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316
颗粒名称: 卷二十九 教育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46
页码: 946-991
摘要: 本卷记述的是浦城县教育情况包括旧式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关键词: 浦城县 教育 学校

内容

浦城读书之风久盛。科举时代的教育主要是塾馆,县学始于宋庆历(1041~1048)年间,书院始于宋治平、熙宁(1064~1077)年间,至清末先后创办过12所书院,其中南浦书院,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福建规模最大的书院。明清时代,还创办过社学和义学。废科举,清光绪三十年(1904)县学停办,书院先后改为小学堂。至宣统三年(1911),全县有小学堂15所,其中两等8所、初等7所。从废科举办学校开始,至此,全县小学毕业生87人,其中高小毕业生40人,初小毕业生47人。是年,创办师范传习班1所,学生40人。
  民国元年(1912)后,公立、私立学校和教会办学相继发展,但私塾仍存在。民国10年,县立初级中学正式创办,为全县公立中学之始。民国18年,开始进行成人教育试验,在大成殿创办民众学校,创全县业余教育之先声。到民国27年,全县共有学校49所,其中中心小学4所,完全小学10所,初级小学35所,学生共6195人;义务教育短期小学12所,学生1819人;初级中学1所,学生132人。
  民国19~2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创办过劳动小学和列宁小学。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教育在艰难岁月中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相继开办短期小学、简易小学、战时国民学校。民国28年7月,将国民学校、简易小学、短期小学合并为战时国民学校,采用保、训、教合一方式,实施战时国民组训。是年,创办县立农业初级职业中学。民国31年6月以来,由于浙赣战事影响,学校损失惨重。学校大部分停课,到10月份只有半数学校开学。民国33年,创办县省立高级中学和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抗战胜利后,学校教育曾一度得到发展。民国35年上学期,全县小学139所,学生16596人,占全县当时总人口的12.5%,占学龄儿童的34.5%,为民国期间最高的年份;中等学校4所,学生共687人。但成人教育仍流于形式,据是年调查,全县文盲118751人,占总人口67.69%。此后,由于国民党倾力内战,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经费匮乏,教育陷于困境。民国38年初,全县小学114所(私立1所),其中完全小学30所、初级小学84所,学生共474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是年2月,省立高级中学、县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合并成立福建省浦城县中学,学生共432人,其中高中199人,初中233人。初中自创办至此,毕业1470人;高中自创办至此毕业87人,其中考上高等院校61人。
  浦城解放,即着手学校恢复工作。1950年教育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是年城乡开始办冬学,为加强教育工作领导,县设文教科,各区派驻文教助理员。1951年土地改革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村办学热情高涨。为加强教育工作业务指导,按区设置学区,下设29个辅导学区。1952年,成人教育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1955年,开办乡区干部扫盲学校。1956年,仙阳创办浦城县第二中学,县立浦城中学改为浦城第一中学。次年,又在临江创办浦城第三中学。1956年底,全县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95人;小学316所,学生207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67.1%;中学2所,学生1595人;农民业余学校入学达3.9万人,其中高小班5437人,扫盲5734人。
  1958年,贯彻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进行教育改革,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教学制度。是年秋冬,由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影响,出现不顾条件,盲目追求办学数量,创办工业、农业、林业、师范、卫生等中等专业学校,社办中学一哄而起,小学进行并校,扩大民办小学。因步子跨得过大,师资缺乏,教学质量下降。1961年教育事业进行调整,中等教育除保留一、二、三中学和富岭、忠信2所社办农中外,余皆停办。为提高教学质量,小学进行布局调整,由上年936个班调整为884个班,动员小学超龄生573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在校学生数下降21.9%。1963年调整工作结束,随着国民经济好转,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有计划稳步发展的轨道。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发展一批耕读小学。1965年,除复办四中、五中外,社办半耕半读中学猛增到22所,学生1067人。全县小学708所,学生367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83.88%;业余学校28011人,其中扫盲2100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教育界首先受到冲击,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遭受批斗,校园一片混乱,各类学校全部停课。1968年9月,县革委会成立后,县人委的教育行政机构全部撤销,由革委会政治组宣教组主管。是年底,军宣队进驻浦一中,其他中学派驻工宣队。次年春,原地区管理的5所中学下放到县社管理,浦一中由县管理,余皆下放当地公社管理,分别改称仙阳、临江、石陂、富岭中学;小学下放大队管理。中学成立革委会,小学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取消考试升学制,升高等、中等专业学校实行推荐办法,致使“读书无用论”思潮泛滥一时。是年,为解决因几年没有招生而造成的生源多,而现有中、小学不能满足要求的矛盾,调整中、小学布局,原来社办农中全部停办,部分改为普通中学或并入普通中学,并在部分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民办小学大量增加,小学骨干教师抽调教初中班,小学再吸收知识青年充任民办教师,大多成为公、民办教师合一小学。中、小学皆缩短学制。1971年,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所谓“两个基本估计”精神,全县教育战线进行批判‘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批判“师道尊严”。此后又进行“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批判白专道路”,教育界呈现一片混乱现象。1975年开展“学朝农”(辽宁省朝阳农学院)、“学大寨”的办学形式,以社会为课堂,强调劳动实践,各中、小学陆续创办农场;盲目扩大初中招生,附设初中班由132所猛增到252所。由于师资不足,中、小学教学质量严重受到影响,1976年底,全县小学1135所,学生63507人,教职员2478人,其中公办908人,民办1570人;中学17所,包括初中班共553个班,学生17992人,教员1419人,其中公办744人,民办675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打乱原有教育制度,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教育和劳动实践,基础知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7年恢复升级考试制度,撤销工宣队、贫宣队。10月,县召开全县中、小学教师代表会,批判教育战线所谓“两个基本估计”,解除教师的精神枷锁,表彰一批先进教育工作者,树立尊师重教社会风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又开始走向稳步健康发展轨道,教育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恢复建立18个学区和80个辅导区,建立校长负责制;公社教育办公室、中、小学革委会和领导小组同时撤销。是年开始,落实教师队伍中因历次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冤假错案,给予平反纠正。1980年11月,经建阳地区检查验收,浦城为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1年开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全县18所完全中学,调整为8所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忠信中学改为农业职业中学;小学附设初中班由84所设整为55所。并先后创办电大、函大、成人自学考试和进行职工“双补”,乡(镇)村创办技术学校。
  1982年,中共浦城县委提出“三教”(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幼儿教育)一起抓,基本实现小学“一无二有”(无危房,有课堂,有课桌椅),县人民政府下达危房维修和新建校舍的实施。1984年,召开县、乡、村三级主要领导参加的县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振兴浦城,必须首先振兴教育,全民都来办教育,开展集资办学。这年,进行教育改革,确定浦城一中、实验小学试行校长招聘制。在临江创办农业初级中学,石陂中学高中部改办林业职业中学。是年12月,建阳地区教育局到浦城考核验收,确认浦城已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任务。次年,浦三中、莲塘、永兴、九牧中学开设职业专业班。1986年,教育开始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办学,两级管理。1987年,经省、地教育检查组抽查,确认浦城为已实现“一无两有”县。1988年,全县小学819所,学生4121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3%,教职工3847人;普通中学1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9所,学生共17791人,教职工1352人;职业中学3所,学生425人,教职工77人;技工学校1所,学生290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2.8%。幼儿园(班)431个,在园(班)幼儿8844人,适龄幼儿入园(班)率76.5%,教职员477人。
  第一章 旧式教育
  第一节 县学
  宋庆历年间(1041~1048),朝廷下诏郡县立学。侯官人陈襄,于庆历二年举进士后,调任浦城县主簿,后摄县事。他与邑人徐翘等在城区东隅龙头山左侧创建学宫,招收本县学生,陈襄亲自授课,吸引远方几百名弟子来浦求学。宋建炎二年(1128)毁于兵火,仅存文宣王殿。宋绍兴三年(1133)夏,动工重建,次年五月落成,杨时应萧觊之请为此作《重建文宣王殿记》。其后,或毁或革。明成化十六年(1480),重建大成殿,谢迁应邑人之请作《重建大成殿记》。
  明正德十六年(1521),御史沈灼以县学规模太小,委知县迁至城北皇华山麓,将天心寺改为县学,内建奉孔子神龛,并塑其像,增建戟门。其后在此或修或建殿、庑、门、堂、〓、宇、亭、池。嘉靖十一年(1532)在皇华山麓建尊经阁,万历三十六年(1608),尊经阁被雷击毁。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又迁回龙头山左侧原址。后山水冲突,殿柱倾陷。康熙四十七年再迁皇华山旧址,将殿、庑、门、堂大加修葺,并在皇华山再建尊经阁。咸丰八年(1858)战乱,城区庐舍毁坏甚多,而大成殿岿然独存,孔子塑像完好。同治十三年(1874)春,邑人捐集万金,对县学重新整理,至光绪二年(1876)夏竣工。经修葺后的县学,中为大成殿,东西为两庑,南为戟门;门右为土地祠,门左为斋宿所;门外为泮池,卷石桥于其上;又南为棂星门,门外旁左为金声坊,旁右为玉振坊;坊外竖各官上下马石,殿后为崇圣祠,名宦祠在其左,乡贤祠在其右。以上建筑绕之以垣,称为文庙。垣外之东为明伦堂,中为堂,堂的左右翼以两廊,南为仪门,门外偏东为忠孝祠,堂以内为教谕官署,垣以外又东为训导官署。尊经阁在皇华山后,阁以外隙地为射圃。忠孝祠前为魁星楼。武庙在文庙垣外之西,中为正殿,前为门,后为后殿。皆绕以红墙,再绕以深沟。正东正西各辟一门,东额题为“德侔天地”,西额题为“道冠古今”,闲杂人不得擅入。根据叶遐龄《重修浦城县学记》称:“金碧荧煌,丹雘辉映,殿庭斋庑气象一新,巍然焕然,呈革故而不啻鼎新也。”
  县学为科举人才深造之场所,学额岁试取文武童生各15名,科试取文童15名(拨入府学者无定额),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清雍正元年(1723)、乾隆元年(1736),特恩各加进文童7名;嘉庆元年(1796),特恩加进文童5名;嘉庆三年至光绪三十年,特恩增加共7次,每次加进文童7名。学习内容,主要是科举应试之文。至清代,先是“八股文”,后是“策论”。提学三年两考:一是岁考以六等成绩定诸生,优者为廩生,由官府给以廪膳,补其生活,次优者为增生;二是科考,在每届乡试之前,学政举考试,录取一、二等成绩,为科举生员,参加乡试。废科举,县学停办。
  第二节 书院
  浦城书院始于宋治平、熙宁间,至清末,可考的书院有12所。
  叶安节书院 宋治平四年(1067),叶安节举进士后,在皇华山麓创办书院,其规模与创建时间无考。
  西山精舍、西山书院 宋嘉定十四年(1221),真德秀在仙阳建西山精舍,授徒讲学。宝庆三年(1227),又在城关龙头山下建居室,称西山精舍,又称学易斋。元延祐(1314~1320)初,真德秀裔孙真渊,把城区的故居改为书院,江浙行中书省呈报朝廷,延祐四年四月,朝廷题名为“西山书院”。后因年久失修,倾圮。明景泰元年(1450)修复,改为西山祠。
  紫阳书院 明天顺二年(1458),在仙楼山左侧建朱文公祠,祠后为书院。明弘治五年(1492)名为紫阳书院。
  正音书院清雍正六年(1728),朝廷命闽、广正乡音,各县设书院教习。次年,将西隅里登瀛坊天主堂改为正音书院,将朱文公祠的祠田拨入正音书院,朱文公祠废,正音书院不久亦废。
  南浦书院 在越王山之麓,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将越山道院划出一半创建。初建时,中为文昌楼,楼下正中为堂,供奉武帝,左右两间为斋舍,下为回厅,厅外偏右为读书长廊,前后分列书舍18间,为生童肄业之所。其外为仪门、大门。楼后转南为炼丹井,循石级北上有浣花塘,中有小石桥通月华亭,以上为讲堂,内奉宋理学十三子。堂右称时术斋,为院长起居处,斋右有唤鹤亭。清乾隆五十五年、嘉庆八年(1803)增修,当时担任书院主讲的梁章钜(1775~1849年,文学家)说:“尝综吾闽数十州邑,书院之盛者,必以南浦,次鳌峰”。当时,其规模为全省之冠。嗣后,历经修葺,咸丰八年(1858)因战乱,损坏严重,拆毁过半,旋尽倾圮,仅存头门。同治六年(1867)曾事小修,至光绪十年(1884),在文昌楼故址建讲堂,堂左右斋舍4间,堂前为回廊,南北各一大门,堂后为厅事,厅隔以疏棂,左右各一门,一如前廊,右边门外耳舍3间,为厨房和浴室。在讲堂之左边建十三子祠,在达天楼之右建书室三楹。光绪十六年,在达天楼之左增建上下2栋,上栋中为堂,左右斋舍各4间,下栋中亦为堂,左右斋舍各2间,再右为厨房、浴室,共18间。又在越王山正中建大门,上嵌“南浦书院”石额。门内建亭,左右筑围墙,墙内有芙蓉池,池正中建桥亭,左右植荷花养鱼。书院经费,由富绅捐赠,尚较充裕。计有田租1479石46斗,房屋32座,年收屋租553两70千文。南浦书院藏书130余部、1500多本,每年购书费为制钱40千文。光绪间知县吕渭英等筹款购书,并带头捐赠“武英殿聚珍版书”《钦定二十四史》、《十三经注疏》、《福建通志》、《佩文韵府》等共85种。至光绪二十六年《续修浦城县志》时,书院之地废为蔬畦,池亭廊榭胜迹荒芜。光绪三十年改办县第一所小学堂,名为南浦两等小学堂。
  富沙书院在泰宁里富岭街,清同治四年(1865)乡绅倡捐鼎建。有讲堂、斋舍,经费有田租469石。
  青藜书院 在人和里石陂街,清同治四年乡绅倡捐鼎建。书院大门左右各有大房2间,中为甬道,左右分列书舍18间。甬道尽处正中有巍然亭,亭后为二门,入门中为讲堂,左右为斋舍,左斋舍之左为东花厅,右斋舍之右为西花厅,厅后各有房。讲堂后为后厅,循厅檐右折拾级而上为文昌阁,上为奎星楼,两庑各建三楹,左为四子祠、崇德祠,右为土神祠、报功祠,西厅墙外厨房3间,厨前墙外耳舍6间。经费有田租557石。
  正学书院 在清湖里临江,清同治七年乡绅倡捐鼎建。光绪十年,于翠岩寺基址新建正学书院,中为讲堂,左右为斋舍,堂后为厅,上有楼房;厅前有长亭,左右各建厢房,后为墙垣,墙外右为厨房;讲堂之左有屋三楹为宋理学十三子祠。经费有实额苗田租373担。
  西山书院 在新兴里西乡街,清光绪二十年乡绅倡捐鼎建。左为文昌宫,右为奎星楼,前为大门,中为讲堂,堂左祀真德秀,堂右为客厅,堂前为回廊,堂后为厅,左右为厢房。后栋正中为堂,左右为斋舍。墙外左为厨房,后为仓房。经费有田租784石。
  此外,清代,还有忠信的徐渊书院、南溪书院,毕岭里的图南书院,其年代、规模均无考。清末废科举后,书院停办,先后改为学堂。
  书院的人员配备,除讲席外,公举董事若干人,设山长(院长)、司帐、院胥各1人。书院招生是每年二月向生员、童生招考1次。三月开课,十一月停课。每月讲课两次,教学内容为“四书”、“五经”之类。生、童课期必须交诗文,并参加测验,书院藉以遴选人才。
  第三节 社学义学
  社学 明初,规定每50户设社学1所,农闲时读书。每年农历十月开学,腊月停课,有条件的也可常年学习。内容有《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御制大诰及本朝律令。浦城最早的社学创办于明洪武八年(1375),在城东、西两隅各设两所常年社学。弘治十七年(1504),朝廷令府、州、县建立社学,招收15岁以下儿童读书,学习冠、婚、丧、祭等礼节,成绩优秀者可补儒学生员。嘉靖七年(1528),在县治大市(今街头坪)设常年社学1所,后废。清初,朝廷令各省的府、州、县每乡设社学1所。顺治八年(1651),除恢复城区5所社学外,还先后在富岭、石陂、西乡、忠信各设1所,后因推行不力,未久即废。
  义学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因西山、紫阳两书院改为祠,县在东隅里直街文昌宫右边按察分司旧址建讲堂3间,前后左右书房各3间,创办义学(今县实验小学校原址)。有捐俸学田54亩,供贫家子弟免费入学。乾隆二十八年(1763),学田拨归南浦书院,义学停办。同治二年(1863),县绅在棋盘街办同善局并设义学,贫家子弟学习费用由该局负担,学习地点或本局、或在祠堂不定,未久即废。清代,富岭也创办过义学(年代不详)。
  第四节 私塾
  浦城塾馆历史悠久。办学形式有教馆,教师自办馆招收学生;家塾,聘请教师到家教学;村塾,推选学东出面聘请老师。所聘的老师一般一年一次,称老师为西席或西宾。私塾有蒙馆、经馆两种。蒙馆对初入学的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以识字为主,学《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千字文》、“四言”、“五言”杂字及尺牍等。经馆是程度较高的学生,学“四书”、“五经”、《幼学琼林》等。经馆老师文化水平要高,要对学生讲解“四书”、“五经”及古文典故,学生要写诗文及“八股”文章。
  塾师一人教一馆,学童人数不等,一般10~20余人,最多30人左右。入学年龄及修业年限不定,学习时间一般是正月入学,腊月放假,全年200天教学日。教学方法以个别讲授为主。教师待遇面议,年、节另外送礼,以示尊师。
  清末,朝廷下诏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乡区私塾仍占多数。民国19年(1930),民教馆在县城进行一次调查,有私塾31所,学生700余人。民国21年,福建省教育厅颁发《改良私塾规程》,要求从教材、教学、学生管理、学业考查及考勤制度等方面要和学校相同。嗣后,各地办保国民学校,有的私塾老师转为国民学校教师,有的私塾被取缔。民国23年,有私塾生421人。民国36年10月省政府教育厅到浦城视察,指出浦城私塾尚多,应分期予以取缔或管理,县政府作出中心国民学校在2.5公里内不能设私塾的规定。其后又有部分私塾被取缔。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取消私塾旧教材,采用新课本,改进教学方法,1953年尚有私塾170多所,其后改为民办小学。
  第二章 基础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民国23年(1934),有幼稚园4所,学生185人。民国26年,有1个班,幼儿45人,不久停办。民国33年,西山镇中心学校附设1个幼稚班,幼儿30人。民国36年,在城关昭忠祠创办县立幼稚园,开1个班,幼儿30人,教养员2人,保育员1人。还有中心学校设有4个幼稚班。
  1951年,城关民主、和平、光明3所小学各附设1个幼儿班,幼儿共61人。1952年,全县有10个班,幼儿共441人。1956年,县在城关创办县立幼儿园1所,分大、小各1个班,幼儿60人。这年,全县有12个园(所),共15个班,在园幼儿509人,教养员17人。1958年,幼儿园数量有很大的发展,有县办幼儿园1所,幼儿116人;民办幼儿班247班,幼儿9158人。1960年后,民办幼儿班陆续停办。1961年,各工委所在地办中心幼儿园,公社所在地设中心幼儿班,各公社配备专职辅导员1人,加强幼儿园(班)的领导。1962年,贯彻“以家庭为主,民办为辅,公办为补充”的方针,全县共27所,32个班.在园幼儿1180人,教养员41人。1965年,全县达95所,共99个班,在园幼儿2273人,教养员109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幼儿教育处于停顿状态。1969年,幼儿班改名红儿班。县幼儿园撤销,由街道和社队自办。1970年,全县有幼儿园62所66个班,在园幼儿2027人,教养员68人。
  1978年,在新华小学内创办1个示范幼儿班。城关各小学也附设幼儿班,也称预备班。幼儿达入学年龄,经考试升小学一年级。是年,红儿班复名幼儿班。街道、机关、企业办幼儿教育兴起。县委、县革委会、磷肥厂、制材厂、铜矿、硫铁矿、货车队等办起幼儿班,城关镇所属街道共办10所幼儿班。爱民街一居民个人创办幼儿班,创私人办幼儿教育。
  1980年,县成立幼托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妇联负责幼托领导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幼儿教育业务辅导。这年全县有幼儿园(班)372所,432个班,在园(班)幼儿9745人,教职工422人。1982年9月,在新华小学分校创办县实验幼儿园。1985年7月,建成2333平方米、造价25万元的6层教学楼。开设大、中、小5个班,招收3~6周岁的幼儿145名。这年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县、乡、村、单位、个人多渠道一起办”的方针。入幼儿园人数增加。1988年,全县有幼儿园(班)431个,在园(班)幼儿8844人,教职工477人,其中教养员411人。
  幼儿园(班)教育内容,分为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8个方面。
  第二节 小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清末民初,小学有公立、私立、教会办学等3种。公立学校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分别在南浦书院和西乡的西山书院创办两等小学堂,名为南浦、西乡两等小学堂。至次年春,南浦两等小学堂迁至尊经阁。在南浦书院再办1所,称城东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春,在城区学衕创办初等小学堂,与县立第一两等小学堂合办。在富岭的富沙书院创办1所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在城区直街文昌宫和仙阳西山精舍办两等小学堂。在临江毓麟宫(原正学书院址)、石陂青藜书院分别创办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在城区西竺寺,创办两等小学堂。乡区下沙郑氏祠堂创办初等小学堂,城东两等小学堂停办。宣统二年,在西乡前墩、东乡桑田创办初等小学堂。富岭初等小学堂添办高等。宣统三年,在北乡九牧文武庙创办初等小学堂,忠信创办初等小学堂。这时,全县有15所小学堂(其中两等8所,初等7所),学生711人。自开办小学堂以来,至此,初、高小毕业生有87人(其中初小47人,高小40人)。
  民国2年(1913),两等小学堂改称初等、高等小学校。民国4年8月,学校分为县立和区立,高等、初等分设,初等改称为国民小学校。这年,在长岗村创办第一所私立初等小学校。民国5年11月统计,全县有小学校29所,学生873人,毕业生30人,辍学生59人。其中初等19所,学生642人,毕业生14人,辍学生45人;高等10所,学生231人,毕业生16人,辍学生14人。民国6年,后坊基督教堂创办陶英女子小学,招收女生30余人,酌收膳金,不取学费。民国9年,又创办男女兼收的培智小学(民国18年,发生卢(兴邦)刘(和鼎)战争,英籍教员离浦,学校停办)。民国12年,由胡奇文等人集资创办私立树人小学。民国16年,在皇华山尊经阁创办县立清华女子完全小学(民国19年停办)。民国19年,全县有县立小学54所,学生3255人,其中完全小学县立15所,初级小学县立39所。
  民国19年开始,共产党领导的苏区设有劳动小学或列宁小学,贯彻教育与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进行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前途教育,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实际斗争。民国23年,因国民党军队围剿,学校被迫解散。
  民国22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设立东、南两乡义务教育实验区,东乡以大庄村为中心,南乡以锦城村为中心,划定附近3公里内的村庄为实验范围,实验区办事处主任由县督学兼任,区内各设义务初级小学1所,强制区内6~12周岁儿童入学。南区并附设短期义务教育班一级,强制10~16周岁的失学者入学。民国23年第二学期,锦城义务小学开设4个班,学生140人;大庄义务小学开设3个班,学生103人。这年有县立完全小学3所,为直街小学、清华小学、司前小学,初级小学3所。区立完全小学9所,初级33所,私立小学1所,共有高小生276人,初小生2651人。高小毕业生101人。民国24年8月,设一年制的短期23所。民国25年,华侨胡文虎在城内迎远门外捐建文虎小学。民国26年开设一、二年制的简易小学22所,短期小学10所,有58个班,学生2431人,教员33人。是年下学期,全县学生9104人,教职员195人。
  民国27年,实施战时民众教育,全县增办战时国民学校37所。民国28年3月,教会附设培英小学(不久停办)。7月,战时国民学校、简易小学、短期小学合并,改称为战时国民学校,采用保、训、教合一方式,实施战时国民组训。民国29年2月,为普及国民教育,各种小学及战时国民学校一律改为中心学校或国民学校。乡镇设中心小学,保设国民学校。教育实行政教合一,小学校长兼副乡镇长。民国30年,实施强迫入学,凡应行入学的住户,购买食盐时,应持证向应入学的学校由学校校长查验盖章后,方可购买食盐。这年8月,在江西会馆创办私立豫章小学。民国31年度上学期,全县有中心学校22所,国民学校103所;中心学校学生6610人,国民学校学生117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5.63%。是年8月,因日军侵战浙赣线战事紧张,政府致力于军事,教育经费缺乏,部分校舍暂借驻军等用,学生疏散,学额不足的学校暂缓或停办,全县13所中心学校选择适当地〓点实行疏散教学,7所保国民学校选择适当地点迁移,合并8所、停办28所。这年,在校学生比上学期下降47.8%。
  民国32年7月,全县设中心学校29所,国民学校95所。比照各乡镇一所中心学校,三保一所国民学校的规定,下学期全县小学校有148所,其中,中心学校30所,国民学校117所。民国33年及民国34年度上学期,由于县教育科对国民学校师资调整不及时,延宕部定开学日期,使这2个学期授课时间,只有全部应授课时间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民国35年2月,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二次会议上有的参议员就提出:“除中心国民学校外,乡间各保学校,多无收效可言。地处偏僻之保校,往往一学期仅于开学时上课,数日即行停课,直到学期结束时,到校办理手续后,即行放假”。是年,实施国民教育第二个五年计划。9月,举办各校学额竞赛,规定小学每班学生以35~50人为准,其学额不足者应实施强制入学,学生总额3%免费入学。是年,全县入学学生12158人,占学龄儿童34.5%。民国36年上半年,学生数11364人。这年7月,孙竹斋等人在全浙会馆创办私立之江小学。民国37年,全县中心学校有30所,国民学校117所,私立小学3所,学生数1221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38.34%。民国38年4月到5月初,社会动荡,国民党败兵乱窜,学校相继停课。
  浦城解放后,县军管会设民运部兼管教育,接管全县中、小学,采取“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小学先后相继复课,计有114所(其中完小30所,初小84所),学生4746人,教师3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0%。
  1950年,各乡(镇)所在地小学统一命名“完全中心小学”。1951年除复办外,利用庙宇、祠堂或借用民房,新办小学30所,全县共有学校154所,学生11414人,教职工337人。1952年,小学校名统一按地名改称,私立豫章小学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改称浦城县新华小学。解放小学一年级开始试行五年一贯制。是年,民办小学133所。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办学方针,对现有学校分期分批进行整顿,争取在两年内把公立小学全部纳入正规要求,并在革命老根据地兴办3所初级小学。1955年,小学贯彻实施教育部颁发的《小学生守则》。1956年,贯彻“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办教育的方针,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采用二部制、巡回、复式等教学形式,增加招生数;将12所山区、老区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这年,全县小学达316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67.1%。1957年,贯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面向工农开门,方便就近入学,学校合理布点,发动群众自筹资金办学,达到乡乡有完小,村村有初小。1958年,贯彻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全日制、半日制、隔日制、早晚班等多种形式办学,全县小学发展到486所(其中民办301所),学生26804人,并进行教学改革,提倡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是年秋冬,由于组织学生参加炼钢铁、学校办农场、以及支援农业生产劳动,学校停课,教学计划无法完成。1959年,城区有光明、新华、解放、和平、民主5所小学。1959年,新建五一三路和跃进路,新华、光明2所小学校舍被拆。新华小学、光明小学并入和平、民主两校,并将和平小学改为实验小学。为解决校舍不足,解放小学借用民房设立分校,共4个班,实验小学利用新华小学未拆完部分及租用部分民房作为临时教室。是年,公社化后部分民办小学并入公办小学,小学校并入大学校,并继续发展公民办小学。1960年,小学根据“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至9月,小学与130个生产大队挂钩,支援农业生产。同时,生产大队所在地的8所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实现每个生产大队所在地都有1所公办小学。1961年,中共浦城县委发出《关于文教体制的调整和招生任务的初步意见》,要求提高教学质量,适当控制发展数量,精简教师,调整学校布局,砍班并校。班级数由上年的936班调整为884班;压缩学生数,把原计划招生7800人,压缩到4800人;动员高小毕业生和小学超龄生573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学生数由上年的30742人减少为24008人,下降21.9%,学龄儿童入学率为60.9%。1962年继续进行调整,学校由525所调整为501所。招生工作坚持优先录取工农子弟,在24946个学生中,工农子弟和其他劳动人民子女有19276人,占77.27%。这年9月,恢复新华小学。1961年和1962年,发生大量流生,1962年与1961年相比,流生2497人。1963年,继续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发展民办小学,组织学生入学,制止流生,巩固学额。民办小学由319所增加到414所,学生增加1212人。企业部门办学由2所发展到5所,学生增加360人。并在9月恢复光明小学,开设12个班。全县有学校594所,学生26946人,入学率为62.2%。1964年,中共浦城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创办耕读学校3所。1965年,依靠群众,自筹资金,献工献料,勤俭办学,创办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新办山区民办小学67所;在离完全小学较远的双人校改为公、民合办高小11所;偏僻山区发展全日制高小13所;耕读小学发展到323所,329个班,学生2143人。县教育局在实验小学(今和平小学)贯彻毛泽东7月3日《对“北京师范学院一个班学生生活过度紧张,健康状况下降”材料的批示》即“七·三”指示的试点。这年,全县小学发展到708所,在校学生3673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83.88%。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招生停止。至1967年,外出串连的小学教师陆续回校,开始复课。1968年下学期,全部复课,学生入学率达80%左右。1969年春,各学区成立革命领导小组,撤销学区建制,中心小学下放,由公社大队管理。同年8月.在党溪召开推广党溪茶坪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经验会议,随后各学校都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小组,组长由当地干部担任,副组长由教师担任。实行开门办学,组织师生下乡、下厂、下连队,学工、学农、学军,批判“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取消考试制度。同时,在132个生产大队驻地(原辅导学区)附设初中班,小学的骨干教师担任初中班的教学,小学师资不足,吸收知识青年充任,教育质量下降。1972年,全县学校下放大队、生产队办,学校发展到1094所,学生45808人。1973年11月,县革委会成立教育革命办公室,恢复公社、大队中心小学。1974年10月,撤销公社中心小学,建立公社教育革委会,下设办公室(简称教育办)。1975年.在官路公社召开中小学负责人会议,传达“朝农”、“大寨”办学经验。1976年上半年,又在学校中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和进行所谓教育革命大辩论。是年,全县有小学校1135所,学生6350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7%;小学附设初中班由132所猛增到252所,占93.6%的大队小学附设有初中班,师资、设备均不能适应,初中班和小学的教学质量均下降。次年底,附设初中班压缩为132班。
  1978年3月,新华小学定为县重点学校。1979年,抓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将132所附设初中班调整为84所,原小学骨干教师调回小学。1979年春,恢复学区建制,全县共设18个学区,80个辅导学区。1981年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浦城县1985年前完成全县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制订普及小学教育规划,计划分4批进行。10月,原实验小学改为和平小学,原解放小学改为实验小学。1982年11月,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全县提前一年完成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1983年起,实行大队、厂矿、街道负责动员组织入学,学校负责巩固学额和教学质量的双包责任制。县教育局提出办好5所城镇小学和17所公社(场)中心小学,要求语文、算术两科升学考试,单科成绩在60分以上的及格率,中心小学应达70%以上,城镇小学应达85%以上。1984年3月,确定实验小学为县重点学校,把新华小学改属南浦学区管理。8月,确定实验小学实行校长招聘责任制试点。12月,经建阳地区行政公署验收,确认浦城县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任务,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8.45%,学生的巩固率为98.95%,毕业班学生毕业率98.89%,12~15周岁少年儿童中,初等教育的普及率为96.2%。全县小学944所(完小313所),在校学生52714人,平均每万人人口中有小学生1416.3人,高于全省(1396.62人)的平均水平,是全省首批实现普及小学教育12个县(市)之一。同年12月,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委员会成立。4月17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浦城县实施福建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的若干细则》。1986年元月,成立枫溪学区。8月,实行“智力扶贫”,从城关小学抽调8人到枫溪乡从教1年。当年夏,县教育局获福建省教育厅“普及初等教育,培养四化人才”的锦旗一面,奖金1.5万元;秋,全县中小学开始实行县乡(镇)村三级办学,县乡(镇)两级管理制度,其原则是财务分管(以乡为主)、人事共管(以县为主)、业务统管(归县)。12月,县实验、新华、民主、光明、和平小学和莲塘、富岭学区等部分小学组织900多人参加全国性小学数学标准化考试第二次测试,成绩居于全国中等偏上水平。这年,全县小学868所,在校学生4669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84%,巩固率98.23%,普及率为97.05%,均高于全省平均的水平。实现乡乡、村村都达到省规定的普及初等教育标准。1987年3月,在仙阳召开全县小学思想品德工作教育会议。12月,召开全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是年,建阳地区验收组对浦城88所中、小学进行体育达标检查验收,核试结果有14434人达标,占应达标人数的29.7%。1988年,全县有小学819所,在校学生4121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3%。
  二、学校教育
  学制 清光绪三十年,小学堂分为高等、初等,初等四年、高等三年毕业。民国初,沿用七年制。民国4年8月,小学改为六年制,初等四年、高等二年。民国11年夏,小学开始实行“四、二”分段制。儿童6岁入学,初级、高级学校分设。民国22年实施义务教育,在乡区办短期小学,学制为一年至二年。民国27年,短期小学,学制为一年,简易小学二年。民国29年,国民学校设成人班、妇女班、儿童班,修业期间分为一年制、四年制。二年制招收8~16足岁儿童,四年制招收6足岁至未满10足岁儿童。民国31年后,小学定为六年制。
  
  解放后,小学制仍沿用“四、二”分段制。1951年9月,小学修业年限推行五年制,实行秋季招生。1952年,以解放小学为试点,试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以7足岁为标准。1953年仍实行六年制,春季班全部取消。这年,全县学制根据“缩短年限,提高质量,减少课时,加强劳动”的教改方向,继续推行五年一贯制的试验。在实验、水南、民主、解放、下沙、山桥等小学及在8个学区部分小学开办试点班,从一年级开始招收五年制学生。1960年,其他小学仍沿用六年制。1965年办的多种形式耕读小学,学制没有统一,有的沿用六年制、五年制,有的采用早、午、晚班的七年制。1969年,推行五年一贯制。同年2月,全县小学统一改秋季始业为春季始业。是年,大队小学附设初中班的学制定为七年(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班则定为九年制(小学五年,中学四年)。1974年,小学由春季始业仍改为秋季始业,各年级学习时间延长半年,应届生也延迟半年毕业。1983年,小学学制逐步改为六年制,城区和公社中心小学,五年级改三分之一,四年级改三分之二,三年级以下全部改。
  课程 清光绪年间的小学堂设有国文、算术(珠算)、修身、图画、手工、体育、唱歌;高小班加设英文、理科、历史、地理等科目,每节课一小时。上、下午各3节课。
  民国4年元月,初等学校第一学年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唱歌、体育等课,每周授课22小时。第二学年增设图画,每周授课26小时。第三、四学年,增设读经,女生还设缝纫,每周授课,男生31小时,女生32小时。高等小学第一学年设修身、读经、国文、算术、本国历史、地理、理科、手工、图画、唱歌、体育、家事,每周授课34小时。第二、三学年增设农业、外国语,每周授课40小时。民国10年,小学课程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等课;高级小学增设英文、历史、地理、自然等课。各年级教科书,文言文改写为白话文。民国20年,小学设有党义、国语、社会、自然、算术、劳作、美术、体育、音乐等课。民国25年设有公民训练、国语、常识、算术、劳作、唱游等课,四年级算术课加教珠算,五年级常识改设自然课、劳作课改美术课、唱游课改设音乐课,六年级自然课改为社会课、美术课改为劳作课、音乐课改为体育课,每节课以30分钟为原则。民国28年,课程设置不变,每周授课时间,一年级为900分钟,二年级990分钟,三年级1110分钟,四年级1170分钟,五、六年级1350分钟。民国30年9月,规定每周授课时间一年级1020分钟,二年级1110分钟,三年级1230分钟,四年级1290分钟,五、六年级1380分钟。民国31年规定,课前升旗10分钟,健康操10分钟,精神讲话10分钟。上午3节课,第一节45分钟,第二、三节30分钟,第三节后集体歌咏10分钟;下午3节,每节30分钟,课前练习写字10分种,课后清洁检查、降旗10分钟。
  解放初至1951年,全县小学课程设置分为低、中、高三段,基本沿袭解放前的课程,仅废除公民训练课程,低年级每周19课时,中年级每周23课时,高年级每周28课时,每课时均改为45分钟。1953年,在算术课内教珠算,1955年,增设手工劳动课。1956年,低年级使用新课本,一年级教汉语拼音,4周时间教完。1957年,各年级增设一节周会课。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增设一节农业常识课,但原则上不设手工劳动课。1958年,在教学计划中强调语文科,重视写字教学。二年级起练习写毛笔字,其余年级安排一节写毛笔字,农业常识并入自然课。1960年,部分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课程为语文、算术、常识、唱歌、体育、图画、周会等。1964年,县试办耕读小学,其课程为语文、算术、唱歌、周会等课。五年级增设珠算,每周3天,每天5~6节。1968年,小学课程大幅度调整,无统一教学计划,根据每一时期政治需要,自行安排。一般设有毛主席语录课、阶级教育课、军事体育课、学工学农课。有的学校半天上课,半天搞“革命大批判”,每天设有天天读。1970年开设四门课,政治课14节,算术课6节,革命文艺军体课4节,写字课2节。四、五年级各增设常识课1节。1972年,低、中、高年级均设政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团队、班会等课。中、高级增设历史、地理、自然、农业常识等课。每周26节,每天设有早读、体操、写字、课外活动各一节,每节20~30分钟。1974年,批判“智育回潮”,实行、开门办学,按具体需要开设课程。1975年,小学一、二年级算术改为“三算”(口算、珠算、笔算)。1976年10月后,按“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课程安排教学。1981年秋,小学的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教育课,低年级有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地理、历史、劳动等课,各年级都设有自习课、科技、文娱、体育、周会、班会活动等。低年级校内活动总量共30~31节,中、高年级达33节,每节改为40分钟。至于简易小学有半日制、隔日制、巡回制、早午晚班等多种形式,其课程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等课,以语文、数学为主。此后没有变动。
  教材 民国时期,小学各年级使用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发行的课本及浦城自编辑的乡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教材。
  解放初至1966年,各年级教材使用教育部编写全国统一发行的课本,“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贬为“封、资、修”的黑货,停止使用。1969年小学复课后,统一以《毛主席语录》为课本。1970年,使用福建省编写统一发行的试用教材。1973年使用北京市编写的小学教材。1974~1979年仍恢复使用福建省编写的试用教材。1980年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统一发行的教材。1983年后,小学五年制逐步改为六年制,使用教材也不一样。六年制学校一年级至四年级采用上海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五、六年级采用浙江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各年级数学教材采用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五年制各年级语文、数学教材均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1985年,一、二年级语文、数学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语文三、四年级采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教材;五、六年级采用浙江省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数学三至六年级采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五年制语文、数学各年级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简易小学语文、数学采用福建省人民出版社的教材;六年制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全国统编教材。
  解放后,浦城还组织人员编辑有地理、卫生常识、语算知识练习等教材。
  教学 民国及其以前,对学生进行以“忠孝节义”为主的封建思想品德教育。蒙馆学生以背诵为主、教师以教生字为主。经馆老师以讲解课文为主,学生要作诗文。五四运动后,进行过反帝、反封建教育。民国期间,小学低年级采取联络材料教学法,中年级采取普通教育法,并注意设计教学,高年级,除课堂教学外开展自学辅导。
  解放初期,对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热爱人民解放军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开展学习黄继光、罗盛教、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的活动。1955年后,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1958年公社化后,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劳动光荣、热受社会主义、树立集体观念的教育。1962年后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1963年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活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小学组织学生学习“老三篇”,背毛泽东语录,唱语录歌等活动,突出阶级斗争内容教育。1978年后,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解放后,废除注入式和死背硬记,采用启发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1954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采用凯洛夫的课堂“五大教学环节”教学法。1957年起,全县逐步建立以学校(或学区)为主的教研小组,建立备课听课制度,交流教学经验。1958年后,贯彻执行毛泽东提倡的“十大教授法”,废除满堂灌,抓好“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1962年,用“走出去”或“请进来”方法,对学生进行“三史”(家史、村史、社史)教育。1969年,实行开门办学,用小课堂和“大课堂”相结合方式,强调学生接受社会课堂教育,结果降低“双基”的教学质量。1981年,县成立小学教育研究会,县教育局每学期组织全县性观摩教学2~3次,开设教研课、模拟课。1984年,共举行7次研究课活动,实验小学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比武竞赛,各小学分别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举办科技讲座,开展智力竞赛。1985年,实验小学开展“现代化教学”和对学生“智能跟踪”的实验。全县学区这年共举办各种教学研究课、讲座等90次,有2700人次参加。是年开始,组织骨干教师讲师团,每学期巡回讲座交流教学改革经验,参加这项活动每年有800~1000人。1986年开始,坚持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汇报和教坛新秀的评选活动。是年学区评选77名参加县评选,全县从中评选出32名送地区,地区从中评选6名,分别获奖。是年还参加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300多个单位组成的小学标准化考试协作组,并参加研讨活动。1988年开始,开展多学科竞赛活动,,举办全县性数学竞赛,并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及省数学竞赛,其成绩名列省地前列。
  附 聋哑学校
  1972年冬,县民劳局主办,在县幼儿园内设1个班。是年,招收城关聋哑儿童12人,教师1人。开设语文、算术、音乐、手工劳动等课程。教材用国家颁布的《语音手指字母方案》,教学用手指和口型等动作表示。经费由民政社会经济款项开支。1977年学生增加24人,毕业7人,通过教育聋哑儿童都走上就业道路。是年4月,学校停办。
  第三节 中学教育
  一、学校设置
  民国5年(1916)春,邑人李迪瑚在县知事胡子明支持下,每月捐大洋20元,在学前关帝庙首创初级中学,称为县私立初级中学,李迪瑚任校长,教员13人,均为义务兼职。胡子明兼国文教员,每月捐大洋约5元,招收一年级新生约40人。因经费无着,省不予立案,年底停办。
  民国10年,县知事袁世钟与县绅士建议开办中学,省参议员苏吾楷(浦城人)在省议会提出,获得批准。是年9月,在城区明伦堂正式创办浦城县立中学,并附设高级小学。民国14年,浦城基督教会在福音堂创办汉英中学,招收1个班,学生16人,半年后停办。民国15年秋,县立中学附设高级小学停办,改为县立初级中学,民国17年,改称第一区县立南浦初级中学,民国20年秋,又改称县立南浦初级中学。民国21年,有教职员13人,学生87人。民国22年秋,称县立初级中学,招收学生54人,教职员15人,共有学生116人。民国24年7月奉省府令停止招生。民国26年9月,县立初级中学呈报省批准继续招收新生120名,教师18人,分设复、兴两组,为县中增班之始。民国28年5月,为避日本飞机轰炸,县立中学迁西乡前墩村的余氏家祠和文武庙。师生动手开辟运动场13亩,建教室4座,礼堂1座,学生宿舍13间,教职员宿舍12间。这期招生114人,共有学生289人,设6个班,一、二、三年级各2个班,教职员18人。民国32年9月,教育部长陈立夫到浦城,邑人要求办高级中学,获面允,并电呈省府教育厅,同意开办。时值抗战紧张,省府经费无着,由县垫付。民国33年9月,在前墩创办浦城高级中学,招收学生1个班40人。同年,在城区仙楼山南浦书院址开办县中级普通补习学校,招收小学毕业生1个班,学生26人,学制一年(民国36年停办)。民国34年8月24日,县立初级中学、高级中学都由前墩村迁城郊水南,高中设在天后宫(今酒厂),初中设在房氏祠堂、护国社(今水南粮站)、江南会馆(今粮食复制厂)。民国35年8月,省政府通过给浦城高中拨款,改称为省立浦城高级中学。这年上学期,初中有8个班,学生334人,教职员23人;高中设3个班,学生167人,教职员工16人。是年还成立浦中校舍筹建委员会。民国37年度上学期,初中开设9个班,学生350余人。从开办中学至民国37年底,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470人,高中毕业生87人,向大专院校输送61人。民国38年2月,县立初级中学、省立浦城高级中学、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合并成立福建省立浦城中学,设高中部、初中部、简师部,学生共502人,教职员工52人,这年4月20日下午7时40分,初中部发生火灾,礼堂、饭厅、仪器馆等24间房屋被焚。新建教室由于经费不充裕,工程时断时续。其时国民党军败退经过浦城,大抓壮丁、民夫,部分学生转移赛宝山,学校停课,9间教室尚未全部完成。
  1949年5月,浦城解放,县军管会接管中学,定名为福建省立浦城中学。9月成立校务委员会,迁入孔庙复课,开设13个班,学生432人。其中初中9个班,学生233人;高中4个班,学生199人,教职员工43人。1950年,学校面向工农开门,招收146个工农子女。1953年,初、高中招生319人,共设22个班,学生1071人,教职员工71人。1956年8月,福建省立浦城中学改名为福建省浦城第一中学。同年,在仙阳后村创办福建省浦城第二中学,招收新生200人,开设4个班。这年,全县2所中学共30个班级,学生1595人,教职员工98人。1957年9月,在临江村尾创办福建省浦城第三中学,开设2个班,新招生96人。1958年,浦城一中开设25个班,学生1215人,教师57人;1949年9月至1958年,共培养高中毕业生540多人,初中毕业生1710多人,是当时南平专区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是年,浦城一中还在城北郊枫树垅办农场,有山地97亩,水田15亩,作为教学试验地。同年8月,在富岭周处弄创办一个初中班。10月全县各中学停课,直接参加为时2~3个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1959年,富岭初中班定名为福建省浦城第四中学。1960年,在石陂创办福建省浦城第五中学。这年,全县共有普通中学5所,65个班,学生2668人。1961年开始,对全县中学进行调整压缩。同年4月停办第四中学,师生合并到二中(仙阳)。1962年上半年,停办第五中学,师生合并到第三中学(临江)。中学由5所减为3所,班级由65个班减到38个班,学生数由3168人减为1592人,教职员减至177人。1961年和1962年因经济困难,发生大量流生情况。浦城一中1960年招收一年级新生383人,除留级107人外,1963年参加毕业考试仅76人。其后抓巩固学额工作。1965年8月,复办县第四中学和第五中学,全县普通中学又恢复到5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学生2602人。其中高中学生435人,初中学生2167人,教职员工173人。
  1966年5月下旬,传达中共中央“5·16”通知,6月初,浦城一中率先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6月13日,中共浦城县委派出“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浦城一中,以加强领导。6月19日,该校高三(三)班以共青团支部名义在本校政治处门上贴出“炮打校党支部”大字报,是全县第一张“文化大革命”大字报,其题目为《彻底肃清我校领导执行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的影响》。其后各中学均成立“文化大革命”小组及办公室。7月下旬,中共福建省委通知,县以下“文化大革命”运动均暂停,县委又派出工作组进驻二中、三中,动员“文化大革命”暂停。同月底8月初,进驻3个中学的工作组先后撤出。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16条)公布后,各中学成立“红卫兵”组织。8月29日(农历七月十五日),浦城一中校舍内大成殿孔子泥塑像被造反派捣毁。次日,孔子塑像的头部抬出游街示众,接着全县开展破“四旧”。9月1日晚,召开大会,以莫须有的罪名斗争到校任职不久的浦城一中校长蔡文涛(原泰宁一中校长),蔡被戴高帽、挂黑牌。9月20日,各校学生代表赴北京接受检阅。10月2日,初中新生入学,10月8日,浦城一中正式上课。10月13日,赴京学生代表回校后,成立多支“战斗队”,学生停课“闹革命”,组成几百支“长征队”外出串连。1967年2月底、3月初,外出串连的教师、学生陆续回校“闹革命”,学校领导和部分教师遭受批斗。9月3日19时,校园内的的孔庙,被一场大火烧毁(火因未查清)。1968年7月25日后,各中学全面“复课闹革命”,取消考试制度。11月,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军宣队)进驻浦城一中(1970年11月撤离)。12月21日,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137人分别进驻一中、二中、三中等中学。12月30日,浦城一中革命委员会成立,各中学亦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1969年3月24日,二中改为仙阳中学,三中改为临江中学,四中改为富岭中学,五中改为石陂中学,均划为公社管辖。一中划为县管辖。这年,原各公社办的农中全部停办,教员、学生分别并入中学或初中班,城关创办城关中学,校址设在原实验小学,古楼、官路、水北、忠信、永兴、濠村、九牧公社办公社中学。全县普通中学有13所,60个班,学生3583人,教职工258人。7月,以公社为单位,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接着,各中学开始清理阶级队伍,浦城一中部分教师调到农村中学任教。全县学习“南安经验”,学校取消班级制,采取连队制,即以校为营、年段为连、班级为排、小组为班的军事组织编制。1970年1月24日,浦城一中改称浦城县中学。春,山下、莲塘、盘亭公社办起社办中学。6月,城关中学停办,学生并入浦城县中学。至此全县中学15所(其中农村14所均为初级中学),各中学推行“二、二”分段制。1971年7月,全县15所中学全部成为完全中学。1972年2月,创办水南中学。浦城县中学改为浦城县第一中学。3月,在基督教堂旧址筹建县第二中学。同年秋,停办水南中学,师生并入第二中学。1973年,管厝公社创办中学。至此,全县有普通中学17所,152个班级,学生7370人,教职员工393人。1975年开展学“朝农(朝阳农业大学)、大寨经验”,各中学都创办农场。浦一中到管厝楮林创办农场(离县城60华里),有山地300亩,师生轮流劳动(1980年停办)。1976年,县提出读中学不出队,小学附设初中班激增,由1974年的84所增加到252所,93.6%的生产大队都有初中班。
  1977年,县在村头村办村头中学。年底,普通中学有18所、652个班,学生22273人,教职员工1364人。同年,恢复升学统一考试制度。这年,报考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一个达到录取分数线,由于师资不足,是年小学附设初中班调整到132所。1978年,有37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考上大专院校。1979年,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工作上来,对现有中学进行整顿,取消学校革命委员会,工宣队全部撤出,实行在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9月,对大队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布点进行调整,由132所调整为84所。同时,扩大厂办初中,林业局先后在际岭、禾垅、榆坞、大河伐木场办起4所初中班。1981年,县下达《关于浦城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意见》,对全县普通中学进行调整,保留浦一中、浦二中、临江、仙阳、富岭、石陂、莲塘、九牧等8所完全中学;原忠信中学改为县忠信农业职业中学;盘亭、官路、管厝、水北、万安、永兴、山下、古楼、濠村9所改为初级中学;84所初中班调整为55所。1982年9月,新办浦城县第三中学(址在全浙会馆),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210人,开设4个班。全县共有完全中学11所,初级中学8所。1983年,中学建立升旗制度,全面建立中学学生档案,教师实行岗位责任制。9月,石陂中学改为县石陂林业职业中学。1984年,按“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对中学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调整后平均年龄为41.3岁,比调整前减少5.3岁;大专毕业占75%。8月,县在浦一中试行校长招聘制试点;九牧中学改为经济林职业中学。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制订《浦城县普及初中教育与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是年,全县完全中学9所,初级中学11所,每个乡、镇均有1所中学。这年,浦二中文科、理科各有一名学生,高考分数为建阳地区第一名。1986年秋,县中学教育研究室同浙江江山、江西广丰建立邻县教育信息交流中心。9月初,中央讲师团11人支援浦城县教育工作,其中3人在县进修学校.1人在浦一中.5人在浦二中.2人在莲塘中学任教,一年后回京。10月9日,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原则通过《浦城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要求在1995年左右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年,全县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共21所,普通中学(含职业中学初中部)开设365个班(初中296个班,高中69个班),在校学生19293人(初中15631人,高中3662人),教职工1387人;小学附设初中班24所。1987年春,开始在水南筹建水南中学。3月,在枫溪乡筹办初中班。6月,临江初级职业中学改为临江初级中学。8月,开办下沙初级中学,并开始招生。9月,九牧经济林职业中学改为九牧初级中学。
  1988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8所及忠信、石陂、浦三中3所职业中学的初中部,共361班,小学附设初中班19所(水南、大游、观前、山路、瑞安、店亭、申明、碓下、布墩、象口、旧馆、枫溪、阳墩、官田、游枫、金凤、村桥、秀里、林业子弟学校),在校学生17791人(其中高中3280人,初中14511人),教职员工1352人(其中公办1229人,民办123人)。
  1949~1988年,全县初高中毕业生共97713人(高中25425人,初中72288人),升入大专院校的2807人(其中1970~1976年271人为推荐录取),升入中等专业学校从1973年起统计至1988年4099人(其中1973~1976年355人为推荐录取)。
  二、学校教育
  学制 民国5年,县私立中学为四年毕业,称为旧制中学。民国10年,县立中学成立,仍为四年制。翌年,学制改为初中三年制。民国33年,浦城高级中学成立,学制为三年。
  解放后,县普通中学的学制仍沿用“三、三”分段制(初中、高中各三年),秋季始业。
  1969年,根据“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精神,普通中学实行“二、二”分段制(初、高中各二年),由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1974年,学习时间延长半年,改为秋季始业。从1978年秋季招生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全日制中学从四年改为五年,初中学制从二年改为三年。由于学制延长,中学班级增加,省拨专用基建款,每增一个班,补助1500元。1982年,又采用“三、三”分段制,即初中、高中各三年。9月,浦一中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改为三年制,次年,二中新生改为三年制,其他中学从1984年9月新招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三年制。
  课程 教材 民国12年,初中课程分社会(包括公民、历史、地理)、文言(包括国语、外语)、算术、艺术(包括图画、手工、音乐)、体育(体育、生理卫生)等课。民国18年,改公民为党义。初中开设党义、国文、外语、历史、地理、算术、自然、生理、图画、体育、童子军等课。民国20年,县立南浦初级中学,每天上午四节、下午二节,每周36节课。一年级设有三民主义、国语、英语、作文、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生理、体育、图画、乐歌等课。二年级数学改为代数,其余与一年级相同。三年级,增设几何、地理、农业,减少自然、生理、乐歌、图画,其余与二年级相同。民国24年,初级中学每日上课及在校自习总时规定为8小时,每星期48小时。上课时间初中一年级、初中三年级及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为36小时,初中二年级下学期为35小时,余为自习时间。住校生在校自习,通宿学生晚间可免。课程设有公民、体育、童子军、卫生、国文、英语、算术、自然(包括植物、动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童子军课规定每周3小时,课内1小时,课外2小时。民国29年度,为推行健康教育,设卫生课,每周1小时,按教育都审定课本进行教授。民国33年,高级中学课程有国语、代数、几何、三角、公民、物理、化学、生理、英语、体育、军事训练。
  1950年,初中设置语文、算术、代数、几何、物理、化学、动物、时事、政治、外语、植物、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历史、世界古代史、体育、音乐、美术等课。高中设语文、代数、几何、三角、中国历史、世界近代史、经济地理、达尔文理论基础、政治、物理、化学、外语、体育等课。1954年,初、高中各年级的英语改为俄语。1956年,初、高中语文改为汉语和文学。1957年,初三增设农业基础知识。1958年秋,中学各年级设劳动课,每周参加体力劳动半天。1964年,初中设有政治、语文、俄语、代数、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生物、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图画等课。高中设有政治、语文、俄语、代数、几何、解析几何、物理、化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体育、劳动等课。每周上课时间,初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为31小时,初中二、三年级32小时,高中一年级33小时,各年级全年劳动1个月,初、高中使用教育部颁发的统一教材,小部分属省编教材。1969年,根据“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要求,初、高中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教育、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音乐、军事体育、劳动等课。课程安排,实行二天学政治、二天劳动、三天学文化。1970年,初、高中有毛泽东思想教育、革命文艺(含语文)、数学(含农村会计)、工农业基础(含经济地理、农村医疗卫生)、军事体育等课。1973年,初中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课,高中设有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等课。1977年,初、高中各年级增设英语课,初中加设生物和生理卫生课。“文化大革命”期间至1977年,教材均采用福建省编的教材。1978年后,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教材。1979年,高中从二年级开始分文科、理科进行教学。1981年,高中一年级增设历史课。1984年秋,全县初、高中课程按福建省全日制六年制普通中学教学计划进行设置。每周各年级课程时间分别是初中和高中二年级、高中三年级各30节,高中一年级29节。1987年增加劳动技术课,每周两节,其他未变。
  教学 民国时期,中等学校主要以“四维”、“八德”为教育宗旨,教育学生树立“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封建品德思想,五四运动后,有增加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教育。民国16年后,根据《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先后设立公民、三民主义、党义、军训等专门课程。民国25年,童子军团成立后,藉童子军训练以训管学生。民国28年,实行导师制,有男导师10人,女导师1人,导师对学生身心修养、思想纠正、生活指导、人格陶冶等项均密切注意。并与学生联络,开展访问,召开恳亲会、座谈会,全校集团活动。有的采取监视。各导师按月将训导情况填报月报表。理科教学注意观察和实验。生物教学尽量采集见习的实物,尤注意于综合的归纳和分析,以大自然为研究的范围,以课本的研究为辅助品,物理化学的教学亦从实验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原理与原则,再进而研究其生活环境常见的事物。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举办各班和全校演讲比赛,指导学生使用字典及参考书,组织课外活动。
  解放后,中学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教育,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树立革命人生观。1952年中央颁布《中学暂行规程》,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1953年,建立少先队、青年团组织。1954年,中学各班级以英雄命名为罗盛教班、邱少云班、董存瑞班等,开展学英雄活动。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参加炼钢铁。1960年,进行艰苦奋斗,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和阶级教育。1963年,普遍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开展学雷锋、王杰、焦裕禄、欧阳海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无产阶级人生观、世界观。“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学全部停课。复课后,以“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批判资产阶级”、“学工、学农、学军”活动等代替解放后建立起来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方法。1969年起,学校突出阶级斗争教育,开展“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教育,请工农上讲台,以社会为大课堂,批判“资产阶级路线”、“智育第一”、“师道尊严”,实行开卷考试,取消升学考试制度。1974年还进行“批林批孔”、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批判“白专道路”。大专院校用推荐选拔方法招生,“读书无用论”盛极一时,学校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中考制度,浦城各中学加强教学研究,编写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等科复习提纲,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教学中开展直观、模拟教学,进行教学改革。1978年,浦城一中物理科、地理科采用电化教学。1980年,县成立教学仪器站。1981年,临江中学被省教育厅列为农村电教试验校。1984年,各中学实行“加强第一课堂,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是年,浦城一中建立科技活动中心。1985年,全县各中学开展37次校际教研活动,参加活动的有560人次。完全中学开展与初级中学初中班业务辅导挂钩、开放实验室、交流资料及信息等做法。1986年,浦城一中、二中、仙阳、临江、山下等5所中学物理科开始“教学过程最优化”试验,每轮两年。在临江中学语文科开展“语文六课型单元教学法”试验,在浦城三中开设“语文导读实验班”。是年开始开展“创优评优”活动,至1988年,被评为青年优秀教师46人(其中省1人、地区12人、县33人);开展教研活动183次,参加活动的教师3665人次。
  附 私立福建学院
  民国30年春,私立福建学院从福州迁到闽清白云渡。7月,福州沦陷后,私立福建学院及附属中学,再从闽清白云渡迁到忠信上同村,借用詹氏祠堂及民房为校舍。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3个系,教授、讲师、助教共30余人,学生200余人。中学16个班,学生700余人,其中高中6个班,学生200余人,初中10个班,学生500余人。后因浙赣战局紧张,于次年7月底,学院及附属中学仍迁回闽清。
  第三章 专业教育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
  一、中等师范教育
  师范传习所 清宣统元年(1909)创办,设在清水井昭忠祠。招收前清的廪生、附生进行短期新学制的学科训练,毕业53人,大部分分配到小学任教。另办体操专修班,毕业38人。不久停办。
  司前艺术师范学校 民国16年(1927)创办,设在西竺寺。招收初中毕业或任教二年以上的青年入学,学生20人。课程侧重美术、体育、音乐、国文的进修,一年毕业。次年8月,省教育厅把校名改为西竺艺术专修学校,修业时间定为一年半。当时,从法国里昂美专毕业的张嘉谟回故乡曾作短期任教,绘制一幅大布幕油画,列入浦城艺术界珍品。该校民国18年停办。
  师资养成所 民国21年秋在明伦堂开办,招收初中毕业生或曾在小学任教二年以上的教员入学。教员多以浦城中学的教师兼任,学员30余人。仅办3个学期即停办。
  小学短期师资训练班 民国25年上半年,举办小学短期师资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或曾任小学教员的青年。通过考核录取,训练两个月,有30余人结业,均分派各乡(镇)任短期小学教员。
  简易师范学校 民国33年秋,在南浦书院原址创办(后迁入明伦堂),学制为四年制,招收高小毕业生,首届招1个班50人。民国34年改为一年制,招收初中毕业生1个班50人,教员10余人。民国38年2月,并入省立浦城中学,设师范部。1950年停办,部分学生并入初中或转入建阳师范学习。从开办至此,共毕业110余人。
  初级师范学校 1958年9月创办,教师5人,校址在东门塘(今劳英路),招收高小毕业或同等学历者50人,经统考择优录取,学制一年。除开设初中的主科外,另设心理学、教育学及语算教学法。第二年招2个班97人,教职员有7人。1960年,学校迁至仙楼山原南浦书院,招收83人。1961年,招收2个班63人。1962年秋,学校停办。至此共毕业284人,均到小学任教。
  建阳师范浦城班 1952年,浦城中学代建阳师范设1个初师班,学生50人,次年转回建阳师范。1972年由于招生数的激增,原建阳师范学校的校舍、师资紧张。同年3月,设立建阳师范浦城班,班址设浦城一中,招收普师一个班,学员是由各公社或单位推荐(即工农兵学员)50人,其中松政县20人,浦城县30人。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工农青年、退伍军人入学,教师由浦城一中教师兼任。1973年秋,又在仙阳中学代办1个师范班,招收33人,半年后转建阳师范。1975年秋,浦城班又招收普师1个班60人。1978年秋,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知识青年,通过统考择优录取1个班。至1979年,建阳师范浦城班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接办,班址迁入大庄分校。
  1979年秋,大庄分校的师范班招收1个班45人。1981年秋招收3个班145人。通过考核,按中专分数录取新生。1984年,招收对象为民办教师,招1个班45人。1985年招收1个班40人(其中政和、松溪各4人)。是年共2个班,学生85人,教师9人。1972~1988年,浦城班共毕业463人。
  二、中等卫生教育
  国医训练班 民国24年冬,县国医支馆董事会议决定创办国医训练班,班址设天医宫后院(今民主路)。课程设有医学史、生理学、中西医、病理学、药物学、诊断学、方剂学、医经、国文、国术等科。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20人,修业3年,实习1年。经费则由学生缴纳学杂费中解决(每人每期为4元),讲师10人。后因无统一教材和固定经费,至民国26年秋停办。
  卫生学校 1958年创办,校址在民主路天医宫,校长由卫生科科长兼任,设专职教员1人,兼职教员13人。招收保健院在职初级卫生员、厂矿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公社大队保送的社员共74人,开2个班。学生的生活费由单位补助,个别自费。学制有7个月至2年。科目按全国中级、初级、卫生人员训练班统一教材设置课程。1962年停办。共培训初级卫生人员114人、中级卫生人员20人。学生结业后,多数回原单位工作,少数由卫生科分配。1962年停办。
  浦城卫生进修学校 1986年创办,校址设在县卫生局内,以培训在职初级卫生人员为主。是年4月,招收文化补习生26名,学制1个月;9月,招收培训生50人,学制1年零8个月。同时受建阳地区卫生学校委托,再开设1个医士班,学员经过统一考试,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录取50名,另收自费走读生3名,学制3年,经费由建阳地区财政局拨款。学生毕业后,由地区卫生局统一分配。
  第二节 职业教育
  织业传习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知县马立礼拨大洋100元,为开办费。布告招生,每生交纳学费大洋10元,学制半年。传授织斜纹布、洋肚巾等技术,开办数月后停办。
  蚕业传习所 民国元年(1912)4月,县知事谢刚国捐助大洋20元,从劝业费项下拨洋100元,在城内学前关帝殿开办蚕业传习所。民国3年,因蚕染疫,停办。
  实业工业学校 民国元年,李迪瑚在李氏祠堂创办私立乙种实业工业学校1所,招收族内子弟16人,有教员3人。约在民国6年停办。
  工艺传习所 民国8年,在南浦书院开办。设竹、木两科,授期不定。民国10年停办。
  私立树人农业职业学校民国24年2月,私立树人小学改组为私立树人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设昭忠祠。民国25年停办,学生转入浦城中学学习。
  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 民国32年9月,创办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校址设梦笔山县立农场内。招收1个班50人,教员6人,由农场技术员兼任。课程除初级中学课程外,一年级设动物、植物、化学等课;二年级设园艺、农业等课;三年级设病虫害、实习等课。次年2月,学校迁到谷满山桥梁氏宗祠。民国34年9月,学校又迁至水南东岳庙。民国36年有3个班,学生61人,教职员11人。同年11月,在原5亩基地的基础上拨原飞机场30亩扩充实验场。民国38年2月并入省立浦城中学,先后共培养农技员百余人。
  农民讲习所 民国31年,县中心农场在莲塘䓵止园创办,传授农业知识,学生数不详。两年后停办。
  农业中学 1958年9月创办,校址在县农科所(地址水南)。教员7人,招生3个班103人,学生由各社队选送入学。文化程度不一,退回部分学生。1959年开设2个班,新招35人,共70人。1960年招生63人,仍设2个班。1961年停止招生,是年春将原有的2个班改设为作物栽培、果树、畜牧兽医、气象等4个专业班。1962年停办,毕业生分配到机关单位或农技部门工作,少数学生被选送到建阳农校深造。
  工业学校 1958年9月,由县工业局主办,校址设仙楼山(南浦书院原址)。招1个班45人,教员有2人,学制为一年。因无统一教材,仅学些工业基础知识及农业机械的基本操作,只办一年,毕业30人。1959年停办。
  林业中学 1958年9月,由县林业局主办,校址设临江寨下林场,招收3个班110人,教师5人,第二年又招收55人。1960年学校迁到际岭采伐场,开3个班,学生125人,教师9人。1961年再招生50人。学生毕业后由林业局分配,1962年停办。
  米丘林学院 1958年7月,县直属梦笔乡(又称莲塘乡)在莲塘西岩南峰寺创办米丘林学院,属半农半读农中的性质。由所在大队的主干、教师、学生代表等9人组成校务委员会,专职教师4人和老农2人。1959年春,改称城郊公社农业中学。招收具有初小或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社员60人,年龄16~26岁。学生自备农具及生活日用品。文化课设有语文、数学、农村会计知识等,专业课设有农作物、果树栽培、畜牧兽医等。教学时间,灵活安排,一般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农忙全天劳动,晚上学习,教师带班参加劳动。生产基地有水田、农地400亩,种植水稻、茶果、蔬菜以及培育林苗和饲养畜牧业。办学经费,最初是依靠社、队拨款,以后依靠师生的勤工俭学收入,基本上达到自给。1959年和1960年先后被省、地、县授予“农中红旗单位”,福建省教育厅奖励教学仪器一套。1962年停办。
  艺术学院 1959年1月永兴公社创办。学校内设戏剧、歌舞、音乐3个系,学生由本公社各大队保送,每队保送2~7名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文艺爱好者入学,教师2人,半年后停办。
  社办农业中学 1958年春,贯彻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同年4月,在城关、富岭、石陂、忠信、仙阳、观前、临江、永兴、九牧、盘亭等乡镇创办18所半耕半读农业中学。招收高小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598人,开设31个班,聘请教师22人。1959年春,为加强领导,以公社为单位办农业中学,将18所中学并为10所,部分学生回乡外又新招生277人,共有学生489人,开20个班。拥有水田193亩,农地93亩。生产收入除成本外,按学生自给70%,扩大再生产20%,福利、奖励各5%的比例开支。教学时间灵活安排。是年收入18639元,有富岭、城郊、忠信、仙阳、石陂等5所的学生伙食费、学杂费全部自给,教员的工资部分达到自给;观前、临江、永兴、九牧等4所达到半自给。1960年秋,不再招新生,对现有学生压缩247名回队劳动。1961年2月,保留富岭、忠信各1所,学生40人,教师2人,余皆停办。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后,恢复社办农业中学,又新创办7所,即忠信(校址在排栅)、石陂(在案山下)、仙阳(在下洋)、九牧(在吴墩)、盘亭(在柳墩)、水北(在蓬尾)、永兴(在前墩),加上原富岭、忠信共9所,开18个班,学生247人,教师16人。1965年春,新办农业中学有城郊、洋溪、旧馆、游枫、浮流、山路、官路、溪南、巽岭、莲塘、古楼、桥头等12所。至此全县共有21所、36个班,学生1076人,教师85人,是社办农中最多的一年,实现社社办农中。全县社办农中共有学农基地水田530亩、农地166亩、山场255亩、鱼塘3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动乱停止教学,1969年全部停办。
  茶叶学校仙阳综合农场1964年创办,址在殿基,为半耕半读。开办两期,培养茶叶技术工人97人。
  建阳地区技工学校浦城分校 1980年9月开办,校址初设县总工会。设机械专业1个班,招收城镇的高中毕业生,通过中专统考按分数择优录取50名,学制2年,教职员工5人。1981年,招收烹调、营林2个班,学生100人。1982年,学校迁入城东龙头山脊,共3个班,学生150人,教职员工10人。是年,首届毕业50人。1984年,招收食品、建筑2个专业班,并招收计划外2个班。1985年,招收会计(经济核算)、纺织、烹调等3个专业班138人,纺织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88年,学校设有丝织、电工、烹调、经济核算、建筑施工、食品6个专业,各1个班,学生291人,教职工17人。创办学校以来,至1988年,共培养机械、烹调、营林、食品、建筑等专业人才537人。学校占地面积9.3亩,建筑面积3002平方米。
  忠信农业职业中学 1981年着手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单一教学方向,将原忠信中学高中部停办,创办浦城县忠信农业职业中学,是一所既有普通初中、又有职业高中的双重学校,一套班子两块校牌。首届新生面向北片社队招收初中毕业生2个班,97人,其中茶果班49人,农学班48人。学制2年,毕业后不包分配,回乡自谋职业。1982年起,而向全县招生。1983年7月,首届毕业生68人。是年下学期,开设4个专业班,学生162人,专业教师增加到3人。1984年下学期,增办1个幼师专业班,采用乡(镇)推荐,学校面试录取,招初中毕业生50人,学制2年,专业教师由县实验幼儿园老师轮流到学校任教。1988年,全校4个班,学生75人,教职员工19人。设有茶果、农学、食用菌种、幼师等专业,并附设有食用菌厂、植物园、茶园、柑桔园、苗圃。学校占地面积60多亩。
  石陂林业职业中学 1983年9月,在石陂中学高中部开设1个林业职业专业班,学生62人,学制2年。1984年,将石陂中学改称浦城县石陂林业职业中学,初中不变,对外保留两块牌子。林业专业设2个班,学生70人。1985年开4个班,学生198人。设林学、园林绿化、园艺等3个专业。1988年开设4个专业班,学生88人。
  九牧经济林职业中学 1984年9月,九牧中学高中部设1个经济林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50人,学制2年。1985年高中部停止招生,新招1个经济林专业班,增设1个财会专业班,共77人。是年,职业高中共3个班,学生116人,教职工8人。本届新生毕业后,职业班停办,仍为普通中学。
  临江农业职业初级中学 1984年9月创办,校址在临江大坞。是年招收高小毕业生150人,开3个班,学制3年。1987年9月,改为普通初级中学。
  浦城县高级职业中学 1985年.在浦城三中高中部开设1个美术专业班,招收初中毕业生45人,学制2年。1987年定名为浦城县高级职业中学。高中设美术专业班,初中不变,对外挂两牌子。1988年,开设2个班,学生86人。
  此外,浦城一中1971年开设赤脚医生、会计、宣传报导专业各1个班,每班50人,学制一年,本届学生毕业后停办。莲塘中学1975年设农机、赤脚医生专业各1个班,招收初中毕业生各50人,学制一年;次年改设财会、农机各1个班,每班50人,学制仍为一年;1986年开设2个乡镇企业专业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90人,课程除高中语文课外,还设会计知识、经营管理等内容,学制3年,本届学生毕业后停办。永兴中学1985年开设1个畜牧水产专业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40人,学制2年,每年招1个班;1988年开3个班,学生90人。
  1988年,浦城三中、忠信、石陂等3所职业中学(初中仍为普通中学)和普通中学附设专业班,共有16个班,学生425名,教师73人。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业余教育
  一、农民业余教育
  民国18年(1929),县民众教育馆成立后,创办民众夜校,在大成殿开设1个成人班,在大北门姚氏祠堂开设1个妇女班,在东门塘詹氏祠堂开设1个儿童班,在司前上青殿镇安道院开设1个成人班,共有4个班,每班30~50人。民国21年6月,《福建省民众学校施行细则》颁行,县在南隅里、仙阳、忠信、临江4所小学附设民众学校,由小学校长、教员会同地方警察劝导民众入学,修业期间为4~6个月,学习科目有识字、注音符号、习字、作文、算术、党义、常识、唱歌等,每周授课900分钟。其后增设4所民众学校,每区1所。民国23年民校学生有198人,毕业生190人。民国24年,民众学校25所,学生358人(其中女生17人)。民国25年3月,增设识字学校35所。是年,全县民众学校50所,学生2609人(其中女生229人),当年毕业1319人(其中女生132人)。民国28年5月15日,全县中心民校停办,7月1日改办为战时国民学校,学校内设儿童班、成人班、妇女班。民国29年,成人教育列入国民教育重点之一,成人教育课程设精神讲话、民众课本、算术、唱歌、国民军训、体育,每周共1370分钟。县政府下令县警察局、各区署协助及军训教官、镇队附、保、甲长和学校负责人劝导入学。当年应施教成人数18480人,报告入学达16384人,占88.66%。民国30年调查,全县失学成人62794人,占全县人口的25.8%。民国31年度,国民学校设高级成人班1班,学生40人,高级妇女班1个,学生30人;初级成人班214个,学生4236人;初级妇女班215个,学生3977人。民国37年度,成人班有147个,学生4136人,妇女班147个,学生2816人。是年,文盲有11296人。
  民国19~23年,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各级政府均重视业余教育工作。县、区苏维埃设有文化部,乡设有文化教员,村设文化小组,广泛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创办工农夜校、识字站。凡15岁以上的文盲都参加夜校或识字组、识字班学习。即使在战争紧张或生产繁忙时期,每天也坚持学习2~3个生字。识字站是由儿童团员每天在木板上写几个生字,插在村路口,凡到此经过的人,需认识这几个字后方可通行。师资不足,则采用互教互学办法,做什么事,就教什么字,这些方法都很有成效。后因国民党军队对苏区进行军事“围剿”,苏区丧失,业余教育停办。
  1950年冬,县人民政府发出办冬学的号召,全县设有冬学、民校36所,1240人入学。“以能者为师,以民教民”,动员有一定文化或小学教员共60人任教,学习内容以识字为主,至次年底,扫盲毕业565人(标准是每人识字1000个生字以上,下同)。1952年7月26日,推行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县组织扫除文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这年,全县开办农民速成识字班195个,学员8959人,教学采用速成识字课本。还有冬学139班,学员6048人,民校38班1283人。1953年,成立县扫除文盲协会,区设扫盲分会,加强扫盲组织领导工作,举办速成师资训练班,培训773人。年底脱盲3226人。1954年,冬学、民校以互助组、合作社为单位办学,组织农村干部、社员入学,教学内容侧重政治课。1955年,冬学、民校停办,改称为农民业余学校。全县有1113个班,学员12052人。这年,全县10个区145个乡(镇)调查,乡主要干部624人中,文盲468人,占75%。是年,县创办区乡主要干部扫盲学校,学习时间2个半月,举办3期,有148人毕业。1956年,农民入学达43132人,县编印农民识字课本第一册2万本,第二册4万本,区乡还自编记工识字教材。这年6月,召开首届浦城县扫除文盲积极分子代表会,表彰一批扫盲先进工作者和扫盲先进教师。1957年,农民入校达3.9万人,扫盲毕业5734人,高小毕业5437人。1958年,以生产队设班,以食堂为课堂,还开辟文化上山、下田的露天课堂,采用包教、包学的识字小组,商品挂识字牌等形式,农民入学达56415人,当年毕业45379人(未经上级验收,即宣告基本实现无文盲县)。是年秋,省幻灯制片厂派员到浦城编制西岩优秀教师、省扫盲积极分子季光泉的教学幻灯片,片名为《山村里的民校教师》。冬,仙阳柏山民校优秀教师、省扫盲积极分子崔采琴获团中央建设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称号和金质奖章。1959年7月,南平专区文教局在忠信柘溪大队召开农村业余教育现场会,推广该队业余教育经验。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语文由300个教时缩短到150个教时,算术180个教时缩到49个教时,农民业余学校处于时办时停状况。1962年,县组织力量编写《应用文》、《三字经》、《农民杂字》、《五言杂字》等教材。1963年,农民业余文化学校,成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阵地,课本结合政治运动进行编写。1964年,业余文化学校开设政治、文化、技术三门课,组织学员讲“三史”(社史、村史、家史),算“三笔账”(政治、经济、文化翻身账),进行回忆对比教育。据1964年6月30日第二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3~40岁的人口中,初识字8559人,不识字41771人,文盲还占40.9%。1965年,全县农民学员达28011人,其中扫盲班学员21000人,课本以学习毛泽东著作为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业余教育停顿。1973年12月21日,成立浦城县工农业余教育领导小组,每个公社配备专职干部1人,恢复农村业余教育工作。1974年,县业余教育领导小组改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是年,学习所谓“小靳庄经验”,农民业余学校改为政治夜校。
  1977年,全县有政治夜校2377所,配备辅导员2076人。1978年,全县12~45岁青少壮年184722人,其中文盲25303人,半文盲39900人,共65203人,占35.3%。县革委会发出文件,提出在1979年实现基本无文盲县,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1979年,全县除25名专职干部外,从民办教师中调整33人充实各公社业余教育队伍。6月,全县组织420人,先后三次对全县农村文化状况进行普查和复查.有4个公社举办生产大队主要干部扫盲班,200多名脱盲,有21个生产大队900多名社员脱产学习1个月,集中扫盲。10月底,全县扫除文盲4197人,有村头、九牧、临江、城关公社和水南农场,已基本扫除文盲。是年,县教育局编印教材4.4万册、扫盲辅导教材1万册。这年,基本无文盲县未实现。1980年,对未实现无文盲的3个公社42个大队配备临时业余教师。同年7月调查,全县农村少青壮年中,有大学程度449人,高中13561人,初中24118人,高小25776人,初小35013人,在校学生33989人,扫盲毕业8822人,共141728人,占少青壮年总人数159465人的88.88%。全县基本无文盲生产大队200个,占总数78.85%。11月,经建阳地区行署考核验收,达到国务院规定的基本无文盲县的标准。
  1981年,农村业余教育重点转向巩固扫除文盲成果,发展业余初等教育,试办业余初中,开展农业技术教育。5月,培训业余高小教师101名。这年,全县有扫盲班11个,学员213人;业余高小70个班,学员1611人;农业技术珠算班9个,学员390人。举办12期技术培训,有1030人参加。1982年,全县推广小学办夜校“以校带班”的经验。这年,以校带班发展到43所,有学员959人。全县开办17个业余农业技术班,学员518人。举办短训班和专题讲座76期,有3041人参加。1983年,水北街公社曹村创办全县第一所村级文化技术学校。全县“以校带班”69个,学员1433人;各类业余学校学员3092人,学额巩固率为70%。1985年,县人民政府下达《浦城县成人教育意见》,强调举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引导农民学科学、学技术、走致富道路。这年,全县夜校有181所,农业技术班117个,学员3000余人,举办专题技术培训近百期。11月,省教育厅在浦城进行扫除文盲工作重点复查,全县12~40岁少青壮年177277人中,非文盲为162187人,非文盲率为91.49%;289个村委会,已有248个为非文盲村,占85.8%。确认浦城为建阳地区第一个,福建省第二个基本实现无文盲县。1986年,全县有文化技术教育班259个,学员6136人。1988年,全县17个乡、镇办起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91个村委会、场办各种农民技术班。这年,全县非文盲率达92.8%。
  二、职工文化教育
  职工业余学校 1951年11月,以产业工人、店员为对象,办起3所职工夜校、1个识字班,共有学员241人。1952年7月26日,开始推行速成识字法。至10月7日先后开办搬运工人、产业工人速成识字法实验班,学员37人。这年,初小、高小共有5个班,学员274人。1953年7月,成立县职工业余学校(址在总工会内),开设8个班,学员353人。每周学习5个晚上,每晚2个小时。1954年,开设初级班5个、中级班3个,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4人。1955年,基层工会开始办学,手车工会和印刷厂工会各1个班,学员62人。1957年上学期,职工业余学校开设初中、高小、扫盲各2个班,学员297人。下学期,由于工厂企业实行两班、三班制,职工学习时间难保证,流生现象严重,县职工业余学校停办,改以厂矿办学为主,继续开展职工业余教育。1959年,全县有18个工厂举办业余文化学校19所,72个班,学员1763人。1961年冬,职工业余学校改为县职工业余文化总校,试办2所职工业余大学,不久停办。1965年,开办毛泽东著作学习班,共104个班,学员2667人,全县厂矿共办152个班,学员3268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职工业余文化总校及基层学校均停办。1976年初,兴办5所“七·二一”业余大学,学员172人。次年停办。
  1979年10月,县职工业余学校恢复,有专职教员3人,开设6个班,学员384人。有8个厂办学,学员1200余人,占职工总数11%。学校设单科班,开设有初、高中的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美术等科。1982年10月,成立县职工教育委员会。1983年1月,1135平方米的县职工业余学校教学楼竣工。这年,学校开设春季15个班,学员907人;秋季25个班,学员1324人。厂矿办22个班,学员873人。1985年7月,省教育厅正式承认浦城县职工业余学校为合格的业余中学。1987年,举办文化学习班、岗位培训班共23个,学员1172人。是年,县职工业余学校被省总工会评为全省工会系统办学先进单位。1988年举办高、初中文化班8个,学员309人。岗位职务培训班10个,学员472人。
  职工“双补”1982年11月成立县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地址设在县总工会,下设办公室,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补课(简称“双补”)。全县列为应文化补课的青壮年职工为5654人;列为专业技术补课的青壮年职工初级为4315人、中级1905人。随后,县职工业余学校、机关干部学校及各主管局、厂矿企业先后举办脱产或半脱产补课学习班计119个,参加学习有6712人。至1985年,职工补课考试有14次,参加考试9544人次,其中文化补课合格4447人,技术补课合格2257人。至1988年底,初级技术已补4250人,占应补的98.5%;中级已补725人,占应补38.06%;文化课已补5609人,占应补99.2%。
  机关干部文化教育 1952年11月,创办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校址设在新华小学,招收1个扫盲班,学员45人,1个高小班,学员51人,专职教师2人。1953年冬,改称为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开设6个班,学员197人。至1956年,脱盲60人,高小毕业77人。至1959年,每年学员达300多人。1960年,学校增设汉语拼音班,每期学习4个月,共办3期,学员151人。1961年,学员入学达603人。1963年,教师除本校教课外,还到富岭、临江等公社,辅导公社一级干部业余学习班,开设扫盲、高小各1个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舍被占用,学校停办。1982年2月20日,县直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复办,开设1个语文班,学员50人。秋季开设语文、数学各1班,学员98人。1983年春、秋各开4个班,学员203人,是年初中毕业26人。1984年,初中结业101人。是年,增设电视大学补习班。1985年春季开设7个班,秋季开设4个班,学员达300余人。1986年与业余中专合并,对外挂两块牌子。1988年,开办招考中专补习班,学员50人。
  干部业余中等专业学校 198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浦城县干部职工业余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业余中专,与机关干部文化学校合署办公)。附设在民主小学内,专职教师4人。招收文书、秘书1个班,学员60人,学制3年。1987年6月,开设财会班,学员56人。这年,共有2个班,学员113人,教职工6人。1988年,增设1个人事秘书班,学生z5人,共有3个班,学生140人,专职教师4人,兼职教师7人。
  附 中山民众学校
  民国25年10月,国民党陆军第四十五师政训处和浦城县民众教育馆联合创办,校址在后坊。第一期招收女生43名,男生8名,下午2~5时授课,称女子班;又招收男生45人,晚上7~9时授课,称成人班。修业期限均4个月。次年,四十五师离浦,学校停办。
  第二节 函授教育
  浦城县函授教育始于1954年。是年9月,建阳师范函授部在浦城招收初中毕业或肄业的小学在职教师1个班,学员50人。开设语文、算术两主科,两年后结业42人。1956年,南平师范函授部在浦城招收高中毕业或肄业不及普通师范毕业的在职教师百余人,参加中等师范的主科语文、数学学科学习。1958年,部分中学教师开始参加福建师范学院函授科专科学习。1964年7月,县自办函授教育,采取单科独进,一年后停办。1966年上半年,县组织业余教育专职干部及民师39人参加省工农教育师范学院函授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全部停办。
  1983年7月,浦城县中等师范(简称中师)函授站成立,恢复函授师范教育。招收学员120人,其中全科21人,单科99人。1985年,全县有18个学区建立中师函授站,辅导员38人。全县有15名全科学员通过考试达到中师毕业。同年,又招学员115人。1986年,通过函授教育,69名在职小学教师取得首批中师毕业文凭。这年,全县有中师函授生233人。1988年,中师函授学校开4个班,学员224人。此外还有其他大中专函授生270人。
  第三节 广播电视教育
  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浦城县工作站广播电视大学浦城县教学班(简称电大)于1979年春创办,由县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负责,学员以在职人员为主。是年,招单科高等数学、英语各1个班,学员共56人。后因经费无着,电视传播不正常,无专人负责而停办。1982年9月复办电大教学班,招收中文专业1个班28人。1983年1月27日,成立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浦城工作站(地点在进修学校)。3月,招收工业、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专业各1个班,分别招收学员33人和21人。1985年,招收中文专业2个班,79人。学制2年(业余学习3年);党政管理干部专修科1个班,62人,学制2年,脱产学习。同年5月,举办首届电大82级中文系毕业班作业答辩会,答辩委员会主任由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典诚担任,28位学员全部通过答辩,发给毕业证书,毕业学员回原单位择优录用。1986年,县电大教学班毕业生53人,其中工业企业管理专业班32人、商业企业管理专业班21人。是年秋,县电大工作站与浦城一中共同装配一套可供60名学员听视训练的语音教学设备。1987年,党政班毕业58人,在校中文、财会、法律、师范、英语等专业教学班6个,学员143人。1988年,电大开5个班,学员185人。是年,85级中文专业毕业71人。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浦城分校 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浦城分校(简称农广校)1981年7月创办,由农业局主办。招收学员390人,学制3年,设农业基础班。1983年,招收第二期学员345人。1984年成立中央农业广播学校浦城县领导小组。1985年2月,招收第三期学员23人,设畜牧兽医专业班,全县有11个教学班。县农广校于1987年底停办。开办以来,共毕业240人。
  第四节 自学考试
  县高等自学考试,始于1984年秋,由县招生办公室主办,当时参加报考的在职干部、工人、军人、农民、待业青年125人。是年,报考单科及格85人。1985年春,报考81人,单科及格23人。秋季报考249人,单科及格124人。1985年8月,县组织在“文化大革命”前高中毕业的小学公办教师162人,参加省中师自学考试。科目有教育学与心理学,150人获得省颁发的中师毕业文凭。1986年,全县有623人参加自学考试,有2人获得大专毕业文凭。1987年,有578人参加自学考试,其中参加高等学校自学考试的551人,中等学校的27人,获得大专毕业证书2人,单科合格230人。1988年有1338人报考,取得大专毕业文凭的29人,单科合格532人。
  第五章 教职员
  第一节 队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办学校,至清末,教职员人数无考。
  民国元年(1912),小学教职员有81人,其中教员46人,职员35人。民国5年,教职员132人,其中教员、职员各66人。同年创办中学,教员13人,均为义务兼职。民国27年,小学教职员143人,其中校长49人,专任教师94人。民国32年,县初级中学教职员工25人,其中专职教员7人,兼任教员6人;小学教职员422人,其中中心学校173人,国民学校243人,私立小学6人。教职员与学生的比例是1∶24.68。民国35年,小学教职员326人,与学生的比例为1∶34;中等教育教职员61人,与学生的比例为1∶11.26。民国37年,小学教师383人,每班仅有教员0.78人,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31.9。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留用愿意继续任教的教师。1949年底,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365人,其中小学322人,中学43人。1950、1952年先后两次吸收一批知识青年任教。1952年,全县中、小学教师达485人(其中小学422人,中学63人),乡镇还有少量义务教师。1953年7月,对教师队伍进行整顿,不能胜任的调离教师队伍,并吸收一批知识青年到小学任教。1956年12月,吸收扫盲教师、民办教师、转业军人补充师资。这年教师职工737人,其中小学639人(公办教师415人,民办教师224人),中学教师98人。1957年,反右斗争后,因以历史反革命或以坏分子、右派分子及不纯分子等名义被处理的教师共151人,(1979年后,落实政策,已甄别改正),再从城关地区吸收80多名初、高中毕业生为编制内的代课教员补充。1958年,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高等院校和建阳师范毕业生分配一批到教师队伍,并吸收一部分民办教师。这年,全县教职员有893人,其中小学767人,中学126人。1959年,吸收一批高考、中考的落第生为小学教师。这年全县教师增至1011人,其中小学856人,中学155人。1961年10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整和压缩,有65名初中毕业的教师被压缩回乡参加农业生产。1962年5月,成立“文卫精简领导小组”,以浦城四中(富岭)为调整试点。7月,中学教职工精简11人,下放小学52人;小学精简161人。1963年,精简中学教师28人,小学教师10人,吸收100余名初、高中落第生为民办教师。1964年聘请初、高中毕业回乡劳动表现较好的青年43人为代课教师。1965年9月,专区教育局分配惠安县知识青年“半耕半教志愿兵”27人到浦城,其中15人到社办农业中学任教,12人到耕读小学任教。这年,全县教职员1572人,其中小学1399人,中学173人。小学教师中公办845人,民办554人,民办教师占39.6%。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26;中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5。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黑帮”、“历史问题”被错误处理的中、小学教师21人。1967年2月改正16人,其余5名以后均改正。1970年,大队附设初中班、公社筹办中学,师资不足,抽调小学教师任初中教师,初中教师任高中教师,小学无骨干教师,再吸收部分民办教师补充其缺额。1971年,小学教职员1909人,其中公办874人,民办教师1035人,公办教师第一次少于民办教师。1972年4月,代课教师及半耕半教的农中教师共97人,转为公办教师,又从复退军人、民办教师中吸收任教2年以上的179人为公办教师。至此,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增至2712人,其中小学教师2345人(其中公办1167人,民办1178人)、中学教师367人。这年,中学第一次使用民办教员13人。1973~1976年,由地区下达指标,各公社自行招收,共吸收民办教师近700名。其中1975年,招收民师250名,是招收民师最多的一年。这年,小学教职员2760人,其中公办1190人,民办1570人;中学教职员549人,其中公办392人,民办157人。1976年,中学教职员增至1419人,其中公办744人,民办675人。
  1977年,先后选拔经过2年以上劳动锻炼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247人为公办教师。1979年,经过全县招工统一文化、业务考核,录用158名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民办教师为公办教师。县人民政府批转《关于整顿中小学民办教师队伍意见的报告》规定:从1979年9月起,吸收民办教师必须经过文化考核,择优录取,实行一年实习期,并建立民师档案,以确保师资质量。这年,全县中、小学教师数已达4233人(其中小学2851人,中学1382人),公办1676人,民办2557人。1981年,69名教龄在15年以上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是年底,中、小学教职工4389人。1983年,从民办教师中转为公办教师有46人,主要照顾老区、山区小学。1984年,全县中小学民办教师又一次进行文化考试和业务考试,按考核成绩建立民办教师档案。是年,民办教师中经过文化、业务考核,有56人转为公办教师。这年,提出中心小学教师“公办化”,将原在中心小学任教的92名民师调至其他农村小学,使22所中心小学教师“公办化”。次年,又有123人转为公办教师。1980~1985年,大中专院校毕业分配到中小学任教的有949人,其中大专300人,中专649人;1972~1985年.有286名教师办理离退休手续,子女补员进入教师队伍有81人。
  1988年,全县中小学教职员总数达5199人,其中公办3483人,民办1716人。小学教职员3847人,其中公办2254人,民办1593人;中学1352人,其中公办1229人,民办123人。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0.71,中学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13.16。教职员总数是1949年的14.28倍,是1965年的3.3倍;中学教职员数和小学教职员数分别是1949的32.19倍和11.95倍。
  第二节 素质结构
  一、文化素质
  清代,担任浦城教谕的68人中,有举人45人、附贡5人、廪贡4人、增贡3人、拔贡2人、岁贡1人、其他8人;训导70人中,有解元1人、举人23人、岁贡19人、廪贡8人、附贡5人、增贡4人、副贡3人、例贡1人、其他6人。主南浦书院讲席的有: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朱秉鉴,不乐从政、归乡任南浦书院主讲,在家乡任教30余年,乾隆、嘉庆年间,浦城科名鼎盛,居建宁府七县之首,追溯渊源,十有七八是他的学生;长乐人著名文学家梁章钜,礼部主事任上因病假回籍后,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开始,先后主南浦书院讲席达6年之久;瓯宁人蒋蘅是饱学之士,在道光年间主南浦书院讲席,崇尚实学,勉人读有用之书,受他教育的学生都非常佩服他。清末废科举办学校,为适应办学需要,曾培训过一批师资,到学校任教。在教师中,以张楷、房建子著名。
  民国23年(1934),县办理小学教员检定3次,由从事小学教育的人申报资历送交县小学教员检定委员会审定。审查结果,228人中能取得正式教员资格的有96人,占总人数42.1%。按资历分别发给检定证、准许证,分别担任高小、初小正式教员和小学代用教员、专科教员。民国28年,在138位教师中,中等师范及专科以上的有41人,占教师总数的29.7%。民国29年,初级中学教职员18人,其中大专毕业8人、师资训练班毕业1人、中等学校毕业5人、其他4人。民国32年,全县小学教师435人,其中中等师范及其以上程度的仅104人、高中毕业13人、初中80人,私塾和其他学历238人。民国34年,全县应参加登记检定的小学教职员365人,登记合格的24人,检查合格的39人,登记代用教员57人;未经参加登记检定的245人,未登记人数占总数的67.12%。民国36年2月,县参议会议员在会议上提出“除中心国民学校外,乡间各保学校多无收效可言。过去国教人员中多为避免壮丁而来,而根本不知教育为何物,加以生活不安,不堪为人师表”。故规定中心学校及国民学校未经县准登记代用者不得任用。但事实并未照此规定执行。当时,中学教师也有很多是不合格的,省立浦城高中,数理化教员极缺,多以代用敷衍。这年小学教员实行总登记,合格的仅155名,占46.6%;代用教员187名,占53.4%。这年,由县给旅费,保送22人到各种师范学校学习。民国37年,小学教员383名,专科毕业1名,师范毕业80人,简易师范毕业107人,曾受过短期学校毕业的59人,高中毕业16人,初中毕业62人,检定合格58人。383名教师中,合格246人,代用75人,不合格的62人。
  解放后,对教师队伍采取短期学习、函授学习、行政干部训练、保送进师范学校轮训等方式方法来培训师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1949年,全县中、小学公办教师中有大学本科生13人,专科生17人,共30人,占教师总数8.55%;中师、高中121人,占34.47%。嗣后,经过在职教师培训和国家分配来的大专、中师毕业生,教师队伍文化结构逐渐改变。至1957年,中、小学公办教师569人中有本科生33人、专科生23人,共56人,占教师总数9.84%;中师、高中296人,占52.02%;初中程度217人,占38.14%。1958年后,贯彻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方针,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62年开始,对教育队伍进行调整、充实,培养教学骨干。调整前,中等师范、高中毕业的小学教师205人,调整后,上升到295人,还有24个大专毕业;调整前,不及初中毕业水平的有223人,调整后只有49人。1966年,小学教师队伍达到1399人,其中公办教师853人,占总数60.97%;民办教师546人,占总数39.03%。公办教师中大专41人、中师263人、高中210人,共514人,占60.26%;初中296人,占34.7%;其他43人,占5.04%。民办教师中中师7人、高中63人,共70人,占12.82%;初中381人,占69.78%;其他95人,占17.4%。中学教师183人中,大专136人,占74.32%;中师、高中24人,占13.11%;其他23人,占12.57%。“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分配的毕业生和培训数量均很少,不足的师资主要靠吸收民办和民师转正来补充。1978年,小学公办教师1014人中,大专16人,中专、高中556人,共572人,占56.41%;初中267人,占26.33%;其他175人,占17.26%。民办教师1676人中,大专2人,中专、高中825人,共827人,占49.3%;初中639人,占38.2%;其他210人,占12.5%。中学公办教师714人,有大专243人,占34%;中专、高中290人,占40.6%;其他181人,占25.4%。民办549人,有中专、高中392人,占71.4%。1979年后,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增加,加之多种形式的培训。至1988年,小学公办教师2254人中,有中专、高中1551人,占68.8%;初中、初师386人,占17.1%;其他317人,占14.1%。民办教师1593人中,有中专、高中787人,占49.4%;初中、初师391人,占24.5%;其他415人,占26.1%。中学公办教师1229人,有本科、大专642人,占52.2%;中专、高中326人,占26.6%;其他261人,占21.2%。民办123人,有中专生56人,占45.5%。
  二、职称结构
  1987年,中、小学公办教师队伍进行职称评定工作。至1988年底,已批准中学高级教师69人,占公办教师总数5.6%,中级教师192人,占15.62%,初级579人,占47.11%;小学高级教师451人,占小学公办教师20.01%;一级以下1619人,占71.83%。
  三、公办教师城乡结构
  1966年,城区小学教师占12%,乡区占88%;中学教师城区占56.6%,乡区占43.4%。1970年后,提倡就近入学,城乡比例有很大变化。1978年,城区小学教师占6.6%,乡区占93.4%;中学城区占20%,乡区占80%。1988年,城区小学教师占8.9%,乡区占91.1%;中学城区占27.1%,乡区占72.9%。
  四、教龄结构
  1988年,据2103个小学公办教学人员统计,教龄在5年以内的有306人,占14.55%;6~10年教龄的有512人,占24.35%;11~20年教龄的有554人,占26.34%;21~30年教龄的有582人,占27.67%;31~35年教龄的有98人,占4.66%;36年以上教龄的有51人,占2.43%。据1010个中学教学人员统计,教龄在5年以内的有318人,占31.49%;6~10年教龄的有324人,占32.08%;11~20年教龄的有162人,占16.04%;21~30年教龄的有159人,占15.74%;31~35年教龄的有29人,占2.87%;36年以上的18人,占1.78%。
  五、年龄结构
  1988年底对教学人员统计,小学公办教师2103人中,20~30岁的有606人,占28.82%;31~40岁的有763人,占36.28%;41~50岁的有585人,占27.82%;51~60岁的有149人,占7.08%。中学1010位教学人员中,20~30岁的有537人,占53.17%;31~40岁的有177人,占17.53%;41~50岁的有220人,占21.78%;51~60岁的有76人,占7.52%。
  第三节 培训
  清宣统二年(1910),县创办师范传习所,并附办体操专修班,共毕业91人,分配到小学任教。民国10年(1921),为适应学校改用语体文的需要,县办国语讲习会,分日夜两班轮训在职小学教师。民国16年,开办艺术师范班,毕业生有20余人。民国26年暑期,县集中200名教师在县城训练半个月。民国28年,开展第一届小学教师检定和登记合格教员,年底结束。规定嗣后小学都是应尽先以检定或登记合格的人员充任。民国29年初,县政府制定普及乡村教育文化事业办法,以鼓励教师进修,并推行辅导制度。实行一学期后,进行修改,改称教育文化事业座谈会,以各中心学校召集为原则,每月召开一次,共分10个组,进行相互观摩,交流教材法等。民国34年为培养师资,逐渐淘汰不合格教员,县派出53名教员参加省办师资训练班。并在这年10月,成立县小学教员假期训练班,班址设东岳庙。民国37年,组织64名教师参加暑期训练,派出10名教师到上海、杭州参观。民国期间,由于没有常设教师培训机构等原因,对教师培训很少。日常仅限于教育视导人员到校视导期间,召开国教研究会、教学表演会、工作讨论会,以促进教师进修。
  解放后,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1950年春,举办300余人参加为期1个月的小学教员学习班。1956年,保送小学校长、教导主任40人到专署小学行政干部训练班离职学习半年。保送18名小学教师离职参加建阳师范学校轮训。举办全县小学低年级教师语音训练班,学习语音9个月。县建立小学教研组,加强对小学教师的业务进修。1960年1月,县建立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初设东门塘民宅,次年迁至仙楼山南浦书院原址。1962年因驻军暂借,迁民主街天医宫。同年,县举办小学教师政治理论学习班,有100名小学教师参加。7月,选送11名教师到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培养中学政治理论教师。9月,对40名程度较低的小学教师离职4个月进行业务进修。1960~1966年,教师进修学校共轮训小学教师188名,幼儿教师300名,农业中学教师85名,农民业余民师700余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师培训工作停顿。1969年,教师进修学校撤销,1972年复办,称教师培训班,没有开展学科专业性的师资培训,只对中小学进行教学辅导,推广教学经验。
  1978年,教师培训班改称教师进修学校,校址占地面积5.6亩,建筑面积4385平方米,并在大庄建立分校,分校占地面积235亩,建筑面积2088平方米。1979年,先后保送68名教师离职到省教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平和漳州师专学习。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英语、地理、历史班,培养这三学科中学教师157人,利用暑期举办化学、数学、物理短训班,培养这3科教师130名。举办小学语音班,培训小学教师87人。1981年,组织小学公办教师1110人参加不同类型培训。1985年,对1968年以前高中毕业的162名教师,参加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有40名在职民师招收到建阳师范学习。1986年,举办非师范学校毕业小学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合格证书的培训与考试。其中培训学区辅导教师60人,时问10天;培训考核对象1500人,其中高年段400人,集中在进修学校举办,低年段1100人分别在学区举办。全县举行1596人教材教法合格证书考试,其中有1271人合格,领取证书。并举办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培训,共3期96人,每期3个月,举办小学数学教师、思想品德教师培训各1期,各20人,为期7天。1987年,举办1968~1986年高中毕业的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培训班6期,每期15天,共550人;教材、教法补考培训300人,时间17天,有95人及格;中师函授招生在职班116人,毕业85人;中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培训110人。1988年,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培训教育学、心理学4期,每期15天,共210人。是年,参加考试289人,有13人合格。举办民办教师初中文化补习班2期,每期1个月,共5个班326人。村小学校长培训班2期,每期20天,共84人。
  解放后,对教师的培训还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等渠道进行(详见第四章第二节、第四节)。
  第四节 待遇
  一、社会地位
  清及其以前,教谕、训导,作为县的学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教师亦受到社会和学生的尊敬。
  民国时期,教育经费困难。尤其是民国后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曾经流行过“家有五斗粮,不做小孩王”的说法。民国25年,确定8月27日为教师节,与孔子诞辰纪念合并进行。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特别是关心教师政治上的进步。1949年12月,召开全县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有17名教师作为教育界代表出席会议,参与商讨全县大政方针、建设新浦城的大事。1954年,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时,教育界有3位教师代表出席会议。1956年,在教师队伍发展中共党员36名;5月,召开中共浦城党员代表大会时,教师中有2名党员代表出席会议,浦城县中学校长姚学用选为第一届中共浦城县委委员。同年12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教育工作表彰会,有90多名教师获得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57年,政协浦城县第一届委员会有12位教师被邀请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占第一届委员的25.5%。1958年,县委、县人委表彰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先进单位,其中有教师代表245名。是年,有201名师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1964年8月20日,县人委召开小学教师会议,表彰57名先进教育工作者,树立5个标兵。
  1977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年11月,县委、县革委会召开中、小学教师代表会议,有268位教师代表出席,组织城关中小学生1800余人上街游行,造成尊师重教的声势,扩大社会影响。是年,坚持在闽浙两省交界的际洋大队任教的刘义养,被聘请为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委员。1978年,中共浦城县委抓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师队伍中的历史老案和反右派、反右倾、社教、四清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案件,开始进行逐个甄别落实。是年,还表彰115名先进教育工作者,提拔41名骨干教师充实中学、学区的领导班子。1981年春节,县社分别召开25年以上老园丁座谈会。1982年11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维护学校正当权益,保障教师人身安全,树立尊师爱生的社会风尚,对殴打教师的案件要及时处理。是年,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分别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170人,优秀班主任40人,优秀辅导员20人。1983年,浦城一中教师黄金镇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4年,富岭高坊小学教师徐木兰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是年6月,县教育局创办教育劳动服务公司,解决148名教师的子女就业问题,招工安排教师子女26人。1985年,对中教5级、小学3级以上大专生任教15年、中专生任教20年以上共122名公办教师的家属383人,由农业户转为非农业户口。此后,按此规定进行办理,至1988年,共转198户618人。还为142名夫妻两地分居教师,给予调整解决。年底,教师中的历史老案,反右派、“反右倾”、“拔白旗”、“社教”、“四清”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案件共401件,全部进行复查落实,44人补发工资58247.14元.有118人发给平反通知书,错划右派27人得到改正。
  自1949~1988年,有41名教师先后被选为中共浦城县第一届至第七届党员代表大会代表,其中有2人被选为县委委员;有2名教师被选为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61名教师被选为县各界、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有各界人大常务副主席1人.人大常务委员2人;有38位教师被聘请为县政协委员,其中有3位被选为政协副主席,2位选为常委会委员。1988年底,教师中有共青团员1265人,共产党员536人。1979~1988年,受县委、县人民政府表彰的教师有714人。
  二、经济待遇
  公办教师 清末民初,教职员的薪金为年俸,年终一次领取,每人年俸银元80~120元,后改发月薪。民国15年,中学教职员月薪(银元)最高每人每月20元,一般10~12元,最低5元。民国27年,中学教师月薪最高54元,最低8元,一般38~45元,职员最高24元,一般15~20元。小学教师月薪每月最高29元,一般19元,最低9元。民国30年,国民政府通令地方实行“田赋征实”后,中学校长月薪米90公斤,教职员55~75公斤。小学合格教员90公斤,不合格教员一律45公斤。月薪最多为100元,只有1人,最低的26~30元,占全部教师数的15.98%,最多的为36~40元,占31.40%。民国34年12月,中心国民学校及保校经费,积欠已久,致使教育人员不能安心供职,或改作他业。待遇微薄,低于一般公务人员,多数教员个人本身最低生活亦难维持,而县政府亦无力解决。民国36年,教职员月薪实行货币加大米,中学校长200元,教员110~180元,职员80元;中心国民学校饺长最高135元,最低75元,教员最高130元,最低55元。国民学校校长最高95元,最低55元,教员最高90元,最低50元。并均发给津贴30万元,糙公粮45公斤。但因物价飞涨,一日数变,货币贬值,欠薪欠粮.教师生活更常无着落。
  1949年5月解放后,教师按月发月薪票(折粮食)。小学教师每人每月30公斤大米;中学教师每人每月60公斤大米,到所在地区公所或乡领取粮食。1950年至1952年6月,提高教师月薪粮,中学校长125公斤,教师90公斤;小学校长120公斤,教导主任110公斤,教师80~90公斤,试用教员70公斤。1952年7月,试行新工资标准,按“工资分”计算,由月发粮食改为发人民币。中学教师为30~60元,小学教师为39.5~43.6元,一般职员在25~38元左右。1953年12月开始,国家对家庭困难、子女多的教师实行多子女困难补助费。1956年秋,中小学教职员实行工资改革,采取分级制,按工作岗位定级。这次定级增资,全县教职工平均每人增加12.87元,比原工资增长10%。1963年,中小学教师工资调整,有576人升级增资,人均月增4.5元。还调整低工资33人,平均每人月增3.42元。调整工资前每人平均月资37元,调整后39.3元。1964年,国家又发给每人每月4元的粮价补贴费。1965年,按工资总数提取20%作为教职工福利费。1972年对小学低工资进行调整,317人升级,人平均月增资6.37元:代课教员116人,人均月增6.39元;撼新标准执行249人,人均月增0.62元,总共调整871人,人均月增4.43元。1977年为869名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教师增加工资。1978年,又有974名中、小学教师调整工资。1979年,为工作表现好贡献大的2%中、小学教职工257人提升一级工资。同年,实行物价补贴每人每月5元。1980年,为759名教师提升一级。是年,实行奖励每人每年奖金60元。1981年10月,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实行普调,有1814人升一级、681人升二级、补差39人、靠级1129人。调资后,小学教师人均月工资53.95元,中学教师人均月56.8元。1982年7月,物价补贴由5元增加到10元。1984年,奖金增为每人每年120元,发给7~9月防暑降温补贴每人每月4.5元。是年,下学期开始对中、小学公办教师试行班主任津贴,中学每人每月3元,小学每人每月2元。1985年1月,全县中小学教职工工资进行全面改革,实行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津贴及教龄补贴。参加调资共2806人,工改后人均月增36%。这年,对53个边远山区的406个公、民办教师实行每人月补6元山区补贴。副食品调价后,教师每人每月补发15元副食品补贴。1988年,教师人均月工资达135.29元(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补贴、工龄、教龄)。
  1984年起,教师住房逐渐得到改善。是年筹集45.46万元,建教师宿舍3550平方米,解决85户教师住房。此后逐年增加,至1988年,共建宿舍19726平方米,解决498户1649人。
  教师与国家干部一样享受公费医疗、抚恤及其他福利待遇。
  塾师 民师 解放前,私塾教师由群众自行聘请,报酬面议。伙食由就学者供餐。
  解放后,1953年前,民师由社队聘请。合作化后,给固定工分补贴,或固定金额补贴,年终参加分红或从公益金项目开支,其报酬金额,由社队决定。1963年,国家开始对民师实行补助,平均每人每月5元,分别为3、4、6元3个等级,其余部分仍由社队或群众负担,一般每月20元左右。1966年,规定民师补助工资调整为4、5、6、7元4个等级,不足部分仍由社队解决。1972年,县规定民师工资一般每月应在25元左右。1978年,国家补助标准提高,小学16元、中学21元。1979年,给予民师副食品补贴,农村每人每月2.5~5元,城镇5元。1980年,发给每人每年奖金30元(1984年增至60元)。1981年,按核定民师人数平均每人每年增加补助费50元。1983年开始,全县实行民办教师工资统筹制,社队补贴工资每月不得低于10元,民师工资一般在30~35元。1985年起,根据国家工资改革精神,县对民师工资也相应进行改革,由县、乡(镇)各负担一半,给全县中、小学民师每人每月增加10元,加当地补贴,每个民师月工资最高达60元,最低45元。在富裕地区任教民师70余元,一般地区达50余元。1987年10月开始,民师工资每月增加8元。1988年,民师月均工资86.5元。
  第六章 经费 设施 勤工俭学
  第一节 经费
  古代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私人捐置的学田田租、房产租金和学生的束脩(学费),亦有将官府罚没房产或田租用于充实教育经费。
  宋庆历间创办县学,《福建通志》载:“浦城原额学田实在八十亩又一百七亩八分零”。由于教师、生员增多,学田不断增加。至清雍正六年(1728),全县有田租471石96桶,地租银69两,有民房2座,屋租银3两2钱,碓租二千文。用于养赡贫生,春秋致祭、修建校舍等。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至光绪二十年(1894),南浦书院田租有1479石46斗40斤,房屋32座,契价银1499两,每年收屋租银553两2钱,山租银15900文。此外,嘉庆二年(1797),绅士祝乾封、祝缔封遗命,捐田1984石4斗5合给鳌峰书院。光绪十七年进行清理,实存额租1969石,每年拨洋银300两归南浦书院。光绪十二年,知县倡捐宏文经费,购置额租641石拨入南浦书院为推广考课添给奖金使用。富沙书院有田租469担76斤,正学书院田租373担30斤,青藜书院557担,西山书院784担30斤。
  此外,还有宾兴田和公车田。宾兴田为侨居浦城已历三世、愿入浦城籍的捐资所置,始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均为存典生息,逢乡试将息银按名匀给。清咸丰八年(1858)战乱,典铺停业。存款收入尚有洋银700元。同治、光绪间,城乡入籍捐资捐田者先后购置,共计额租干谷387石60斤,店基1所,租银9元。公车田为清嘉庆八年至十一年间充东山寺废租置,田租200多石,遇会试之年按文举人名数匀给以助盘资。清咸丰初年,再倡捐置田租92石,每逢文举人会试及优拔贡朝考按名匀给。
  清光绪三十年后,书院改为小学堂,田租亦转为小学堂使用。其余各校经费来源为县拨公款、绅董捐助、学费、社仓、寺庙租款、学校田基租、书灯租款、桥租,征收纸捐、戏捐、养猪捐、鸭行捐、谷厘捐、竹木捐、纸槽捐等。民国元年(1912),文峰、凤池两等小学校,因筹捐入不敷出,请县拨公款,为数甚微。经省同意后,大同寺租款由文峰两等小学校征收,除照解及完粮庄用外,余款为两校的常费。民国2年,将县立第一两等小学校及文峰、县立第一初等小学校的经费合并使用,并将鳌峰、大同寺学田等租款并归管理,成立县立三学校统一财政处董理。春秋开学,由三学校长预算需款缮册送县核准,分作5个月按期照拨。民国6年8月,三学校统一财政处撤销,一切租款归劝学所派人经收,照预算分拨。这年,全县教育经费岁入7649元,岁出9738元。民国7年,地方自筹经费银元2439元,青谷2499担。民国9年,学校租产由殷实绅士管理。民国11~15年,丁粮捐税多由驻防军截用,教育经费支绌。民国18年,征收屠宰附加一成教育费、丁米附加一成教育费、粮串附加教育费,每张0.1元,原有学租院产及已扩充地方教育的公产田等,一律照收,全县教育经费为33020元。翌年为28150元。民国23年5月25日,成立教育经费管理处,接收教育经费的管理。这年县立南浦初级中学,经费每月610元,除省库补助100元,县库拨付410元外,余由学费支出。民国24年,这年全县教育经费54765元,其中央暨省补助款5972元,县库款20993元,乡村自筹款27800元。民国25年,废除类似出产捐的苛捐杂税,设国民教育捐,由省统收统支,原有教育费收入,统列作地方收入。民国26年,小学教育经费收入21741元,省库补助1040元,县库为13971元,接收校产3350元,新增屠宰附加3380元。义务教育经费9506.69元,其中省库补助5400元,县拨2160元,上年度积余金1946.69元。共支出5936元,其中义务行政费420元、短期小学经费3098元、简易小学经费1728元、书籍费600元、视导费90元。民国28年,中央及省库教育补助费与其他补助费合并统称为地方款补助费。民国32年,全县建立国民教育特种基金。5月12日,县政府聘请各乡镇学董会学董,办理各乡经费筹集。以县行政4个区各建立督导区,负责督促基金筹集。全县旧有学租、学田有4012石9斗3升,每石照原价值估价700元,合计法币2809051元,筹集国教基金收到各种债券及现款合计法币851989元,田租110担80斤,折法币86326元,以上共计3747366元,利息及债券现款的孳息每年826934元,动本基金有乡镇造产收入30%、114122元,国教基金送县库存储保管。民国33年,浦城高级中学创办,经费省未编入预计,由县库支付。抗日战争胜利后,物价日涨,教育经费收支二者间距离日远。虽悉力增筹国教基金,但数额无多。民国34年,对乡公教人员的待遇据乡财力自行统筹。对于民众教育,政府过问更少。民国36年,县员额过于紧缩,低于部颁标准,无法认真教授,但由于经费不足,亦无法增设。是年,对学产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表明,旧有学产划归乡镇、多被地方挪用、借欠,数年来各乡镇、保所有学产,粒谷无存,而致国教基金、经费不能稳固,以至造成学校设备无法购买,办公费用无可开支,教师生活不能维持,罢课、罢教时有发生,学风愈趋低下。这年,因县财政困难,浦中占全部学生百分之八的公费生全部取消。民国37年,教职员薪金中县发247人,有36所学校41人全部自筹,72所学校74人半自筹。
  解放后,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为国家投资、县财政拨款、乡镇村自筹、群众集资、勤工俭学收入。1951年6月起,教育经费由省文教厅拨款。1952年,教育经费支出12.15万元。这年1月,石陂区采用劝募方式集资兴建石陂中心小学校舍。嗣后,全县区、乡、村出现群众集资开办民办小学。1955年,中小学经费划归县预算管理,但各校的基本建设、科学仪器设备购置仍由省教育厅拨款列入省预算,小学杂费收入抵拨小学经费,中学杂费收入归县作为特种资金管理,专项用于中学的校舍修缮及设备购置。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26.63万元,占财政收入的36.52%。1956年,小学经费从国家预算中划出,改由乡办或农业生产合作社办,国家预算只限于人员经费。这年国家对教育的投资为21.15万元。1957年,中小学学杂费收入统一由教育部门自收自支,国家只负担小学人员经费。1958年,教育经费实行归口包干,由教育部门负责具体掌管,校办工厂、农场的经费收入都不列入国家预算。1963年,国家对民办小学贯彻“依靠社队和群众解决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1965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54.05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为71.22万元。
  1969年,中、小学下放社队办,全县各社队筹资建校经费达23887元,占当年基建总造价40387元的59.15%。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92.8万元。1974年,公社筹资1000元、生产大队筹资17659元、学校自筹8060元,兴建校舍。这年,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158.11万元。1977年,县财政经费支出为203万元,教育经费总支出为212.5万元。
  1980年起,提倡集资办学,充实教育经费。农村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椅的购置由社队负责,国家酌情补助,是年集资达90.97万元。1982年,县教育经费由县财政包干支出,县教育局包干使用。1984年3月22日,成立县教育基金理事会。3月31日,县人民政府发布群众集资办学的若干规定。12月16日,订立县教育基金会章程,规定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工贸企业都必须交纳办学基金,动员厂矿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集资办学。县、乡从机动财力中提出25%,作为智力投资。1985年,群众集资款达104.26万元,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达612.67万元。1986年7月,开征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当年收入38.73万元。8月21日,县人民政府在教育现场办公会议上决定,县财政拨出10万元解决教师医药费积欠超支问题,并决定从教育费附加中解决民师增资问题,责成1985年民师增资未完全兑现的3个乡在教师节前全部解决。
  第二节 设施
  一、校舍
  清代,南浦、富沙、正学、青藜、西山等书院均为倡捐兴建。清末民初创办的32所学校中,利用明伦堂改建的1所,利用书院的4所,利用天后宫、文昌宫、文武庙的10所,寺庵的8所,借用宗祠的7所,私宅的2所。民国10年(1921),创办的中学,校舍设在关帝庙,条件极差。民国28年,浦城中学迁到前墩,借文武庙和余氏祠堂为校舍。师生自建4座泥墙茅草屋顶的教室。民国31年初,县督学分乡对全县学校进行视导,指出“各校校舍尚多破坏,设备亦极简陋”,抗战胜利后,浦城中学迁入水南,以护国社、房氏祠堂、江南会馆为校舍,房屋除屋架为木质材料外,门壁等多属薄篾片编制外用泥糊而成。这年6月间,浙赣战事发生后,各校受国民党过军影响,校舍损失惨重,有的部队竟将课桌椅充作炊薪。学校校具、教具遭受重大损失的达70所。民国37年,城区各个中心小学校舍破烂,学生拥挤,无法容纳。西山、体仁中心学校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县政府限于财力无法修建。至解放前夕,全县中、小学校舍大多利用社、庙、祠堂、书院、会馆,新建校舍仅480平方米。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基本建设。1952年6月统计,小学共有1108间15.66万平方米。1949~1965年,国家投资403.6万元,新建校舍2.96万平方米。其中,中学10340平方米,小学19260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60倍。“文化大革命”初期,校舍损坏严重。1970~1976年,新建校舍67251平方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积极改善办学条件,1979~1983年,新建校舍7.97平方米。1984年,全县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337617.66平方米,占地2107.73亩,其中教学用房建筑面积164737.37平方米。是年,县人民政府提出“一无二有,”,全年多渠道集资,新建、修建校舍22625平方米。1985年调查,全县农村小学校舍面积219702平方米,危险校舍25897平方米,缺教室7027平方米,缺课桌凳4192套。是年,新建校舍26508平方米,修建危房、改建校舍18904平方米,添置课桌凳3922套。全县已有223个农村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到1987年,新建校舍143座5.042万平方米,维修校舍101所11.39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凳4410套。这年,全县校舍达386908平方米,其中中学116786平方米,小学270122平方米,其他3819平方米。同年11月,经省地验收组验收核实,确认全县农村小学基本实现“一无二有”。1988年,中学新建扩建校舍建筑面积4378平方米,小学校舍5879平方米,共投资126.61万元。
  二、教学设备
  民国21年,浦城中学从上海购置初中应用的理化仪器,建立全县第一座教学实验室。民国28年,县立初级中学有图书3102册,仪器457件,动植物标品730件,化学药品150件。抗日战争期间,校舍损失严重,学校课桌凳缺乏,县政府拟定自动捐献课桌凳方案,计划每两甲捐献一套课桌凳,由校长会同乡镇长督收。民国31年,县立初级中学建成理化仪器室,所需用具1832元,学校每月的购置费每月仅能分配60元。抗日战争结束后,物价飞涨,学校设备仍然简陋。县立简师创办2年,一切图书、仪器设备均缺,小学的设备无法购买。民国34年12月,县参议员提议,每班应增加设备费100元,但县政府无力解决。这年,设备较好的体仁镇中心学校有教具621件,图书1257册。民国36年12月,将国教基金美金债券利息3174万元拨充学校购置设备。民国37年6月8~10日,举办小学教师自制教具展览会,展出各校选送的教具600余件。1949年4月20日浦城中学校舍失火。理化仪器500件、化学药品400件、动植物标本756件被烧毁。
  解放后,国家努力增加教学设备。1950~1957年,投资31万元,用于修建校舍,增添教学设备。1958年后,本着国家拨款、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相结合的精神,增添教学设备。1959年,浦城一中建成1座有8个实验室的大楼,教学仪器达6224件,并购置一批体育用具;图书从解放前夕的5442册增加至42997册。1964年,县文教局把电话机模型23套分配给部分学校作教学使用。
  “文化大革命”初期,各个学校的设备遭受到严重破坏。浦城一中的阅览室(大成殿)被大火烧毁,实验大楼遭受洗劫,10多台显微镜镜头被掠走。
  1978年,浦城一中教师黄文魁,自制轮轴幻灯片,教学效果好,被中央电教馆采用,列为全国推行幻灯片之一。1979年,县建立教学仪器专管机构,陆续增添教学仪器、教具。1980年,主要充实浦城一中、二中仪器。1982年4月,举办全县中、小学及幼儿园自制教具评展会,展出626件。这年10月,浦城一中物理教师黄兆民自制“玻璃斜槽轨道”教具,参加全国物理自制教具评选,并获奖。1984年,县教育局分发中学、中心小学教学用的20吋彩色电视机33台、投影仪49台。1985年,城关5所、农村22所中学、中心小学配备教学常规仪器,辅导点小学配备14吋教学彩色电视机24台,为中学、中心小学电教重点校配备示波器20架。浦城一中物理科演示仪器分组试验达30个组,化学演示分组达到教材要求。物理、化学、生物仪器室、实验室有30间,仪器教具橱40架,学生实验桌140套。1984~1987年,筹集62万元购置〓教学仪器。1988年,村小学有图书橱,中心小学有图书室,中学有图书馆(室)。
  第三节 勤工俭学
  民国期间,部分学校推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锻炼儿童身体,充实生产技能。民国28年(1939),西乡中心小学学生在校园5.6亩地上栽培蔬菜。民国36年简易师范、农业职业学校都有一定的农地,进行农业实习。
  解放以来,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共创办7个农场,种实验田143亩。浦城一中在城北郊枫树垅垦荒办农场,校内则创办木工场、印刷厂和试验厂。是年,浦城一中学生砍柴300多吨,收蔬菜30多吨。1960年,中小学办农场292个,其中综合性农场2个,土地共有1480亩。种植双季稻254亩,蔬菜1040亩,并创办饲养场和畜牧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荒芜,饲养场、畜牧场及工厂均停办。1972年,中、小学实行“开门办学”,在学校里普遍建立学农基地,开展种植活动。1973~1976年间,各校仍坚持垦荒办场。浦城一中到离校30公里的楮林村办分校(1981年停办),师生轮流到分校劳动。仙阳中学办茶厂,其他学校也办草袋厂、算盘厂、印刷厂、白木耳场等。这一阶段,中、小学办农场和茶厂曾一度出现一哄而起,学生劳动时间过多。
  1977年起,学校勤工俭学活动渐趋正常。把生产劳动同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农为主、农工结合、农副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这年,浦城一中创办菌种厂,培育香菇、白木耳菌种。1978年,浦城一中、永兴中学创办茶厂。1979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1万元,仅仙阳中学收入达1.42万元,干茶4.58吨。1981年,中、小学共有118个农场,土地1850亩。其中农场251亩、林场276亩、茶山1142亩、果园181亩。1981~1983年,对生产基地较少或没有基地的学校,社队拨给山、农地448亩和鱼塘200亩,基本上实现校校有基地。1984年2月,公安局、教育局联合颁布《关于保护学校勤工俭学成果的布告》。是年,基地面积达200亩的有仙阳中学、石陂林业职业中学;100亩左右的有富岭、永兴、水北街中学及浦城一中、浦城二中。1985年起,各中、小学陆续种植柑桔达5万余株。4月,福建省教育厅勤工俭学理事会筹备会在浦城县召开,代表50余人,会议人员先后参观仙阳中学茶山、忠信小学桔园等基地及大庄小学65亩少年林。是年,全县20所中学和282个村以上小学都开展勤工俭学。小学四年级以上的3.9万多名中、小学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普及面近90%以上。全县勤工俭学收入35.86万元,纯收入23.18万元。1988年,有勤工俭学基地4111亩、校办工厂13家,全县勤工俭学收入68.4万元,占全省第九位。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机构

浦城书院
相关机构
叶安节书院
相关机构
西山精舍
相关机构
西山书院
相关机构
紫阳书院
相关机构
正音书院
相关机构
南浦书院
相关机构
富沙书院
相关机构
青藜书院
相关机构
正学书院
相关机构
西山书院
相关机构
聋哑学校
相关机构
私立福建学院
相关机构
师范传习所
相关机构
师资养成所
相关机构
简易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初级师范学校
相关机构
建阳师范浦城班
相关机构
国医训练班
相关机构
卫生学校
相关机构
织业传习所
相关机构
蚕业传习所
相关机构
实业工业学校
相关机构
工艺传习所
相关机构
农民讲习所
相关机构
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工业学校
相关机构
林业中学
相关机构
米丘林学院
相关机构
艺术学院
相关机构
社办农业中学
相关机构
茶叶学校
相关机构
职工业余学校
相关机构
中山民众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