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煤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93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煤炭
分类号: F424.0
页数: 1
页码: 379-384
摘要: 本节介绍了清代到1988年蒲城县煤炭业产量变化和经济产值情况。
关键词: 工业经济 煤炭 蒲城县

内容

清代,乡民在船山三图安国寺一带(今属九牧乡杉坊村)进行小量手工采煤,用于家庭燃烧。至解放初,仍有零星采煤。1958年4月,在九牧乡杉坊设地方国营浦城煤矿。5月3日生产出第一车无烟煤(原煤)。是时职工仅6人,11月增至80余人。有3个钻井、2个平井,全部手工操作,井内没有照明、抽水设备。当年产煤8210吨。1960年4月,开展煤铁生产大战,杉坊煤矿在梅山建成新井一处,建成5条竹滑道,总长8华里,7条木轨道,总长10华里,并采用手摇钻、活头镐挖煤。职工达450人,当年产量达4.53万吨。1961年调整时,煤矿停办。1970年贯彻“大打矿山之战”的指示,煤矿恢复,边基建边生产。至1974年基建结束时共投资83.73万元,建成煤井2处,拥有调度绞车、水泵压风机各1台,电煤钻2台,风钻4台,岩石电钻2台,设计能力为年产煤2万吨。1975年产量为1.1万吨,1977年产量最高达1.5万吨。1970~1979年,共产无烟煤6.47万吨,工业总产值104万元,亏损66.48万元。1979年工业整顿中,因亏本再度停办。1980年3月由九牧公社接办,当年产煤300吨。1981年起,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扩大规模,增加设备,产煤达1.5万吨。1988年有职工265人,年产煤4.16万吨,工业总产值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82万元,利、税、费11万元。
  1985年,古楼乡与江西省广丰县五都乡在坑口下珠洋联合开采煤矿,技术人员和工人27人,均由五都乡选派。古楼乡仅每吨抽取资源金4元、利润2元,当年采煤3000吨。至1988年,有职工47人,产煤8573吨,产值26万元,利润4万元。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