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为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85
颗粒名称: (一)德育为先
分类号: G521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应从“三全”上下功夫的观点。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全力落实德育工作,才能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学校 教育 德育工作 学生

内容

1985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三番五次下文,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并把它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出现了像马加爵宿舍杀人案、刘海洋伤熊案、药家鑫杀人案、北大学生吴谢宇弑母案,为了喝口水竟然毒死舍友,为了争第一名、第二名竟然捅死前者。这些案件虽然是极端案例,但却足以反映我们的德育缺失。而另一方面,大量的学子求学国外,且呈低龄化的趋势,仅美国就有37.7万中国学生,占全世界留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这本身不能不说是对我们教育的不认可或不理解。最近微信上读到一则消息,一位在苏州私立学校教了八年书的德国外教,带着挫败感离职回国。他说学校的教育“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保护成了成长的唯一措施”,“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人性教育、逻辑教育却是空白。”他非常悲观地认为“我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家庭是德育缺失的导向因素,社会是德育缺失的动力因素,而学校是德育缺失的直接因素。孔门“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德为先。朱熹反复说,国家教育“所以必立德行之科,德行之于人大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为学之本。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三全”上下力气:一是全员。所有从事教育的教职员工,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天职,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不能只教书不育人。把德育工作当作是政工部门和政治老师乃至班主任的事,都是未尽为人师表之责,那样只能使学校行政化愈发严重。德育工作愈发“隔靴搔痒”,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全程。要把德育贯穿到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各门知识的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三是全力。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抓好,主管部门要建立简易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将学生和教职员工德育情况及时反映,高考的内容和录用要体现和突出德育,改变“选分不选德”的状况,全力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建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