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育的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02
颗粒名称: 二、教育的问题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247-249
摘要: 本文讨论了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问题,提出了师者应以身作则、克服溺爱与畏怯心理、注重道德教育、纠正对应试教育的误解等建议,以培养有理想道德人格的人才。
关键词: 教育 家长 师者 教师 心理

内容

(一)师者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孟禄(1869—1947)在其所著的《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在教育学里被称为“心理起源说”。该观点由于忽略了教育的目的性与社会属性被部分学者批驳。抛开其缺陷不说,就“原始教育起源于模仿”有其合理性,符合关于家庭教育与师长素质等课题的研究。其实早在先秦的西周时期,儒学创立者孔子就已经点出君王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7]引申至今,该诫语对家长、教师及其他管理者同样适用。人们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大人的精神世界如果出现问题,将无法得到孩子的信服,教养只能是事倍功半。试问,一个随地吐痰、不注意公共场所礼节的师者;一个内心狭隘、睚眦必报、脏话连篇的师者;一个自私自利、不顾他人权益的师者;还有一个抛弃妻子、虐待父母的师者,怎么以德服人,又如何能够培育出下一代忠孝仁义、崇德向善的理想型人格?
  (二)师者溺爱与畏怯心理,德育无法有效开展
  有的家长舍不得管,有的教师不敢管,有的师长则是胡教乱管,是现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又一大问题。有些家长采用单纯说教的形式带来极大地教育隐患,一是言传未与身教结合,教育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二是教育方式单一,容易造成学生逆反敷衍心理,无法让子女真正意识到错误与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其实是溺爱的一种表现。
  溺爱的另一种表现在于对子女的低标准、对老师严要求。有些家长偏听偏信子女,对学校与教师的素养与教育方式缺乏了解与信任,出现问题则一味归结于外界因素,无法客观、辩证的评价与教育子女,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法有效开展衔接配合,也容易导致教师失望畏怯心理的产生。这些不健康的心态都将造成德育无法有效展开,教育的影响力度被人为严重降低等后果。现在大部分的青少年动辄搬出《未成年人保护法》,随口便是“你侵犯了我的某某权益”,为自己的不良态度与行为开脱。道德教育缺失、教育失衡,使得正处在心智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曲解了教育法规颁行的本身用意,还因此变得无知无畏、“无所畏惧”。难道不正是教育之伤?
  (三)对应试教育理解偏差,求分重于求德
  在我国,教育可以分为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几个阶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教育的普及度不断提升,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无论是哪个教育阶段,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具有相对公平公正的特点。然而在教育发展及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考试这一方式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实质性问题。
  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或是获得更优质的生活从此一劳永逸,部分家长与孩子通过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学习多种技能,或求取高分。有些学生完成不了规定的或是兴趣班、辅导班的额外作业任务,考试无法取得理想成绩,比赛没有发挥上佳的水平、获得靠前的排名等成为部分家庭、学校的头等大事,有的家长甚至诉诸打骂等暴力形式逼迫孩子学习。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有的甚至直接刺激孩子不良心态与心理疾病的产生,导致不少悲剧上演。朱子认为“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而今仍有不少师长、学子报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求学,进德修业被他们视为笑话,嗤之以鼻。偏重“为人”之学,习得再多技艺也只是“考试机器”或是“高分低能”的失德之人。求分重于求德违背了国家义务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最终目的,偏离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整衰了人才,凋敝了风俗。
  值得一提的是,“求分重于求德”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不能归结于教育制度的本身,在于个体自身缺乏对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对教育目的的误解;没有深刻意识到道德教化是塑造坚毅品格与敏锐洞察力、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教育,是求学进业、为人处世的必修功夫。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梦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