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439
颗粒名称: 卷三十三 医药卫生
分类号: R199.57
页数: 32
页码: 1079-1110
摘要: 本卷记述的是浦城县医药卫生情况包括卫生机构、卫生队伍、经费、设备、公共卫生等。
关键词: 浦城县 医药 卫生

内容

浦城县清以前均靠中医中药治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始有西医传入。民国26年(1937)和民国36年先后建立县卫生院、县公立医院,中医仍占重要地位。至浦城解放,全县仅有西医医务人员24人,医疗用房520平方米,病床10张,设备十分简陋,存在着严重缺医少药状况,传染病不断流行,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控制。
  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1949~1951年先后成立县医院和防疫保健机构。1952~1956年,将社会医生组织起来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各公社成立保健院。至此,县、社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初具规模,医疗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也逐年增加。1965年,全县卫生技术人员162人,医疗用房7759平方米,已有主要医疗化验仪器设备10多种。防保机构已能对流行病、传染病进行化验分析,做出明确的诊断,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简称“六·二六”指示)发表后,全县医疗卫生重点转向农村。1970年,分期分批培训“赤脚医生”,农村逐步建立合作医疗站,实行合作医疗制度。1972年,仙阳、临江、石陂等3个公社建立中心卫生院,成为3个地段性防保医疗中心。1975年,全县98%大队办起合作医疗站。至此,县、社、队三级医疗网形成,农村缺医少药状况得到初步改善。
  1979年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县、社两级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大队合作医疗站逐步实行承包责任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调动卫生人员的积极性。1988年,县卫生机构4个,乡镇卫生院17个,企事业单位医务室42个,共有医务人员817人,医疗用房5.74万平方米,各种主要医疗器械269件,设置病床685张。全年门诊病号6.1万人次,住院病人1.2万人次,治愈8895人次,治愈率达74.13%,好转率19.57%,死亡751人,死亡率6.3%。村卫生所312个,医生185人,个体开业医生103人。此外,驻浦医疗单位有医疗用房1850平方米,病床31张,医务人员31人。
  第一章 卫生机构
  第一节 县直卫生机构
  一、县医院
  民国25年(1936)8月,福建省政府巡回医疗队第一队第三分队到浦城巡回医疗。次年4月26日,巡回医疗队第三分队奉省府令改组为浦城县立卫生院,院址设在苏处衕季宅。同年8月,增设县戒烟所。民国27年,戒烟所并入县立卫生院,院内设医政保健、医务防疫、戒烟戒毒3个组和事务室,主要担负全县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戒烟戒毒等工作。民国31年,改称浦城县卫生院,院址迁县公共体育场背侧。民国33年12月,县卫生院设内科、外科、妇婴科、五官科、花柳科、手术室。民国37年1月1日,医院部分移交浦城公立医院办理。
  县公立医院,民国35年动工兴建,民国37年1月1日正式成立,院址设县卫生院背面。
  1949年8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浦城县卫生院和县公立医院,合并改组成立浦城县人民医院。1950年3月,改称县人民政府卫生院,1958年10月6日,改称浦城县医院。
  二、县卫生防疫站
  民国32年,成立县防疫委员会,由各单位主管和医务人员及地方士绅为委员。在这前后,中央派有防疫队在浦城进行鼠疫防治。
  1951年4月,成立华东区福建鼠疫防治所浦城防治站,为省卫生厅派出机构。1952年10月,改称华东区福建鼠疫防治所第一防治队,负责浦城、水吉两县鼠疫防治工作。1953年9月改称浦城鼠疫防治站,1956年2月,改为浦城县鼠疫防治站(属县管辖)。1958年10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防疫保健机构调整方案》的通知,将浦城县鼠疫防治站和浦城县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浦城县防疫保健站。1968年12月,县革委会决定将卫生科、防疫保健站机构撤销,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设“六·二六”办公室,下设防治组,仅留5人,其余人员并入县医院。1971年11月,分设卫生防治站,1973年3月改称浦城县卫生防疫站。
  三、县妇幼保健所
  1953年6月,成立浦城县城区妇幼保健站,同年12月改称浦城县妇幼保健站。1958年10月,妇幼保健站与鼠疫防治站合并,成立浦城县防疫保健站,内设妇幼保健股。1980年3月,恢复浦城县妇幼保健站,1984年2月改称浦城县妇幼保健所。
  四、县中医院
  1955年1月,城关6位中医师成立城区中医联合诊所。1958年10月,城区中医联合诊所、胜利联合诊所及西医联合诊所合并组成城关医院。同年,先后改称东风医院和城郊公社医院。1971年改为城关卫生院,同年12月又改称城关镇医院。1980年4月,改为浦城县中医院。1985年10月,县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原集体所有制人员仍属集体所有制。
  五、森工医院
  1956年,县森工支局在临江设医务室,1959年迁入城区,改称森工局医务室,1960年10月,扩大为森工医院,担负浦城、松溪、政和3个县林业系统的医疗、防疫任务。1968年,森工医院并入县医院。1970年,福建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团卫生队由建阳迁入浦城,原森工医院人员并归卫生队,地址设原森工医院旧址,担负浦城、建阳、崇安、松溪、政和共5个县林业系统的医疗、防疫任务。1974年9月,十四团撤销,其卫生队改称林业职工医院,担负浦城、松溪、政和3个县林业系统的医疗、防疫任务。1980年再次改称森工医院,属浦城县林业局领导。
  第二节 乡镇卫生机构
  民国28年(1939),县卫生院在西乡桥局设立西乡卫生所,称第一卫生所,后又在石陂设卫生所。同年,西乡卫生所人员到柳家墩办理检疫暂停工作。其后,分别改称西乡、石陂卫生分院。后因经费困难,先后裁撤。民国31年,石陂卫生分院病床等被日机轰炸殆尽。民国34年,拟再设立,但因经费困难及没有相当房子,致中断。
  1952年,县人民政府在石陂、永兴、仙阳、富岭等地设卫生所,为县派出卫生机构。1956年,增设九牧卫生所。1958年9月,原县派出的5个卫生所分别下放当地公社管辖,全县共建立9个人民公社保健院,为集体所有制单位(国家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保留全民所有制身份)。1961年,公社保健院随公社行政建制变更设立。于1962年,全县共设24个公社保健院,其中富岭、观前、石陂、临江、永兴、九牧、仙阳、忠信等8个为中心保健院。1966年,全县合并为16个人民公社,保健院也相应并为16个。1971年,公社保健院改称为公社卫生院。1972年,增设管厝公社卫生院。1976年,增设水南公社卫生院。198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仙阳、石陂、临江改为中心卫生院。1984年,公社改为乡(镇)建制,各公社卫生院改为乡(镇)卫生院。同年8月,在石陂中心卫生院设立浦城县蛇伤防治所。1985年,省成立中国蛇伤防治协会福建分会,会址设在石陂蛇伤防治所内。1986年,增设枫溪卫生院。1987年4月,将万安卫生院与水南农场卫生所合并,改名为浦城县蛇伤防治院。1988年11月,在仙阳中心卫生院成立精神病防治院(保留两个名称)。至1988年底,全县共有17个乡(镇)卫生院,其中仙阳、临江、石陂3个为中心卫生院。
  第三节 村合作医疗站 卫生所
  1958年公社创办保健院时,有90个大队建立保健站。九牧公社11个大队,每人每年缴纳保健费0.5元,实行保健医疗。1959年,九牧公社南山大队保健站首次实行中草药“四自”(自种、自采、自制、自用)办法,实行免费医疗。1960年9月,省医药农村工作现场会在浦城召开,总结推广南山的“四自”经验。是年底,全县有104个大队建立“四自”免费医疗保健站。1965年,全县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138个,有医务人员619人,病床290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免费医疗保健站停办。196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发展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的社论后,全县有23个大队组建合作医疗站。1971年,合作医疗站发展到196个,“赤脚医生”357人。1975年,全县有271个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占大队总数97.83%;参加合作医疗社员27.36万人,占农业人口91.97%;“赤脚医生”597人,不脱产卫生员1034人,接生员222人。合作医疗站经费由社员、生产队、大队三级负担,“赤脚医生”按年计分参加分红。1979年,部分医疗站改为包医不包药办法。1984年,合作医疗站改为村卫生所。
  1988年底,有村卫生所312个,其中乡医集体承包11个,个人承包244个,合作医疗4个,个体开业53个。村合作医疗站、卫生所,肩负村的医疗、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卫生宣传和计划生育宣传、咨询等任务。
  第四节 诊所 医务室
  一、诊所
  1952年前,社会医生均个体开诊所行医。1953年开始在自愿的原则下,先后组织联合诊所。是年临江、渔梁、浮流各成立1个中医联合诊所。1955年,城区先后成立中医联合诊所、胜利联合诊所、西医联合诊所、新华中西医联合诊所,农村九牧、登俊分别成立中医联合诊所。1956年,在合作化高潮推动下,个体开业医生先后基本成立联合诊所。是年,有中医联合诊所28个162人,西医联合诊所1个4人,中西医联合诊所1个17人,牙科联合诊所1个5人。全县共有联合诊所31个188人。
  1958年,实现公社化,各人民公社创办公社保健院。除城区尚存牙科、中西医2个联合诊所外,其余联合诊所均分别转入当地公社保健院或大队保健站。
  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卫生部门允许具有一定医疗技术的个体人员开业行医。1985年,全县103个个体医生经过考试,发给证书,准予合法行医。
  二、医务室
  浦城中学成立后,设有卫生室。校医尽义务,酌给夫马费。民国28年,中学迁入前墩,设卫生室主任、专职校医各1人。学生缴纳卫生费。同时,小学生也交纳卫生费。民国29年,各中心小学均有卫生室。均未配专职校医。每学期各校将卫生费集中到县,由县统一购发普通必要药品,供各校员、生之用。民国36年各级学校均有卫生室,但因药费昂贵,收取学生卫生费有限,惟对轻浅治疗尚能应付。
  1951年,浦城中学设立医务室,有医生1人。此后随着中学和厂矿企事业单位增多,较大的中学和厂矿(场)设立医务室。至1988年全县共有医务室42个,医务人员97人。
  附 驻浦医疗机构简介
  国民党政府第六十四军陆军医院 于民国31年(1942)1月迁浦城,驻水南护国社和房氏宗祠,有职员官佐47人,工役、病员654人,一年后迁走。
  省防疫大队第一分队 民国31年派驻浦城,执行鼠疫防治任务。民国34年撤回。民国36年春,二次派驻浦城,担负浦城、松溪两县鼠疫防治,队址设在司前镇安道院,有医疗、卫生防疫人员14人。1950年3月,省卫生厅通知撤销驻浦第一分队,归并省防疫大队建阳第四分队。
  二九四大队职工医院 建于1971年10月,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六〇九团卫生队,驻城关原文化馆内。1973年,卫生队迁入横山下新建营房。1977年,改称建字844部队卫生队。1984年4月,部队缩编,卫生队改为核工业部华南地质勘探局二九四大队职工医院。主要负责该单位的医疗防治任务。
  省立医院驻浦医疗队 1974年3月,省立医院医疗队先后2批共66人进驻石陂和仙阳公社,并进行巡回医疗,门诊达3万多人次。1975年3月,回省立医院。
  铜矿卫生所 1970年9月成立,有医务人员6人,址设管查矿区。主要担负该矿区的医疗防疫任务。
  第二章 卫生队伍
  第一节 队伍构成
  民国26年(1937)8月,成立县卫生所、戒烟所,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其中医师2人、助理医师1人、护士1人、助理护士2人、助产士1人、技佐1人、药技员1人、稽查员2人),行政人员7人,共18人。民国32年,登记开业医务人员36人,其中西医6人,中医30人;未登记的闲散医务人员35人,其中西医3人,中医32人;其他人员(行政、勤杂)11人。民国34年,奉省府令,政府财政困难,县卫生院卫生人员减至17人。民国37年成立的浦城公立医院有医师、护士、助产士、司药、工友共10人。是年,县卫生院、县公立医院共有医生、护士、助产士、司药及其他人员27人。
  1949年8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县卫生院、县公立医院,合并成立浦城县人民医院,有医师、护士、助产士、司药等12人,行政勤杂6人。
  1956年,卫生医疗事业有很大发展,卫生机构包括学校、厂矿、企事业医务室卫生人员达35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人员90人,占25.07%;集体所有制人员269人,占74.93%)。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05人,占84.96%(内中医88人、西医29人、护士17人、助产士9人、药剂员113人、检验员2人、其他医务人员47人);行政勤杂人员54人,占15.04%。另有社会个体医生187人。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化发展,各联合诊所人员分别转入各公社保健院和大队保健站,报酬由按劳分配转为固定工资,列入集体所有制计划管理。1961~1965年,分配到浦城的大专院校毕业生14人,县初级卫生学校毕业生及短期培训人员114人,陆续分配到县和乡区、厂矿企事业医疗单位。至1965年,卫生队伍达到501人(全民所有制190人,占37.92%;集体所有制311人,占62.08%)。其中,有卫生技术人员444人(中医117人、西医106人、护士30人、助产士22人、药剂员118人、检验员5人、其他46人),占88.62%;行政勤杂人员57人,占11.38%。
  1978年,卫生队伍达到572人(全民所有制301人,占52.62%;集体所有制271人,占47.38%)。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8人(中医107人、西医122人、护士45人、助产士20人、药剂员90人、检验员20人、其他人员84人),占85.31%;行政勤杂人员84人,占14.69%。
  1988年,卫生队伍达到956人(全民所有制人员351人,占36.72%;集体所有制人员605人,占63.28%)。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17人,占总数85.46%;行政勤杂人员139人,占14.54%。在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师93人、西医师155人、护士187人、助产士25人、药剂人员104人、检验人员33人、放射人员20人、其他人员200人。按文化程度统计,大专以上专业学校毕业的134人,占16.4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251人,占30.72%;初级培训373人,占45.65%;以师带徒59人,占7.22%。
  县卫生技术人员评定职称自1979年开始,至1983年,评定副主任药师1人,主治(主管)医师20人,医、护、药、技师53人,技、护、助产、药士36人。1987年,进行职称改革和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至1988年底,全县获得技术职务的共49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817人的60.22%。其中副主任医师、副主任药剂师等高级技术职务的15人,占技术职务人员总数的3.05%;主治(主管)医师等中级技术职务的105人,占21.34%;医、护、药、技师和医、技、护、助产、药士等初级技术人员共372人,占75.61%。
  1988年,全县956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中,按城乡分类,县直医疗单位594人(其中技术人员488人),占总数62.13%;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人员3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29人),占总数37.87%。
  此外,乡村卫生所医生185人,私人开业的医务人员103人,还有乡村不脱产的卫生员269人。
  第二节 培训
  民国24年(1935)冬,国医支馆举办国医训练班,招收学员20人,学习时间一年半。民国33年,训练接生婆,仅在城区试办。次年,拟训练3期,各乡镇保送1~3人,但因经费及招训困难,未举办。1951年,县卫生院在富岭浮流乡举办新法接生训练班。随后,在各区乡均开始训练改造旧接生婆,推广新法接生。1952年,县成立中医进修班,招收学员22人,学习时间半年。1958年,县创办初级卫生学校,共毕业3期,培养初级人员114人,中级20人,毕业后分配公社卫生单位工作,至1962年停办。是年在农村培训半农半医的卫生人员1108人。1960年,县在忠信创办中医学校,招收学员30人,至1962年停办。1965年,举办接生员骨干训练班,学员32人,学习3个月。1966年,县举办中医进修班,培训学员18人。1969年县在盘亭公社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简称“赤医”班),后以公社为单位进行培训,每个大队1~2人。浦城一中自1971~1972年,年招“赤医”班两个,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共培训175人,为全县建立合作医疗站培训骨干力量。1977年,县卫生局和驻浦解放军844部队联合举办西医学中医进修班,招收学员17人,学习期为一年。同年,县卫生局又单独举办西医学中医学习班一期,学员35人。自1950~1988年,全县先后共培训农村不脱产接生员2419人次,卫生员1874人次,保育员781人次,教养员263人次,卫生宣传员2155人次,不脱产的乡村医生、“赤脚医生”671人次,共计8163人次;培训厂矿学校保健员101人,防疫员144人,炊事员459人,从业人员629人次,卫生兵16人,合计1349人;为在职卫生人员和就业前人员进行培训,有中医进修421人次,中药剂员74人,计划生育手术135人,中医学徒18人,针灸42人,卫生防疫26人,西医学中医20人。此外,从1957年开始至1988年,派出在职人员到省级以上医疗单位进修32人,地区级进修110人。
  第三章 经费 设备
  第一节 经费
  民国25年(1936),浦城县立医院为丙种卫生院,政府拨给卫生医疗费500元,按当时全县总人口平均,每人为0.0027元。民国35年,福建省政府拨给浦城县卫生院建设费30万元(法币),计划用于修建院舍,设置病床,添购医疗器材。后因物价上涨,法币贬值,计划不能全部落实。
  解放后,卫生医疗事业费用逐年增加。用于县医疗单位的基本建设、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医教科研、老区医疗、贫病减免及其他业务费用和乡镇卫生院、村合作医疗补助等经费,县财政局拨给数额逐年增加。1952年为2.54万元,至1962年达9.87万元,这11年共64.13万元,年均5.83万元。1963~1969年7年,共拨92.45万元,年均13.21万元(最多是1966年17.07万元)。1970~1982年13年共拨602.64万元,年均46.36万元。1983~1988年6年共拨670.38万元,年均111.73万元。1952~1988年共拨1429.6万元,年均38.64万元。
  第二节 设备
  一、医疗用房 床位
  民国26年(1937),成立的县立卫生院,先后借用苏处衕、后街民宅,未有专门医疗用房。设备极其简陋,仅有简易病床5张、戒烟病床10张。民国36年,购买位于原体育场背侧200平方米土木结构旧平房1座。民国37年,靠拆除溪下营房砖瓦和集资,在县卫生院背侧兴建县公立医院,为1座32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
  1949年8月,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县卫生院和公立医院,共有医疗用房面积520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屋,设简易病床4张。1952年,增加到16张。1953年,省拨款15849元建县卫生院砖木结构病房1座,共642平方米,增设化验室。次年,病床达到40张。1958年,忠信公社保健院设简易病床6张。1962年,县医院建239.87平方米医疗用房1座,同时新建药库、制剂室、仓库等。是年,城郊公社医院自筹资金9万元建砖木结构门诊部大楼1座1000平方米,仙阳公社保健院建医疗用房300平方米。1964年,富岭公社保健院建医疗用房1座684平方米,设病床10张。1965年,县医院在其前面的县体育场扩建,建成三层住院部一座,面积2339.9平方米,次年又建成三层的门诊部一座,面积1417.05平方米。病床增至130张。同年城郊公社卫生院利用旧平房设置病床15张。至此,全县共有医疗用房7759平方米,病床161张。
  1965年“六·二六”指示后,农村医疗工作有较快发展。1967~1978年,先后有石陂、山下、古楼、临江、管厝、濠村、水北、村头、盘亭、九牧、永兴、官路等12个卫生院,以自筹资金为主,国家适当补助,共建房屋面积达8537平方米。石陂、濠村、管厝、临江、盘亭、永兴、城关、仙阳、古楼、九牧等10个卫生院设有病床146张。至此,全县共有医疗用房16296平方米,病床303张(其中县医院157张)。1980年,妇幼保健站、中医院建医疗用房1712平方米,石陂、仙阳、临江、永兴等4个公社卫生院共建用房面积达3160平方米。1982年,县医院新建三层病房楼一座,面积2024平方米。1984年,国家拨款建县医院医技楼、太平房、停车库、观察室等2279平方米。是年有城郊、石陂、仙阳、山下、永兴、富岭、忠信、九牧等8个公社卫生院兴建医疗用房5387平方米。1988年统计全县共有医疗用房57387平方米,病床685张,其中县直属医疗单位用房面积27212.25平方米,病床428张;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30174.75平方米,病床226张。此外,二九四大队医疗用房1850平方米,病床20张;铜矿卫生所病床11张。
  二、仪器 机械
  民国时期医疗仪器、机械设备十分简陋。民国32年仅有听诊器1副,体温计21支,小外科刀4把,血管钳、痔疗钳、牙钳、产钳等共16把,耳镜、鼻镜、子宫镜等各1台。
  1949年,县人民民主政府接管卫生单位时,仅有驻浦巡回医疗队留下的1台显微镜。1951年县防疫站购置1台显微镜。至1957年县医院和防疫站共有显微镜4台,恒温箱、干燥箱各2台,电冰箱1台。1958年,县医院增置万能手术床、麻醉机、无影灯、电动索引器各1台。1959年,增加氧气筒设备。1960年,县医院添置X光设备,1962年购置救护车1辆。1970年防保站购光电比色器1台。1972年县医院添置心电图机1台,1975年购置A型超声波机1台。1978年防疫站添置救护车1辆。1982年,县医院购电动洗胃机、电动呼吸机各1台,防疫站购低温速冻机1台。这年6月,浦城列入省计划冷链系统装备试点县,由国际儿童基金会援助,配备低温速冻机4台、电冰箱38台、冷背包389个、冰排1604个、运输冷藏箱22个,保证疫苗在冷藏条件下正常运输,做到常年接种。1983年,县医院购脑血流图机1台,1985年购高频呼吸机、纤维胃镜各1台。1986年,防疫站购X光机1台,妇幼保健所购置显微镜、电冰箱、干燥箱、光电比色器各1台。1987年,县医院购B型超声波机1台。
  乡镇卫生院的仪器、机械设备,从1963年开始亦有较大的改善。
  显微镜 1963年仙阳保健院首购1架,1970~1971年永兴和盘亭卫生院各购1架,1973~1980年有城关、临江、濠村、水南、富岭、管厝、忠信、九牧等8所卫生院各购置1台,1981~1988年有石陂、城郊、山下、水北街等4所卫生院各购1台。全县16个乡镇均有显微镜设备。
  电冰箱 1982~1983年,17个乡镇卫生院各配置电冰箱各1台。1985年,对石陂、富岭、仙阳等3个中心卫生院增配电冰箱各1台。
  万能手术床 1972~1973年仙阳、石陂、临江等3所卫生院各购1台。
  无影灯 1972年仙阳卫生院购1台,次年临江、石陂卫生院各购1台,1979年水南卫生院购1台,1985年山下、富岭、盘亭卫生院各购1台。
  干燥箱 1978年石陂卫生院购1台,1983~1988年水北街、富岭、仙阳卫生院和中医院等各购1台。
  X光机 1970年富岭、永兴卫生院各购1台,1971~1980年先后购置的有盘亭、仙阳、临江、石陂、濠村、古楼、水北、九牧、山下、忠信等10所卫生院各购1台,1981~1988年有中医院、城郊、管厝、官路等各购1台。
  心电图 1980年中医院、仙阳卫生院各购1台,1982年石陂、临江卫生院各购1台,1985年城郊、永兴、富岭等卫生院各购1台。
  A型超声波机 1980年中医院、仙阳卫生院各购1台,1982年石陂、临江卫生院各购1台,1985年城郊卫生院购1台。
  电动洗胃机 1984年石陂、水北街卫生院各购1台,1985年山下、古楼、富岭、忠信卫生院各购1台。
  各种外科手术刀包 1962年忠信保健院购1套,1972~1980年有仙阳、石陂、临江、濠村、永兴、古楼、九牧等7所卫生院各购1套,1981~1988年有山下、水南、水北街、富岭、管厝、盘亭等6所卫生院各购1套。
  牙科综合治疗椅 永兴、石陂分别于1983、1984年各购1套。
  电动离心机 1985年永兴卫生院购1套。
  光电比色器 1985年石陂、仙阳、永兴卫生院各购1套。
  第四章 公共卫生
  第一节 环境卫生
  一、清洁卫生
  清以前,城区街道没有专人打扫,甚不清洁。农村猪、鸡等畜、禽亦没有圈养。民国2年(1913),成立城区清道队,街道卫生有所改观。民国24年后,有举行清洁竞赛。民国33年,鼠疫流行,这年3~5月,发动民众及各机关大搞卫生2次,疏通下水道,由于限于经费及缺乏宣传,收效甚微。民国34年,继续进行清洁竞赛。3月,联合各机关负责人对各单位和私人住宅进行检查,嘉奖保长18人、甲长4人、住民48户;处分保长2人、甲长3人,并在浦城实验简报上公布。但卫生清洁面貌没有很大的改变,农村更为不堪。
  1952年,响应毛泽东“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号召,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全县13个区和73个乡成立卫生委员会,1957个自然村建立卫生小组,层层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这年共捕杀鼠26万余只,清除垃圾6350多吨,疏通沟渠3600多条,并利用药物进行全面喷洒消毒。此后,每年春、夏季都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6年,县成立消灭病虫、鸟兽害指挥部,区成立指挥所,分乡包干,消灭病虫害,使蚊蝇密度有明显下降。1964年,县、公社均成立捕鼠保粮防病指挥部,全县掀起捕鼠保粮群众性运动。1977~1979年,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结合卫生积肥、清沟,改建厕所,清理猪、牛栏,处理蚊蝇孳生地。
  1981年3月,开展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清理环境卫生为突破口。此后,全县每年进行7~8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卫生面貌大为改观。1985年,县拨款16759元作为全县灭鼠经费,开展灭鼠运动,县防疫站加工毒饵1.8吨,销售“灭鼠特”1575包、磷化锌15公斤。是年,全县城乡鼠类密度分别下降8~4%。1987~1988年,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协作,加工毒饵214公斤,开展城乡大面积灭鼠2次。
  二、垃圾粪便管理
  解放前,大部分地区都是设置简易粪坑、茅铺和露天粪缸。民国33年,在城区添设垃圾箱50个,并配备人力垃圾车,在4个城门外,辟荒地为垃圾堆场,以便随时烧毁。解放后,注意垃圾、粪便管理工作。1952~1959年,全县共改建厕所27140座,搬迁粪缸24560个。1960年,新建厕所1421座,建垃圾焚化炉721个,同时对猪、牛栏进行改造,初步实现垃圾、粪便的科学管理。1977~1979年,新建厕所387座,拆填旧厕所156个。1985年,在吴山脚下建造1座360吨三格化粪池,城关新建公共厕所12座,居民农用厕所105座。至1988年又增添路面洒水车、掏粪车、翻斗垃圾车等设备,并在五里塘山坡设垃圾场。
  第二节 饮水卫生
  解放前,乡区群众饮用的是地面水、河水、溪水,城区则以井水居多。1952年,对城区285口水井进行饮水消毒,培训义务饮水消毒员33人,分段包干,用漂白粉于夏、秋季每天早晚定时消毒。1958~1974年,全县共改造水井1348口,新建水井53口。1977年,县地方财政投资利用东门水库水建立自来水厂,1979年正式投产,供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1980年,全县有钢管抽水井387口,每年水井消毒使用漂白粉300多公斤。这年,进行居民饮水状况调查,调查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2.7%。饮用井水占51.99%,泉水占15.8%,溪水占7.7%,河水占6.64%,土自来水占5%,田水占4.6%,沟渠水占3.35%,池水占0.19%,水库水占0.04%,其他占4.69%。1981年后,公社及其机关单位自筹资金,建机井抽水72处,全县共建手压机井2553台、水井1332口、土自来水1070处。至1987年调查,全县有自来水6处,水井1394口,手压机井2613台,泉眼607处,毛竹引水1057处,受益人口263249人,占总人口69.85%。其中饮用自来水26945人,占总人口7.15%;井水137085人,占总人口36.37%;手压机井水26733人,占总人口7.1%;泉水31257人,占总人口8.29%;毛竹引水41229人,占总人口10.94%。此外,饮用河水、池水的98688人,占总人口26.18%;缺水(1华里以外取水)14961人,占总人口3.97%。
  第三节 食品卫生
  1952年,县人民政府颁布《卫生商店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县商业、饮食、供销合作、服务商店进行全面登记,共签发营业执照360家。1960年,根据卫生部对食品加工、销售、饮食业的有关决定,对县直机关单位和厂矿企业单位炊事员进行卫生培训。
  1982年,全县食品卫生监测总合格率为49.8%。1983年7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后,县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配备卫生监督员2人和检查员20人,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商贩和单位集体食堂进行审查,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业共2016户,领取卫生许可证2016户,领证率达100%。是年,监测各类食品1226份,合格814份,合格率为66.39%,具体是:粮油类检查14份,合格13份,合格率为92.86%;肉类制品检11份,合格10份,合格率为90.91%;乳类制品检25份,合格16份,合格率为64%;水产品检7份,合格5份,合格率为71.43%;调味品检139份,合格121份,合格率为87.05%;冷饮检700份,合格366份,合格率为52.29%;其它检285份,合格253份,合格率为88.77%;啤酒检45份,合格30份,合格率为66.67%。1984年春,为检查国务院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在浦城执行情况,县人大代表与县政协委员共50多人组成若干小组,对城关地区食品生产经营的91个单位进行视察调查,采取边宣传《食品卫生法》,边座谈,对执行好或差的单位及时分别总结,研究落实措施。是年全县18个乡(镇)共有饮食行业412家,其中集体92家、个体320家,从业人员1465人。经营面积达23100平方米,有电冰箱115台。分布在城关的饮食行业有114家,其中集体24家,个体90家。个体饮食业占全县饮食业的78.9%。食品卫生监督机构采取积极措施,开展食品卫生法和饮食卫生的宣传、学习、教育工作,组织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卫生法和卫生知识,坚持对菜馆、饮食店的店容店貌和基本设施进行改造,规定必须设有洗碗池、食具消毒池以及相应的防蝇、防尘、防鼠设备。针对饮食行业的特点,督促完善制度,建立服务员、食具消毒员、红案白案岗位卫生责任制。坚持经常性的食品卫生监督监测,促使全县饮食行业基本达到行业卫生标准。
  1985年,对食品业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2689人,体检率98.3%,对发现有传染病或有碍食品卫生的人员,给予调离工种或休息治疗;对新建、扩建的食品生产、经营部门的工程按食品卫生的标准,进行严格验收,合格后发给卫生许可证。1983~1986年,全县共检查9526户次,对191户次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分别予以警告135户次,责令停业整顿53户次、停业生产3户次,追回已销售食品3起、1.45吨,没收销毁禁售食品78起、6.07吨,处以罚款161起、8419元,并组织力量巡回检查监督农贸市场,依法处置掺假、掺杂和变质食品。1987年和1988年,共培训行政人员315人次、从业人员596人次;对从业人员再进行体检,两年体检人数分别占从业人员的98.7%和98.5%;对有病的359人,调离岗位343人;两年检查食品621份,合格率分别为71.4%和76.2%;对不合格的95家,责令限期改进,22家停业整顿;没收、销毁禁售食品6.05吨,罚款5316元。
  附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
  1953年10月26日,九牧区黄碧乡村民误食野毒菇,中毒15人,死亡7人。
  1960年9月,观前、茅洲、樟山、高溪和际岭伐木场等集体食堂相继发生误食野毒菇事故,中毒45人,死亡6人。
  1973年2月28日,永兴公社下墩大队竹山第一生产队,全队社员集中生产队吃早饭,炊事员误用拌过毒鼠药的畚斗称米,造成46人中毒,经抢救后全部脱险。
  1980年11月29日,县五交化仓库管理员误将氟硅酸钠当小苏打调给管厝供销合作社,管厝供销合作社仓管员没有核对验收,就在12月3日将此货拨给溪南购销站营业员卖出部分,造成62人中毒,小猪也中毒死亡3头。
  第五章 防治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境内已发现的法定传染病有:鼠疫、天花、白喉、百日咳、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痢疾(包括菌痢和原虫痢)、伤寒(含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疟疾、狂犬病、流行性出血热、猩红热和流行性感冒等17种。
  一、烈性传染病防治
  鼠疫防治 浦城县鼠疫流行始于民国13年(1924),是年孙传芳军队从南平的大横和建瓯小松途经鼠疫区至浦城下沙宿营,致使该村染疫,发病15人,病死10人,病死率66.67%。民国31年,日军侵占浙江,鼠疫随衢州、龙泉两地难民传入浦城,沿公路线传播到富岭、城关、大游、仙阳和蒋溪口等5村镇,发病615人,病死508人,病死率达82.6%。是年,福建省防疫大队第一分队派人驻浦,从事鼠疫防治工作,但仍未能控制鼠疫病蔓延。民国32年,城关、观前、连墩等3个村发病69人,病死54人,病死率78.26%。民国33年4月,在苏处衕发现鼠疫患者,蔓延甚广,以富岭最为严重。至9月份,县卫生院医疗的患者252人,死亡177人。县防疫委员会;设隔离病房1所,病床10张,专门收治鼠疫病人。鼠疫流行状况稍有下降。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迁驻浦城后,过往人多,鼠疫流行大幅度上升。是年,在仙阳、富岭、大庄、余塘、濠村等5个村庄,发病445人,病死300人,病死率67.42%。其中,最严重的是富岭和大庄,分别发病240人和150人,病死125人和133人。民国34年,县防疫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国民党军政部派防疫队进驻浦城,负责对三十二集团军的鼠疫防治工作,同时,英国军事代表团医疗队参与地方鼠疫防治,负责检验工作。除观前乡发生鼠疫外,城区及其他乡镇无重大疫情发生。这年,在县卫生院增辟预防注射及种痘室,城区及富岭等乡镇共接种及注射10678人。民国35~36年,观前、濠村两村发病125人,病死100人,占80%。1950年,城关、仙阳、富岭、永兴、永平、水北、石陂等7个村,鼠疫发病114人,死亡65人,死亡率57.02%。1951年,成立华东区福建鼠疫防治所浦城防治站,采用专业机构管理、治疗与发动群众防治相结合,全县开展宣传、发动群众灭鼠、灭蚤,预防注射鼠疫菌苗等措施。是年,仅在石陂沙墩发现1例,及时医治恢复健康。1950~1954年,共预防注射33218人。1952~1957年,检查49408只鼠类,发现阳性鼠238只,阳检率为0.48%;检验死鼠142只,阳性8只,阳检率为5.63%。对检出疫鼠的地区加强防治措施,切断鼠间鼠疫的流行扩散,避免人间鼠疫发生。鼠疫从1924年发生至1951年,发病共有9个年份,疫区遍及东南西北4个乡的27个村庄,发病1421人,病死1061人,病死率为74.67%。1952年起,境内已消灭人间鼠疫。
  天花防治 民国8年,在官路村一带首发,至次年病死500余人。最后一次是1951年,全县共发病93人,病死13人,发病率为50.3/10万,病死率达13.98%。从1919~1951年的32年中,在境内发生过天花有13个年份(即1919、1920、1927、1930、1931、1932、1933、1935、1936、1943、1948、1950、1951年),共发病1008人,病死761人,病死率为75.5%。发病最高是民国24年,发病316人,病死257人,病死率占81.32%。主要疫区在官路,永兴乡的下洋,莲塘乡的陈家山、马洋、山桥、洪山、横源、吕处坞,濠村乡的蒋溪口、仑下、北坑、樟元等村庄。解放后从1950年开始,根据省人民政府消灭天花的部署,1950~1952年种牛痘88492人次,其中1952年种痘57248人,占当年人口数29.99%。1953~1965年种牛痘507751人次,每年平均39058人次,其中1964年种192337人,占人口73.13%。1981年,全县最后一次接种,种牛痘15112人。浦城从1952年起消灭天花病疫。
  霍乱预防 浦城根据现存调查资料,未发现有霍乱流行的历史记载。因此,预防工作的重点放在及时发现外来传染病进入县境内。采取“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加强疫情报告,开展霍乱菌苗预防注射。1962~1963年,共注射167130人次。并定期对城关周围池塘、稻田、溪河、水井、污水等进行外环境的病原检验。
  二、急性传染病防治
  白喉防治 1956年,卫生部门检验出有呈散发性白喉病例。1957年,在富岭、山路、双田、官庄等地局部性暴发流行,共发病37例,病死12例,病死率32.43%。经防疫站化验,系有毒力的白喉杆菌。1956~1983年,白喉共发病1102例,病死165例,病死率为14.97%。流行呈曲线型,每隔3~4年一次高峰期,年发病率最高为1966年,发病109例,发病率达40.40/10万,此后几年呈下降趋势,1976年又有回升,发病率达15.61/10万。1981年实行计划免疫后,疫情大大下降,至1984年降到零,达到卫生部要求的白喉发病控制在0.10%的指标。浦城自1984~1988年没有发现白喉病例。
  麻疹防治 1951~1980年,全县麻疹共出现13个流行高峰年份(即1951、1953、1954、1956、1957、1959、1962、1963、1965、1973、1976、1977、1980年),其中流行最盛的1957年,发病率达4564.3/10万,病死率高的年份集中在1957(7.18%)、1956(5.1%)、1951(4.77%)、1954年(3.95%)等。1970年,开始推广使用减毒麻疹活疫苗,改变流行规律。1981年,落实计划免疫措施。1982年,加强冷链装备,是年0~12周岁儿童50894人接受预防注射。以后每年麻疹疫苗接种数均达3~5万人之间,1988年发病率下降到27.82/10万。
  百日咳防治 1950~1985年,均维持在一定的发病水平,流行强度无规律,呈散在性小范围蔓延。1963年,流行高峰发病率达680.6/10万,病死率最高为1953~1954年,均占发病人数的12%以上。防治对策主要是加强预防注射,使用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联合制剂,1970年后改用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都发挥积极作用。1980~1983年,每年均接种1~2万名儿童,从而疫情逐渐稳定。1980~1988年,每年均达到30/10万以下控制指标之内,1988年发病11人,没有病死。
  流行性脑脊膜炎防治 流行性脑脊膜炎(简称流脑)是境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民国32年,官路在两个月内病死70余人。次年3月间,西塅、观前患者78人,死亡56人。1949~1988年的40年中有32年发生此病,共发病4987人,死亡246人,病死率4.93%。据卫生部门资料,1949~1965年,年发病率在5/10万左右,其间1959年,发病率达19.86/10万,为流行高峰年份。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串连,人口流动频繁,病源从外地传入,是年2~4月暴发性流行,全县发病2160例,发病率高达774.96/10万,是有记录以来最高峰年份。1969~1978年,散发流行,发病率为50/10万左右。此后,1979~1980年又出现过一次高峰,发病率分别达121.81/10万、181.54/10万。一般年份在20/10万左右。1988年发病9人,发病率为2.4/10万,没有死亡。
  流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2月和3月为流行高峰期,发病例占全年病例24.8%和49.3%,4月份后迅速下降。预防措施,1949~1959年,主要是广泛宣传推广畅开门户、摊晒衣被、减少串门、口服中药等。1960年后,用青霉素、度米芬、碘甘油等喷喉滴鼻,以消除鼻咽腔带菌;对疫点区易感者采用口服SD、RFP药物,都起过一定的预防作用。1983年,开始使用流脑多糖体菌苗,当年15岁以下儿童接种10.28万人,占应种儿童总数的74.35%。此后,每年均对重点疫区和交通沿线村庄少年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从而有效地控制疫病流行。1988年,预防接种菌苗1.09万人。
  脊髓灰白质炎防治 1964年发现2例脊髓灰白质炎,发病率为0.81/10万。1964~1988年,仅11年有此类病人。1982年为最高流行年,发病率达4.95/10万,这年全县18例病员中,分布于11个乡镇,分布面较广,发病季节较集中于7~10月,占全年病例的83.33%。1970年,开始使用口服减毒疫苗预防,1~2岁儿童为防治重点对象,每年服苗人数为5万人左右。1986年,疫苗糖丸剂型改成一粒混合苗后,提高全程服苗率。1985年发病率下降0.51/10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 首例乙脑病例的临床报告始于1962年,直至1985年从未间断流行。1962~1988年26年间共发病811例,病死125例,病死率为15.41%,是全县流行比较严重、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1968~1974年,乙脑发病率达20/10万以上,尤以1972年和1971年为高峰流行年份,分别达到42.75/10万和30.44/10万。1972年,开始使用乙脑疫苗,在重点疫区开展预防注射,病例数显著下降。随着乙脑预防接种面的扩大,疫势渐趋稳定。1988年,发病仅4人,发病率下降至1.1/10万。
  钩端螺旋体病防治 1962年,县医院首次诊断钩端螺旋体病1例。1964年,检验20份血清化验,发现阳性5份,其中黄疸出血型1例、波摩那型2例、秋季热型2例。是年,浦城一中师生参加秋收,有18人发病,死亡1人。1965年,开始实行钩端螺旋体菌苗预防注射以及改造山垄田等措施,对疫情起到控制作用。1966年从37例疑似病人的血液中检出6例为钩端螺旋体,阳检率为16.2%。1971~1972年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插队下田劳动染病者时有发生。1975~1977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病率较多,仅管厝登俊就有20例,病死1例。从1965~1988年共发病548人,病死37人,病死率6.75%,其中1966年和1967年为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21.5/10万、25.57/10万。1988年发病41人,发病率为10.8/10万,病死2人,病死率为4.88%。
  病毒性肝炎防治 1958年,县医院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试验诊断,发现病毒性肝炎在境内流行。1959~1988年,全县共发病2247人,发病最低年份在1961年,全县发生3例,发病率占总传染病发病的0.06%。其间曾出现过3次高峰期,即1962、1972和1983年。最高年份在1983年,发病188例,病死1人,发病率占总传染病的17.2%,病死率为0.53%。据1984年119例临床急性肝炎诊断,甲型肝炎59例,占49.58%;乙肝17例,占14.29%;非甲乙型31例,占26.05%;甲乙型双重感染者12例,占10.08%。其中,4月的病例数占全年病毒性肝炎总发病数53.78%,1~3月占21.85%,以甲型为主。1980~1981年,对不同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调查,总感染率为14.66%,年龄从0~9岁组感染率比较高,达21.32%,性别比例为同龄组男性达17.47%,女性为11.21%。病毒性肝炎以综合性防治措施为主,甲型肝炎主要是加强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食品卫生监测、服中药预防,乙型肝炎防治用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以及减少医源性感染和生活中密切接触者之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伤寒及副伤寒病防治 1950~1988年,共诊断病例155例,病死1例。1959年发病率16.06/10万,为最高年份,其次1971年为5.02/10万。1965年开展较大面积的三联菌苗预防接种,1970年后在发病较高地区作应急接种,使发病率得到控制。1986年发生过3例,没有死亡。
  痢疾防治 痢疾(主要是细菌性痢疾)是影响县传染病总发病率高低的主要疾病之一,解放后占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之前列。1950~1988年,共发病27312人,死亡633人,病死率为2.3%。最高峰期为1951年,发病达3699.94/10万,1959年呈现第二个高峰,发病为690.84/10万,流行波及1963年。1964~1978年均不超过85/10万,1979年开始回升而突破100/10万,1985年为103.12/10万,1986年又下降为90.55/10万,1987年和1988年有所上升,分别为116.2/10万和126.4/10万。痢疾发病季节一般8~9月为高峰,年龄分布以幼儿居多。1977年,陈源村调查,发现20例中0~5岁占13例(55%)。1982年,县调查流行菌型,主要是福氏(28/30),其次为宋内氏(2/30),其它年份偶然也有检出鲍氏。
  狂犬病防治 1951年发病1例。1981年,因邻县病犬侵入浦城交界的盘亭、官路、九牧3个公社共6个村,咬伤20人,发病2例,均死亡。1982年,疫情蔓延到仙阳、忠信等公社,发病死亡3例。1981~1982年,全县被狗咬伤631人,仅管厝公社被咬伤237人,病死2人。全县因狗伤害而接受狂犬病疫苗注射者有529人。经开展灭狗防病运动,共灭狗13144只,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流行性出血热病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病在县内于1973年12月和1984年11月各发生1例,以后未发现此种病例。县防疫站于1985年1月在濠村、大游采集鼠肺标本76份、鼠血清38份,作病原学和血清学检验,经鼠肺冷冻切片检出流行性出血热抗原2份,阳性率为2.5%;血清荧光抗体阳性3份,阳性率7.8%。说明家、野鼠中尚有流行性出血热病发生。
  猩红热病防治 1982年发现2例,发病率0.55/10万。1983年又发现1例。依据临床状予以拟诊,未分离出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也未做狄克氏阴转试验证实。
  三、慢性传染病防治
  麻风病防治 1952年,首次开展调查,发现麻风病患者7人。后在省白沙皮肤病防治院和建瓯麻风病防治院的技术指导下,经过1965、1973、1975、1978年4次大普查和多次重点区线索调查,截止1988年底,共发现84名麻风病患者,其中1972年发病39人。经临床治愈59人,大部分恢复劳动力;病死19例;尚有现症病人6人,仍在继续治疗。
  结核病防治 结核病,俗称肺痨病。1972~1979年,主要开展部分公社15岁以下儿童结核病感染率调查。1972年分别在临江、仙阳、莲塘、富岭、石陂、永兴等6个公社进行调查,对1.23万名阴性儿童给予接种卡介苗。1979年8月,县组织结核病普查队,分别选择山区的古楼大队、平原的桥头大队和林业化工厂为普查点,查出肺结核病人126人,以学龄前儿童患病率为高,其次是小学生、居民、农民。这年县对忠信等9个公社15岁以下儿童共接种卡介苗5.68万人。1984年9月,县在南浦、莲塘等12个乡镇,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感染率调查,查出阳性为1339人,结核感染率为6.37%,对阳性者进行X线拍片,大部分发现有肺部病灶,对2万名阴性者全部接种卡介苗。同年10~11月,全县各乡(镇)开展结核病线索调查,共调查219509人,发现结核患者1375人,初步摸清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1985年3月,举办全县结核病防治学习班,建立制度,制定统一化疗标准方案,下达化疗指标,共管理化疗结核病人700余例。
  性病防治 1960年3~6月,在忠信雁塘村进行试点调查,共调查378人、血检阳性69人,占当地人口的8.24%,诊断为梅毒患者有37例,均及时给予治疗。其中后天潜伏梅毒27例,骨梅毒1例,晚期皮肤梅毒1例,晚期心血管梅毒1例,先天性潜伏梅毒7例。性别关系,男性16人,占43.24%,女性21人,占56.76%。年龄关系,小于30岁者7人,占18.91%;大于30岁者30人,占81.09%。县人委发出《关于开展性病防治工作意见》,要求全县迅速开展检查治疗工作。是年全县共查出可疑梅毒患者4000余人,部分患者依照方案予以治疗。1986年,对重点人群抽查86人,检出淋病双球菌5人,康氏反应阳性(梅毒)1人。至1988年底,全县疫情报告性病124人,对此采取制止性病蔓延的措施。
  头癣及皮肤病的防治 1978年和1980年,开展头癣、疥疮病普查,共查22.79万人,查出头癣339人,疥疮686人。1980年,县防疫站在忠信公社开展头癣普查工作,并逐步在各公社开展普查,共检查29万人,查出头癣328人,疥疮678人,经药物治疗,治愈率达97.85%。1984年,县防疫站自制“皮肤软膏”,至1988年,全县共诊治头癣、疥疮等各种皮肤病人2000余人。
  第二节 寄生虫病防治
  丝虫病防治 境内是马来丝虫病中度流行区。1956~1961年,全县普查、复查38.37万人次,检出阳性患者4.14万人次,以村为单位平均阳性率10.78%,基本摸清马来丝虫分布范围。治疗3.7万人,受治率89.37%;对877人晚期患者进行1~2次海群生药物治疗。1964~1975年,反复查治传染源。共普查、复查37.41万人次,查出微丝虫幼阳性7788人,平均阳性率2.08%;治疗6481人,受治率83.21%。经过反复检查、治疗,水南、城关、永兴、九牧、官路、盘亭等6个公社微丝虫幼阳性率降到0.5%以下。1976年至1979年4月,重点对濠村、石陂、水北、临江、山下等公社部分大队复查治疗,共检查、复查215917人次,查出阳性1383人次,治疗2029人次(包括初治、复治),澄清全县丝虫病体症患者1875人。1979年6月,经省、地区、县丝虫病联合考核验收,浦城县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980年,为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净化疫区,从是年起,每年坚持考核后期监测和防治后期的补课治疗工作。1980~1985年,对临江、濠村、石陂、水北街、山下等5个乡(镇)19个大队血检2292人,阳性仅7人,阳性率为0.3%。蚊媒自然感染率调查5个乡(镇)27个点,捕捉解剖中华按蚊18574只,阳性32只,感染率0.17%。
  疟疾防治 疟疾在浦城有流行历史,1950年经过防治已基本控制,后又出现过局部流行。1961年,临江的寨下、源尾两村有患者23人;1964年,石陂公社发病1040人;1970年,秀里、棠岭两村有发病者24人,均及时治疗和采取控制措施。1971年,与建阳、崇安交界的蒋溪口、毛墘、村溪、佘墩、象口、塅尾、源头、山下、王柏、胡推、福禄等11个大队,疟疾暴发性流行,发病率分别在12.5~66.7%之间。是年全县发病达7054人,发病率占总人口的2.21%。1972年,全县发病率上升到13.5%,仍在继续蔓延。1973年,全县发病8.64万人,占总人口的26.1%,分布于莲塘、水南、水北、临江、永兴、古楼、山下、石陂、濠村等9个公社135个大队。1974年,通过大面积综合性防治措施,当年病情基本上得到控制。1979~1985年,除濠村、石陂两地有所波动外,其他地区基本稳定。1986~1988年,年发病人数为24~16人。
  钩虫病、蛔虫病防治 浦城农地传统使用人畜粪肥,又没有贮藏发酵习惯,致使钩虫、蛔虫容易传播。1959年,对10岁以下2岁以上的儿童进行粪检化验,蛔虫卵阳性高达99%。1959~1960年,对钩虫、蛔虫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服药441645人次,有一定效果。1963年,在盘亭的棠岭、临江的水西、濠村的樟元进行调查,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4.6%(292/452)、56.8%(173/304)、67%(58/86),感染者最小年龄为8个月,最高龄76岁,40~50岁之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1970年后,化肥增多,人畜肥减少,钩虫病有所下降。1979年,在莲塘公社检查1080人,有钩虫病感染者107人,感染率9.91%,有明显症状者10例,占感染者的9.35%。1984年,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在浦城举办全地区寄生虫病学习班,对水南农场菜农67人进行粪检,有钩虫感染者4人,感染率占5.97%,都无明显症状出现。蛔虫病防治前后两次,1959年用宝塔糖、疳积片、山道年、使君子、苦楝皮等药。共治疗144759人,驱虫率为80%。1979年根据国务院通知,为12岁以下儿童免费普遍驱蛔虫。在莲塘公社西岩大队搞试点,对该村12岁以下儿童401人粪便检查,发现有蛔虫卵的352人,占87.78%。蛔虫感染仍然很高,是年用“驱虫净”,有90421名12岁以下儿童免费治疗,服药率占儿童总数93.2%,未发现严重反应,效果良好。1985年用“左旋咪唑”药物,共治疗4.6万人,排虫效果达70%至80%,收到明显防治效果。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 1978年,县卫生局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调查288503人,其中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730人,占0.25%。1981年12月,县防疫站在忠信公社举办全县地甲病防治培训班,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按统一诊断方法和标准普查,全县调查185177人,有地甲病患者6874例,患病率3.71%。按发病率小于3%为非病区、3~10%为轻病区、大于10%以上为重病区的国家规定科学划分标准,九牧、濠村2个公社为重病区,其他公社属轻病区。从6874例地甲病患者分度来看,I度6112例,占88.91%;Ⅱ度653例,占9.5%;Ⅲ度109例,占1.59%。从分型分析,弥漫性居多,其他型少。患者中,男性2116例,占30.78%;女性4758例,占69.22%。各年龄组均有患者,以10岁为高峰,其次为不足周岁。发病区域与饮水有关,据1983年在古楼、莲塘、富岭等3处的山区、半山区、平原不同类型饮水源含碘量测定,井水含碘为每公升8.0毫克至4.4毫克,地面水(包括河、田、溪水等)含碘量为每公升2.5毫克至退迹量(0.1)毫克。在6874例患者中,饮用井水患者669例占9.73%,饮用地面水患者6205例占90.27%。1984年,县防疫站开始对地甲病治疗,使用碘丸。至1988年,治疗6735人,治疗率为97.97%。服药1年后复查Ⅰ度至Ⅱ度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和治愈。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 1983年,县防疫站在全县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线索调查工作,抽查中、小学各1所及作水氟含量测定,全县共查16001人,查出患有氟斑牙者258人,患病率为1.61%。同时在管厝的茶坪村拟诊2例氟骨症患者并作水含氟量测定(每公升3毫克)。1985年8月,县防疫站协同水电局实地查勘管厝乡党溪茶坪的高氟地区改水规划,再次普查地氟病,共查105人,拟诊为氟斑牙38人,患病率为36.19%;拟诊为氟骨病12人,患病率11.43%,并作水氟含量测定(每公升3.1毫克)。同时配合省水文监测中心3名技术员前往茶坪、富岭浮流村、官路乡及城关下岚等地进行水质实地调查,共采水样11份,岩石14份检验分析,除茶坪水含氟量超标准(每公升3.1~17.0毫克)外,其他水含氟量均在正常范围(每公升0.4~0.6毫克),已基本查清全县地氟病(高氟)区是管厝乡党溪村茶坪。为防止地氟病发生和蔓延,县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水改等工作。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除尘 1978年,建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拨给浦城1台鞍劳粉尘采样器,从1979年开始,对铜矿、硫铁矿、磷肥厂等19个厂矿各类粉尘进行测定,共测定69个点,合格点4个,合格率5.8%。经过测定,不合格的工厂,有的安装除尘设备、有的改变过去传统旧式方法,粉尘浓度明显降低。1983年,对林业化工厂进行活性炭粉尘浓度监测结果,煤炭工种木炭尘每立方米达1205毫克,超过标准119.5倍,最低浓度是烘干工种,每立方米达190毫克,超标准18倍,均值每立方米500.4毫克,严重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这一情况,引起领导重视,地区劳动局和厂方共投资7万元,增添该厂除尘设备。
  矽肺和其它尘肺防治 1984年底统计,全县有尘肺病108人,其中矽肺病107人,活性炭尘肺病1人。矽肺患者中,厂矿有25人(铜矿15人,硫铁矿9人,磷肥厂1人)。活性炭尘肺患者为林业化工厂1名工人,于1984年测定为I期;铜矿工人2人,曾诊断为矽肺Ⅱ期。由于浦城县无此专业诊治机构,凡发现尘肺病人后,送建阳地区职业病防治院诊治。
  第六章 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一、围产期保健
  1953年3月,开展婚前检查、孕期检查,发现有异常胎位、妊娠中毒等症后,即及时矫正治疗。是年婚前检查316人,产前检查402人。1954年,县妇幼保健站和县卫生院增设妇产科门诊,都开展婚前、产前检查,当年全县有孕妇9515人,得到产前检查的有615人,检查1672人次,检查率仅6.46%。发现胎位异常的38人,通过纠正措施,有14人恢复正常。1957年后,城乡每年开展孕期检查,进行孕早期的保健指导。1979~1985年,举办围产期保健学习班,进行优生优育和禁止近亲结婚的宣传,并在各公社选1个大队,作围产期保健试点,开展孕妇系统管理。1985年,全县有孕妇3538名,孕期检查2206人,检查率62.35%;住院分娩1400人,住院分娩率39.57%;产后访视3055人,访视率86.35%。产妇死亡4人(羊水栓塞1人,产后感染1人,死因不明2人)。1988年,全县有孕妇3358名,孕期检查2482人;住院分娩1799人,住院率53.5%;产后访视3207人,访视率95.5%。产后死亡6人,病死率0.18%。
  二、妇女病防治
  解放后,开展妇女卫生保健宣传,1958年进行子宫脱垂病和妇女闭经病调查治疗。1960年,调集110名医务人员组成6个医疗队,深入农村进行“四病”(浮肿、小儿疳积、子宫脱垂、妇女闭经)普查普治,在全县104479名妇女中,检查46036人,其中有子宫脱垂1427人,闭经3431人。经过用中药治疗,治愈子宫脱垂1175人,并对妇女闭经病给予免费治疗。1974年,先后举办3期妇科病查治学习班,受训达80余人。当年,共查已婚妇女15280人,患各种妇科病2166人,其中子宫颈糜烂2153人,滴虫性阴道炎12人,粘膜下肌瘤1人。各地结合计划生育随访,治愈子宫颈糜烂365人。1978年,对现有妇科“两病”(子宫脱垂、尿瘘)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在摸底调查中,发现有子宫脱垂病人836例,经手术治疗319例;尿瘘47例,手术治疗16例。1980年后,又治疗新旧病人589人。1981年秋,对全县机关和工矿企业单位的女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普治,共查1145人,查出各种妇科病534人,发病率达46.64%,经有关方面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治愈率及好转率达98%。
  第二节 新法接生
  民国17年(1928),浦城助产士汤惠芝首次施行新法接生,但直至1949年,采用新法接生的乃极少数。
  1950年,把推广新法接生列为全县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城镇把民间助产员组织起来成立接生站,在乡村开展培训接生员、助产员和改造旧接生婆等工作。是年,全县新生婴儿9329人,新法接生748人,占8.02%。从1951~1955年,共办培训班5期,培训新法接生员218人,改造旧接生婆92名,城乡建立16个接生站(组)。1954年7月,县卫生院设置妇产科,首次施行剖腹产手术。1956年,有不脱产新法接生员627人,全县新生儿6148人,新法接生4427人,新法接生率达72.08%,其中城关地区已普及新法接生。1958年冬,在乡区8个公社保健院建立产院,68个大队建立分产院,产床共219张,因条件不具备,至1962年先后停办。1964年,新法接生率达97%。1965年,全县建立接生站104个、产院6个、简易产院18个,24个公社共培训不脱产接生员446人。1974年,新法接生率又下降至47.7%。次年上升到80.3%。1978~1980年全县共举办女“赤脚医生”和接生员训练班达87期,受训人数共679人。1981~1988年,全县17个乡(镇)卫生院均建立妇幼保健组。1988年,出生婴儿2276人,新法接生率达98.11%;旧法接生43人,占1.89%;住院分娩918人,住院率40.33%。
  第三节 儿童保健
  民国期间,有开展儿童健康比赛。
  1952年,县组织医务人员在城区8个街道、单位进行儿童体检,共查874人,发现疥疮73人、头癣64人、肺结核44人、疝气22人、其他病372人,全部实行免费治疗。此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城乡均进行儿童健康检查,及时矫治患病儿。1980年起,县规定每年对城乡幼儿园、托儿所和独生子女进行健康检查、矫治,同时建立健康卡片。1982年5~7月,对县内南、中、北3个片7个公社的正常少年儿童进行体重、身高、坐高、胸围及头围等5个指标作抽样调查,共查0~7岁儿童5232名。1984年,全县经调查摸底0~7岁儿童48997人,先后组织医务人员下村开展儿童体检,共查5735人,发现有疾病的儿童均及时进行治疗。
  第四节 学生保健
  民国28年(1939),县成立健康教育委员会,收取县立中、小学卫生费,统一采购药品、药械,分配给学校。解放后,城乡各学校开展各项基本卫生保健。1952年,浦城中学设立卫生室,配有专职校医,备有常用药品,开展常见病防治工作。1954年起,城乡医务人员在六一儿童节前后,为各幼儿园、小学儿童进行体检,共体检1380人,矫治有缺陷543人。1957年,在全县学校进行白喉类预防注射2615人,对解放小学流感患者800人进行药物治疗。1964年,在城关7所中小学,对5000名学生作碘甘油滴鼻,预防流脑。1970年,在全县给予10岁以下学生口服小儿麻痹糖丸约计2万人。1973年,加强各公社所在地集镇小学、幼儿园的儿童喷喉滴鼻,防治流脑和流感。对下乡支援秋收的学生,进行钩端螺旋体病预防注射。1979年,体检学生3678人,根据浦城一中调查说明,学生视力保护、结核和龋齿预防是学校卫生的重要项目。1980年,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学生体检健康档案,防疫站对城关中学、小学各2所学生共体检4773人。据其中的一所小学体检结果统计,砂眼占39.5%、视力减退占7.91%、色盲占3.34%、龋齿占19.87%、甲状腺肿大占8.79%、心脏有二级杂音占0.61%、肺结核钙化占23%。
  1981~1988年,对城关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小学开展定点视力监测,推广近雾疗法和眼保健操,学校教室的采光、照明设备逐步得到改善。1981年,在4所中学和4所小学进行定点视力监测4584人。1982年,检查4634人,并开展视力保护,推广眼保健操。1983年,检查5721人,采用近雾疗法治疗学生近视349人。1984年,在8所中、小学进行视力监测,共查学生5867名,视力减退1351人,占23.02%。1985年,视力监测8400人,学生视力减退率以浦城一中最高,占44.4%。并在临江小学14个教室进行自然采光测定,合格率78.5%。同年,进行学生体检11018人,其中中学生3992人、小学生7026人。
  第五节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56年,开展计划生育重要性、避孕节育的宣传工作。1963年,在城关地区进行避孕、性知识、孕期保健宣传,并建立避孕指导门诊部,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是年,有81名孕妇作计划生育手术。1964年,执行卫生部颁发的《节育手术常规》,对各种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手术方法及步骤作出规定。是年,还在城乡设置避孕药具供应点27处,供应避孕药具18400余件,男女结扎共72人。1965年,训练技术人员12名。1973年,贯彻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汇报会提出的“晚、稀、少”的要求,先后抽调80名医务人员组成12个手术队,到16个公社做计划生育手术16626人。1978年,县卫生局举办计划生育技术训练班,培训赤脚医生、公社卫生院护士共153人。
  1980年后,各公社卫生院均可承担计划生育指导工作。
  第七章 医疗
  第一节 中医
  中医的发展源远流长。据有关志书记载,远自宋代,就有张炳精通医术,精心诊治病人。明代以后,中医除一般病普诊外,已有擅长医疗某一专科的医生。明代的黄至,在大疫流行时,施药治病用验奇方救治人数甚多,后其子秉键辑《黄氏医案》刊印于世。清代雷丰,擅长疫病杂症,并整理《医法心传》,其子大震与门人等用其验方合著《医家四要》4卷。清代精于医治痘麻科的有邓连岳、刘帮勋,邓在乾隆初年痘疫传播时,经其治愈多人。长于治疗妇科和儿科的有张云翼、祝景宣等。民国时期精于麻痘科的有徐泰昌、郑玉瑶等。徐泰昌不仅擅长于中医内科、妇科,对于儿科尤精,曾纂写《痘疹发微》、《临证效方》。海军宿将萨镇冰、陈绍宽曾赠给他“功同良相”、“寿世寿人”横匾。精于治疗喉科有徐赞培,辑录有《喉科治疗经验集》一书,后有祝贺三、徐之荪、甘文孔、季长庚、苏少坡、何其贤、徐之蒿等众多有名中医,涉及中医内、外、妇、儿、伤、喉、眼、针灸及蛇伤等各科治疗范围。
  民国期间曾一度出现排斥中医现象,散布“中医不科学”、要“废止旧医”或“废医存药”的言论。中医界曾向国民党南京最高当局提案,徐泰昌代表县中医药界参加全国“请愿团”,联名向当局提出抗议。
  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确定“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浦城于1955年4月和1959年2月分别召开中医代表会议,贯彻团结中西医政策,组织西医学中医和中医带徒等。1960年,县设中医研究所,各公社成立中医或青草药研究组,搜集治疗“四病”(水肿病、妇女闭经、子宫脱垂、小儿疳积)单方、验方、秘方1100多种,并编辑《浦城县单验方选集》。1979年,对社会闲散中医、中药人员进行统一考试。1985年6月,县中医院设置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痔疮、中医骨伤、青草、蛇伤等中医传统专科,设立中医病床50张,初步成为县中医的临床、科研、培训的中心。1988年,县中医院门诊96537人次,住院763人,治愈370人,好转384人,治愈与好转率合占96.82%。
  内科 主要运用“望、闻、问、切”四诊,中医辨证施治及中药汤剂来治疗。同时也吸取西医所长,利用现代医学、器械设备来辅助诊断。病房采用中医常规护理,书写中医病历及护理记录。
  骨伤科 伤科包括所有内伤,骨科治疗闭合性骨折。突出中医特色,以手法为主,及时纠正畸形,临床复位达90%以上,配合中药制成的消肿膏外敷,采用中医小夹板固定等方法。1985年以来,已治疗400余例,治愈率达96%。特别是小儿陈旧性骨折15天,折断后再整复获得成功。关节陈旧性脱位23天,经治疗后复位。对股骨骨折离位不明显者,采用中医中药外敷、内服治疗,获得满意效果。
  痔疮科 医治内痔、外痔、直肠息肉、肛瘘、肛裂、肛周脓肿等肛门疾患。采取中医手术疗法、膏散剂外用、中草药熏洗及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针灸科 采取针刺、艾灸、拔火罐、药物热敷等法治疗中风、痹症、瘘症、痛经、阳痿、遗精、小便癃闭等病,均有较好疗效。1959年9月,县医院中医运用针灸治愈后天性哑巴一例。
  青草科 使用干、鲜青草药,采取内服、外敷,配合针刺、放血等法治疗内、外、妇、儿、伤等科疾患。特别是产后风、小儿疳积、跌打损伤、风湿痛等病,疗效显著。1959年春至1960年底应用中草药贯仲汤驱钩、蛔虫,全县达31万人次。
  蛇伤科 浦城蛇伤病例常有发生,农村蛇伤发生率高达千分之一,传统青草药外敷内服,对轻伤疗效较高。1976年8月,省蛇伤会议认为“浦二号”蛇药临床疗效好。1984年后,对“浦二号”进行剂型改革,由青草药改为胶囊制剂,用其治疗蛇伤危重患者,并配合使用抗蛇毒血清,一般疗效达到98%。
  外科 采用中草药制成膏、丹、丸、散及中药汤剂,治疗外科疾患。1976年,仙阳卫生院采用多种草药制成“骨髓灵”,治愈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较好。
  第二节 西医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县基督教堂传教士魏仰基为教友治病,西医始传入浦城。宣统元年(1909),西医陈天锡开设并育西药房,应用西医结扎法治愈一例因刀伤动脉大出血的患者而扬名。宣统二年,陈从外地购进牛痘苗进行预防接种,取代痘痂粉吹入鼻腔。民国元年(1912)后,西医汤绍宗开办同仁医院,还有一所牙科医院。民国17年,汤惠芝在城关首次施行西法接生。民国25年,省政府巡回医疗队第一队第三分队来浦,专门从事天花、疟疾、痢疾的防治。民国26年,县成立卫生院,民国32年,设隔离病院1所,收治鼠疫病人。民国37年,私立有仁慈医院和济众、救济、济寿、济世、普爱、同济、接禄等诊所。
  解放以后,西医医疗水平如下所叙。
  内科 初期只能诊治伤风感冒和胃肠道等常见病。1960~1965年间,先后建立X光室、检验室,开展临床生化检查,提高对腹腔及脑部疾病的诊断水平。1962年,能诊断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1965年,能明确诊断乙脑,具备人工气腹治疗肺结核空洞、气管内给药、胸腔闭合性引流排气、肝穿抽脓以及直肠镜检查等技术。1971年,能进行心包穿刺。1973年,能进行胸骨骨髓穿刺、侧脑室穿刺,开展甲肝试验及其他免疫检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心电图的应用,对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有新的识别手段。1976年,总结运用以阿托品为主进行救治急性氯喹中毒的经验。1978年后,又总结阿托品过量的不同表现及识别、处理方法等。1979年,应用生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显著疗效。1980年抢救一例因产后心脏病,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心脏自主心律停搏43分钟病号获得成功。1981年后,先后添置心肺功能检查、脑电图检查设备,对心、脑、肺、肾等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休克、中毒等病症,都提高诊断和抢救的能力。1985年,内科门诊诊治22517人次,住院收治1388人,治愈率57.5%,好转率39.3%,病死率3.2%,抢救危重病人332例,抢救有效率88%。1988年,内科门诊2.83万人次,住院1402人,治愈率47.57%,好转率40.65%,病死率3.07%。
  外科 初期只可做些缝合、脓包切开等小手术。1957年,设立外科病床,作阑尾切除、疝修补、内痔切除等手术。1958年,能作总胆管造瘘和肿囊切除术。1961年起,除胰腺切除及肝切除术外,还能做胃空肠吻合术,肠、脾切除术,脾、肾静脉吻合术等,1962年,抢救一例烫伤面积达70%的患者获得成功。1963年还开展骨折钢板内固定、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1964年开展硬膜外麻醉、静脉复合麻醉及肢体神经阻滞及骶麻等。1972年,开展心包造瘘术。1978年,能进行肾切除、前列腺切除、肾盂及输尿管取石、尿道吻合术等泌尿科手术。同年,曾成功地摘除一个重达23公斤的腹膜后多发性脂肪瘤。1980年12月,进行动脉导管结扎、纵隔肿瘤切除、肺叶切除以及二尖瓣狭窄瓣膜分离手术。1985年外科门诊15976人次,住院1608人,治愈率70.8%,好转率为21.6%,病死率1.9%,未愈出院5.7%。1988年,外科门诊15152人次,住院1603人,治愈1299人,治愈率81.04%,好转215人,好转率13.41%,病死25人,病死率1.56%,未愈出院64人,占3.99%。
  妇产科 初期只能治些常见病及接生。1954年,设妇产科病房,床位4张,开始收容产妇住院分娩,进行常见难产的处理。1955年,首次剖腹取出残留胎体获得成功。1957年,能做剖腹产、宫外孕、卵巢囊肿、子宫破裂修补等手术。1971年,能进行子宫肌瘤手术及阴道或子宫脱垂切除手术等。1978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妇科二病(子宫脱垂、尿瘘)治疗,先后为70多例各种尿瘘、200余例子宫脱垂病人施行手术治疗。1981年后,已能做腹膜外剖腹产、输卵管复通术、腹式和阴道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难度较大的子宫肌瘤、晚期卵巢癌等手术。1988年,妇科门诊11207人次,住院247人,治愈率14.05%,好转率0.08%,死亡2人,死亡率0.08%。
  小儿科 1959年,在县医院设5张儿科病床,能做气管切开术,抢救白喉气道阻塞患儿,椎管内给药治疗流脑,开始采用小儿静脉穿刺的输液方法。1965年,医院成立妇儿科,设儿科病床16张,开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采用胰岛素低血糖疗法治疗乙脑后遗症。1974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喘憋性肺炎、小儿腹泻。1983年起,能早期诊断小儿肠套叠,确诊先天性膈疝、肺动脉狭窄。对中毒性肠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肾病综合症均取得满意疗效。1985年,建立新生儿病房,添置早产儿培育箱,对小儿危重病的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急性溶血危象、糖尿糖酸中毒等都有较高的诊断与抢救能力。1985年,小儿科门诊17660人次,收治住院1057人,治愈率87.9%,好转率10.9%,病死率为1.2%,抢救危重患儿97例,成功率为87.6%。1988年,儿科门诊17678人次,住院850人,治愈715人,治愈率84.12%,好转118人,好转率13.88%,死亡4人,病死率为0.5%;抢救危重患儿52例,成功率96.1%。
  五官科初期只能用一般药物治疗砂眼及五官轻度炎症。1963年,县医院设五官科门诊,诊治常见疾病。1965年,能进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术、青光眼降压术、眼内翻矫术和乙状胬内埋藏术,设病床收容眼科及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住院治疗。1973年,添置挤切术及乳突眼治术等器械,能作小孩扁桃体挤切术,鼻侧切开行鼻腔肿瘤手术,胆脂瘤型中耳炎及其颅内并发症危重病人的手术,同时还能做白内障针拔术、眼内异物摘除术。1976年后,能做唇裂矫形、腮腺及颌下腺肿瘤切除等手术,并开展鼻腔大出血、食道气管异物的急救。1988年,门诊11409人次,住院168人,治愈率77.38%,好转率17.26%。
  传染科 1982年,县医院成立独立科室,收治活动性肺结核、传染性肝炎、流脑、乙脑、小儿麻痹症、白喉、水痘、钩端螺旋体病、伤寒、菌痢以及狂犬病、破伤风等病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成功率:1982年57.1%,1983年58.4%,1984年76.3%,1985年85.4%,1988年达91.4%。对乙脑后遗症采用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对脑疝抢救开展侧脑室穿刺。
  附 援外医疗
  1983年11月22日,浦城县医院院长、外科主治医师潘榕生、县防疫站驾驶员温志华奉国家委派参加第5批赴塞内加尔共和国医疗队,1985年春回国。在该国期间,潘榕生成功地做大小手术4千多例,其中为一大学生摘除9公斤肿瘤一例。该国发生民族武装冲突,他参加前线救护,潘榕生被授予该国二级勋章。温志华安全行车7万多公里,并参加医疗队的后勤工作,被授予该国骑士勋章。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955年4月,县召开中西医代表会议,传达省中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团结中西医政策。1958年,县医院建立中医科,在临床中,对某些疾病如乙脑、流脑、肝炎、消化道溃疡、泌尿道结石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1960年,县医院选送西医1名赴省中医院离职进修,同时举办“西学中”在职人员学习班。1974年开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喘憋性肺炎、小儿腹泻,效果较好。1978年,通过西医学中医,对一些妇科病、产后及手术后虚弱病人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应用活动祛麻法为主治疗宫外孕20多例,收效良好。临床应用方面有:
  针刺麻醉 1970年9月至1971年,县医院外科手术总例数257例,应用针麻204例,占79.38%,其中胃手术36例,胆道手术29例,剖腹探查10例,肠切除10例,肠梗阻松解术14例,阑尾炎切除14例,疝修补15例,膀胱取石4例,甲状腺切除2例,子宫切除10例,剖腹取胎31例,宫外孕11例,输卵管结扎16例,卵巢囊肿摘除术2例。但也存在肌肉松弛不够,部分病者仍感疼痛等缺点,其后,被硬膜外麻醉所代替。
  治疗急腹症 1974年,县医院外科收治胆囊炎、胆石症137例,其中125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78.8%,有效率达99%。收治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输尿管结石、胆道蛔虫并感染等11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良效。
  治疗精神分裂症 1979年,县医院内科收治精神分裂症病人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在14~40岁之间,病程1个月至半年。临床分型:狂躁型5例,青春型1例,妄想型1例,紧张型1例,忧郁型2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9例,好转1例,疗程最长45天,最短15天。
  在中西医结合中,中医也吸收西医的所长,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道理及器械设备来辅助中医的诊断治疗,县中医院添置超声波诊断仪、超短波治疗机、心电图机、音频电疗机、角膜显微镜、721型分光光度计、口腔综合治疗机、200毫安X光机以及显微镜、电冰箱等器械设备。
  第八章 药品 药材
  第一节 中药
  浦城地处山区,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群众自采青草药防治疾病有悠久历史。
  据1986年10月至1987年11月药材资源调查统计,全县共有药材851种,总蕴藏量8.48万吨。1986年,县医药公司收购利用品种达303个,收购量达1250吨。主要品种有厚朴、泽泻、茯苓、薏苡仁、海金沙、天门冬、瓜蒌、砂仁、首乌、黄精、金钱白、白花蛇、蕲蛇干、百合、茵陈、台乌、百部、白毛藤、白扁豆、桑白皮、白术、白芍、银花、山药、玄胡、半夏、香附、桔梗、龙胆草、天花粉、黄栀子、乌木角、钩藤、穿山甲、鳖甲、鸡内金、厚朴花、辛夷花、苦参、前胡、葛根、白前、天南星、防已、威灵仙、女贞子、苍耳子、金英肉、山楂、夏枯草、鹿含草、益母草、阴阳合、蛇胆、五倍子、木瓜、莱菔子等57种,尤以厚朴、薏苡仁、泽泻、蕲蛇干为著称。
  浦城自清代开始广种厚朴,为与川朴齐名的建朴主要产地。1960年后,平均年收购60吨。1965年收购246.5吨,1984年收购266吨。1957~1986年共收购调出2754吨。薏苡仁是浦城传统土特产,最高年1954年亩产达到120斤,产量385吨,以忠信、管厝、仙阳、官路为主要产地。泽泻于清嘉庆年间从建瓯吉阳引进种植,故又称建泽泻,浦城为建泽泻主产区之一,最高年产(1957年)达105.2吨,主要产地为石陂、临江、永兴,尤以石陂的泽泻质量为佳。蕲蛇干,又名五步蛇干,最高年产(1971年)0.55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解决中药材的需要,1959年,全县建立65个药材生产专业队、92个药材试验场,种植药材面积3741亩,共98个品种。1960~1962年,药材专业队和试验场陆续被解散。1970年,开始建立主要常用药材基地,在莲塘公社浦潭大队建立100亩药材试种场,试种杜仲、厚朴等乔木药材,获得成功。1973年,在管厝党溪大队建立商品药材基地,种植辛夷花、白术、茯苓、白芍、薏苡仁、枣皮、菊花、黄柏、厚朴、枳壳等品种共500亩。1974年,在石陂国营林场、布墩大队建立厚朴母林基地,面积达1400亩。同年又在管厝河源大队建立白术、黄栀子、白芍、薏苡仁、茯苓、辛夷花等商品药材基地150亩。1979~1988年,分别在石陂、仙阳、上青岭建立3个养蛇基地,养殖各种蛇达1.2万多条。1985年,石陂渡头林场建立厚朴林种植基地1000亩。
  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清咸丰六年(1856),江西南城药业经营者单焕生与刘某来浦城开设中药店,前店后厂,收购当地群众采集的中草药进行加工炮制销售。嗣后,其他药店也采用此方式加工。1954年,县供销合作社从城关国营商店中抽调一批中药人员成立中药材经理部,组织技术熟练的药工进行饮片加工,供应全县。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国药业设立加工组,专业从事药材加工人员12人,除加工饮片外,还生产丸、散、膏、丹等中成药。1964年,国药商店与县酒厂配合生产十全大补酒、养血愈风酒供应市场。1972年,开始生产十全丸、桂附理中丸、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接骨丸、二妙散、山楂冲剂、烧伤素等20余种。1985年5月,在城东郊上青岭建立中药材加工厂,年加工140个品种,达25.3吨。1988年,全县年使用中药950种、535吨中,本地生产73种、3吨。此外,调出厚朴、薏苡仁、白毛藤、金银花、茯苓等11个品种、72吨,其中厚朴60吨。
  第二节 西药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西医技术传入浦城,直到1957年,所用西药全从外地购进,数量少,品种不多。1958年,县医院根据临床需要,开始配制一般合剂、散剂及外用软膏、擦剂、洗剂,当时由于设备简陋,仅配制10%葡萄糖盐水及生理盐水。1963年,建立简易配药室,配制灭菌制剂、普通制剂等50余种。1976年8月,石陂卫生院根据省蛇伤防治会议决定,将退休干部练贵美献出的中草药方付诸临床应用,获得成功,列为省医学科研重点项目,定名为“浦城二号蛇药”(简称浦二号蛇药)。从1977~1983年临床验证,医治165例,治愈率达98.1%。1977年,县医院建立比较正规的灭菌制剂室,包括有蒸馏水车间、消毒间等,配制药品达70余种。1978年石陂、仙阳中心卫生院和城关卫生院各建立1个制剂室,产品有:胎盘组织液、普鲁卡因、硫酸阿托品、维生素Bl2、红草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四环素、碳酸氢钠、乳酸钙、复方噻唑、复方白头翁片剂、关公须、穿心莲、胎盘粉喉散等针剂、水剂、冲剂、软膏、胶囊等36种。1982年,县医院建立普配室和药检室,其制剂产品经建阳地区卫生局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并发给《制剂许可证》,配剂大型输液品种有10%、20%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维持液,平衡液,甘露醇等;针剂有地卡因、0.25~1%普鲁卡因、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碘化钠等;普配有合剂、散剂、软膏、擦剂、洗剂以及眼、耳、鼻滴剂等共120余种。制剂产品药检合格率达98%以上。
  1988年,全县使用西药达2516个品种。
  第九章 健康水平
  第一节 健康状况
  1978年,对241名干部进行健康检查,受检年龄20~35岁22人,占9.13%;36-45岁75人,占31.12%;46-55岁112人,占46.47%;56-65岁32人,占13.28%。健康状况较好,未发现脏器疾病的有72人,占29.87%;健康状况一般的有68人,占28.22%。发现有重要脏器疾病的有101人,占41.91%。年龄与疾病关系:20~35岁组22人,发现6病种次;36~45岁组75人,发现47病种次,46~55岁组112人,发现81病种次;56~65岁组32人,发现46病种次。由此证明随着年龄增长,各种疾病显然增多,其中消化道溃疡发病占16.44%,居第一位;肝肿大(病史)占10.50%,居第二位;冠心病占9.59%.居第三位;高血压病占7.76%,居第四位;慢性支气管炎加肺气肿占6.85%.居第五位。
  第二节 死亡率及构成原因
  1956年,全县死亡2167人,死亡率1020.5/10万。其中传染病死亡99人,占死亡数的4.57%;产妇、婴儿死亡44人,占死亡数的2.03%。1978年,全县死亡2182人,死亡率613.8/10万。其中传染病死亡20人,占死亡数的0.92%;产妇婴儿死亡22人,占死亡数的1.01%。1988年,全县死亡2508人,死亡率661.6/10万。其中传染病死亡5人,占死亡数的0.2%;产妇、婴儿死亡8人,占死亡数的0.32%。
  一、传染病死亡
  民国37年(1948)7~12月,死亡860人,死亡率486.26/10万。其中,死于疟疾361人,伤寒308人,肺结核62人,斑疹伤寒52人,天花21人,鼠疫、猩红热、痢疾各12人,流脑8人,麻疹6人,白喉4人,梅毒2人,共12种。1950年,死亡278人,死亡率154.1110万。其中死于痢疾149人、鼠疫65人、百日咳39人、天花25人。1956年,死亡99人,死亡率46.62/10万。其中死于麻疹81人、痢疾11人、白喉7人。1965年,死亡100人,死亡率39.14/10万。其中死于麻疹82人、白喉10人、乙脑2人、流脑2人、痢疾1人、钩端螺旋体病3人。1978年,死亡20人,死亡率5.63/10万。其中死于流脑7人、白喉6人、乙脑5人、钩端螺旋体病2人。1988年,死亡5人,死亡率仅1.3/10万。其中死于钩端螺旋体病2人、痢疾2人、肝类1人。解放后传染病死亡率,从1950年154.1110万下降到1988年的1.3/10万,下降率达98.2%。
  二、恶性肿瘤死亡
  1973~1975年3年回顾性调查,全县死亡393人。其中胃癌115人,占29.26%,居第一位;肝癌52人,占13.23%,居第二位;宫颈癌50人,占12.72%,居第三位;食道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白血病各23人,并列第四位;肺癌16人,乳腺癌7人,其他癌肿瘤61人。死亡年份:1973年,死亡122人,死亡率36.85/10万;1974年,死亡123人,死亡率36.86/10万;1975年,死亡148人,死亡率43.52/10万。
  三、产妇及婴儿死亡
  民国37年7~12月,县卫生院统计,全县产妇死亡48人,婴儿死亡90人,共138人,占总死亡数的8.31%。1950年,产妇9329人,死亡43人,病死率0.46%;新生儿9329人,死亡128人,病死率1.37%。1956年,产妇6148人,死亡9人,病死率0.15%;婴儿6148人,死亡35人,病死率0.57%。1965年,产妇10947人,死亡5人,病死率0.04%;婴儿10947人,死亡4人,病死率0.04%。1978年,产妇7566人,死亡5人,病死率0.07%;婴儿7566人,死亡17人,病死率0.22%。1985年,产妇4212人,死亡4人,病死率0.09%;婴儿4212人,死亡33人,病死率0.78%。1988年,产妇4242人,死亡4人,病死率0.09%;婴儿4242人,死亡4人,病死率占0.09%。
  构成死亡原因最严重的传染病和产妇、婴儿病(包括产妇难产、产褥热、婴儿破伤风及儿童营养不良等),现已明显减少。近几年来,高血压、动脉硬化、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大有增加趋势,构成死亡原因较主要的是心肌梗塞、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第三节 平均寿命
  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241300人(男性129880人,女性111420人)。其中,60~69岁男性4540人、女性5258人,共9798人,占总人口4.06%;70~79岁男性1144人、女性1749人,共2893人,占1.20%;80~89岁男性79人、女性189人,共268人,占0.11%;90岁以上3人,均为女性,占0.O01%。年龄最大者97岁。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64038人(男性191494人,女性172544人)。其中.60~69岁男性9479人、女性8772人,共18251人,占总人口5.01%;70~79岁男性3564人、女性4218人,共7782人,占2.14%;80-89岁男性525人、女性913人,共1438人,占0.4%;90岁以上男性21人、女性20人,共41人,占0.Oll%。年龄最大98岁,平均寿命为67.5岁,男性65.9岁,女性69.1岁。与全省平均寿命68.49岁相比低0.99岁,其中男性低0.34岁,女性低1.64岁;与全国平均寿命67.88岁相比低0.38岁,其中男性低0.53岁,女性低0.25岁。
  第十章 医药管理
  一、社会医生管理
  第一节医政管理
  民国37年上半年,对全县不合格的医事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开业卫生人员进行常规调查,并对全部医事人员的执照进行换发。但由于管理不严,一些没有医疗技术的人员,胡乱开方、危害人命等事常有出现。
  1950年,全县社会行医人员共131人。1952年5月县人民政府卫生科成立后,对社会医生进行全面登记,确认有医疗技术人员始准予行医;对不学无术或利用迷信进行欺骗的巫医则一律取缔。经过登记准予开业的有73人。嗣后,又培训一批有医疗初步基础知识的人员为社会医生,至1956年,全县达到179人。是年,实行合作化,分别组成联合诊所。1958年,组织加入各公社保健院和大队保健站。
  1980年后,对有一定医疗技术的社会医生或经过培训的农村“赤脚医生”进行考试,至1988年,103人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书,对成绩尚好的发给临时证书。对外地入境的行医人员,1952年起均须经卫生部门验明证件后进行登记,划定地点,方准予开业,未登记或行骗者一律取缔。
  二、医疗质量管理
  1953年,县卫生科实施《医院诊所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规章制度,但尚不够健全和完善。1963年,国务院卫生部颁发《医院工作条例》(即“40”条)后,医疗卫生单位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医疗和护理工作走向正规化,住院部医师必须写病历,护士执行医嘱,建立查对制度以及各种表格记录,加强危险病人护理等。“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医疗单位不断受到冲击,已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全部被打乱,门诊、病房、各业务科室改为军事班、排组织,且提出打破医生护士界线,使管理处于松散、混乱状态。
  1980年,对医疗单位进行整顿,逐步建立科室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制,建立考核制度、上下班登记制度、门诊候诊制度、查房制度,建立病情记录、疑难病症讨论、手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和会诊制度。1982年,贯彻卫生部《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医院工作人员负责制》等规章制度,实行院长负责制、科室主任负责制、病房管理与护士长责任制,进行医德教育,以治“脏(不卫生)、乱(管理乱)、差(服务差)”为重点,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活动?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节 药政管理
  一、麻醉品、精神品、毒品等限制药品的管理
  1950年,根据政务院《关于麻醉药品临时登记处理方法》的通令,对药店、医疗单位所存的麻醉药品进行全部登记,并根据卫生部《关于管理麻醉药品暂行条例》所规定范围给予使用。1978年,县卫生局制定《晚期癌症病人麻醉药品专用卡》,病人须持有卫生科签发的专用卡方可到指定医院购药,并规定医疗单位建立和健全使用麻醉药品的管理制度,医药公司凭供应卡供应,各单位均要核定无误。1980年,县卫生局颁发《麻醉药品管理细则》,医疗和供应单位实行专柜、专人、专帐、专册登记和专用处方。1987年,县内使用的麻醉药品有鸦片类、吗啡类、罂碱类、盐酸乙基类等9个大类共28个品种,毒性中药品种有砒霜、巴豆、水银、马钱子、生草乌、闹阳花等20个品种,毒性西药类有毒毛旋花碱、硝酸毛果云香碱、盐酸麻黄素粉等共17个品种,精神病药品有强定痛片等7个品种。对这些药品的使用,规定医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经院长提名,县卫生局批准方可处方,方笺不能涂改、销毁,要存档备查。
  二、药品市场管理
  1952年10月,县卫生科根据《福建省药品管理暂行规定》,对全县5家西药房、25家中药店、43家药担进行注册登记,对查出的34种假药给予取缔,对符合销售条件的药品,发给临时开业执照准予营业。1963年6月,对全县药店、药摊、药贩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新登记,又取缔假药12种。1984年,县人民政府聘请24人为药品兼职监督员。
  1985年10月,根据国家《药品管理法》,由县卫生局、医药公司、工商局组成药品检查组,历时5个月,对全县所经营、使用药品的单位进行检查,查处烧毁伪劣药品480种,总金额39985元。其中,晋江假药18种,其他产地假药9种,淘汰45种,逾期失效、变质药品408种。1986年10月,林业化工厂所生产的粉状药用炭,经省药品检验合格,由省卫生厅发给《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1987年10月,组织药品监督员对全县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重新进行抽查,有15家合格的发给临时许可证,其中<药品经营许可证》12家,《药品生产许可证》1家,《中药饮片加工许可证》1家,医院《制药许可证》1家。并对违反管理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罚款,共罚款32640元。查处销毁变质、淘汰药品12种,价值4500元。对全县300名接触药品的有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5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立即调离工种。这年增加药品兼职监督员13名。1988年8月,县卫生局设专职药品监督员,同时增加药品兼职监督员12名。还成立药品检验所,编制3人,设在县医院内。这年秋,组织药品监督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共59人,分成21个小组,分别到各乡镇、医疗网点、厂矿企业医务室、诊所、农贸市场进行药品大检查,共查305个单位,其中全民15个、集体253个、个体经营37个,受检药品达86786种(件),查出不合格(属于淘汰、过期、霉变和伪劣药品)522种(件),不合格率占0.6%,价值2583.39元;并取缔无证药店3家,罚款750元。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