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称“朱子”,勿称“朱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21
颗粒名称: 请称“朱子”,勿称“朱熹”
分类号: G12
页数: 3
页码: 293-295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朱子文化研究中,应该使用“朱子”而不是“朱熹”这个称谓。包括与朱子的历史地位、礼仪、历史传统、南平文化底蕴以及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的目标相合等。
关键词: 朱子文化 历史地位 历史传统 文化保护

内容

从事朱子文化研究工作几年来,阅读了不少有关朱子的著作、文章、资料,每每读到有些著作、文章、资料称朱熹时,便有许多想法涌上心头。今天把它整理成文,希望能引起社会共识。
  本文表达一个观点:请称“朱子”,勿称“朱熹”。这是因为:
  其一,称“朱子”与朱子的历史地位相合,而称“朱熹”与朱子的历史地位不合。众所周知,朱子名熹,宋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集理学大成者。朱子的历史地位,历史上多有评价定论。康熙皇帝题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辛弃疾有诗:“历数唐尧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钱穆先生曾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瞻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可与伦比。”蔡尚思先生诗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这些评价,足见朱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朱子的历史地位实际也是如此。仅举两例:一是孔庙祭祀,十二哲配享,有十一哲是孔门弟子。朱子位列十哲之次,而且是唯一非孔门弟子。二是孔子创立儒学,朱子创立新儒学,即理学,使儒学的主流思想得以传承弘扬,影响了世界,影响到今天。这样一位历史文化伟人,难道不应该称“朱子”吗?
  其二,称“朱子”与礼相合,而称“朱熹”与礼不合。中国历来为礼仪之邦,学礼、知礼、执礼、行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讲礼,首要问题是对人以礼相称,以礼相待。更何况,对朱子这样历史文化伟人,难道不应该尊称“朱子”吗?而直呼“朱熹”其名,对于我们来说,大有不学礼、不知礼、不执礼、不行礼之嫌。
  其三,称“朱子”与历史传统相合,而称“朱熹”与历史传统不合。查阅史料,从朱子辞世到今天,有关朱子传记很多,其中元、明、清三朝的朱子传记,不论是书名,还是书章,几乎全部称“朱子”,罕有称“朱熹”。中华民国后朱子传记大部分称“朱熹传”,少量称“朱子传”。这就充分说明,元、明、清三朝对朱子的称呼十分讲究,完全用敬称而不用俗称。民国以后大部分用俗称,恐怕与民国以后文化变革、礼仪教化受到冲击有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批林批孔批朱熹”,朱子成了批判对象,所以不可能用尊称而改用直呼其名。非常可喜的是,著名朱子学专家、浙江大学博导束景南先生,早在1985年创作出版、2015年再版的《朱子大传》,出现了书名使用“朱子”的称呼。近年来提倡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朱子尊称越来越多,俗称越来越少。青年作家、南平市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祝熹撰写的《大儒世泽——朱子传》,从书名到书章,大部分使用“朱子”尊称,只有个别特殊情况下使用“朱熹”称呼,得到社会的好评。
  其四,称“朱子”与南平“朱子故里·理学摇篮”、“道南理窟、闽邦邹鲁”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相合,而称“朱熹”与南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不合。南平及10个县(市、区)被称为“道南理窟、闽邦邹鲁”的县就有延平区、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建瓯市、浦城县、政和县六个县(市、区)。今天南平全境皆为“朱子故里·理学摇篮”。朱子在南平生活、学习、成长、成就,集理学之大成,几作中山客,琴书五十载,实际居住时间长达62年之久。朱子是世界的,是中国的,是福建的,更是南平的。南平人民对朱子怀有特别的感情。南平特别应该带头称“朱子”,而不应该称“朱熹”。
  其五,称“朱子”与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的使命目标相合,而称“朱熹”与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的使命目标不合。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南平市委市政府正在全面实施朱子文化保护建设“一区五工程”(朱子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保护工程、学术工程、传播工程、教化工程、交流工程),取得长足发展进步。我们的使命目标是打造朱子文化品牌,而非打造朱熹文化品牌,毫无疑问应该称“朱子”,而不称“朱熹”。
  当然,朱子是一个自然人。作为自然人,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朱子是一位历史人物,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称呼上,也不能简单化,一概而论,不能一律称“朱子”。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其称呼要符合其身份。比如,对于父母来说,就不可能称其为“朱子”,一般称其乳名、小名;对于老师来说,也不可能称其为“朱子”,一般直呼其名;对于朝廷来说,更不可能称其为“朱子”,皇帝一般称其朱熹或“熹”;对于百姓,包括朱氏后裔来说,应该怀着虔诚敬畏之心,只能称“朱子”,或因朱子谥“文”,世称“朱文公”,当下也可称之为“朱文公”。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文志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