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11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国时期政事
分类号: D64
页数: 23
页码: 655-677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政治综述、民国时期政事
关键词: 蒲城县 政治综述 西汉至清朝

内容

福建光复,清末浦城知事谢刚国电省拥护。他去掉辫子,穿上操衣,摇身一变成为浦城民国首任县知事。民国元年(1912)3月,袁世凯就任总统后,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第一节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一、饥民闹平粜
  民国元年(1912),粮食歉收。次年春节刚过,地主富户和粮商勾结,囤积居奇,哄抬米价。农历二月初一(3月19日),浦城东部的富岭大路边农民钟盛昌、钟邦昌兄弟率饥民200多人,联合附近各村饥民到富岭街地主家中,要求抑平米价,举办平粜。地主们不予理睬,有的逃避城关,饥民捣毁地主的桌椅门壁以泄愤。10多天后,县知事刘道南到富岭查办闹平粜事件,压制
  饥民,不准降低米价,并武力驱散饥民。三月初五下午,富岭闹平粜首领之一的徐松标,在城关做工被拘捕。富岭饥民连夜鸣锣聚众,将地主徐某扣押为人质换回徐松标。通过斗争,富岭地主设立平粜局,按户供应粮食。浦东首义,城内继起,西北而南,蔓延响应。北乡的忠信、官路、九牧、盘亭等乡数千名饥民,在黎启顺、黎继科率领下,闹平粜不成,将詹姓地主在黄毕的粮库打开,按口分谷。北乡饥民还到城区大地主家闹平粜。城郊饥民也在徐德胜(又名大弟弟)率领下起来响应。城区官绅迫于形势,设立平粜局。永兴乡饥民在叶方魁率领下,饥民打开地主仓房,分粮给饥民。民国3年5月间,新任县知事张必明认为饥民闹平粜是乱民暴动,首先将徐德胜逮捕枪决。同时带兵下乡“亲剿”。其后,叶方魁、黄春有、吴惠田、陈老三等闹平粜首领先后被逮捕枪决。并指浦城人林寄南为策划者,将其逮捕解省,林寄南赖其师陈宝琛之力获释,张必明反被坐控撤职。
  二、拥袁与反袁斗争
  民国5年,袁世凯称帝,县知事胡子明拥戴袁世凯,与前清遗老在明伦堂供奉“皇帝万岁”牌位。他接到福建都督军阀李厚基捐银助国令,亲赴水北桥亭,劝乡绅吴士秀捐银1万两解省。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广大群众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越来越激烈,浦城在护国运动的影响下,洪家会等民间秘密团体开展反袁斗争。6月9日,政和护国军在王贵祥、赵文魁的领导下来到浦城,洪家会立即与之联合,策动县警备队、盐务兵、保卫团等军队反正,取得成功,这些军队编入护国军行列,并占领县衙门。但是,这场反袁斗争被胡子明镇压下去。
  三、五四运动对浦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浦城由姚若愚等人组织成立浦城县学生维持国货会,继而组织学生联合会。学生油印传单,分发城乡,积极声援。民国8年7月,学生组织宣传队,上街举行示威游行,不顾警察的弹压,高唱“五·九”国耻纪念歌,呼吁各界同胞不要买卖日货,并沿街挨店搜查日货。经营土布和染业作坊大盛,较大的布业商店亦经营土布为主。
  随着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也波及浦城。民国8年下半年,县教育会会长陈修和及林寄南成立益智剧社,就地取材,自编自演文明戏,宣传科学、民主。浦城的新文化运动,没得到官府推行。民国10年,担任浦城县知事的吴佐宸上街坐绿呢大轿,前面敲锣开道,后面皂隶撑大凉伞跟随,大摆封建官僚派头。是年10月,他风闻广州政府北伐,粤军许崇智将入闽,吴佐宸罄县金库所有,携县印逃离浦城。民国13年,浦城人吴邦彦、吴邦宪、姚若愚等在私立树人小学组织读书会,提倡白话文、使用标点符号、写新诗歌。民国16年,还创建清华女子小学,其他各校亦同时招收男女生入学,开创男女受教育平等的风尚。
  四、“五卅”惨案后援会
  民国14年5月30日,发生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浦城后,浦城学生联合会与店员工人、手工业工人、码头工人、邮电员工等联合组成“五卅”惨案后援会,领导罢工、罢课、罢市。店员工人拒售日货,码头工人停运帝国主义掠夺的物资,断绝邮电交通。举行数千人的游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取消不平等条约”、“为死难同胞报仇”等口号。焚毁某商私藏的日本产棉布500
  多匹,并将其游街示众。进行街头讲演,劝募捐款,支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争。
  五、军阀扰浦害民
  吴佐宸逃离浦城后,民国10年10月浦城人姚荣吉(又名姚际飞)打着东路讨贼军特遣支队司令的头衔进入浦城,并兼任县知事。姚荣吉派头大、实力小(仅有兵10余人、4支步枪),强制商会筹款银元0.5万元。这年冬县商会为江西帮人士执掌,他们以乡谊关系,与流落在闽赣边界的江西督军李烈钧部属钟世英联洽,请钟世英来浦以驱姚。钟部士兵200多,枪数十支,实力比姚荣吉强。钟世英软禁姚荣吉及其部下廖驼子于城隍庙钟世英的司令部,并收缴其枪支,解散其队伍。钟世英改派其参议杨授荣代理浦城县知事,枪决廖驼子,姚荣吉解省。县商会祸水自引,杨授荣竭力为钟世英勒索军饷,政府与军队同流合污,横征暴敛。初则胁迫县商会垫付军需款银币0.5万元,继而向富商索款4万银元。杨授荣倡议为钟世英做寿,发动地方送礼献媚,同时提高税额,巧添税目。为增加税收,除增添碓头捐(按水碓杵臼计算)、鸭母捐(向养鸭户按鸭数征税)外,更以防务捐为名,收烟(鸦片)捐、赌捐、花(娼妓)捐。其时,城关花会厂(公开的赌场)数十处,全县达数百处。还在城隍庙后殿私设法庭,以敲索为目的,嗾无赖、诬指控,只要被告有钱可敲,即拘留逼勒。钟世英原为残部,而后遂一变为盘踞一方的军阀。
  民国11年,俞飞鹏以蒋介石把兄弟的关系,由省派任浦城县知事。他到任后,钟世英的横行有所收敛。俞飞鹏在这年春节前夕,借口军需紧急,提前预征第二年的田赋,限农历正月征足半数以上,余数在二月底交清。派兵遣差,软催硬逼,对实在交不出的户,责令粮胥先裁粮串垫缴。田赋收齐后,俞飞鹏辞职回乡,把预收一年田赋银3.6万两全数带走。
  民国12年3月,驻建瓯的福建陆军警备司令徐镜清派朱富来一营来浦驻防,准备驱逐钟部。4月16日土匪徐和尚率百余溃匪进入城区,钟世英将其收编。朱营暂驻临江,钟世英诱朱富来入城,朱富来入城后,钟世英即囚朱富来及县知事娄慕韩和县绅黄健民、李葆珊、张世五、熊庆寿、徐象三等7人于司令部,同时派遣军队率溃匪往临江袭击朱富来部。但朱部早已戒备,钟部身陷伏击,大败而回。退入城时,徐和尚率本部向北乡逃去。钟世英亦整束辎重,绑挟官绅向北乡逃走。钟部沿途劫掠奸淫,退至九牧,浙军已派一营驻枫岭,钟部分兵扼守渔梁、黄碧洋等处。4月22日早晨,在追赶钟部的朱部2个连和各村壮丁的攻击下,钟部全部由九牧退往深坑,向浙军投降缴械,而后过境。至浙江江山的二十八都,才将劫持的浦城7名人质释回。
  民国13年,奉系浙江督军卢永祥同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争夺上海,闽、浙、赣、苏、皖五省联军总司令的孙传芳为支援齐燮元,率军队由福州开拔到浙江与卢永祥作战。8月20日左右,孙部前队到达浦城。9月13日(中秋节)孙传芳抵浦城。这次过兵直至9月底结束。过兵期间,大肆抓夫,见男子就抓,充当夫役,连办兵差的人员也抓去。闹得商店关门,居民闭户,有事叫老妇出去。浦城人姚文雄作《拉夫歌》记其惨状。其中称“……军士暴若虎,无论壮丁与儒夫,无论士农与工贾,市街行走门首立,一为见面尽遭虏。城区大索及乡闾,开枪威胁肆跋扈,人人恐慌尽逃避,汹光排〓搜屋宇,不论少壮拉之去,短索长绳系一组。”孙传芳军队不仅拉夫,而且限令浦城县筹垫军饷6万元。县知事邹文江与地方商富熊庆寿、张世五、祝筱琴、曾省之等6人负责发行“信用券”6万银元,以垫付军饷,时称“六人借债”。孙传芳到浙江以后,浦城文、电催讨,亦继续汇还。但邹文江与县商会头目勾结,将款侵吞,不予兑还,充塞私囊。邹文江以贪污被控撤
  职,但他到省活动3天,仍回任,地方人士再次控告,终以贪污被撤职。
  六、北伐军过浦及影响
  民国15年10月,国民革命军东路军从粤闽边境入闽作战。浦城县知事戈乃康,为周荫人所派,拉拢商会,于取于求,更利用其兼县警察所长之便,置省派警佐于无职无权。北伐军入闽,戈乃康闻讯潜逃。12月12日,北伐军进入延平。12月13日,周荫人的苏捷、孙立峰残部五六百人离开延平,拟向浙江方向逃窜,窜至浦城水南新街房氏家祠一带,被十四军赖世璜部包围缴械。
  北伐军进入闽北,革命浪潮很快影响到浦城。为争夺浦城的地方权力,形成以苏夕五和林石(林寄南之子)为首的两大派别,二人都到福州拉靠山。民国16年1月4日,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成立之后,苏夕五被派回浦城任县党部筹备处主任。2月12日,六师从建瓯出发,16日(正月十五)到达浦城,师部驻在基督教堂。当晚,师党代表、政治部主任萧劲光接见县党部成员,对浦城当时政务事宜进行安排。17日上午,六师政治部与地方各团体组织在公众体育场召开有数千人参加的军民联欢大会,苏联顾问米柳史切维奇也到会。萧劲光在会上发表演说,工农代表也在会上讲话,言者慷慨陈词,听者为之动容。下午,六师政治部人员分别召开各团体会议,支持和帮助成立县工会、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妇女解放委员会、学生联合会、青年团、武装纠察队,推选苏派人员分别负责。18日,在六师政治部支援下,工会、农会等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千余人,逮捕贪赃枉法的代理县知事王心鉴及徐天民等数人,并将他们游街示众。下午,各群众团体分别召开会议,工会筹备处研究决定成立行业工会,领导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农会筹备处研究决定实行“二五减租”,在城郊及仙阳、临江、富岭、西乡等组织农会。各团体都决定深入开展革命活动,支援北伐战争。19日上午,县党部筹备处召开工农兵学商代表大会,各社团推选谢则恭、黄吉甫、季孝标、叶仰青、游松林等5人组成县政务委员会,以谢则恭为主任务员、代行县长职务,并强制王心鉴办理移交。翌日,六师离浦北上,浦城人民夹道热烈欢送。23日,县农民协会筹备员徐天民率领水南较场农民200余人闯进县公署,捣毁县政务委员会,谢则恭越墙逃遁。又到孔庙捣毁县党部筹备处和设此的各社团,抓捕县党务委员黄吉甫、缪承原,将此二人捆绑游街,沿途殴打。县政务委员会和各社团无形解散。民国16年3月,省派朱宗国代掌县篆,从此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
  七、清党
  民国16年6月,国民党福建省党部派林石为浦城县党部筹备处主任,派浦城观前人饶波平为“清党”委员,同时成立浦城清党委员会。将苏夕五发展的100多名国民党党员全部清洗出党,苏夕五等出走。与林石联袂而来的省派浦城县长何援上任后,召开各机关、各社团、各学校及城内十八社董事开会,研讨地方应兴应革事宜。组设浦城县市政局,建官沟(下水道)、扩街道,设清道队,制清道车.在街道悬挂路灯。
  第二节 十年内战时期
  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是年冬,在岱后建立浦城第一个中共支部,其后组织苏维埃政府,建立地方武装,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将群众自发斗争引向有计划、有纲领、有组织的革命斗争。国民党自民国19年起对革命根据地发动5次军事“围剿”,红色区域日渐缩小,陷入国民党军重重包围之中。面临严峻的斗争形势,中共浦城组织根据中共闽北分区委战略转变的决定,开展独立自主、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到民国27年2月,根据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协议,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奔赴抗日战场。
  一、民团叛变及地方派别纷争
  民国17年2月,出身保定军校的浦城县长黄赵将各乡9个团防分所撤销,组成浦城县自卫总局,由祝香阶和吴鼎年分任正、副局长。把商会、团防分所及县库储存的枪支弹药统一分配使用,又以地方公款向卢兴邦部购买枪械增补。当时,田赋总额为银3.6万两,规定每两附加6.6角,交自卫总局使用。附加钱粮办民团遭县商会反对,迭向省控诉。同时,县商会发电给时在上海任全国商会联合会常务理事的黄健民,将其骗回浦城,任浦城商会会长,以应付兵差。新任县长何广靠拢商会,准备扣押祝香阶和吴鼎年,拟以黄健民为自卫总局局长。不料消息泄漏,自卫总局先发制人,调民团包围县政府,何广深夜越墙逃走。并派队长罗德亮率部至仙楼山下,包围黄健民寓所,把黄捆绑,枪杀在横街三尻亭路边。民团奔驻夕阳寺,据险扼守西阳岭,指名索款,共索去金手镯48对、金戒指100余只,黄金共重老秤10余斤,银元数千元。其后率部离开,投靠卢兴邦。
  民团叛变后,浦城地方混乱,派别纷争。何广越墙逃走后,戴少桢任县长。戴少桢曾任国民党新编第一师政治部主任,长期寓福州谋县长缺。闻浦城民团叛变,他上“万言书”条陈治乱本末,获派署浦城县篆。戴一上任,与地方权势闹矛盾,终成水火。适阎锡山在山西反对蒋介石,当时的“闽北王”卢兴邦投靠阎锡山以师长得军长衔,戴少桢向卢投诚,唯卢之命是从,财政悉解卢兴邦,不久,阎又附蒋,省政府讨伐卢兴邦,戴少桢逃遁,并将60多支步枪也带走。浦城有“金浦城”之称,许鸿图原在厦门大学教书,亦恋“金浦城”,设法进入仕途,被派代理浦城县长。他由福州绕道上海来浦途中,到达浙江省江山县廿八都时,闻浦城地方混乱,只好知难而退,返省销委。民国20年1月,陈楚岚到浦城任县长,初到亦想有所作为,及看到地方权势角斗,深知为政莫得罪于巨室,凡事唯唯,任职一年五个月,无所建树而离去。
  二、建立中共浦城县地方组织和革命根据地
  民国16年8月,在崇安成立以徐履峻为书记的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恢复党组织活动。同月,特支决定把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开辟浦城新兴七和崇安小北,组织工农,武装工农。9月,徐履峻到达新兴七岱后,争取到新兴七农民首领王德有,与之订立联盟,成立中共崇安特支浦城岱后办事处,由徐履峻兼任书记。随后在岱后三将军庙召开有30余人参加的崇浦边区代表大
  会,成立崇浦边区农民协会,由王德有负责。会后,岱后首先成立农民协会。10月间,浦城境内的后溪、外源、池家、胡推、垄空、井楻坑都成立农民协会,有会员300多人。同月,中共崇安特支决定召开群众大会斗争崇安土豪万钟祺,王德有得到通知后即组织500多人到会参加斗争,徐履峻很赞赏新兴七工农群众闻风而动的革命热情。11月,徐履峻又到岱后,在三将军庙召开崇浦边区造纸工人代表会议,宣布成立崇浦边区工会,由王德有负责。会议决定开展罢工,抗议纸槽老板的盘剥。新兴七造纸工人400人,响应会议号召,罢工10多天,迫使纸槽老板答应取消浸水米、提高工资、每天工作8小时的要求。同时,新兴七部分村庄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农民只向地主交原租额的75%。秋收后,徐履峻到岱后成立夜校,自任夜校教员。通过夜校传播革命真理,提高群众阶级觉悟,培养和发展王德有等10余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冬,成立中共岱后支部,为浦城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王德有。群众组织在斗争中也得到发展,至年底,新兴七各个村都建立农民协会和工会,有农会会员1000多人、工会会员数百人。
  民国17年1月,中共崇安特支发展为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2月,徐履峻派人到浦城的樟村、东坑发动工农参加工会、农会,开展群众性抗捐、抗税和减租斗争。在樟村、东坑、岱里、西坑等村组织农会,樟村、东坑近百名造纸工人加入工会。4月,中共崇安县委根据上级组织“争取群众、武装暴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的斗争方针,改农会为民众会,作为农民武装组织,浦城境内的农会均改为民众会。新兴七制造过山龙(松树炮)几十架、鸟铳几百杆,16岁以上的男子都有一把先锋刀。6月,中共崇安县委决定,以崇安际下为中心,以际下安少亮带领的数千农民为先锋,7月1日发动总暴动。后因安少亮动摇,中共崇安县委决定加强党在浦城新兴七和崇安小北方面的力量,把暴动中心转移到这一带。7月上旬,徐履峻等人到岱后进一步发动群众,在三将军庙召开有二三百人参加的群众大会,发动群众做好暴动准备。10月1日,在崇安上梅召开暴动大会,新兴七有500多暴动队员,带着自制武器参加。10月初,借王德有二儿子结婚,徐履峻等人在王德有家中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袭击山下民团。10月15日,新兴七和崇安小北农民武装1000多人袭击山下民团,获得全胜。民团团丁死、伤各1人,并缴获10支步枪。这是闽北第一次旗开得胜的武装斗争,也是闽北革命武装第一次取得洋式武器。暴动震惊国民党当局。10月25日,军阀卢兴邦部1个团配合浦城吴鼎年民团1000余人,分四路向暴动区进攻,各路民众队奋起反击。10月31日,民众局机关被袭击,徐履峻牺牲,暴动一时失去领导中心,第一次上梅暴动失败。暴动虽然失败,但中共的组织仍然发展。是年冬,在浦城池家池际仙庵成立中共小北区委,管辖浦城新兴七与崇安小北地区的党组织,为浦城最早区级党组织,还成立小北区农民委员会。12月15日,中共崇安县委在浦崇边界的燕子岩召开党员代表会议,重新制订暴动计划,决定成立脱产武装。会后,省委特派员杨峻德在池家村召开崇浦边区民众代表会议,在起义农民中挑选一批骨干,组建脱产武装,成立井楻坑脱产武装民众队。民国18年1月29日,再度在上梅举行武装起义。2月13日,攻打崇安五夫镇失利,其中浦城队员牺牲50多人。下旬,卢兴邦一个团“围剿”崇安、浦城起义区。3月,中共崇安县委改变斗争策略,各地民众队编成游击队。浦城的民众队分二路,一路在新兴七一带,一路在樟村浦西一带。白天分散发动群众,开展抗捐、抗税、抗租、抗粮、抗债斗争,发展党团组织;晚上集中起来,打土豪筹款。民众队得到壮大发展,成立浦西民众队,队员有30余人。在齐白山坚持斗争的游击队由9人发展到100余人。井楻坑游击队发展到100多人。6月,在伍弟奴等人领导下,爆发以松溪路下桥为中心的农民起义,革命活动很快蔓延与路下桥邻近的浦城水北一带。10月,中
  国工农红军五十五团在崇安成立,全团500多人,井楻坑游击队编入该团为第九连,齐白山游击队编入第一连。
  民国19年2月,红军五十五团利用蒋介石下令讨伐卢兴邦,闽北反共军事力量相对空虚的时机,大力发展武装,扩展红色区域。3月,省委特派员杨峻德在新兴七发动青年参军。九连扩至200多人,为此,分设一个连为第十连。3、4月间,新兴七成立区乡(村)苏维埃政权,各村成立土地委员会,开展土地革命。红一连400多人,从古楼经上梅溪挺进与浦城相邻的广丰县大峰、小峰一带,消灭地主武装,扩大革命影响,成立中共广(丰)浦(城)区委,并组建区游击队。4月,红军第十连在浦城西南乡的西坑、祝源、坪地、王柏、山下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原设在崇安南树下的中共建(阳)浦(城)区委迁设西坑。5月1日,崇安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上梅召开,会议宣布成立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浦城苏区属崇安县苏领导。此时,浦城新兴七地区及古楼一带的革命根据地,有岱后、浦崇、广浦、建浦4个区苏维埃政权。在浦城水北和天仙岗一带的村庄,革命斗争亦相当猛烈。浦城苏区已初具规模。
  三、革命根据地发展与挫折
  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浦城中共党组织把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政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革命斗争形势处在胜利发展中。但是由于党内出现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及肃反扩大化,对浦城革命发展危害极大。
  民国19年7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巡视员邱泮林到达崇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闽北苏区贯彻。邱泮林低估国民党统治力量,认为浦城“几乎有半县的地方很快的便可以革命起来”。在7月27日召开的中共崇安县委扩大会议上,决定集中力量向浦城中心区域发展。8月,国民党军队向苏区大举进攻,王德有在叛徒的策动下叛变。新兴七逃亡在外的土豪劣绅返乡组织民团,王德有担任民团团长,镇压革命力量,新兴七苏区丧失。樟村乡廖眊子亦叛变,杀害浦崇区游击队队长曾火平等3人。其后,勾结车岭、古楼、徐铺地、上山洋、村头等地联首,组织联甲兵到苏区骚扰,苏区军民进行有力反击。邱泮林到达崇安,还传达党中央调闽北红军到赣东北组编红十军,攻打大城市的决定。红军五十五团副团长左诗赞反对红军五十五团调离苏区开赴赣东北,策动五十五团第一连到浦城一带活动,组织樟村赤卫队、少先队到大路抓土豪。不久,中共崇安县委以左拥兵自立是叛逆行为,受到教导团的讨伐,左部被打散,只身到上海向中央军委申诉,带回中央关于“在中央人未到达前,二方应该合作”的决定。但教导团个别领导人仍坚持原定的讨伐方针。9月下旬,左诗赞劫持闽北兵工厂枪支,自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十七团,有300人,到浦城西部开展打土豪等革命斗争,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年底队伍扩大近千人。五十七团分三路摧毁廖眊子的联甲兵,使浦西的古楼、徐铺地、樟村等地的革命活动又兴盛起来。同月,浦城南部的西坑乡亦成立中共支部,接着在10月成立乡苏维埃政权。
  民国19年12月,为配合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军事“围剿”,国民党福建省防军钱玉光旅进驻浦城,并向苏区进攻。红军五十七团避实击虚,寻机打击国民党进犯部队。其时,浦西的樟村、西坑、袋里一带的土豪劣绅均逃往外地。浦城南部的民众会迅速发展,18个村庄成为民众队活动的基点村,这些村庄国民党政权均被摧毁。民国20年2月2日《福建民报》载:“浦城由钱玉光部填防,城内稍安,而西南乡一带‘闹匪’犹是凶顽。”3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军事
  “围剿”。同月10日,红军五十七团失利,剩下不满百人,崇浦边境一带苏区的武装力量减少,加之国民党军队与民团的进攻,中共浦西区委作暂时性撤退和转移,形成拉锯局面。此后,又因樟村战斗再次失利,五十七团团参谋长萧华叶被捕杀害。4月,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一次入闽,改变闽北苏区的斗争局面,浦城苏区形势亦有好转。5月,五十七团余部被中共闽北分区委解除武装,团长左诗赞及副团长潘长孙被处决。6月,闽北中共组织决定向浦城西乡发展,广丰独立团与浦西游击队、赤卫队进攻洋溪尾,夜袭西乡街民团,使浦西苏区得到发展。7月,国民党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闽北红军向敌后活动,伺机消灭进犯的省防军钱玉光旅,使浦西形势再次好转。浦城南部的坪地、西坑、王柏、山下、石陂街、祝源、佘墩等7个乡都建立中共组织。9月,中共建浦区委扩大为中共建浦县委。同时,浦城北部苏区扩大,11月,建立中共浦北区委,并成立浦北游击队。民国21年6月,国民党刘和鼎部首先向闽北苏区进攻,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广丰独立团、闽北独立师与浦城苏区武装协力作战,在徐铺地、阁下等地战斗中取得胜利,还攻下九牧。9月,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作战,与闽北独立团协同于9月21日攻克浦城,驻浦三天,成立浦城县革命委员会(又称临时苏维埃政府),组织工会、农会、自卫队,成立广浦独立营。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为粉碎第四次“围剿”,打通闽北苏区与赣东北、中央苏区的联系创造条件,同时开辟大片苏区。10月,延续5年肃反在苏区展开,一批党政军负责人、红军战士及群众在“改组派”、“AB团”名义下被错杀。建浦县由于肃反,加之国民党军队的进攻,3个苏区全部丧失。同月,建浦县委撤销,改为建浦区委。民国22年1月,闽北红军与浦城苏区武装出击国民党军和民团。春,成立中共广(丰)浦(城)县委及县苏维埃政府。闽北地区武装在浦西、崇安北部一带出击,击溃大刀会匪及靖卫团四五百人。4月10日.中共闽北分区委要求5月份猛烈扩大,浦北、浦西苏区在渔梁、西乡、念坑、十八村等地取得战斗胜利。夏,中共浦西区委升为中共浦西特区委。9月.国民党调集百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军事“围剿”,国民党组织十万人向闽北苏区“会剿”,苏区军民投入反“围剿”斗争。11月,广浦独立团在九牧伏击国民党五十六师一个营,取得胜利。12月,浦西游击队配合广浦独立团攻打巽源岭、仙阳国民党军碉堡,浦西游击队在战斗中发展为浦西游击大队。民国23年2月21日,广浦独立营、闽北红军独立师在棋盘凹与国民党“剿匪”第二纵队郜子举部遭遇,激战三四个小时,将郜子举部一个营击溃。战后,广浦独立营乘胜袭击大路碉堡,进攻渔梁、登俊、党溪。
  国民党为加强对浦城革命力量的镇压。民国23年8月,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浦城,但仍不能阻止革命力量的发展。这个月,全县8个区中,三、四、六、八区都有革命活动,尤以第八区为烈。9月4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6000多人,从龙泉八都入境,经浦城的管厝、下洋、蔡家岭、古楼、王村等地,由安民关出境北上抗日,沿途宣传抗日、反帝,播下革命种子。其后,浦城革命活动发展更快。中共闽北分区委决定利用红军北上的有利时机,派红军五十八团打出外线,开辟新区,五十八团三营在浦城、松溪边境活动。自9月4日开始至11月23日,红军、赤卫队先后攻下石陂、临江、富岭等集镇,抓获石陂区长。驻浦行政专员向省政府呼救称:“闽北门户(指浦城)将沦为‘匪区’”。11月初,国民党刘和鼎师2个团兵力围攻建松政地区苏区,苏维埃政权被破坏,少数干部分散隐蔽。12月10日,国民党增派第五十六师一六七旅2个团来浦护路、“剿匪”,驻仙阳、忠信、西乡一带。民国24年1月5日,闽北党政机关撤出闽北苏区首府大安后,浦城地方民团配合一六七旅搜山,实行“三光”(烧光、杀光、抢光)政策。18日,古楼失守,浦西革命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驻古楼红军五十八团及广浦独立营转入深山,坚持
  斗争。中共建浦区委在这严重时刻,机关人员组成游击队司令部,与崇东营(又称建浦赤警营)上山打游击,在大元后门山被国民党军包围,崇东营在前墩亦难坚守。月底,建浦苏区失守,崇东营和游击司令部人员全部失散。
  四、苏维埃政务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建立地方武装,领导人民群众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另一方面根据施政大纲,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各苏维埃政权因建立和存在时间不同,其政务实绩不一样。主要有如下七个方面:
  建立地方武装 县、区苏都成立军事委员会,苏区范围内80%以上的人民群众分别参加赤卫队(或称独立营、赤警营、赤警连)、游击队、少先队、儿童团、担架队、妇女慰劳队等组织,实现全民武装。赤卫队由25~45岁男性农民组成,为不脱产的军事性质人民武装。游击队是从赤卫队中精选富有战斗经验的队员组成的地方部队,为苏区常备军。少先队由15~24岁青少年组成,其组织形式与赤卫队相同,是红军的预备军。儿童团由8~15岁儿童组成,不直接参加打仗,担负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任务。妇女慰劳队,负责战时送茶水、抬伤员、运送弹药,平时做军鞋、洗衣服、护理伤病员,制造并使用“地老虎”、土炸弹,登高望哨,深入白区宣传。
  进行土地革命 民国19年5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颁布土地法,浦城苏区先后开展土地革命。苏区划分赤贫、雇农、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土豪等阶级成份,没收土豪、富农、贪官污吏的私有土地和征收祠堂庙宇占有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全县先后有185个村庄、2720户、12730多人分得土地18700亩,烧除旧日据,发给新的土地所有证。苏区沦陷后,土豪、富农反攻倒算,农民所得的土地被夺去。
  扶持发展生产 土改结束后,教育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建立互助组、犁牛生产合作社、农具生产合作社。开展生产竞赛,表彰先进,提倡劳动光荣,教育改造懒惰分子。鼓励群众开垦荒地,提出“苏区不荒地”口号,雇农、贫农、中农开垦荒地免税3年,富农免税1年。发放农业贷款,支持农民兴修水利,购买耕牛,并制定保护耕牛政策,禁止宰杀役牛。恢复发展纸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规定农忙时不开会或少开会、开短会,除战争外,均不得耽误生产。
  发展财政贸易 苏区政权建立后,设立粮食调剂局,组织信用社、消费合作社,想方设法同白区进行秘密交易。通过各种渠道给苏区群众供应生产生活资料,一方面购进耕牛、种子、农具、肥料、食盐、布匹等;另一方面组织茶叶、笋干、土纸等土特产品外销。先后在石陂、坑口的山坳、蓬尾等地设立贸易处或供应点。苏区除土豪、富农、反革命分子外,群众集资入股加入生产、消费等合作社,买进或卖出货物均享有优先权利。县、区苏设有财政部,加强财政领导,大力发展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提倡与奖励在苏维埃法律范围内的私营经济。明确宣布“平债以后可以借贷”,“店账不在平债之列”,“允许商人自由贸易”,促进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发展,增加商业税收。民国21年后,县苏均设有银行,统一管理金融货币,发行苏维埃银元和纸币,发放贷款和公债。设立信用社,以供群众贷款和储蓄。
  废除苛捐杂税 农民分田后,只交土地税,第一年交收成量5%,第二年7%,第三年10%。军属户、烈属户、孤独无劳力户免交土地税。
  文教卫生建设 苏区的教育方针是面向工农兵,提高广大工农劳苦群众文化程度和政治
  水平,使文化教育为生产和革命战争服务。区以上苏维埃均有文化部,乡有文化教员,村有文化小组。社会教育方面主要是开展扫盲运动,15岁以上文盲均参加工农夜校、识字班。在路口设识字站,每次二三个生字,学会才能通过。学校教育方面,各乡村均设有劳动小学或列宁小学,主要对象是7~15岁的学龄儿童,并实行免费教育。贯彻教育与实践结合方针,既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又进行阶级教育和共产主义前途教育,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实际斗争。文体方面,各机关、工厂、学校办有俱乐部,每逢节日、中心任务,配合政治运动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卫生方面,县、区设卫生部,乡设卫生委员会,村设卫生小组,负责日常卫生工作领导,各村建立有卫生制度,进行卫生检查评比竞赛。县、区苏设有工农医院和工农药店,为苏区人民治病。
  建立福利组织扶持贫困 苏区建立互济会,除土豪、反革命分子外,劳苦大众都可参加,并发给会员证。如遇天灾人祸,会员均能得到互济会的救济。互济会经济来源一是苏维埃政府的拨款;二是没收豪绅、反革命分子财产;三是会员缴纳会费。互济会不仅救济苏区,对游击区或国民党统治区遇到天灾人祸的劳苦大众也给予适当救济。
  五、钱玉光旅驻浦
  民国19年10月,蒋介石发动全国性的反革命“围剿”。12月,钱玉光率福建省防军暂编第一旅驻浦城,他野心大,图扩充。浦城县长孙毅,想倚钱旅找出路,唯钱旅之命是从。钱玉光为扩充,在水南天后宫设军事讲习所,又在水南建南浦公园,造桥通两岸,以南浦溪供军队作划船、游泳练习。于回龙山顶造凉亭,遍植花草树木,山麓扩建操场,召开全县体育运动大会,显示钱旅“军威”。更于水南鹰武庙设新兵训练所,招聘西北军官任教官,向冯玉祥部购买枪支。凡此种种,所需款项,孙毅均竭力应付。
  民国20年11月1日,开办浦(城)水(吉)干路工程处,由钱旅参谋长池步云为主任、参议林少蔼为副主任,派路债30万元。12月16日由兵士开始修筑浦城至临江段,于次年4月收取路债万余元,仅于真尧恭任建(瓯)浦(城)干线工程处主任时测绘完竣的浦城城内至十里排间重勘外,路未修,而路债万余元,却被挪用5000多元。池步云大量挪用路债,对新兵训练所财经却抓得很紧,以至引起哗变,酿成训练所主任王子吉绑架池步云至仙阳事件。
  民国21年9月18日,红十军和闽北独立团强攻浦城,孙毅闭城抗拒,亲自穿街走巷敲锣强迫群众去守城。9月21日,浦城被攻克,钱旅二团一营兵力被歼,孙毅剃光头化装随钱旅残部从东门逃遁。群众对这次战斗,编成民谣讽刺:“石民团,铁红军,纸包豆腐省防军,西门攻进城,东门“打瓜针”(“打瓜针”,浦城方言,为逃遁的嘲弄语)。
  六、封锁“匪区”
  民国22年5月26日,浦城县政府遵照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颁发的封锁“匪区”的办法,成立封锁“匪区”管理所,由县长兼所长,设员办事。还设食盐火油公卖委员会,集中营运盐、油。县以下则设8个管理分区,9个公卖分会,并在要冲地点,设31个检查卡,以期断绝革命根据地的接济,促进“肃清”之效。群众出入城区、往来乡区者,需持良民证通行。
  民国23年8月,为加强对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使省政令易于推展,并就近得以督察各县
  县长起见,根据南昌行营的训令,全省划分10个行政督察区,设置行政督察专员。第十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在浦城,并成立保安司令部,由专员兼任司令。专员公署设此后,停办自治,改照“剿匪区”,根据《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一律改为保甲。全县设8个区,第一、二、三、四区为保甲区,第五、六区为清乡区,第七、八区为自卫区。还按“剿匪区”内民团整理条例,将民团改编为乙种保安大队,由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兼任大队长,商调南昌行营“剿匪”别动队第六队队员为中队长和分队长。全县设3个中队、9个分队,队丁247名。
  民国23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浦城县政府奉省令于12月17日撤销封锁“匪区”管理所,食盐、火油亦由商人自由营运。
  七、赶筑公路、飞机场
  民国18年成立建(瓯)浦(城)干线工程处,开始修筑公路,但至民国21年,仅完成浦城至仙阳路基17公里及浦城至十里排5公里的土方。民国22年11月发生“福建事变”,蒋介石檄调军队入闽“讨伐”,拟在浦城集结军队而后推进,限20天内完成江(山)浦(城)公路和广(丰)浦(城)公路,并在水南赶修飞机场。驻浦的国民党陆军独立第四十五师旅长张銮基和闽浙赣皖边区公路处主任曾养甫坐镇浦城,分别督工抢建机场和公路。时任县长真尧恭因征工误工,被曾养甫撤职查办,交张銮基旅部监禁。第一区区长张焕奎因督工不力在机场工地被辱打责骂。12月初,江浦、广浦公路草率完成,飞机场也在12月20日完工。12月15日左右,蒋鼎文担任总指挥的第二路军第三、九两师,张治中为总指挥的第四路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及总预备队所辖的八十、八十九师,沿江浦、广浦公路陆续进入浦城集结而后进入前线。12月25日,蒋介石偕宋美龄亦坐飞机在水南飞机场降落,抵达浦城坐镇指挥,至次年1月7日前后,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蒋介石及宋美龄等坐木帆船离开浦城移至更接近前线的建瓯。
  八、三年游击战争
  民国23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次年1月,闽北党和红军撤出首府崇安大安,红军游击队转入山林,开始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在三年游击战争中,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摧残,无数革命烈士为神圣的事业付出宝贵的生命。然而,红旗始终飘扬在武夷山上和仙霞岭山麓,战斗的火焰始终燃烧在闽浙赣三省边区的崇山峻岭。
  民国24年2月2日,闽北红军部分主力集中崇安坑口长涧源,合编为闽北红军独立师。独立师二团、四团在崇浦边界活动。3月,广浦县成立游击司令部,各区亦成立游击大队指挥部。游击队在上梅溪、下梅溪开展游击战争。同月,挺进师由江西上饶至崇安车盘坑,与抗日先遣队北上时留下的红五团二营四、六两连会合组成三个纵队。其二纵队在浦城、龙泉、遂昌、江山边界活动,在毛洋建立秘密贫农团和游击队,并建立党小组。同月,闽北红军独立师红一团挺进建松政地区,在浦城的曹村、朱墩、东墩、碗窑一带发展党团组织。5月,成立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浦城境内设有渡头区委。同时,在浦城、龙泉边境成立中共浙西南特委。同时成立中共龙(泉)浦(城)县委,属中共浙西南特委领导。中共浙西南特委确定以浦城毛洋、龙泉住溪、遂昌王村口、松阳白岸为中心,领导纵横三百里的广大农村,开展查田、插标分青苗的斗争。8月,国民党设浙南“剿匪”指挥部,“围剿”闽浙边苏区。挺进师召开部署粉碎“围剿”计划的会议,决定二
  纵队坚持在浦城、江山一带活动,在毛洋等地开展阻击战斗。同月,中共广浦县委、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贯彻中共闽北分区委扩大会议精神,确定战略退却与战略进攻、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结合的原则,并制定“向敌后挺进,开辟游击区”的战略方针。在政治上,允许并教育群众实行“红心白皮”的两面政策,争取保甲长;在经济上,改打土豪分田地为筹款、减租减息等。会后,闽东北军分区司令饶守绅、政委王助率二、三两团挺进建松政地区,发展、巩固闽东北游击根据地。9月到达浦南,在仙山岗驻扎。其时革命环境好转,大部分苏区恢复。到年底,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下辖4个区,其中在浦城境内有渡头、际岭两个区。
  民国25年1月,国民党十八军、三十九军对闽北、闽东、浙西南游击队总会剿。3月,四十五师进驻浦城,龙浦游击根据地损失严重,挺进师二纵队队长李重才、政委洪家云先后英勇牺牲。5月,粟裕率挺进师进入浦城,在岙头山与二纵队坚持斗争的红军会师,并在岙头山下的南长湾伏击闽保安团一个中队。6月,恢复二纵队建制。二纵队在粟裕率领下,在浦城、龙泉、遂昌交界地区控制大片乡村,恢复中共龙浦县委,机关设在浦城里林坡头,并成立龙(泉)遂(昌)县委,机关设在浦城毛洋。8、9月间,革命活动扩大到浦城海溪、江山周村一带。中共浙西南特委在毛洋召开特委会,决定成立中共江(山)浦(城)县委,机关先后设在浦城的三岱岩和江山洪岩顶。是时,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领导的浦城际岭区也有发展,建松政独立营在浦城活动活跃。至此,浦城党组织迅速发展,展开全新的宏大场面。浦城境内有9个区委、38个支部、236名党员。
  民国25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一面同中共进行“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谈判,一面又重新集结军队对南方各游击区大举进攻。任命刘建绪为浙皖闽赣四省边区主任,调集5个师向闽北游击队根据地进攻,三师驻浦城,六十三师在浦南边境。红军战士依靠崇山峻岭和广大群众的掩护,开展游击战争,中共龙浦县委书记张麒麟、中共龙遂县书记曾友席率工农武装在浦城坑口、毛洋一带游击。5月12日,蒋介石电令国民党福建省主席陈仪“务将残匪限期肃清”,实行移民并村。游击队化整为零,突出重围,时而集中打击进犯国民党军队,时而分散隐蔽活动,国民党限期肃清的计划落空。“七七”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仍限令7、8、9三个月消灭闽北红军。国民党军七十五、七十六、十一师和驻浦城、广丰的三师向闽北、浙西南根据地进攻。中共领导的广浦独立营在铜钵山,浦南游击队在仙山岗,挺进师二纵队和江浦、龙浦游击队在福清山、东坑桥、庆元山一带与国民党军周旋,渡过重重难关,保存有生力量。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围剿”游击根据地的国民党主力部队相继撤离,中共浦城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胜利结束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开始接受新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开始后,浦城的中共组织根据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主动与国民党谈判。经过斗争,达成协议,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民国28年后,国民党浦城县政府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先后发动多次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打退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保存有生力量,扩大活动地域。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民国26年(1937)9月,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按照中共闽赣省委的指示,以抗日军政委员
  会名义,分别给浦城、松溪、政和等国民党县政府发出信件,请派代表谈判国共合作抗日事宜,并约定谈判时间、地点。为表诚意,红三纵队停止军事活动,但国民党当局不予响应。11月中旬,中共闽东北特委书记王助,率领200多名红军到濠村,召开中共建松政中心县委和各区委干部会议,传达省委关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指示。在打通干部思想的基础上,会议决定停止游击,将游击队改为抗日义勇军。11月23日,王助以闽东北分区抗日军政委员会主席兼闽赣省抗日军政委员会特派员名义,向包括浦城在内的闽东北各县县长发出国共合作谈判文件。11月27日,根据会议决定,中共浦城中心区委书记黄有贵、共青团浦城中心区委书记郭三妹分别到水北乡和桥亭乡与国民党乡长谈判。谈判的第二天,国民党派一个营进攻革命根据地,被抗日武装消灭一个排,迫使其坐下谈判。不久达成协议,发表《告民众书》,号召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抗日救国,组织人民抗日武装。协议达成后,共产党领导的广浦游击队及各支游击队停止打游击,集中待命。而国民党当局竟背信弃义,连续数天进攻大路、水北、党溪等革命根据地,均被打退,并消灭其一个连和县保安队一个分队。民国26年冬,中共浙西南特委秘书刘清杨及青年委员张遗婆(后改名张遗远),持红军闽浙司令部的介绍信函,到国民党浦城县政府接洽谈判,拟设立办事处。二人将介绍信函送到传达室后,被送到警察局,扣押20余天,经闽浙司令发电交涉,才予释放,推说是误会。谈判不能进行,刘、张仍回特委机关。
  民国27年2月,广浦独立营和各区游击队以及建松政独立营、中共浦城中心区委游击队共500余人,到崇安长涧源集中,开赴江西铅山石塘街,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江浦、龙浦游击队到浙江平阳三门街集中,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三营。
  红军主力北上抗日后,浦城革命根据地留下20余人,执行“独立自主靠山扎”的方针,以仙山岗为中心,保存有生力量,粉碎国民党当局企图诱骗进城,达到消灭中共组织的阴谋。
  二、抗日宣传
  民国26年9月,抗敌后援会浦城分会成立,由国民党浦城县党务指导员陈宝瑾任主任委员,并在富岭、临江、西乡、仙阳等4个乡镇成立分机构。县还成立抗日歌咏队、救亡宣传队。抗敌后援分会成立后,即发动全县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利用标语、壁报、漫画、歌咏、戏剧、街头演出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秋,共产党员、浦城人叶独青从苏州回浦养病,同时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1月,国共合作抗日协定签订后,建松政抗日军政委员会从各区委和抗日义勇军抽调一部分中共党员、共青团员、积极分子组成抗日宣传队,深入各革命根据地宣传中共《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建立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等群众抗日组织,同时发动群众参加抗日义勇军。通过宣传,浦城青年踊跃报名参加抗日队伍,是年征集兵员3100人,每保平均达14人。民国27年2月18日,叶飞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300人北上抗日,经过浦城赴江西。驻浦5天,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在孔庙举行文艺晚会招待浦城各界人士,演出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的歌曲、舞蹈、话剧。是年春,浦城人吴邦彦从上海回乡,在民众教育馆举行抗战时事讲座,引起很大反响。其后,新四军抗日宣传队、国民党中央军委前线宣传队、国民党第三战区战地宣传队、教育部第二宣传队也先后到浦城进行抗日宣传。5月,省教育厅电影队还到浦城放映电影《台儿庄大捷》,这是在浦城第一次放映的有声电影。
  民国28年冬,共产党员林涧青到浦城,担任浦城“工合”指导员。他支持进步青年等组织读
  书会,组建书报合作社,公开发售国内外进步作家著作及宣传全面抗战的杂志和通俗读物,在市心街办壁报《街头教室》,宣传抗日,很受群众欢迎。但是,民国29年8月,书报合作社被宪兵查封,林涧青等人被关押,后取保才得释。10月,抗敌后援会浦城分会结束。
  三、抗日战略后方
  抗日战争开始这一年,浦城努力增加粮食生产,以支援抗日前线。民国26年12月,宋增榘出任浦城县长,将各科室集中一个大办公室办公,以提高工作效率。他对农业有专长,是年冬,大面积推广种植冬种作物。次年,浦城列为增进战时粮食生产试验示范区。抗战以来,浦城人民掀起捐募热潮,迨至民国27年“七七纪念日”,由县抗敌后援会直解中央的慰劳捐246146元,节约献金40370元,“七七献金”及素食节余金23131元,鞋袜代价金5万元,寒衣代价金47028元。时全省将献金全数解中央的县份只有5个,省抗敌后援会拨还三分之一,为地方办理慰劳征人家属及救济之用。民国28年5月27日,日机3架空袭浦城,飞机场被炸,浦城城厢5个联保组织150人日夜抢修4天。这年,加强抗战训练,成立儿童训练团,全县组织13个团57个独立大队、4个独立中队。民国29年,沿海主要口岸均遭日本侵略军封锁,汽油来源严重受阻,汽车运输极为困难,浦城下行货物多赖水运,而水运能力有限,需时较长,以至军用物品、商人货物滞积甚多。是年,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严令浦城在50天内供应福州大米2万担,以每天400担的进度运往福州。为适应战时需要,浦城县6月1日成立人力货运公司,将县境内407辆胶胎手车统一组织管理,每天承运大米至水吉、建瓯装船处,还运行于浦城至南平、浦城至龙泉、浦城至广丰诸线,为驻在浦城的后方勤务部被服第十八库、中央伤兵管理处第十临时教养院、第十一后方医院、第三战区临时军人监狱、补训第二团等军事机关承运军需物资,时间达1年1个月。是年,驻浦官兵达7000多人,所有粮食均由县政府按月拨给,至10月份,供应超过3万余担,造成浦城民间存谷、公有仓储均告罄。浦城人民仍克服困难,节食支援。民国30年11月4日,开展一元献机运动,其时浦城物价上涨,苛税甚多,群众生活十分艰苦,但都纷纷应募,共募得63954元。自民国30年12月至民国31年12月,仅县粮食购销处就拨充军粮2400吨。民国30年12月8日,召开第一次全县行政会议,由各种局长、各区区长,并聘请地方团体首领及士绅参加,讨论地方应兴应革事宜。
  民国31年,日军窜扰浙赣,6月11日江山沦陷,21日占领广丰,来势甚猛,浦城积极做好应变准备。6月22日开始,为防止日机在浦城降落,征调民工,每天下午4时至晚上12时,对机场进行彻底破坏,历时27天。其时国民党军队屯集浦城。8月6~9日,日军进攻仙霞关,陆军第十集团军一〇五师在师长应鸿纶指挥下,坚守岭顶,猛力还击,消灭日军数百,挫败日军由此进犯福建的作战计划。8月20日和8月23日,日军相继离广丰、江山。
  其时,浦城地方士绅分立派别、各植势力。民国32年2月,刘文涛担任浦城县长,拟打击地方势力,企图改政令的推行,以及地方建设莫不以地方人士意旨为依归的不良风气。但只任半年,刘文涛就以“不洽舆情”而调离。
  民国33年7月24日,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迁驻浦城,随后英国代表团、西南干训班陆续到达,8月12日,突击总司令部进驻。浦城的孔庙、水南天后宫等都腾出供部队使用,较好的民房都被各单位的军官借用,一部分为家眷住房。为供西南干训练班训练,在溪下建
  造营房,所需材料之多,要求时间之急,为空前未有。共征购杉木18295支、毛竹45600支、瓦片150万片、茅草300万斤,并炸毁水南元代的圆通塔和拆毁仙楼山至拱北门的部分城墙,取砖建营房,每天征工600人,至12月23日,溪下营房主体竣工,至次年元月上旬全部完工,共建营房62座,其中瓦房22座,茅房40座。建造西南干训班所征购竹木差价达411.08万元,该款纯系欠自木商、山民、瓦商及一般代为运送之劳力平民。
  其时,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称浦城为东南军政之重心。驻浦部队还有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第三休养院等。这些军事机关柴米菜肉,无不需就地采购和仰赖地方支应,冬天取暖的木炭就数以万篓计。县军民合作指导处设有常备民夫队,有300多名民夫,听候各军事机关调用。这些军事机关,互不统属,其主管又有各自的背景。时任浦城县长王武岳,年仅30,为蒋介石的表侄,周旋其间,解决其要索与供应,基本维持相安无事。
  四、学生运动
  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县国民党当局借抗日之名,加强对学生的统制,对进步教师、学生动辄视为“共党分子”,引起师生强烈的反抗。
  民国30年,为避日机轰炸迁至西乡前墩村的县立初级中学的学生笼罩在钳制思想的氛围中。童子军教官蒋某对思想活跃的学生进行严密监视。强调绝对服从,学生若有异议,就指为反抗。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的浙江诸暨籍国文教师郭崇厚同情学生的处境,向学生灌输抗日爱国民主思想,挺身而出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出面阻挠无理处理学生的做法。面对横行的童子军教官,学生们酝酿着惩治他以泄愤。终于在民国30年12月18日发生风潮。这天上午,蒋某无理用米突尺敲打三年级甲组一名学生,引起全班学生的愤慨。22个学生于夜10时半左右,潜入教师宿舍,将大小石块掷向蒋某的宿舍,蒋某躲到床下,才免受伤。12月19日,学校当局为镇压学生,并借机打击郭崇厚,向县党部密报,称学生风潮迅速扩大,郭崇厚煽动风潮有“奸党”嫌疑,并罗列郭崇厚的“罪行”达16条之多。21日夜,学校当局又以预防学生暴动为名,请新兴乡公所派队兵进驻学校,以威胁学生。26日,学校负责人奉县政府旨意,开除为首学生,解除郭崇厚聘约。郭崇厚离校临行时,学生集队送行。同时,三年级甲组全体学生举行罢课,离校返城,接着三年级乙组和二年级甲、乙组等亦先后响应。浦城县党部接到学校报告后,迳行通知宪兵队,将郭崇厚等人扣押。27日早晨,宪兵逮捕郭崇厚。数度严讯,均无实据郭崇厚有参加“奸伪”及教唆其罢课等情事。郭崇厚虽然开释,但不准离境回乡,需定期票传到庭应讯。郭崇厚由于不断受到精神折磨,导致精神错乱。民国31年3月18日才放他回乡。
  民国33年,浦城中学对学生控制甚为严格,校长公开宣布:“中等学校必须严格管理,无自由平等可言。”又以抗战期间应俭朴为由,规定男生必须剃光头,吃糙米饭。军训教官叶某视学生为仇敌,采用特务手段,探听学生的言行,严密监视学生。
  浦中迁入前墩后,3座教室及大饭厅均系茅屋。民国33年3月12日,校方下令全体学生背茅草盖屋顶,初一、初二学生被迫去背,初三学生因为功课多请免。军训教官叶某召集三年级学生进行训斥,学生不服,晚间点名时,又对三年级学生进行训话。平时受压严重的学生,怒火中烧。于当夜三时左右,三年级全体学生手执童子军木棍,拥入文武庙教师宿舍示威,声称要捉拿“学奸”。14日开始罢课。县长王武岳认为有共产党从中煽动,亲自带领保安队半夜从城里动
  身,凌晨到达学校。把学校严密包围后,冲进学生宿舍,逐宿舍搜查每个学生,足足搜查2个多小时,并将5名学生带回城拘押。
  3月29日,县第七次特种会议议决,被拘押的5名学生由家长领回,即日返校复学,同时决定取消专职训导主任。但是,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强浦中员工的控制,要求浦中员工一律实行思想连环保证。5月4日,又召开第八次特种会议,核定浦中所送处分学生名单,决议给予6名学生记大过一次,7名学生记过一次,还有5名学生受到警告申斥处分。
  五、粉碎国民党反共军事围攻
  民国28年12月,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浦城国民党反动派也蓄意制造摩擦事件,气氛日趋紧张。民国29年2月,仅浦西地区一夜就捕去中共党员和群众几十人,第二天早晨,就有十几人被杀害,并出示3天不准收尸。根据地的中共县委机关均遭袭击,中共组织从半公开活动转入地下秘密活动。
  民国31年2月,国民党向闽浙边和建松政共产党抗日游击区发动第二次军事围攻。中共建松政特委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指示,在仙山岗一带坚持游击活动。8月,日军占领浙赣铁路沿线的“围攻”军队撤走。同月,国民党闽浙赣三省边区绥靖指挥部从建阳移驻浦城,又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围攻。12月10日,浦城县政府开始清乡,移民并村,企图割断人民群众与中共党组织的联系,但终不得逞。
  是年,国民党加强对政府的控制。10月,建立浦城县党政秘密会议,每周举行一次,由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任主任委员。县政会议党部书记长亦参加。
  民国32年4月1日,国民党政府对闽北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军事围攻,限6月底完成。公然提出:“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口号。采取“砍树焚林,联合搜山”,“封锁隘路,伏击山路”,“大村守,小村并”等手段,中共组织和游击队受到严重损失。中共浦城特区委书记黄李生在水尾丘遭到伏击,受伤被捕后被杀害。由于各级中共组织依靠人民群众作坚强后盾,虽遭重重包围,但一次又一次突围,并把国民党军队气焰打下去。
  民国33年从1月1日开始,国民党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组织情报网,加紧特务活动,民国34年3月,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浦城召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联防会议,部署军事、政治“围剿”共产党。但浦城游击根据地在中共组织领导下,采取掩护发展的方针,武装退却、合法斗争和武装斗争相结合,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武装活动区域。在抗日战争期间,浦城境内有36个支部、459名党员。
  民国34年8月14日午夜,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报务员在收中央社电讯中,得到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当晚《捷报》印发号外。次日晚,城区举行火炬游行庆祝。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放假庆祝,7时,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9时,由防空队施放解除警报10分钟,下午4时,在盟军俱乐部举行茶会,招待英国代表团,下午6时开始,城区军民在公共体育场集合,然后各自提彩灯、灯笼或举火炬进行庆祝游行。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当局称实行训政时期,进行战后复员工作。同时,立即布置“绥
  靖”。民国35年(1946)6月,全面内战开始。为粉碎国民党的进攻,保卫抗日战争胜利果实和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浦城人民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坚持到解放,赢得“红旗不倒”的称誉。
  一、办理军运,遣散难民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撤离福建,过往浦城的军队不少于战时。同时,还有许多难民羁留,城区难童成群,沿街号乞。民国34年9月15日,军民合作指导站裁撤。9月16日,成立县军运代办所,继续办理军运,下设民夫队,每保常设民夫1人。9月16~29日,供应民夫达2389名,较抗战期间有增无减。同时还遣送难民200多人出境。
  民国38年初开始,浦城驻军日增,原定2月3日成立军民合作总站,但总站长一职,县参议长章复心不愿兼任,延至20日成立,由副总站长、警察局长孙文杰兼任总站长。4月,驻军纷向县政府要求副食实物供应。迭经婉辞商洽,未获解决,势将决裂。4月19日,县政府原决定召开县银行筹备会的议程取消,改为讨论驻军副食差价会议。省令屠宰税附加50%,但不够补贴驻军副食差价,决定向殷商富户借积谷4000担,以补驻军2个月副食差价之需。4月中,陆军第五军过境,石陂乡公所奉命供应柴薪5吨、青菜2.5吨、稻草2.5吨,民夫80名。军队又临时索要猪肉332斤8两,柴薪、青菜垫贴15万元,猪肉每斤给价200元,而当时市价7200元。
  二、建立“民意”机构,进行“民选”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当局为标榜其“民主”,将建立民意机构和民选乡镇长作为地方自治的重要工作。民国34年11月6日,在浦城县临时参议会的基础上成立县参议会,由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担任参议长。在召开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上,参议长提出“各乡保民意机构率皆徒空名,未臻健全”,要求政府扶植,促进地方自治,乡镇长应即分期实施民选。民国35年11月1日开始至12月进行民选,但是在选举中弊端百出。当时民政科长在12月2日讲叙《办理选举的经过和企望》时,认为“此次产生出来保长、乡镇民代表及乡镇长,除少数者外,素质均不甚佳”,“有些地方选举都在一二人手里,为此似非真正民意的表现”。县参议员也指出:“各乡保民相当一部分在选举中大肆活动,威胁利诱,极尽操纵把持之能事,结果多不能适合人民之要求。”民国38年初,乡、保机构改选早已到期,但县政府只规定体仁、仙阳、忠信3乡镇进行改选,其他乡镇均改为委派,不再举行选举。
  三、地方自治建设
  开展民众组训 民国35年10月成立民众组训实施会议,并成立乡镇民众组训干部会议,保小组负责推行组训、督导、考核。并召集各级干部举行讲习会,研讨组训民众实施方案,还分区训练国民兵。民国36年3月,择定仙阳镇为民众组训实验区,在该镇仙东、仙南、仙西三保筹设农业生产合作社。开展民众组训其目的是在自治、生产、自卫三个方面加强统治,但实效不大。
  地方经济建设 抗战胜利后,浦城县政府力图恢复战后经济。民国34年11月16日,由县政府、三青团浦城分团、县商会出资接办三十二集团军的电气厂。是年,将修筑水利建设列为中心工作,至年底修筑工程13处,灌溉3475亩。民国35年2月5日,县政府召开农业座谈会,决
  定设立城郊、仙阳、富岭3个农业中心推广区,每个推广区特约农户100户为示范农户,还决定用本年度义务劳动服务修陂坝水渠,每乡镇至少制定一片有森林之地为森林保护区,但鲜有成效。县政府还拟办水力发电厂及造纸、锯木、碾米等工厂,因经费无着未能实现。民国36年7月31日,成立县经济委员会,又图标卖飞机场,将所得款拨充县建设事业费用,首先兴建水力发电厂,但无人承卖,各项建设亦落空。
  道路修筑 抗战期间,屡遭日机轰炸,城区几成荒墟,到处空坪,非石瓦壅塞,倾圮不平,即污秽堆积,错杂不整。乡保道路亦茅草丛生,崩溃不堪,桥梁损坏,渡船未造。民国34年11月,县政府派员测量城区街道,计划将街道放宽到10米,被炸区放宽为12米,由该地段业主依照店面占地宽度,照全段所需工资平均分配,缴纳筑路受益费。指定建筑界线,制定街市店面标准图样,公布施行,以整市容。民国35年4月3日,制定建筑乡村道路推进表,拟建乡村道路8条,共106公里。至民国36年,林森、府前、天长、中华等街道扩建完成,共1200余米。乡村建道路只完成仙阳至忠信、临江至新兴加宽到4米的路基工程,渔梁道路工程量完成80%。民国37年,城区恢先、体仁、中山、中正等段街道陆续完成,而乡村道路大部半途而废。
  “二五”减租 浦城农民历来受到高额地租剥削,无论丰歉均须纳租四分之三。民国23年7月,浦城农民代表就呈书请求省政府实行减租,但没得到采纳。民国35年6月19日,浦城县政府才奉到省令实行“二五减租”,规定耕地全面积的正产物收获额,地主得37.5%,佃农得62.5%。但是地主横生枝节,变换手法进行抵制,加之各级行政人员没有尽责,虽县农会努力推行,但农民得惠甚少。而且高利贷主趁旱潦之灾,进行高利盘剥,借谷一担,冬成倍还二担,或借谷一担,本息还三担,还更有甚者,穷农冬成所赚之谷,概归还借之不敷。农民代表向省政府要求严行取缔高利贷,称“二五减租之实施,不足富户之苛息”。
  四、行政缩编
  民国34年11月,县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上,参议员提出:“本县就人力、物力、财力在全省各县中不占首要地位,而乡镇之设立数量独多。为节省经费、减轻负担计,缩编乡镇实为当前要务。”民国35年10月,全县24个乡6个镇缩编为17个乡6个镇。民国36年,为节约经费,连续奉命进行调整机构,裁减人员。是年6月1日,裁减县级人员31人,公役4人,乡镇人员47人。10月16日,又裁减县政府人员15人,附属机关人员18人。为提高工作效率,成立浦城县政府设计考核委员会。县政府必须分月制定计划进度表,机关工作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按其组织法赋予的责任,以考核工作进度及效果,并组织乡政督导团。但都限于形式,仍然人浮于事、办事推诿,中饱舞弊之事亦常有发生。对乡镇造产经常督导,并将乡镇造产称为乡镇工作的要务,自治经费的命脉。但直到解放,乡镇造产仍是徒有其名。
  五、肃清烟毒
  民国29年,浦城县政府宣称烟民(吸鸦片者)已戒绝,为防止再吸,实行纵横切结。民国35年2月,县参议会又提出“彻底肃清烟毒案”。民国36年10月,浦城成立禁烟协会。是年12月开始至民国37年2月,派员调验烟民,除10名患病、老迈的烟民未到验外,其余全部到验。民国37年3月2日,县长应泽发出《告本县烟民书》,告示倘有服吸烟毒情事,非受死刑即无期徒
  刑。是年2月16日至4月10日,举行烟民总检查,分为7个检查区,行政人员会同保甲长挨户检查,经查验,没有发现有烟毒。
  六、违令征税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本当得到休养生息,但国民党当局为发动内战,征税不已。浦城县除征收中央、省的税收外,还不恤民众,巧立名目征收捐税,使得十室九空。
  抗战后,中央税收有增无减,民国34年营业税额达5000多万元,是民国31年的7倍。这年地方捐税也加重,11月,县政府以经费不敷,一次就向商富强征捐款1400余万元。是年,屠宰税附加军食差价停征,县政府又以提高县级公教人员生活补助费为名,将屠宰税率提高15%继续征收。还不顾省政府“未奉准前不得擅增”的指令,边具报边征收,至年底征收200多万元。省政府发现后要求从速依法纠正,但仍继续征收。浦城县政府违法强征,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县参议员在参议会上指出:“本县财政困难人所共知,惟开辟税源应宜合理合法,民众负担应求公平,员役中饱更宜防杜,财务管理尤宜严密”。虽然没正面提出,但弊端已见。民国36年3月,浦城县政府拟就《浦城县砖瓦捐征收细则》,年要征收300多万元。县参议会以“迹近苛细”,不予通过。是年9月,浦城县政府在征收田赋中,又违反粮食部田赋带征省、县公粮每元只能带征9升的规定,征收1斗5升。同时提出征收米谷出境乐输捐来筹集国民教育基金,还提出征收纸、木、油、薏米、莲子、笋干等特产乐输捐,以资抵补自治财政的入不敷出。县参议会指出“木材、土纸两种因受时局影响,销路阻滞。土纸为浦城仅有之手工业,欲求自荣,尚赖政府多加扶植。盖县纸厂之在战时倒闭,迄今尚未完全恢复,纸农生活迄未苏息”,认为上列土产以不征收乐输捐为宜。但在这年11月,县政府还是对纸、木、笋干、油土产征收乐输捐。同时,以“‘戡乱’期中,‘剿匪’中费用刻不容缓”为由,在屠宰税中每只猪税额加50%作“清剿”经费。省政府指令以屠宰税例法不得附加,要求由县举办因地制宜捐支应,浦城县政府即募收畜猪乐助捐作“清剿”经费。虽然捐税甚多,但公教人员的生活没有改善。浦城小学教师代表18人向参议会请愿中指出:“查抗战以后,政府明令建国首要教育第一,我浦闻风景从,固不后人,故于公粮照前多征6升,又议因地制宜捐之米粮食捐等等,莫不以教育名而推行。谁知诸事皆背道而驰,任教职者大多四壁萧条,一寒彻骨。”
  由于横征暴敛,加上连年歉收,供给浩大,造成物价猛涨。民国36年,县政府曾召开数次会议平抑物价。5月7日以后,物价涨落无常,县政府无能为力,不进行评议物价,物资也准许自由流通。民国37年,开始募收庞大的“戡乱”经费,增加各种税捐和税率,更引起物价高涨,法币及代之的金圆券均贬为废纸,以至经济崩溃。
  七、师生参加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浦城初、高中迁到水南。浦城一些警察恃势凌人,为非作歹,殴打群众,肆虐平民,学生每于街头巷尾目击此种情况,常抱不平态度。警察对学生由此怀恨在心,蓄意报复。警察故意向学生寻衅,屡屡藉故拘捕,以图泄恨。
  民国35年3月29日,是国民党法定的青年节,晚,中学生参加火炬游行。游行完毕,各中、小学学生前往公共体育场观看演出,行经警察局门外,局内警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并恶言相
  骂,大呼开枪。学生气愤至极,向警察局投掷石块。县长李和涛等3人闻讯,前来制止。初级中学校长吴承宣双手托住两个警察的枪杆,高呼不要开枪。但另一警察竟以短枪向门首外学生连放两枪,初二和初三各有1名学生的左下腿和右下腿股骨受伤。学生怒不可遏,继续包围警察局,高呼“讨还血债!”。当晚,浦中学生自治会散发《为本校同学无故被警察局枪伤呼吁书》。次日,浦城初级中学、简易师范、农业职业学校及青年补习学校全体学生举行罢课。4月1日,浦中校长吴承宣率领学生代表20余人到县政府请愿,在县长作书面答复,基本答应学生提出的条件后,4月2日各学校先行“忍痛复课”。但是县政府一面敷衍学生,一面将警察无故开枪击伤学生向上报告说是“误会冲突”,“警察失慎”。学生得知后,要求县长答复,县长含糊其词。4月3日上午,学生再次罢课。全城商人纷纷响应,实行罢市以支持学生。县政府会同县党部书记长、三青团筹备员及第三休养院院长和专署因公来浦城的科长、参谋各1人及学校校长等召集全城各界代表暨各同业公会负责人紧急谈话会议,各同业公会理事长、城区三镇的镇长参加。会上,县长李和涛和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以“防不安定分子意图捣乱社会治安”的名义威胁在座人员,查究商店停业“动机”。李和涛称:“如果再有捣乱分子破坏社会秩序、地方治安的非法行为,本人当尽我职守,严厉取缔。”第三休养院院长则以“因商店停市,乃恐地痞流氓乘机轰动,扰乱治安”为名,派出纠察队上街“纠查”。各同业公会理事长即表示劝令商店迅速复业。随后县长李和涛又到浦中训示学生及学生家长,称4月3日学生、商人行为是“反复要胁”,同时县政府发出布告,一方面称枪伤浦中学生一案中犯法的有关各警已扣押移送司法从严惩办,受伤学生黄时望已借农业银行轿车送到南平省立医院诊治,子弹已取出。继而威胁说:“目前国事紧张,‘匪’氛未靖,诚恐不法分子乘机捣乱,造谣生事,影响治安”,并警告各界人民“慎毋以身试法”。由于当局威逼、安抚兼施,分化瓦解。4日,全城各商店开业,学生感到惩治凶手、救治受伤同学等基本条件已达到,4日以后陆续复课,至6日,各校均正常上课。
  浦城高级中学自成立后,学校内部充满矛盾。浦城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控制学校的军训教官等一些教师,对校长多方掣制,把持校务,并派人到福州营钻,图任校长,引起一些年青教师的不满。民国37年9月,省派建瓯人方毓梓到浦城高中担任校长,即进行整理校务。不久与军训教官等人发生冲突,并越演越烈。是年12月8日上午8时升旗时,以旗杆绳丢失为导火线发生冲突,学生也参与,秩序纷乱。方毓梓恐有暴动之举,将学校钤印放入口袋,从后门离校进城,军训教官叶某及数十名学生紧追不舍,到南门后,方毓梓认为是学生暴动,向空鸣枪。事件发生后,引起轩然大波。方毓梓与叶某互相控告,方毓梓指责军训教官等少数人员“企图把持校务、勾结贪墨不遂,唆使学生包围”。军训教官亦指使浦城高级中学学生自治会反控方毓梓。12月10日,高级中学、浦城简易师范、农业职业学校、浦城初级中学等部分教员,以浦城县教育界主持正义同仁名义发出《告各界人士书》,又有12名教师署名发出《为维护地方教育,抢救浦高危机,敬告各界人士书》,指出这次事件性质是“在通衢闹市率领学生追殴校长的事件”。事件发生后,方毓梓住在教师严复圭家中。13日到校供职,但不久即去职。这次事件,表面虽是学校内部师生之间的冲突,其实质是青年教师反对县党部控制的斗争。
  八、国民党实行“清剿”、“戡乱”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人民渴望和平,但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消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
  民力量。民国34年8月30日,浦城县政府就执行省政府指令,将“肃反除奸”作为抗战胜利复员后的唯一目标,成立浦城县情报所,各乡镇设30个情报站,以明“奸伪”活动情况,便利“清剿”。9月,浦城辖属第四“绥靖”区。“双十协定”发表后,仍未停止对共产党领导的游击区域的进攻,第四“绥靖”区下令10~11月为“绥靖”时期,“绥靖”中,进行清查户口、严密保甲、组训民众,下令公务人员人人填写“自行检查奸伪连环保证书”,并严格联保连坐法。
  民国35年1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停战协议》,国民党当局对游击区域进攻暂停,但加紧发动全面内战的准备。2月,浦城县自卫中队增加一个独立分队。3月,暂缓执行停征一年的规定,开始征兵。7月1日,县乡同时成立清乡委员会,其后连续对游击区域发动军事进攻,全面内战开始。11月20日,国民党衢州绥靖公署浙赣闽边指挥所协同地方武装对江山、广丰、玉山、浦城四县边境游击区域实行“清剿”,限半月完成。12月在浦城境内建筑碉堡60多座,并实行宣抚、盘查、隔堵、清户、清枪、移民并村,但终不能如愿。民国36年3月,县参议会第一届第六次大会通过请政府明令讨伐共产党案。9月3日,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里,召开“戡乱建国”动员大会,发动各机关代表签名。9月22日,县参议会第一届第八次大会又通过拥护政府“戡乱建国”案,县参议会还分电各乡镇民代表大会,要发动民众,膺服动员法令。企图借民意机构,制造消灭共产党的气氛。在军事上,9月10日至10月10日实行清乡,并与浙江商定划区联防。是年还先后制定浦城县各乡镇保甲治安联防暂行办法,组织情报通报及实施办法,建立便衣队(旋改为宣导队)。这些都试图肃清共产党员及共产党武装。
  民国36年12月25日,国民党政府制定《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以“戡乱”为名,加紧镇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民主运动。同月,成立浦城县民众自卫委员会,并组编常务民众自卫大队,下设5个中队、15个分队、45个班。民国37年2月,成立浦城县“戡乱建国”运动委员会,此机构一成立就以筹募巨额“戡乱”经费为要务,规定全县粮户在田赋项下按本届田赋征收额每元募干谷7.5公斤,向商户按营业税征收额加募20%,要求3个月内募清。是年下达中央军征兵额达777名。6月23日,浦城县政府推行布鞋劳军运动,向每甲募集3双,12月又推行出钱劳军,劳军额达7亿元。这些都遭到人民的反抗。“戡乱”经费至6月份,浦城人民应者寥寥,只收到十分之一,6月24日,浦城县政府在这青黄不接将届之期,不顾人民的生活,下令在7月底收足,令警察局派警到城区挨户催缴,令自卫总队到各乡镇漏夜赶收,对延期不缴纳者,传府讯问。兵员征集至10月份才完成373名,浦城县政府命令各乡镇不得藉任何理由推延,还规定每户有兄弟二人以上适龄应征青年,不论是否中签都征服兵役。劳军鞋至次年3月,仅仙阳镇公所募缴42双,其余乡镇均以连年遭灾、地瘠民穷为由拒缴;劳军款也只收到金圆券72.18元。12月,当年兵额大多未处清,国民党当局为给内战补充兵员,又接到提征民国38年度中央兵额480名的命令,并限定一个月征齐,引起社会骚动。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后,民国38年4月1日,国共两党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同一天,浦城县政府也放出和平烟幕,将浦城县“戡乱建国”运动委员会撤销,改为浦城县自卫委员会,其组织比照“戡乱建国”委员会,仅改头换面而已。
  九、爱国游击战争
  民国34年10月,浦城中共组织根据中共华中局给福建省的指示,广泛宣传中共的和平、
  民主、团结的方针,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并在隐蔽活动的情况下,一面积极争取和平,一面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积极开辟和恢复游击区,发展组织和革命武装力量。民国35年初,浦南地区有114个村属中共建松政特委管辖,浦西地区有146个村属中共闽北特委管辖。其时游击队主力撤离浦城,少数游击队分散隐蔽,坚持活动。
  民国35年6月,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浦城游击区域军民结束武装退却,转入发动群众,开展爱国游击战争。中共闽北特委为打通与中共建松政特委的交通路线,便与省委联系,并扩大革命力量,在坪洋一带近10个村庄开辟工作,在祝甲市建立秘密交通站。次年3月,中共闽浙边地委书记陈贵芳、副书记张翼根据省党代会精神回建松政地区,准备在闽浙边开展游击战争,广泛发动群众反抽丁、反征粮及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建立和扩大游击根据地。行军至遂昌边界,遭到国民党军前堵后追、两面夹击,退到浦城前洋,并在前洋召开会议,会议确定爱国游击战争计划。会后,张翼等人在松溪、浦城、龙泉、庆元交界地区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建立以庆元崔上村为中心的游击据点。3、4月间,中共闽北地委机关迁到浦城山下、坪洋、北坑一带,在浦西南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活动地区扩大到附近十几个村庄,发动组织青年抗丁,参加游击队,捉恶霸地主,筹款解决革命经费,协助群众生产。还发展党组织,在北坑建立党小组。
  民国36年6月,中共闽浙赣区委城工部组织发展到浦城,中共福州第一市委委员真树华回浦城开展工作,成立城工部浦城党小组,真树华任组长。9月,党小组扩大为党支部,真树华任书记,与中共闽浙边地委接上关系,并属其领导。同月,中共闽北地委由于开展频繁的革命活动,被国民党政府发现,迁至江西上饶封禁山。民国37年1月,真树华奉命到达中共闽浙边地委工作,担任地直机关党总支书记。真树华对在城党员布置4项任务:打通浦城到上海的交通路线;在浦城到江山和浙赣铁路沿线建立交通据点;保持地委与省委的交通联系,从浦城经南平到福州建立交通线,并伺机发展党组织;筹集经费,在游击队活动区附近建立从小密到募岭头的据点。4月,真树华因城工部事件被错杀,使党的事业遭受损失。城工部浦城支部在与地委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继续照原部署,积极发展组织,坚持斗争。是年夏,浦城城工部支部派支部委员高展到浙江活动,先后在浙江金华、江山、衢县、遂昌、缙云、常山、开化、龙游、汤溪(今属金华市)等县发展一批党员。8月,建立中共浦城县临时工作委员会,还成立遂昌、龙游等县工委组织。民国38年2月,成立中共闽浙边城市工作委员会,在不知真树华被错杀的情况下,推真树华任工委书记,高展任副书记。同月,根据中共闽浙赣省委决定,中共闽浙边地委下设松(溪)浦(城)龙(泉)庆(元)和政(和)寿(宁)建(瓯)两个工委,松浦龙庆工委由地委副书记张翼兼任书记,率部沿龙浦公路挺进,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开展政治攻势,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城工部党员独立作战,面向农村,在富岭、浮流等地活动。在浮流乡农民中发展中共党员,并派员到国民党乡分队兵中做策反工作。4月,把浮流乡队兵武装掌握过来。
  1949年5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十一师解放浦城,次日,城工部党员带着已掌握的武装进城,随后,张翼亦率领游击队入城。从此,浦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开历史新篇。
  十、国民党策动应变,弃城逃跑
  民国38年4月底,国民党第九编练司令部情报科长陈达和特务姜守全到浦城与浦城组组
  长邓子熇制定应变潜伏部署。5月5日,国民党浦城县长应泽召开紧急“应变”会,决定在永兴设立临时县政府,5月10日,陈达再次召开紧急应变会议,将国民党浦城县自卫大队改组为闽浙赣边区民众自卫总队,下划4个纵队,准备上山为匪。并组织维持会,指派郭永槐为会长,刘祖惠为副会长,以图潜伏下来,坐探情报。
  5月6日,浙江省江山县解放,国民党第八兵团刘汝明部有两军之众经浦城溃逃。溃军所至,庐舍皆空,奸淫虏掠,无所不为,全县秩序大乱,公职人员、教职员、学生被俘为挑夫者不下数百人。这夜,城内大捕壮丁,保甲长奉命逢人就抓,被捕者二三百人。5月7日,军车如鲫,商店均不开门。5月8日,城内十之八九的人逃至西乡,而西乡的人又有逃至城内的。5月9日,县党部书记长章复心随交警四总队逃离浦城。5月10日,县长应泽与县职员及自卫队、警察逃至富岭。11日,应泽等人返回县城。当夜,有番号不明国民党军队经过浦城。12日清晨,应泽携县印,带自卫队四个中队及职员、警察往水北双峰溃逃。
  5月12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七军五十一师在政委崔子明、师长闵学腾的率领下,进入福建,抵达九牧。当晚到达浦城西郊,师部设在梦笔山等觉寺。13日凌晨,因国民党当局弃城逃跑,没受到任何抵抗,兵不刃血解放浦城。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