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艺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6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文艺创作
分类号: K203
页数: 5
页码: 1019-1023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文化、文艺创作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文化 文艺创作

内容

第一节 文学
  一、小说 散文
  自宋以来,浦城文人辈出,著作甚丰。载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编,1985年上海书店印行)的浦城人有五代杨徽之,宋杨亿、黄鉴、黄亢、吴育、章望之、章楶、何薳、孙道绚(女)、真德秀、叶绍翁、真山民,元杨载等,共13人;载入《中国语文学家辞典》的有宋黄甫、何述、杨训、
  吴骏、黄贲、刘翔、真德秀等7人。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收录浦城籍人的著述中,集部占很大的比重(详见《著述》卷)。民国期间,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浦城的小说、散文创作有很大发展。据征集到资料统计,有35人78篇。解放以后,小说、散文创作,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涌现出一批青年作者。据征集到资料统计,1949~1988年,有14人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小说、散文9本,70篇(其中中篇小说3篇)。浦城籍著名作者有《福建文学》主编季仲,专著有小说、散文集3本;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沈世豪,散文集6本,另有散文28篇。
  外籍人在浦城写的艺文很多,著名的有宋朱熹,明刘基、宋濂、徐宏祖、葛寅亮(著有《柘浦讲语》2卷)、翁白(著有《梅庄遗草》2卷),清梁章钜。解放后,在浦城工作的外籍人有13人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小说、散文44篇。“文化大革命”期间,著名散文作家郭风、何为分别下放在九牧杉坊和水北卢家湾,均留有散文作品(详见《著述》卷)。
  二、诗词赋 楹联
  南朝宋江淹任吴兴(今浦城)令时,著有《赤虹赋》、《青苔赋》及《构象台》、《访道经》、《镜论语》、《悦曲池》、《爱远山》等骚,《邑中草木颂十五首》、《渡泉峤出诸山之顶》、《迁阳亭》、《游黄檗山》等诗。唐黄滔著有《送君南浦赋》。宋代以来,游历或途经浦城文人墨客大多留有诗文,清蒋蘅著有《云寥山人文钞》8卷、《诗钞》4卷。梁章钜侨居浦城辑有《南浦诗话》、《东南峤外诗文钞》等10多部著作。魏宪著有《枕江楼集》。
  清代及其以前,境内盛行格律诗词,据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记载,宋至清末,浦城籍人诗词著作有50人53部184卷,其中宋13人13部,元2人2部,清23人26部。著名作者有:杨徽之,精于风雅,独立编就《文苑英华》中诗180卷;杨亿,号称神童,7岁能诗,同其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创立“西昆体”诗流派;黄亢有《东溪集》传世;章岷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章先写就,仲淹认为其诗可“压倒元白”;章楶的《水龙吟·杨花词》,为苏轼所称道,传为佳作;叶绍翁有《静逸小集》,尤以七绝《游园不置》脍炙人口;元杨载被称为元代诗歌四大家之一。
  浦城诗人中,女性作者不少。宋词人孙道绚词作甚丰,惜多散佚,仅存8首。梁章钜称她的《清平乐·咏雪》、《如梦令·宫词》“堪与清照词相颉颃”。吴充妻徐氏、吴安持妻王氏(王安石女),元李智真、徐彩銮,清梁兰省(梁章钜女)、孙若孟、朱菊龄、杨皋等,均有作品传世。(见《著述》卷)
  清末民初,格律诗仍很盛行,先后成立有菊花诗会和诗钟社。菊花诗会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每年菊花盛开季节,诗友集会赏菊唱和,由李迪瑚主持,民国8年(1919)停止活动。诗钟社成立于民国15年,内分诗词研究组和唱和组,研究组设在凤池社,聚会时每人赋诗一首,经评选出好诗张贴欣赏,并给予奖励;唱和组设在学前关帝庙,每月集会一次,抽签为会首,会首先吟一首,会员步原韵而和,一年后停办。五四运动后,格律诗逐渐衰微。解放后,多数写白话诗,格律诗甚少。
  楹联创作在浦城有悠久历史,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对联杂志》社1985年出版的《民间对联故事》载,宋代浦城粤山学易斋联为中国最早书斋联。明永乐年间,邑人潘赐出使日本归途经故里,适南浦桥(今水南桥)落成,一夕间以浦城名人、胜迹、掌故作楹联424对,遍贴桥柱。清文
  学家梁章钜侨居浦城10余年,辑有《楹联续话》4卷、《巧对录》4卷。民国期间,李迪瑚、曾逢源合辑《南浦楹联集》。解放后,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潘国璋撰写的《联苑奇葩》7篇,连载在1982~1984年《科学与文化》,1983年被该刊评为“阅读奖”优秀文章;1984年和1985年《福建日报》主办新春征联活动,潘国璋出题求对,两年分别有450人、2221人应对约1000对和1万对;1987年和1988年潘国璋又为《福建日报》社、福建电视台、《福建电视报》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分会等6家联合主办的新春征联和龙年征联出题求对,两年共有4600多人应2万多对。4次征联,主办单位均委托浦城县成立初评小组(成员10余人)进行评选,共评选出佳联75对,分别刊登在《福建日报》生活窗。1987年和1988年春节,县文化馆与县政协文体工作组举办新春征联活动,共有64位作者参加,撰写223对,经评选获一等奖6对。
  第二节 剧本
  解放后至1955年前,只有配合形势宣传时编写小演唱、活报剧。1955开始为配合农业合作化宣传和阶级教育,业余作者创作方言剧《徐村长体会到农业合作化的好处》、小赣剧《陈康婢参加互助组》、《迎接社会主义生产高潮》等。其中,《迎》剧参加南平专区和省业余戏剧汇演,均获演出奖。1957年,县赣剧团整理传统戏《铁算盘》,1959年参加省戏曲汇演获奖,并被吉剧、京剧移植演出,《福建日报》发表剧本评论,《热风》刊登剧本全文,并绘成连环画出版。1958年,城郊公社文工团创作神话剧新的《三姐下凡》,歌颂解放后建设成就。县越剧团创作《浦北春秋》,歌颂领导干部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1962年,县直机关业余作者创作的《浦城四霸天》,揭露剥削阶级的罪恶历史,参加南平专区演出获一等奖。1963年富岭工委举办汇演,演出35个节目中有34个是自编节目。这年全县创作大型戏剧9个、小戏剧41个。1964年县赣剧团创作大型现代赣剧《满山春》,歌颂林业工人发奋建设林区,参加省现代戏汇演被评为优秀剧目。1965年业余作者创作《重要课题》,反映青少年教育重要性,参加省创作剧目汇演。同年,以社会新风和革命传统为题材,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歌剧《喜事新办》、《革命枪杆代代传》,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按照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三突出”(在戏剧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创作原则,至1976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创作大型现代赣剧《种子》、《霞岭晨曲》,小戏剧《五工分》、《向阳坡》以及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戏剧《红庄柳青》、《一块衣料》等,分别参加省、地汇演。1981年浦城赣剧团黄文富创作大型新编历史剧《练氏夫人》,同年参加建阳地区和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汇演,获地区文化局创作奖,获省文化局剧目创作三等奖,被省电视台录成电视片,在福建、江西和中央电视台播放,已知有7个省市剧团移植演出,被编入《福建剧目选》,列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1984年县赣剧团创作大型新编历史剧《西山吟》,歌颂宋代邑人真德秀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同年参加省调演。1958~1988年,专业剧团共创作剧目11个,整理剧目35个,改编剧目73个。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一、音乐
  北宋,徐复尤精音律,对七音十二律清浊次序及钟磬侈弇匏竹高下制度无不洞达。皇祐(1049~1054)中,仁宗留意大乐,胡瑗作钟磬,大变古法,徐复认为不可,后胡瑗所作的乐器果然无效。南宋詹体仁亦精音律,以新乐谱古诗,音响协和。清代祝凤喈著有《与古斋琴谱》4卷,对张鹤著的《琴学入门》1卷进行鉴定;吴景伯著有《琵琶谱》1卷;张如玉(女)著有《暗香琴言》1卷;李迪瑚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弦律导机》等。
  1974年开始,县文化馆组织部分歌曲爱好者业余填词谱曲,开展创作歌曲活动。1988年县举办厂歌、行业歌创作和演唱比赛,创作厂歌、行业歌曲20首。
  二、舞蹈
  解放初期,舞蹈都从外地移植。合作化时期,业余作者为配合宣传,创作《丰收舞》、《人定胜天抗灾舞》。1959年舞蹈创作最盛,有《红旗舞》、《花船舞》、《捡茶舞》、《油茶丰收舞》、《宇宙火箭奔月宫舞》等。1979年,文化馆干部杨子荣以高山族生活风俗为素材创作的《金秋之夜》,获地区创作奖,省调演时省电视台录像播放。次年经省加工、排练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节目奖。1980年,文化馆整理的《茶灯谣》,1983年参加省第三届《武夷之春》演出,获得好评。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一、美术
  宋代章友直善画。明代詹漴善画竹,绘菊尤工;叶儒善画菊,得其意志,古淡秀逸;詹林宁工山水花鸟,每画山川楼阁,远近浓淡,时出新意;陈子和的画笔意散逸,所作花草翎毛皆神妙。清代,王一材之画落笔精妙,其子文彰、文善的画亦有父风;陈如登师事福州林源善,画山水,有出蓝之誉,作画多用水墨,木石花竹皆简淡苍古;全徵兰亦善画,梁章钜、祖之望称其画可入能品;吕元勋工仙佛像,尤善传神,其子吕梦熊画人物尤佳,喜作巨幅,须眉生动,梦潮画仕女无俗韵,梦鳌擅长花卉羽翎,均可入画家能品;曾九思的人物山水花鸟,无不工妙;汪志周的花鸟尤臻微妙,下笔如生,为世所宝贵,其弟子多名于世;熊文镛作人物画须眉生动,在福州展出时,为各国领事所争购,其泼墨画《无量寿佛》在巴拿马博览会获最优奖。
  民国期间,章詠樵善画兰菊,曾作兰谱400幅,手描《百菊图》1册140余页,白描菊姿多种,其兰菊画参加全国美展;郑意诚以画山水著称,民国13年(1924),军阀孙传芳过浦城时,曾慕名给素绢1卷,求画四季景色四大幅,郑借故辞却,为邑人所称道。张嘉谟留学法国里昂,学
  美术,专工人物画,学成回浦,在一些寺庙留有壁画,后定居广西桂林。民国34年3月18~20日,举办美术展览,征集作品有古书画520幅,板画100幅,时事照片98幅,各学校学生作品316幅,古画以郑峰收藏的元、明古画最优。
  解放后,有13位美术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美术作品45幅,地区以上展出16人96幅。胡国荣的年画《柑桔丰收》、杨昌胜的作品《海底警犬》分别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4年吴卫东的《保护珍稀动物》宣传画,被省推荐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陈侃如的《喜上眉梢》国画,参加省老年人书画展览获奖。浦城籍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副教授罗宝珊,擅长油画、国画,曾在柳州、梧州举办画展,展出100余幅,1956年油画《苹果》被文化部收藏。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美术的张定钊,擅长油画、水粉画,作品颇丰,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部分作品在北京、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在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的范迪安擅长宣传画、油画,攻研美术评论。在福建艺术学校任教的周向一,擅长油画、水粉画,曾在福州西湖举办个人画展,展出40余幅。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审的詹蕙娟,编辑美术书籍达7部。
  二、书法
  五代杨文逸善草隶。宋代,载入梁披云《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的浦城籍人有宋杨亿、章得象、章友直、章煎、章惇、章楶、周武仲、真德秀、黄铢等9人。杨亿善小楷,有《砚铭》石刻;章得象善楷书;章友直以小篆著名,尤工作金钗体,手迹有《诏篆太学石经》,其女章煎工篆书,有石刻《心经》、《阴符经》传于世;章惇工书法,暮年益妙,存世手迹有《草堂寺题记》石刻,《会稽尊侯帖》收入《三希堂法帖》;章楶工篆法,曾为游师雄墓志;周武仲留心翰墨得名家笔法;真德秀传世墨迹有《与王周卿手简》、《邻墙帖》;黄铢善书,隶法古朴,得魏晋以前笔意;黄孝绰善书,其法本二王、颜、柳。元代杨载善书,师赵孟,称其雅健。明代杨遵善工篆隶,皆以杜本为师,尽得其法,存世手迹有“理公岩”三字,尚有《杨氏集古印谱》。清代陈如登善擘窠大字;丁瓒工书法,善行草;黄焜工小楷,临摹王、赵能得其神;张暮锡善行楷书,学董其昌遒劲可爱;陈昌瑞善书,得颜清臣健劲之气;李维藩能四体书,雅好金石,尤精铁笔,有程子四箴阴骘文及得心集诸印谱。民国期间,李迪瑚工书法,精通金石篆刻,著有《篆刻箴度》4册、《酌海楼印谱》1卷,其墨迹曾在上海展览;叶朝璋工书法,有《叶朝璋书法帖》存世。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后,练习书法的人日益增多。从是年起,县文化部门每年均举办书法展览。1984年成立美术书法协会。1987年县文化馆举办书法展览,参展27人180余幅。1988年,全县有书法作者58人。业余作者毛琴南,1986~1988年4次参加省级书法展获奖。
  浦城籍在厦门市警备区司令部工作的王文吉书法风韵古朴、淡雅,其作品曾在厦门、浦城举办展览,在全军书法比赛中三次获一等奖,全国书法比赛中6次获优秀奖。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的徐春兴善楷书,有书法作品刊行出版。
  三、摄影
  1976年前,浦城摄影活动一般仅限于采访报导之作。1977年开展业余摄影作品展览。参加地区展50幅、省展和省级刊物出版13幅,现有业余摄影作者61人。1988年开始,每年有20多人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