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村合作医疗站 卫生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44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村合作医疗站 卫生所
分类号: R197.2
页数: 1
页码: 1082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浦城县村合作医疗站、卫生所情况包括保健医疗、村卫生所等。
关键词: 浦城县 卫生所 医疗站

内容

1958年公社创办保健院时,有90个大队建立保健站。九牧公社11个大队,每人每年缴纳保健费0.5元,实行保健医疗。1959年,九牧公社南山大队保健站首次实行中草药“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办法,实行免费医疗。1960年9月,省医药农村工作现场会在浦城召开,总结推广南山的“四自”经验。是年底,全县有104个大队建立“四自”免费医疗保健站。1965年,全县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138个,有医务人员619人,病床290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免费医疗保健站停办。196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发展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的社论后,全县有23个大队组建合作医疗站。1971年,合作医疗站发展到196个,“赤脚医生”357人。1975年,全县有271个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97.83%;参加合作医疗社员27.36万人,占农业人口91.97%;“赤脚医生”597人,不脱产卫生员1034人,接生员222人。合作医疗站经费由社员、生产队、大队三级负担,“赤脚医生”按年计分参加分红。1979年,部分医疗站改为包医不包药办法。1984年,合作医疗站改为村卫生所。
  1988年底,有村卫生所312个,其中乡医集体承包11个,个人承包244个,合作医疗4个,个体开业53个。村合作医疗站、卫生所,肩负村的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宣传和计划生育宣传、咨询等任务。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