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平四贤都主张尊师重教,都注重品格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90
颗粒名称: 一、延平四贤都主张尊师重教,都注重品格教育
分类号: G127.57
页数: 3
页码: 228-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学鼻祖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之间的师承关系和尊师重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体现。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传承,不仅促进了理学的发展,也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品格教育和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世态度,对于今天的教师和学生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李侗 老师 罗从彦 朱熹 杨时

内容

闽学鼻祖杨时自从笃志问学,膜拜程颢、程颐,经常以书信的方式向老师求教。特别是他与游酢一道前往洛阳求见程颐,留下“程门立雪”这一流芳千古的尊师重教典范。
  罗从彦师从杨时二十余载。经常登门求教杨时,深得老师的信任和认可,从而“独得不传之秘”。得闻龟山杨公得河洛渊源,慨然想慕,及为萧山令,公不惮千里,徒步北面焉,拜师之诚,可钦可赞。无怪乎杨时赞曰:“及门千人,无可语道,唯仲素一人而已”。
  李侗24岁师从罗从彦,从此紧随其师脚步。此后,李侗不仅在学术上完全接受了罗从彦的思想,而且在生活方式上也极力效仿罗从彦。罗从彦不愿仕,李侗也不想当官。罗从彦严毅清苦,性情泊如;李侗也淡泊明志,穷经论道,默坐澄心,其一生述而不作,颓然若“田夫野老”。其莫大的功绩是培养出朱熹这位集理学之大成的贤哲。
  朱熹拜李侗为师时,李侗已年过六旬。李侗与朱熹的教与学,大多通过书信往来,进行教与学的互动,但也有六次重大的历史性的会面传为千古佳话。公元1153年,朱熹慕名到延平拜见李侗,这次虽非师生关系的会面,但对朱熹“逃禅归儒”影响是巨大的。这次会面,李侗用平和的语气和循循善诱的耐心委婉引导朱熹,并劝说他要熟读孔孟圣贤书,加以深思。朱熹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从政经历,终于领悟到“二程理学”才是安邦治国的学问,从而放弃了禅学,专心儒学研究。公元1157年5月,朱熹给李侗寄去第一封研读心得的“同学书”。同年10月,朱熹在同安县任职届满返乡时,专程拜访李侗,接受了“二程”理学观点。此后,朱熹在完成“逃禅归儒”后的1158年、1160年、1162年多次与李侗会面,当面恳请赐教。并向李侗老师提出18个问题。除此之外,朱熹还用书信方式提问,李侗先后回信几十封。总之杨、罗、李、朱之间,先生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己任,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弟子,这种尊师重教的形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朱子为把李侗的学问传承下去,他亲自编写了《延平答问》就是范例。
  尊师是延平四贤的共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杨时得知老师程颢病逝,在千里之外的徐州设祭坛,召集学生吊唁,并深情写了《哀辞》。罗从彦对杨时先师尊重之情不亚于杨时对程颢老师的尊重。当得知杨时被诬陷贬官,回到家乡将乐县含云寺重拾教鞭时,罗从彦执弟子之礼前往就学,其志可嘉。后又闻伊川先生因被诋毁郁愤而死,连他的门人都不敢去吊丧;罗从彦却于公元1118年赴京城时,特意转道洛阳专程谒扫先生墓,尽弟子之道,可钦可敬!
  先贤李侗得知老师罗从彦病逝于广东博罗县主簿任上,其子敦叙早殁、丧不得归。惠州通判族人派人特护以归,至汀州遇草寇,灵柩寄放开元寺。过数年,才由李侗亲自将其归葬,并撰写了《豫章罗先生墓志铭》。李侗对老师罗从彦的师生情可谓惊天动地。
  圣贤朱熹也是如此,得知老师李侗去世噩耗后,赶赴延平,扶柩会葬老师,并写了《李先生行状》长篇悼文。
  延平四贤在从教过程中还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品格教育,这方面的范例也不少。
  说到品格,不能不提一事。当罗从彦去拜访杨时老师,杨时并不清高自大,而是十分谦虚地说:“伊川说甚善”。于是罗从彦第二年便卖田产赴洛阳拜师伊川。而伊川告知:杨时学问与我一样,你应该就近去拜访杨时老师。于是罗从彦返回福建后重新拜杨时为师。杨时仍然毫无怪意,依然收罗从彦为徒,精心教诲,这是何等境界和胸怀啊!充分显示出罗从彦的高尚品格。
  由此可见,品格教育何等重要。无论你现在是做老师还是当学生,都必须向延平四贤学习。如果一个人只有良好的文化基础,而缺乏品格修养,你将难取真经,难成大器。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思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