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闽越族、闽越国都冶及泉山资料辑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573
颗粒名称: 一、闽越族、闽越国都冶及泉山资料辑录
分类号: K297.57
页数: 10
页码: 1367-13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属闽越族居住地之一。司马迁将闽越族首载入史后,有关闽越族、闽越国都冶和泉山所在地等问题,历代学者争鸣持续至今。
关键词: 浦城县 资料辑录 闽越族

内容

浦城属闽越族居住地之一。司马迁将闽越族首载入史后,有关闽越族、闽越国都冶和泉山所在地等问题,历代学者争鸣持续至今。现将搜集到此类资料辑录于此。
  (一)《史记》辑录
  ▲《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为《东越列传》,将东越首次入史。辑录如下:
  (建元六年)馀善已杀郢.威行于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繇王不能矫其众持正。天子闻之,为馀善不足复兴师,曰:“馀善数与郢谋乱,而后首诛郢.师得不劳。”因立馀善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岭待命。
  元鼎六年秋,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馀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发兵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自兵未往。
  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馀善,馀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馀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众强,计杀馀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乃遂俱杀馀善,以其众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为东成侯,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案道侯;封横海校尉福为缭〓侯。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
  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二)地方志有关资料辑录
  ▲清道光《福建通志》,在卷二《郡县建置沿革》以各史为主,参以《通典》、《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舆记纪胜》及《三山志》、《八闽通志》、《闽书》,对闽越国、冶县、泉山等资料进行广援和详析。但其主冶县、泉山在福州,对资料援引亦有偏颇,而《八闽通志·卷六》、《地理》中:对浦城的“泉山”有载:“《汉书·朱买臣传》云‘故东越王居保泉山’,疑即此也。”而此志记叙泉山时,就不引此说。
  ▲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建置沿革》载:
  武帝属会稽郡。建元三年,闽越粤发兵围东瓯,东瓯请举国徙江淮,其地复属闽越。六年,闽粤击南粤,南粤请救天子。闽粤王郢发兵距险,其弟馀善谋纵杀王降,立无诸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奉闽越祀。馀善以杀郢功立为东越王,与繇王并处,故又名东越。元鼎五年,馀善反汉,击之。元封元年,繇王居股杀馀善以降,封居股为东成侯。帝以闽粤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江淮间,尽虚其地,后有逃遁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属会稽郡,又名其地为东冶县。
  ▲明万历《浦城县志》卷一《沿革山川》载:
  浦城,(旧志云,东越王筑城临浦因名)。
  越王山……旧传越王于此筑台为烽堠,其台遗址尚存。
  泉山,在县东北永康里,山顶有泉二派,一入建溪,一入处州。汉朱买臣谓:“东越王居保泉山”,疑即此云。
  ▲同上志卷十二《祠庙坛壝》载:
  粤王庙,在县南清湖里,即汉东粤王馀善也。尝即柘浦筑城以居,后见杀于繇王居股,浦人遂为立庙。宋绍兴十二年赐额曰昭佑,淳熙十五年封孚惠侯,年久庙废址存。
  越王台,在县东越山之巅。旧志云,汉越王馀善筑台于此,以为烽堠之所。台废址存,又有行宫在东隅,今为胜果寺。
  ▲同上志卷十三《寺观》载:
  胜果寺,在东隅,越王行宫故址。
  ▲清顺治《浦城县志》卷十一《艺文一》载江淹《自序》,序中称:“……王(按指建平王)遂不悟,乃凭怒而黜之,为建安吴兴令。地在东南峤外,闽越之旧境也。”卷十三《艺文三》载江淹《迁阳亭》诗,诗有:“揽泪访亭侯,兹地乃闽城。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句。
  ▲清嘉庆间,对地方史料进行大规模整顿,编纂出《新修浦城县志》,继此,清光绪进行续修《浦城县志》,此志有关资料摘录如下:
  卷三《山川附名胜》载:
  越王山 在县治东,汉越王筑台于其上,烽堠遗址尚存。
  泉山 一名福罗,亦曰覆蠡,距城八十里,《寰宇记》云:“山顶有泉,分为两派,一入处州、一入建溪。汉朱买臣言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此。”
  越王台 在越王山巅,汉越王馀善筑。《广舆记》:台为越王置烽堠处。
  卷四《城池》载:
  邑初有汉阳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在县北,汉元封元年,兵入东粤,故粤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粤军于汉阳,即此。盖是时东越王馀善发兵守险距汉道,处处筑城以自固,殆非今县城。(或曰即今仙阳地,唐时为仙阳镇。)今县城据旧志云,亦筑自馀善,然馀善亡,汉徙其民江淮间,虚其地,城遂废。至唐天宝初始改今名。(按谢灵运《永嘉记》云,有二浦,一曰柘浦,水源出于建安吴兴县,俗称越王城,以其城临浦故曰浦城。似浦城之名先已有之,特未以名县耳)。
  卷十三《坛庙 祠祀》载:
  东越王庙在南乡清湖里。即汉东越王馀善也。尝即柘溪之南筑城以居,后见杀于繇王居股。浦民立庙祀之。宋绍兴十二年赐额曰昭佑,淳熙十五年封孚惠侯。岁久庙废址存。
  冯中朗庙,在北乡茗坑。中郎前汉人,尝以兵逐吴王濞殁于此,后人为立庙,久废址存。
  卷三十《古道》载:
  汉阳城,《福建通志》:“在县北。”顾祖禹《方舆纪要》:汉元封元年,兵入东越,故粤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粤军于汉阳。即此。
  泉山营:在县北乡雁塘忠信两里间,统名曰福罗山。《汉书》:闽越王居保泉山即此。
  越王台:在县东隅越王山巅。
  越王馀善行宫:在县东隅越王山下,今胜果寺即其遗址。
  卷三十一《方外寺观附》载:
  胜果寺:在县治东隅里,汉越王馀善行宫故址。
  (三)当代著作有关资料辑录
  ▲朱维幹《福建史稿》(1985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书第三章第六节《闽越的灭亡和北迁》,对汉元封元年汉与闽越的战斗,馀善所筑的六城、泉山等进行考证。朱维幹将冶都定在福州,而确定泉山在浦城境内。现将此节有关资料辑录于下:
  元封元年,馀善得到了大军压境的消息,就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用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发动攻势,连占白沙、武林、梅岭三要隘,击杀汉军三校尉。汉将大司农张成,和故山州侯刘齿,畏缩不前,被汉廷处死。馀善雕刻玉玺,自称武帝。
  汉廷亦视为劲敌,四路出兵。
  第一路,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武林在江西鄱阳县(今波阳县),由此前行入崇安县分水岭,二千年来,为入闽要道。
  第二路,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句章故城为越王勾践所筑,在慈溪县西南三十五里。韩说先在慈溪县集中,然后搭海船赴闽越。
  第三路,中尉王温舒出梅岭。梅岭在虔化县(今宁都县)东北八十里,本路汉军由虔化入闽西。
  第四路,以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若邪山在绍兴县东南,戈船、下濑两越将,由浙江乐清县攻闽越之东北。
  大规模的汉军入闽,在福建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当汉军四路攻闽时,馀善亦筑六城以拒汉。(原书注:何乔远《闽书》引萧子开《建安记》云:越王筑六城以拒汉。)
  一为乌坂城……
  二为大潭城……
  三为汉阳城:在今浦城县北。(原书注:《读史方舆纪要》卷97《福建》三“浦城县”条云,汉阳城在浦城县北。汉元封七年[本志纂者注,应为元封元年]兵入东越。故粤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粤军于汉阳,即此城。)
  四为今浦城县。(原书注:《读史方舆纪要》卷97《福建》三“浦城县”条云:“今浦城县城,亦馀善创筑。”嘉靖《建宁府志》卷11《祀典》云:“汉东粤王庙,在清湖里,祀汉东粤王馀善。神尝拓江之浦,筑城以居。后为繇王居股所杀,民为立庙。”万历《浦城县志》卷13《寺观》云,“胜果寺在城东南,乃越王行宫故址。”)
  五为临江镇(注应为临江城):在浦城之南,为津梁要会,亦有越王城遗址。(原书注:《舆地纪胜》卷129《福建路·建宁府古迹》云:“昔越王战于城”,即此城。)
  六为崇安县城村古粤城。……
  《汉书·朱买臣传》载,买臣对武帝说:“故东越王退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泉山在何处?唐初颜师古注《汉书》,以为“即今泉州之山”。其实福建在唐初只有三州:泉、丰、建。泉州一再改名为福州。丰州一再改名为泉州,颜师古所谓“即今泉州之山”,清代陈寿祺修道光《福建通志》,又注上加注云:(泉州)即今福州。唐开元时在福州置折冲府,亦号泉山府兵,皆即今之冶山以为名。如上所述,朱买臣所谓东越王退保泉山,就是退保福州的冶山。
  福州城内有三山,屏山北峙,亦叫做越王山,冶山不过是屏山东支的一堆丘阜。朱买臣所谓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冶山那里具有这样的形势?如果馀善退保泉山,确是福州的冶山,由此地南行五百里,岂不是退到今泉州?然而《史记》和《汉书》,都没有馀善退保今泉州的记载。
  馀善颇具材略,其抗汉的布置,有攻守两方面。
  守的方面,以浦城为后方根据地。浦城县北八十里有泉山,山上有泉故名泉山,南北分流,北流入处州,南流入建溪。浦城与浙边有路可通,梁江淹为吴兴令(浦城古名吴兴县),有度泉峤山诗,足以为证。
  再者,浦城的泉山,以山上有泉而得名。福州冶山,并没有泉。闽中当馀善时,那里有泉州的地名?颜师古注《汉书》,以初唐的州名,冠于汉代山川之上。汉学家陈寿祺,沿而不改。其实,馀善退保泉山,应该是浦城县的泉山。
  攻的方面,主要的向今赣东前进,馀善于汉武帝元鼎七年(纂者注,应为元封元年)(前110年),发动攻势,兵锋甚锐,连占白沙、武林、梅岭三要隘。但究非汉敌。所以先胜后败,才向乌坂、大潭,最后甚至向浦城撤退,而还在浦城南边一城(今临江镇)剧战。《舆地纪胜》引《图经》云:“昔越王战于城,即此地”。
  这个时候,横海将军韩说,已经登陆,有一个粤衍侯吴扬(扬误,应为阳),久居汉地,奉汉廷密令入闽,从内部来瓦解闽越的抗汉力量,率本邑七百人,进攻汉阳城越军。
  馀善前后受敌,在浦城泉山站不住了。乃由建瓯斜出东南,经雪峰前边退到冶都,这是历史上用兵间道之一,这一条路线,恰如朱买臣所说,长约五百里。
  至于馀善退居大泽中,大泽在何处?也被陈寿祺忽略过去,而不加以注释。……
  ……福州在古代,是一片沮洳沼泽之地,那末东越王退居大泽中,岂不是退到无诸所居的东冶么?
  当馀善退到冶都的时候,汉军水陆并进,闽越方面,又有内变继续发生;故越建成侯敖,和繇君居股,响应汉军,就把馀善杀掉,号召全部越军归汉。结束了闽越的割据局面。
  ▲1981年,林中干到达浦城调查和考察,撰写《浦城稽古录——闽越史迹调查》、《“泉山”考辨》对馀善所筑6座御汉城中属浦城3座城进行详细论述,并认定泉山在浦城。现将这两篇文章有关部分辑录于此。
  《浦城稽古录——闽越史迹调查》载:
  御汉城
  闽越与汉朝中央政权相抗拒时,曾在闽北一带建筑了六个御汉城,这就是邵武的乌坂城、建阳的大潭城、崇安的汉城和浦城县境内的三个城:汉阳、浦城与临江城。六城之中,浦城占了一半,闽越国最后一个国王馀善也是在浦城被杀。很多迹象表明:当时的闽北是闽越活动的中心,而浦城则是闽越进行军事进攻和防御的战略据点,又是汉武帝平定闽越发动强大攻势的首冲之地。
  一、汉阳城
  在浦城县上游柘溪水畔,我们找到了御汉城之一的汉阳城址。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明确记载:汉武帝军队进攻福建时,“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据此知道,汉阳城是福建地方史上载于正史的第一城,城址位于今仙阳公社管九大队溪东大王塝山,南距浦城县城四十里。据初步观察,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估计面积达十万多平方米。全城依三个山岗建筑,西面傍山,东、南、北三面临靠柘溪及其支流,中间的一道山岗地势平缓,可能是越王行宫建筑所在。……紧靠南墙的中部边缘,山梁突兀成尖顶墩子状,是全城的最高点。就在这个顶墩上,我们用考古探铲进行了钻探,探铲打入地下一百五十厘米深时,发现土层中夹杂红烧土块、灰烬和陶片。……公元前一一〇年冬天(汉武帝元封元年),汉兵进入福建。这时闽越王的一个诸侯名叫吴阳的率其军士七百人反戈一击,攻打汉阳城的闽越守军。经过一番内外夹攻,馀善在浦城几年来惨淡经营的据点倾刻瓦解。汉阳失守,七闽震动,各地诸侯纷纷降汉。馀善众叛亲离节节败退,企图沿闽江而下退保福州泉州一线,逃窜海上,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逃跑,就被部属们合谋杀死。汉武帝因闽越山高水险、强悍反复,恐怕日后生变,下令将其贵族臣民迁移江、淮一带。从此,汉阳城成了一片废墟。
  二、临江城
  临江城位于浦溪下游,又名旧日城、锦城,即今临江公社(古名清湖里)锦城大队所在。《浦城县志》卷十三·庙宇录:“东越王庙,在南乡清湖里,即汉东越王馀善也,尝即柘溪之浦筑城以居,后见杀于繇王居股,浦民立庙祀之”。可见馀善在此筑城,最后也在此被杀,后代人才立庙纪念他。这座庙宇今天已渺不可寻。
  三、临浦城
  清朝光绪年间纂修的《浦城县志》说:
  “后阳城,在县东募泰里。后阳,相传古浦城地,城垒县治遗址犹存”。
  “越王山,在县治东,越王筑台于其上,烽烟遗址尚存”。
  “越王馀善行宫,在县东隅越王山下,今胜果寺即其遗址”。
  从县志记载的地理看,后阳与越王山仅一溪之隔,相距不过五里,可统称为临浦城,算作一座军事城堡的两处军事设施,其中越王山的行宫,是主要建筑,而后阳城是附属建筑。
  后阳,即石排下遗址,山梁上,至今还残留一段月牙形长达五百米左右的城墙遗迹。……它也是当年闽越御汉的临时工程之一,汉军逼境,越军匆忙上阵,只好建筑土围子应付了事,可以想象,这种布防工事,是不堪一击的。
  《“泉山”考辨》载:
  ……或曰在浦城。《浦城县志》北乡诸山“泉山,一名福罗,亦曰复蠡,距城八十里。寰宇记云山顶有泉分为两派,一入处州,一入建溪。汉朱买臣言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此。刘宋江淹度泉峤诗云:‘岑崟蔽日月,左右信艰哉。万壑共驰鹜,百谷争往来。’皆言其险。《方舆记要》云‘其山周围数百里,皆高山深谷。’此说既有来源,又表险情,泉山之在浦城,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闽北六城,三城筑在柘溪之浦(即今南浦溪),柘溪南接建溪汇入闽江,其源则在泉山。泉山之北,有溪曰谷水可指会稽郡地;泉山之西则有余水直通余干。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进退之间,唯水道最宜。进可攻,退可守,地利用兵,泉山在浦城县境之北,是谓适得其所,此其一。
  然而,以闽越之众是不足与中央王朝抗衡的,因此闽越王又在军事策略上作进一步退却的准备:一旦汉武帝以大兵压境,泉山有失,则顺沿建溪闽江一线退居沿海沼泽地带,最后迫不得已遁入东海以及太平洋岛屿。朱买臣所指的“今闻东越王更徙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正是这种情形,当时闽越巨头馀善尚在闽北行宫巡视督战,迁徙沿海大泽的应当只是闽越贵族集团的一部分,他们是奉命去准备打通海上道路的。“去泉山五百里”显然也是朱买臣根据传闻推测出来的数字。虽然如此,浦城泉山至沿海的距离还是和朱买臣的推测相差无几,此其二。
  针对闽越王的军事进攻和防御策略,朱买臣向汉武帝提出了“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彻底破灭闽越的十六字战略方针。经过周密部署,汉武帝迅速将朱买臣的意见付诸实施。公元111年,汉军分水陆四路进击闽越。第一路,由横海将军韩说率领,从句章(今浙江宁波附近)取海道攻福州,截断闽越海上退路。第二路,由中尉王温舒率领,从梅岭(今江西南部于都县附近)进入福建向北合围。第三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率领,从武林(今江西东北部余干县附近)出发;第四路由下濑将军越侯率领,从若耶白沙(今浙江会稽县附近)出发,这两路兵马成犄角之势直扑泉山。战幕拉开,第二路与第三路分别在梅岭、武林受阻,与闽越军队发生激战。直到次年冬天,第一路汉军首先在福州登陆。接着第二、四路方面军攻克泉山,“汉兵咸入东越”。泉山陷落,俯瞰汉阳、临浦、临江三城,军心动摇危在旦夕。越衍侯吴阳首先倒戈,其他贵族首领也图谋议降,〓杀馀善。汉军横扫七闽,徙越人于江、淮之间,闽越事平。汉武帝的战略部署,主要在海路和直攻泉山的陆路,而这两方面是同时交叉进行的。因此,如果将朱买臣的十六字调整为:“发兵浮海,陈舟列兵,直指泉山,席卷南行”则更符合现代汉语的逻辑。总之,从汉武帝平定闽越战争形势发展来看,泉山之在浦城,也同样是顺理成章的,此其三。
  ▲叶国庆《冶不在今福州市辨》刊载在民国25年(禹贡)6第2期,其文中的《泉山不在今福州市》中提出:“故就大势论之,东越王居保之泉山当以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之山为适合闽越王之都城——冶亦当于此域内求之。”现将此文有关资料辑录于此。
  《汉书·朱买臣传》曰: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阵兵列舟。(纂者注:应为陈舟列兵),席卷而行,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为会稽守……。买臣受诏进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破东越。
  按买臣武帝时人,韩说等破东越在武帝元鼎六年,时东越王为馀善,居保泉L山者自当为馀善,馀善无诸孙丑并处,无诸都冶,自无诸至丑,史不载有迁都之事,是泉山当为距冶不远之地。冶地今不能定,当先求泉山。泉山在何处,诸书所在,有下列数处:
  1.在今永嘉县
  2.在今衢县
  3.在今浦城县
  4.在今福州市
  5.在今晋江县
  按《泉州府志》引《寰宇记》云云误也。《寰宇记》言东越王所保之泉山有三处,无指泉州者。卷百零二晋江县载有泉山,然不云是东越王所保。府志之误,当由误解唐颜师古注。师古注《汉书·两粤传》云:“泉山,泉州之山也”,师古所谓泉州,乃今之福州市也。
  《福建通志》泉山说本自《三山志》,《三山志》本自师古注。师古注又含糊,似析字为训。且古籍不载此山,其说令人怀疑。
  《寰宇记》永宁之泉山,本《永嘉郡记》,《永嘉郡记》之泉山未必指此。《永嘉郡记》云:“瓯水出永宁山,行三十余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东瓯王都城,有亭,积石为道,今犹在也”。东瓯与东越建都之地不同,东瓯王都城在永宁,则东越王之泉山不得在永宁。
  《寰宇记》又载衢县、浦城县有泉山。衢县一条不知据何书,浦城县一条,试参阅《太平御览》可知据者为《泉山记》。《太平御览》撰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其所引书,似为宋以前之著作。御览梨岭条又引泉山记曰:“梨岭因梨以名之,记云南岭下道东有种梨古亭迹存焉”,是梨岭当是泉山之一脉。
  《图书集成》梨岭:“路通衢之江山,厥土宜梨”。《续修浦城县志》亦云:“泉山距城八十里,《寰宇记》山顶有泉分为两脉,一入处州,一入建溪。汉朱买臣言东越王居保泉山,即此”。又云:“梨岭在安乐里,距城六十五里,其土宜梨”。更按县志山川图所载,县东北之黄檗山,柘岭,小罗福山,大罗福山,统曰泉山。山脉北连浙江江山境,东北连遂昌、龙泉境。是泉山者,当为今仙霞岭之脉,为浙江、福建之界山,两省交通必经之路也。
  浦城,刘宋时属建安吴兴县。《梁书》载江淹为景素所构,黜为吴兴令。江淹称吴兴地在东南峤处,闽越之旧境也。其集中诗篇亦称浦城为闽城,谓迁阳亭为汉使吴兵往来之孔道。
  又有《渡泉峤出诸山之顶》云:
  泉峤即泉山,是则浦城昔日果有一泉山。浦城为古闽城,东越王所保之泉山,试假设即在此间,当较可信。《浦城县志》、《方舆纪要》并云浦城有越王馀善宫城,证以江淹“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语,则志所云亦似不谬。
  总计之,泉山凡有五处,二在浙江,一在浙江福建界,二在福建。今舍弃地名之考证,更就大体而论之,假泉山若在福州,依《汉书》云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则泉山名若有移动,当依东越王行动南下,福州之南得有若干泉山名,福州之北便不应有,今何以福州之北,远至浙江,竟有三处泉山;泉州之泉山,吾人竟可绝对指其为谬;福州之泉山历史上之证据竟亦较薄弱?福州以北之泉山,历史上之证据何以竟较可信,中国江南疆土之开,由北而南。秦始皇之平百越,汉之平两粤,吴之平山越,其势均然。更就州郡建立之形势而言,今之浙江南部,汉时仅一会稽郡,至三国吴太平二年分会稽东都尉立临海郡,永安三年以会稽南部置建安郡,宝鼎元年以会稽西部都尉置东阳郡,其开拓亦自北而南。故吾人与其谓泉山之名由福州北上传入浙省,无宁谓泉山之名乃随疆土之开展由北而移南。故就大势论之,东越王居保之泉山当以福建北部浙江南部之山为适合。闽越王之都城——冶亦当于此域内求之。
  ▲《百越民族史》为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合著,1988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为全国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第一部专著。其书经考证,认为泉山在浦城,闽越国都冶亦在浦城。现将其书第六章《东瓯与闽越》第六节《闽中郡治和冶都冶县考略》中有关资料辑录于此:
  ……关于闽越王“都冶”的地望,有的认为是在浙江南部(原书注,叶国庆:《冶不在福州市辨》《禹贡》第6卷第2期,1936年);有的认为在福州(原书注,魏嵩山:《汉闽越王无诸冶都考》,《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有的认为先设在浙江南部,后移至福州(原书注,李祖弼:《闽中疆域考》,《厦门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有的认为不在浙南,也不在福州,而是设在闽北的浦城一带(原书注:蒋炳钊:《对闽中郡冶都冶县地望的一些看法》,《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还有的认为崇安发掘的汉代城址就是闽越王的宫殿(原书注,陈直:《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时代的推测》,《考古》1961年第4期)。从闽越的历史活动和闽越贵族的居住地,以及当时闽越的军事实施等方面考察,闽越王都设在闽北浦城的可能性最大。闽越王无诸的“冶都”不同于汉设的“冶县”。闽越王“冶都”或“都冶”是闽越的都会,即政治中心。“冶都”设在哪里?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浙江南部为东瓯的居住地,不属闽越领域,因此,闽越王都不可能设在浙江。福建的福州市,从文献记载中,未见闽越王在此活动过,因此,福州也不大可能是闽越王的都城。都城一般是政治、军事的中心。从军事方面来看,闽北是闽越的军事重地。《汉书·朱买臣传》云:“故东(闽)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闽)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可破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闽)越。”闽越王馀善死守“泉山”,说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它应是闽越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关于“泉山”,史载有五个:一是浙江永嘉的泉山;二是浙江衢县的泉岭山;三是福建浦城的泉山;四为福州的越王山;五为泉州的清源山。我们认为朱买臣所言东越王“居保泉山”,这个“泉山”应该是在浦城。《太平寰宇记》记载:“泉山在县(浦城)东北六十里,记云山顶有泉分为两派:一入处州,一入建溪。即《汉书·朱买臣传》言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此山。”(原书注,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〇一)《太平御览》的《地理志·泉山》所记亦同。《八闽通志》也记载这个泉山是在浦城“永康里,山顶有泉,《汉书·朱买臣传》云:故东越王居保泉山,疑即此也”(原书注:黄仲昭《八闽通志》卷六)。这些史书均指出“东(闽)越王居保泉山”是在浦城。有的主张冶都在福州,理由是“朱买臣与韩说击东越取泉山乃走海道,而宋西安县即今浙江衢县,浦城即今福建浦城,皆地处内陆,并不临海;宋永嘉县即是今温州市,虽然临海,但其本为东瓯王摇所居,此时已入于汉,其地之泉山绝不可能为朱买臣所指东越王居保之泉山”。我们认为要考证这个问题,必须具体分析汉军入闽的路线。《史记·东越列传》记载:“天子遣横海将军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于是以为汉军是沿海路从杭州湾到达福州,然后再到闽北攻打越军。事实并不是这样,史载“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馀善,馀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最先到达福建浦城与越军作战的韩说所统率的军队,并接受越军的投降,因此,探讨韩说所率领的军队是沿着哪条路线到达浦城的,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问题。
  根据上述记载分析,韩说的军队如果是从慈溪(句章)浮海即沿海路到福州,然后再转战浦城,从水路来看,只能沿今闽江溯流而上,这种逆水行舟在越区作战,必定要吃败仗。其次,如果闽越的都城是在福州,汉军进攻都城,必然要同越军进行一场大战。可是史书只有“攻越军于汉阳”的记载,而没有汉军到过福州的任何说法。据此,我们认为韩说的军队并没有到福州,而是从慈溪出发,向浦城进军,其军事路线是由慈溪往浙南方向走,即沿钱塘江,经仙霞关,由于得到吴阳的内应,故顺利打进浦城。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杭州往泉州也是走这条路,即沿钱塘江过仙霞岭,经福建浦城,然后到福州、泉州。《史记》、《汉书》均载汉越双方决战是在浦城,可见东越王居保的“泉山”显然不在福州。《汉书·朱买臣传》中还提到“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有的认为这个“居大泽中”的泉山,就是指福州。从文献记载的行文分析,朱买臣已明说馀善“徙处南行”,是准备往南边迁徙,并不是原来就居住在大泽中的泉山,可见其都城原来应在北部。同时在东越王考虑徙处南行,已是处于汉兵临境、闽越王国已临近灭国的时候,只有逃亡,即使想迁都也已经来不及了。但从一些史实考察,闽越王都并未迁移过,闽越王的活动大都在闽北,因此馀善居保的泉山应在闽北浦城是比较可信的。叶国庆认为:“或许馀善南退时,曾先居住在今永嘉县的泉山,后来才退到今福建的浦城。”(原书注,叶国庆:《冶不在福州市辨》,《禹贡》第6卷第2期)。
  闽越国除,只经过浦城一战,闽越王内部发生内讧,越军倒戈向汉兵投降,可见泉山确是一个重要军事据点,设防坚固,才能“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馀善固守这个“泉山”,除说明这个地区有相当的军事实施外,还应该是闽越王长期经营的军事要地,所以汉军不敢冒然进行强攻。据浦城、建阳、崇安、邵武等县县志记载,闽越王曾在这一带筑有乌坂城、大潭城、汉阳城、临江故城等五个城,其中设在浦城就有三个。汉元封元年,汉越双方交战就发生在浦城的汉阳城。《读史方舆纪要》还记载了这一个城是馀善的行宫,“汉元封元年,汉兵入东(闽)越,故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即此城也。亦汉东(闽)越王馀善的行宫故址”(原书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七)。吴阳劝说馀善投降也是在浦城,不是在福州。汉武帝发动水陆四方面军从浙江、江西等地围困闽越,为什么一开始还不敢采取强攻,原因之一就是首当其冲的闽北,有坚强的军事设施,卫护着闽越的都城。
  浦城不仅是军事重地,而且也是闽越的政治中心。我们很同意叶国庆提出的意见,要考虑是否都城,应该注意闽越贵族的居住地。闽北浦城正是闽越统治贵族居住的地方,除史书记载东越王馀善的行宫在汉阳外,还有馀善是在浦城被诸亲族谋杀的,这说明闽越王居住在浦城;闽越其他统治者如大臣建成敖、繇王居股,以及闽越军事将领多军等也都是居住在浦城的。可见闽越的最高统治者都集中在这里。其次闽北留下的越王史迹也最多,“有汉东(闽)粤王庙”(原书注,祖之望:《新修浦城县志·庙宇》),还有越王台、越王山、越王城,无诸和馀善的行宫和游猎之所,等等。(原书注,谢道芬:《闽北越王遗迹考》,《福建文化》第3卷第3、4期)越王遗址大都集中在闽北,正反映这地区是闽越王活动的主要地区。再说闽越国的灭亡,为什么只经过汉阳一战就解决呢?原因也就是经过这仗,都城已被占领,王被杀,大臣和将领都纷纷向汉军投降,群龙无首,只好投降。如果说闽越王都在福州,浦城距福州还有700多里,浦城一战虽失利,仗还要继续打下去,闽越就不可能这样快被汉军打垮。
  从当时浦城的地理环境来说,它确具备作为一个政治和军事重地的优越条件。浦城处于仙霞关的一脉,居于“一入处州,一入建溪”上游之处,地势险要,交通方便,可以北通余干,东沟浙南,南固闽东、闽中。《浦城县志》记载:“(浦城)无事则四达必由之途,有事则百战必争之地。”“夫一邑而与九邑为邻,实他郡所罕观”(原书注,祖之望:《浦城县志》卷四)。同时,在秦汉时期,闽越王国虽隶属王朝统治,但它还处于半独立状态,选择闽北为政治、军事中心,便于进可攻,退可守,回旋的余地比起福州要大得多。
  从上述的史实分析,我们认为闽越王“冶都”是设在闽北的浦城,而不是在福州或浙江的南部。闽北是闽越王国长期经营起来的政治军事重地,是都城的所在地。
  (注:以上辑录原文中的引文有误,均未作订正。)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