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费 设施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39
颗粒名称: 第六章 经费 设施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526.57
页数: 6
页码: 986-991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浦城县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勤工俭学等。
关键词: 浦城县 教育经费 勤工俭学

内容

第一节 经费
  古代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私人捐置的学田田租、房产租金和学生的束脩(学费),亦有将官府罚没房产或田租用于充实教育经费。
  宋庆历间创办县学,《福建通志》载:“浦城原额学田实在八十亩又一百七亩八分零”。由于教师、生员增多,学田不断增加。至清雍正六年(1728),全县有田租471石96桶,地租银69两,有民房2座,屋租银3两2钱,碓租二千文。用于养赡贫生,春秋致祭、修建校舍等。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至光绪二十年(1894),南浦书院田租有1479石46斗40斤,房屋32座,契价银1499两,每年收屋租银553两2钱,山租银15900文。此外,嘉庆二年(1797),绅士祝乾封、祝缔封遗命,捐田1984石4斗5合给鳌峰书院。光绪十七年进行清理,实存额租1969石,每年拨洋银300两归南浦书院。光绪十二年,知县倡捐宏文经费,购置额租641石拨入南浦书院为推广考课添给奖金使用。富沙书院有田租469担76斤,正学书院田租373担30斤,青藜书院557担,西山书院784担30斤。
  此外,还有宾兴田和公车田。宾兴田为侨居浦城已历三世、愿入浦城籍的捐资所置,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均为存典生息,逢乡试将息银按名匀给。清咸丰八年(1858)战乱,典铺停业。存款收入尚有洋银700元。同治、光绪间,城乡入籍捐资捐田者先后购置,共计额租干谷387石60斤,店基1所,租银9元。公车田为清嘉庆八年至十一年间充东山寺废租置,田租200多石,遇会试之年按文举人名数匀给以助盘资。清咸丰初年,再倡捐置田租92石,每逢文举人会试及优拔贡朝考按名匀给。
  清光绪三十年后,书院改为小学堂,田租亦转为小学堂使用。其余各校经费来源为县拨公款、绅董捐助、学费、社仓、寺庙租款、学校田基租、书灯租款、桥租,征收纸捐、戏捐、养猪捐、鸭行捐、谷厘捐、竹木捐、纸槽捐等。民国元年(1912),文峰、凤池两等小学校,因筹捐入不敷出,请县拨公款,为数甚微。经省同意后,大同寺租款由文峰两等小学校征收,除照解及完粮庄用外,余款为两校的常费。民国2年,将县立第一两等小学校及文峰、县立第一初等小学校的经费合并使用,并将鳌峰、大同寺学田等租款并归管理,成立县立三学校统一财政处董理。春秋开学,由三学校长预算需款缮册送县核准,分作5个月按期照拨。民国6年8月,三学校统一财政处撤销,一切租款归劝学所派人经收,照预算分拨。这年,全县教育经费岁入7649元,岁出9738元。民国7年,地方自筹经费银元2439元,青谷2499担。民国9年,学校租产由殷实绅士管理。民国11~15年,丁粮捐税多由驻防军截用,教育经费支绌。民国18年,征收屠宰附加一成教育费、丁米附加一成教育费、粮串附加教育费,每张0.1元,原有学租院产及已扩充地方教育的公产田等,一律照收,全县教育经费为33020元。翌年为28150元。民国23年5月25日,成立教育经费管理处,接收教育经费的管理。这年县立南浦初级中学,经费每月610元,除省库补助100元,县库拨付410元外,余由学费支出。民国24年,这年全县教育经费54765元,其中央暨省补助款5972元,县库款20993元,乡村自筹款27800元。民国25年,废除类似出产捐的苛捐杂税,设国民教育捐,由省统收统支,原有教育费收入,统列作地方收入。民国26年,小学教育经费收入21741元,省库补助1040元,县库为13971元,接收校产3350元,新增屠宰附加3380元。义务教育经费9506.69元,其中省库补助5400元,县拨2160元,上年度积余金1946.69元。共支出5936元,其中义务行政费420元、短期小学经费3098元、简易小学经费1728元、书籍费600元、视导费90元。民国28年,中央及省库教育补助费与其他补助费合并统称为地方款补助费。民国32年,全县建立国民教育特种基金。5月12日,县政府聘请各乡镇学董会学董,办理各乡经费筹集。以县行政4个区各建立督导区,负责督促基金筹集。全县旧有学租、学田有4012石9斗3升,每石照原价值估价700元,合计法币2809051元,筹集国教基金收到各种债券及现款合计法币851989元,田租110担80斤,折法币86326元,以上共计3747366元,利息及债券现款的孳息每年826934元,动本基金有乡镇造产收入30%、114122元,国教基金送县库存储保管。民国33年,浦城高级中学创办,经费省未编入预计,由县库支付。抗日战争胜利后,物价日涨,教育经费收支二者间距离日远。虽悉力增筹国教基金,但数额无多。民国34年,对乡公教人员的待遇据乡财力自行统筹。对于民众教育,政府过问更少。民国36年,县员额过于紧缩,低于部颁标准,无法认真教授,但由于经费不足,亦无法增设。是年,对学产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表明,旧有学产划归乡镇、多被地方挪用、借欠,数年来各乡镇、保所有学产,粒谷无存,而致国教基金、经费不能稳固,以至造成学校设备无法购买,办公费用无可开支,教师生活不能维持,罢课、罢教时有发生,学风愈趋低下。这年,因县财政困难,浦中占全部学生百分之八的公费生全部取消。民国37年,教职员薪金中县发247人,有36所学校41人全部自筹,72所学校74人半自筹。
  解放后,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为国家投资、县财政拨款、乡镇村自筹、群众集资、勤工俭学收入。1951年6月起,教育经费由省文教厅拨款。1952年,教育经费支出12.15万元。这年1月,石陂区采用劝募方式集资兴建石陂中心小学校舍。嗣后,全县区、乡、村出现群众集资开办民办小学。1955年,中小学经费划归县预算管理,但各校的基本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仍由省教育厅拨款列入省预算,小学杂费收入抵拨小学经费,中学杂费收入归县作为特种资金管理,专项用于中学的校舍修缮及设备购置。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26.63万元,占财政收入的36.52%。1956年,小学经费从国家预算中划出,改由乡办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国家预算只限于人员经费。这年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为21.15万元。1957年,中小学学杂费收入统一由教育部门自收自支,国家只负担小学人员经费。1958年,教育经费实行归口包干,由教育部门负责具体掌管,校办工厂、农场的经费收入都不列入国家预算。1963年,国家对民办小学贯彻“依靠社队和群众解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1965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54.05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为71.22万元。
  1969年,中、小学下放社队办,全县各社队筹资建校经费达23887元,占当年基建总造价40387元的59.15%。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92.8万元。1974年,公社筹资1000元、生产大队筹资17659元、学校自筹8060元,兴建校舍。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158.11万元。1977年,县财政经费支出为203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12.5万元。
  1980年起,提倡集资办学,充实教育经费。农村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椅的购置由社队负责,国家酌情补助,是年集资达90.97万元。1982年,县教育经费由县财政包干支出,县教育局包干使用。1984年3月22日,成立县教育基金理事会。3月31日,县人民政府发布群众集资办学的若干规定。12月16日,订立县教育基金会章程,规定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工贸企业都必须交纳办学基金,动员厂矿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集资办学。县、乡从机动财力中提出25%,作为智力投资。1985年,群众集资款达104.26万元,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612.67万元。1986年7月,开征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当年收入38.73万元。8月21日,县人民政府在教育现场办公会议上决定,县财政拨出10万元解决教师医药费积欠超支问题,并决定从教育费附加中解决民师增资问题,责成1985年民师增资未完全兑现的3个乡在教师节前全部解决。
  第二节 设施
  一、校舍
  清代,南浦、富沙、正学、青藜、西山等书院均为倡捐兴建。清末民初创办的32所学校中,利用明伦堂改建的1所,利用书院的4所,利用天后宫、文昌宫、文武庙的10所,寺庵的8所,借用宗祠的7所,私宅的2所。民国10年(1921),创办的中学,校舍设在关帝庙,条件极差。民国28年,浦城中学迁到前墩,借文武庙和余氏祠堂为校舍。师生自建4座泥墙茅草屋顶的教室。民国31年初,县督学分乡对全县学校进行视导,指出“各校校舍尚多破坏,设备亦极简陋”,抗战胜利后,浦城中学迁入水南,以护国社、房氏祠堂、江南会馆为校舍,房屋除屋架为木质材料外,门壁等多属薄篾片编制外用泥糊而成。这年6月间,浙赣战事发生后,各校受国民党过军影响,校舍损失惨重,有的部队竟将课桌椅充作炊薪。学校校具、教具遭受重大损失的达70所。民国37年,城区各个中心小学校舍破烂,学生拥挤,无法容纳。西山、体仁中心学校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县政府限于财力无法修建。至解放前夕,全县中、小学校舍大多利用社、庙、祠堂、书院、会馆,新建校舍仅480平方米。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基本建设。1952年6月统计,小学共有1108间15.66万平方米。1949~1965年,国家投资403.6万元,新建校舍2.96万平方米。其中,中学10340平方米,小学19260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60倍。“文化大革命”初期,校舍损坏严重。1970~1976年,新建校舍67251平方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改善办学条件,1979~1983年,新建校舍7.97平方米。1984年,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37617.66平方米,占地2107.73亩,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64737.37平方米。是年,县人民政府提出“一无二有,”,全年多渠道集资,新建、修建校舍22625平方米。1985年调查,全县农村小学校舍面积219702平方米,危险校舍25897平方米,缺教室7027平方米,缺课桌凳4192套。是年,新建校舍26508平方米,修建危房、改建校舍18904平方米,添置课桌凳3922套。全县已有223个农村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到1987年,新建校舍143座5.042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01所11.39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4410套。这年,全县校舍达386908平方米,其中中学116786平方米,小学270122平方米,其他3819平方米。同年11月,经省地验收组验收核实,确认全县农村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1988年,中学新建扩建校舍建筑面积4378平方米,小学校舍5879平方米,共投资126.61万元。
  二、教学设备
  民国21年,浦城中学从上海购置初中应用的理化仪器,建立全县第一座教学实验室。民国28年,县立初级中学有图书3102册,仪器457件,动植物标品730件,化学药品150件。抗日战争期间,校舍损失严重,学校课桌凳缺乏,县政府拟定自动捐献课桌凳方案,计划每两甲捐献一套课桌凳,由校长会同乡镇长督收。民国31年,县立初级中学建成理化仪器室,所需用具1832元,学校每月的购置费每月仅能分配60元。抗日战争结束后,物价飞涨,学校设备仍然简陋。县立简师创办2年,一切图书、仪器设备均缺,小学的设备无法购买。民国34年12月,县参议员提议,每班应增加设备费100元,但县政府无力解决。这年,设备较好的体仁镇中心学校有教具621件,图书1257册。民国36年12月,将国教基金美金债券利息3174万元拨充学校购置设备。民国37年6月8~10日,举办小学教师自制教具展览会,展出各校选送的教具600余件。1949年4月20日浦城中学校舍失火。理化仪器500件、化学药品400件、动植物标本756件被烧毁。
  解放后,国家努力增加教学设备。1950~1957年,投资31万元,用于修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58年后,本着国家拨款、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相结合的精神,增添教学设备。1959年,浦城一中建成1座有8个实验室的大楼,教学仪器达6224件,并购置一批体育用具;图书从解放前夕的5442册增加至42997册。1964年,县文教局把电话机模型23套分配给部分学校作教学使用。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个学校的设备遭受到严重破坏。浦城一中的阅览室(大成殿)被大火烧毁,实验大楼遭受洗劫,10多台显微镜镜头被掠走。
  1978年,浦城一中教师黄文魁,自制轮轴幻灯片,教学效果好,被中央电教馆采用,列为全国推行幻灯片之一。1979年,县建立教学仪器专管机构,陆续增添教学仪器、教具。1980年,主要充实浦城一中、二中仪器。1982年4月,举办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自制教具评展会,展出626件。这年10月,浦城一中物理教师黄兆民自制“玻璃斜槽轨道”教具,参加全国物理自制教具评选,并获奖。1984年,县教育局分发中学、中心小学教学用的20吋彩色电视机33台、投影仪49台。1985年,城关5所、农村22所中学、中心小学配备教学常规仪器,辅导点小学配备14吋教学彩色电视机24台,为中学、中心小学电教重点校配备示波器20架。浦城一中物理科演示仪器分组试验达30个组,化学演示分组达到教材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实验室有30间,仪器教具橱40架,学生实验桌140套。1984~1987年,筹集62万元购置〓教学仪器。1988年,村小学有图书橱,中心小学有图书室,中学有图书馆(室)。
  第三节 勤工俭学
  民国期间,部分学校推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锻炼儿童身体,充实生产技能。民国28年(1939),西乡中心小学学生在校园5.6亩地上栽培蔬菜。民国36年简易师范、农业职业学校都有一定的农地,进行农业实习。
  解放以来,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共创办7个农场,种实验田143亩。浦城一中在城北郊枫树垅垦荒办农场,校内则创办木工场、印刷厂和试验厂。是年,浦城一中学生砍柴300多吨,收蔬菜30多吨。1960年,中小学办农场292个,其中综合性农场2个,土地共有1480亩。种植双季稻254亩,蔬菜1040亩,并创办饲养场和畜牧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荒芜,饲养场、畜牧场及工厂均停办。1972年,中、小学实行“开门办学”,在学校里普遍建立学农基地,开展种植活动。1973~1976年间,各校仍坚持垦荒办场。浦城一中到离校30公里的楮林村办分校(1981年停办),师生轮流到分校劳动。仙阳中学办茶厂,其他学校也办草袋厂、算盘厂、印刷厂、白木耳场等。这一阶段,中、小学办农场和茶厂曾一度出现一哄而起,学生劳动时间过多。
  1977年起,学校勤工俭学活动渐趋正常。把生产劳动同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农为主、农工结合、农副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这年,浦城一中创办菌种厂,培育香菇、白木耳菌种。1978年,浦城一中、永兴中学创办茶厂。1979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1万元,仅仙阳中学收入达1.42万元,干茶4.58吨。1981年,中、小学共有118个农场,土地1850亩。其中农场251亩、林场276亩、茶山1142亩、果园181亩。1981~1983年,对生产基地较少或没有基地的学校,社队拨给山、农地448亩和鱼塘200亩,基本上实现校校有基地。1984年2月,公安局、教育局联合颁布《关于保护学校勤工俭学成果的布告》。是年,基地面积达200亩的有仙阳中学、石陂林业职业中学;100亩左右的有富岭、永兴、水北街中学及浦城一中、浦城二中。1985年起,各中、小学陆续种植柑桔达5万余株。4月,福建省教育厅勤工俭学理事会筹备会在浦城县召开,代表50余人,会议人员先后参观仙阳中学茶山、忠信小学桔园等基地及大庄小学65亩少年林。是年,全县20所中学和282个村以上小学都开展勤工俭学。小学四年级以上的3.9万多名中、小学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普及面近90%以上。全县勤工俭学收入35.86万元,纯收入23.18万元。1988年,有勤工俭学基地4111亩、校办工厂13家,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8.4万元,占全省第九位。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