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6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K203
页数: 6
页码: 1014-1019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文化、群众文化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文化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节 机构场所
  民众教育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尊经阁设阅书报社。民国12年(1923)阅书报社改名通俗图书馆。民国17年,在清廉亭创演讲所。民国18年7月,并图书馆、体育场、演讲所、演剧社的业务,设民众教育馆于学前魁星楼,内设夜校、演讲所、体育场、艺术馆、图书馆,有工作人员12名。民国24年,在城郊西村办农村书报陈列所,由民教馆派员管理。这年3月1日起,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每日燃放午炮,以便全城校正时刻,10月18日,改由民众教育馆燃放午炮。民国25月1日,实行每早午燃放2次。民国26年,因铁炮燃放日久而损坏,停止燃放,改设标准钟。同年民众教育馆改称中心民众学校,附设图书馆和演讲所。次年裁员简政,缩小组织,改名民众书报所。民国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公共体育场单独设立。民国33年春,公共体育场并入民众教育馆。馆址先后设在孔庙魁星楼、忠烈祠、关帝庙、西竺寺及私人住宅。
  文献委员会 民国20年成立,为文献保管征集的机构。后中断。民国26年7月8日,再次成立。民国31年,指定县图书馆为文献保藏机关,文献委员会则专负设计、征集之责。但文献委员会成员多系兼职,机构如同虚设。
  文化馆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教育馆,馆址设在后街徐氏宗祠。1950年1月,与群众书店、群众报社合并,成立人民文化社。1954年4月,书店、报社单独成立机构,人民文化社改称文化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停止活动。1969年1月,文化馆撤销,在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社会文化组。1972年,恢复文化馆建制。1975年,财政拨款在五一三路建文化馆大楼,1977年建成,共4层1240平方米。1980年文化馆附设集体所有制文化艺术服务站,职工13人,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1988年,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1人。
  文化站 文化中心 1952年,在城关西门设文化站。同年6月,增设石陂、永兴2个文化站。1956年3月,将西门文化站移设仙阳,另在城关南门大桥头楼上设文化室。1958年,在忠信设立民办文化站。1959年9月,九牧、富岭、临江、观前相继办起民办文化站。至此,全县有公办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5个、文化室1个。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只保留石陂公办文化站,永兴、仙阳2个公办站改为民办站。原有民办站除忠信外,其余均停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民办文化站停止活动,1970年1月全部撤销,文化工作由公社革委会政治组负责。1974年起,公社开始兴办文化站,至1975年,全县17个公社先后办起民办文化站。1981年5月,富岭公社将文化站、电影队、影剧院、广播放大站等联合组成文化中心,由公社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配专职副站长1人。1982年永兴办起文化中心,至1987年临江、仙阳、盘亭、九牧、古楼、官路、山下、濠村、水北街、忠信、石陂等根据当地条件或因陋就简,或投资新建,先后创办文化中心。1988年石陂镇建成1座建筑面积2596平方米4层的文
  化中心大楼。至1988年,全县共有文化中心14个、文化站5个,工作人员20人,活动场地8234平方米。
  红旗馆 1959年为举办国庆展览,将徐氏宗祠隔壁原保险公司旧房改建红旗馆,1962年并入文化馆。
  青少年宫 1953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浦城县委员会在城关和平路民宅设青年文化宫,仅一年即停办。1986年,在仙楼北路县体育场北侧动工新建6层青少年宫大楼,设计面积3438平方米。
  俱乐部 民国期间,有国民党员俱乐部、军民俱乐部、盟军俱乐部3个(国民党员俱乐部及军民俱乐部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剧场中记述)。盟军俱乐部系民国33年驻浦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征用城关后街徐氏宗祠及隔壁基督教堂设置,内设餐馆、舞厅,专供英国军事代表团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娱乐,民国34年该部离浦撤销。民国36年10月10日,由县党部募款在县党部建成中山堂。11月1日军民俱乐部改建为中正堂。
  1951年9月,县总工会建成工人俱乐部,有图书阅览室,周末及节日组织文艺活动(1958年被省工会评为省先进工人俱乐部)。1955年,汽车保养场工会创办俱乐部,设专职干部管理,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京剧、闽剧演出队,先后到福州、惠安、三明、福安、建阳等地演出。同年,县文化馆在西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旧馆乡试办农村俱乐部,全县共培训俱乐部骨干320人,年底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51个。1957年,农村俱乐部发展至123个。1958年9月,实现公社化后,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345个,但有一部分很少活动。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俱乐部活动大减。1961年经整顿,全县仅存38个俱乐部,不久亦都停止活动。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俱乐部逐渐增加,全县有俱乐部216个,其中农村187个、机关和工矿企业29个。“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全部停止活动。1971年,驻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14部队(后称核工业部二九四大队)建立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总工会及中心站等俱乐部恢复活动。1982年,县在临江公社寨下大队办农村俱乐部试点。1984年,中共浦城县委提出“公社有文化中心,大队有俱乐部,机关、厂矿、企事业、学校有文化室”的要求。1988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185个,机关、厂矿、企事业俱乐部30个,文化室51个,均辟有活动场所。
  剧场 民国31年前,城乡都在祠堂、庙宇、会馆里的万年台或临时搭盖戏台演出,观众自带凳椅或站着看戏。民国32年3月,驻浦国民党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将城区西竺寺改建为剧场,名为军民俱乐部,作营业演出,浦城始有专门剧场。民国36年11月1日改建为中正堂,1949年4月停用。1956年县赣剧团沿用中正堂,称浦城赣剧场。1961年赣剧团集资3.8万元,将此剧场修建成有800个座位砖木结构剧场。1968年12月,赣剧团撤销,1975年剧场改建为县委党校。
  1950年4月,私人集资102股,每股大米250公斤,在民主路建造木结构简易剧场,称群乐剧社。1954年县投资在剧社原址翻盖成砖木结构的“浦城影剧院”。1965年因屋顶跨度大(22米),人字式木梁架出现裂缝停止使用。1970年修葺加柱,1975年剧场大门改向五一三路。1982年4月,在此动工重建新剧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5年2月竣工,座位1114个,称浦城剧院。
  第二节 民间文艺
  一、民间小戏
  三角戏 源于江西,清光绪初传入,只有小生、花旦、小丑3个角色,故名“三角戏”,又称“三脚戏”,有弦乐伴奏。常演《十八摸》、《桃妹反情》、《蔡鸣凤醉店》等,其表演和词句庸俗。民国37年春节后,各乡村招演三角戏。县政府认为非但耗费,且碍风化。4月,下令禁止,并派警严禁。
  太子花灯班采茶戏和三角戏在浦城演变而成。演员腰扎纸糊篾架马灯,作马跑状舞,用弦乐伴奏,在庭院或空坪演出。其表演内容有伤风化,五四运动后逐渐被淘汰。
  踏地戏 街头演出小喜剧,以丑、旦角为主,节目选自传统戏,鼓乐伴奏,载歌载舞。解放后,利用这种形式歌颂新人新事,受观众欢迎。
  灯彩 茶灯,又名白菜灯。富岭的山路、前洋、高坊、圳边一带,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走村串户演出。演员均为当地农民,男女各6~8人,服装简便,男扎头巾,女插花,男女双手执茶花灯,演出内容有《采茶上山》、《倒采茶》、《五梅花》。有乐队伴奏,载歌载舞,表达农家欢乐景象。
  此外,民国期间,有江西妇女3~5人为群来浦城,以卖唱为业,自备乐器,唱戏曲、小调,称堂子班。解放前夕消失。
  二、音乐
  五代,杨文逸晓音律。宋代,章友直精音乐,黄铢善琴,徐复精音律。清代,吴景伯善琵琶。清末民初七弦古琴在浦城盛极一时,祝凤喈兄弟被誉为江、浙、闽、川四大琴派中闽派古琴代表。
  民间音乐以“十番”称著,系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合奏。曲有《梅花三弄》等。浦城曾有城关(浙派)和忠信(赣派)两个南词队,多在节日或喜庆事受请演奏。因乐器种类多,难以流传。
  解放后,文化部门重视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1953年,曾组织30多位老艺人成立南词清唱社,但因曲谱散失,仅靠口传,未能完善。1956年,又发掘整理出民乐合奏《浪淘沙》及山歌小调17首,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1962年从永兴、仙阳、忠信、莲塘等地发掘整理《民间小调歌谣集》,被省选收入《民歌集》。1974~1975年,收集整理成《民间歌曲选》1集。1978年整理民间小调《阿村姐妹忙》。1979年又搜集整理红军歌曲5首,民间小调76首,民乐合奏3首。1980年整理出《送郎当红军》等歌曲。1981年又整理传统歌谣1首、传统赣剧音乐15首。
  三、舞蹈
  交谊舞始于民国33年(1944),驻浦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创办盟军俱乐部。为迎合驻浦英国代表团欢心,从上海聘来两名舞女,参加跳舞的只限英国人和该部高级军官。
  解放初期,在学校和青年中有跳交谊舞、秧歌舞。1954年文化部门派干部赴省学习交谊
  舞。同年5月,县文化馆、总工会举办周末舞会,是年国庆节有200多人参加。嗣后一段时间,机关、学校、厂矿开展很活跃。1956年文化馆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鱼灯》、《茶灯》、《灯火辉煌》等节目。1964年明令禁止跳交谊舞。1979年城区开始教跳青年舞,活动亦少。1981年,文化馆征集到民间歌舞1支、台湾高山族歌舞19支。1984年,文化馆开办营业舞厅,跳交谊舞。1986年12月,在富岭镇的圳边、高坊、山路、上桥等地采访和研究《茶灯舞》,详尽记录舞蹈动作、音乐、服饰道具,并作人体形象的描绘摄影,编写历史沿革概论,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8年县剧场举办营业舞厅。
  四、剪纸
  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挈家人寓浦时,章钜三子恭辰常见人家馈赠食物时,均以红纸剪雕吉祥语句,提议以吉祥之景代吉祥语,并亲剪作花样的纸,分赠各家。
  剪花主要贴在床具、器皿、喜庆礼品上,花样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各具形态,逼真细雅,着力于神情意态,融民族风格与乡土气息于一体。全县均有流传,富岭镇作品尤多。县文化馆1955年在城关收集一批送省。1959年,又在九牧、里源收集到千余种,选出400多种送省群众艺术馆,省外贸单位曾从中复制部分外销。剪花至今仍流行。
  五、雕花
  根雕 利用树根原有造型进行加工、雕刻,再刷上油漆,造型各异,美观雅致。始于何年无考。民家有收藏,作厅堂、卧室摆设观赏。“文化大革命”开始,作为“四旧”而破坏,遗存甚少。1988年,城关居民张某在科委大楼四层设根雕车间,制造部分产品销售。
  木雕 富户大院的门、窗、枋、梁、厨、桌、床等,用樟木雕刻山水、花鸟、龙虎、人物,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惜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几乎破坏殆尽,仅有少数雕刻作品用泥封而幸存。1977年,盘亭公社在城关上青岭办木雕厂,雕刻樟木箱、玉堂屏风等工艺品,供出口外销。
  砖雕用砖坯雕刻后烧制而成,多嵌镶在庙宇、祠堂和院户及村落的大门、花墙、牌坊等处。雕刻的花鸟、人物、山水、文字都很精细。民国以来很少烧制。古建筑物上砖雕,在1966年破“四旧”时被破坏,仅少数用泥封而幸存。
  石雕 主要刻于祠堂、庙宇、牌坊、墓碑等建筑物,有石雕花草、文字、人物、龙虎、花鸟等。有的石雕随旧建筑物的拆除而破坏。
  
  第一节 文艺宣传
  一、街头演出或讲演
  五四运动期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师生组织宣传队,上街教唱国耻纪念歌,宣传抵制日货。城区知识界人士,组成益智剧社,编演《青岛湖》、《国医手》,以浦城方言表演,称作方言剧。反对封建礼教,宣传科学民主,抨击时弊。抗日战争期间,县进步青年组织歌咏队或救亡宣传队,教
  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枪口对外一致抗战》等。演出话剧和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抓汉奸》、《东北的一角》、《盲哑恨》等。浦城刚解放时,居民和学生组织秧歌队、腰鼓队、钱棒队,或化装上街宣传,庆祝浦城解放。此后每逢重要任务或重大活动等,均采用文艺形式上街宣传,寓教于乐。
  二、幻灯
  解放初期,以汽灯作光源,配合当时中心工作任务,放映故事片、科教片,边放映边说唱讲解。或以当地人和事绘制幻灯片,进行宣传,通俗易懂。1957年,全县有幻灯机32架、片120部,全年放映269场,观众达数万人次。并在农村培养放映员,设立放映站,进行巡回放映。电影普及后,幻灯主要在电影放映前放映。
  三、文化担 文化车
  1953年,县文化部门以收音机、留声机、幻灯、土广播、书、画、图片等装备成2副文化担、1辆文化车,配合中心任务在农村流动宣传。1956年,文化担、文化车调给石陂、永兴2个公办文化站。1965年后,因这种文化活动形式简陋,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而停办。
  四、墙报(黑板报、灯报) 画廊
  民众教育馆成立后,利用壁报进行宣传。时事壁报每星期发贴2次。民国24年(1935)4月开始,每星期添设图画壁报1张。民国25年6月,壁报改为隔日发行,遇有重要事件,出号外。民国28~29年间,初中学生真树华在棋盘街办墙报,称《街头教室》,宣传抗日,揭露社会的黑暗,影响很大。
  解放后,采用黑板报宣传国内外重要新闻、政府法令、中心工作等。1952年,全县共有黑板报161块。1953年,在城关街道设置2架灯报。同年起,由县人民文化社编发稿件,每周1期,发至区乡,以充实黑板报内容和统一宣传口径。1963年,全县黑板报发展到345块,并增加说理短文、诗歌、快板、文艺小节目、漫画、科学知识等内容,用彩色粉笔或广告色书写,文图并茂,颇能吸引观众。1972年3月,在大会堂门口建造钢筋混凝土画廊,长16米,中医院门口画廊,长34米,共40平方米,用作新闻图片、时事宣传、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及电影广告。通常半月或一月1期。1988年,部分机关、厂矿、学校、乡镇办有配灯光的玻璃窗宣传栏。
  五、展览
  民国期间,民众教育馆曾举办过教具、科学知识、防空知识、国防科学、抗战漫画、书画、美术等展览,但规模不大。1951年开始举办抗美援朝、婚姻法、防止特务活动、科学技术、工农联盟、阶级教育等展览。规模较大的有1959年的《十年大庆建设展览》和1961年的《建党40周年纪念展览》、《社会主义建设展览》。1961年的2个展览分2个馆共15个陈列室,有202个图片版面、12座模型、903种实物标本、97张照片。“文化大革命”期间,还举办过“抗大”展览和所谓破“四旧”成果展览,并在全县各公社巡回展出,还有“三忠于”展览和阶级教育展览。1977~
  1988年,共举办过20次展览,其中美术、摄影、书法、艺术作品等18次,法纪教育展览2次。
  第四节 文艺辅导
  1960年3月11~21日,文化馆举办工农艺术学校,教写美术字、墙画等,培训学员77人。同年秋,在各公社举办临时性半工半读艺术学校,共20期,分戏剧、美术、舞蹈、音乐等专业,学员275人,并在15个大队办业余文艺学校。1962年,县文化馆配合县工会举办美术班,每周三、六晚上学习,学员26人。1972~1979年,每年举办1次业余文艺创作座谈会(学习班),曾请省下放浦城的著名散文作家郭风和省群众艺术馆李焕勤等讲授文学创作理论、主题思想发掘、艺术构思、语言运用等。1979年和1986年,文化馆共举办过2期摄影学习班,参加学习的共有127人。1982年暑假期间,文化馆举办少年儿童美术短训班,培训77人。1983年,地区在浦城县举办舞蹈培训班,有建阳地区所属10个县市的舞蹈专业干部及县业余舞蹈骨干35人参加。1984年举办青年集体舞、民间乐器培训班各1期,共培训160多人。1984~1986年,文化馆利用暑假先后举办3期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培训班,共培训60多人。1985年春,文化馆举办1期版画培训班,学员20人。
  第五节 文艺汇演
  县戏剧观摩汇演始于1953年2月,有23个单位630多人参加,有京剧、赣剧、越剧、南词、十番、歌剧、木偶、武术等30台64个节目。1956年起改办业余文艺汇演。1958年,钢铁生产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汇演停办。1959年举办国庆十周年文艺汇演和春节职工文艺汇演,各公社分别举行汇演。1964年元旦,举行曲艺汇演。1971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业余文艺汇演或调演,一般有23个代表队参加。最盛的1975年,先后举行职工和农村两次业余文艺汇演,历时达一个月。此后文化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举办专题业余文艺汇演,有妇女业余文艺汇演、儿童创作剧目汇演、农村业余文艺汇演、职工业余文艺汇演等,节目形式各有特色。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