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05
颗粒名称: 一、杨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贡献
分类号: B82
页数: 4
页码: 255-25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杨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立雪程门、创办书院、倾力著述、爱国怀乡、廉政爱民等方面,并指出这些贡献对我国文化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传承和发展传统理学、树立社稷为重、亲民为先的榜样以及影响中国和世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杨时 思想 朱熹 传统

内容

杨时作为宋代一名官员,一边潜心学问,一边尽职尽责为官,无论是为学,还是为官,为人,杨时都给后人留下可圈可点的示范作用,其思想文化影响广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贡献有:
  1、杨时立雪程门,载道南归,在洛学向闽学过渡中起到了脊梁和奠基的作用。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长期以来,对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儒学到了汉唐之后,由于受到佛教等宗教势力的影响,日趋衰落。到了北宋时期,更是衰微与僵化。河南“二程”(程颢、程颐)虽得孔孟不传之道,但“中原遂沦于夷狄,虽以嵩洛间人,亦不复知有程学。”
  幸好,杨时曾两度拜二程为师,“北之河洛而学焉,穷探力索,务得极趣”,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得到老师“吾道南矣”的嘉许与肯定。杨时学成后,倡导东南,把所学精华传给了弟子罗从彦等,罗从彦传给李侗,李侗传给朱熹,最终朱熹成为闽学的集大成者。在那相对封闭的时代,我们从这清晰的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上,可以确切地说,如果没有杨时矢志不渝的理学传承与传播,就没有朱熹的闽学集大成。杨时对我国文化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有筚路蓝缕建功立业的意义,在洛学向闽学过渡中起到了桥梁与奠基的作用,被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道南第一人”当之无愧。
  2、杨时创办书院、倾力著述,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理学。
  杨时倡道东南是从兴教立学开始的,他首创东林书院,前后“讲学是邑十有八年”,弟子千余人,被称为“南渡宗洛大师”。此外,他先后还在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地讲学,所到之处,“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著名的弟子就有胡宏、吕本中、罗从彦等。杨时在聚徒讲学过程中,十分注重教书育人,他指出“君子之学,求仁而已。”强调“学者,学圣贤之所为,须问圣贤所得之道。”
  二程的理学思想,在当时主要是通过口传心授教给弟子的,二程自己没有留下完整的著作。杨时不遗余力地整理师说,仅整理出版老师程颐的遗作《伊川易传》一书,就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朱熹的《周易本义》就是在《伊川易传》这本书的基础上写成的。就在临终前一年,杨时还整理印行了《河南程氏粹言》一书。《河南程氏粹言》和朱熹编辑的《遗书》后来一起被收录《二程集》中流传至今,对理学的传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杨时整理师说的同时,自己也著书立说,传播理学思想。仅明弘治《将乐县志》记载的杨时著作就有《学庸语孟解》《易诗书礼解》等十几本。杨时还把二程的“理一分殊”这一哲学范畴与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和哲学思想联系起来。朱熹受杨时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理一用异”说。朱熹在其著作《四书集注》中共引用32位学者731条语录,其中杨时就达73条,位居第三。由此不难看出,杨时对朱熹的影响之大,对理学的贡献之大。
  3、杨时爱国怀乡、廉政爱民的高尚品格,为后人树立了社稷为重、亲民为先的榜样。
  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儒家的政治理想。杨时一生潜心学问,致力洛学,力做贤臣。一生历经七朝,前后从政近50年,无论是早年担任地方官吏,还是晚年入朝拜为重臣,杨时都抱着“以义受禄于吾君为安”的自安心和“若死可以救世,虽死不足恤”的济世志向主政议政。《宋史·杨时传》对此明确记载:“所到之处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对杨时的从政经历予以充分肯定。
  杨时任浏阳知县时,不惜丢掉头上的乌纱帽,也要开仓赈救灾民;杨时任余杭县令时,他宁可得罪权倾朝野的太师蔡京,也不让他强占百姓一寸良田作为其母的风水宝地。杨时任萧山县令时,他亲率民众,修筑千亩湘湖,“至今民赖其利”。即便是功成名就告老还乡之际,他宁愿不要皇上的恩赐奖赏,一心想着家乡父老,只叩请皇上“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其心感动高宗皇帝,准其奏:“永为优免。”
  靖康元年,金兵南侵包围汴京之时,面对危情,杨时挺身而出,坚决支持李纲等主战派,反对割地求和。当李纲被罢免,太学生上书请愿,朝廷欲武力镇压之时,杨时临危不惧,力主用和平的方式平息了京师的大学潮,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面对为害二十多年的花石纲腐败之风,杨时勇敢站出来,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抨击,在杨时和一批忠义之臣的一再谏言下,朝廷终于废止了花石纲,解救百姓于穷困潦倒之中。
  4、杨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杨时不仅继承发展了传统儒学,他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朱熹等人,成为闽学的开创者,诚如明代程敏政在《杨龟山先生通纪》中所说:“无龟山,则无朱子。”而且,杨时的思想还影响了周边的高丽和日本等国。韩国理学家李栗谷对杨时的为政以德的廉洁主张赞赏有加,他在《圣学辑要》中说:“臣按,正家之法,一备于前,而节俭最为人君之美德,故表而出之。杨氏曰,薄于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饰者,宗庙朝廷之礼。所谓有天下而不与也。夫何然之有!”另一韩国著名的理学家李退溪在《经筵讲义》中就对杨时的“理一分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当年宋朝使者出访高丽,高丽国君问使者:“龟山先生安在?”一国之君,惦记一位普通学者,由此可见杨时的学术思想对高丽的影响力。2011年8月15日,韩国大邱市李甲奎教授一行18人到将乐考察杨时文化时说:“我们是特地来寻韩国儒学文化之根的”,并在将乐杨时纪念馆留言簿上挥毫写下:“韩国晚生,吾欲立雪。”
  杨时不仅是将乐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邓天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