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闽学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福建的新形式、新表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59
颗粒名称: 三、闽学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福建的新形式、新表述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46-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和谐与平衡。其核心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同时包含许多实际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福建地区,闽学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 思想 中和 胡宏 儒家 学派

内容

杨时创建的闽学,还得力于杨时门庭殊盛,其中著名计有及门弟子四十多人:王苹、吕本中(亦从游酢交游)、关治、陈渊、罗从彦、张九成、萧子庄、胡寅、胡宏、刘勉之、潘良贵、王居正、廖刚、赵敦临、喻樗、徐俯、卢魁、廖衙、林宋卿、宋之才、李郁、李似祖、曹令德、范济美、陈彦、胡元城、邹柄、曾恬、章宪、徐存、柴禹声、柴禹功、江琦(亦从游酢交游)、翁谷、李德骏、童大定、王师愈、王庭秀、范浚等[13]。胡宏、刘勉之等人对朱熹的思想都有直接影响,杨门兴盛端赖传承得人。
  在这众多的弟子,其中,张九成和胡宏是承接道南的第一代理学家,为河洛之学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萧子庄是朱子的启蒙老师,胡寅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宏、刘勉之等人对朱熹的思想都有直接影响。罗从彦为闽学二传,这些弟子在福建开办书院,聚众讲学,在闽北、闽南盛及一时,使以“中和”为核心的道南思想在闽北发扬光大,形成与湖湘学派、浙东学派三足鼎立的的闽学派。而以杨时命名的闽学派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
  “中和”是华夏文明创建之初就孕育了其思想萌芽,在尧、舜、禹、夏、商近千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升华和发展。如“宅兹中国,自之牧民”(西周初“何尊”的铭文)西周初年的政治文化理念被后孔子所继承,如“礼之用、和为贵”“礼”是政治制度,“乐”是文化精神。儒家倡导礼乐教育,就是要通过礼乐精神使爱教育者外在言行和内在性情中和化、合理化,从而实现和谐有序的社会目标。《礼记》强调“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14]
  因此,礼乐的有效教化功能,盖在以“中和”为实质。
  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儒家的道统在孔子之后就断了,其实,不是整个儒家的经典断了,而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和”思想在孟子之后的典籍中中断了,在现实社会中不被提倡。到“二程”时被继承弘扬。到杨时,进行初步的理论化的建设。建立以“诚”为核心理念的中和理论化建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和新生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庸》是孔子的第三代孙子思所做,是贯彻孔子的“道”的具体形式,孔子晚年在《礼记·礼云》中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意味着谁解释了这个“道”,可以说抓住问题的精髓。因此中庸是儒家的核心经典,在宋以前的“五经”中是没有“中庸”的地位的,但自汉代以来“五经”比较博杂,经过一千多年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说支撑。杨时传道东南,学的就是中和思想,传的也是中和思想,而胡宪等人传的是《孟子》,后形成了“湖湘学派”,两项对比,杨时更能抓住中华文脉的实质,在福建形成自己的体系,可以说,闽学的本质上是华夏文明在闽传播的新型式和新表达。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吉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