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541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5
页码: 1208-1212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习俗、礼仪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习俗 婚礼仪

内容

一、称谓
  父亲称爸爸,俗称爷(爹)。母亲称妈妈,俗称娘。儿子称囝,女儿称妮妮。
  父亲的祖父(母)称曾祖父(母),俗称大公大婆,自称曾孙(女)。
  父亲的父母称祖父母,俗称公大(祖父)、大大(祖母),自称孙子(孙儿)、妮孙(孙女)。
  父亲的兄、弟,俗称伯爷、二爷……,父亲的嫂、弟媳,俗称娘娘(伯母)、二妈、三妈(婶母)……。自称孙子(侄儿)、妮孙(侄女)。
  父亲的姐夫(姐)、妹夫(妹),俗称姑夫、(娘娘、大娘、二娘……),自称孙子妮孙。
  母亲的祖父(母)称外太祖父(母),俗称外太公(外太婆),自称曾外孙(曾外孙女)。
  母亲的父(母)称外祖父(母),俗称外公(外婆),自称外孙(外孙女)。
  母亲的兄(嫂)、弟(弟媳),称舅父(母),俗称舅爷(妗嫚娘),自称外甥(外甥女)。
  母亲的姐夫(姐)、妹夫(妹),称姨父(姨母),俗称姨夫(姨嫚娘),自称外甥(外甥女)。
  丈夫的父、母,俗称公爹、家娘(婆婆),现在都称爸爸、妈妈,自称新妇。丈夫的兄称伯,弟称叔子。丈夫的姐妹叫姑妈。
  妻子的父(母)称岳父(母),俗称丈人(丈母),现在都称爸爸、妈妈,自称婿郎。对妻子的兄弟叫舅,年幼者称舅爷子,对妻子的姐妹叫姨嫚娘。
  丈夫俗称老公,现在都直呼其名。
  妻子俗称老婆,旧时称为家里、厝里。现年老的夫妻间称老头子、老太婆,年轻的直呼其名。
  兄弟的妻子之间互称妯娌,俗称叔伯姆,也有与夫同叫嫂。
  父亲兄弟的子女称堂哥、堂弟、堂姐、堂妹。
  父亲姐妹的子女和母亲兄弟姐妹的子女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
  父(母)有再婚的,子女称继父(母)、后爷(娘)。
  对朋友中长辈同朋友称呼,一般对长辈的称伯爷、娘娘,同辈称大哥(嫂)。
  解放前,称女婿为姑爷,如大姑爷、二姑爷,称侄媳为大院主、二院主。现都直呼其名,同辈解放前称仁兄、老弟,解放后称同志。近年有称先生、小姐。
  称人子(女)为令郎(令爱、千金)。
  称师傅为师父,称师傅的妻子为师母,俗称师父娘。
  老师称老师、先生,自称学生,称人学生(徒弟)为高足。
  二、婚嫁礼仪
  封建社会的婚嫁礼仪,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求婚,有如下程序:
  送年庚 写好男子出生年月日时辰,配天干地支,谓之八字,由媒人送给女方。女方如果七天内没有发生意外事故,即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双方八字没有相克(俗称冲撞),女方即回“年庚”,即算确定关系。
  下聘 下聘又称定亲,男方给女方要送财礼和果品,定亲时男女双方均给亲友分赠糖果,亲友准备红包吃喜酒。
  送日课 男方选定婚期,通知女方,称送日课,同时也要送彩礼。
  迎亲 婚前三天,男方给女方送披风、花髻(凤冠)等。富户迎亲奠雁,用鹅代雁。男方拜奠之后,抬着一对鹅,新郎坐乘客轿随着花轿到女方迎亲,俗称拜门奠雁。还需带礼品(俗称父母担)齐到女家,同时,要给厨师送红包。女方中午请酒,称为花粉酒、还亲酒。下午,新娘告别长辈和亲友,离家时放鞭炮,一路上吹吹打打。进门时,由一对老年夫妇(俗称牵婚爹娘,嗣后相认父母),搀扶新娘下轿,举行拜堂,即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然后由司仪主持按次序礼拜长辈、内亲、姑表亲,每个受拜的人均要给礼钱。新娘由家娘带着向亲戚敬酒,以辈份为序,长辈要送礼钱,称为见面钱,然后给嘉宾敬酒。拜完天地后,即送入洞房,饮交杯酒,然后开筵席。每上一道菜,新娘要换一件衣服,向宾客致敬。
  闹新房 结婚三天内,要新婚夫妇表演节目。入夜有偷新郎、新娘衣服,要用糖果方能赎回。
  回门 第三天新婚夫妇乘轿回娘家,称回门。回去时女在前,男在后。回来时男在前,女在后。岳父家中餐请回门酒不留宿,晚餐男方请回门酒。女方亲友要送给新郎见面礼。三日后新媳妇始下厨房,操持家务。
  结婚满月,娘家送女红用具。当年除夕前,给岳父母送年。次年正月,男方亲戚请新娘,女方亲戚请新郎,俗称请新亲。亲戚均不收新郎、新娘拜年糖果。
  再婚的礼仪简便,男女双方,经人介绍,互相认识,有关事项面议,即互交信物,俗称“交遗记”,男方请一餐酒。
  抗日战争后,物价日涨,婚礼大有改革。解放后,逐渐革除旧日的习俗,不论新婚或再婚,不用
  旧风俗的繁琐婚嫁礼仪。男女双方自己商定结婚事项和婚期,并告诉家长,获得长辈支持,到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婚事简办,迎亲时新郎亲自登门接亲。不通车地方双双步行,迎亲和送亲若干人陪同。1980年后,随着经济收入增加,交通事业发达,城镇一般都用小汽车,农村用拖拉机接亲,山区仍步行。请酒也简便,男女方各办一餐,女方中餐,男方晚餐,席散客离去;次日办回门酒,女方中餐,男方晚餐,各请至亲好友作陪。再婚更为简便,一般一餐即散。1980年后有的单位举办集体婚礼,也有旅行结婚。
  三、喜庆礼仪
  生育俗称喜庆,头胎临产前,娘家要送婴儿衣着鞋帽及染红鸡蛋等,俗称催生。未生之前忌送鸡。产后向岳父家报喜,提一壶酒,壶嘴是圆塞,表示生男;壶嘴塞花,表示生女。产后三日请酒,俗称洗三朝(或称洗三旦),请长辈取名字。婴儿满月剃头,宴请亲友,俗称满月酒,亲戚要送礼。在这个月内产妇吃鸡、猪肚、红糖姜酒等,满月产妇可以出房。
  婴儿周岁,亲戚送礼,俗称送周。周岁这天,摆上文房四宝、算盘、刀、剑等,由小孩摸玩,俗称摸周,预卜长大后从文从武或经商。第一次到外婆家,外婆要送一只鸡,俗称带路鸡。解放后喜庆习俗均从简。
  四、祝寿礼仪
  祝寿除周岁外,传统一般是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祝寿请寿酒,二十、三十、四十岁不兴祝寿,六十九即举行祝七十岁寿,出生日以虚岁农历月日计算。祝寿送礼和宴请宾客,只能提前不能推后,寿礼不能逾期补送。富户祝寿有张灯结彩,设寿堂,鼓手吹打,唱寿戏。一般人家,只挂寿联。祝寿红烛、寿联、鞭炮要女婿送。亲戚朋友送寿礼祝贺,向老年人拜寿时,按辈份次序拜。寿筵上必须吃面(俗称长寿面)和寿桃糕。解放后,祝寿礼仪简便,一般亲朋团聚合影留念。
  五、丧葬礼仪
  病危时,子孙到床前送终。死后设灵堂,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向亲友报丧。女儿奔丧,要沿路哭,称哭路沿。择日入殓,殓毕备宴款客,称为“棺殓酒”,奠仪者以白布回赠,名为“回帛”。讲求厚葬,地主富户有殉葬品,请阴阳先生选墓地。油漆棺木60岁以上用红色,60岁以下用黑色(谓之短命)。送葬时设路祭。孝期,儿女披麻戴孝,晚辈不能穿红绿衣裤、鞋袜、插花,子(女)辈穿白鞋,孙(孙女)辈穿蓝鞋。客死在外的尸体不能进村、进屋。
  解放后,丧葬礼仪从简。公职人员改用追悼会,臂缠黑纱,送葬时持小白纸花,送花圈和挽联。1979年实行殡葬改革后,推行火葬,农村仍有土葬,部分旧俗还有存在。
  六、建房礼仪
  解放前,富户建房要请阴阳先生选择地基和大门方向,有“千斤门楼,四两屋”之说。上梁时要选择吉日良辰,各柱遍贴楹联,鞭炮齐鸣。梁架好后木工师傅在梁上抛五色子(即瓜子、花生、莲子、嘉应子、金弹子),任人抢取,以示彩发。迁入新居后,置办搬移酒,亲友送楹联、镜框等礼
  物。解放后,建房的上梁习俗,农村尚在延续,迷信习俗,已逐渐革除。
  七、交际礼仪
  相见礼 民国期间下级向上级见面行鞠躬礼,上级对下级点头示意;晚辈对长辈行跪叩礼;朋友同辈之间双手合掌作揖。解放后均用握手礼,女方未主动伸手,男方不可先伸手。
  问路问事 见老年男人称伯父、老人家,老年妇女称婆婆、娘娘;中年男人称仁兄、大哥;中年妇女称大嫂、嫂子;年青男的称兄弟、朋友,女的称小姐、姑娘。尤其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解放后,一般称同志。熟人相见时,均流行互问:“你吃了没有?”“去哪里?”以示关心。
  敬客 对贵客、稀客到家,泡桂花糖茶,按宾主位坐下。“客来扫地,客去烧茶”,是待人不礼貌的表现。
  多人同行 宾客先走、长辈先走、女人先走。
  告别与送客 告别时道“多谢茶”、“您们坐一下,我先走了”、“失陪”。送客:视其亲疏、贵客、稀客,分别送至门口、村外,分路口握手告别时,道声慢慢行。通车船地方送至车站、码头,分别时道声祝一路平安,或一路顺风,再见!
  八、筵席礼仪
  浦城的筵席,有招待宾客筵、春节请春酒筵、婚嫁筵、喜庆筵、祝寿筵、丧葬筵、乔迁筵,还有开工筵、完工筵等10余种。各种筵席规格不同,礼仪也不同。
  招待宾客筵席 视客人多少、交往情谊、亲疏以及东家经济条件而办。遇稀客,杀鸡(鸭、鹅),制作点心,饮水酒、白酒等,贵客更为排场。
  请春酒筵席 解放前菜肴一般12碗,称“12件”。解放后随着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改善,菜肴一般达14~16碗,有的20碗,4~6个果碟,饮水酒或白酒。
  婚嫁、喜庆、祝寿、乔迁和丧葬等筵席 解放前菜肴10碗(4碗干菜、4碗汤菜、2碗盘菜),两样点心,一种酒(水酒或白酒)。解放后逐渐增加,尤其1980年后,菜肴达16、18、20碗,多达24碗不等。4~6个果碟,每桌2包烟,饮水酒、白酒、啤酒、可乐等,每次有2~3种酒。婚筵酒菜更为丰盛。
  开工筵、完工筵 视东家经济条件而定,没有一定规格。
  各种筵席,不能缺少燕丸和香菇。燕丸为第一碗上桌称“头碗燕丸”。属于庆祝类筵席,燕丸上桌要鸣放鞭炮,表示祝贺。鸡上桌,随后全鱼上桌,表示筵席结束,谓之“鸡飞鱼走”。全鱼上桌不食,宾客即离席。1980年后,有用香菇或甜菜结束。香菇模拟雨伞,最后一碗上桌以示赠“雨伞”告别,也有用甜菜以示“甜甜蜜蜜,友情长在”。
  敬酒 如有贵客,先从贵客开始,未请贵客从长辈开始,然后依次进行(丧事筵主人不敬酒)。猜拳(酒令)习俗,城乡均有,但不盛行。
  坐位 解放前请春酒用圆桌坐12人,余皆方桌,每桌8人。解放后皆用圆桌,每桌10人或11人。厅堂正中桌为首席,贵客请坐首席(桌缝横摆,上横左为首席,右为次,桌缝直摆称川席,即左边上位为首席),未请贵客的请长辈或老师坐首席。如开工、完工酒应请师傅坐首席,陪客两侧,余皆自由选择。
  农村中插秧(俗称莳田),第一天叫“开秧门”,请“莳田师傅”坐首席。三餐菜肴,均要凑成九碗(同样规格碗)排成三行,谓之“三行九碗,桌上摆得直,莳田莳得直”。莳田与栽田埂豆时,当天晚餐每人1只带壳的鸡(鸭)蛋,谓之“压根”。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