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11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分类号: D64
页数: 5
页码: 666-670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民国时期政事、抗日战争时期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民国政事 北洋政府

内容

抗日战争开始后,浦城的中共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动与国民党谈判。经过斗争,达成协议,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民国28年后,国民党浦城县政府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先后发动多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存有生力量,扩大活动地域。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民国26年(1937)9月,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按照中共闽赣省委的指示,以抗日军政委员
  会名义,分别给浦城、松溪、政和等国民党县政府发出信件,请派代表谈判国共合作抗日事宜,并约定谈判时间、地点。为表诚意,红三纵队停止军事活动,但国民党当局不予响应。11月中旬,中共闽东北特委书记王助,率领200多名红军到濠村,召开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和各区委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指示。在打通干部思想的基础上,会议决定停止游击,将游击队改为抗日义勇军。11月23日,王助以闽东北分区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特派员名义,向包括浦城在内的闽东北各县县长发出国共合作谈判文件。11月27日,根据会议决定,中共浦城中心区委书记黄有贵、共青团浦城中心区委书记郭三妹分别到水北乡和桥亭乡与国民党乡长谈判。谈判的第二天,国民党派一个营进攻革命根据地,被抗日武装消灭一个排,迫使其坐下谈判。不久达成协议,发表《告民众书》,号召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抗日救国,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协议达成后,共产党领导的广浦游击队及各支游击队停止打游击,集中待命。而国民党当局竟背信弃义,连续数天进攻大路、水北、党溪等革命根据地,均被打退,并消灭其一个连和县保安队一个分队。民国26年冬,中共浙西南特委秘书刘清杨及青年委员张遗婆(后改名张遗远),持红军闽浙司令部的介绍信函,到国民党浦城县政府接洽谈判,拟设立办事处。二人将介绍信函送到传达室后,被送到警察局,扣押20余天,经闽浙司令发电交涉,才予释放,推说是误会。谈判不能进行,刘、张仍回特委机关。
  民国27年2月,广浦独立营和各区游击队以及建松政独立营、中共浦城中心区委游击队共500余人,到崇安长涧源集中,开赴江西铅山石塘街,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江浦、龙浦游击队到浙江平阳三门街集中,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三营。
  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浦城革命根据地留下20余人,执行“独立自主靠山扎”的方针,以仙山岗为中心,保存有生力量,粉碎国民党当局企图诱骗进城,达到消灭中共组织的阴谋。
  二、抗日宣传
  民国26年9月,抗敌后援会浦城分会成立,由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陈宝瑾任主任委员,并在富岭、临江、西乡、仙阳等4个乡镇成立分机构。县还成立抗日歌咏队、救亡宣传队。抗敌后援分会成立后,即发动全县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利用标语、壁报、漫画、歌咏、戏剧、街头演出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秋,共产党员、浦城人叶独青从苏州回浦养病,同时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1月,国共合作抗日协定签订后,建松政抗日军政委员会从各区委和抗日义勇军抽调一部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分子组成抗日宣传队,深入各革命根据地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建立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群众抗日组织,同时发动群众参加抗日义勇军。通过宣传,浦城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抗日队伍,是年征集兵员3100人,每保平均达14人。民国27年2月18日,叶飞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300人北上抗日,经过浦城赴江西。驻浦5天,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在孔庙举行文艺晚会招待浦城各界人士,演出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的歌曲、舞蹈、话剧。是年春,浦城人吴邦彦从上海回乡,在民众教育馆举行抗战时事讲座,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新四军抗日宣传队、国民党中央军委前线宣传队、国民党第三战区战地宣传队、教育部第二宣传队也先后到浦城进行抗日宣传。5月,省教育厅电影队还到浦城放映电影《台儿庄大捷》,这是在浦城第一次放映的有声电影。
  民国28年冬,共产党员林涧青到浦城,担任浦城“工合”指导员。他支持进步青年等组织读
  书会,组建书报合作社,公开发售国内外进步作家著作及宣传全面抗战的杂志和通俗读物,在市心街办壁报《街头教室》,宣传抗日,很受群众欢迎。但是,民国29年8月,书报合作社被宪兵查封,林涧青等人被关押,后取保才得释。10月,抗敌后援会浦城分会结束。
  三、抗日战略后方
  抗日战争开始这一年,浦城努力增加粮食生产,以支援抗日前线。民国26年12月,宋增榘出任浦城县长,将各科室集中一个大办公室办公,以提高工作效率。他对农业有专长,是年冬,大面积推广种植冬种作物。次年,浦城列为增进战时粮食生产试验示范区。抗战以来,浦城人民掀起捐募热潮,迨至民国27年“七七纪念日”,由县抗敌后援会直解中央的慰劳捐246146元,节约献金40370元,“七七献金”及素食节余金23131元,鞋袜代价金5万元,寒衣代价金47028元。时全省将献金全数解中央的县份只有5个,省抗敌后援会拨还三分之一,为地方办理慰劳征人家属及救济之用。民国28年5月27日,日机3架空袭浦城,飞机场被炸,浦城城厢5个联保组织150人日夜抢修4天。这年,加强抗战训练,成立儿童训练团,全县组织13个团57个独立大队、4个独立中队。民国29年,沿海主要口岸均遭日本侵略军封锁,汽油来源严重受阻,汽车运输极为困难,浦城下行货物多赖水运,而水运能力有限,需时较长,以至军用物品、商人货物滞积甚多。是年,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严令浦城在50天内供应福州大米2万担,以每天400担的进度运往福州。为适应战时需要,浦城县6月1日成立人力货运公司,将县境内407辆胶胎手车统一组织管理,每天承运大米至水吉、建瓯装船处,还运行于浦城至南平、浦城至龙泉、浦城至广丰诸线,为驻在浦城的后方勤务部被服第十八库、中央伤兵管理处第十临时教养院、第十一后方医院、第三战区临时军人监狱、补训第二团等军事机关承运军需物资,时间达1年1个月。是年,驻浦官兵达7000多人,所有粮食均由县政府按月拨给,至10月份,供应超过3万余担,造成浦城民间存谷、公有仓储均告罄。浦城人民仍克服困难,节食支援。民国30年11月4日,开展一元献机运动,其时浦城物价上涨,苛税甚多,群众生活十分艰苦,但都纷纷应募,共募得63954元。自民国30年12月至民国31年12月,仅县粮食购销处就拨充军粮2400吨。民国30年12月8日,召开第一次全县行政会议,由各种局长、各区区长,并聘请地方团体首领及士绅参加,讨论地方应兴应革事宜。
  民国31年,日军窜扰浙赣,6月11日江山沦陷,21日占领广丰,来势甚猛,浦城积极做好应变准备。6月22日开始,为防止日机在浦城降落,征调民工,每天下午4时至晚上12时,对机场进行彻底破坏,历时27天。其时国民党军队屯集浦城。8月6~9日,日军进攻仙霞关,陆军第十集团军一〇五师在师长应鸿纶指挥下,坚守岭顶,猛力还击,消灭日军数百,挫败日军由此进犯福建的作战计划。8月20日和8月23日,日军相继离广丰、江山。
  其时,浦城地方士绅分立派别、各植势力。民国32年2月,刘文涛担任浦城县长,拟打击地方势力,企图改政令的推行,以及地方建设莫不以地方人士意旨为依归的不良风气。但只任半年,刘文涛就以“不洽舆情”而调离。
  民国33年7月24日,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迁驻浦城,随后英国代表团、西南干训班陆续到达,8月12日,突击总司令部进驻。浦城的孔庙、水南天后宫等都腾出供部队使用,较好的民房都被各单位的军官借用,一部分为家眷住房。为供西南干训练班训练,在溪下建
  造营房,所需材料之多,要求时间之急,为空前未有。共征购杉木18295支、毛竹45600支、瓦片150万片、茅草300万斤,并炸毁水南元代的圆通塔和拆毁仙楼山至拱北门的部分城墙,取砖建营房,每天征工600人,至12月23日,溪下营房主体竣工,至次年元月上旬全部完工,共建营房62座,其中瓦房22座,茅房40座。建造西南干训班所征购竹木差价达411.08万元,该款纯系欠自木商、山民、瓦商及一般代为运送之劳力平民。
  其时,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称浦城为东南军政之重心。驻浦部队还有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第三休养院等。这些军事机关柴米菜肉,无不需就地采购和仰赖地方支应,冬天取暖的木炭就数以万篓计。县军民合作指导处设有常备民夫队,有300多名民夫,听候各军事机关调用。这些军事机关,互不统属,其主管又有各自的背景。时任浦城县长王武岳,年仅30,为蒋介石的表侄,周旋其间,解决其要索与供应,基本维持相安无事。
  四、学生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县国民党当局借抗日之名,加强对学生的统制,对进步教师、学生动辄视为“共党分子”,引起师生强烈的反抗。
  民国30年,为避日机轰炸迁至西乡前墩村的县立初级中学的学生笼罩在钳制思想的氛围中。童子军教官蒋某对思想活跃的学生进行严密监视。强调绝对服从,学生若有异议,就指为反抗。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的浙江诸暨籍国文教师郭崇厚同情学生的处境,向学生灌输抗日爱国民主思想,挺身而出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出面阻挠无理处理学生的做法。面对横行的童子军教官,学生们酝酿着惩治他以泄愤。终于在民国30年12月18日发生风潮。这天上午,蒋某无理用米突尺敲打三年级甲组一名学生,引起全班学生的愤慨。22个学生于夜10时半左右,潜入教师宿舍,将大小石块掷向蒋某的宿舍,蒋某躲到床下,才免受伤。12月19日,学校当局为镇压学生,并借机打击郭崇厚,向县党部密报,称学生风潮迅速扩大,郭崇厚煽动风潮有“奸党”嫌疑,并罗列郭崇厚的“罪行”达16条之多。21日夜,学校当局又以预防学生暴动为名,请新兴乡公所派队兵进驻学校,以威胁学生。26日,学校负责人奉县政府旨意,开除为首学生,解除郭崇厚聘约。郭崇厚离校临行时,学生集队送行。同时,三年级甲组全体学生举行罢课,离校返城,接着三年级乙组和二年级甲、乙组等亦先后响应。浦城县党部接到学校报告后,迳行通知宪兵队,将郭崇厚等人扣押。27日早晨,宪兵逮捕郭崇厚。数度严讯,均无实据郭崇厚有参加“奸伪”及教唆其罢课等情事。郭崇厚虽然开释,但不准离境回乡,需定期票传到庭应讯。郭崇厚由于不断受到精神折磨,导致精神错乱。民国31年3月18日才放他回乡。
  民国33年,浦城中学对学生控制甚为严格,校长公开宣布:“中等学校必须严格管理,无自由平等可言。”又以抗战期间应俭朴为由,规定男生必须剃光头,吃糙米饭。军训教官叶某视学生为仇敌,采用特务手段,探听学生的言行,严密监视学生。
  浦中迁入前墩后,3座教室及大饭厅均系茅屋。民国33年3月12日,校方下令全体学生背茅草盖屋顶,初一、初二学生被迫去背,初三学生因为功课多请免。军训教官叶某召集三年级学生进行训斥,学生不服,晚间点名时,又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训话。平时受压严重的学生,怒火中烧。于当夜三时左右,三年级全体学生手执童子军木棍,拥入文武庙教师宿舍示威,声称要捉拿“学奸”。14日开始罢课。县长王武岳认为有共产党从中煽动,亲自带领保安队半夜从城里动
  身,凌晨到达学校。把学校严密包围后,冲进学生宿舍,逐宿舍搜查每个学生,足足搜查2个多小时,并将5名学生带回城拘押。
  3月29日,县第七次特种会议议决,被拘押的5名学生由家长领回,即日返校复学,同时决定取消专职训导主任。但是,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强浦中员工的控制,要求浦中员工一律实行思想连环保证。5月4日,又召开第八次特种会议,核定浦中所送处分学生名单,决议给予6名学生记大过一次,7名学生记过一次,还有5名学生受到警告申斥处分。
  五、粉碎国民党反共军事围攻
  民国28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浦城国民党反动派也蓄意制造摩擦事件,气氛日趋紧张。民国29年2月,仅浦西地区一夜就捕去中共党员和群众几十人,第二天早晨,就有十几人被杀害,并出示3天不准收尸。根据地的中共县委机关均遭袭击,中共组织从半公开活动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民国31年2月,国民党向闽浙边和建松政共产党抗日游击区发动第二次军事围攻。中共建松政特委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在仙山岗一带坚持游击活动。8月,日军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围攻”军队撤走。同月,国民党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从建阳移驻浦城,又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围攻。12月10日,浦城县政府开始清乡,移民并村,企图割断人民群众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但终不得逞。
  是年,国民党加强对政府的控制。10月,建立浦城县党政秘密会议,每周举行一次,由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任主任委员。县政会议党部书记长亦参加。
  民国32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对闽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军事围攻,限6月底完成。公然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口号。采取“砍树焚林,联合搜山”,“封锁隘路,伏击山路”,“大村守,小村并”等手段,中共组织和游击队受到严重损失。中共浦城特区委书记黄李生在水尾丘遭到伏击,受伤被捕后被杀害。由于各级中共组织依靠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虽遭重重包围,但一次又一次突围,并把国民党军队气焰打下去。
  民国33年从1月1日开始,国民党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组织情报网,加紧特务活动,民国34年3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浦城召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联防会议,部署军事、政治“围剿”共产党。但浦城游击根据地在中共组织领导下,采取掩护发展的方针,武装退却、合法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武装活动区域。在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境内有36个支部、459名党员。
  民国34年8月14日午夜,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在收中央社电讯中,得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晚《捷报》印发号外。次日晚,城区举行火炬游行庆祝。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放假庆祝,7时,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9时,由防空队施放解除警报10分钟,下午4时,在盟军俱乐部举行茶会,招待英国代表团,下午6时开始,城区军民在公共体育场集合,然后各自提彩灯、灯笼或举火炬进行庆祝游行。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