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德风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542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道德风尚
分类号: K892.1
页数: 3
页码: 1212-1214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道德风尚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道德风尚

内容

第一节 勤劳节约
  浦城人勤劳节约,代代相沿,劳动者受人尊敬,不劳动者遭人鄙视。重农事季节,有“莳田打谷,爷娘死了没工哭”的俗语。爱惜粮食,在收获、运输、加工、食用过程中,都不许抛散糟蹋粮食,不许倒入垃圾中。衣着也以“新一年,旧日一年,缝缝补补又一年”,长辈对晚辈进行“有日思无日,积谷防饥”的传统教育。解放后,勤俭持家,储粮积钱,量入为出,仍为人民之风尚。
  第二节 敬老惜孤
  敬老惜孤之风,代代相沿。在家庭中晚辈敬重长辈,尽赡养孝敬义务。重要事项处理征求老人的意见;筵席上请长辈坐首席,敬酒从长者开始;遇事向长者请教;行走为长者让道;家中村中有纠纷请长辈仲裁。对孤儿孤女,常得到宗族、邻里的热心收养或适当照顾扶助。最著的有:元代,祖浩然,弃官不就,千里寻母,离别28年的母子得以团圆(有传);明代,王尚颐妻黄氏侍奉八十高龄双目失明的婆婆(丈夫母亲),日夕用舌舐以复明,从不懈怠;清代,崔世孔父崔起泰在玉山被害,世孔几经周折,含冤认父,负柩而归(有传)。季孝友对继母如生母,其妻姚氏也克尽孝道,继母腹生痈疽,溃烂,浓血满床,孝友与妻昼夜服侍,洗涤污秽衣物,敷药调护达二十余年,继母去世数月,生父又中风,举动皆需扶掖,他与兄弟晨夕服侍,不离左右。顺治二年(1645)起,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知县在明伦堂举行乡饮酒礼,宴请耋耄,序齿入席,菜肴按年龄区别,宴时县令致词,甚是隆重,乡间亦有仿效,至清末民初这种习俗虽已消失,但敬老遗风久存。
  解放后,敬老惜孤之风进一步发扬。对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用集体经济实行“五保”,除发放社会救济外,县和部分乡镇还创办福利院、敬老院。最著的有莲塘乡颜处村季荣枝侍候瘫痪、双目失明婆婆已达25年,从无怨言。她婆婆詹翠风1964年瘫痪,1972年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洗澡、穿衣皆由她侍候,三餐饭做好后先送到床前喂给她吃。三个妯娌之间也和睦团结。1965年,富岭公社机关收养5个孤儿(最小11岁,最大15岁),由通信员张少华负责,照顾其生活、教育,成长后分别就业。县消防中队从1978年起为爱民街4户五保户挑水、买米、买菜、打扫卫生。有病时就送医院诊治,代其买药,象亲人一样。1983年12月27日,消防战士刚救火归来,得知红旗弄一位“五保”户大娘得急病,2名战士不顾疲劳,立即将大娘送往医院,直至她病情好转才回队。队领导和士兵已更换几次,这种传统沿袭至今。
  第三节 尊师爱生(徒)
  尊师爱生(徒)的风尚历史悠久。教师受全村人尊敬,学生见老师要敬礼。私塾学校,学生每年端阳节给老师送节,老师给学生回赠纸扇。科举时代,弟子中功名任官,不论职位多高,对曾教过他的老师,都要拜谢致敬。“文化大革命”期间,批判师道尊严,尊师之风曾一度遭到破坏。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尊师爱生之风得到恢复发扬。1985年起,国家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尊师之风普及城乡。
  各行各业均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徒弟成艺出师,即使技艺再高超,仍对师傅尊崇,听取师傅教诲。
  第四节 拾金不昧
  浦城有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著名的有元代徐天禄,疏通屋内沟渠时,发现地下埋金,知是原屋主所藏,虽无人知晓,仍通知原主领回。明代王存,侨居福州时,拾金百两,就地等待失主,如数奉还,不留姓名。清代吴焕,有金华叶晋荣寄存他家千金,后晋荣在异地身亡,年余无音讯,叶家又不知寄存金之事,吴焕就亲自将金如数送至金华叶晋荣家中,叶家提出以一半酬谢,吴焕婉言谢绝。
  解放后,拾金不昧之风更为发扬。公安派出所,各中、小学均设有拾物招领处,少至一分钱,多至数千元,其数目难以数计。1974年,浦城汽车站仙阳代办站站务员祖其英拾得人民币5400元,如数归还失主;1982年12月27日,浦城公路段十里排道班工人林向雄拾得人民币2000元,寻找到失主后如数归还;1987年5月2日,仙阳镇鲜味菜馆店主杨子元、毛子莲夫妇,拾得驾驶员丢失的行李包一只,内装人民币8000元,次日失主来寻时,如数交还。
  第五节 热心公益事业
  民间历来以修路、建桥、造凉亭为善事,乐于慷慨解囊。称著者有明代梅瑾,为方便行人,捐款将仁风里蟒岭(今属山下乡)改道;对万宁、万安、南浦、深坑等毁坏的桥梁,亦捐资修葺。清嘉庆间,祝乾封妻徐氏捐银5万余两独修全城。祝光国捐资修筑仙霞岭路。季邦辅捐苗田440余石,置义山、建孤贫院,并捐苗田30石办义学。邵金荣年过花甲倾其家资修建南浦桥,并亲督其事。以编草鞋为业的黄良俊(号称草鞋翁)将数年卖草鞋积蓄,全部捐修南浦桥。毕岭里孟永贤倡建图南书院,捐田租50石。民国4年(1915),石陂叶村陈丹楷捐苗租230石为育婴堂经费。民国6年,同村陈仰登捐资500块银元独办1所小学。1986年,富岭浮流村村民曹玉英捐人民币500元,率4个儿子,在村口建1座候车室;同村林树荣捐人民币6000元,为本村建1座电视差转台。
  第六节 互助救济
  浦城有乐善好施传统,遇重灾慷慨解囊赈济。据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著名的宋代陈子文,岁饥出藏粟,减价济贫,真西山为此作劝粜诗。元代元统二年(1334),渔梁茄罗村蒋桂在渔梁村口设卖米亭,荒年出米平粜,历经屡毁屡修,后废。清咸丰六年(1856),蒋清铨倡捐重建(已废)。明代,苏垚用古方配药施舍;正德三年(1508),徐勉煮粥赈饥。清代,孟明光每年春季粮食贷出,秋冬收回,丰年量息,歉年免收,次年续贷。嘉庆五年(1800),苏州遭水灾,米价涌贵,死者万计,祝光国在苏州为贾时,倡捐设局,施药、施粥、施棺;洪钟对一户准备卖妻还债者免还,并再给他数十金,儿子分居时,将数千张债券付诸一炬。咸丰八年(1858),因战乱,浙东饥民尤甚,周礼门集资买米至桐庐、建德、龙游等地赈济。
  解放后,一方有灾,八方支援,干部带头,及时捐资济物,解决困难,使其很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1988年6月29日,石陂街道失火,72户受灾,仅5天内就收到群众捐赠的人民币21858.5元,甚至远在他乡的乡友也寄赠衣钱。诸如此类,历代相沿不胜详记。
  邻里间遇建房、办喜丧事、重病重灾,一向彼此互助,无偿赠工赠物,济资济物,帮助解决困难。这种风气历代沿袭。解放后,互助之风更为广泛,互助形式更为多样,无偿传授技术、技艺等。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