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455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防治
分类号: R197.1
页数: 8
页码: 1092-1099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浦城县医疗防治情况包括传染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地方病防治等。
关键词: 浦城县 医疗 防治

内容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境内已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有:鼠疫、天花、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痢疾(包括菌痢和原虫痢)、伤寒(含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和流行性感冒等17种。
  一、烈性传染病防治
  鼠疫防治 浦城县鼠疫流行始于民国13年(1924),是年孙传芳军队从南平的大横和建瓯小松途经鼠疫区至浦城下沙宿营,致使该村染疫,发病15人,病死10人,病死率66.67%。民国31年,日军侵占浙江,鼠疫随衢州、龙泉两地难民传入浦城,沿公路线传播到富岭、城关、大游、仙阳和蒋溪口等5村镇,发病615人,病死508人,病死率达82.6%。是年,福建省防疫大队第一分队派人驻浦,从事鼠疫防治工作,但仍未能控制鼠疫病蔓延。民国32年,城关、观前、连墩等3个村发病69人,病死54人,病死率78.26%。民国33年4月,在苏处衕发现鼠疫患者,蔓延甚广,以富岭最为严重。至9月份,县卫生院医疗的患者252人,死亡177人。县防疫委员会;设隔离病房1所,病床10张,专门收治鼠疫病人。鼠疫流行状况稍有下降。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迁驻浦城后,过往人多,鼠疫流行大幅度上升。是年,在仙阳、富岭、大庄、余塘、濠村等5个村庄,发病445人,病死300人,病死率67.42%。其中,最严重的是富岭和大庄,分别发病240人和150人,病死125人和133人。民国34年,县防疫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国民党军政部派防疫队进驻浦城,负责对三十二集团军的鼠疫防治工作,同时,英国军事代表团医疗队参与地方鼠疫防治,负责检验工作。除观前乡发生鼠疫外,城区及其他乡镇无重大疫情发生。这年,在县卫生院增辟预防注射及种痘室,城区及富岭等乡镇共接种及注射10678人。民国35~36年,观前、濠村两村发病125人,病死100人,占80%。1950年,城关、仙阳、富岭、永兴、永平、水北、石陂等7个村,鼠疫发病114人,死亡65人,死亡率57.02%。1951年,成立华东区福建鼠疫防治所浦城防治站,采用专业机构管理、治疗与发动群众防治相结合,全县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灭鼠、灭蚤,预防注射鼠疫菌苗等措施。是年,仅在石陂沙墩发现1例,及时医治恢复健康。1950~1954年,共预防注射33218人。1952~1957年,检查49408只鼠类,发现阳性鼠238只,阳检率为0.48%;检验死鼠142只,阳性8只,阳检率为5.63%。对检出疫鼠的地区加强防治措施,切断鼠间鼠疫的流行扩散,避免人间鼠疫发生。鼠疫从1924年发生至1951年,发病共有9个年份,疫区遍及东南西北4个乡的27个村庄,发病1421人,病死1061人,病死率为74.67%。1952年起,境内已消灭人间鼠疫。
  天花防治 民国8年,在官路村一带首发,至次年病死500余人。最后一次是1951年,全县共发病93人,病死13人,发病率为50.3/10万,病死率达13.98%。从1919~1951年的32年中,在境内发生过天花有13个年份(即1919、1920、1927、1930、1931、1932、1933、1935、1936、1943、1948、1950、1951年),共发病1008人,病死761人,病死率为75.5%。发病最高是民国24年,发病316人,病死257人,病死率占81.32%。主要疫区在官路,永兴乡的下洋,莲塘乡的陈家山、马洋、山桥、洪山、横源、吕处坞,濠村乡的蒋溪口、仑下、北坑、樟元等村庄。解放后从1950年开始,根据省人民政府消灭天花的部署,1950~1952年种牛痘88492人次,其中1952年种痘57248人,占当年人口数29.99%。1953~1965年种牛痘507751人次,每年平均39058人次,其中1964年种192337人,占人口73.13%。1981年,全县最后一次接种,种牛痘15112人。浦城从1952年起消灭天花病疫。
  霍乱预防 浦城根据现存调查资料,未发现有霍乱流行的历史记载。因此,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及时发现外来传染病进入县境内。采取“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加强疫情报告,开展霍乱菌苗预防注射。1962~1963年,共注射167130人次。并定期对城关周围池塘、稻田、溪河、水井、污水等进行外环境的病原检验。
  二、急性传染病防治
  白喉防治 1956年,卫生部门检验出有呈散发性白喉病例。1957年,在富岭、山路、双田、官庄等地局部性暴发流行,共发病37例,病死12例,病死率32.43%。经防疫站化验,系有毒力的白喉杆菌。1956~1983年,白喉共发病1102例,病死165例,病死率为14.97%。流行呈曲线型,每隔3~4年一次高峰期,年发病率最高为1966年,发病109例,发病率达40.40/10万,此后几年呈下降趋势,1976年又有回升,发病率达15.61/10万。1981年实行计划免疫后,疫情大大下降,至1984年降到零,达到卫生部要求的白喉发病控制在0.10%的指标。浦城自1984~1988年没有发现白喉病例。
  麻疹防治 1951~1980年,全县麻疹共出现13个流行高峰年份(即1951、1953、1954、1956、1957、1959、1962、1963、1965、1973、1976、1977、1980年),其中流行最盛的1957年,发病率达4564.3/10万,病死率高的年份集中在1957(7.18%)、1956(5.1%)、1951(4.77%)、1954年(3.95%)等。1970年,开始推广使用减毒麻疹活疫苗,改变流行规律。1981年,落实计划免疫措施。1982年,加强冷链装备,是年0~12周岁儿童50894人接受预防注射。以后每年麻疹疫苗接种数均达3~5万人之间,1988年发病率下降到27.82/10万。
  百日咳防治 1950~1985年,均维持在一定的发病水平,流行强度无规律,呈散在性小范围蔓延。1963年,流行高峰发病率达680.6/10万,病死率最高为1953~1954年,均占发病人数的12%以上。防治对策主要是加强预防注射,使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联合制剂,1970年后改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都发挥积极作用。1980~1983年,每年均接种1~2万名儿童,从而疫情逐渐稳定。1980~1988年,每年均达到30/10万以下控制指标之内,1988年发病11人,没有病死。
  流行性脑脊膜炎防治 流行性脑脊膜炎(简称流脑)是境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民国32年,官路在两个月内病死70余人。次年3月间,西塅、观前患者78人,死亡56人。1949~1988年的40年中有32年发生此病,共发病4987人,死亡246人,病死率4.93%。据卫生部门资料,1949~1965年,年发病率在5/10万左右,其间1959年,发病率达19.86/10万,为流行高峰年份。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串连,人口流动频繁,病源从外地传入,是年2~4月暴发性流行,全县发病2160例,发病率高达774.96/10万,是有记录以来最高峰年份。1969~1978年,散发流行,发病率为50/10万左右。此后,1979~1980年又出现过一次高峰,发病率分别达121.81/10万、181.54/10万。一般年份在20/10万左右。1988年发病9人,发病率为2.4/10万,没有死亡。
  流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2月和3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例占全年病例24.8%和49.3%,4月份后迅速下降。预防措施,1949~1959年,主要是广泛宣传推广畅开门户、摊晒衣被、减少串门、口服中药等。1960年后,用青霉素、度米芬、碘甘油等喷喉滴鼻,以消除鼻咽腔带菌;对疫点区易感者采用口服SD、RFP药物,都起过一定的预防作用。1983年,开始使用流脑多糖体菌苗,当年15岁以下儿童接种10.28万人,占应种儿童总数的74.35%。此后,每年均对重点疫区和交通沿线村庄少年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从而有效地控制疫病流行。1988年,预防接种菌苗1.09万人。
  脊髓灰白质炎防治 1964年发现2例脊髓灰白质炎,发病率为0.81/10万。1964~1988年,仅11年有此类病人。1982年为最高流行年,发病率达4.95/10万,这年全县18例病员中,分布于11个乡镇,分布面较广,发病季节较集中于7~10月,占全年病例的83.33%。1970年,开始使用口服减毒疫苗预防,1~2岁儿童为防治重点对象,每年服苗人数为5万人左右。1986年,疫苗糖丸剂型改成一粒混合苗后,提高全程服苗率。1985年发病率下降0.51/10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 首例乙脑病例的临床报告始于1962年,直至1985年从未间断流行。1962~1988年26年间共发病811例,病死125例,病死率为15.41%,是全县流行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1968~1974年,乙脑发病率达20/10万以上,尤以1972年和1971年为高峰流行年份,分别达到42.75/10万和30.44/10万。1972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在重点疫区开展预防注射,病例数显著下降。随着乙脑预防接种面的扩大,疫势渐趋稳定。1988年,发病仅4人,发病率下降至1.1/10万。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 1962年,县医院首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1例。1964年,检验20份血清化验,发现阳性5份,其中黄疸出血型1例、波摩那型2例、秋季热型2例。是年,浦城一中师生参加秋收,有18人发病,死亡1人。1965年,开始实行钩端螺旋体菌苗预防注射以及改造山垄田等措施,对疫情起到控制作用。1966年从37例疑似病人的血液中检出6例为钩端螺旋体,阳检率为16.2%。1971~1972年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下田劳动染病者时有发生。1975~1977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病率较多,仅管厝登俊就有20例,病死1例。从1965~1988年共发病548人,病死37人,病死率6.75%,其中1966年和1967年为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21.5/10万、25.57/10万。1988年发病41人,发病率为10.8/10万,病死2人,病死率为4.88%。
  病毒性肝炎防治 1958年,县医院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试验诊断,发现病毒性肝炎在境内流行。1959~1988年,全县共发病2247人,发病最低年份在1961年,全县发生3例,发病率占总传染病发病的0.06%。其间曾出现过3次高峰期,即1962、1972和1983年。最高年份在1983年,发病188例,病死1人,发病率占总传染病的17.2%,病死率为0.53%。据1984年119例临床急性肝炎诊断,甲型肝炎59例,占49.58%;乙肝17例,占14.29%;非甲乙型31例,占26.05%;甲乙型双重感染者12例,占10.08%。其中,4月的病例数占全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53.78%,1~3月占21.85%,以甲型为主。1980~1981年,对不同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调查,总感染率为14.66%,年龄从0~9岁组感染率比较高,达21.32%,性别比例为同龄组男性达17.47%,女性为11.21%。病毒性肝炎以综合性防治措施为主,甲型肝炎主要是加强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食品卫生监测、服中药预防,乙型肝炎防治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以及减少医源性感染和生活中密切接触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伤寒及副伤寒病防治 1950~1988年,共诊断病例155例,病死1例。1959年发病率16.06/10万,为最高年份,其次1971年为5.02/10万。1965年开展较大面积的三联菌苗预防接种,1970年后在发病较高地区作应急接种,使发病率得到控制。1986年发生过3例,没有死亡。
  痢疾防治 痢疾(主要是细菌性痢疾)是影响县传染病总发病率高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解放后占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前列。1950~1988年,共发病27312人,死亡633人,病死率为2.3%。最高峰期为1951年,发病达3699.94/10万,1959年呈现第二个高峰,发病为690.84/10万,流行波及1963年。1964~1978年均不超过85/10万,1979年开始回升而突破100/10万,1985年为103.12/10万,1986年又下降为90.55/10万,1987年和1988年有所上升,分别为116.2/10万和126.4/10万。痢疾发病季节一般8~9月为高峰,年龄分布以幼儿居多。1977年,陈源村调查,发现20例中0~5岁占13例(55%)。1982年,县调查流行菌型,主要是福氏(28/30),其次为宋内氏(2/30),其它年份偶然也有检出鲍氏。
  狂犬病防治 1951年发病1例。1981年,因邻县病犬侵入浦城交界的盘亭、官路、九牧3个公社共6个村,咬伤20人,发病2例,均死亡。1982年,疫情蔓延到仙阳、忠信等公社,发病死亡3例。1981~1982年,全县被狗咬伤631人,仅管厝公社被咬伤237人,病死2人。全县因狗伤害而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有529人。经开展灭狗防病运动,共灭狗13144只,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病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病在县内于1973年12月和1984年11月各发生1例,以后未发现此种病例。县防疫站于1985年1月在濠村、大游采集鼠肺标本76份、鼠血清38份,作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经鼠肺冷冻切片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原2份,阳性率为2.5%;血清荧光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7.8%。说明家、野鼠中尚有流行性出血热病发生。
  猩红热病防治 1982年发现2例,发病率0.55/10万。1983年又发现1例。依据临床状予以拟诊,未分离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也未做狄克氏阴转试验证实。
  三、慢性传染病防治
  麻风病防治 1952年,首次开展调查,发现麻风病患者7人。后在省白沙皮肤病防治院和建瓯麻风病防治院的技术指导下,经过1965、1973、1975、1978年4次大普查和多次重点区线索调查,截止1988年底,共发现84名麻风病患者,其中1972年发病39人。经临床治愈59人,大部分恢复劳动力;病死19例;尚有现症病人6人,仍在继续治疗。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俗称肺痨病。1972~1979年,主要开展部分公社15岁以下儿童结核病感染率调查。1972年分别在临江、仙阳、莲塘、富岭、石陂、永兴等6个公社进行调查,对1.23万名阴性儿童给予接种卡介苗。1979年8月,县组织结核病普查队,分别选择山区的古楼大队、平原的桥头大队和林业化工厂为普查点,查出肺结核病人126人,以学龄前儿童患病率为高,其次是小学生、居民、农民。这年县对忠信等9个公社15岁以下儿童共接种卡介苗5.68万人。1984年9月,县在南浦、莲塘等12个乡镇,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感染率调查,查出阳性为1339人,结核感染率为6.37%,对阳性者进行X线拍片,大部分发现有肺部病灶,对2万名阴性者全部接种卡介苗。同年10~11月,全县各乡(镇)开展结核病线索调查,共调查219509人,发现结核患者1375人,初步摸清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985年3月,举办全县结核病防治学习班,建立制度,制定统一化疗标准方案,下达化疗指标,共管理化疗结核病人700余例。
  性病防治 1960年3~6月,在忠信雁塘村进行试点调查,共调查378人、血检阳性69人,占当地人口的8.24%,诊断为梅毒患者有37例,均及时给予治疗。其中后天潜伏梅毒27例,骨梅毒1例,晚期皮肤梅毒1例,晚期心血管梅毒1例,先天性潜伏梅毒7例。性别关系,男性16人,占43.24%,女性21人,占56.76%。年龄关系,小于30岁者7人,占18.91%;大于30岁者30人,占81.09%。县人委发出《关于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意见》,要求全县迅速开展检查治疗工作。是年全县共查出可疑梅毒患者4000余人,部分患者依照方案予以治疗。1986年,对重点人群抽查86人,检出淋病双球菌5人,康氏反应阳性(梅毒)1人。至1988年底,全县疫情报告性病124人,对此采取制止性病蔓延的措施。
  头癣及皮肤病的防治 1978年和1980年,开展头癣、疥疮病普查,共查22.79万人,查出头癣339人,疥疮686人。1980年,县防疫站在忠信公社开展头癣普查工作,并逐步在各公社开展普查,共检查29万人,查出头癣328人,疥疮678人,经药物治疗,治愈率达97.85%。1984年,县防疫站自制“皮肤软膏”,至1988年,全县共诊治头癣、疥疮等各种皮肤病人2000余人。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丝虫病防治 境内是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1956~1961年,全县普查、复查38.37万人次,检出阳性患者4.14万人次,以村为单位平均阳性率10.78%,基本摸清马来丝虫分布范围。治疗3.7万人,受治率89.37%;对877人晚期患者进行1~2次海群生药物治疗。1964~1975年,反复查治传染源。共普查、复查37.41万人次,查出微丝虫幼阳性7788人,平均阳性率2.08%;治疗6481人,受治率83.21%。经过反复检查、治疗,水南、城关、永兴、九牧、官路、盘亭等6个公社微丝虫幼阳性率降到0.5%以下。1976年至1979年4月,重点对濠村、石陂、水北、临江、山下等公社部分大队复查治疗,共检查、复查215917人次,查出阳性1383人次,治疗2029人次(包括初治、复治),澄清全县丝虫病体症患者1875人。1979年6月,经省、地区、县丝虫病联合考核验收,浦城县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980年,为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净化疫区,从是年起,每年坚持考核后期监测和防治后期的补课治疗工作。1980~1985年,对临江、濠村、石陂、水北街、山下等5个乡(镇)19个大队血检2292人,阳性仅7人,阳性率为0.3%。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5个乡(镇)27个点,捕捉解剖中华按蚊18574只,阳性32只,感染率0.17%。
  疟疾防治 疟疾在浦城有流行历史,1950年经过防治已基本控制,后又出现过局部流行。1961年,临江的寨下、源尾两村有患者23人;1964年,石陂公社发病1040人;1970年,秀里、棠岭两村有发病者24人,均及时治疗和采取控制措施。1971年,与建阳、崇安交界的蒋溪口、毛墘、村溪、佘墩、象口、塅尾、源头、山下、王柏、胡推、福禄等11个大队,疟疾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分别在12.5~66.7%之间。是年全县发病达7054人,发病率占总人口的2.21%。1972年,全县发病率上升到13.5%,仍在继续蔓延。1973年,全县发病8.64万人,占总人口的26.1%,分布于莲塘、水南、水北、临江、永兴、古楼、山下、石陂、濠村等9个公社135个大队。1974年,通过大面积综合性防治措施,当年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1979~1985年,除濠村、石陂两地有所波动外,其他地区基本稳定。1986~1988年,年发病人数为24~16人。
  钩虫病、蛔虫病防治 浦城农地传统使用人畜粪肥,又没有贮藏发酵习惯,致使钩虫、蛔虫容易传播。1959年,对10岁以下2岁以上的儿童进行粪检化验,蛔虫卵阳性高达99%。1959~1960年,对钩虫、蛔虫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服药441645人次,有一定效果。1963年,在盘亭的棠岭、临江的水西、濠村的樟元进行调查,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4.6%(292/452)、56.8%(173/304)、67%(58/86),感染者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高龄76岁,40~50岁之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970年后,化肥增多,人畜肥减少,钩虫病有所下降。1979年,在莲塘公社检查1080人,有钩虫病感染者107人,感染率9.91%,有明显症状者10例,占感染者的9.35%。1984年,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在浦城举办全地区寄生虫病学习班,对水南农场菜农67人进行粪检,有钩虫感染者4人,感染率占5.97%,都无明显症状出现。蛔虫病防治前后两次,1959年用宝塔糖、疳积片、山道年、使君子、苦楝皮等药。共治疗144759人,驱虫率为80%。1979年根据国务院通知,为12岁以下儿童免费普遍驱蛔虫。在莲塘公社西岩大队搞试点,对该村12岁以下儿童401人粪便检查,发现有蛔虫卵的352人,占87.78%。蛔虫感染仍然很高,是年用“驱虫净”,有90421名12岁以下儿童免费治疗,服药率占儿童总数93.2%,未发现严重反应,效果良好。1985年用“左旋咪唑”药物,共治疗4.6万人,排虫效果达70%至80%,收到明显防治效果。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 1978年,县卫生局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调查288503人,其中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730人,占0.25%。1981年12月,县防疫站在忠信公社举办全县地甲病防治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按统一诊断方法和标准普查,全县调查185177人,有地甲病患者6874例,患病率3.71%。按发病率小于3%为非病区、3~10%为轻病区、大于10%以上为重病区的国家规定科学划分标准,九牧、濠村2个公社为重病区,其他公社属轻病区。从6874例地甲病患者分度来看,I度6112例,占88.91%;Ⅱ度653例,占9.5%;Ⅲ度109例,占1.59%。从分型分析,弥漫性居多,其他型少。患者中,男性2116例,占30.78%;女性4758例,占69.22%。各年龄组均有患者,以10岁为高峰,其次为不足周岁。发病区域与饮水有关,据1983年在古楼、莲塘、富岭等3处的山区、半山区、平原不同类型饮水源含碘量测定,井水含碘为每公升8.0毫克至4.4毫克,地面水(包括河、田、溪水等)含碘量为每公升2.5毫克至退迹量(0.1)毫克。在6874例患者中,饮用井水患者669例占9.73%,饮用地面水患者6205例占90.27%。1984年,县防疫站开始对地甲病治疗,使用碘丸。至1988年,治疗6735人,治疗率为97.97%。服药1年后复查Ⅰ度至Ⅱ度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和治愈。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1983年,县防疫站在全县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线索调查工作,抽查中、小学各1所及作水氟含量测定,全县共查16001人,查出患有氟斑牙者258人,患病率为1.61%。同时在管厝的茶坪村拟诊2例氟骨症患者并作水含氟量测定(每公升3毫克)。1985年8月,县防疫站协同水电局实地查勘管厝乡党溪茶坪的高氟地区改水规划,再次普查地氟病,共查105人,拟诊为氟斑牙38人,患病率为36.19%;拟诊为氟骨病12人,患病率11.43%,并作水氟含量测定(每公升3.1毫克)。同时配合省水文监测中心3名技术员前往茶坪、富岭浮流村、官路乡及城关下岚等地进行水质实地调查,共采水样11份,岩石14份检验分析,除茶坪水含氟量超标准(每公升3.1~17.0毫克)外,其他水含氟量均在正常范围(每公升0.4~0.6毫克),已基本查清全县地氟病(高氟)区是管厝乡党溪村茶坪。为防止地氟病发生和蔓延,县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水改等工作。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除尘 1978年,建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拨给浦城1台鞍劳粉尘采样器,从1979年开始,对铜矿、硫铁矿、磷肥厂等19个厂矿各类粉尘进行测定,共测定69个点,合格点4个,合格率5.8%。经过测定,不合格的工厂,有的安装除尘设备、有的改变过去传统旧式方法,粉尘浓度明显降低。1983年,对林业化工厂进行活性炭粉尘浓度监测结果,煤炭工种木炭尘每立方米达1205毫克,超过标准119.5倍,最低浓度是烘干工种,每立方米达190毫克,超标准18倍,均值每立方米500.4毫克,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这一情况,引起领导重视,地区劳动局和厂方共投资7万元,增添该厂除尘设备。
  矽肺和其它尘肺防治 1984年底统计,全县有尘肺病108人,其中矽肺病107人,活性炭尘肺病1人。矽肺患者中,厂矿有25人(铜矿15人,硫铁矿9人,磷肥厂1人)。活性炭尘肺患者为林业化工厂1名工人,于1984年测定为I期;铜矿工人2人,曾诊断为矽肺Ⅱ期。由于浦城县无此专业诊治机构,凡发现尘肺病人后,送建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诊治。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