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恶观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32
颗粒名称: 一、善恶观的形成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78-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善恶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包括先秦时期、战国时期以及不同学派的理论。这些理论涉及到人性和社会道德等方面,对后世善恶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这些理论的介绍,该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恶问题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朱子对善恶观的贡献和评价。
关键词: 善恶 道德 人性 万物

内容

善恶问题是道德哲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关于善恶问题的讨论。孔子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虽没有把善恶当作一个独立的问题做更多的阐述,但却提出了人性的两个方面:“性”与“习”,即先天之性与后天养成,对后世善恶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战国时期,善恶开始成为百家争鸣的重要问题。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为人性善恶问题上最具影响的两种基本理论。法家认为人性是“好利恶害”,可用而不可化,没有对人性作善或恶的评价,但却提出性私论,这是又一种基本理论。在善恶问题上,儒家以“仁”释善,道家以“道”释善,《周易》以阴阳释善,而且主要是围绕人性和社会道德展开,而人性和社会道德是善恶的具体表现形式。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孔子在这里没有明确阐述善恶问题,但却把仁作为识别善恶的能力和标准。朱子释“仁”为无私心,好恶当于理而得其公正,仁为至善。孔子善恶观与他道德理论和德政紧密相联。他认为美德是善在道德上最完美的体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评论《韶》乐说:“真是最完美了,又是最完善的”,评论《武》乐说:“真是最完美了,但不是最完善的”。“尽美”不等同于“尽善”,“尽善”也不等同于“尽美”。“美”只是人感官上的喜悦,而“善”则是符合“仁”的标准,具有社会上价值和意义。因此他认为善更重要更根本,美好的道德美和善必须完满统一。朱子认为,善是美的本质,只有做到善才能算是美。在为政德行上,他提倡“尊五美,屏四恶”。“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君子为百姓施以恩惠而不耗费财物,让百姓劳作却没有怨言,有所追求而不贪婪,安然处事而不骄恣,威严而不凶猛。“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对犯人不教育就杀头叫做虐;事前不训戒而责令其成绩叫做暴;懈怠延迟政令下达,下达后限定时间让人完成,这是残害人民;同样是赏赐于人,出手吝啬,这叫小气。以具体的道德和德政行为来解释善恶,是孔子善恶观的重要特色。
  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是善的,人没有不善,就如水往低处流那样自然。人天生有善性,因此人特有的道德良心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仁义礼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铄,以火销金也。仁义礼智不是自外以至内,而是本来就具有的。而且,人皆有之。显然,孟子的人性本善具有自然之性,他的善恶观已涉及到人性的社会本质的思考。朱子赞同孟子的说法,认为“性之天理,未有不善者也”、“四者之心人所固有”。
  道家以“道”释善,道是万物的本源,因此性是人生来的本质,是天生自然的,“性者,生之质也。”(《庄子》)本然之性是善的,是淡泊名利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8章)上善,最善,具有高尚道德。具有高善道德的人如水之性。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一切争,处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更接近于道。老子认为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就是像水那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水就下,水有谦下之德、有柔德、有顺其自然不与一切争之德。道家以此倡导人们回归人性之本然状态,如水那样谦下、以柔克刚、顺其自然,而进入最高善的境界。
  《周易》以阴阳释善,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本义》)万物是在阴阳运行变化中继善成性的,称为“继之者善”。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周易本义》)继善者元为长,善是经过元的首继而逐步衍生的。进一步说明了善的来源。而《周易》对善恶的阐说,多与道德尤其社会伦理道德有关,“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就是通过社会伦理道德来理解善恶的。朱子认为“道”即是“理”,而“理无不善”,但善有“纯然至善者”和“继之者善”的区别。本源之善不与恶对,为纯然至善,到恶生出,恶就与善相对。理是“纯然至善”,即宇宙最高本体为纯然至善,此善是先天已有的,并不与恶对,虽然“阴阳之理皆善”,但是“继之善者”未必是“纯然之善”,而犹有善与恶。
  周敦颐以“太极”和“诚”来释善。太极无方所无形态,是宇宙最初的状态,是万物的根源。太极生阴阳,阴阳化生万物,人得其秀而最灵。“诚”就是太极,是寂然不动的宇宙本体,万事万物的本源,“诚,天帝之本,万行之源也”(《周子通书》),诚是善恶之源。他从“诚无为,几善恶”、“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周子通书》)中,明确地把善恶产生的过程分为宇宙本然状态、善恶分、万事万物皆出三个阶段。“诚”为宇宙本源,善恶未分,是浑然状态;五性感动,阴阳五行变化其中,善恶由分;万事万物而生。朱子认为“几”就是人心初动时的微妙状态,理气同在其中,阴阴运行变化,理生的同时气之偏也产生,于是恶也就产生了,并与善对立。又说:“当期未惑,五理具备,岂有不善?及其应事,才有照顾不到处,这便是恶。”(《周子通书》)当初没有疑惑,五理具备,难道有不善?到了应事时,出现有照顾不到的,这就出现了恶。善与恶就在这社会道德中分道扬镳。
  张载提出“太虚即气”为气的本体、宇宙万物本源,也是善恶之本源。他认为由于气的不同,善恶就有别。气有刚柔之气、缓急之气、清浊之气,所以善恶就有差别。他还认为,阴阳对立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万物的善恶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于是,他提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不同:天命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则是恶的来源。因为受气质之性的昏蔽,恶就出现了。朱子认同张载的观点,并运用它来分析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中的“性”,指出此“性”兼气质而言,“气质之胜,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论语集注》卷9)
  二程以“天理”释“善恶”,主张善恶同源而出,即“天下善恶皆天理”(《二程遗书》),同时善恶又同为性,但本然之性“即是理,理无不善”。二程有著名的清水、浊水论断,认为清水、浊水都是水,其本质相同。既然善恶同源天理,又为什么会如此对立不同?二程认为恶本来不是恶,只是“或过或不及”,而变成恶。朱子也认为,天下善恶皆天理,恶者本非恶,但是或过或不及而成了恶,即恶是因为微有偏差或者没有安顿好而产生的,“恶不可谓之从善中直下,只是不能善则偏一边为恶。”(《朱子语类》卷100,下简称《语类》)同时,朱子也认为性在本然之状态下无善恶之分,“理”是至善之所在。
  朱子的善恶观就是以孔孟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道家思想、《周易》思想,尤其是直接吸收周敦颐、张载、二程的思想而形成的。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利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