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场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场所
分类号: G24
页数: 2
页码: 1014-1015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群众文化、机构场所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群众文化 机构场所

内容

民众教育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尊经阁设阅书报社。民国12年(1923)阅书报社改名通俗图书馆。民国17年,在清廉亭创演讲所。民国18年7月,并图书馆、体育场、演讲所、演剧社的业务,设民众教育馆于学前魁星楼,内设夜校、演讲所、体育场、艺术馆、图书馆,有工作人员12名。民国24年,在城郊西村办农村书报陈列所,由民教馆派员管理。这年3月1日起,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每日燃放午炮,以便全城校正时刻,10月18日,改由民众教育馆燃放午炮。民国25月1日,实行每早午燃放2次。民国26年,因铁炮燃放日久而损坏,停止燃放,改设标准钟。同年民众教育馆改称中心民众学校,附设图书馆和演讲所。次年裁员简政,缩小组织,改名民众书报所。民国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公共体育场单独设立。民国33年春,公共体育场并入民众教育馆。馆址先后设在孔庙魁星楼、忠烈祠、关帝庙、西竺寺及私人住宅。
  文献委员会 民国20年成立,为文献保管征集的机构。后中断。民国26年7月8日,再次成立。民国31年,指定县图书馆为文献保藏机关,文献委员会则专负设计、征集之责。但文献委员会成员多系兼职,机构如同虚设。
  文化馆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教育馆,馆址设在后街徐氏宗祠。1950年1月,与群众书店、群众报社合并,成立人民文化社。1954年4月,书店、报社单独成立机构,人民文化社改称文化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停止活动。1969年1月,文化馆撤销,在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社会文化组。1972年,恢复文化馆建制。1975年,财政拨款在五一三路建文化馆大楼,1977年建成,共4层1240平方米。1980年文化馆附设集体所有制文化艺术服务站,职工13人,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1988年,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1人。
  文化站 文化中心 1952年,在城关西门设文化站。同年6月,增设石陂、永兴2个文化站。1956年3月,将西门文化站移设仙阳,另在城关南门大桥头楼上设文化室。1958年,在忠信设立民办文化站。1959年9月,九牧、富岭、临江、观前相继办起民办文化站。至此,全县有公办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5个、文化室1个。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只保留石陂公办文化站,永兴、仙阳2个公办站改为民办站。原有民办站除忠信外,其余均停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民办文化站停止活动,1970年1月全部撤销,文化工作由公社革委会政治组负责。1974年起,公社开始兴办文化站,至1975年,全县17个公社先后办起民办文化站。1981年5月,富岭公社将文化站、电影队、影剧院、广播放大站等联合组成文化中心,由公社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配专职副站长1人。1982年永兴办起文化中心,至1987年临江、仙阳、盘亭、九牧、古楼、官路、山下、濠村、水北街、忠信、石陂等根据当地条件或因陋就简,或投资新建,先后创办文化中心。1988年石陂镇建成1座建筑面积2596平方米4层的文
  化中心大楼。至1988年,全县共有文化中心14个、文化站5个,工作人员20人,活动场地8234平方米。
  红旗馆 1959年为举办国庆展览,将徐氏宗祠隔壁原保险公司旧房改建红旗馆,1962年并入文化馆。
  青少年宫 1953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浦城县委员会在城关和平路民宅设青年文化宫,仅一年即停办。1986年,在仙楼北路县体育场北侧动工新建6层青少年宫大楼,设计面积3438平方米。
  俱乐部 民国期间,有国民党员俱乐部、军民俱乐部、盟军俱乐部3个(国民党员俱乐部及军民俱乐部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剧场中记述)。盟军俱乐部系民国33年驻浦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征用城关后街徐氏宗祠及隔壁基督教堂设置,内设餐馆、舞厅,专供英国军事代表团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娱乐,民国34年该部离浦撤销。民国36年10月10日,由县党部募款在县党部建成中山堂。11月1日军民俱乐部改建为中正堂。
  1951年9月,县总工会建成工人俱乐部,有图书阅览室,周末及节日组织文艺活动(1958年被省工会评为省先进工人俱乐部)。1955年,汽车保养场工会创办俱乐部,设专职干部管理,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京剧、闽剧演出队,先后到福州、惠安、三明、福安、建阳等地演出。同年,县文化馆在西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旧馆乡试办农村俱乐部,全县共培训俱乐部骨干320人,年底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51个。1957年,农村俱乐部发展至123个。1958年9月,实现公社化后,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345个,但有一部分很少活动。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俱乐部活动大减。1961年经整顿,全县仅存38个俱乐部,不久亦都停止活动。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俱乐部逐渐增加,全县有俱乐部216个,其中农村187个、机关和工矿企业29个。“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全部停止活动。1971年,驻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14部队(后称核工业部二九四大队)建立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总工会及中心站等俱乐部恢复活动。1982年,县在临江公社寨下大队办农村俱乐部试点。1984年,中共浦城县委提出“公社有文化中心,大队有俱乐部,机关、厂矿、企事业、学校有文化室”的要求。1988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185个,机关、厂矿、企事业俱乐部30个,文化室51个,均辟有活动场所。
  剧场 民国31年前,城乡都在祠堂、庙宇、会馆里的万年台或临时搭盖戏台演出,观众自带凳椅或站着看戏。民国32年3月,驻浦国民党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将城区西竺寺改建为剧场,名为军民俱乐部,作营业演出,浦城始有专门剧场。民国36年11月1日改建为中正堂,1949年4月停用。1956年县赣剧团沿用中正堂,称浦城赣剧场。1961年赣剧团集资3.8万元,将此剧场修建成有800个座位砖木结构剧场。1968年12月,赣剧团撤销,1975年剧场改建为县委党校。
  1950年4月,私人集资102股,每股大米250公斤,在民主路建造木结构简易剧场,称群乐剧社。1954年县投资在剧社原址翻盖成砖木结构的“浦城影剧院”。1965年因屋顶跨度大(22米),人字式木梁架出现裂缝停止使用。1970年修葺加柱,1975年剧场大门改向五一三路。1982年4月,在此动工重建新剧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5年2月竣工,座位1114个,称浦城剧院。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