彼我分际的掌握,其中艳羡与赞叹,出于衷心之感动,《朱子语类》载:
  圣人言语如千花,远望都见好。须端的真见好处,始得。须着力子细看上。工夫只在子细看上,别无术。
  圣人言语皆枝枝相对,叶叶相当,不知怎生排得恁地齐整。今人只是心粗,不子细穷究。若子细穷究来,皆字字有着落。[75]
  所谓“枝枝相对,叶叶相当”,正是朱熹穷究经典,从阅读中所获致的心得,圣人言语之力量,形构缜密的义理结构,细究之后的着落,无疑是祛除歧异,建构脉络观察之后的结果,朱熹甚至留意孟子对圣人的揣摩心得,圣圣相承,于心相通,《孟子·万章上》“舜往于田”章,朱注云:
  孟子推舜之心如此,以解上文之意。极天下之欲,不足以解忧;而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真知舜之心哉!……此章言舜不以得众之所欲为己乐,而以不顺乎亲之心为己忧。非圣人之尽性,其孰能之?[76]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章,朱注云:
  居深山,谓耕历山时也。盖圣人之心,至虚至明,浑然之中,万理毕具。一有感触,则其应甚速,而无所不通,非孟子造道之深,不能形容至此也。[77]
  廓除人生于世的名利欲望,唯求心之所安,然而一闻善言,一见善行,则沛然莫之能御,圣人如此,也唯有孟子能知之,《孟子·尽心上》“霸者之民”章,朱注云:
  君子,圣人之通称也。所过者化,身所经历之处,即人无不化,如舜之耕历山而田者逊畔,陶河滨而器不苦窳也。所存者神,心所存主处便神妙不测,如孔子之立斯立、道斯行、绥斯来、动斯和,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是其德业之盛,乃与天地之化同运并行,举一世而甄陶之,非如霸者但小小补塞其罅漏而已。此则王道之所以为大,而学者所当尽心也。[78]
  申明君子德化之盛,分判王、霸之别,圣人坚持所在,乃是求其为大,道之纯粹与崇高,学者必须尽心追寻,其间不容丝毫委曲虚假,细节所在,朱熹对于后世期许深矣。而此一思考也成为与陈亮争辩王霸的重要依据,对于功利主义有更深的反省[79],朱熹崇信孟子,乃是反复辨证思考的结果[80],《孟子·滕文公上》“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章,朱注云:
  愚按:“丧礼”、“经界”两章,见孟子之学,识其大者。是以虽当礼法废坏之后,制度节文不可复考,而能因略以致详,推旧而为新;不屑屑于既往之迹,而能合乎先王之意,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矣。[81]
  对于孟子推崇至极,朱熹甚至于《孟子序说》引程子曰:“未敢便道他是圣人,然学已到至处。”于下云:“愚按:至字,恐当作圣字。”[82]朱熹一生追寻二程,然而于此救正调整,还给予孟子圣人的地位,唐代以来“孟子升格运动”[83],北宋的孟学争议[84],于此遂有最终的答案。朱熹体会既深,“经界”成为晚年推行之工作[85],“不屑屑于既往之迹,而能合乎先王之意”更是引导朱熹超越性思考的重要依据,遥契前圣,寄予来者,朱熹展开更深一层的建构方向,重点在于检视圣人精神所在,提醒阅读的细节,其中牵涉复杂,朱熹巧为安排,《四书章句集注》创造性的诠释,遂有细腻的思考,此于朱熹《大学章句序》云:“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越,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86]《中庸章句序》云:“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行远升高之一助云尔。”[87]于文献放失,诸说歧出之中,期以有助于后学思考,敢于陈述一己融铸之心得,知我、罪知,朱熹有其承担之志,无法尽释其理据,以及蓄积的体会,转为叮咛与提醒,用心所在,寄望开启后人遥相共感的理解。例如《大学章句》说明结构“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旧本颇有错简,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经文,别为序次如左”下,朱注云:
  凡传文,杂引经传,若无统纪,然文理接续,血脉贯通,深浅始终,至为精密。熟读详味,久当见之,今不尽释也。[88]
  《中庸章句》分出三十三章,于第三十三章下朱注云:
  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89]
  《大学》于分别经、传时说明,《中庸》于分章之后提醒,圣人义理深密,言语严整,于脉络之中,深有蕴藉,期许后人之余,也回应心中“完型”样态,遂有不断的尝试。《大学》以经统传,分释“三纲八目”;《中庸》分出三十三章,首章为“一篇之体要”,推究用意,皆有提纲挈领,明其体系的作用,朱熹并非仅是提出不同以往的章句段落,而是标举“三纲八目”,阐明“性”、“道”、“教”,作为全篇脉络的关键,纲举目张,具有义理显豁的效果。
  为求明晰,朱熹甚至援取《论衡》“圣人作其经,贤人造其传”概念90],彰显圣贤相传属性,经、传之分,成为《四书章句集注》最为特殊的安排。“三纲”、“八目”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之“经”,以下系以“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之“传”,《大学》主旨于“经”中具现,四书有其精神,只是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各章皆具,唯有“格、致”有缺,“三纲”、“八目”架构已具,却无核心工夫,关键性的阙如,形成体系的重大瑕疵,于此已非指出阙文即可解决,事有不得已,朱熹另作补传云:
  闲尝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91]
  以二程之意,补传一百三十四字,作为义理核心所在,朱熹申明“格物”意义,并不是悬空寻理,而是人伦日用间,随事即物的体会,不仅用以印证“理一分殊”从“分殊”以见“理一”的进路,沟通内圣、外王,儒学人间事业终于完成,于是从三纲而至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己而人,由小而大,由内而外,层次井然。“格物”成为儒学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工夫,只是于此过程,朱熹仅言“窃取程子之意”,取用之间,细节无法厘清,所幸《大学或问》保留朱熹援取二程线索,依其内容,主要强调“格物致知所以当先而不可后”、“格物致知所当用力之地,与其次第功程”与“涵养本原之功,所以为格物致知之本”三项重点,分别针对格致的关键地位、操持之内容以及其重要性撮举二程意见,文字颇长,难以迻录,但融铸二程言论的努力,却是真确可见[92],显然朱熹于四书获致的超越性的研读方法,也施用于征引之间,直言“虽不能尽用程子之言,然其指趣要归,则不合者鲜矣”[93],显见征引已从文字之“迹”,进而捕捉其“意”,形塑略其形迹而达其精神的体会,使《大学》结构更为完整,也确立二程遥契道统地位,清儒胡渭云:“前后次第,秩然不紊,所谓枝枝相对,叶叶相当。”[94]朱熹改本确实使《大学》一篇结构井然,体系更为明晰,朱熹追寻圣人精神,穷究经典,一生体会,于补传中获致论述根源,虽是自作,却是融铸前人的结果,用心所在,超乎言诠的心得,只能要求读者熟读详味,虽然使《大学》改本成为宋明以来最复杂难解的议题[95],然而按核朱熹反复锻练,甚至临终之前仍为《大学》改作苦思不已[96],追寻圣人之念,驱策不已,朱熹自承“据某而今自谓稳矣。只恐数年后又见不稳,这个不由自家。”[97]说明随着历练不同,体会不同,境界与时而进。所谓“吾道之所寄不越乎言语文字之间”[98],必须从言语文字思索圣人的启发,才能契合于道,朱熹揣摩细节,不敢轻忽,尤其对于圣人开示成德之方,更是思之再三,《论语·宪问篇》“古之学者为己”章,朱注云:
  愚按: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99]
  《中庸章句》“大哉圣人之道”章,朱注云:
  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孰笃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属也。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处事则不使有过不及之谬,理义则日知其所未知,节文则日谨其所未谨,此皆致知之属也。盖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圣贤所示入德之方,莫详于此,学者宜尽心焉。[100]
  朱熹留意圣人开示之方向,在于操持之际,不能为私意所蔽,唯有存乎其大,尽乎其细,存心、致知兼行,方能达致其境,“尊德行”与“道问学”之辨,乃是朱、陆学术根本分歧处,相较于陆九渊“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101]立乎其大的坚持,朱熹采取综纳的思考,云:
  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之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道问学上多了。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得义理全不子细,又别说一种杜撰道理,遮盖不肯放下;而熹自觉虽于义理上不敢乱说,却于紧要为己为人上,多不得力。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几不堕一边耳。[102]
  朱熹尝试去短集长,更具反省之念,前人往往藉此分判两人高下,标举儒学“尊德性”无可取代之价值。[103]但回归经典本身,相较于陆象山强调进程,饶富自信,朱熹尝试形塑进程与境界兼具的体系,建构“尊德性”与“道问学”融铸一贯的脉络,内涵周备详实,规模更为宏大,却仍唯恐有所不足。按核《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朱注强调“大小相资,首尾相应”,“尊德性”与“道问学”既非独立相斥的概念,也非由彼而此之进程,而是相互含融,彼此证成,所以朱熹申明“非存心无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既无违逆“尊德性”之崇高价值,又强调“道问学”之不可或缺,两相为用,兼取而进,圣人开示之境界,既广大,又精微,思考早已更深一层,义理无所偏缺,方能垂范后世而无弊,朱熹参详文字内涵,进而参悟文外之旨,从化解歧义,建立脉络,进而回归圣人,融铸条贯,厘清脉络,思考诸多转折,所见更为深邃,义理更为缜密,必须了解朱熹一生学术进程,又须梳理《四书章句集注》论述的细节,彼此取证,前后参考,方能得其真解,朱熹《答胡季随二》云:
  熹于《论》、《孟》、《大学》、《中庸》,一生用功,粗有成说。然近日读之,一、二大节目处,犹有谬误,不住修削,有时随手又觉病生。以此观之,此岂易事?若只恃一时聪明才气,略看一过,便谓事了,岂不轻脱自误之甚耶!吕伯恭尝言“道理无穷,学者先要不得有自足心”,此至论也,幸试思之。[104]
  朱熹《答潘端叔二》云:
  义理无穷,精神有限,又不知当年圣贤如何说得如此稳当精密,无些渗漏也。[105]
  以至勤之力,坚固执着,用心如斯,谦下至此,一生义理思考,已难一一呈现,从经注工作而及于圣人事业,朱熹从推寻儒学精神,进而及于启发后人,是以寄语于后,勉以“尽心”、“详味”,祈求千载之知音,慨然承担,《四书章句集注》肌理条贯,义理丰盈,于此可得见矣。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逢源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