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清及其以前武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28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清及其以前武装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页码: 907-9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浦城县清及其以前武装情况,包含了巡检寨,巡检司,团练,巡检司和联甲勇。
关键词: 武装 浦城县

内容

一、巡检寨
  宋代,在历代用兵之地,多事之径,据险立寨,因事设防,县内先后设8个巡检寨:元丰三年(1080),设盘亭寨(在盘亭);绍兴五年(1135),因“盗起,居民乞立寨”,设仙阳寨(在湖詹);同年,因东北乡矿工起义,设载初寨(在登俊)、保安寨(在船山);绍熙元年(1190)十二月,西乡张海起义,设临江寨(在西阳岭)、西安寨(在西乡)镇守;乾道间(1165~1173年),因“盗起”,设靖安寨(在通德里,又名里洋寨);庆元间(1195~1200年),处州矿工起义,设官田寨(在刘源村)抵御。每寨设指挥(或训练官)1名,士兵30名至50名,负责巡逻警备,维护地方治安。此外,宋代还曾设棋盘寨(在忠信里海溪)、十八寨(在雁塘里)、金家寨(在登俊里),起迄时间不详。至元代为巡检司所替代。
  二、巡检司
  元代开始设置,职能与巡检寨相同。明代设3个巡检司:洪武元年(1368)设高泉巡检司(在横沥,后移官庄),洪武三年设盘亭巡检司(在盘亭),宣德八年(1433)设溪源巡检司(在党溪,弘治间移太平桥)。各巡检司设巡检1名,藉民兵守之,称弓兵,各司额定50名。清代沿袭明制,弓兵减为30名。司署驻地略有变迁:康熙二十年(1681)溪源巡检司移石陂街,高泉巡检司移富岭街;雍正十年(1732)盘亭巡检司移九牧;乾隆二十六年(1761)移庙湾。道光十三年(1833)高泉巡检司撤销,其余两司弓兵减至20名。宣统元年(1909)、民国元年(1912),盘亭、溪源两巡检司先后撤销。
  三、铺司兵
  清初,设县前总铺,下设北道、南道、偏南道各9铺,共27铺,籍本邑民壮为铺司兵,共有151名,担任迎、送、拘捕、传递公文之役。清末撤销。
  四、团练
  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称,浦城“保甲团练之方,与兵防相表里,具有本源”。团练因事编练,无事即散。咸丰七年(1857)二月,太平军由赣入闽,连陷崇安、建阳,逼近浦城,署县韩湛令城乡举办团练,抵御太平军。东、南、西、北4乡各设团长1人,统带本乡团练;城内由一江西丰城人在江西会馆举办团练。咸丰八年二月,太平军入境后,配合清军参战的团练人数为:北乡3000余人,东乡1000余人,西、南乡合4000余人,县城120人。三月,全被太平军击溃。
  五、联甲勇
  清宣统三年秋,县内富户殷商捐资举办联甲,募选本籍丁壮80名为联甲勇,担任地方警备。民国元年3月,联甲勇减为30名,民国2年撤销。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