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正廉洁、严戢吏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32
颗粒名称: 三、清正廉洁、严戢吏奸
分类号: B277.4
页数: 3
页码: 320-3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儒家理学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其中“廉为政本”是核心。朱熹在从政中身体力行廉政,要求官吏清心正义,反对贪婪之心,强调履行为政之道。他弹劾贪官,关注民生,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朱熹的从政经历对今天的政治者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朱熹 儒家 思想 百姓

内容

儒家理学思想蕴涵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廉为政本”是儒家廉政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的观念中,“廉”应从君主“正心”开始,而“正心”实际上就是“清心”或“静心”。按照儒家的解释,“惟其心无欲而静”,故清心必须“无欲”,即必须清除各种私欲或私心杂念,以达到“无作好、无作恶”,“不起意则此心光明”的境界。
  朱熹在从政及生活中身体力行,在同安任职时,题诗一首与官吏们共勉:“度量无私本至公,寸心贪得意何穷?若教老子庄周见,剖斗除衡付一空”。要求属吏像度具量具那样公正无私,不可有贪婪之心而损害公众利益,这种清廉的为官之道,也是他所终身奉行的准则。
  对于官吏,他主张“损其疾”,就是要减少官场沉疴痼疾、去除积弊,抑制官吏巧取豪夺。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私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
  淳熙八年十二月,朱熹任直秘阁受命巡视台州,上书弹劾前太守唐仲友“违法扰民,贪污淫虐,蓄养亡命,偷盗官钱”,宰相王淮包庇,朱熹不畏权奸,连上书十次,终于罢免了唐仲友新任江西提刑官职。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多,从绍兴十七年秋中举人,次年春登进士,先后被授予左迪功郎、武学博士、朝奉郎、朝散郎,历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省秘书郎、知南康军、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公事、直秘阁、薄提刑、江东提刑、秘阁修撰、江东转运使、漳州知州、湖南转运副使、潭州知府、湖南安抚、焕章阁待制兼侍讲等职。当时著名词人辛弃疾在就任福建提刑官时,曾向朱熹请教为政之道,朱熹赠他三句话:“临民以宽、待士以礼、驭吏以严”。从他的为官之德,我们看到他每到一处、每任一职“举一事必稽于众,施一政必顺于民”,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和敬重,但也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朱熹的从政经历合乎儒家仁政传统理念,他的从政思想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至今在中国思想史上留下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政治智慧,对当今从政者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首先爱国理政、操守道德,强调为官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国家人民利益至上。儒家经典《左传》记云“临患不忘国,忠也”,《礼记·儒行》记云:“苟利国家、不求富贵”要把国家人民利益放在个人富贵之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操守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其次恤民爱民、关心民生,甘当公仆。朱熹理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仁义之道,体现在他为官时关注百姓疾苦——“爱民虑远”,这与我们党所倡导的“密切联系群众”是一脉相承的,领导班干部要带着感情、带着关爱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体察百姓疾苦,多办顺民意、解民忧之事,时刻铭记:“民生为官之本,民意乃政之道”。
  三是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这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权为民所用也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朱熹的善恶观认为:“心正,政才得正”,心术不正,滥用权利必然腐败;同时,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克制声色、货利的诱惑,这种积极的社会教化态度,对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都是有利的。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勇
责任者
狄建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