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7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电影
分类号: K203
页数: 4
页码: 1027-1030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文化、电影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文化 电影

内容

第一节 经营单位
  一、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4年春,成立县电影工作站,管理1个电影院、2个电影队。1960年5月,改称县电影管理站,管理1个电影院和4个电影队。1969年1月,电影管理站撤销,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下设电影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2月,重新成立电影管理工作站,负责全县电影放映、发行管理工作。1979年3月,电影管理工作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二、电影院
  1954年,成立浦城电影院,与浦城县越剧团在同一场地。1960年9月,县人民大会堂落成后,电影院迁此放映,改名浦城人民电影院。1974年9月管查铜矿自建电影院。1981年12月,永兴公社办电影院。1982年,城区大众电影院落成放映。同年,临江、仙阳、富岭等3个公社办电影院。此后,石陂镇(1984年)、忠信乡(1986年)、濠村乡和九牧乡(1987年)先后办起电影院。至此,全县有电影院11个(城区2个、农村8个、工矿1个)。
  三、电影队
  县办电影队 1951年,省教育厅电影放映第38个小队在浦城、松溪作巡回放映。1955年第38小队下放浦城县,同年组建第112放映队(全省序号),全县共有2个电影队。1959年电影放映队发展到4个。1965年县办队达7个。1970年县办队除保留1个直属队外,下放6个队,分别到富岭、仙阳、九牧、永兴、石陂、莲塘等公社,为公社电影队。同年底,收归县管理。1972年2月,县办队发展到11个。1978年,有2个流动电影放映队,1987年有1个队。
  社(乡)办电影队 1976年,仙阳、九牧、古楼等3个公社办电影队。至1978年,富岭、永兴、临江等公社相继办起社办电影队。1980年,增加忠信、官路、盘亭、濠村等社办电影队。1982年,增加水北街、万安、莲塘、山下等社办电影队。1988年增加枫溪乡电影队。至此,全县乡(镇)办电影队共19个。
  村办电影队 始于1978年,忠信公社的溪源、高溪、金樟及富岭公社的瑞安等4个大队共有5个电影队。1982年发展到10个,1985年发展到19个,1988年只有5个队。
  个体户电影队始于1983年,至1988年发展到13个队。
  厂矿电影队 始于1983年,有永平农场、硫铁矿、核工业部二九四大队等3个电影队。
  第二节 场所 设备
  一、城区
  浦城影剧院 1954年,在后街建成砖木结构的浦城影剧院,作为演戏和放映电影两用场所,观众座位1050个,其中楼座300个。安装哈尔滨产松花江牌35毫米座机,每天放映一场,先放电影后演戏。1960年电影改在县人民大会堂放映。
  人民电影院 1960年9月,电影从浦城影剧院迁至人民大会堂放映,称浦城电影院,不久改名浦城人民电影院。此场地建筑面积2671.89平方米,座位楼下1584个、楼上376个(详见《城乡建设》卷)。四周宽旷平坦,位于五一三路中段,县城中心。1960年更换松花江5501型35毫米座机和EG60/40V整流器2台及其他附属设备。1961年增置1套303型35毫米提包机。1976年添置黑龙江100A/80V整流器2台。1985年6月,将炭精光源改为4K式氙灯光源,提高放映质量。1987年1月6日因主体建筑潜在危险,封闭使用,进行大修,1988年完工。
  大众电影院 1980年动工,1982年1月竣工。位于五一三路西段,马莲河畔。投资72万
  元(其中电影公司投资42万元,县财政拨款10万元,贷款20万元),建筑面积2234平方米,观众厅780平方米,座位1304个,门厅200平方米,机房120平方米,两旁通道各500平方米,门口停车坪2400平方米。影院通风设备为2台5.5千瓦鼓风机,安装在距影院200米的河边,风从地下通道进入地下室,再从地下室顶风孔输入观众厅;又在影院外天棚安装6台0.75千瓦抽风机,用镀锌板做6个抽风圆筒,伸入观众厅内,通风良好,造型美观。放映设备有松花江5502型座机,EG60/80V整流器2台,哈尔滨幻灯机1台及其他附属设备。
  二、乡村
  1961年前,乡区在露天地坪放映电影。1962年,临江公社将水西街天王庙改建为开会、放映电影和演戏的场地,约有600个座位。此后,各公社、大队陆续兴建大会堂,供开会、放映电影、演戏等用。至1988年,全县共有砖木或土木结构的会堂164幢,建筑面积共215551平方米,有20219个座位。其中富岭、石陂、仙阳、临江、山下、永兴、古楼、官路、盘亭、濠村、管厝、忠信、九牧、万安、水北街、水南等乡镇所在地的影剧场或大会堂和樟元、寨下、山路、太平等村的大会堂均设有固定座位。
  乡村电影队1951年用16毫米单机,配750瓦发电机1台。1970年县电影公司购进1台8.75毫米放映机,配300瓦发电机1台,到农村偏远山区放映,后陆续购进7台。至1987年因这种机器不适应电影事业发展需要,全部被淘汰。1988年,全县共有16毫米放映机和750瓦发电机各41台。
  1985年3月开始,先后对城乡8家电影院和17个16毫米、2个8.75毫米放映机进行光源技术改造,基本做到全县放映光源氙灯、铜灯化,提高放映质量。
  第三节 放映
  民国24年(1935)夏,驻浦国民党军第三师携带以特制汽灯为光源的手摇式无声放映机,放映《米老鼠漫游记》、《拳斗》、《阿丽丝》等外国黑白“卡通片”和几个无声短片,这是浦城首次放映电影。民国25年,城关季承之、徐之让、詹程达、汪镜全等4人集资到上海购买手摇式无声放映机1台,无声黑白故事片《孝女复仇记》1部,于同年夏在大衕季氏祠堂售票放映。由于设备简陋,影片无声,且摄制质量差,每场观众仅一、二百人,仅放映数场。后到忠信、仙阳等地放映,观众也很少,无经济效益,半年后停映。民国27年5月,省教育厅电影巡回放映队来浦放映,首次放映有声电影纪录片《台儿庄战役》,公映3天,观众上万人次。民国38年春,邑人杨绍昌自筹资金,从南京租来35毫米全套放映设备和影片《同命鸳鸯》,因放映机和影片质量差,观众不多,当年夏停映。
  1951~1954年,省教育厅电影工作队第38小队在浦城、松溪等地定点巡回放映,仅在几个主要集镇放映。1954年浦城影剧院建成,有35毫米座机每天晚上售票放映电影。1955年首次放映彩色影片《攻克柏林》。1956年,第一次放映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1962年在农村首次放映16毫米彩色戏剧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3年县成立35毫米提包机流动队,主要在县内主要集镇及公社驻地售票放映。1964年,省电影公司通知戏剧片、神话片停止放映。
  1968年起主要放映京剧戏剧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
  《龙江颂》及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8个影片和故事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及新闻简报。1973年3月21~23日,首次放映宽银幕朝鲜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共放映25场,观众56402人次,门票收入10802元。1978年7月26~31日,恢复上映越剧戏剧片《红楼梦》,放映41场,观众65538人,门票收入19421元。1984年10月6~14日,首次放映国产彩色立体故事片《欢欢笑笑》,放映61场,观众41588人次,门票收入12476元。1986年10月17~19日,福建省环球全景电影院在浦首次放映70毫米的全景立体片《惊险奇观》、《波音七四七》、《疯狂车队》,3天共放映12场,观众达9288人。
  1977年6月2日,人民电影院实行敞门入场,不查门票,由观众自动对号入座,1982年大众电影院建成后也实行敞门入场。
  1980年建立健全电影放映管理制度,制订《公司岗位责任制》、《影片发行、使用和保管制度》、《票务管理制度》。1982年为普及电影放映,使农村每人每年能看到2~4次电影,全县确定444个放映点。分为大、中、小点和照顾点4个类型,其中大点223个,中点120个,小点80个,照顾点21个。根据各个放映点的人口数和经济状况,每场收费标准分别为大点25元,中点15~20元,小点10~15元。1987年县电影公司与县财政局签订电影发行、放映利润基数承包合同,每年基数金额5900元,一定4年。至1988年实际上交22434元,年均11217元,占承包基数190.12%。1988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收费标准由各放映队自行议定。县电影公司和农村电影队签订承包合同,内容包括每年场次、发行收入指标、爱机护片指标等有关技术项目。参加承包共37个16毫米放映队,每年放映场数12802场,上交发行金额141302元。是年实际完成11823场,占承包场数92.36%;上交发行金额136278元,占承包基数96.44%。有14个放映队没有完成任务。
  表31-1 1978〜1988年电影放映情况表
  年份 场次 观众 放映收入 发行收入(万元) 利润(元)
   总数 其中农村 占总数% 总数(万人) 其中农村 占总数% 总数(万元) 其中农村 占总数%
  1978 11150 10216 91.62 872.95 716.56 82.08 32.26 13.27 41.13 13.54 47002
  1979 16480 15173 92.07 1310.13 1104.24 84.28 45.81 20.15 43.89 18.86 48629
  1980 20294 18989 93.57 1668.69 1462.54 487.65 50.68 24.23 47.81 21.25 53424
  1981 18334 16748 91.35 1924.04 1697.92 88.25 54.35 24.99 45.98 22.72 112195
  1982 18223 16052 88.09 1411.47 1182.27 83.76 61.59 31.57 51.26 25.87 74908
  1983 21548 19772 91.76 1657.96 1468.26 88.56 66.54 41.86 62.91 26.27 45799
  1984 19480 17755 91.14 1362.81 1272.10 93.34 68.18 40.83 59.89 29.8 50049
  1985 21803 19894 91.24 1760.02 1598.21 90.81 69.88 42.82 61.28 33.37 74919
  1986 19838 18079 91.13 1518.09 1370.05 90.2 69.07 43.59 63.11 33.36 52621'
  1987 19240 17243 89.62 1541.77 1394.30 90.25 77.57 49.92 64.35 37.85 39721
  1988 17584 16065 91.36 1296.34 1183.22 91.27 77.05 48.85 63.40 37.89 29552
  注:农村放映场次、观众、收入数含县电影公司流动放映队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