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西林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78
颗粒名称: 朱熹与西林院
分类号: K242;B824.13
页数: 7
页码: 201-207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朱熹与李侗的学术传承和交往经历,以及朱熹在李侗门下的求学过程。李侗是“闽学四贤”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对朱熹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学术传承 交往经历 学术思想 求学过程

内容

延平素有“海滨邹鲁”“理学名邦”之称。两宋时期,南剑州的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递相授受传承儒家道统和二程理学,最后由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因四人都为延平府人,且学术一脉相承,故称“延平四贤”“闽学四贤”。
  朱熹的父亲朱松与李侗曾一道受学于豫章先生,平素十分雅重李侗。绍兴癸酉二十三年(1153)五月,朱熹赴泉州同安任主簿前,遵从父志,顺道雇船沿建溪顺流而下,往南剑州首次求教于李侗。绍兴二十八年(1158)正月初春,朱熹正式拜师于延平先生门下,一直到隆兴元年(1163)先生病逝的十一年间,朱熹曾六至延平,五访先生。西林院是朱熹到延平时常住的地方。《延平府志》载:“西林(院),在府城东南,五代梁时建,朱文公谒李延平受学,尝寓于此。”由于朝代更迭,斗转星移,西林院早已废圯。所幸的是,朱熹写下了有关西林院的诗联,为我们了解西林院的概貌和朱熹在这一时期的思想和心境,提供了有益的资讯。
  李侗,字愿中,人称延平先生。绍兴二十三年癸酉(1153)五月,李侗见好友之子朱熹来访,即请入厅堂。厅堂正中有豫章先生《示诸生》诗:“知行溪径固非艰,每在操存养性间。此道悟来随寓见,一毫物欲敢相关。”左右两壁则是豫章先生写的《勉李愿中五首》:“圣道由来自坦夷,休迷佛学惑他歧。死灰槁木浑无用,缘置心官不肯思……”朱熹见自己与豫章先生所示的读书法度相差甚远,不由大吃一惊。
  延平先生见此,语重心长地说:“吾儒之学,所以不同于异端者,只是理一分殊。你只要肯看圣贤言语,留心于日用间下功夫,到时自然明白吾意。”
  傍晚时分,先生把朱熹带到西林院(据明嘉靖《延平府志》载即今南平电大靠河边附近),交于住持惟可师长老。只见西林院一进两厅,中间一条又幽又深的砖石甬道,直通正殿,两旁房舍宽敝,院内栽许多柏树,转过正殿引廊,便见雄伟庄严的后殿,两旁种有许多柚子。
  年近花甲的惟可师长老,身高体胖,见好友带来了客人,便请他到后殿禅房休息。他见朱熹闷闷不乐,便问:“公子何忧心事,不妨一说。”朱喜见说,便把心中疑惑尽数讲来,禅师叹道:“延平先生向来不出虚言,且均为肺腑之语,相公不妨慢慢思量,或许日后自然悟出其中奥妙。”是夜,朱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绍兴二十五年(1155)五月中旬,朱熹收到好友刘珙(中书舍人)急信,得知刚正不阿的好友被奸相秦桧迫害,愤而辞官,回归五夫。朱熹便告假回崇安看望之。返途中特意前往拜访延平先生,碰巧先生出外讲学,未曾谋面,夜宿西林寺,惟可师长老出示自己珍藏多年的徐明叔画卷和剑浦县(今延平)著名画家黄卓(字德美)创作的两幅《延平春望图》,请朱熹为之题诗作赋。朱熹欣然命笔题《观黄德美延平春望两图,为赋二首》:
  其一《题剑阁望南平》:川流汇南奔,山谷类天辟。层甍丽西崖,朝日群峰碧。
  其二《题冷风阁望演山》:方舟越大江,凌风下飞阁。仙子去不还,苍屏倚寥廓。
  此首《题剑阁望南平》,诗人通过眼前之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延平自然的神采风姿:建溪、西溪汇合的闽江之水滚滚向东奔去,三江六岸的山谷犹如“天辟”一样。依山就势建在崖壁上的吊脚楼是多么的绮丽,在初升太阳的照射下,远近高低的群峰更显青翠碧绿……作者用白描的手法,意境高远开阔,使读者眼前仿佛出现一幅奇美的浮雕立体画。
  而《题冷风阁望演山》,则充满着“飞动美”和“意境美”。诗人站在延城对岸闽江第一峰的冷风阁,遥望茫荡山有感而发。演山即石佛山(衍仙山),因相传晋代有延平人衍客在此炼丹成仙而得名。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用“追光蹑影之笔”,海阔天空、纵笔挥洒、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于无声中称赞茫荡山和闽江“神奇秀绝”,构成一个形神兼备,山水合一的意境,让读者神游其中,共享山水之美。
  绍兴二十六年(1156)七月,朱熹悟出潜居默思的奥妙,决意归隐山林,上书辞职。回到紫阳书堂,朱熹多次想往南剑州向延平先生求教,因脚疾复发,母亲祝老夫人身体欠佳,未能成行,只得书信往来请教于先生。
  绍兴戊酉二十八年(1158)正月初春,朱熹冒雨往南剑州剑溪草堂正式拜师行弟子礼,寒喧过后,朱熹向先生拱手致谢:“熹昔得先生一番教诲,如食灵丹妙药。熹愚,至今义理不明,是非无以辨,犹饥寒于身,故再来恳请先生赐熹充饥寒具。”“听了先生教诲,居同安五载,终于悟出只有吾儒之学,方能经世致用,而释氏之说,终是无济于事。”草堂外,烟雨蒙蒙,草堂内,先生的解释如和风细雨,滋润着朱熹的心田,使朱熹茅塞顿开,感到先生正用一盏闪烁着光茫的明灯,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朱熹又请教《中庸》之道,先生指点:“要默坐澄心,体认天理,如当年黄庭坚称赞周子那样,让胸中洒落得象光风霁月一样方可。”
  晚饭后,因西林院在修缮,李侗亲送朱熹住县丞官署,每天朱熹前往先生处请教《论语》《易》等真谛。半月后,朱熹搬到修葺一新的西林院,在禅房静坐,体认天理。时春暖花开,瞑目静坐的朱熹,如痴如醉,废寝忘食。这天,日当头顶之际,惟可师长老见朱熹又忘了吃饭,便来相请,只见朱熹手舞足蹈,放声歌唱,忙问原由。朱熹曰:“当年孔门弟子在曲阜郊外得到孔子的启蒙,兴奋不已,便在舞雩台上乘风吟咏,今先生教熹孔门传心之法,使朱熹找到了儒学真传,怎能不手舞足蹈?”长老听了曰:“贫僧想不到,天地间会有如此一对师生!”“长老啊,延平先生学问,正如冰壶秋月,光风霁月。其静中体认天理,乃是熹终身受用不尽之法。往后熹若是身体好的话,每年春天,都要来此求教于先生。”
  长老深仰朱熹书法诗文之妙,请为寺壁题诗,朱熹兴奋地一挥而就两首《题西林院壁》诗:
  其一:触目风光不易裁,此间何似舞雩台。病躯若得长无事,春服成时岁一来。
  其二:中履悠然一钵囊,何防且住赞公房。却嫌宴坐观心处,不奈檐花低死香。
  诗句记录了诗人此时学习的感怀。前首第一句写朱熹在西林院所望见的延平风光明秀,触目皆成画卷,真是美不胜收。裁景难,裁句亦难,难以用语言将之表述出来,“不易裁”三字既概括又形象生动。第二句,诗人把延平此地比拟为春秋时期孔子和弟子们在曲阜郊外乘风吟咏的“舞雩台”,表达青年朱熹初见李先生找到理学真传的兴奋、愉快心情。第三、四句说他若是身体好的话,决意今后每年春天来延平从师先生,亲灸先生的深靓醇厚之风。从时间上分析,这二首诗当写于戊寅春(1158)。后一首前二句写朱熹为了深造学问,无意仕进,宁可寄住他乡,过着清贫的书生生活。“赞公者”乃县丞之别称,赞公房是县丞住过的房子,乃此次朱熹来南平暂住的寓所,就在西林院的近邻。后二句写朱熹来此,正想遵照先生的教诲“默坐澄心以体认天理”,却怎奈春风阵阵,送来西林院檐外扑鼻的花香,直扰得朱子心神不定。“不奈檐花抵死香”与前句互衬,用词极富情趣。诗人受到花香的干扰,难以收摄心性。至于纯一之境,无法使其心性能如风吹疏竹,雁过寒潭一般,不留痕迹。它说明美的事物,能在人的认识主体中激起美感,而这种美感享受是无法遏止的。这其实是对“默坐澄心”的某种怀疑,是诗人当时心迹的真实流露。难怪有人评价说,这位道学家的诗中却无甚道学味!
  师从李侗之后,朱熹逐渐完成了逃禅归儒的转变。有意思的是,这个转变,与其当年沉溺于禅佛教一样,也是在佛教的寺院中完成的。虽然同是在佛教的寺院,但此西林寺已非当年五夫密庵、建阳竹原庵可比。在朱熹的眼中,此寺院与孔子率其弟子吟咏歌舞、游学讲论的“舞雩台”没什么区别。抚今追昔,其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质的飞跃,有如“鸢飞鱼跃”,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激动之余,仍感意犹未尽,又泼墨写下了“鸢飞鱼跃”这四个大字。“鸢飞鱼跃”本为《诗经·大雅·旱麓》中的诗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据唐孔颖达疏,其本意为万物各得其所。
  绍兴三十年(1160)立冬前夕,朱熹徒步四百余里,前往草堂求教于先生,再度寓居西林院僧舍,朝夕往返受教,闲时常常穿过惟可师居住的幽深狭长的山房,登上被李侗之子李友直(铅山尉)命名为“达观轩”的小楼台眺望风光,感受一种清高达观的心境。“达观”,取西汉贾谊《鹏鸟赋》“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之意。轩旁遍植花木,檐前种有柚子。从轩内向外眺望,满眼翠绿,朱熹十分喜爱,特为此写下《题西林可师达观轩》诗:窈窕云房深复深,层轩俄此快登临。卷帘一目遥山碧,底是高人达观心。
  朱熹还亲撰书台联:“一窍有泉通地脉;四时无雨滴天浆。”“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挹将月向水边吞。”此两联贴切生动,富有情趣,且寓哲理于自然景象中,与朱熹作品中常有的道学气大相径庭,实为难得的佳作。
  宋绍兴壬午春(1162),朱熹往建瓯拜见恩师,并陪返南剑州,又住西林院数月朝夕问道。惟可师请求朱子把他写的前首诗和写作经过题写于壁间,又做《再题西林可师达观轩》:古寺重来感慨深,小轩仍是旧窥临。向来妙处今遗恨,万古长空一片心。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上列第二首是步前一首的旧韵,为故地重来的感慨之作。朱熹《再题》之序载:“绍兴庚辰冬,予来谒陇西先生(注:指李先生),退而寓于西林院惟可师之合,以朝夕往来受教焉,阅数月而后去。
  “可师尝为一室于其居之左轩,其东南以徙倚瞻眺。而今铅山尉李兄(字端父)名之曰‘达观轩’,盖取贾子所谓‘迷人大观,物无不可’云者。予尝戏为之诗以示可师,既去而遂忘之。壬午春复拜先生于建安,而从以来,又舍于此者几月。师不予厌也,且欲书其本末壁间。因取旧诗读之,则岁月逝矣,而予心之所至者,未尺寸进焉,为之三叹自废。顾师请之勤勤不得辞,于是手书授之,而又叙其所以然者。如此,虽其辞鄙陋,若无足稽,然予之往来师门盖未恝也(注,恝同整字),异时复至,又将假馆于此,仰视屋壁,因旧题以寻岁月,而惕然乎其终未有闻也。然则是诗之不没,亦予所以自励者。可师尝游诸方,问佛法大意,未倦而归。尚有以识予意也。三月九日熹书。”
  上述第二首“古寺重来”说明诗人再次住进西林院,自感岁月流逝而学问未进,“惕然乎其终未有闻”的感慨心情中写下的,从朱熹再题中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要题诗于西林院壁间,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今后每次来师门求教时,都可以住在西林院中,仰视屋壁,“因旧题以寻岁月”,能不断鞭策自己,起一种自励的作用。表现了青年朱熹珍惜寸阴,追求真知,自强不息,努力进取的精神。另外,从这二首诗和再题的内容中,也使我们得知,西林院惟可师住的云房(注:云房即僧道所住的山房)是狭长幽深的,而达观轩则是可师云房左侧的一个“小轩”,其东南面可供凭栏倚窗眺望,碧绿的远山尽收眼底。由此可见,当年延平这座西林院建筑规模并不大,甚至还是简陋狭仄的,而且处的位置也比较高一些。
  当日,应长老之请,朱熹把自己寓居僧舍,刻苦求学写入《示西林可师二首》:
  其一:身世年来欲两忘,一春随意住僧房。行逢旧隐低回久,绿树莺啼清昼长。
  其二:幽居四畔只空林,啼鸟落花春意深。独宿尘龛无梦寝,五更山月照寒衾。
  诗中“一春随意住僧房”,说明朱熹此次在是在春季来延平。“行逢旧隐低回处”,指朱熹已不是第一次来西林院住了,由此推测该诗亦是在壬午春所作。可见朱熹为了专心向先生学习理学,这些年欲置身世于两忘。然而,此刻他寄住于卑陋的僧房里,独宿在寺庙的尘龛上,幽居于暮春的空林中,白昼见绿树莺啼春归去,夜晚望五更山月照寒衾,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孤独寂寞,凄清惆怅啊。此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观者亦不免为之伤感。我们不要以为朱熹只是个冷面孔的道学家,其实他也是一位富有情感和才华的杰出诗人。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孝宗帝即位,请朱熹陈述政见,隆兴元年九月,朱熹应诏进京上疏。隆兴二年(1164)正月,朱熹由京城赶到草堂,延平先生已仙逝,朱熹挥泪写了一篇五百余字的《祭延平李先生文》,在西林院寺壁写《用西林旧韵二首》哭祭道:
  其一:一自篮舆去不回,故山空锁旧池台。伤心秋日经行处,几度亲陪杖履来。
  其二:上疏归来空皂囊,未防随意住禅房。旧题岁月那堪数,渐块平生一瓣香。
  这二首诗用的是前录《题西林院壁》二首的原韵。第一首写朱子这次重到西林院,却再也见不到恩师了,满眼风光都令人触目伤心,以前先生曾几度亲陪来此,现都成了故迹,内心充满对先生的缅怀。“篮舆”者,竹篮编的简易轿子也。东晋陶渊明病足,来往以“篮舆”代步。白居易诗曰:“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舆”,这里用“篮舆”指代年老多病的隐居高士李延平先生,意谓先生已驾鹤西去。第二首说朱熹上疏归来囊橐空空,想不到又要再住进这西林院僧房里,看着院壁中的旧题墨迹,那过去的岁月哪堪回首?末句“惭愧平生一瓣香”,蕴含着诗人夙志未酬的深沉慨叹和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前面说的是朱熹在西林寺书写的“鸢飞鱼跃”四个大字,仅仅是抒发一种实现了质的飞跃之后的喜悦之情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或者说当时是,后来不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朱熹理学思想的逐渐成熟,他的理学思想体系的架构完成之后,他发现这四个字,蕴含着一种相当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可用来解说他的理学思想的核心——本体论。于是,在他对学生的传授中,在与友人的书信中,“鸢飞鱼跃”成了他每每提及的话语。而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又进一步出现了“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这样的一幅对联。
  诗,是生命与情感的记录。但以往研究朱熹与延平先生之关系的论文,多从《朱子语录》与《延平答问》中的书信、行状和记跋等探讨之,朱熹相关的诗作诗仅略做提点补充,如此极易忽略朱熹诗歌里所可能诱发的,异于文章所表达的真相。上述这些朱熹题写的西林院诗联,印证了朱熹问道于延平先生期间的史实和踪迹,又可以窥见当年南剑州西林院的风光概貌,也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朱熹当时的处境和真实的思想情感。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饶建华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李侗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