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53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生活习俗
分类号: K892.1
页数: 4
页码: 1203-1206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习俗、生活习俗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习俗 生活习俗

内容

一、饮食
  餐次,一日三餐。农村三餐吃干饭,农事大忙时期,田间劳动者上、下午各加一餐点心。城镇居民早餐稀饭,中、晚餐干饭。
  主食,以稻米为主食,山区兼食玉米、高粱、小米。解放前,山区贫苦农民稻米不足,用山粉(蕨粉)、苦菜充饥,称作“糠菜半年粮,山粉当小早”。
  传统点心有:
  麻糍 用糯米浸透蒸熟打烂,搓成桂圆或鸡蛋大小,再滚粘白糖拌芝麻粉(或豆粉)食。农村以此为过节聚餐或款待宾客的上乘点心。
  大米馃 用粳米蒸熟打烂,再粘糖或调味汤食。
  珍珠馃 糯米60%拌籼米40%,浸透磨浆压干,包白糖芝麻馅,做成圆珠状蒸熟。中元节多有制作。
  黄碱糕 粳米用柴灰碱浸成黄色,蒸熟捣烂,再蒸再捣,做成圆饼状或圆条状,再放置碱水中浸养,可长时间存放。食用时取出切片或丝,蒸软或炒食。这种点心在春节前做成,用以赠送亲戚。境内南乡和西乡较多,北乡较少。
  白馃 丧事食用,称馃,用大米制成圆形长条式。扁条式叫“年糕”,不能叫“白馃”,以示区别。
  年糕 过春节时用糯米掺籼米浸泡十几小时,磨浆、滤干再用红糖拌制,有的嵌肥猪肉条等蒸熟,称年糕。还的还拌置野生的曲曲干。祝寿迁移也送这种糕,称实糕。名称不同,制作一样。
  千层糕 俗称水糕。籼米磨浆,蒸熟一层加一层,共约八九层,每一笼用米2.5公斤。此糕不能长时间存放。
  粉干 籼米碾浆压制成线条状,煮熟晒干,食时可煮可炒。
  八宝饭 用糯米氽熟,拌白糖,盛于碗内,碗底铺有猪网油、红枣、莲子、花生仁、瓜子仁、桂花等,蒸烂后,反扣在另一个碗上。喜庆酒席上均有用。
  曲曲馃 俗称清明果,在清明节制作,采集野生曲曲草,打烂,同滤干的糯米浆拌匀,包馅,类似水饺形状。
  此外,还有蛋糕、粽子、锅边糊、冬至丸、泡糕、盒子糕、碗糕、沓馃、油炸麻糍、扁食(馄饨)、核桃糕等。解放后,面粉类的大饼、水饺、馒头盛行。
  酒类,境内盛行自制白水酒,俗称家酿酒,又名冬白酒。农家各户都能酿造。制酒时间大多在重阳后至立春前,尤以农历十月初十日最宜。农村也有以稻谷、稗子自制白酒,俗称“烧酒”。1980年后盛行啤酒。
  菜类,农民蔬菜自种自食。居民现买,荤素搭配,随家庭经济状况而异。解放前,农家以青菜为主,因缺食油,多系清蒸清炖。现油料增多,多喜煎炒炸。农村冬季腌青菜、白菜、萝卜,制豆腐乳、豆豉,供缺青菜时食用,还有制腊肉(冬天,将生肉挂灶门上方熏烤,又称熏肉)。
  地方菜肴有:
  肉燕丸 有燕球(又名龙须燕)、燕扁食两种,用燕丝或燕皮包以肉馅氽熟,是浦城宴客不能缺少的头碗菜,谓之“头碗燕丸”。
  蛋菇 将蛋打烂,灌入猪肠,放入冷水中,用文火煮熟,切成饼状,再拌佐料煮汤。
  豆腐丸 豆腐打烂,裹以猪肉丁放在面粉上,滚成橄榄形,高温汤锅内氽熟,加上调料、汤汁,即可食用。
  炒鳝皮 用小刀从黄鳝背部剖开,除去骨头和内脏,然后切成小片,放在烧红的铁锅里下油炒熟。
  炒田螺 田螺放在清水中漂,让它吐出泥粉,夹去螺的后部,以油、盐、酒、辣椒作佐料炒熟,食时一吸即出。
  泥鳅熬豆腐或芋头 泥鳅捞到锅上,加上猪油、酒、酱油等佐料,用文火焖死,再放芋头或豆腐,加桂叶为香料。
  蛋皮 将蛋拌地瓜粉搅匀,放在热锅上薄薄摊开烤熟,即为蛋皮。然后切成长条包瘦肉馅,名为“蛋皮燕丸”。
  还有一种野生桂叶,在煮鱼、煮泥鳅和田螺时,取出二三片用火烤焦后,速放入正在煮沸的锅内再盖紧继续煮。食之有一种特别沁心的香味。
  二、服饰
  衣裤 清末、民国期间,衣料贫富殊异,富人多用绸缎、绢、纱、皮,贫苦人多用土布。衣式,男性春冬用大襟,夏秋衫用对襟;女性四季皆用大襟。富者、文人穿长衫,外加马褂;劳动人民秋冬多着短袄、长裤。男女均为兜腰便裤。妇女围裙头有嵌红色或绿花,表示已订婚或有对象。富家女有外套绸缎裙。五四运动后,城镇的妇女流行穿旗袍,夏秋穿大襟短衫、套裙。青年
  男服时兴学生装,公教人员时兴中山装。抗日战争期间崇尚军装,男学生中有童子军装,女学生穿蓝衫青裙、背带布裙。民国34年(1945),公务员由县统筹制发制服,男公务员制服为淡灰色或黑色中山装,女公务员制服为蓝色长衫。1949年后,开始盛行列宁装、青年装、中山装。1980年后,盛行穿西装、牛仔衣裤、夹克、喇叭裤,衣料由斜纹、咔叽到化纤、毛料。男性服式比较固定,女性服式花样较多。但年老的家庭妇女仍有着对襟衫。农村年老的男女也有大襟衫、便裤。
  鞋 清末民初,春、夏、秋皆自制线缝布鞋,雨天穿加钉木屐鞋,劳动时穿草鞋。冬天,老年人穿圆头棉鞋,俗称“双梁鞋”。妇女裹脚以“三寸金莲”为美,穿绣花鞋。民国19年后,开始盛行橡胶鞋,富户之家中青年妇女穿高跟鞋。1949年后,草鞋逐渐减少,多数穿橡胶鞋。1960年后,夏秋穿塑料凉鞋。1980年后,青年妇女又喜穿高跟鞋。
  帽 清末民初,老年人戴风帽(畚斗帽),中、青年戴棉纱帽、猴狲帽,文人、富户戴瓜皮帽,结婚戴礼帽。老年妇女头包嵌珠的边子,小孩戴狗头帽。1949年后,男性喜戴鸭舌式的呢子帽、咔叽帽,小孩喜戴海军帽。
  三、发型 首饰
  发型 清代,浦城男性都留辫子。民国期间,政府下令男性剪辫子,辫子逐渐消失。剪辫后,男子都理光头,后为平头、圆式头、三七分发西装头,少数中老年人蓄胡子。妇女婚前留长辫,婚后梳头髻。民国29年开始,境内有用火钳烫发。1954年后用电烫发。“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子不准理大包头,女子头发不能过肩,更不准烫发。1981年后始有化学冷烫发。
  首饰 解放前,妇女盛行插金(银)头钗,戴耳环、金戒指、手镯、项链等。儿童挂银制八卦镜、戴银制手(脚)镯。1950年后逐渐消失。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收入增加,妇女戴耳环、金(银、珠)项链、手链、手镯、戒指逐日增多。也有少数男性戴金(银)戒指、项链。
  四、住宅
  境内住宅,贫富殊异。住房形式有:富户在解放前为木结构,磨砖大门,两边为风火墙的深宅大院,墙的下半部为泥墙,上半部为薄砖空斗墙。一幢房子有下厅、东西厢、厅堂、大房、重房、后厅(穿庭)、外加厨房;一般农户,四排三直,或五排四直,土木结构,瓦平房;穷困农户住竹瓦房、树皮房、芦苇当瓦的篱笆茅房。
  解放后,住宿条件日益改善,到1970年后,竹瓦、树皮、芦苇等简易房已极少,建砖木(或块石)结构楼房,有钢筋混凝土凉台的逐渐增多。
  五、傢俬 家用电器
  厨房用具 传统灶皆烧木柴的长方型灶,或曲尺灶。一般靠墙壁,置两口锅,少数大户人家有三口锅。少数有手拉风箱灶。1982年起推广节柴灶,城关推广烧煤。饭桌一般用方桌或小方桌,宴宾客用圆桌。厨房里有菜橱。
  床 解放前,一般家庭用大梁床,富户有铜床、铁床、假铁床、夹帐床、书闱床、福州床;贫困人用木架床、竹架床。1970年后,时兴中山床。1980年后,时兴高矮床、沙发床、棕板床、钢丝床、席梦思床。
  橱 解放前,大多为两扇门的古老橱,少数用宁波橱、福州橱、书橱,皆杉木制造。1970年后,兴高矮橱、五斗橱。时兴楠木、花榈木、檫树等珍贵木料制造。1980年后,兴两边用门中间嵌全身镜的大衣橱,或组合家具,时兴铝合金架、胶合板料。
  其他傢俬 家用电器 有小方桌或小圆桌、梳妆台、长方形五子桌、衣架、木椅、木凳等。卧室内随着经济收入增加,家用电器增多。1980年以来,大多家庭有电视机、电风扇、“三用”机(收录放机)、电冰箱、洗衣机、沙发等。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