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06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垣
分类号: TU984.257
页数: 2
页码: 592-5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蒲城县城垣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城乡建设 城垣

内容

汉建元(前140~135)间,东越王馀善在境内筑城抗汉。汉元封元年(前110),馀善兵败,城废。
  据旧县志记载,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元守将岳承祖守县城,循汉旧址筑城。此城范围东至越王台,北包皇华山,南濒大溪,西堑深壕,广袤7里,辟有四门。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部将张指挥攻克县城后,以城太广阔不易守而缩东向的一半,改筑新墙。明洪武二年(1369)后,城墙废圮。洪武十二年,废城推平建民房。正统十四年(1449),筑土城抵御矿工起义部队。成化六年(1470),都御史滕昭巡抚至浦城,认为“此地为闽首邑,不可无城以守”。于成化九年九月始建,次年十二月告成。城长1800丈,高1丈9尺,宽3丈8尺,上立埠堞,下浚深沟。墙体外用坚石,中填以土。分列5个城门:东为金凤门(在龙头山首),西为迎远门、德星门,南为南浦门,北为拱北门。又附5个小门,以利通水。其后,万历间、天启间、崇祯间都有增修。明末,依堪舆之言,金凤门移建金鸡岭,仍称原名。
  清顺治四年(1647),依照旧城重修,重修后的城墙周9里13步,长1600丈,高2丈4尺,宽1丈2尺。次年,增设城铺40所,以南浦天关、地杰人灵、金凤来仪、越台嶂叠、华丰耸翠、拱北朝阙、万策遥临、德星序列、悦近迎远、奠安闽浙40字编号,派兵守卫。雍正二年(1724),金凤门由金鸡岭移建龙头山旧址。乾隆十七年(1752),邑人孟绣捐资重修全城2779垛口、9座城楼、9座炮台、9座卡房。嘉庆五年(1800)夏,洪水冲毁临南浦溪的城墙。嘉庆十五年,邑人祝乾封妻祝徐氏独自捐资修筑全城,由当时兵部侍郎(后为刑部尚书)祖之望监修。自嘉庆十五年冬开工,嘉庆十七年冬告成,共费银五万零四百两。修建后的城墙长1600丈,高2丈4尺,底宽2丈5尺,顶宽1丈8尺;建垛口3464个,炮座9台,卡房9间,地下室厅2处,堆房5间,石桥3座,照墙4处。大城楼5座:东为金凤楼,称朝爽;南为南浦楼,称瞰碧;西南有迎远楼,称寅饯;西有德星楼,称平秩;北为拱北楼,称通仙。小城门4座:东北为华丰门,东南为龙潭门,西南为登瀛门,偏北为太平门。城砖长36厘米,宽22厘米,厚11厘米,咸丰七年(1857),全面修治城墙垛口、城楼、炮台、卡房。咸丰八年,太平军攻浦城,激战中,城楼、卡房全部毁坏。光绪四年(1878)夏大水,登瀛门、龙潭门附近城墙各冲圮数十丈,随后重修。光绪二十二年,全城的卡房、垛口、炮台修建完整。光绪二十六年,洪水泛滥,龙潭门左城垣冲决数丈,迎远门外店屋扫荡成墟,城内幸赖城墙得以保全。宣统三年(1911),对城墙进行修理。
  民国元年(1912),将金凤门从龙头山移建金鸡岭,改称为万安门。民国2年,城关发生闹米事件,堪舆家将发生原因推为移城门所致,万安门复塞。城外百姓以交通不便,数次力争,万安门得以复用。民国20年,征集捐款,修理德星门段等部分城墙。至民国35年,城墙因年久失修,多处坍塌,缺口数处,城砖被人盗用,日见散失,污泥堆积,充作大路通行。县参议会认为“不从速修理,见全部报废,县岂削弱城区防务,一朝洪水泛滥,城区且有泽国之虞”,要求县政府从速修理。嗣后,成立修理城墙委员会,直至民国36年12月,分组招人承包修理城墙,但因经费困难拖延,未能完竣。
  1951年后,单位和私人擅自拆城墙占地建房。1963年7月,县人委组织调查组对拆毁城墙事件进行调查,对拆城墙的6个单位和几户居民进行教育,并索取赔偿费1550元。当月对北段城墙进行修理,长度计100多米。7月17日,县人委发出《关于严禁拆毁城墙的通知》,拆毁城墙现象被制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滥拆城墙或用其砖,或用其地的现象复而出现。至1988年仅存龙潭门、登瀛门两座小城门。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