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熟读精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190
颗粒名称: 3.熟读精思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3
页码: 138-140
摘要: 本文记述朱熹强调的读书方法之一是熟读,要反复阅读,直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意义。他认为,熟读与思考、理解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复述。同时,读与思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通过熟读和深思,读者能够真正理解书本内容,并对其产生持久、深入的影响。
关键词: 朱子 读书 儒学

内容

熟读甚至苦读是朱熹反复强调的另一项基本读书方法。譬如他说:
  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22]
  读书,且就那一段本文意上看,不必又生枝节。看一段,须反复看来看去,要十分烂熟,方见意味,方快活,令人都不爱去看别段,始得。……用力深,便见意味长;意味长,便受用牢固。[23]
  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辛,始为知味。[24]
  在朱熹看来,学者每日具体的读书工夫不在于泛观博览,而在于少看熟读,即所谓“小作课程,大施功力”[25]。因为阅读的熟练程度直接与阅读效果相关,“所谓书,只是一般。然读十遍时,与读一遍时终别;读百遍时,与读十遍时又自不同也”[26]。相反,若是一味贪多、责功求效、三心二意,最终必将顾此失彼,一无所得。
  同时,朱熹所说的“熟读”亦与思考、理解联系在一起,而非单纯的模仿或复述。熟读之后仍须继以精思,通过内心的反省体察,使圣贤之意皆若出于吾心,甚至熟读本身就包含有理解的因素,所以读书精熟后才会“理自见得”。也正因为读书与主体自身的理解、感受、体悟相关联,所以才能使书本内容对阅读者的内在生命产生真正持久、深入的影响。此外,朱熹还指出,“读”与“思”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臲不安。……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27]“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子细。”[28]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录了《展现福建传承弘扬朱子文化新气象》《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朱熹的民本思想》《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价值与建设路径》《民本视域下的朱子慈善思想及其实践》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