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闽学祖庭优势助力构筑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164
颗粒名称: 发挥闽学祖庭优势助力构筑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7
页码: 108-114
摘要: 本文记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关键词: 朱子文化 闵学 传统文化

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根本遵循。朱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福建作为朱子文化的诞生地,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天然独特的祖庭优势。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发挥福建独特对台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构建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一、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历程
  1、关于朱子文化学理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厦门大学哲学系师生对朱子学做调查,编辑朱子研究资料,并以福建省中哲史研究会为主体,开始对福建哲学史和福建朱子学进行专题研究。1986年,高令印、陈其芳合著《福建朱子学》出版,标志着福建朱子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朱子学新学科和较为系统的福建哲学史、闽学史打下良好基础。朱子文化遗存的调查整理方面,1987年高令印深入实地调查,并利用闽北提供的文物资料,对朱子学研究另辟蹊径,出版《朱熹事迹考》一书。
  闽北是朱子故里、朱子学发祥地。1985年冬在建阳考亭,成立以地方史志工作者为主体的闽北闽学研究会,在闽北地区掀起群众性朱子学研究热潮。该会先后编印《闽学通讯》九期,及时交流闽学发掘和研究讯息,厦门国际朱子学学术讨论会期间,还特地编印《闽学研究》论文集。1988年6月25日,由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福建社科联、福建社会科学院、武夷山国际兰亭书院等单位发起,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为宗旨,会议通过《邀请台湾朱子学学者来武夷山考察闽学文化遗址,与大陆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决定》,该中心即是国内朱子学学术研讨的组织和交流中心,又是地区性文化建设和经济开发相结合的文化实体。该中心成立后组织编辑了《闽学研究丛书》和学术期刊《朱子文化》。1990年,福建省闽学研究会成立,标志着福建闽学研究力量进一步组织起来。该学会倡导从思想文化史角度对闽学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2011年3月16日,中华朱子学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这是全国首个朱子学研究会。2011年10月9日,朱子学会在厦门大学成立,属国家一级学会,由教育部主管。学会成立后,开展一系列朱子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编辑《朱子学文库》《朱子学年鉴》
  学术会议方面,1987年12月,朱子学国际学术会议在厦门大学召开,汇聚国内外朱子学专家,推动了福建朱子文化的学术研究,推进了朱子学的国际化。1990年10月,福建省闽学研究会、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举办纪念朱子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会议围绕“朱子对传统儒学的继承、改造和发展,朱子思想的历史地位、世界影响和当代地位”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出版论文集《朱子学新论》。福建省闽学研究会成立十余年来,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如2004年在武夷山举办“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2007年在晋江举办“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2012年在福州举办“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2013年在南平举办“纪念李侗诞辰920周年暨《延平答问》学术研讨会”。2011年,厦门大学举办了“朱子学与现代跨文化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海峡两岸朱熹陈淳学术研讨会在漳州举办。
  2、关于朱子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南平是朱子故里,也是朱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区域,保存了大量朱熹与闽学遗迹等文化资源。南平市在保护开发朱子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5月,南平市成立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南平市委、市政府印发《南平市朱子文化保护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了以“一区五工程”为工作重点,确立“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使朱子文化遗址遗存得到全面提升保护。南平市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得到海内外嘉宾的广泛好评。南平市积极组织编辑出版朱子文化普及读物,如《朱子文化(小学篇)》《朱子文化(初中篇)》和适用党政干部阅读的《朱子文化简明读本》。南平市政协还与厦门市政协签署共同推进朱子文化保护建设的协议,形成把厦门资源引进来、把朱子文化传播出去的格局。闽北朱子后裔联谊会申报的“朱子祭祀典礼”,成功纳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清明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春朱子祭祀典礼”在南平朱子故里建阳黄坑朱子林举行,隆重纪念先祖文公诞辰888周年。2017年南平市颁行《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为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尤溪是朱子诞生地,朱子一生曾九次到尤溪探亲访友和讲学,留下许多文化遗迹。尤溪县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朱子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并以“全城朱子文化”来定义城市的规划发展,提出“打造中华理学文化名城”总体目标,规划实施朱子文化项目群建设。经过数年努力,尤溪县已建成不少朱子文化项目,有的已成为声名远播的朱子文化载体。
  在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方面,“朱子之路”项目做了有益探索,值得借鉴。2008年,海峡两岸合作发起成立了“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朱子之路”研习营活动现已成功举办十三届,台湾已有20多所高校师生参与这项活动,近年来随着香港部分高校学生的加入,起初由闽台学子寻根谒祖的“重走”之旅,逐渐发展成海峡两岸暨香港青年学生传承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朱子之路”研习营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不断彰显。
  二、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经验教训
  1、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朱子文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为繁荣发展朱子文化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朱子文化遗存的各县市均把朱子文化传承当作当地的发展抓手,在遗迹遗存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做了许多事情。福建省内学界对于朱子的文化的整理、研究、弘扬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福建成为朱子学研究的重镇,为朱子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学理基础。福建民间社会团体对于朱子文化相当热情,特别是朱子后裔,为朱子文化的复兴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发展朱子文化的重要依靠力量。
  2、朱子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
  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朱子文化的定位存在偏低、偏差现象。没有把朱子文化作为一个建设文化强省的世界级品牌来打造,把朱子文化局限于地域文化,省内外、国内外缺少联动。朱子文化不仅是福建的,也是全国的;朱子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福建各地朱子文化保护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统筹协调不够,整体合力不大,特别是站位不高,对外影响力有待提升。其次,朱子文化的学术研究者存在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的状况,严重制约朱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方面,力度不够,形式单一。朱子文化是精英文化,也是世俗文化,对于社会有教化功能。目前的宣传教育有很大提高,但与朱子文化的历史地位是很不相称的。在宣传手段上,形式也过于单调,没有更好地借助现代科技信息技术。
  三、朱子文化传承发展的若干建议
  1、打破地域思维,走协同创新之路
  朱子文化的传承发展需要走出“各自为政”的困局。目前,福建各地朱子文化保护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统筹协调不够,整体合力不大。如果没有统一规划和统筹,很难做出特色,文化保护难以落到实处。朱子文化的传承弘扬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分工。在朱子文化建设战略规划方面,要将朱子文化建设的有关、项目纳入全省发展规划,列为省重点文化项目。朱子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留有足迹,这些都是朱子文化遗存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也要联合省外有关地市,共同打造朱子文化项目。朱子文化在台湾地区影响力也十分巨大。海峡两岸联手,调动海内外资源,建设一个国家级朱子文化博物馆,不断激发保护发展朱子文化遗存的动力。福建省“朱子之路”沿线城市率先建立朱子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机制,并逐步将合作范围拓展至江西、安徽乃至“海丝”沿线国家,迅速梳理形成朱子文化遗产清单和抢救目录,共同做好保护管理工作。
  2、借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朱子文化产业的数字升级
  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方面可以借助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数字福建是数字中国的思想源头。当前,福建省把建设数字福建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智能化、信息化。这为朱子文化的传承弘扬创造新的机遇,朱子文化的宣传展示不应该局限在传统的博物馆展台展示上,而要数字化、信息化、多媒体化,实施“互联网+朱子文化”项目。推进朱子主题纪念馆、博物馆VR数字阅读体验厅,组织开发《朱子文化VR导读片》;开发“朱子文化APP”;建设朱子文化数据库,为朱子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提供智能化、网络化平台。
  3、加强朱子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建设
  要充分发挥朱子文化在增进两岸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中的重要价值,在开展“朱子之路”研习营、海峡朱子文化论坛等活动的基础上,推进两岸联合共同打造“朱子文化游学之旅”这一知名游学品牌,作为推动两岸朱子文化交流的载体。支持《朱子之歌》的海外演艺活动、朱子诞辰国际纪念论坛、朱子文化寻根谒祖等活动,加强对外交流,增强朱子文化作为福建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4、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朱子文化走出去
  朱子文化是福建特色文化,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资源,要改变地域文化的惯有思维,朱子文化应该冲破地域限制,更多向海外传播。当前,国家正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一带一路”既是商贸之路、和平之路,更是文化对话之路。朱子文化的保护与建设、传承与复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把朱子文化融入“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加大对全省朱子文化保护、研究、弘扬、交流和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开拓境内外朱子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新格局,将朱子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国家级文化品牌。比如在朱子文化旅游方面,可以结合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开发,将朱子文化拓展延伸到朱子理学过化的东亚、东南亚,打造朱子文化国际旅游黄金带。

附注

[1]杨儒宾:〈主敬与主静〉,页151。 [2]同注[1]。 [3]参见孙大川撰文(2009)〈原住民神话〉,《台湾大百科全书》,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2]参见台北市台湾“原住民族”事务委员会,“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知识网”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mp.asp?mp=cb01以及“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网络版”,http://citing.hohayan.net.tw/. 参考文献: [1]朱琦:《〈周易与中国叙事原型浅探〉》,《厦门教育学院学报》,6∶13-14,21。2004. [2]林沙欧:《论中国神话的空间化结构——兼与浦安迪商榷》,《社会科学战线》,8∶256-258。2010. [3]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4]李润英、陈焕良注释:《山海经》。长沙:岳麓书社。2006. [5]司马迁:《史记》。台北:三民书局。1991. [6]肖小穗:《易经的时空叙事:兼论浦安迪的中西二分法》,中华传播学会年会,台北。2013. [7]苗力田主编,崔延强译:《论诗》,《亚里斯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4. [8]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2001. [9]程金城:〈中国神话与叙事文学原型生成的关系〉,《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5)∶44-50。2009. [10]郭文、李凯:〈论朱熹的理学时间观〉,《上饶师范学院学报》,35(4):33-36。2015. [11]傅修延:《先秦叙事研究:关于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北京:东方。1999. [12]罗书华:《中国叙事之学:结构、历史与比较的维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 [13]浦安迪:《中国叙事学:浦安迪教授讲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4]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0(3):18-22。2007. [15]杨矗:<六合思维与天地境界——中国叙事的大文化模式>,《社会科学战线》,10∶148-163。2008. [16]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2009. [17]Plaks,A.H.(1976).ArchetypeandallegoryintheDreamoftheredchamber(《红楼梦》中的原型和寓意).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8]Plaks,A.H.(1977).TowardsacriticaltheoryofChinesenarrative.InA.N.Plaks(Ed.),Chinesenarrative:Criticalandtheoreticalessays(pp.309-352).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19]Xiao,X.(2006).Yijingasaself-circulatingandself-justifiedChineseculturaldiscourse.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Studies.15:1-11.

知识出处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2021年朱子文化寻源之旅论文集》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录了《展现福建传承弘扬朱子文化新气象》《朱子文化的基本精神》《朱熹的民本思想》《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价值与建设路径》《民本视域下的朱子慈善思想及其实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庆
责任者
习近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