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若干问题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27
颗粒名称: 《近思录》若干问题思考
其他题名: 朱熹吕祖谦《近思录》读后
分类号: B244.7
页数: 8
页码: 70-77
摘要: 本文对《近思录》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包括《近思录》的编纂背景、主要内容、思想特点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近思录》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涵盖了儒家思想的多个方面,如伦理、政治、教育等,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于《近思录》中的几个问题的思考,探讨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伦理 政治 教育

内容

朱熹,字晦庵(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学家、集理学大成者,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朱子1130年生于南剑州尤溪县。与他同时期的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吕祖谦,字伯恭,号东莱(1137—1181),婺州人,今浙江金华。在朱子诞辰888周年的时候,我们重读了他们合写的《近思录》,不禁唤起我们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着更进一步的深思。在深思研究中充分认识到:作为宣扬理学重要文章的《近思录》,对当前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理学体现出儒与道的合一
  读《近思录》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部著作既是理学的入门书,同时又是宣传理学方面启发性的著作。文中朱子和吕祖谦选取了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和张载四人的语录,共622条,并且对其内容进行了分门别类汇编而成的。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他们对周敦颐、程颢程颐兄弟和张载创立理学有所继承和发展,并且将儒和道加以融合,体现出了儒与道的合一,对后世研究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读《近思录》的时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朱子和吕祖谦选录周敦颐关于道的论述,书中周敦颐(濂溪先生)是这样阐述的:“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无本之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下。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本注: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而主静(本注: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固知生死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1]很明显,从他们引用的周敦颐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体现出对老子道学的继承与发展。联系到老子的《道德经》我们可以看到,老子就是这样说的:世界的本源是道,道产生了阴阳二极,阴阳二极互相包含,互相作用,又互相转化,从而形成了世界万物。很明显,老子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在《近思录》中充分体现出来,并被朱子和吕祖谦予以充分的肯定,并且将其深入叙述、继承和发展。
  谈到朱子、吕祖谦二人介绍了周敦颐对老子道学的继承之后,我们可以这样说,这种儒与道的合一表现在,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并且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中又存在着一个“物极必反”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他们二人将儒家的“中庸”与道学融到一起。这种儒与道的融合最重要的莫过于让人们认识“物极必反”的哲理,从而把握和驾驭它。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住一个“中”字。他们就是这样认为,作为人来说,要使自己定于“中正”之中。当然,这种“中正”并不是不偏不倚。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沿着中线,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偏左一点,或者是偏右一点。不仅如此,而且他们的思想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道家所强调的“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说,只要把握住一个“静”,或者把握住“静止”,就能把握住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事物。说到底,就是“以静制动”,或者叫做“以不变应万变”。
  事实上,《近思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朱子和吕祖谦对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颐的思想进行介绍时,特别强调了理学对道家关于“无”和儒家关于“中”的理念的继承和发展上,这就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书中他们引用了程颐的思想加以说明,即“伊川先生曰:‘喜怒哀乐之未,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2]说的就是人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时,称之为“中”。所谓“中”,就是《周易》中所说的无为时的无声、无息、无动、无为,寂然不动。因此“中”也成了“天下之大本”。同样,当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之后,又必须表现出要有一定的适度,这就叫做“和”。“和”的意思在《周易》中就是感应而能贯通天下。所以,“和”也是“天下之达道”。
  从他们所介绍的程颐有关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儒与道二者融合在一起。这里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出“中正”、“中和”,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庸、和谐。因此,又可以这样理解,儒家的根本就是中庸与和谐。对于“中正”、“中和”来说,最重要的是同老子道学谈的阴阳互相转化中的“物极必反”是一致的。这就是说,凡事都不要走极端。一旦走了极端,必然要走向它的反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要把握住一个“中”字。因此,“中”是极其重要的。
  同样,在关于中庸与和谐问题的阐述中,他们又进一步介绍了程颐的思想,这就是“损者,损过而就中,损浮而就本实也。天下之害,无由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淫酷残忍,本于刑罚;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3]说到底,所谈的还是凡事都不要走极端。一旦走到了极端,必然要走向它的反面。所以,他们认为:程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中”字。这里的所指出的就是无论从人欲上讲,还是从一个王朝对外的征伐上讲,都要把握住一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其危害很大。很明显,这就是道家的“物极必反”与儒家的“中庸”二者的融合,从而体现出儒与道的合一。
  二、理学体现出和谐与契约的思想
  读《近思录》的时候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理学体现出了和谐与契约的思想。事实上,和谐与契约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当我们认真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便可以体会出,契约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和谐中,即和谐包含着契约,如《论语》中谈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等,就是和谐与契约的统一。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所谓契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甚至会发生对立、冲突,直至暴力等,从而破坏了社会的稳定,造成社会的混乱。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防止社会出现混乱,就使得人与人之间必须要达成一种协定,这个协定一旦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而这种协定就是所谓的契约,当契约带有强制性的时候,这个契约就是法律。当这个契约体现出非强制性,并且是通过舆论等力量使人必须遵守时,这个契约就是伦理。根据这种解释,我们便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和在这种文化指导下建立的社会制度,就是体现出和谐与契约的合一,这些均在《近思录》中充分体现出来。
  关于和谐的问题上,朱子和吕祖谦是这样介绍程颢的理学思想:“明道(程颢)先生曰:‘道之外无物,物之外无道,是天地之间,无适而非道也。即父子而父子在所亲,即君臣而君臣在所严,以至为夫妇、为长幼、为朋友,无所为而非道,此道所以不可须臾离也。’”[4]很明显,在朱子和吕祖谦的思想中,就是认为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道,将这些道综合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总体上的道,实际上就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即“和而不同”。这种和谐又使我们认识到包含有契约的因素,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关系,是他们之间在不断的相处中所形成的一种协定,这个协定就是契约。这种契约在他们看来,又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在朱子和吕祖谦所阐述的思想中,始终认为儒与道二者完全能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就是说,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理,并且按照不同的理行事。最后这些不同的理在接触中经过相互之间的碰撞、沟通等,去其不同之处,找出共同之处,形成一个共同的理,从而达到和谐。因此,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在不同的理找到共同之处,才能形成共同的理,从而达到和谐。这时,又使我们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在社会领域内,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思想意识……虽然各自都认为自己正确,如毛泽东所说过的,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等。当重读《近思录》的时候我们感到,毛泽东这个论述十分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该借鉴于此,承认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等。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和谐、契约的观点出发,从阶级斗争转向阶级契约,从而使不同的阶级走向和谐的设想。
  如何解决阶级和谐的问题呢?我们认真分析《近思录》中的观点便可以这样说,必须认识到,理学在某种意义上所主张的也是自然主义。我们从理学所主张的自然主义出发就在于,必须认识到,不同的阶级及其这个阶级的思想意识是自然形成的。在这种自然状况下,要认识到各阶级之间的社会分工,及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可以形成不同阶级之间达成的共同契约。这个契约形成之后,各个阶级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契约。只有遵守这个契约,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在这个意义上,《近思录》实际上已经已经表现出了关于契约思想的萌芽。如果我们再进行历史追溯,早在春秋时期,儒家经典已经谈到了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契约问题,即首先论述他们各自的地位,以此说明他们之间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说到底,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契约。只有严格遵守了契约,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的确就是这样,朱子和吕祖谦介绍程颐所强调立志、责任和求贤这三件事的时候就谈到,在程颐看来,这三件事是治国的根本。然而,在这三者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立志,即“此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狃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也。”[5]说的就是立志最为重要。而立志最根本的就在于至诚一心,即精诚团结。这里强调的就是契约与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产生“1+1﹥2”的效应,从而说明了和谐与契约的重要性。
  三、所进行的深思
  重读《近思录》的时候,从朱子和吕祖谦所阐述的思想中我们反复深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认识到理论思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认识要从形象思维上升到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这就是说,要改变中国人长期以来只重视形象思维,缺乏逻辑思维的不足之处。事实上又如何呢?以民主、自由为例,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由、民主等,是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来的。然而,当我们认真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便可以发现,无论是理学,还是春秋时期将儒家推向一个新高峰的孔子、孟子等人,或者是在此之前,中国就有了民主、自由等行为,及其这种思想的萌芽,只不过没有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因此,没有形成关于系统的民主、自由的理论。这时,又使我们联想起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之《民权主义》中谈到的民主、自由问题。以自由为例,孙中山指出,在西方只是近代150—200年才有的;在中国,则是数千年前就有了。他说:中国早在秦统一了全国之后就结束了封建制。他认为:这个时候的中国在政治上虽然十分专制。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却是自由的。他说:在中国古代,只要你不反政府,有产者向政府纳税,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政府都不会干涉你。对于儒生来说,只要你不反政府,不拿政府的俸禄,你从事什么样的研究,同样是你的自由。他特别指出:在欧洲就不存在这种情况,而是把人们死死地困在某个封建领地里。在思想方面,你根本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孙中山同时还说:儒家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就是古代的民主理论。但是,当我们认真分析的时候便可能说,这些只是在行动上,或者只是一些碎片化的论述,如同中国古代在全世界最先出现的“四大发明”,及许多属于全世界最早的一些发明等,只是停留在技术上,没有上升为现代科学一样,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行为,及其关于这方面的一些碎片化的论述,由于没有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就没有形成关于这个方面的理论,使好的实践及其论述,其中包括了理学方面的理念一直被窒息。因此,今天当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借鉴的时候,十分有必要将这些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得到复兴,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二,必须不断地进行思维创新。《近思录》中朱子和吕祖谦介绍理学的时候其中引用了张载的话:“人多与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又为人以道义先觉处之,不可复谓有所不知,故亦不肯不问。从不肯问,遂生百端欺妄人,我宁终身不知。”[6]说的就是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一旦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年轻的一代这也不如自己,那也不如自己,就说明这个人的思维老化了。我们以儒家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即家政是国政的基础,国政是家政的延伸和扩展这种思想为借鉴时,就是要认识到,当我们将一个人的思维老化延伸和扩展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时候,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喋喋不休地说自己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历史上有多么辉煌,而不进行创新,就说明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总体上讲,思维老化了。因此,必须引起我们重视,这就是要在思维上不断进行创新。
  第三,必须认识到“物极必反”的哲学理念的重要性。朱子和吕祖谦介绍程颐的思想时谈的十分清楚,这就是“自古泰治之世,必渐至于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自非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革其弊也”。[7]从他们的思想中我们引伸出这样一个道理,就是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周期性的改朝换代,还是归结为没有形成系统理论思维,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很好的概括和总结所造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说,人们也知道一个王朝无论有多么兴盛,社会文明无论达到了一个多么高的程度。但是,时间一长,却是“物极必反”。这就是政府腐败,社会堕落,人们无所事事,处在一种醉生梦死之中,如同一具行尸走肉。与此相应的就是社会矛盾重重,人心思变,人心思乱,从而造成社会动荡和周期性的改朝换代。这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所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灾难。如何克服这种弊端?最重要的就是要使我们的行为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使我们的行为有一个正确的思想指导,其中之一就是正确把握住一个“度”。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因此,在正确理论思维的指导下,把握住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度”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近思录》所提出的思想十分深刻,并且十分值得我们借鉴。这时,使我们思考着,今天,要使中国不断走向强盛,必须对包括理学在内的所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得到复兴;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推动中国社会的不断向前。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璋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吕祖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