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供水 排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06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供水 排水
分类号: F299.24
页数: 2
页码: 608-6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蒲城县城乡建设的供水和排水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城乡建设 供水 排水

内容

一、供水
  据清光绪《续修浦城县志》载,县城供水水源有二:一源发自东边的越山,其一迳流经金鸡岭,过东门塘直出龙潭门,一迳流经直街到县衙前与北水汇流出金水桥(又名分水桥),注日月池;一源发自北边的横山岗,岗下距城3公里处有涌泉,俗名猴狲井,涌泉喷薄,曲流入城。清顺治前(1644~1661),北源水流已被阻塞为田。顺治七年,知县李葆贞主持疏浚工程,导涌泉入城,分为二流:一迳西流过学前,出西门;一迳南流过县衙前与东水汇流出金水桥,注日月池。居民将猴狲井称为李公井,后渐淤塞。雍正(1723~1735)间,邑绅祖德洪又捐资浚其泉,砻以巨石蓄水。后因建碓遏其流。乾隆七年(1742),知县李藩捐俸砌陂,恢复旧流:一引入学宫泮池,一引入县衙通南门。一二十年后,农民又架木贯沙石改为田。道光二十八年(1848)再疏浚,泉复涌,其后屡塞屡疏,至清光绪年间复塞。1957年再疏,未通。
  县城居民历来饮用井水、河水。1958~1974年,全县共改造水井1348口,新建水井53口。1977年开始安装手压机井,1979年10月在西岩烧鸡山建成自来水厂,以东风水库蓄水为源,日产水0.48万吨。自来水管道17.55公里,其中主管道7.5公里。管道呈树枝形,尚未形成环形管道,全年供水124.22万吨,其中工业用水63万吨。居民饮用自来水21000人,普及水率47.4%。1981~1985年,全县建机井抽水72处,手压机井3553台,改造水井1332口。1988年,全年供水总量152万吨,其中生产用水量84万吨,生活用水量68万吨;用水人口30100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62升。此外,城关各单位自备水源能力每日6990吨。
  二、排水
  明代,城内排水沟有市心街沟、回东岭沟、胜阳巷口沟、后街中沟、迎远门沟、烧帛巷口沟、燕尾巷口沟、军营巷口沟、铸炉巷沟、吊桥头沟、积水池、儒学前沟、新沟。
  清嘉庆后,城东排水沟有直街沟、横街沟、金鸡岭沟、九曲沟、花园衕沟、苏处衕沟、仙楼下沟,城南有市心街沟,城西有后街沟、胜阳巷口沟、回东岭沟、迎远门沟、烧帛巷口沟、燕尾巷口沟、军营巷口沟、铸炉巷沟,城北有儒学前沟、吊桥头沟、新沟。城南城北各建一池,以资蓄水。城南门左有日月池,集越山、横山泉。日月池又名湖塘,明崇祯(1628~1644)间,翼以栏杆,并种植桃李,后渐淤。清顺治七年、乾隆元年、乾隆七年、嘉庆十二年(1807)、光绪十六年(1890)、民国6年(1917)均行疏浚。城北有九曲池,原名积水池。
  民国16年,自仙楼下起至衙前,沟渠积污,政府在各条街道修建官沟,凡商店、住房都必须退入官沟以内。民国36年,城区沟渠诸多淤塞,污水不能畅流。民国37年,将疏浚沟渠列为国民义务劳动的任务之一,并指派泥水工人施工。至解放前夕,仍未疏通。
  1957年3月,县人民委员会拨款对主要街道阴沟进行疏导。1958年兴建五一三路和跃进路时,同时修建下水道:五一三路两边下水道共长4878米,宽1米,深0.8米,盖板长1米,宽0.4米,厚0.3米;跃进路两边下水道共长2564米,盖板规格与五一三路相同;爱民路下水道长404米,新华路下水道长290米。
  1961年,新建排水沟3500米。1981年修建清理下水道6000多米。1982年,县人民政府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街道居民疏浚,按段包干,但未彻底疏通。1984年修建下水道12条3448米。1988年,下水道总长度21.15公里,下水道服务总面积275.55万平方米,日排污水量1.35万吨,其中生活污水2360吨。城区污水排放几乎直接排入下水道,直流南浦溪,城区北部没有排水系统,污水注入环城河。近年环城河淤积严重,暴雨季节宣泄困难,淹及居住区。县政府制定城北环城河改造工程规划,工程造价46万元,改造后河道长2180米,宽6米,深3米,两侧河岸采用浆砌毛石砌筑,以便利县城北向排水,年底尚未开工。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