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63
颗粒名称: 卷三十一 文化
分类号: K203
页数: 37
页码: 1013-1049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文化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文化

内容

浦城自汉以来,文治大兴。五代至宋,诗文书画,挺英擢秀,先后济美,曾被誉为“文化古邑”、“理学名邦”。明嘉靖间,建尊经阁,贮图书。清代,文艺形式多样,先后传入木偶戏、赣剧,多为应庙会、做保安、堂郡、行业聘请而演出。春节或迎神赛会,则有花灯、龙灯、鱼灯、高跷、台座、花船、蚌壳舞等民间文艺活动。清末在尊经阁设阅书报社。
  五四运动后,浦城出现街头演讲、幻灯、墙报等宣传形式,演出方言剧、话剧等,此后传入京剧。民国11年(1922),《浦城新闻》创刊。民国16年后,在苏区流行红军歌曲和标语宣传。抗日战争开始后,爱国青年学生组织歌咏队、救亡宣传队,以歌曲、话剧、活报剧等文艺形式宣传抗日。同时传入有声电影和越剧,文化生活渐见丰富。民国34年后,国民党政府加紧内战宣传,对进步戏剧、书报禁止演出、刊行。
  解放后,人民政府注重发展群众文化,倡导文化艺术为工农兵服务,活动设施不断增加,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人民教育馆(后称文化馆)运用图书阅览、展览、墙报、灯报、幻灯、文化担、文化车等形式宣传教育群众。1951~1956年,先后设立新华书店、有线广播站、越剧团、影剧院、赣剧团。1958年,创办《浦城人民》报。各种文化艺术面向群众、面向农村,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1964年后停演传统戏,只演现代戏。“文化大革命”初期,文化机构受到冲击。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文化机构逐步恢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文化领域的禁锢逐渐打破。1977年,先后建成无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差转台。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事业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很大变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路线得到贯彻执行。至1988年,文化单位和设施有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电台、无线电台、电视台、青少年宫、老干部活动中心各1处,电影院11座、电影队41个、剧团1个、剧院1座、业余剧团13个、木偶戏班7个、营业性舞厅2座、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差转台54座、录像放映点26个,还有乡镇广播站17个、文化中心站14个、文化站5个。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机构场所
  民众教育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尊经阁设阅书报社。民国12年(1923)阅书报社改名通俗图书馆。民国17年,在清廉亭创演讲所。民国18年7月,并图书馆、体育场、演讲所、演剧社的业务,设民众教育馆于学前魁星楼,内设夜校、演讲所、体育场、艺术馆、图书馆,有工作人员12名。民国24年,在城郊西村办农村书报陈列所,由民教馆派员管理。这年3月1日起,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每日燃放午炮,以便全城校正时刻,10月18日,改由民众教育馆燃放午炮。民国25月1日,实行每早午燃放2次。民国26年,因铁炮燃放日久而损坏,停止燃放,改设标准钟。同年民众教育馆改称中心民众学校,附设图书馆和演讲所。次年裁员简政,缩小组织,改名民众书报所。民国32年复称民众教育馆,公共体育场单独设立。民国33年春,公共体育场并入民众教育馆。馆址先后设在孔庙魁星楼、忠烈祠、关帝庙、西竺寺及私人住宅。
  文献委员会 民国20年成立,为文献保管征集的机构。后中断。民国26年7月8日,再次成立。民国31年,指定县图书馆为文献保藏机关,文献委员会则专负设计、征集之责。但文献委员会成员多系兼职,机构如同虚设。
  文化馆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民众教育馆,改建为人民教育馆,馆址设在后街徐氏宗祠。1950年1月,与群众书店、群众报社合并,成立人民文化社。1954年4月,书店、报社单独成立机构,人民文化社改称文化馆。“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文化馆停止活动。1969年1月,文化馆撤销,在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社会文化组。1972年,恢复文化馆建制。1975年,财政拨款在五一三路建文化馆大楼,1977年建成,共4层1240平方米。1980年文化馆附设集体所有制文化艺术服务站,职工13人,实行有偿服务,自负盈亏。1988年,文化馆有工作人员11人。
  文化站 文化中心 1952年,在城关西门设文化站。同年6月,增设石陂、永兴2个文化站。1956年3月,将西门文化站移设仙阳,另在城关南门大桥头楼上设文化室。1958年,在忠信设立民办文化站。1959年9月,九牧、富岭、临江、观前相继办起民办文化站。至此,全县有公办文化站3个,民办文化站5个、文化室1个。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只保留石陂公办文化站,永兴、仙阳2个公办站改为民办站。原有民办站除忠信外,其余均停办。“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公、民办文化站停止活动,1970年1月全部撤销,文化工作由公社革委会政治组负责。1974年起,公社开始兴办文化站,至1975年,全县17个公社先后办起民办文化站。1981年5月,富岭公社将文化站、电影队、影剧院、广播放大站等联合组成文化中心,由公社党委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并配专职副站长1人。1982年永兴办起文化中心,至1987年临江、仙阳、盘亭、九牧、古楼、官路、山下、濠村、水北街、忠信、石陂等根据当地条件或因陋就简,或投资新建,先后创办文化中心。1988年石陂镇建成1座建筑面积2596平方米4层的文化中心大楼。至1988年,全县共有文化中心14个、文化站5个,工作人员20人,活动场地8234平方米。
  红旗馆 1959年为举办国庆展览,将徐氏宗祠隔壁原保险公司旧房改建红旗馆,1962年并入文化馆。
  青少年宫 1953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浦城县委员会在城关和平路民宅设青年文化宫,仅一年即停办。1986年,在仙楼北路县体育场北侧动工新建6层青少年宫大楼,设计面积3438平方米。
  俱乐部 民国期间,有国民党员俱乐部、军民俱乐部、盟军俱乐部3个(国民党员俱乐部及军民俱乐部在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剧场中记述)。盟军俱乐部系民国33年驻浦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征用城关后街徐氏宗祠及隔壁基督教堂设置,内设餐馆、舞厅,专供英国军事代表团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娱乐,民国34年该部离浦撤销。民国36年10月10日,由县党部募款在县党部建成中山堂。11月1日军民俱乐部改建为中正堂。
  1951年9月,县总工会建成工人俱乐部,有图书阅览室,周末及节日组织文艺活动(1958年被省工会评为省先进工人俱乐部)。1955年,汽车保养场工会创办俱乐部,设专职干部管理,开展文艺体育活动,并组织京剧、闽剧演出队,先后到福州、惠安、三明、福安、建阳等地演出。同年,县文化馆在西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旧馆乡试办农村俱乐部,全县共培训俱乐部骨干320人,年底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51个。1957年,农村俱乐部发展至123个。1958年9月,实现公社化后,全县农村办起俱乐部345个,但有一部分很少活动。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俱乐部活动大减。1961年经整顿,全县仅存38个俱乐部,不久亦都停止活动。1963年随着国民经济好转,俱乐部逐渐增加,全县有俱乐部216个,其中农村187个、机关和工矿企业29个。“文化大革命”开始,俱乐部全部停止活动。1971年,驻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714部队(后称核工业部二九四大队)建立俱乐部并开展活动,总工会及中心站等俱乐部恢复活动。1982年,县在临江公社寨下大队办农村俱乐部试点。1984年,中共浦城县委提出“公社有文化中心,大队有俱乐部,机关、厂矿、企事业、学校有文化室”的要求。1988年,全县有农村俱乐部185个,机关、厂矿、企事业俱乐部30个,文化室51个,均辟有活动场所。
  剧场 民国31年前,城乡都在祠堂、庙宇、会馆里的万年台或临时搭盖戏台演出,观众自带凳椅或站着看戏。民国32年3月,驻浦国民党闽浙赣边区绥靖指挥部将城区西竺寺改建为剧场,名为军民俱乐部,作营业演出,浦城始有专门剧场。民国36年11月1日改建为中正堂,1949年4月停用。1956年县赣剧团沿用中正堂,称浦城赣剧场。1961年赣剧团集资3.8万元,将此剧场修建成有800个座位砖木结构剧场。1968年12月,赣剧团撤销,1975年剧场改建为县委党校。
  1950年4月,私人集资102股,每股大米250公斤,在民主路建造木结构简易剧场,称群乐剧社。1954年县投资在剧社原址翻盖成砖木结构的“浦城影剧院”。1965年因屋顶跨度大(22米),人字式木梁架出现裂缝停止使用。1970年修葺加柱,1975年剧场大门改向五一三路。1982年4月,在此动工重建新剧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5年2月竣工,座位1114个,称浦城剧院。
  第二节 民间文艺
  一、民间小戏
  三角戏 源于江西,清光绪初传入,只有小生、花旦、小丑3个角色,故名“三角戏”,又称“三脚戏”,有弦乐伴奏。常演《十八摸》、《桃妹反情》、《蔡鸣凤醉店》等,其表演和词句庸俗。民国37年春节后,各乡村招演三角戏。县政府认为非但耗费,且碍风化。4月,下令禁止,并派警严禁。
  太子花灯班采茶戏和三角戏在浦城演变而成。演员腰扎纸糊篾架马灯,作马跑状舞,用弦乐伴奏,在庭院或空坪演出。其表演内容有伤风化,五四运动后逐渐被淘汰。
  踏地戏 街头演出小喜剧,以丑、旦角为主,节目选自传统戏,鼓乐伴奏,载歌载舞。解放后,利用这种形式歌颂新人新事,受观众欢迎。
  灯彩茶灯,又名白菜灯。富岭的山路、前洋、高坊、圳边一带,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走村串户演出。演员均为当地农民,男女各6~8人,服装简便,男扎头巾,女插花,男女双手执茶花灯,演出内容有《采茶上山》、《倒采茶》、《五梅花》。有乐队伴奏,载歌载舞,表达农家欢乐景象。
  此外,民国期间,有江西妇女3~5人为群来浦城,以卖唱为业,自备乐器,唱戏曲、小调,称堂子班。解放前夕消失。
  二、音乐
  五代,杨文逸晓音律。宋代,章友直精音乐,黄铢善琴,徐复精音律。清代,吴景伯善琵琶。清末民初七弦古琴在浦城盛极一时,祝凤喈兄弟被誉为江、浙、闽、川四大琴派中闽派古琴代表。
  民间音乐以“十番”称著,系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合奏。曲有《梅花三弄》等。浦城曾有城关(浙派)和忠信(赣派)两个南词队,多在节日或喜庆事受请演奏。因乐器种类多,难以流传。
  解放后,文化部门重视民间音乐的发掘整理。1953年,曾组织30多位老艺人成立南词清唱社,但因曲谱散失,仅靠口传,未能完善。1956年,又发掘整理出民乐合奏《浪淘沙》及山歌小调17首,惜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1962年从永兴、仙阳、忠信、莲塘等地发掘整理《民间小调歌谣集》,被省选收入《民歌集》。1974~1975年,收集整理成《民间歌曲选》1集。1978年整理民间小调《阿村姐妹忙》。1979年又搜集整理红军歌曲5首,民间小调76首,民乐合奏3首。1980年整理出《送郎当红军》等歌曲。1981年又整理传统歌谣1首、传统赣剧音乐15首。
  三、舞蹈
  交谊舞始于民国33年(1944),驻浦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创办盟军俱乐部。为迎合驻浦英国代表团欢心,从上海聘来两名舞女,参加跳舞的只限英国人和该部高级军官。
  解放初期,在学校和青年中有跳交谊舞、秧歌舞。1954年文化部门派干部赴省学习交谊舞。同年5月,县文化馆、总工会举办周末舞会,是年国庆节有200多人参加。嗣后一段时间,机关、学校、厂矿开展很活跃。1956年文化馆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鱼灯》、《茶灯》、《灯火辉煌》等节目。1964年明令禁止跳交谊舞。1979年城区开始教跳青年舞,活动亦少。1981年,文化馆征集到民间歌舞1支、台湾高山族歌舞19支。1984年,文化馆开办营业舞厅,跳交谊舞。1986年12月,在富岭镇的圳边、高坊、山路、上桥等地采访和研究《茶灯舞》,详尽记录舞蹈动作、音乐、服饰道具,并作人体形象的描绘摄影,编写历史沿革概论,被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8年县剧场举办营业舞厅。
  四、剪纸
  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挈家人寓浦时,章钜三子恭辰常见人家馈赠食物时,均以红纸剪雕吉祥语句,提议以吉祥之景代吉祥语,并亲剪作花样的纸,分赠各家。
  剪花主要贴在床具、器皿、喜庆礼品上,花样有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各具形态,逼真细雅,着力于神情意态,融民族风格与乡土气息于一体。全县均有流传,富岭镇作品尤多。县文化馆1955年在城关收集一批送省。1959年,又在九牧、里源收集到千余种,选出400多种送省群众艺术馆,省外贸单位曾从中复制部分外销。剪花至今仍流行。
  五、雕花
  根雕 利用树根原有造型进行加工、雕刻,再刷上油漆,造型各异,美观雅致。始于何年无考。民家有收藏,作厅堂、卧室摆设观赏。“文化大革命”开始,作为“四旧”而破坏,遗存甚少。1988年,城关居民张某在科委大楼四层设根雕车间,制造部分产品销售。
  木雕 富户大院的门、窗、枋、梁、厨、桌、床等,用樟木雕刻山水、花鸟、龙虎、人物,雕工精细,形态逼真。惜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几乎破坏殆尽,仅有少数雕刻作品用泥封而幸存。1977年,盘亭公社在城关上青岭办木雕厂,雕刻樟木箱、玉堂屏风等工艺品,供出口外销。
  砖雕用砖坯雕刻后烧制而成,多嵌镶在庙宇、祠堂和院户及村落的大门、花墙、牌坊等处。雕刻的花鸟、人物、山水、文字都很精细。民国以来很少烧制。古建筑物上砖雕,在1966年破“四旧”时被破坏,仅少数用泥封而幸存。
  石雕 主要刻于祠堂、庙宇、牌坊、墓碑等建筑物,有石雕花草、文字、人物、龙虎、花鸟等。有的石雕随旧建筑物的拆除而破坏。
  
  第一节 文艺宣传
  一、街头演出或讲演
  五四运动期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师生组织宣传队,上街教唱国耻纪念歌,宣传抵制日货。城区知识界人士,组成益智剧社,编演《青岛湖》、《国医手》,以浦城方言表演,称作方言剧。反对封建礼教,宣传科学民主,抨击时弊。抗日战争期间,县进步青年组织歌咏队或救亡宣传队,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枪口对外一致抗战》等。演出话剧和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抓汉奸》、《东北的一角》、《盲哑恨》等。浦城刚解放时,居民和学生组织秧歌队、腰鼓队、钱棒队,或化装上街宣传,庆祝浦城解放。此后每逢重要任务或重大活动等,均采用文艺形式上街宣传,寓教于乐。
  二、幻灯
  解放初期,以汽灯作光源,配合当时中心工作任务,放映故事片、科教片,边放映边说唱讲解。或以当地人和事绘制幻灯片,进行宣传,通俗易懂。1957年,全县有幻灯机32架、片120部,全年放映269场,观众达数万人次。并在农村培养放映员,设立放映站,进行巡回放映。电影普及后,幻灯主要在电影放映前放映。
  三、文化担 文化车
  1953年,县文化部门以收音机、留声机、幻灯、土广播、书、画、图片等装备成2副文化担、1辆文化车,配合中心任务在农村流动宣传。1956年,文化担、文化车调给石陂、永兴2个公办文化站。1965年后,因这种文化活动形式简陋,已不能满足群众需求而停办。
  四、墙报(黑板报、灯报)画廊民众教育馆成立后,利用壁报进行宣传。时事壁报每星期发贴2次。民国24年(1935)4月开始,每星期添设图画壁报1张。民国25年6月,壁报改为隔日发行,遇有重要事件,出号外。民国28~29年间,初中学生真树华在棋盘街办墙报,称《街头教室》,宣传抗日,揭露社会的黑暗,影响很大。
  解放后,采用黑板报宣传国内外重要新闻、政府法令、中心工作等。1952年,全县共有黑板报161块。1953年,在城关街道设置2架灯报。同年起,由县人民文化社编发稿件,每周1期,发至区乡,以充实黑板报内容和统一宣传口径。1963年,全县黑板报发展到345块,并增加说理短文、诗歌、快板、文艺小节目、漫画、科学知识等内容,用彩色粉笔或广告色书写,文图并茂,颇能吸引观众。1972年3月,在大会堂门口建造钢筋混凝土画廊,长16米,中医院门口画廊,长34米,共40平方米,用作新闻图片、时事宣传、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及电影广告。通常半月或一月1期。1988年,部分机关、厂矿、学校、乡镇办有配灯光的玻璃窗宣传栏。
  五、展览
  民国期间,民众教育馆曾举办过教具、科学知识、防空知识、国防科学、抗战漫画、书画、美术等展览,但规模不大。1951年开始举办抗美援朝、婚姻法、防止特务活动、科学技术、工农联盟、阶级教育等展览。规模较大的有1959年的《十年大庆建设展览》和1961年的《建党40周年纪念展览》、《社会主义建设展览》。1961年的2个展览分2个馆共15个陈列室,有202个图片版面、12座模型、903种实物标本、97张照片。“文化大革命”期间,还举办过“抗大”展览和所谓破“四旧”成果展览,并在全县各公社巡回展出,还有“三忠于”展览和阶级教育展览。1977~
  1988年,共举办过20次展览,其中美术、摄影、书法、艺术作品等18次,法纪教育展览2次。
  第四节 文艺辅导
  1960年3月11~21日,文化馆举办工农艺术学校,教写美术字、墙画等,培训学员77人。同年秋,在各公社举办临时性半工半读艺术学校,共20期,分戏剧、美术、舞蹈、音乐等专业,学员275人,并在15个大队办业余文艺学校。1962年,县文化馆配合县工会举办美术班,每周三、六晚上学习,学员26人。1972~1979年,每年举办1次业余文艺创作座谈会(学习班),曾请省下放浦城的著名散文作家郭风和省群众艺术馆李焕勤等讲授文学创作理论、主题思想发掘、艺术构思、语言运用等。1979年和1986年,文化馆共举办过2期摄影学习班,参加学习的共有127人。1982年暑假期间,文化馆举办少年儿童美术短训班,培训77人。1983年,地区在浦城县举办舞蹈培训班,有建阳地区所属10个县市的舞蹈专业干部及县业余舞蹈骨干35人参加。1984年举办青年集体舞、民间乐器培训班各1期,共培训160多人。1984~1986年,文化馆利用暑假先后举办3期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培训班,共培训60多人。1985年春,文化馆举办1期版画培训班,学员20人。
  第五节 文艺汇演
  县戏剧观摩汇演始于1953年2月,有23个单位630多人参加,有京剧、赣剧、越剧、南词、十番、歌剧、木偶、武术等30台64个节目。1956年起改办业余文艺汇演。1958年,钢铁生产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汇演停办。1959年举办国庆十周年文艺汇演和春节职工文艺汇演,各公社分别举行汇演。1964年元旦,举行曲艺汇演。1971年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业余文艺汇演或调演,一般有23个代表队参加。最盛的1975年,先后举行职工和农村两次业余文艺汇演,历时达一个月。此后文化部门与有关部门配合举办专题业余文艺汇演,有妇女业余文艺汇演、儿童创作剧目汇演、农村业余文艺汇演、职工业余文艺汇演等,节目形式各有特色。
  第二章 文艺创作
  第一节 文学
  一、小说 散文
  自宋以来,浦城文人辈出,著作甚丰。载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谭正璧编,1985年上海书店印行)的浦城人有五代杨徽之,宋杨亿、黄鉴、黄亢、吴育、章望之、章楶、何薳、孙道绚(女)、真德秀、叶绍翁、真山民,元杨载等,共13人;载入《中国语文学家辞典》的有宋黄甫、何述、杨训、
  吴骏、黄贲、刘翔、真德秀等7人。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收录浦城籍人的著述中,集部占很大的比重(详见《著述》卷)。民国期间,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浦城的小说、散文创作有很大发展。据征集到资料统计,有35人78篇。解放以后,小说、散文创作,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坚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方向,涌现出一批青年作者。据征集到资料统计,1949~1988年,有14人在省级以上正式出版刊物上发表的小说、散文9本,70篇(其中中篇小说3篇)。浦城籍著名作者有《福建文学》主编季仲,专著有小说、散文集3本;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沈世豪,散文集6本,另有散文28篇。
  外籍人在浦城写的艺文很多,著名的有宋朱熹,明刘基、宋濂、徐宏祖、葛寅亮(著有《柘浦讲语》2卷)、翁白(著有《梅庄遗草》2卷),清梁章钜。解放后,在浦城工作的外籍人有13人在省级以上正式刊物发表小说、散文44篇。“文化大革命”期间,著名散文作家郭风、何为分别下放在九牧杉坊和水北卢家湾,均留有散文作品(详见《著述》卷)。
  二、诗词赋 楹联
  南朝宋江淹任吴兴(今浦城)令时,著有《赤虹赋》、《青苔赋》及《构象台》、《访道经》、《镜论语》、《悦曲池》、《爱远山》等骚,《邑中草木颂十五首》、《渡泉峤出诸山之顶》、《迁阳亭》、《游黄檗山》等诗。唐黄滔著有《送君南浦赋》。宋代以来,游历或途经浦城文人墨客大多留有诗文,清蒋蘅著有《云寥山人文钞》8卷、《诗钞》4卷。梁章钜侨居浦城辑有《南浦诗话》、《东南峤外诗文钞》等10多部著作。魏宪著有《枕江楼集》。
  清代及其以前,境内盛行格律诗词,据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记载,宋至清末,浦城籍人诗词著作有50人53部184卷,其中宋13人13部,元2人2部,清23人26部。著名作者有:杨徽之,精于风雅,独立编就《文苑英华》中诗180卷;杨亿,号称神童,7岁能诗,同其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创立“西昆体”诗流派;黄亢有《东溪集》传世;章岷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章先写就,仲淹认为其诗可“压倒元白”;章楶的《水龙吟·杨花词》,为苏轼所称道,传为佳作;叶绍翁有《静逸小集》,尤以七绝《游园不置》脍炙人口;元杨载被称为元代诗歌四大家之一。
  浦城诗人中,女性作者不少。宋词人孙道绚词作甚丰,惜多散佚,仅存8首。梁章钜称她的《清平乐·咏雪》、《如梦令·宫词》“堪与清照词相颉颃”。吴充妻徐氏、吴安持妻王氏(王安石女),元李智真、徐彩銮,清梁兰省(梁章钜女)、孙若孟、朱菊龄、杨皋等,均有作品传世。(见《著述》卷)
  清末民初,格律诗仍很盛行,先后成立有菊花诗会和诗钟社。菊花诗会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每年菊花盛开季节,诗友集会赏菊唱和,由李迪瑚主持,民国8年(1919)停止活动。诗钟社成立于民国15年,内分诗词研究组和唱和组,研究组设在凤池社,聚会时每人赋诗一首,经评选出好诗张贴欣赏,并给予奖励;唱和组设在学前关帝庙,每月集会一次,抽签为会首,会首先吟一首,会员步原韵而和,一年后停办。五四运动后,格律诗逐渐衰微。解放后,多数写白话诗,格律诗甚少。
  楹联创作在浦城有悠久历史,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对联杂志》社1985年出版的《民间对联故事》载,宋代浦城粤山学易斋联为中国最早书斋联。明永乐年间,邑人潘赐出使日本归途经故里,适南浦桥(今水南桥)落成,一夕间以浦城名人、胜迹、掌故作楹联424对,遍贴桥柱。清文
  学家梁章钜侨居浦城10余年,辑有《楹联续话》4卷、《巧对录》4卷。民国期间,李迪瑚、曾逢源合辑《南浦楹联集》。解放后,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潘国璋撰写的《联苑奇葩》7篇,连载在1982~1984年《科学与文化》,1983年被该刊评为“阅读奖”优秀文章;1984年和1985年《福建日报》主办新春征联活动,潘国璋出题求对,两年分别有450人、2221人应对约1000对和1万对;1987年和1988年潘国璋又为《福建日报》社、福建电视台、《福建电视报》社、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分会等6家联合主办的新春征联和龙年征联出题求对,两年共有4600多人应2万多对。4次征联,主办单位均委托浦城县成立初评小组(成员10余人)进行评选,共评选出佳联75对,分别刊登在《福建日报》生活窗。1987年和1988年春节,县文化馆与县政协文体工作组举办新春征联活动,共有64位作者参加,撰写223对,经评选获一等奖6对。
  第二节 剧本
  解放后至1955年前,只有配合形势宣传时编写小演唱、活报剧。1955开始为配合农业合作化宣传和阶级教育,业余作者创作方言剧《徐村长体会到农业合作化的好处》、小赣剧《陈康婢参加互助组》、《迎接社会主义生产高潮》等。其中,《迎》剧参加南平专区和省业余戏剧汇演,均获演出奖。1957年,县赣剧团整理传统戏《铁算盘》,1959年参加省戏曲汇演获奖,并被吉剧、京剧移植演出,《福建日报》发表剧本评论,《热风》刊登剧本全文,并绘成连环画出版。1958年,城郊公社文工团创作神话剧新的《三姐下凡》,歌颂解放后建设成就。县越剧团创作《浦北春秋》,歌颂领导干部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1962年,县直机关业余作者创作的《浦城四霸天》,揭露剥削阶级的罪恶历史,参加南平专区演出获一等奖。1963年富岭工委举办汇演,演出35个节目中有34个是自编节目。这年全县创作大型戏剧9个、小戏剧41个。1964年县赣剧团创作大型现代赣剧《满山春》,歌颂林业工人发奋建设林区,参加省现代戏汇演被评为优秀剧目。1965年业余作者创作《重要课题》,反映青少年教育重要性,参加省创作剧目汇演。同年,以社会新风和革命传统为题材,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歌剧《喜事新办》、《革命枪杆代代传》,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化大革命”期间,按照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三突出”(在戏剧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创作原则,至1976年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创作大型现代赣剧《种子》、《霞岭晨曲》,小戏剧《五工分》、《向阳坡》以及业余作者创作的小戏剧《红庄柳青》、《一块衣料》等,分别参加省、地汇演。1981年浦城赣剧团黄文富创作大型新编历史剧《练氏夫人》,同年参加建阳地区和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汇演,获地区文化局创作奖,获省文化局剧目创作三等奖,被省电视台录成电视片,在福建、江西和中央电视台播放,已知有7个省市剧团移植演出,被编入《福建剧目选》,列入《中国戏曲志·福建卷》。1984年县赣剧团创作大型新编历史剧《西山吟》,歌颂宋代邑人真德秀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同年参加省调演。1958~1988年,专业剧团共创作剧目11个,整理剧目35个,改编剧目73个。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一、音乐
  北宋,徐复尤精音律,对七音十二律清浊次序及钟磬侈弇匏竹高下制度无不洞达。皇祐(1049~1054)中,仁宗留意大乐,胡瑗作钟磬,大变古法,徐复认为不可,后胡瑗所作的乐器果然无效。南宋詹体仁亦精音律,以新乐谱古诗,音响协和。清代祝凤喈著有《与古斋琴谱》4卷,对张鹤著的《琴学入门》1卷进行鉴定;吴景伯著有《琵琶谱》1卷;张如玉(女)著有《暗香琴言》1卷;李迪瑚著有《酌海楼琴言》、《酌海楼琴谱》、《弦律导机》等。
  1974年开始,县文化馆组织部分歌曲爱好者业余填词谱曲,开展创作歌曲活动。1988年县举办厂歌、行业歌创作和演唱比赛,创作厂歌、行业歌曲20首。
  二、舞蹈
  解放初期,舞蹈都从外地移植。合作化时期,业余作者为配合宣传,创作《丰收舞》、《人定胜天抗灾舞》。1959年舞蹈创作最盛,有《红旗舞》、《花船舞》、《捡茶舞》、《油茶丰收舞》、《宇宙火箭奔月宫舞》等。1979年,文化馆干部杨子荣以高山族生活风俗为素材创作的《金秋之夜》,获地区创作奖,省调演时省电视台录像播放。次年经省加工、排练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节目奖。1980年,文化馆整理的《茶灯谣》,1983年参加省第三届《武夷之春》演出,获得好评。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一、美术
  宋代章友直善画。明代詹漴善画竹,绘菊尤工;叶儒善画菊,得其意志,古淡秀逸;詹林宁工山水花鸟,每画山川楼阁,远近浓淡,时出新意;陈子和的画笔意散逸,所作花草翎毛皆神妙。清代,王一材之画落笔精妙,其子文彰、文善的画亦有父风;陈如登师事福州林源善,画山水,有出蓝之誉,作画多用水墨,木石花竹皆简淡苍古;全徵兰亦善画,梁章钜、祖之望称其画可入能品;吕元勋工仙佛像,尤善传神,其子吕梦熊画人物尤佳,喜作巨幅,须眉生动,梦潮画仕女无俗韵,梦鳌擅长花卉羽翎,均可入画家能品;曾九思的人物山水花鸟,无不工妙;汪志周的花鸟尤臻微妙,下笔如生,为世所宝贵,其弟子多名于世;熊文镛作人物画须眉生动,在福州展出时,为各国领事所争购,其泼墨画《无量寿佛》在巴拿马博览会获最优奖。
  民国期间,章詠樵善画兰菊,曾作兰谱400幅,手描《百菊图》1册140余页,白描菊姿多种,其兰菊画参加全国美展;郑意诚以画山水著称,民国13年(1924),军阀孙传芳过浦城时,曾慕名给素绢1卷,求画四季景色四大幅,郑借故辞却,为邑人所称道。张嘉谟留学法国里昂,学
  美术,专工人物画,学成回浦,在一些寺庙留有壁画,后定居广西桂林。民国34年3月18~20日,举办美术展览,征集作品有古书画520幅,板画100幅,时事照片98幅,各学校学生作品316幅,古画以郑峰收藏的元、明古画最优。
  解放后,有13位美术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美术作品45幅,地区以上展出16人96幅。胡国荣的年画《柑桔丰收》、杨昌胜的作品《海底警犬》分别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84年吴卫东的《保护珍稀动物》宣传画,被省推荐参加全国第六届美展。陈侃如的《喜上眉梢》国画,参加省老年人书画展览获奖。浦城籍在广州美术学院的副教授罗宝珊,擅长油画、国画,曾在柳州、梧州举办画展,展出100余幅,1956年油画《苹果》被文化部收藏。在华东师范大学任教美术的张定钊,擅长油画、水粉画,作品颇丰,其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部分作品在北京、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版。在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任教的范迪安擅长宣传画、油画,攻研美术评论。在福建艺术学校任教的周向一,擅长油画、水粉画,曾在福州西湖举办个人画展,展出40余幅。在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任编审的詹蕙娟,编辑美术书籍达7部。
  二、书法
  五代杨文逸善草隶。宋代,载入梁披云《中国书法家大辞典》的浦城籍人有宋杨亿、章得象、章友直、章煎、章惇、章楶、周武仲、真德秀、黄铢等9人。杨亿善小楷,有《砚铭》石刻;章得象善楷书;章友直以小篆著名,尤工作金钗体,手迹有《诏篆太学石经》,其女章煎工篆书,有石刻《心经》、《阴符经》传于世;章惇工书法,暮年益妙,存世手迹有《草堂寺题记》石刻,《会稽尊侯帖》收入《三希堂法帖》;章楶工篆法,曾为游师雄墓志;周武仲留心翰墨得名家笔法;真德秀传世墨迹有《与王周卿手简》、《邻墙帖》;黄铢善书,隶法古朴,得魏晋以前笔意;黄孝绰善书,其法本二王、颜、柳。元代杨载善书,师赵孟,称其雅健。明代杨遵善工篆隶,皆以杜本为师,尽得其法,存世手迹有“理公岩”三字,尚有《杨氏集古印谱》。清代陈如登善擘窠大字;丁瓒工书法,善行草;黄焜工小楷,临摹王、赵能得其神;张暮锡善行楷书,学董其昌遒劲可爱;陈昌瑞善书,得颜清臣健劲之气;李维藩能四体书,雅好金石,尤精铁笔,有程子四箴阴骘文及得心集诸印谱。民国期间,李迪瑚工书法,精通金石篆刻,著有《篆刻箴度》4册、《酌海楼印谱》1卷,其墨迹曾在上海展览;叶朝璋工书法,有《叶朝璋书法帖》存世。解放后,特别是1978年后,练习书法的人日益增多。从是年起,县文化部门每年均举办书法展览。1984年成立美术书法协会。1987年县文化馆举办书法展览,参展27人180余幅。1988年,全县有书法作者58人。业余作者毛琴南,1986~1988年4次参加省级书法展获奖。
  浦城籍在厦门市警备区司令部工作的王文吉书法风韵古朴、淡雅,其作品曾在厦门、浦城举办展览,在全军书法比赛中三次获一等奖,全国书法比赛中6次获优秀奖。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的徐春兴善楷书,有书法作品刊行出版。
  三、摄影
  1976年前,浦城摄影活动一般仅限于采访报导之作。1977年开展业余摄影作品展览。参加地区展50幅、省展和省级刊物出版13幅,现有业余摄影作者61人。1988年开始,每年有20多人参加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
  第三章 戏曲
  第一节 戏剧传入与发展
  传入的剧种有赣剧、京剧、越剧、木偶戏等。
  赣剧 为江西地方剧种。相传清康熙年间,由广信(今上饶)传入福建上四府,同时传入浦城。据忠信村的万年台记载:“光绪十一年(1885)六月十三日,大吉祥在此演出《贩马记》、《双合印》。”光绪二十八年,江西大吉祥戏班艺人项长弟(浦城潘墩人),与大庄富户杨登泉合办“兴浦新班”,境内始有赣剧组班演出。此后,通过戏班带徒或父传子,赣剧在境内四乡广为传播,成为民间流行最广、历史最长的一个剧种。
  京剧 民国11年(1922),外地京剧团到浦城演出,仅商界、政界人士所喜爱,一般观众不多。民国26年,城区几个京剧爱好者成立乐琴社(后改名平剧团)。民国34年1月10日,浦城冀鲁豫同乡会组织平剧研究社,设任教师1人,并聘当地名票为指导员,每天下午5~8时教习。这年5月初,京剧名旦海碧霞带剧班到浦城,5月5日在三十二集团军突击队成立四周年纪念会上首次献演。民国37年平剧研究社聘请清廷京剧名伶瑞德宝来浦城授艺,瑞于次年7月病殁于浦城。
  越剧 在抗日战争期间,沪、杭等地商贾为避战乱,来浦侨居或经商,他们喜爱浙江“绍兴文戏”(又称越剧)。民国28年,“绍兴文戏”如意女班应聘来浦城演出《玉蜻蜓》、《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等节目。唱腔柔婉动听,受群众欢迎,成为群众喜爱剧种之一。嗣后,陆续有“绍兴文戏”戏班来浦营业演出。1950年4月,群乐戏院(股东集资创办)邀请浙江衢州新艺剧团和兰溪星光越剧团来浦演出后,定居浦城。1952年星光越剧团参加福建省戏曲汇演后调建阳专区,更名建阳越剧团,新艺越剧团于1954年改为浦城越剧团。1968年12月,浦城越剧团撤销,民间业余演出仍在流行。
  木偶戏 有大箱班、温州班、高腔班、传止班4种,全部为提线木偶,大多演三国、水浒、西游等故事的连台本戏。大箱班有木偶36个(又称大箱傀儡),每个木偶高100公分,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由福建上杭艺人伍仁远、伍其俊父子传入仙阳阳墩村;温州班有木偶72个,每个木偶高约70公分,演出时操作方便,一人可以同时操作几个木偶对打,于民国19年由浙江泰顺艺人蔡振兴、陶方吉传入富岭;高腔班有木偶72个,唱江西弋阳高腔,不用管弦乐伴奏,仅在唱腔间歇处加打锣鼓,不受观众欢迎,于民国16年改唱乱弹与高腔,何时传入无考;传止班是浦城诞生剧种,据传清顺治间,邑人王明秀酷爱戏曲,常集友吹唱,则据《水浒传》108将,请木匠制成109个木偶头,罩以戏曲服装,木偶中增设一个丑角名郭公(俗称王乞止)用方言韵白逗趣,常演连台本戏,备受观众欢迎。民国32年,浦城县政府以演木偶戏时,有人借机聚众闹事为由,下令禁止。四种木偶至浦城解放时还有14班。解放后戏剧与电影增加,木偶演技没有大的提高,观众不多,木偶戏班逐渐减少。至1988年尚有大箱班2个、温州班1个、高腔班3个、
  传止班1个,共7个。
  第二节 表演团体
  一、专业表演团体
  兴浦新班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艺人项长弟回故乡与富岭大庄富户杨登泉合办“兴浦新班”,仅两年因演员阵容不齐,设备简陋,营业萧条,杨登泉家资破产,戏班解散。
  乐琴社 民国26年(1937),城关10多个京剧爱好者组织京剧戏班营业演出,称乐琴社。民国28年剧社票房收入不敷支出,准备下乡演出以增加收入,但遭到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刁难。后经交涉,剧社全体成员集体加入国民党,乐琴社改称国民党员俱乐部,方得以存在。民国37年更名平剧团,直至浦城解放。
  平剧社 民国31年,驻浦的国民党联合勤务司令部第三休养院组建平剧社,1949年4月停办。郭永槐购其服装道具另行组建,同年初夏到建瓯演出时并入建瓯京剧团。
  浦城赣剧团 1956年10月,在半职业性的同乐剧团基础上组建,为集体所有制团体。县派驻干部加强领导,坚持上山下乡演出,自带服装道具,曾被誉为“扁担剧团”。1958年剧团办农场,实行艺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声名大振。《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福建画报》、《闽北报》等先后以新闻、通讯、照片、评论等形式报道其勤俭办团、亦艺亦农、面向农村等先进事迹。1959年,福建省文化局将浦城赣剧团事迹制成模型在福州和北京展览。1960年,剧团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得到国务院的奖励,并受到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央首长接见。同年11月,与越剧团合并组成浦城县地方国营剧团,称赣剧分团。1961年,列为省5个重点剧团之一,派代表参加全国重点剧团文艺座谈会。1962年,县地方国营剧团撤销,恢复浦城赣剧团名称,仍为集体所有制。1965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林涵表和姜永泰、《戏剧报》编辑田野、省文化局局长陈虹、南平专区文化局副局长袁启彤均到赣剧团蹲点。1965年冬,在此召开全省剧团办农场现场会。1969年1月,剧团被撤销,大部分演员下放或改业,少数编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2年,被下放演员得到重新安置。1978年恢复赣剧团建制,复称浦城赣剧团。1985年曾试演黄梅戏,1986年改演歌剧、滑稽戏,因观众不多,1987年改演歌舞,仍称浦城赣剧团。1988年,经建阳地区文化局批准,赣剧团亦称浦城歌舞剧团,实行一个单位两块牌子。
  浦城越剧团 1954年6月,以浙江省衢县来浦城演出的新艺越剧团为基础组建浦城越剧团,为集体所有制。1960年与赣剧团合并成立浦城地方国营剧团,为越剧分团。1962年地方国营剧团撤销后,复称浦城越剧团,仍为集体所有制。1969年1月越剧团撤销。
  文化工作队 1965年县办“乌兰牧骑式”文化工作队,从赣、越剧团和文化馆抽调8人组成。自带服装道具,下乡巡回免费演出,表演小节目,宣扬当地好人好事,宣传当前中心任务。1968年12月撤销。
  浦城县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1969年1月组建。由赣、越两剧团及文化工作队部分青年演员为骨干,吸收社会上青年业余文艺骨干组成。初建编制40人,1972年定编60人。1973年8月,宣传队参加省地方剧种调演,演赣剧《种子》,省文化局确定浦城保留赣剧剧种,作为全省
  13个保留剧种之一。1978年改为浦城赣剧团。
  富园春越剧团 1984年5月,富岭东园村农民杨春庭独资组建,剧团自负盈亏。在境内和邻县边境村庄演出,全部上演传统节目。据1984年5月至1985年6月统计,演出233场,观众18.6万人次,收入10485元,平均每场观众798人,收入45元。因经济收入不敷支出,1987年冬解散。
  二、业余艺术表演团体
  清光绪三十年,项长弟与杨登泉合办的兴浦新班解散后,艺人分别到村头、马洋、大游、仙阳、官田、巽源、瑞安、永平等地,组织业余戏班,演江西戏,称为“马灯班”。民国初年,全县有马灯班12个。至民国36年因兵灾、瘟疫,演员先后离开舞台,仅存万安1个马灯班。1952年,万安马灯班发展为同乐剧团。1953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半职业剧团,是浦城赣剧团的前身。
  1950年,忠信和城关和平街各组织一个业余剧团。1952年5月,县总工会俱乐部组织工人业余文工团,以曲艺为主,每逢节日开展演出活动。1956年县文教科组织以教师为主的业余话剧队。同年,九牧、仙阳、临江、忠信、官田、岩步等地分别组织业余赣剧团。至1957年全县有业余剧团97个,以忠信业余剧团称著。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城郊、仙阳、九牧、忠信、富岭、永兴、石陂等7个公社成立文工团,以演赣剧为主;临江、观前公社分别成立杂技团,在社内巡回免费演出。同年,县总工会成立业余京剧团。1960年因经济困难,业余剧团均停止活动,社办文工团、杂技团全部解散。1962年,业余剧团开始恢复,全县有业余演出团体48个,演员875人。有京剧、话剧、赣剧、歌舞、闽剧、曲艺等剧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剧团全部停止活动。1969年县革委会成立后,县“三代会”(工人代表会、贫下中农代表会、红卫兵代表会)、县革委会宣教组、驻浦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团、铜矿等分别组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表演京剧折子戏和曲艺等。到1970年相继解散。1970~1976年,全县17个公社以及县直工交、商业、粮食、卫生等单位和浦城第一中学,每年都分别组织业余演出代表队参加全县汇演。一般是汇演前临时组织演出队,汇演后即解散。1979年,全县有业余剧团27个,1988年全县业余剧团13个。
  第三节 演出活动
  解放前,各类戏班,多数为庙会、保安、堂郡、行业、赌博、祭祖演出,也有富户生日请演祝寿戏,制订村规民约请演禁戏等。也有营业性演出,但这些戏班设备简陋,一般乐队5~7人,木偶戏仅3人。
  解放后,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1954年和1956年县人民政府分别批准成立浦城越剧、浦城赣剧两个专业剧团,分别派进国家干部,担任剧团行政领导,加强演员正规训练,用以团带班的方法培训演员。1956年赣剧团以团带徒30人,1962年招收15名学员到江西省艺校学习,毕业回团;越剧团从艺校分配9人,带班培养29人。专业剧团不断更新灯光、布景、扩音等设备,添置服装、道具、乐器(包括西洋乐器)等,并坚持上山下乡演出。是年全县确定293个演出点,其中150户以下的小村153个点。赣剧团分成2~3个演出分队,每年有7个月在农村巡回演出,
  1961~1962年,全团90人,分3个演出队,演出1930场,营业收入达17.6万元,走遍全县各大队。越剧团以城区为主,也分为2个队坚持上山下乡,每年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农村演出。
  1964年进行戏剧改革,停演传统戏,只演现代戏。“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演出,传统戏服装、道具被毁。1969年1月,两个专业剧团被撤销,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原剧团演员大部分下放农村,仅留下少数青年演员为宣传队骨干,另招收一批青年演员。宣传队以文工团形式,为文化事业单位,其经费由县财政拨款,免费演出,演小歌舞剧和京剧折子戏。1973年,省文化局确定浦城保留赣剧剧种,此后,仍以演赣剧为主。是年冬,新招收的14名学员和原有演员,由从江西省艺校毕业的演员为教员,训练戏剧基本功。1978年恢复上演传统戏,与现代戏并举演出,以营业演出为主。是年,再招收20名青年送江西艺校学习,三年后回团。1981年,请江西省赣剧团宗彩琴(女)老师来团给青年演员授艺,时间近一年;同年请该团童薇薇、张咪咪两位女演员来团帮助演出,时间达年余;并请该团著名导演童庆礽来团导演《练氏夫人》。赣剧团演职员经过几年的训练、授艺,艺术素质有很大提高。《练氏夫人》参加地区汇演,获演出奖,参加省汇演,获演出二等奖及演员奖、音乐奖、舞美奖。1982年,泰宁县梅林剧团慕名选送6名学员来团培训1年。
  1979年,福建省文化局对专业剧团实行“四定一奖”制,核定浦城赣剧团每年演出250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达70%,每年创作1个剧本,经济收入3.3万元,完成上述四项指标的给予适当奖励。自1979~1986年,8年演出2785场(年均348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1860场(年均232.5场),占演出总场次66.79%;营业经济收入36.59万元,年均达4.57万元。1979~1986年国家财政拨款51.26万元,年均6.41万元。1987年实行业务转轨,改演歌舞剧,是年演出212场,其中上山下乡演出197场,占当年演出总场次92.92%,营业收入2.03万元,国家拨款7.7万元。1988年剧团演出实行承包制,全团演职员59人(其中学员10人),演出251场,其中上山下乡演105场,占当年演出总场次41.83%。还到外县、外省25个城市、61个县、39个乡镇演出,全年营业收入12.32万元,其中净收入2.4万元。
  第四章 电影
  第一节 经营单位
  一、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1954年春,成立县电影工作站,管理1个电影院、2个电影队。1960年5月,改称县电影管理站,管理1个电影院和4个电影队。1969年1月,电影管理站撤销,在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下设电影革命领导小组。1972年2月,重新成立电影管理工作站,负责全县电影放映、发行管理工作。1979年3月,电影管理工作站改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二、电影院
  1954年,成立浦城电影院,与浦城县越剧团在同一场地。1960年9月,县人民大会堂落成后,电影院迁此放映,改名浦城人民电影院。1974年9月管查铜矿自建电影院。1981年12月,永兴公社办电影院。1982年,城区大众电影院落成放映。同年,临江、仙阳、富岭等3个公社办电影院。此后,石陂镇(1984年)、忠信乡(1986年)、濠村乡和九牧乡(1987年)先后办起电影院。至此,全县有电影院11个(城区2个、农村8个、工矿1个)。
  三、电影队
  县办电影队 1951年,省教育厅电影放映第38个小队在浦城、松溪作巡回放映。1955年第38小队下放浦城县,同年组建第112放映队(全省序号),全县共有2个电影队。1959年电影放映队发展到4个。1965年县办队达7个。1970年县办队除保留1个直属队外,下放6个队,分别到富岭、仙阳、九牧、永兴、石陂、莲塘等公社,为公社电影队。同年底,收归县管理。1972年2月,县办队发展到11个。1978年,有2个流动电影放映队,1987年有1个队。
  社(乡)办电影队 1976年,仙阳、九牧、古楼等3个公社办电影队。至1978年,富岭、永兴、临江等公社相继办起社办电影队。1980年,增加忠信、官路、盘亭、濠村等社办电影队。1982年,增加水北街、万安、莲塘、山下等社办电影队。1988年增加枫溪乡电影队。至此,全县乡(镇)办电影队共19个。
  村办电影队 始于1978年,忠信公社的溪源、高溪、金樟及富岭公社的瑞安等4个大队共有5个电影队。1982年发展到10个,1985年发展到19个,1988年只有5个队。
  个体户电影队始于1983年,至1988年发展到13个队。
  厂矿电影队 始于1983年,有永平农场、硫铁矿、核工业部二九四大队等3个电影队。
  第二节 场所 设备
  一、城区
  浦城影剧院 1954年,在后街建成砖木结构的浦城影剧院,作为演戏和放映电影两用场所,观众座位1050个,其中楼座300个。安装哈尔滨产松花江牌35毫米座机,每天放映一场,先放电影后演戏。1960年电影改在县人民大会堂放映。
  人民电影院 1960年9月,电影从浦城影剧院迁至人民大会堂放映,称浦城电影院,不久改名浦城人民电影院。此场地建筑面积2671.89平方米,座位楼下1584个、楼上376个(详见《城乡建设》卷)。四周宽旷平坦,位于五一三路中段,县城中心。1960年更换松花江5501型35毫米座机和EG60/40V整流器2台及其他附属设备。1961年增置1套303型35毫米提包机。1976年添置黑龙江100A/80V整流器2台。1985年6月,将炭精光源改为4K式氙灯光源,提高放映质量。1987年1月6日因主体建筑潜在危险,封闭使用,进行大修,1988年完工。
  大众电影院 1980年动工,1982年1月竣工。位于五一三路西段,马莲河畔。投资72万
  元(其中电影公司投资42万元,县财政拨款10万元,贷款20万元),建筑面积2234平方米,观众厅780平方米,座位1304个,门厅200平方米,机房120平方米,两旁通道各500平方米,门口停车坪2400平方米。影院通风设备为2台5.5千瓦鼓风机,安装在距影院200米的河边,风从地下通道进入地下室,再从地下室顶风孔输入观众厅;又在影院外天棚安装6台0.75千瓦抽风机,用镀锌板做6个抽风圆筒,伸入观众厅内,通风良好,造型美观。放映设备有松花江5502型座机,EG60/80V整流器2台,哈尔滨幻灯机1台及其他附属设备。
  二、乡村
  1961年前,乡区在露天地坪放映电影。1962年,临江公社将水西街天王庙改建为开会、放映电影和演戏的场地,约有600个座位。此后,各公社、大队陆续兴建大会堂,供开会、放映电影、演戏等用。至1988年,全县共有砖木或土木结构的会堂164幢,建筑面积共215551平方米,有20219个座位。其中富岭、石陂、仙阳、临江、山下、永兴、古楼、官路、盘亭、濠村、管厝、忠信、九牧、万安、水北街、水南等乡镇所在地的影剧场或大会堂和樟元、寨下、山路、太平等村的大会堂均设有固定座位。
  乡村电影队1951年用16毫米单机,配750瓦发电机1台。1970年县电影公司购进1台8.75毫米放映机,配300瓦发电机1台,到农村偏远山区放映,后陆续购进7台。至1987年因这种机器不适应电影事业发展需要,全部被淘汰。1988年,全县共有16毫米放映机和750瓦发电机各41台。
  1985年3月开始,先后对城乡8家电影院和17个16毫米、2个8.75毫米放映机进行光源技术改造,基本做到全县放映光源氙灯、铜灯化,提高放映质量。
  第三节 放映
  民国24年(1935)夏,驻浦国民党军第三师携带以特制汽灯为光源的手摇式无声放映机,放映《米老鼠漫游记》、《拳斗》、《阿丽丝》等外国黑白“卡通片”和几个无声短片,这是浦城首次放映电影。民国25年,城关季承之、徐之让、詹程达、汪镜全等4人集资到上海购买手摇式无声放映机1台,无声黑白故事片《孝女复仇记》1部,于同年夏在大衕季氏祠堂售票放映。由于设备简陋,影片无声,且摄制质量差,每场观众仅一、二百人,仅放映数场。后到忠信、仙阳等地放映,观众也很少,无经济效益,半年后停映。民国27年5月,省教育厅电影巡回放映队来浦放映,首次放映有声电影纪录片《台儿庄战役》,公映3天,观众上万人次。民国38年春,邑人杨绍昌自筹资金,从南京租来35毫米全套放映设备和影片《同命鸳鸯》,因放映机和影片质量差,观众不多,当年夏停映。
  1951~1954年,省教育厅电影工作队第38小队在浦城、松溪等地定点巡回放映,仅在几个主要集镇放映。1954年浦城影剧院建成,有35毫米座机每天晚上售票放映电影。1955年首次放映彩色影片《攻克柏林》。1956年,第一次放映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1962年在农村首次放映16毫米彩色戏剧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63年县成立35毫米提包机流动队,主要在县内主要集镇及公社驻地售票放映。1964年,省电影公司通知戏剧片、神话片停止放映。
  1968年起主要放映京剧戏剧片《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
  《龙江颂》及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8个影片和故事片《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及新闻简报。1973年3月21~23日,首次放映宽银幕朝鲜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共放映25场,观众56402人次,门票收入10802元。1978年7月26~31日,恢复上映越剧戏剧片《红楼梦》,放映41场,观众65538人,门票收入19421元。1984年10月6~14日,首次放映国产彩色立体故事片《欢欢笑笑》,放映61场,观众41588人次,门票收入12476元。1986年10月17~19日,福建省环球全景电影院在浦首次放映70毫米的全景立体片《惊险奇观》、《波音七四七》、《疯狂车队》,3天共放映12场,观众达9288人。
  1977年6月2日,人民电影院实行敞门入场,不查门票,由观众自动对号入座,1982年大众电影院建成后也实行敞门入场。
  1980年建立健全电影放映管理制度,制订《公司岗位责任制》、《影片发行、使用和保管制度》、《票务管理制度》。1982年为普及电影放映,使农村每人每年能看到2~4次电影,全县确定444个放映点。分为大、中、小点和照顾点4个类型,其中大点223个,中点120个,小点80个,照顾点21个。根据各个放映点的人口数和经济状况,每场收费标准分别为大点25元,中点15~20元,小点10~15元。1987年县电影公司与县财政局签订电影发行、放映利润基数承包合同,每年基数金额5900元,一定4年。至1988年实际上交22434元,年均11217元,占承包基数190.12%。1988年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收费标准由各放映队自行议定。县电影公司和农村电影队签订承包合同,内容包括每年场次、发行收入指标、爱机护片指标等有关技术项目。参加承包共37个16毫米放映队,每年放映场数12802场,上交发行金额141302元。是年实际完成11823场,占承包场数92.36%;上交发行金额136278元,占承包基数96.44%。有14个放映队没有完成任务。
  表31-1 1978〜1988年电影放映情况表
  年份 场次 观众 放映收入 发行收入(万元) 利润(元)
   总数 其中农村 占总数% 总数(万人) 其中农村 占总数% 总数(万元) 其中农村 占总数%
  1978 11150 10216 91.62 872.95 716.56 82.08 32.26 13.27 41.13 13.54 47002
  1979 16480 15173 92.07 1310.13 1104.24 84.28 45.81 20.15 43.89 18.86 48629
  1980 20294 18989 93.57 1668.69 1462.54 487.65 50.68 24.23 47.81 21.25 53424
  1981 18334 16748 91.35 1924.04 1697.92 88.25 54.35 24.99 45.98 22.72 112195
  1982 18223 16052 88.09 1411.47 1182.27 83.76 61.59 31.57 51.26 25.87 74908
  1983 21548 19772 91.76 1657.96 1468.26 88.56 66.54 41.86 62.91 26.27 45799
  1984 19480 17755 91.14 1362.81 1272.10 93.34 68.18 40.83 59.89 29.8 50049
  1985 21803 19894 91.24 1760.02 1598.21 90.81 69.88 42.82 61.28 33.37 74919
  1986 19838 18079 91.13 1518.09 1370.05 90.2 69.07 43.59 63.11 33.36 52621'
  1987 19240 17243 89.62 1541.77 1394.30 90.25 77.57 49.92 64.35 37.85 39721
  1988 17584 16065 91.36 1296.34 1183.22 91.27 77.05 48.85 63.40 37.89 29552
  注:农村放映场次、观众、收入数含县电影公司流动放映队第五章 史哲编纂研究
  第一节 县志编纂
  浦城县志自明成化至民国初年,共修七次。但据明成化十五年(1479)《浦城县志》康庄序称:“志之脱落者几百余年”,但因康序记叙过略,浦城修志创自何年,纂者何人,无据查考。
  有据可考的《浦城县志》,始自明成化十五年,由建宁府同知李明(据明嘉靖《建宁府志》载,明成化间建宁府同知李明,嘉靖九年同知李文明,前志记载为李文明有错)、通判杨琇、浦城知县刘珩主修,纂者为县学教谕胡昱。此志简而言朴,全书仅4卷。浙江宁波天一阁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旧目有列。此书已佚。
  第二次修志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县知事黎民范主修,县学教谕陈元藻协修,全书16卷。此书北京图书馆有藏,福建省图书馆亦存残本(缺9~11卷)。第三次修志于清顺治七年(1650),县知事李葆贞等纂修。李称前志“疏阙鄙陋可笑”,但此次修志仍在旧志的基础上“稍为诠次”,全书12卷。上海图书馆及北京图书馆(缺卷十一上)有藏。第四次修志于清乾隆八年(1743),县知事李藩与邑绅“参互旧闻,以证以核,分门立部,间寓损益”,全书13卷。此书现存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第五次修志规模浩大,清嘉庆十四年,刑部侍郎(后任刑部尚书)祖之望回乡侍养,与县知事黄恬往复相商,请梁章钜协裁,邑人朱秉鉴(进士)总修。设局于西山祠,参加修志78人,捐资者137人,历经两年,纂辑成书,共30门40卷,称《新修浦城县志》。闽浙总制汪志伊称此志“删旧志之讹谬,补其缺略。”张师诚持节闽中,见到此志称“网罗浩博,文实事核,具有史裁。”后称此志书为善本。此书省图书馆有藏本。
  第六次修志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开始,县知事翁天祜创修,翁调任南安,吕渭英到浦接任,继续编修。参加修志共84人,历时三年,于清光绪二十六年成书,共42卷,分装20册。修志者认为“既往虽详,方来未续”,即谨遵前轨,体沿其旧,参酌异同,有增而少删,称《续修浦城县志》。此书县有藏本。
  第七次修志在民国6年(1917),由县知事胡子明主修,叶秉枢为总编辑,章奎焕、朱明为编辑。民国9年脱稿,共42卷,分订20本。因胡子明调任离浦,延未付梓,稿本藏朱家。民国24年,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兼浦城县长盛开弟命县教育科长吴雄才着手刊印,邑人林寄南(曾任福建省政府委员)披阅后,认为续编材料不尽翔实,且多遗漏,需重加校正。嗣后,人事更迭,刊印事搁置。民国27年朱家将稿本从印刷局取回保管。(现存县档案局18本,第一本1~4卷与第二十本42卷下遗失,无处查找。)民国35年2月,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大会议决续修《浦城县志》,县政府于同年3月17日召开会议,确定在县参议会附设修志局,由国民党县党部与县参议会会商修志人选。但此项议决并未实施。
  解放后,1960年10月曾组织修志机构,拟订《浦城县新志》提要目录,筹备着手修志。因国民经济暂时困难而搁置。1965年12月1日,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组织县志文史编译组,以清
  光绪志为依据,将民国志第1~4卷及42卷补编,部分译成语体文,并征集几十万字史志资料。因“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6月26日机构撤销,工作中断。1984年8月15日,县人民政府决定重新编纂《浦城县志》,同年10月12日,成立浦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正式开展修志工作。(详见后记)
  第二节 中共浦城党史研究
  1958年10月15日,中共浦城县委设党史征集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党史办),配专职干部2人和1位兼职主任,负责搜集、整理、编纂浦城县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资料,并协助搞好闽北党史编纂工作。同年11月,先后召开3次老红军和老区群众座谈会,共有22人参加,记录口述资料2万多字。随后,派员到沪、杭、榕、延等8个市县,走访宣恩金、傅振军(原挺进师干部)等12人,收集回忆录16份,计11万字。12月15日,以县党史办公室名义,在《浦城人民》报登载《关于全党全民开展征集革命文献运动的通知》,广泛向社会征集革命文物、文献,人民群众迅速贡献出珍藏的革命史料30余件。1959年春,又派人到樟村、西坑、古楼等地,走访老区群众27人,进一步搜集或澄清史料。4月,着手查阅民国档案,在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浦城革命斗争史大事年表》(草稿)。同年6~8月间,派员两次到北京走访聂鸿钧、薛子正、林涧青等6人。8月起,配合县文化馆,筹建县革命纪念馆,陈列革命文物和红十军解放浦城的史料,于同年国庆节展出。11月,又配合县越剧团创作《红十军解放浦城》剧本,此剧次年起在县内和闽北各县巡回演出。1959年11月后,党史办干部集中地委党史办整理资料,并到江西走访方志敏夫人缪敏等。1960年6~11月,编写出《浦城革命史》(草稿),约9万字。1961年,党史办邀请老红军朱建明、辛安民和原中共小北区委书记吴海兴,到学校、工矿、机关、部队作18场革命斗争史报告,有9200多人受到革命传统教育。在七一前夕还举办革命史报告会,有1000多人参加大会;还在原红旗馆展出革命斗争史图片,开馆8天,接纳参观7732人次。这年继续深入老区,先后个别访问56人,召开座谈会18场,有86人参加,共记录资料74份,计8万多字。1962年7月,党史办机构被精简,党史工作中断。
  1981年7月20日,成立中共浦城县委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1982年4月16日,改称中共浦城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并设立党史办公室,配专职干部1人,聘请退休干部1人。为进一步征集建国前的革命活动资料,在同年10月和12月两次召集县内25位革命前辈座谈,征集部分史料。1983年4月6~13日,又邀请曾在浦城进行革命活动,后在外县外省工作的闽浙边地委副书记张翼,老游击队员叶明根、池云宝、宣金堂和城工部浦城县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王刚等25人座谈。以上3次座谈会,搜集并佐证大量史料。1984年初,配备专职主任,增加专职工作人员4人,聘请和借用4人,党史工作更加深入。4月1~5日,接待来访的谢文清(原挺进师干部、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搜集“仙阳监狱特支”史料。7月,到福州走访城工部浦城支部委员李明等,搜集浦城“工合”社、城工部等史料。全年征集各种资料49份,计15.78万字,并对1958~1962年所搜集、编写的资料进行鉴别、考证、核实,补充资料中缺、漏,订正讹误,研究编写出党史专题4篇,回忆录16篇,烈士传略2篇,重写出《浦城县革命斗争史大事记》(征求意见稿)。这年共编印出《浦城党史资料》1~6期,还召开党史报告会2场,编写广播党史资料10多篇,办党史专栏2期。1985年6月,组织5人先后分别到福州和北京、南京、杭
  州等地走访左丰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林涧青(中共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莲娇(女,原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金发(原挺进师干部,后任浙江省农业厅厅长)等人,整理访问记、回忆录5篇。这年共编写党史专题9篇、烈士传略4篇、回忆录9篇,编印《浦城党史资料》6期(即7~12期),举办党史报告会2次,编写广播党史资料12篇,刊出党史专栏1期,配合有关部门举办党史知识竞赛1次。1986年7月23日,县党史办改为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同年9月1~3日接待原中共龙浦、江浦县委书记、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宣恩金,原挺进师干部、浙江省体委主任余龙贵及其夫人杨雄辉,老红军杨荣,原挺进师二纵队队长赵春和来访,10月11日,接待原红军闽北独立师第二团团长、济南军区司令饶守坤来访。进一步征集资料。当年编纂油印《浦城组织史(建国前部分,上报本)》,还编印《浦城党史资料》1期,刊出党史专刊2期。1987年7月,接待回乡观光的老红军、人民解放军二十八军八十三师师长吴森亚,请他介绍革命经历。8月,着手编写《浦城人民革命史》。9月25日,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改为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这年,编纂《浦城英烈》,6万多字,铅印;编印《浦城组织史(建国前部分,自编本)》。1988年8月,接待方志敏烈士女儿方梅、女婿赖日升来访,并到方志敏在浦城战斗过的地方考察。11月,县委召开首次全县党史工作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在抓紧抓好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史工作扫尾的同时,把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资料立准立好,为经济建设服务”。11月,撰写成《浦城人民革命史(初稿)》,14万多字。从1984~1988年,共征集各种资料325份,31.93万字;整理专题、回忆录、烈士传、人物传略等80多篇,计40.49万字;共编印《浦城党史资料》15期,33万多字。
  第三节 理学研究
  浦城理学研究始于北宋。宋庆历二年(1042),侯官陈襄(与陈烈、周希孟、郑穆号称海滨四先生)中进士后,调任浦城县主簿摄县事时,创办县学,招收县内子弟,亲自讲授,远方慕名来学者达数百人。宋仁宗、英宗年代的邑人章望之,宗孟子言性善,排荀卿、杨雄、韩愈、李翱之说,著有《救性》7篇、《明统》3篇、《礼论》1篇;宋练绘与杨时同赴洛阳从学程伊川,并与杨时论《孟子》。宋潘殖著有《忘筌书》8卷,理学家刘勉之、胡宪、刘子翚皆喜其书,子翚为其写跋。杨时倡道东南,邑人黄锾、萧〓前往求学。宋政和年间,朱熹父朱松任政和县尉,到浦城从师萧〓,嗣后常与论道。
  浦城为朱熹过化之乡。绍兴七年(1137),朱松上京,将其子熹寄居浦城。其后,朱熹又游历浦城。宋淳熙三年(1176),朱熹在建阳讲学,时任县主簿的任希夷前往从学。淳熙十四年,县主簿郑昭先向朱熹求学,邑人詹体仁、杨与立、杨道夫、杨骧、杨若海、张彦清、叶文炳、章康皆入朱门为弟子。
  “庆元党禁”宣布朱熹为伪学魁首,朱熹门人有的遭到迫害,有的害怕牵连而离去。其时,詹体仁的学生浦城人真德秀不为时论所动,私淑朱熹,以传播朱子学为己任。宋嘉定初,真德秀以经筵侍读的身份讲明理学,说动君王,使理学取得正宗的地位。嘉定十三年(1220),德秀丁母忧归浦,次年筑西山精舍,日与詹体仁、黄叔通、徐凤等亲长朋友辈讲学、议论。嘉定十五年,在仙阳西山读书处与门人刘克庄、汤汉、徐华老相与讲习、讨论,纂《文章正宗》、《大学衍义》。宝庆元年(1225),真德秀再次回到浦城,以田易梦笔山地数亩构堂,日与门人刘克庄、汤汉、徐华老撰
  《读书记》;次年,在百丈山读书处纂《四书》等。宝庆三年,在县城东建共极堂,著《心经》、《政经》、《易图解名》。真德秀理学著作甚多,其中以《大学衍义》最著,被后世君主视为圭宝,真德秀也世代受推崇。元延祐四年(1317),真德秀孙真渊筑宫祀真德秀,钦赐匾额为西山书院,在县治照墙刊字“西山真夫子之乡”,又在仙阳竖西山故里坊。明天顺二年(1458),在龙头山麓建朱文公祠纪念朱熹。隆庆六年(1572),整修县治照墙,内刊“三代直道而行”,外刊“西山真夫子之乡”。万历二年(1574),在县城棋盘街头建大儒坊。明代,黄福、吴中立研究理学颇有成就,黄福参预修《五经四书大全》及《性理大全》,吴中立著有《易诠古本》、《学庸大旨》、《论格物》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御书“力明正学”牌匾悬挂西山祠正殿。乾隆八年(1743),修建西山祠正殿及头门两坊,左坊题文章山斗,右坊题道学渊源。乾隆二十八年,在新建的南浦书院内,设十三子祠,祀浦城有功于理学的13人:章望之、练绘、黄锾、潘殖、萧〓、詹体仁、杨与立、杨道夫、杨骧、杨若海、张彦清、叶文炳、真德秀。清代,杨谦吉、徐珂分别著有《四书训蒙析义》和《四书句读音义》。
  五四运动后,理学长期乏人研究。1985年9月24日,为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闽学,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浦城籍人周立方、杨青、叶振斌、祝文善、曾一帆、邹章松、王刚、蒋仁、余奎元等与其他县市共30多人,在浦城发出倡议书,倡议成立闽学研究会。同年11月29~30日,在建阳考亭正式成立闽北闽学研究会,推选周立方为会长,杨青为副会长兼秘书长,蒋仁为副会长。1986年11月11日,成立闽北闽学研究会浦城分会,有会员35人,蒋仁当选为会长。同年11月29~30日,在浦城召开闽北闽学学术讨论会,浦城有3篇论文在大会上交流。1987年12月1~5日,在厦门大学召开的朱子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杨青为会议主持人之一,蒋仁出席会议并在大会宣读与余奎元合撰的论文《朱熹学术思想在闽北产生条件》。该文后被上海学林出版社选入《朱熹与中国文化》。
  1988年6月23~26日,在崇安县召开2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出版单位及7个省市、17个县(市)等20多个单位代表参加的会议,成立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浦城籍人杨青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蒋仁为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祝文善为理事;杨青当选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蒋仁、陈翔、曾一帆为委员,余奎元当选为委员兼副秘书长。
  第六章 新闻 报道
  一、有线广播
  1953年6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等单位捐资购置1台100瓦扩音机和一些简单设备,在城关仁和源楼上(今民主路7号)建立有线广播站。在城关街道安装一对广播专用线,2只高音喇叭,30多只动圈喇叭,配备专职广播员1人,不定时广播报纸摘要,每次10~15分钟。1956年,
  增置1台500瓦扩音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讯号到各区、乡。广播站人员编制单列。1957年,增配1名外线工,年底有喇叭570只。1959年,增配1名技术干部和1名播音员,站址迁移到后街(现址)。次年6月,配备编辑人员,开办“本县新闻”节目,年底有喇叭1200只。
  1956年,富岭、仙阳、临江等3个区先后各自购置250瓦扩音机,建立广播放大站,每站配备2人。1965年有喇叭2020只,全县290个生产队通广播。至1966年9月,县社两级广播站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县站11人(编播3人、技术员2人、外线工6人)。是年架设县站至仙阳、临江的广播专用线35公里。
  196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浦城人民武装部奉命对县广播站实行军事管制。当年底,全县15个公社均建立广播放大站。1968年10月,县广播站改属县革委会政治组宣教组,在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广播组,专门转播中央台和省电台节目。1969年,公社广播放大站经费由地方财政拨给,不再向听众收取收听费。每个公社广播放大站配备人员2人,仙阳、富岭各配3人。是年9月,县广播大楼竣工,占地面积194.81平方米,建筑面积585.43平方米,内播音室面积24平方米,开始每天播送自办节目30~40分钟。这年,县、社广播站有250瓦扩音机10台、500瓦扩音机5台(其中县站2台、仙阳2台、忠信1台)、收讯机1台、录音机10台,全县安装广播喇叭45174只,实现院户喇叭化。同年,为解决有线广播缺乏专用线的问题,实行广播、通信、警报“三网合一”,称作“载波化”。县成立载波化领导小组,由县电信局、县广播站抽出技术人员,安装载波机。是年,建阳地区在浦城召开“载波化”现场会。后因质量低,载波停用。1972年5月,新建的管厝公社建成广播放大站,同年开始架设广播专线。至1975年底,全县实现广播专线化,计有县至公社广播专线278杆公里,社队广播专线1159杆公里。全县拥有广播器材250瓦扩音机28台、500瓦扩音机5台、录音机21台、收讯机5台。县城至富岭、盘亭的广播专线计30公里改用水泥方杆。1978年,县广播站改属文化局领导,农村广播被建阳地区评为“农村广播网”红旗县。这年,开始增设“科技顾问”、“生活之友”、“法制信息”、“经济信息”、“听众点播”、“广告”、“闽北各地”、“文艺欣赏”、“浦城革命斗争史话”等专题节目。1982年起,县城至公社广播专线开始换用水泥杆,同时自编节目,播出时间增为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次年冬,县城至公社广播专线278杆公里全部换用水泥方杆。
  1984年5月10日,县广播站改属广播电视局领导。次年12月9日,县广播站改称广播电台,乡广播放大站改为乡广播站,全县共有18个广播站。县台自编节目年用稿4249篇,日播音8小时30分钟。全县拥有250瓦扩音机27台、500瓦扩音机5台、收讯机5台、录音机22台,乡镇以下广播专线2952杆公里,其中水泥杆线路486杆公里,安装喇叭45412只。
  1988年,县广播电台职工22人,18个乡镇广播站,职工37人;喇叭47530只,其中高音喇叭310只;扩音机38台,其中500瓦11台,250瓦27台;广播专用线3240杆公里,其中城区至乡镇288杆公里(水泥杆),乡镇至村1287杆公里,村至组(户)1665公里。
  二、无线广播
  民国23年(1934),县立民众教育馆首次购置无线电收音机1台。民国24年9月,成立教育播音执行委员会,利用收音设备及听讲场所劝导民众听讲,播音完毕,将播音要点对听众进行扼要讲述。每逢星期一下午7时30分至9时开放。民国35年,县参议会议决,请省保安处
  驻县电台,每日收译中央电台电讯,提供浦城报社及各机关团体。
  1951年3月,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建立收音站,有收音机4台,其中2台用直流干电池(电压90伏),2台用交流电,配备专职干部1人,将收听到的中央和省台新闻记录下来,油印发各区乡,供办墙报用,若有重要新闻,组织县直机关干部收听。1953年,被有线广播替代。
  1975年8月,动工兴建无线广播电台,称为浦城八〇四台,属福建省广播事业管理局领导,总投资44.4万元。收讯台设在溪下,面积2.45亩,收讯杆3支、高27米;发射台设在水南,面积4.8亩,发射塔3座、高58米。1977年4月4日建成。配备WS430型收讯机6台,GZ—1—A型1000瓦中波发射机6台,可覆盖以城关为中心半径30公里以内地域,以4台干扰机发射干扰信号,用2台传播机分别用640KC发射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每天转播21小时33分钟;用920KC发射转播省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每天播放19小时10分钟。1978年1月,改属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管理。1980年和1984年,先后进行过“收发合一”实验,1986年取得成功。1984年7月,改属浦城县广播电视局管理。1985年自制自动监测仪成功。
  第二节 电视
  一、县电视台
  1976年1月,县广播站购进1台9吋飞跃牌电视机,作为建电视差转台选点的试收工具。同年3月,选定仙阳公社百丈山腾云尖(海拔1470米)为差转台址。9月筹建,耗资2万元。1977年6月23日试播,使用10瓦电视差转机1台,发射天线铁塔高16米,发电机房设在百丈村,以柴油机带动5千瓦发电机,送往腾云尖发射机房,接收安徽黄山一频道,发射九频道,因接收讯号弱,又改接收浙江金华二频道和江西弋阳二频道。1981年10月,又在腾云尖安装1台50瓦的差转机。1982年8月,安装消雷器和双环天线,确定接收浙江金华二频道,用五频道定向发射;接收福建南平朦朣洋六频道,用九频道不定向发射。1984年7月,增置BC—100型摄像机1台,3LeSCH型录像机2台,拍摄《仙楼山风光》、《盘亭风光》、《水北山水》等风光片。10月,第一次试播浦城电视新闻。
  1985年12月9日,成立县电视台。同月拍摄《乡镇企业开新花》录像片,在城区临时增设1台差转机,播放二轻局等单位广告。同年12月6日在仙楼山(海拔333米)动工兴建卫星地面接收站,耗资20万元,于12月13日安装调试,接收印度洋上空卫星发射的中央电视台讯号,用十二频道发射。12月26~28日,建阳地区在浦城召开卫星地面接收站现场会。
  二、农村差转台
  1979年8月,濠村公社在濠村南山腰首建农村电视差转台,功率1瓦,接收九频道,发射六频道。随后各公社及在乡区的企业先后筹建。至1983年,在乡区先后建起电视差转台8座,1985年达到20座,1988年共达49座。其中,乡镇办14座,村办23座,乡企业办12座。其分布是富岭镇6座、水北街乡4座、仙阳镇2座、管厝乡7座、忠信乡7座、九牧乡3座、官路乡1座、盘亭乡3座、临江镇2座、石陂镇3座、濠村乡4座、永兴乡1座、古楼乡5座、枫溪乡1座。
  三、电视覆盖率
  福建台一套:1982年50%,1984年56%,1985年62%,1986年70%,1988年达75%。
  中央台一套:1985年10.8%,1987年50%,1988年达60%。
  中央台二套:1987年10.8%,1988年10.8%。
  混合率:1977年25%,1980年50%,1985年62%,1986年70%,1987年75%,1988年达80%。
  第三节 通讯报道
  1958年,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配一名专职报道干部,采写浦城新闻。1959年,成立中共浦城县委报道组,配专职干部3人,隶属县委办公室。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通讯报道工作陷于停顿。1968年9月县革委会成立,设立县革委会报道组,配专职干部3人,隶属政治组宣教组。1972年起,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县报道组人员增至5人,各公社均建立报道组,配专职干部1人;生产大队建立通讯组,有条件的生产队设有党报通讯员,把下放干部、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教师组织起来采写稿件,通讯员达900多人。1973年,投稿3000多篇,刊用300多篇。1974年,地区在浦城召开“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先进单位表彰会,《福建日报通讯》报道浦城群众办报经验。
  1979年起,县报道组配备2人。全县每年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的稿件均在300篇左右。1981年,通讯员110人,投稿1691篇,采用1411篇。1985年有通讯员180人,投稿6659篇,县广播站采用4249篇,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达719篇,其中国家报刊采用的有89篇。1986年4月起,采取按年度聘任兼职通讯员的办法,颁发《聘任书》和《采访证》,制定县《新闻工作八条守则》,首批聘用兼职通讯员70人。这年被省级以上报刊采用119篇。《红娘书记》获《月老报》1985~1986年度优秀推荐作品奖,《富了不忘计划生育》获省首次计划生育好新闻二等奖。1988年,县报道组有专职干部3人。是年,全县被省以上报刊采用稿件1220篇,其中国家报刊采用195篇。有10篇稿获地区1986~1988年度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篇。是年,县广播电台通讯员150人,投稿5708篇,用稿4111篇。县首次开展评选好新闻活动,评出好新闻40篇。
  第四节 报纸
  一、民国期间报纸
  《浦城新闻》 民国11年(1922)3月创刊,以浦城县学生联合会名义上报备案。三日刊,大广纸8开4版,石印,每期发行100张。刊登国内外新闻和当地新闻,发表短评,针砭时弊。仅刊行8个月,被浦城当局勒令停刊。
  《浦城建报》《浦城新闻》的原班人马于民国13年创办。三日刊,白报纸8开4版,石印。
  只办2个月,因缺乏纸源停刊。
  《浦城周刊》 国民党浦城县党部筹备处主办,民国16年12月创刊。大广纸8开4版,石印。刊登国内外大事、地方消息、文艺、杂俎,逢星期六出版。约办四五个月停刊。民国28年12月再次创刊,附发县中心农场与合作指导员办事处合编的《农讯》。《农讯》每星期一出版。
  《冲锋旬报》 国民党陆军独立第四师驻浦城独立营主办,民国18年创刊。道林纸对开蓝字石印,每期400张。作为宣传品散发各连和浦城县各机关、学校。约半年随独立营迁办。
  《民众喉舌》 国民党浦城县执行委员会主办,民国19年5月创刊。大广纸8开4版,石印,每星期日出版,每期200张。宣传国民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地方新闻。散发各机关、学校,不收费,约一年后停刊。
  《浦城民声》 浦城知识青年发起,于民国22年4月创办。三日刊,姚若愚为总编辑,叶独青、叶光明、吴邦彦等为该刊主要撰稿人。内容丰富,且群众化,颇受欢迎,发行量达1000份。是年7月,《禁烟专号》发表社论,要求严惩阳奉阴违玩忽禁政的人员,触怒浦城当局,当局宣称要逮捕社论作者。一些青年思想波动,离浦升学,改三日刊为周刊。又因发表吴邦宪揭露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负责人的丑状一文,不久被勒令停刊。
  《简报》、《浦城旬报》《简报》由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主办,民国24年创刊。三日刊,转载国内外重要消息,刊载当地新闻及评论。大广纸8开2版,石印。次年改名为《浦城旬报》,每旬逢6出版。民国25年8月6日,复刊《简报》,每旬逢10出版。内容与《浦城旬报》无大异。《浦城旬报》与《简报》主编同为1人,因经费支绌,于民国26年两报同时停刊。
  《浦城干报》《浦城民声》被勒令停刊之后,部分《浦城民声》报工作人员于民国25年创办《浦城干报》。内容与《浦城民声》大致相同。因经费无着,仅出两期即停刊。
  《南浦旬刊》 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主办,民国26年6月21日创刊。不久,因主办单位内部矛盾而告停刊。
  《浦城三日刊》 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主办,民国28年初创刊。大广纸16开铅印,每期8版,装订成册。栏目有社论选载、重要电讯、浦城消息、专载、短评等。民国32年《浦城实验简报》创刊时,即停刊。
  《浦城时事周报》 国民党浦城县执行委员会主办。民国30年9月28日创刊,毛边纸8开油印,发行11期,因经费无着停刊。
  《浦城实验简报》 民国32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指定全国21个地方试办《实验简报》,由中央按月发给经费。当年11月成立《浦城实验简报》社,12月10日出创刊号。每星期一、四出版,大广纸8开4版,石印,发行300份。内容有小言论、国内外新闻、艺圃副刊、当地新闻。民国34年12月,国民党中央秘书处通知应自筹经费办理,经县参议会议决改办《浦城民报》。
  《捷报》 国民党政府陆军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机关报,由该部特别党部主办。民国33年创刊,每星期三、六出版。内容宣传国民党主张及该部突击总队、西南军政干部训练班的活动情况,有文艺副刊。至抗日战争胜利,该部离浦停刊。
  《青年魂》、《浦城青年报》《青年魂》民国33年2月22日创刊,三民主义青年团浦城县团务筹备员办事处主办。每星期二出版,民国35年下半年停刊。民国35年3月1日由三民主义青年团浦城县分团筹备处创办《浦城青年报》。每星期六出版,经济按月捐助。同年5月10日改为逢5、逢10出版,5天一刊,大广纸3开,石印,每期200份。民国36年11月1日三民主义
  青年团并入国民党,该报停刊。《青年魂》与《浦城青年报》均以宣传“忠团爱国”、“效忠党国”、“四维八德”为宗旨,有文艺副刊。
  《集训日报》 军训部西南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办公室编辑股编,民国34年4月16日刊第一号。8开4版,铅印,为对内训练刊物,一、二版为该班训练实施情况,三、四版为新闻,共出31期。同年5月16日训练班结束停刊。
  《浦城民报》《浦城实验简报》停刊后即改组创办,民国35年4月15日正式出版。8开2版,三日刊,每星期一、四出版,每期300份。由地方经费支给,至浦城解放前夕停刊。
  二、解放后的报纸
  《浦城群众报》 1949年10月创刊,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主办。8开4版,石印。主要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报道浦城新闻。出版4~5期,因主编他调停刊。
  《浦城人民》 中共浦城县委机关报,1958年5月1日创办。三日刊,白报纸8开4版,铅印,发行4000份。传播国内外新闻,宣传党中央和省地县委指示精神,介绍工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和事迹、表彰好人好事。报纸经省登记批准,由新华社向该报社发稿,并寄图片胶版,有通讯员近百人。是年6月,全国整顿地方报时停办。同年8月,改名《浦城通讯》,作为中共浦城县委办公室内部刊物,不定期刊行,编辑工作由县委办公室人员兼任,分发各机关、学校、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1959年12月20日中共浦城县委决定停刊《浦城通讯》,恢复《浦城人民》报,为隔日刊,8开4版。1960年5月,改为8开4版或2版。1961年1月18日,改为三日刊。同年4月6日中共浦城县委决定停刊,共发行214期。
  《钢铁战报》 中共浦城县委钢铁指挥部主办,1958年8月创刊。报导炼钢铁消息和先进经验。每日一期,油光纸8开2版,铅印3000份。分发机关、学校、生产大队、生产队,不收费。年底停刊。
  《宣传与学习》 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主办,1983年7月创刊。16开,后改8开,版数不定,铅印半月刊。宣传中央政策精神,传达县委的重要决策,辅导政治学习,开辟有“学习园地”、“南浦短波”,发至各党支部。至1988年,已刊行91期。
  《采集》 政协浦城县委员会教育组主编,1985年10月创办。季刊,16开4版,铅印。主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刊载浦城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师生的习作和知识性、趣味性的小资料。至1988年已刊出27期,每期发行800份,均为赠阅。
  《乡音》 浦城县海峡两岸乡友联谊会主编,1988年10月1日创刊。为海峡两岸亲友传递信息,不定期,8开4版,每期铅印1000份。
  第五节 期刊
  《南浦潮》浦城学艺研究会主办,民国16年(1927)创刊。每4个月1期,32开本,新闻纸铅印,印数1000册。11月出版第二期,第三期虽已辑成,因经费不继停刊。
  《浦城艺术》县立师范学校主办,民国17年创刊。不定期画刊,道林纸套色石印,刘海粟题署刊名。每期印数500份,约刊10余期,因经费不继停刊。
  《浦声》 县立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办,民国19年创刊。文艺双月刊。
  《波涛旬刊》 县立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办,民国21年创刊。有文艺、言论、杂俎、附录等。
  《浦中》、《灯塔》编辑胡奇馨、詹程仪,民国22年创刊。《浦中》每学期1期,出版2期后改名《灯塔》,由县立南浦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办。因第四、第五期刊登《一个卖馄饨老人》和《遭遇》,遭校长反对,被责令停办。
  《浦城文艺》、《梦笔》《浦城文艺》县文化馆编,1953年创刊。不定期,刊文艺活动资料,油印,发各乡俱乐部。1959年改为刊业余作者文艺作品,16开本或32开本。1963年改名《绿波》,仅刊出4期。1966~1971年停刊。1972年改名《工农兵文艺》,刊各地演唱材料,刊出14期。1973年复称《浦城文艺》,刊业余作者作品。1979年改16开铅印本。1981年扩大篇幅,增加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刊出3期,1982年停刊。1984年复刊。1985年10月,由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接办,更名《梦笔》。16开铅印本,有小说、散文、诗歌、小戏剧、美术、摄影等栏目。每年1期,至1988年已刊出4期。
  《农业生产手册》、《科学种田手册》《农业生产手册》由县农业局编,1959年创刊。大致每年1册,64开本,印3000册。1971年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农业科接办,改名《科学种田手册》,印3000册。
  《浦城三史资料》 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编,1964年创刊。32开本,铅印,刊3集后停办。
  《浦城文史资料》 政协浦城县委员会编,1963年创刊。32开本,油印,刊出2辑后停刊。1981年复刊,32开本铅印,每年1辑,至1988年已刊出9辑。
  《浦城统计年鉴》 县统计局编,1966年创刊。32开本,铅印,每年1辑,至1988年已刊出20辑。
  《浦城农技通讯》 县农业局、县农学会主编,1981年1月创刊。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原为月刊,1987年改双月刊,每期800份,8开4版,铅印。至1988年已刊出84期。
  《中学地理报》 建阳地区地理学会、浦城县地理学会主编,1982年10月创刊。8开4版,铅印,刊出44期后,于1987年12月,改由福建省地理学会主办,编辑部设在浦城第一中学。经省出版机关批准登记,全国发行,每期发行6万份。1988年12月已刊出20期。
  《浦城党史资料》 中共浦城县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1984年4月创刊。不定期,16开本,铅印,每辑1万字左右。至1988年已刊出14期。
  《浦城科协》 县科学技术协会编,1984年8月创刊。季刊,16开4版,铅印。普及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发给基层生产单位。至1988年已刊出29期。
  《卫生与健康》 政协浦城县委员会医疗卫生组编,1985年2月创刊。季刊,16开4版,铅印,传播卫生保健常识。至1988年已刊出15期。
  《浦城纵横》 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85年3月创刊。不定期,16开8版,铅印。1986年,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张立为该刊题词,同年12月被省选作修志成果送京参加全国修志工作会议展览。至1988年已刊出32期。
  《浦城一中》 浦城第一中学编,1984年6月创刊。不定期,交流教学改革经验,16开4版,铅印。至1988年已刊出11期。
  《文苑》 县文化局编印,内部刊物,1986年4月创刊。8开4版,铅印。主要栏目有文化工作动向、民间文学、山川掌故、小知识、小辞典、历史人物等。至1988年共刊出12期。
  《科技论文选辑》浦城县科学技术协会编,1988年创刊。不定期,16开本。年底刊2辑。
  第六节 刊行物
  一、县志
  明成化十五年(1479)《浦城县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浦城县志》、清顺治七年(1650)《浦城县志》、乾隆八年(1743)《浦城县志》、嘉庆十四年(1809)《新修浦城县志》、光绪二十六年(1900)《续修浦城县志》,皆为16开木刻本(详见本卷第五章第一节)。
  二、书册
  《大学衍义》,真德秀著。明崇祯(1628~1644)年间,知县丁辛刊印。清道光三年(1823年)周谨重刊印。
  《杨亿诗文集》,清顺治四年,提督东营副总兵李绣刻印。
  《文章正宗》,真德秀著。清乾隆(1736~1795)间,刘廷梧、李青震校刊。
  《西山真文忠公年谱》1卷,清乾隆二十九年刊。
  “浦城遗书”14种110卷,清嘉庆十六年,祖之望主持、梁章钜校正、留香室祝氏开雕。收入宋至明浦城人部分著作,计有杨亿《武夷新集》、《西昆酬唱集》,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何薳《春渚纪闻》,潘殖《忘筌书》,杨载《杨仲宏集》,徐浦《春秋四传私考》,真德秀《西山文钞》、《四书集编》、《詹元善先生遗集》,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山民《真山民诗集》,翁白《翁梅庄遗草》,谢翱《谢参军诗草》。
  《南浦诗话》4卷,梁章钜著,清嘉庆十五年留香室祝氏刊,光绪三十一年重印。
  《柘浦文钞》4卷,朱秉鉴辑,清嘉庆十六年刊。
  《柘浦诗钞》、《丹碧菁华》,朱秉鉴辑,清嘉庆间刊。
  《留香室诗钞》、《留香墨林》、《留香别集》,祝昌泰著,清嘉庆间刊。
  《楹联续话》4卷,梁章钜著,清道光二十二年刊。
  《巧对录》,梁章钜辑,清道光二十二年刊。
  《归田琐记》1卷,梁章钜著,清道光二十五年北东园刊。
  《与古斋琴谱》4册,祝凤喈著,清咸丰(1851~1861)年间刊,同治(1862~1874)年间再版。
  《真山民诗集》1卷,民国7年酌海楼刊。
  《宋詹元善先生遗集》3卷,铅印本,民国19年,詹氏合族裔孙印。
  《长春集》,黄汉亭著,民国24年7月刊,浦城县同兴和铅石印刷局铅印。
  《训俗诗话》1卷。李迪瑚编,铅印本,民国30年印。
  《浦城气候》,县气象站编,全书一册,32开本175页,铅印精装。1981年12月印行。
  《浦城史话》,县文化局编,全书一册,16开本52页,铅印。1982年12月印行。
  《农业气候区划》,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气候专业组编,全书一册,16开本105页,铅印精装。1983年10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畜牧资源调查和畜牧业区划报告》,县畜牧水产局畜牧业区划专业组编著,全书一册,16开本54页,铅印。1984年1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水资源评价与水利化区划》,县水电局编著,全书一册,16开本94页,铅印。1984年3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县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86页,铅印。1984年3月印行。
  《综合农业区划》,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134页,铅印。1984年6月印行。
  《浦城文物志》,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全书一册,16开本96页,铅印。1984年7月印行。
  《振兴浦城经济讨论会文集》,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县科学技术协会合编,全书一册,16开本77页,铅印。1984年10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林业区划》,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林业专业组编,全书一册,16开本118页,铅印。1984年12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资料汇编》,县工业普查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217页,铅印。1985年印行。
  《浦城县农业区划成果汇编》,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61页,铅印。1985年2月印行。
  《福建省浦城县森林资源调查报告》,县森林资源调查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143页,铅印。1987年6月印行。
  《浦城县中药材资源普查厚朴专题报告》,县中药材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21页,铅印。1987年10月印行。
  《浦城县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报告》,县中药材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全书一册,16开本30页,铅印。1987年10月印行。
  《浦城县药物名录》,县中药材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全书一册,32开本64页,铅印。1987年10月印行。
  《浦城英烈》,中共浦城县党史工作委员会编,全书一册,32开本88页,铅印。1987年12月印行。
  《闽北历史人物》,闽北闽学研究会编(责任编辑浦城蒋仁、余奎元、李克平,并在浦城印刷),全书一册,32开本179页,铅印。1988年1月印行。
  《开放型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中共浦城县委政策研究室、县农业委员会合编,全书一册,32开本100页,铅印。1988年12月印行。
  第七章 图书
  第一节 发行单位
  一、解放前书店
  儒林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江西抚州人徐某在南门头街开设。刻印出售《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及小说、历书等10多种。民国29年(1940)歇业。
  艺林书局 浦城人朱某约于清末民初在道观街开设。经销中、小学课本、绣像小说等。民国34年歇业。
  采购会 大成书店 民国19年前后,县教育科派员设立采购会于县政府内,专售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学课本及学校表册。民国34年,由县教育会教职工文教用品消费合作社接收,接收后,因不合《消费合作社组织法》,政府不予立案,乃改名大成书店。1949年春歇业。
  文化服务社 民国26年,由国民党浦城县党部开设于学前街。经销中、小学课本和书刊、报章及文化用品。浦城解放后由人民政府接收。
  浦城书局 民国21年,由私人集资创办于学前街(杨家巷口)。经售书刊、地图、文具等,曾代销《永生》、《大众生活》等书刊。民国29年歇业。
  书报合作社 民国29年,由“工合”社指导员林涧青(共产党员)主持集资创办,设在前街三圣衕口斜对面。销售《帝国主义论》、《资本论》,延安出版的《群众》、《团结》、《文摘》及苏联的《夏伯阳》、《被开垦的处女地》等书刊。同年秋,被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办事处查封。
  古而新书社 民国34年,黄石坚在市心街开设,经营旧书。民国35年因经售《社会论丛》、《大众哲学》、《资本论》等进步书刊,引起国民党浦城当局注意而歇业。
  三益轩书店 民国34年,蒋茂枝在市心街开设。曾承印浙江省民政厅所办的浙东印刷厂一批课本,兼售书刊、文具。1949年春歇业。
  浦城书店 于民国37年,由苏兴炎等人在前街开设,经营各种书籍。1949年春歇业。
  二、群众书店
  1949年冬,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派员在文化服务社原址开办。销售《干部必读》、《中国四大家族》、《人民公敌蒋介石》等书刊。1951年2月,建阳地区新华书店派员来浦筹建新华书店浦城分销处时歇业。
  三、浦城新华书店
  1951年2月,在后街徐氏宗祠设立新华书店建阳支店浦城分销处,经销中、小学课本,毛泽东著作单行本,《时事手册》,《华东农民》,《镇压反革命运动图解》,《婚姻法图解》等。1952年
  冬,浦城分销处扩大为浦城支店,有职工6人,店址迁胜利街,营业厅约40平方米。图书发行靠门市部售书和派员深入机关、厂矿、农村,肩挑背驮,逢墟赶集,摆摊设点,流动供应。1953年,开始委托农村供销合作社代销图书。同年,胜利街失火,书店被焚,临时迁棋盘街营业。1954年,省新华书店拨款0.5万元在胜利街原址对面建120平方米书店门市部。次年,又拨款0.5万元建120平方米书库及办公室。1956年4月,浦城支店改称浦城县新华书店。同年,在富岭、永兴、水北、仙阳、石陂、临江、山下、九牧等区所在地建立农村发行点。
  1958年,在“大跃进”中,盲目提倡大办公社书店,全县9个公社皆办书店,供销合作社停止代销。县书店按全县人口平均每人购10册书计划进货,造成书店图书积压,价值3万多元。至次年底,由于公社书店管理不善,无法维持,收回公社书店报废图书达2.7万元。1960年,重新委托农村供销合作社代销,改变被动局面。1962年棋盘街书库失火被焚。是年按照《人民日报》社论《把文化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的精神,全店职工,除留下门市部人员外,由经理带领每人一根扁担一把伞,不论严冬炎夏,把图书送到290多个大队。后来发展一支“乌兰牧骑式”的宣传队,边卖书、边宣传,教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故事,举办“植物保护知识”等图片展览。1965年3月,省新华书店在浦城召开全省图书发行现场会,推广浦城发行经验。《福建日报》于同年8月19日对此发表头条消息。同年冬,书店代表出席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图书发行先进经验交流会。是年省新华书店拨款1.6万元,在五一三路新建1座2层楼房(300平方米)的门市部和仓库。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书店经营的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等类图书,大部被当作“封、资、修”书籍,停止发行。
  1968年夏,县成立毛泽东著作印刷发行办公室,负责毛泽东著作印刷发行工作。1969年1月,县印刷发行办公室撤销。县新华书店并入毛泽东思想宣传站,作为一个发行组,把发行毛泽东著作摆在首位,每户1套《毛泽东选集》,每人1本《毛主席语录》。机关、工矿、企业、商店、学校以至家庭,普遍设立“红书台”,放置《毛泽东选集》。其他书籍发行很少,营业额大幅度下降。1974年报废图书近3万元。
  1975年,图书发行业务开始逐步回升,全年发行图书120万册,比1966年增加14万册。1977年,加强科技书籍发行,全年发行科技书7698册。1978年10月20日,浦城新华书店为省内第一家实行开架售书的书店,是年发行科技书增加到30728册。1979年,先后帮助生产单位建立科技图书资料室47个,藏书2.4万册,全年科技图书发行69769册,被评为全省和全国图书发行先进单位。1980年,省拨款12.5万元,在大圆弧建4层1137平方米门市部大楼及办公室。以后又利用自有资金,先后建立640平方米的4层职工宿舍、120平方米的汽车库,农村发行组配备3辆摩托车。
  图书发行量经过1981~1984年徘徊之后,1985年大幅度上升。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开展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的精神文明竞赛,健全15个乡镇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图书门市部,建立48个村级常年发行点和41个季节发行点,还在仙阳中学、中心小学和县果品公司、管查铜矿设图书供应点,还有52户图书摊贩。县书店服务质量提高,被读者誉为“贴心书店”,福建省电视台录下先进事迹,在华东地区播映。1985年,图书发行营业额猛增到90.68万元,1986年突破百万元,1987年达120.62万元。这两年连续被评为县、地、省店精神文明单位和图书发行先进单位。1988年,图书发行量达2369448册,营业额156.7万元,被建阳地委和行署授予精
  神文明单位的称号。1987~198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省图书发行先进单位。
  第二节书
  一、县馆藏书
  宋庆历(1041~1048)年间,于县城东龙头山建立学宫;明嘉靖十一年(1532),在皇华山麓建尊经阁,藏书数无考。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尊经阁扩建,收藏图书增加。因管理不善,后移给明伦堂。嘉庆十六年(1811),南浦书院藏书130余种1500多册。光绪二十五年(1899),吕渭英署县事,筹款购书,并倡捐书籍,置于浦城县学,计93种1261册。同时确定从祝姓捐助给书院的余款中按年提拨部分作为购书之资,并商订借阅规则,始具图书馆规模。后因管理不善,至光绪三十四年于尊经阁建立阅书报社时,仅有书61种2627册。
  民国12年(1923),阅书报社改名通俗图书馆。民国16年,在南浦书院旧址建图书馆,民国18年7月,成立民众教育馆,图书馆并入为图书部。民国24年1月31日,在旧典史署单独成立图书馆,有图书3000多册,2月24日正式开放。并接收地方人士捐赠图书2000多册,添购1000多册,藏书量达到7000多册。浦城旅省同乡会亦集资捐献一批新书。民国27年,图书馆组织缩小,改名民众书报所,后又称图书馆。民国31年6月,县图书馆遭日机轰炸毁坏,暂停开放半年,仅负责保管。9月在旧馆乡设书报阅览室。民国28年3月,分别在富岭镇、石陂乡、西乡镇、仙阳镇设书报阅览室。民国33年,县图书馆并入民众教育馆。抗战期间,为防空屡迁馆址,图书频遭损坏,又遭国民党宪兵、警察两次查抄,被烧毁一批进步书籍。藏书8475册,其中中文8400册,外文75册。民国34年,由地方临时拨款,增添部分图书。民国35年,藏书10353册,其中中文10250册,外文103册。
  1949年9月,成立人民教育馆(后改称文化馆),接收民众教育馆时,图书仅存9347册。其中总类65册、《万有文库》1865册、《四部备要》1917册、《福建通志》100册、社会科学1665册、文学972册、艺术1028册、语文98册、自然科学156册、应用技术171册、民众教育348册、小学生读物852册、寄存书110册。此后,陆续接收部分私人捐赠书籍,除被省图书馆及福建师范学院调去部分图书外,馆藏图书也有所增加。至1965年,馆藏图书4.3万册。1966年9月破“四旧”,藏书室被封,文化馆先后被“造反派兵团”占用和驻军借用,图书散失一部分。至1972年恢复文化馆时,藏书仅存3.8万册。1975年,县文化馆从业务费中单列图书购置费,馆藏图书逐年增加,至1979年成立县图书馆时,馆藏图书达8.5万册。此后,财政单列图书馆事业经费,藏书增长加快,至1988年,藏书145224册。其中马列著作2091册、史地哲16490册、社会科学14228册、文化教育13447册、文学55362册、艺术6166册、自然科学3839册、医药卫生4210册、工农业技术13276册、古籍16115册(其中经部3849册、史部6064册、子部1404册、集部2917册、丛书796册、《四部备要》1085册)。
  二、单位藏书
  解放前仅浦城中学建有图书馆。民国21年10月,以浦城中学校长季光、教导主任华以祥
  之姓,改称季华图书馆,接收明伦堂部分图书,共藏书3622册,其中中文3534册,外文88册。解放后,机关、学校均重视图书收藏工作。1951年,县财政按师生数给浦城中学每人每月0.15元的标准拨给图书经费,藏书曾一度为全县之最。1967年9月,校内大成殿失火,殃及图书馆,虽经抢救但损失严重。“文化大革命”初期,部分书籍被盗。1969年,学校复课后,图书逐年增加。至1988年,藏书近4万册,其中线装书2222册。
  1988年,全县18个文化中心(站)和30个机关、学校、工矿及140个农村俱乐部共藏书9万多册。
  三、民间藏书
  浦城古代藏书历冠八闽,从宋朝起有“浦城书富足天下”的美称。宋代,浦城藏书家已有千户之多。杨紘平生聚书万卷,手抄事实,名《窥豹篇》。在宋代,最负盛名的是西山藏书楼,西山藏书楼楼主真德秀,其父曾雇8个小楷书匠到杭州、苏州、无锡等地抄书,运回浦城刻印发行,并在其家乡仙阳建楼收藏汉、魏、唐的书籍。后经真德秀多方收集、购买、雇员抄录,在绍定元年(1228),真德秀50岁时,藏书已达万卷,成为闽北书府第一家。真德秀号西山,其楼故称西山藏书楼。清代、民国期间,以皆山草堂、二有堂、酌海楼、通俗书报所等较著名。皆山草堂为清嘉庆年间祖之望建,其藏书数无考;二有堂建于嘉庆十五年,址在仙楼山麓,藏有《浦城遗书》14种;酌海楼由李迪瑚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前后,有楼上、下两层约190平方米,藏书约4万册及名人书画;通俗书报所于民国6~15年间,由詹式赐等4人集资建于城内棋盘街,存书5000~6000册,阅书室可供70~80人阅读。后因图书散失和捐赠,上述藏书堂楼所至解放初期均不存在。
  第三节阅览与管理
  解放后,县文化馆图书室采用《中小型图书馆编目分类法》分类编排。1979年县图书馆成立后,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实行半开架式管理。
  1953年发读者证549人,另有流通图书414次1200余本。1955年,建立儿童阅览室。“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图书封存,停止借阅。1972年,在广播站大楼一层设40平方米阅览室。1974年,阅览室迁至原红旗馆。1977年,文化馆大楼落成,第一层为图书阅览室220平方米,另有3间书库165平方米。1979年,县图书馆成立,发读者证.1700人。1982年,在文化馆大楼二层设少儿阅览室60平方米,发儿童读者证1502人。并确定仙阳、富岭、城关、永兴、临江等5个片45个点及县直28个单位为图书流通点。是年,县图书馆被评为省先进集体。1987年,由省、县拨款,在北门环城河北路建图书馆大楼,占地面积2285平方米,建筑面积2190平方米,工程总投资76万元。1988年底,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发读者证增加到3050人。
  阅第八章 档案阅第一节 收集整理
  民国28年(1939)以前,档案绝大多数已散失。民国29年,国民政府颁布《档案管理法》,是年县政府秘书室1名管卷员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并对各年度档案进行整理。档案分为总务、民政、财政、建设、教育5大类。经初步整理,所存的档案,民国25年度有1882宗,民国26年度有1926宗,27、28年度有3436宗。29年度到整理时为止有225宗。民国30年,为防日机轰炸,将重要档案及需调阅的案卷分箱储藏,不久将这些档案转移到经堂衕叶宅。民国32年,由于保管条件差,有些已霉烂,又转移到县政府储藏。
  解放初期,档案由各单位分别保管。1956年11月至1957年1月,中共浦城县委秘书处组织31人整理1950~1956年部分单位文书档案,计1742卷。1958年,县委、县人委和9个公社都建档案馆,单位、大队建有81个档案室。8月计有档案2563卷。1959年6月,县委秘书室组织各公社人员再次清理1949~1958年积存档案,历时40天,立卷3044卷,29个单位建立档案室。县档案馆配专职干部5人,接收县委、县人委档案4032卷,资料1000多册。于6月中旬正式对外开放。1960年11月,又清理67个单位的档案,立卷2982卷。1961年12月,清理公安局、手工业管理局、计划委员会、森林工业局、运输总站、电厂等7个单位档案,立卷1009卷。1964年10月,清理面上社会主义教育的6个公社70个大队档案,立卷880卷。1965年收集整理第一批社会主义教育的3个公社28个大队档案146卷,收集整理县直22个单位面上社会主义教育档案资料1282卷。至此,共收集档案9197卷。1984年5月,组织386人的清理档案专业队伍,历时3个月,清理全县18个公社289个大队档案,共收集整理档案7435卷。同年11月,接收县公安局保管的民国档案2189卷。
  至1988年,县档案馆收藏解放后档案19558卷;民国档案2412卷;馆藏图书8835册、6927种。19个乡镇和县直单位共87个档案室771平方米,档案21709卷,其中永久11733卷、长期5946卷、短期4030卷。阅第二节 保管 编研 利用
  民国29年(1940)《档案管理法》颁布后,县政府秘书室虽设专职1人管理档案,但制度不严,管理不善,案卷霉烂、虫蚀,破损严重。
  解放初期,未建立档案机构,文件材料无专人负责收集管理。1959年6月15日,成立县档案馆,有专职干部3人,建立《县档案馆工作细则》,以新华街约90平方米的3间平房作库房。1960年4月,建立《县档案馆档案材料调阅、借阅制度》、《县档案馆档案保管制度》、《县档案馆档案保卫、保密制度》及《档案馆工作人员工作暂行细则》等制度。虽然库房条件差,保管方法原始,但馆藏档案没发生虫蚀、被盗事故。是年,被评为南平专区档案工作红旗馆。1962年档案库
  房迁入县委大院内。“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档案馆关闭,仅有1人看守档案库房,已建立的机关档案室也受到破坏。1968年,库房迁至仙楼山下原城郊林场木质结构平房,约224平方米,有库房、办公室、宿舍,档案工作仍处于瘫痪状态。1980年秋,迁址至县人民政府机关大院内原人民武装部武器仓库,库房面积112平方米,坚固、防潮,再次建立起档案资料查阅、借阅、保管等制度。1984年,成立县档案局,局、馆共有工作人员5人。将档案进行清点,重新编目,并将民国档案用农药熏蒸无虫后归库。1986年对全部档案进行清查,逐件去尘,并进行系列调整排列。1987年,县人民政府拨原民政局2层楼房512平方米,供档案局、馆使用,并添置储橱和防潮、去湿、消防、照相等设备。是年,建立《档案局(馆)岗位责任制》。
  1985年,开始档案编研工作,至1988年,编制案卷目录12册、全引目录250册、专题目录9册,编写《档案史料选编》、《浦城县档案志》。并与有关部门合作编就《浦城县参议会历届会议资料选编》、《浦城县组织史料》等,共约76万字。
  1988年12月,档案工作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将民国时期的浦城县政府档案、教育科档案及解放后的部分林业档案等共2123卷开放。1985~1988年,接待阅卷6359人次,借阅51962卷次。
  第九章 文化市场管理
  第一节 图书市场管理
  民国期间,国民党浦城当局对解放区出版的书刊、进步人士著述、宣扬先进思想书刊和外国进步书刊禁止在境内流行,严格查抄封禁,并对销售或收藏者予以拘禁。民国26年(1937)抗战前夕,以取缔共产党书籍为名,查抄烧毁书刊3000~4000册。民国29年,“工合”社浦城事务所指导员林涧青创办的书报合作社,销售《帝国主义论》、《资本论》和延安出版的《群众》、《团结》等书刊,遭国民党浦城县党部查封没收,售书者遭逮捕。民国30年10月,县警察局查抄烧毁一批解放区出版的书籍。平时查封烧毁的书刊数量无计。民国3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图书杂志审查专员办公室,对图书杂志进行检查。
  解放后,图书由国家统一经营,个体租书摊尚存。主管部门除日常检查外,进行统一的检查、整顿。1951年收缴黄色书画和宣扬封建礼教的图书2300多本、画刊700多本,并从新华书店、文化馆调拨一批新书、画刊给予代销和出租。1964年以新书向城区9个租书摊换回禁止书刊600多本。1983年县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联合发出《关于文化市场管理布告》后,在13家租书摊收缴一批禁售的黄色书籍及抄本。1987年全县有16个书摊,8月,由县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和新华书店等5家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县租书摊、经营图书的门市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11个书摊中收缴非法出版的图书1392本和挂历、日历、歌曲、图片共678张(本)。
  第二节 文艺演出管理
  清代及其以前,鼓励演宣传忠孝节义的戏剧,禁演有诲淫诲盗内容的戏。民国时期,县政府严禁上演宣传进步思想的节目。民国37年(1948)4月2日,县政府明令禁演土剧(三角戏),以免有碍风化。同年8月,县长应泽布告全县,以有碍地方治安,严令禁止农村演戏,如有演出,以妨害治安论处。
  解放后,人民政府规定由文化部门具体负责演出管理,哪一级演出,由那一级审查节目,严禁上演黄色、低级庸俗的节目。并规定外来文艺团体应到文化主管部门登记,且持县以上文化部门证件,先报送演出节目单、演出地点、逗留时间,经审查同意后,方准在境内演出。如发现低级庸俗节目,即通知更换节目或停演。对未经批准组织的演出团体或流窜入境的演出团体,予以取缔或驱逐出境。“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戏停止演出。1978年才恢复上演传统戏。
  第三节 音像管理
  1983年,中共浦城县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等单位,对全县流行的录音磁带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被禁止的录音磁带立即收缴,并禁止销售和收藏。1984年8月,批准11家营业性录像放映点。从是年开始,录像片由广播电视局和文化局统一安排,其他部门不得经营。1985年,成立音像制品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是年3月25日至4月30日,根据省广播电视厅、公安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开办营业性录像放映的联合通知》精神,对全县各录像放映点进行全面检查整顿,符合规定的发给营业证。1987年全县有录像机80台,其中用于电化教育的(包括机关、学校)75台,私人5台,营业性录像放映点17家。1988年,营业性录像放映点达到26家。是年,县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进行3次打击非法出版,贩卖、复制、传播淫秽物品活动,共查出复制、传播淫秽录像点32处,收缴淫秽片21种47盒、录放机9台、彩电7台,收审处理9人。是年,营业性录音销售点总共46个(其中城关36个、农村10个),进行6次突击性检查,共没收无版权录音带445盒。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