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221
颗粒名称: 四、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分类号: G529.442
页数: 2
页码: 56-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书院教学采用自学为主、先生讲学、个别辅导和集体讨论等方法。朱熹提出了“朱子读书六法”,并注重与学生的密切联系,通过书信答疑解惑的方式进行远程教育。书院的日常课程包括四书、六经、通鉴纲目等内容。
关键词: 个别辅导 集体讨论 远程教育 通鉴纲目

内容

一是自学为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向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儒家更讲求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存养玩味,着实履行。朱熹门人辅广曾归纳“朱子读书六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法相辅相承,是一有机整体,对学生读书有很强指导意义。
  二是先生讲学。以答疑解难为主,或就某一命题专门阐发。1194年冬,朱熹从浙江回建阳,路经玉山县时曾受邀为县学讲“为学目的”。他说:“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弘扬圣贤思想、以天下为己任,这也是朱熹在书院教学一以贯之的原则。升堂讲学,也是为了力避教与学的脱节,密切思想交流,避免“师之所讲有不待弟子之问,而弟子之听于师又非其心之所疑”的弊端。所以朱熹要求学生要“退而考诸日用,有疑焉则问,问之弗得弗措也。”强调学习与日常实践相结合,格物致知,明“理一分殊”之道,这是朱熹作为大教育家的一大功绩。
  三是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指导,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朱熹能对许多资质不一、志向不同的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引导。至于朱熹深入浅出以日常生活事例来解释深奥的哲学道理,在其著作和教学中更是不胜枚举。
  四是集体讨论。朱熹认为:看书是索居独处好用工夫,但要认识透彻还须与朋友商量。书院虽以自学为主,但群居有益,互相质疑辩难,受益更多。因此,士子自学——师长讲解——学友讨论,成为书院三种主要学习方法。
  由于书院是以成人教育为主,又没有固定的学制,从学者时间长短不一,书院采取“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灵活原则,因此门生有入学之日又有离学之时,而且有时离学时日比入学时日更长,门生在自学和生活实践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时,向师长“拜书请问”,于是便有了一种远程教育——函授。以此保持门生学习的延续性和师生的密切联系。《朱文公文集》中收集朱熹书信2300多件,其中写给门生的有1600件,其中又有400多件是专门为门生答疑解惑的。有的是寥寥数语的短札,有的则长达数千上万言。从中可以看出朱熹作为大教育家、思想家诲人不倦的一面。
  至于书院的日常课程,我们从《延平郡学及书院诸学榜》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是绍定五年(1232),徐元杰以状元身份任南剑州知州,秉承“郡政以学化为先”的理念,一月一聚于郡学或书院,亲扣诸生“每日所习何事,所读何书,所作何文”。“学榜”全文兹录如下:
  1、早上文公四书,轮日自为常程,先《大学》,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六经之书,随其所已,取训释与经解参看。
  2、早饭后类编文字,或聚会讲贯。
  3、午后本经论策,轮日自为常程。
  4、晚读《通鉴纲目》,须每日为课程,记其所读起止,前书皆然。
  5、每月三课,上旬本经,中旬论,下旬策,课册待索上看,佳者供赏。
  6、学职与堂职升黜,必关守悴。以上六条有四条为学生课程表,内容涉及教材、教法和日程安排,最能反映当年书院制度化的教学常态。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叶芗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