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随文解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191
颗粒名称: 4.随文解义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140-141
摘要: 本文记述朱熹强调的“随文解义”读书方法,是指将个别的字、词、句放置在文本的整体语境中进行理解,通过对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旨进行分析、考察来确定具体的字义、词义或句意。朱熹认为,经典文本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逻辑性,必须使用随文解义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经典本义。
关键词: 朱子 读书 儒学

内容

“随文解义”主要是指将个别的字、词、句放置在文本的整体语境中进行理解,通过对上下文乃至整篇文章的意旨进行分析、考察来确定具体的字义、词义或句意。朱熹认为,经典文本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逻辑性,有一个内在的条理脉络贯穿其中,所谓“圣贤言语自有个血脉贯在里”[29],“圣人言语皆枝枝相对,叶叶相当”[30],因而必须使用随文解义的方式对其进行解读,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经典本义。如《朱子语类》载:
  经旨要子细看上下文义。[31]
  凡读书,须看上下文意是如何,不可泥着一字。[32]
  问:“一般字,却有浅深轻重,如何看?”曰:“当看上下文。”[33]
  《答项平父》亦云:
  大抵既为圣贤之学,须读圣贤之书;既读圣贤之书,须看得他所说本文上下意义,字字融释,无窒碍处,方是会得圣贤立言指趣,识得如今为学功夫,固非可以悬空白撰而得之也。[34]
  具体来看,朱熹所倡导的“随文解义”的读书方法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上下文的文势,即贯穿于文本中的特定的行文思路、篇章结构、语言语法习惯等进行理解;二是根据上下文的整体文意与篇章主旨对具体的字义、词义、句意进行解读;三是参照上下文中的用词特点、相似用法与表达惯例进行理解。
  此外,朱熹还特别指出,相似甚至相同的字词、概念在不同的典籍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与用法,所以不能简单等同,而需要在特定的文本语境中随文解义。“如《扬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到《易》中,又将刚来配仁,柔来配义。如《论语》:‘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到《中庸》又谓:‘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此等须是各随本文意看,便自不相碍。”[35]总之,朱熹在阅读、注解经典的过程中十分关注和强调上下文语境对于释义的制约与辅助作用,善于通过揣摩语意、贯通文义、总结归纳等方式来确定具体的字词意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随文解义”这一经学方法。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录了《展现福建传承弘扬朱子文化新气象》《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朱熹的民本思想》《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价值与建设路径》《民本视域下的朱子慈善思想及其实践》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