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戏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75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戏曲
分类号: K203
页数: 4
页码: 1024-1027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文化、戏曲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文化 戏曲

内容

第一节 戏剧传入与发展
  传入的剧种有赣剧、京剧、越剧、木偶戏等。
  赣剧 为江西地方剧种。相传清康熙年间,由广信(今上饶)传入福建上四府,同时传入浦城。据忠信村的万年台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十三日,大吉祥在此演出《贩马记》、《双合印》。”光绪二十八年,江西大吉祥戏班艺人项长弟(浦城潘墩人),与大庄富户杨登泉合办“兴浦新班”,境内始有赣剧组班演出。此后,通过戏班带徒或父传子,赣剧在境内四乡广为传播,成为民间流行最广、历史最长的一个剧种。
  京剧 民国11年(1922),外地京剧团到浦城演出,仅商界、政界人士所喜爱,一般观众不多。民国26年,城区几个京剧爱好者成立乐琴社(后改名平剧团)。民国34年1月10日,浦城冀鲁豫同乡会组织平剧研究社,设任教师1人,并聘当地名票为指导员,每天下午5~8时教习。这年5月初,京剧名旦海碧霞带剧班到浦城,5月5日在三十二集团军突击队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首次献演。民国37年平剧研究社聘请清廷京剧名伶瑞德宝来浦城授艺,瑞于次年7月病殁于浦城。
  越剧 在抗日战争期间,沪、杭等地商贾为避战乱,来浦侨居或经商,他们喜爱浙江“绍兴文戏”(又称越剧)。民国28年,“绍兴文戏”如意女班应聘来浦城演出《玉蜻蜓》、《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等节目。唱腔柔婉动听,受群众欢迎,成为群众喜爱剧种之一。嗣后,陆续有“绍兴文戏”戏班来浦营业演出。1950年4月,群乐戏院(股东集资创办)邀请浙江衢州新艺剧团和兰溪星光越剧团来浦演出后,定居浦城。1952年星光越剧团参加福建省戏曲汇演后调建阳专区,更名建阳越剧团,新艺越剧团于1954年改为浦城越剧团。1968年12月,浦城越剧团撤销,民间业余演出仍在流行。
  木偶戏 有大箱班、温州班、高腔班、传止班4种,全部为提线木偶,大多演三国、水浒、西游等故事的连台本戏。大箱班有木偶36个(又称大箱傀儡),每个木偶高100公分,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由福建上杭艺人伍仁远、伍其俊父子传入仙阳阳墩村;温州班有木偶72个,每个木偶高约70公分,演出时操作方便,一人可以同时操作几个木偶对打,于民国19年由浙江泰顺艺人蔡振兴、陶方吉传入富岭;高腔班有木偶72个,唱江西弋阳高腔,不用管弦乐伴奏,仅在唱腔间歇处加打锣鼓,不受观众欢迎,于民国16年改唱乱弹与高腔,何时传入无考;传止班是浦城诞生剧种,据传清顺治间,邑人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则据《水浒传》108将,请木匠制成109个木偶头,罩以戏曲服装,木偶中增设一个丑角名郭公(俗称王乞止)用方言韵白逗趣,常演连台本戏,备受观众欢迎。民国32年,浦城县政府以演木偶戏时,有人借机聚众闹事为由,下令禁止。四种木偶至浦城解放时还有14班。解放后戏剧与电影增加,木偶演技没有大的提高,观众不多,木偶戏班逐渐减少。至1988年尚有大箱班2个、温州班1个、高腔班3个、
  传止班1个,共7个。
  第二节 表演团体
  一、专业表演团体
  兴浦新班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艺人项长弟回故乡与富岭大庄富户杨登泉合办“兴浦新班”,仅两年因演员阵容不齐,设备简陋,营业萧条,杨登泉家资破产,戏班解散。
  乐琴社 民国26年(1937),城关10多个京剧爱好者组织京剧戏班营业演出,称乐琴社。民国28年剧社票房收入不敷支出,准备下乡演出以增加收入,但遭到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刁难。后经交涉,剧社全体成员集体加入国民党,乐琴社改称国民党员俱乐部,方得以存在。民国37年更名平剧团,直至浦城解放。
  平剧社 民国31年,驻浦的国民党联合勤务司令部第三休养院组建平剧社,1949年4月停办。郭永槐购其服装道具另行组建,同年初夏到建瓯演出时并入建瓯京剧团。
  浦城赣剧团 1956年10月,在半职业性的同乐剧团基础上组建,为集体所有制团体。县派驻干部加强领导,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自带服装道具,曾被誉为“扁担剧团”。1958年剧团办农场,实行艺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声名大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福建画报》、《闽北报》等先后以新闻、通讯、照片、评论等形式报道其勤俭办团、亦艺亦农、面向农村等先进事迹。1959年,福建省文化局将浦城赣剧团事迹制成模型在福州和北京展览。1960年,剧团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得到国务院的奖励,并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接见。同年11月,与越剧团合并组成浦城县地方国营剧团,称赣剧分团。1961年,列为省5个重点剧团之一,派代表参加全国重点剧团文艺座谈会。1962年,县地方国营剧团撤销,恢复浦城赣剧团名称,仍为集体所有制。1965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林涵表和姜永泰、《戏剧报》编辑田野、省文化局局长陈虹、南平专区文化局副局长袁启彤均到赣剧团蹲点。1965年冬,在此召开全省剧团办农场现场会。1969年1月,剧团被撤销,大部分演员下放或改业,少数编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2年,被下放演员得到重新安置。1978年恢复赣剧团建制,复称浦城赣剧团。1985年曾试演黄梅戏,1986年改演歌剧、滑稽戏,因观众不多,1987年改演歌舞,仍称浦城赣剧团。1988年,经建阳地区文化局批准,赣剧团亦称浦城歌舞剧团,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
  浦城越剧团 1954年6月,以浙江省衢县来浦城演出的新艺越剧团为基础组建浦城越剧团,为集体所有制。1960年与赣剧团合并成立浦城地方国营剧团,为越剧分团。1962年地方国营剧团撤销后,复称浦城越剧团,仍为集体所有制。1969年1月越剧团撤销。
  文化工作队 1965年县办“乌兰牧骑式”文化工作队,从赣、越剧团和文化馆抽调8人组成。自带服装道具,下乡巡回免费演出,表演小节目,宣扬当地好人好事,宣传当前中心任务。1968年12月撤销。
  浦城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69年1月组建。由赣、越两剧团及文化工作队部分青年演员为骨干,吸收社会上青年业余文艺骨干组成。初建编制40人,1972年定编60人。1973年8月,宣传队参加省地方剧种调演,演赣剧《种子》,省文化局确定浦城保留赣剧剧种,作为全省
  13个保留剧种之一。1978年改为浦城赣剧团。
  富园春越剧团 1984年5月,富岭东园村农民杨春庭独资组建,剧团自负盈亏。在境内和邻县边境村庄演出,全部上演传统节目。据1984年5月至1985年6月统计,演出233场,观众18.6万人次,收入10485元,平均每场观众798人,收入45元。因经济收入不敷支出,1987年冬解散。
  二、业余艺术表演团体
  清光绪三十年,项长弟与杨登泉合办的兴浦新班解散后,艺人分别到村头、马洋、大游、仙阳、官田、巽源、瑞安、永平等地,组织业余戏班,演江西戏,称为“马灯班”。民国初年,全县有马灯班12个。至民国36年因兵灾、瘟疫,演员先后离开舞台,仅存万安1个马灯班。1952年,万安马灯班发展为同乐剧团。195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半职业剧团,是浦城赣剧团的前身。
  1950年,忠信和城关和平街各组织一个业余剧团。1952年5月,县总工会俱乐部组织工人业余文工团,以曲艺为主,每逢节日开展演出活动。1956年县文教科组织以教师为主的业余话剧队。同年,九牧、仙阳、临江、忠信、官田、岩步等地分别组织业余赣剧团。至1957年全县有业余剧团97个,以忠信业余剧团称著。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城郊、仙阳、九牧、忠信、富岭、永兴、石陂等7个公社成立文工团,以演赣剧为主;临江、观前公社分别成立杂技团,在社内巡回免费演出。同年,县总工会成立业余京剧团。1960年因经济困难,业余剧团均停止活动,社办文工团、杂技团全部解散。1962年,业余剧团开始恢复,全县有业余演出团体48个,演员875人。有京剧、话剧、赣剧、歌舞、闽剧、曲艺等剧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全部停止活动。1969年县革委会成立后,县“三代会”(工人代表会、贫下中农代表会、红卫兵代表会)、县革委会宣教组、驻浦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团、铜矿等分别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京剧折子戏和曲艺等。到1970年相继解散。1970~1976年,全县17个公社以及县直工交、商业、粮食、卫生等单位和浦城第一中学,每年都分别组织业余演出代表队参加全县汇演。一般是汇演前临时组织演出队,汇演后即解散。1979年,全县有业余剧团27个,1988年全县业余剧团13个。
  第三节 演出活动
  解放前,各类戏班,多数为庙会、保安、堂郡、行业、赌博、祭祖演出,也有富户生日请演祝寿戏,制订村规民约请演禁戏等。也有营业性演出,但这些戏班设备简陋,一般乐队5~7人,木偶戏仅3人。
  解放后,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54年和1956年县人民政府分别批准成立浦城越剧、浦城赣剧两个专业剧团,分别派进国家干部,担任剧团行政领导,加强演员正规训练,用以团带班的方法培训演员。1956年赣剧团以团带徒30人,1962年招收15名学员到江西省艺校学习,毕业回团;越剧团从艺校分配9人,带班培养29人。专业剧团不断更新灯光、布景、扩音等设备,添置服装、道具、乐器(包括西洋乐器)等,并坚持上山下乡演出。是年全县确定293个演出点,其中150户以下的小村153个点。赣剧团分成2~3个演出分队,每年有7个月在农村巡回演出,
  1961~1962年,全团90人,分3个演出队,演出1930场,营业收入达17.6万元,走遍全县各大队。越剧团以城区为主,也分为2个队坚持上山下乡,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农村演出。
  1964年进行戏剧改革,停演传统戏,只演现代戏。“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演出,传统戏服装、道具被毁。1969年1月,两个专业剧团被撤销,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原剧团演员大部分下放农村,仅留下少数青年演员为宣传队骨干,另招收一批青年演员。宣传队以文工团形式,为文化事业单位,其经费由县财政拨款,免费演出,演小歌舞剧和京剧折子戏。1973年,省文化局确定浦城保留赣剧剧种,此后,仍以演赣剧为主。是年冬,新招收的14名学员和原有演员,由从江西省艺校毕业的演员为教员,训练戏剧基本功。1978年恢复上演传统戏,与现代戏并举演出,以营业演出为主。是年,再招收20名青年送江西艺校学习,三年后回团。1981年,请江西省赣剧团宗彩琴(女)老师来团给青年演员授艺,时间近一年;同年请该团童薇薇、张咪咪两位女演员来团帮助演出,时间达年余;并请该团著名导演童庆礽来团导演《练氏夫人》。赣剧团演职员经过几年的训练、授艺,艺术素质有很大提高。《练氏夫人》参加地区汇演,获演出奖,参加省汇演,获演出二等奖及演员奖、音乐奖、舞美奖。1982年,泰宁县梅林剧团慕名选送6名学员来团培训1年。
  1979年,福建省文化局对专业剧团实行“四定一奖”制,核定浦城赣剧团每年演出250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达70%,每年创作1个剧本,经济收入3.3万元,完成上述四项指标的给予适当奖励。自1979~1986年,8年演出2785场(年均348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1860场(年均232.5场),占演出总场次66.79%;营业经济收入36.59万元,年均达4.57万元。1979~1986年国家财政拨款51.26万元,年均6.41万元。1987年实行业务转轨,改演歌舞剧,是年演出212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197场,占当年演出总场次92.92%,营业收入2.03万元,国家拨款7.7万元。1988年剧团演出实行承包制,全团演职员59人(其中学员10人),演出251场,其中上山下乡演105场,占当年演出总场次41.83%。还到外县、外省25个城市、61个县、39个乡镇演出,全年营业收入12.32万元,其中净收入2.4万元。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