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92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行业
分类号: F424.0
页数: 34
页码: 374-407
摘要: 本章介绍了蒲城县工业行业结构种类。包括化工、冶金、电力、煤炭、机械、建材、木竹加工、食品、纺织、造纸印刷等。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结构 蒲城县

内容

第一节 化工
  一、概况
  清嘉庆间,浦城西乡曾产松烟。光绪三十年(1904),日本三五公司在浦城设樟脑局。光绪三十三年,英国人安巴乐到浦城建樟脑局,蒸制樟脑成功。至民国初,因樟树砍伐殆尽而停业。民国32年(1943),浙江省萧山人孙竹斋到浦城创办孙竹记松香厂,年产100吨,销往杭州、上海、无锡等地。民国35年,浙江人在富岭山路建松烟窑3个,生产松烟。民国37年,光大松香厂开业。因当时上海市场被美国M牌松香充斥,孙竹记转产香料兼营松香。后光大厂经改革提炼技术,所产的“飞虎”、“飞马”牌松香打入上海市场,与美国的“M”牌松香竞争。至解放前夕,全县有光大、孙竹记2家松香厂和4家松烟厂,年产松香265吨、松节油25吨、松烟75吨。
  解放初,县人民政府组织土产交流,由于销路打开,生产设备改进,松香、松节油、松烟的产量增加。1952年,松香厂发展到3家,松烟窑从4个粗烟窑发展到12个粗烟窑和7个细烟窑,年产松香517吨、松节油48.9吨、松烟261吨,产品大多销往上海、青岛、天津。另有肥皂厂2家,年产肥皂9600箱。是年孙竹记开始生产肥皂和矿烛。次年又增加香料生产。1954年9月3日,光大松香厂改名公私合营浦城松香厂,是建阳地区第一家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次年,孙竹记松香厂亦实现公私合营,改名县化工厂。转产香料、农药、化肥,松香归入松香厂生产。1956年,7家松烟厂亦并入松香厂,实行公私合营。1957年产松香1256吨、松节油227.09吨、松烟591.85吨、香料油10.59吨,全县化学工业的总产值达130.36万元。
  1958年在“全党动员,全民办厂”运动中,公社、大队兴办土农药、土化肥厂,多无实效,不久自行消失。1959年,继续以“土法上马”方法抓肥料和林产化工,生产细菌肥料、石灰氮、炭酸、松根油、栲胶、人造石油、醋石等,都因技术和设备原因,产品质量差,没有实际效益。1961年3月,县化工厂用无泵流程操作,试制硫酸成功。硫酸浓度达96%以上。全年共生产硫酸98.58吨、过磷酸钙94吨,初见成效。但到次年,过磷酸钙、硫铁矿、硫磺产品等在调整中停产,香料油、松香生产亦下降。1963年,县化工厂从野生植物中提炼出名贵的香紫苏油,质量超过进口产品标准,被轻工业部命名为“浦城香紫苏油”,列为全国八大高级香料之一。同年,县化工厂在区、乡办8个香料车间,建立山苍子基地6984亩,还增加桉叶油等新产品。1966年化学工业产值达60.63万元,新增硫酸锌、氧化锌、阻氧剂、油漆等产品的生产。同时,恢复硫铁矿、硫酸、过磷酸钙生产。
  1970年,抓工业转轨,批判支农吃亏论,发展化肥、农药生产,兴建硫铁矿、合成氨厂和春雷霉素车间,并列入全县重点工程。当年,纸厂利用废液生产胡敏酸〓肥料399吨,硫铁矿生产1198吨矿石,化工厂生产能力为年产硫酸1000吨,过磷酸钙2500吨。次年,生产春雷霉素(液)0.326吨。1972年,化工厂的香料车间和菌肥车间分别扩建为地方国营香料厂、地方国营制药厂,化工厂专门生产磷肥。永兴公社办活性炭厂、古楼公社建立松焦油厂。1973年合成氨厂建成,总投资323.78万元。当年生产6.8吨。1974年香料厂开始建立芳樟基地,当年基地面积170亩,开始采叶炼油。同年天然芳樟醇试制成功,当年产量4吨。1975年,硫磺厂建成并开始生产,年产硫磺625吨。是年开始生产药用活性炭,年产35吨。1978年,城关镇创办塑料厂。这年主要化学工业产品有硫铁矿、硫磺矿、硫酸、合成氨、碳酸氨、九二〇粉剂、骨粉肥、骨胶、1134树脂、井岗霉素、塑料制品、肥皂、松香、松焦油、松节油、活性炭、松香水、香料油等,年产值685.14万元。1979年,香料厂乙酸芳樟脂试制成功。从此开始生产合成香料。1980年,严重亏损的煤矿、合成氨厂停产(次年煤矿转产涂料,合成氨厂转产针织和锅炉),硫磺厂压缩限制生产。同年莲塘公社办制氧厂。是年,全国天然香料会议在浦城召开,浦城被列为全国四大香料基地之一。1982年,化工产品有较大增长,磷肥产量增长35.36%,井岗霉素增长317.59%,骨胶增长270.2%,活性炭增长87.37%,樟脑粉增长40.89%。是年,硫磺厂停产。林业化工厂的767针剂活性炭评为省优质产品,为浦城第一个省优质产品。硫铁矿开始扩建为采矿、精选合一的矿山,年处理矿石能力10万吨。次年,为发挥浦城硫铁矿的优势,磷肥厂也开始兴建年产普通过磷酸钙5万吨、硫酸2万吨生产线。1983年10月,五金厂兴建年产能力600吨的电木粉(酚醛塑料粉)生产线和年产能力100万只的胶木电器生产线,两项均于次年投产。1984年,767针剂活性炭被评为林业部优质产品,为浦城第一个部优产品。1986年,磷肥价格下降10.13%,而生产成本提高0.84%。由于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增加32.13%,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快103天,盈利仍达到9.6万元,比上年增加7.68万元。1987年,硫铁矿扩建工程竣工、磷肥厂硫酸生产线亦正式投产。同年,县饲料添加剂厂获省农业厅“兽药生产企业许可证”,为浦城首次获得许可生产兽药的企业。1988年,磷肥厂磷肥生产线投产,县生物化学厂与电木粉厂联合开发改性阻燃高级工程塑料获得成功并开始生产。是年,全县主要化工产品有硫铁矿、硫酸、磷肥、井岗霉素、饲料金霉素、松香、松节油、松焦油、塑料制品、香料油、樟脑粉、活性炭、电木粉。独立核算化工企业有21家,其中全民所有制7家,集体所有制14家,职工1945人,固定资产原值2889元,占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固定资产原值的26.3%。总产值3425万元,占总产值的29.77%。利润337万元,占总利润37.11%。利、税、费635万元,占总利税33.4%。香料、松香、饲料金霉素等还提供出口,创汇180万美元。
  二、主要企业
  县硫铁矿 县国营企业,矿址在山下乡屏峰山。宋代曾在此开采铁矿。矿山储量1237万吨,为全省之冠。1958年为屏峰铁厂。1961年停办。1970年,复建。1972年因故改建硫铁矿,年产硫铁矿13143吨(实物量,下同)。1974年起,逐步使用机械化开采,当年产量达27764吨。1979年,年产量达7万吨,产值252.36万元,创矿历史最高水平,列县企业榜首,被省石化厅列为十大重点企业之一,后因广东云浮大硫矿投产,浦城产品运距长,外运量骤减。1982年进行扩建。1984年开始安装全套选矿设备,以减低运输成本。1987年扩建工程完成,共投资614万元,年产原矿能力由5万吨提高到10万吨,日精选原矿300吨。1971~1988年,共采硫铁矿61.94万吨。1988年末,职工269人,固定资产原值808万元,年产矿29583吨,产值104.91万元,利润6万元。
  县林业化工厂 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城郊三里亭。1954年9月由私营光大松香厂改为公私合营浦城松香厂,年产松香1272.7吨、松节油143吨,并建58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松香车间1座。1959年改名综合化工厂,开始使用方形活性炭活化土炉生产活性炭,年产25吨。1961年开始,因脂树减少,松脂不足,产量渐降。1962年仅产松香236.05吨,且质量下降,特、一级比重从29%下降到23%。1964年松香产量骤升,达1075.57吨,比上年增长138.54%。1965年,职工达130人,松香产量达1259.46吨,特、一级产品比重达86%。1966年改为国营,增加年产1000吨的氧化锌沸腾炉1座,当年即产氧化锌1.19吨。1971年划归生产建设兵团十四团管辖,改称林业化工厂。增加年产2400吨的水泥造窑1座、水泥球磨机2台,开始生产水泥。1972年水泥停产,两年共产水泥353.49吨。1973年,增加2个年产1008吨的松香蒸馏锅,采用蒸气炼松香连续加料的生产工艺。是年松香产量达1361.85吨,次年达1374.10吨,为浦城松香生产的最高年产量。1975年,十四团撤销,划归县管辖。这年,新建1座年产150吨的活性炭多管炉,利用生产松焦油的干馏炭为原料,生产药用活性炭,当年产量达35吨,次年产量增加到152.79吨。1977年,调整产品结构,以生产活性炭为主,同时生产松香、松节油、松焦油、松香水、松柴油。这年,松香产量为699.03吨,比上年减少32.56%;活性炭产量达274.38吨,比上年增加79.51%。1981年,767针剂活性炭投产,并建400平方米的检测楼,实行三级检测,1982年创省优质产品,1984年又被列为林业部优质产品。厂制定的《松焦油质量标准》被列为省优秀的企业产品标准。1988年,高脱色活性炭研制成功,系国内首创。后颗粒炭、黄金浮选炭、过滤活性炭相继研制成功。这年6月,活性炭车间创优QC小组被地区推荐参加国家级优秀QC小组评选。1988年,全厂职工353人,固定资产原值236万元,主要产品活性炭1200.03吨。松香334吨,总产值512.04万元,利润37万元,利税93万元。
  县磷肥厂 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西郊梦笔山路。1955年,由私营孙竹记松香厂转为公私合营,更名县化工厂。生产化肥、农药、香料。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由各公社集资15万元,从江山街迁往今址,建成3座砖木结构的厂房,建筑面积1446平方米。1960年过硫酸钙投产,含钙量16%以上。1961年产硫酸98.58吨,磷肥94吨。同年因当地农民不习惯使用而停产。1965年,新建全地区首家年产2000吨的小土接硫设备。10月,恢复过硫酸钙生产。1966年产硫酸529.48吨、磷肥1117吨。1968年又再度停产。1970年,把原有设备改造成日产20吨的化成室和磷肥混合锅。这年产硫酸991.8吨、磷肥2386吨。1972年香料、农药车间迁出另建新厂,该厂专门生产磷肥,并建日产100吨的旋转化成室,当年硫酸产量达1500吨。1973年新建年产2万吨的磷肥车间。1975年,改名磷肥厂。1983年,扩建年产磷肥5万吨、硫酸2万吨的生产线。1985年,获得化工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1987年10月进行扩建,硫酸生产线正式投产。1988年9月,磷肥生产线正式投产。扩建工程共投资939万元,成为建阳地区磷肥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1988年,职工396人,固定资产原值926万元。主要产品磷肥3.21万吨、硫酸1.06万吨,总产值336.96万元,利润51万元,利、税、费56万元。
  县香料厂 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西郊梦笔山路。前身是县化工厂香料车间,曾生产过月桂油、山苍子油、芳樟油、山樊油、竹节茶油、桂皮油、香紫苏油、桉叶油、洋茉莉醛等香料油。1972年,独立核算,称浦城香料厂。1973年,试制芳樟醇成功。1974年迁出建厂,并建立芳樟基地170亩,建成国内先进的高效自动出料分馏塔。同年10月用芳樟叶炼油试验成功,香料油产量达159.11吨。1975年,大规模人工培植芳樟树,扩种1181.02亩,大量用芳樟枝叶炼油,改变砍树挖根炼油的方法。1978年,乙酸芳樟酯试制成功,开始生产合成香料。1986年,开发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要,至1987年与外地科研部门联合开发出10个新产品,其中二氢月桂烯醇、环烯腈、新铃兰醛、柑青醛4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新铃兰醛和柑青醛被确定为国内市场先进新产品;桉叶油和乙酸芳樟酯质量评为全国第一名;乙酸芳樟酯评为省、部优质产品。这年,芳樟醇采用美国标准进行生产。1987年,芳樟基地扩种1124.5亩,香料基地达7124亩,采集芳樟叶120.5吨,香紫苏茎叶40.5吨。1988年,桉叶油获得省、部优质产品称号。研制出鸢尾香脂,改变此类产品长期全赖进口的局面。这年,厂房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09万元,职工226人,产值1001万元,其中出口产品产值212.21万元,是全县第一个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利润77万元,利、税、费140万元。
  县生物化学厂 县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厂址在南浦镇仙楼路。1970年在化工厂办春雷霉素车间。次年生产春雷霉素(液)0.326吨。1972年3月分出建县制药厂(后改称微生农药厂)。1975年6月起先后始生产九二〇粉剂、井岗霉素、中成药、7216杀虫剂等。1985年,井岗霉素获省优质产品,并开发饲料金霉素生产。1986年开始试行目标管理,完成转产饲料金霉素的技术改造项目,当年生产310吨。这年12月更名为生物化学厂。1987年,改革工艺,用蔗糖代替葡萄糖和蛋白胨生产饲料金霉素,每生产1吨金霉素可节约191.74元。这年健全和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实现利润100.8万元,成为全县第一个创利百万元的企业。这年还创新产品四环素粗碱,国内首创产品8010杀虫菌粉。1988年,获得全县第一家无泄漏工厂的称号,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这年职工269人,固定资产原值348万元,主要产品饲料金霉素540吨,工业总产值825.18万元(其中出口产品产值373.92万元),实现利润148万元,利、税、费190万元。
  第二节 冶金
  浦城冶金工业开创早。宋代,先后开采的矿场有潘家山、通德、蕉溪、筋竹、余生、余桑、因奖、管查、毛源、宝兴等10个,这些矿场在宋代就相继停废。今发现管查场遗址有矿洞100多处、冶炼场2所,能用加铅法将银、铜分离。明代矿冶颇盛:洪武元年(1368),铁坑梅岭坞和杨村水门母坑各有一规模颇大的铁冶,每炉炉工多达500~700人;永乐五年(1407),朝廷遣官开发马鞍、葛洋、黄恭3坑银铅;永乐十二年废葛洋坑,新开棠岱坑,在棠岱坑开通水垄(排水系统),达到“风顺火明”,提高采矿效率;宣德间(1426~1435年),开发杨树、石崖、石牌、吴山4坑,此外还开发大际、杨梅岭、陈伯、竹施、横缝、山榉林、福罗、斗潭、长洋9坑。明末清初,因已采坑场资源枯竭,遂填塞坑场以防矿工相聚起义。清代矿冶业基本停歇。民国期间,仅部分乡民分散开采铁矿或洗铁砂,为城区铁匠提供原料,部分销往衢州、建瓯等地,全县仅2座铁炉。民国期间产铁42吨。
  解放后,开采的矿山有铁、铜、萤石等。
  铁矿 浦城解放初,仍然是部分群众分散开采铁矿,1949~1957年仅产铁382吨。1958年7月,永兴始建喇叭炉炼铁。9月11日中共南平地委在永兴召开全专区炼铁现场会,推广青竹土喇叭炉。接着实行“以钢为纲”,大搞群众运动,全民大炼钢铁,中共浦城县委成立钢铁指挥部,各公社成立炼铁兵团,不断抽调农业劳力洗铁砂,烧木炭,建土喇叭炉炼铁。随后建起屏峰铁矿和屏峰铁厂。9月24日至11月6日,连续掀起三个炼铁高产周。县社两级都在屏峰采矿炼铁,建炉120个。11月10日,县委钢铁指挥部发布决战动员令,提出一切为“钢铁元帅”让路,全县集中10万劳力投入炼铁。全县有土喇叭炉2948个、土高炉37个。至12月底,共产土铁5070.33吨,土钢30.57吨。劳动力集中炼铁,影响秋收。又因洗铁砂冲压稻田11968亩。1959年继续贯彻“以钢为纲”的方针,生产土铁4171.96吨。1960年产土铁3600吨。1961年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社办的铁厂相继停办。此后,仅有零星小量生产,是年仅产土铁147吨。1966年减为57吨。1970年计划复办屏峰铁厂,投资10万元,拟建高炉2座,年产铁150吨。但至次年,投资超过10万,仅建成一个炉,未正式投产。1972年停止复建屏峰铁厂,改建硫铁矿。
  铜矿 197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在浦城管查成立“铜矿建设指挥部”。次年10月试产。1972年8月正式投产,职工461人,固定资产净值215.73万元。矿山采用平洞开拓,浅孔溜矿法采矿,药剂浮选,最终产品为精矿粉,运往邵武冶炼厂(1984年后运往云南冶炼厂)冶炼。1973年铜矿改属福建省冶金厅。日采矿能力250吨,选矿能力80吨。1975年,有各种凿岩机24台,装置每小时处理矿石20吨的D400×600型“老虎”和19~62型圆锥破碎机各1台、日处理矿石250吨的球磨机1台、单轴分级机和浮选机各2台等选矿设备,日均选矿能力提高到204吨。1983年产铜精矿含铜量389吨,实物量1840.93吨,日采矿综合能力250吨,为铜矿年产最高值。建矿至1986年,共投资754万元,共采铜精矿含铜量3741.96吨,实物量18676.36吨,亏损38.64万元。1987年起,资源枯竭,产量骤降。至1988年,两年共采铜精矿含铜量205.69吨,实物量885.38吨,产值165万元,亏损70万元。全矿职工174人,固定资产原值472万元,净值114万元。
  萤石矿 1958年在大炼钢铁的同时,兴办萤石矿,但未能投产。此后时办时停。1962年,建成西岩萤石矿,次年停办。1966年恢复生产,次年又停产。1962~1966年共产萤石1159吨,1972年复办,1978年停办。1982年由公社复采萤石。1984年转仙阳小仁风开采。
  其它矿 1958年曾办铅锌矿,未能投产。1966年生产锌精矿1366吨,次年停产。1979年富岭圳边开采钨矿,当年生产钨矿10吨。1986年开发银场铅锌矿。1988年仙阳镇山际开采叶腊石矿,当年采矿30吨。
  1988年,乡镇以上冶金工业有省办管查铜矿,乡镇办富岭镇圳边钨矿、仙阳镇山际叶腊石矿、永兴银场铅锌矿。独立核算冶金工业总产值108万元,占总产值的0.94%。职工303人。固定资产原值489万元。年产钨矿石5吨,铜精矿含铜量115吨、实物量503吨。铜矿全员劳动生产率2615元/人,钨矿和铅锌矿的劳动生产率为4488元/人。冶金工业总亏损43万元。
  第三节 电力
  一、发电
  民国25年(1936),福建省建设厅派工程师查勘县城南浦溪流,拟建水电站。后未实施。民国33年7月,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部驻浦城时,随带50匹马力发动机及27千瓦发电机各1部,9月在水南设立电灯厂。抗日战争胜利后,三十二集团军司令部撤离,浦城官商各半集资400万元,购进该发电设备。民国35年2月正式接办,改称青年电气厂,有员工25人。民国36年6月,县政府拟募集50亿元兴办装机220千瓦的柘溪水利发电厂,但省政府认为已有青年电气厂,因而中止。民国37年8月,县政府将官商合办的青年电气厂改由政府独办。是月,电机过载烧毁。
  1950年,县人民政府接收官办电厂为地方国营浦城电厂,组织工人修复发电机组。3月3日(元宵节)正式发电。1952年发电量达4.25万千瓦时。1954年安装100匹马力木炭动力机带动68千瓦发电机,年发电量9.16万千瓦时。浦城汽车保养场自备有55千瓦的发电机组。1956年发电量达13.75万千瓦时,发电设备平均利用时数1838小时,木炭耗用率为0.98公斤/千瓦时。
  1957年8月1日,装机25千瓦的仙阳水电站建成投产。同年建成10千瓦的下沙水电站。1958年,已施工或准备施工的水电工程达212处,可装机6000千瓦。8月,建成装机20千瓦的临江水电站。10月,建成装机10千瓦龙下水电站,为屏峰钢铁基地服务。是年底连同火电站实际建成4处,装机132千瓦。1959年相继建成5千瓦永兴水电站、12千瓦九牧水电站、20千瓦
  富岭水电站和68千瓦石陂西坑水电站。10月,县电厂新增第二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43千瓦,发电量达68.76万千瓦时。1961~1962年利用东风水库蓄水发电,分别建成104千瓦的莲塘水电站和2×160千瓦的西岩水电站,两电站的电送往城关,县电厂的火电设备改为备用机组。1966年,县电厂有4台发电机组,装机588千瓦;公社办电站12处,装机213千瓦;生产大队办电站17处,装机139千瓦。全年发电量119.39万千瓦时,其中:水电111.58万千瓦时,火电7.81万千瓦时;县级电站发电量82.46万千瓦时,农村电站发电量36.93万千瓦时。1967~1968年,仅县电厂增加装机115千瓦,农村电站没有发展。
  1969年11月,县革委会把电力建设列为重点,动工兴建城关电站和七一电站(后改名旧馆电站)。是年,农村电站由上年的36处增加到65处,装机由452千瓦增加到809千瓦,发电量由42.52万千瓦时增加到85.96万千瓦时。县电厂115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并网发电,作调急调峰使用。1971年12月,城关电站2×125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1973年12月,旧馆电站2×800千瓦发电机组并网发电。1974年,旧馆电站又新增2×800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达3200千瓦,为全县最大的电站。是年,全县发电量达1046.03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6.61%。其中:水力发电达1024.3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5.09%;火电21.65万千瓦时,为上年的9.32%。农村发电量313.66万千瓦时,公社办的电站达17处,装机713千瓦;生产大队办的电站达112处,装机1993.6千瓦。
  1979年,龙岭下水库坝后电站2×200千瓦和下墩电站2×320千瓦发电机组投产,全县装机容量达10351.1千瓦,首次成为全国小水电装机容量超1万千瓦的先进县。发电量达2093.91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15%。其中水力发电达2078.3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35%;农村电站发电达647.4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4.51%。公社办的电站达27处,装机1680千瓦;生产大队办的电站达212处,装机4312千瓦。
  1980年火电厂2×500千瓦发电机组投产,为全县最大的火力发电站。是年,全县投产的水力、火力电站装机容量2859千瓦,是全县电力投产最多的一年。1981年建成2×400千瓦的小溪电站、125千瓦的垄后电站。1983年建成250千瓦的水北街茅洲电站。1984年建成500千瓦的管厝溪南电站、650千瓦的石陂山后电站。1985年建成250千瓦的岩谷井电站。是年,全县有电站221处,装机容量17700千瓦,其中县办电站10处,装机9050千瓦;乡镇办电站24处,装机3345千瓦;村办电站187处,装机5305千瓦。全年发电量3501.15万千瓦时,其中县办电站2541.35万千瓦时,乡镇、村办电站959.80万千瓦时。1986年7月,高坊水库工程开工,水库建成后最大库容2905万立方米,经三级开发可装机9000千瓦。旧馆电站新增800千瓦机组1台,该电站总装机达4000千瓦。同年12月20日,火电厂新增的1250千瓦柴油发电机并网发电,供调峰枯水用电。县办电站装机达10260千瓦。是年还建成125千瓦的福禄水电站。但由于降水量、河流水量减少,年发电量只达3208.83万千瓦时,比上年减少8.35%。1987年7月,万安乡岩谷并电站第三台20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发电。全县装机容量达20398千瓦。1988年,小溪电站新增400千瓦机组1台,总装机达1200千瓦。全县有电站253处,装机容量20794千瓦。其中县电站11处,装机容量10910千瓦;乡镇电站25处,装机4425千瓦;村办电站217处,装机5459千瓦。100千瓦以上的电站30处,其中500千瓦以上的电站8处。年总发电量5949.73万千瓦时。其中县办电站3741.65万千瓦时,乡镇办电站1330.28万千瓦时,村办电站877.8万千瓦时。
  二、供电
  民国33年,国民党三十二集团军建成的火力发电厂,主要为军队服务。民国35年2月,官商合办后,供电范围在城关几条主要街道。由于发电机不胜负荷,又是直流发电机,不适于电灯供电,因此灯光不明,一个月只供电10余天。
  1957年,仙阳、下沙相继建成水电站,第一次向农村供电。1958年,9个公社所在地均用上水电或火电。1959年,县电厂增加1台75千瓦火电机组,因周波不同,实行单机分区分段供电。1962年,西岩电站投产,与莲塘电站并网送往城区,建成6千伏线路及配电用电的供电系统,城关开始全日制供电。1973年12月6日,旧馆电站以35千伏送电至临江变电所,然后以10千伏向临江合成氨厂供电。同时,35千伏由临江到古楼管查铜矿送电线路和变电所投产运行。1976年4月,临江至城关的17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送电成功,并与城关线路并网。城关电网由6千伏改为10千伏,线路分为10千伏、35千伏及400伏三个等级,调度中心改在城关东郊变电所。1978年,旧馆电站与县电厂合并为浦城电力总站,实行发电、供电合一。次年,电力总站撤销,发电、供电机构分设。1979年,龙岭下坝后电站发电,向硫铁矿供电。下墩电站建成后,直接升压35千伏与临江变电所并网。是年,全县高压线路323公里,低压线路940公里;变压器159台19070千伏安,其中35千伏变电所6座9台8370千伏安。1980年,成立供电公司,向发电站购电,通过联网售给用户。东坑水库坝后电站、小溪电站及东坑二级电站除向附近村庄供电外,分别于1980、1981、1984年通过10千伏联络线送入上同35千伏变电所升压为35千伏,送到浦城东郊变电所,形成以水电为主的县电网。是年合成氨厂转产,电力紧张有所缓和。1985年供电公司改为电力公司,对城关居民实行总表安装,线损下降到13.19%。是年,全县有高压线路559公里。其中35千伏线路103公里,低压线路1131公里,变压器容量232台15639千伏安,联入县电网的电站12处27台8385千瓦。平均售电成本每千度83.19元,平均售电价格每千度106.36元。城区设16条专用线路,30多台公有及专用变压器。县电网水电7210千瓦,火电2250千瓦。由于调节能力差,雨、旱季发电能力悬殊,丰水期县网丢水浪费电量1500万千瓦时,农村电站弃水损失电量1000多万千瓦时。1986年7月25日开始对城关部分厂矿和民用电采取限电措施。至12月,电网水电只能输出610千瓦,月发电量120万千瓦时,只占正常所需用电400万千瓦时的30%,全年缺电达900多万千瓦时。这年,县电网发、购电量2331.26万千瓦时,售电量1781.47万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76.4%,线损、厂用电和厂自售电占23.6%。1987年,由于1250千瓦火电机组投产,县电网发、购电量达到3189.73万千瓦时,售电量2530.44万千瓦时,占发购电量的79.33%。
  1988年8月27日,崇安东溪至浦城莲塘110千伏高压输电线工程竣工,全长56公里,县内总长26.9公里,升压到110千伏电压运行,最大输电能力2.5~3万千瓦。当年按35千伏运行,最大输电能力3000千瓦。县电网与崇安县电网以35千伏电压联合运行,按合同崇安每年可向浦城送电900万千瓦时。是年全县售电量4783.72万千瓦时,高压线路745.56公里,低压线路1218公里;变电所10座主变10台,容量共1092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35/04千伏3台570千伏安,3~10/04千伏260台15700千伏安。
  三、用电
  浦城自有电厂起至1957年,主要为县城居民照明用电。1958年,龙卞建成10千瓦水电站,供屏峰钢铁基地使用。其后工业用电逐年增加,至1966年,县城用电77.07万千瓦时,其中城关县办工业用电50.5万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26.57万千瓦时;农村用电42.93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6万千瓦时,加工用电2万千瓦时.有46个生产大队通电。1970年,农村电站增多,农村用电量达91.9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9.53%;已通电的生产大队达87个,比上年增加55.36%。1972年,农村加工用电显著增加,达20.24万千瓦时,是1971年的10倍多。1973~1974年,旧馆电站4台机组相继投产发电,主要供合成氨厂与铜矿用电。这年,县城用电472.02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360.02万千瓦时;农村用电326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10.5千瓦时,加工用电40.98万千瓦时。已通电的生产大队167个,生产队1172个。1976年,农村用电迅速增加,达642.53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6.23万千瓦时,加工用电94.92万千瓦时,有230个生产大队、1736个生产队通电。随着工业的发展,枯水期供需矛盾增大。1980年建1000千瓦火电厂,主要供给工业用电。1985年,城区用电总装容量12159千瓦,其中工业5420千瓦,生活等6739千瓦,县城年总用电量为1889.86万千瓦时,农村年总用电890.15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76.05万千瓦时,加工用电271.69万千瓦时。由于家用电器的增加,每天6~8时、11~13时、18~22时这三段时间形成用电高峰期,特别是18~22时用电负荷已超过县电网发电能力。由于电压低而引起要求供电质量高的工厂跳闸。1987年,由于1250千瓦火电机组投产,工业用电达1796万千瓦时,比上年1143万千瓦时,增加57.13%,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用电需要。全县电网最高负荷为7500千瓦,年平均负荷为3641千瓦,平均每月售电量62.4万千瓦时,售电量277万千瓦时。这年生物化学厂7月份最高用电为73.44万千瓦时,一般正常用电均在55万千瓦时左右;磷肥厂最高用电是11月份,52.08万千瓦时。而县最低发电月份发电量不到50万千瓦时。1988年,全县288个村委会中有283个通电,通电率为98.26%;全县农村居民89141户,已通电85710户,通电率为96.15%。农村用电设备有8400千瓦,其中乡镇工业用电设备3400千瓦;县城用电设备11980千瓦,其中县办工业用电9080千瓦。这年农村用电1323.82万千瓦时,其中排灌用电120万千瓦时,乡镇工业用电581.17万千瓦时,乡村居民用电622.65万千瓦时。县城用电3201.72万千瓦时,其中县办工业用电2417.55万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734.15万千瓦时,其他用电50.02万千瓦时。
  四、重点电站
  旧馆水电站 县属国营企业,原名七一电站。为径流开发电站,单机容量800千瓦,总装机容量4000千瓦,均居全县首位。位于南浦溪下游,旧馆村上游2.3公里。集雨面积2498.53平方公里,最大流量每秒5000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8立方米。1969年列为省投资重点工程。1969年11月动工兴建,拦河坝为浆砌块石重力坝,高17米、长130.5米,有效水头13米,坝顶溢洪道装有8扇6.3×10.5米弧型闸门,用8台电动启闭机操作。1973年12月,装机2台1600千瓦。1974年续装2台容量1600千瓦。1975年并入县电网。1986年续装机1台800千瓦。至此,工程全部完成,总投资687.5万元。自建站至1988年底,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每年4527时,总发电量16788.73万千瓦时,上缴利润355.22万元。1988年末,职工126人,固定资产原值610万元。全年发电1992.42万千瓦时,占县电网发电量53.25%,占全县发电量33.49%,总产值99.85万元,利润52万元。
  城关电站 县属国营企业,站址在南浦镇龙潭门路,为径流开发电站。1970年6月动工兴建,拦河坝设在南浦溪沿村河段,为重力坝,长98米,高4.6米,集雨面积629平方公里,引水渠长2.2公里(其中“红旗洞”隧洞长120米,高5米,以每秒8立方米流量引入前池),设计容量500千瓦。1971年12月,装机2台共250千瓦。1973年12月及1974年5月,又各装1台125千瓦,工程总投资92万元。年平均利用率4000小时,机组满载实际出电力400千瓦,电力升压至10千伏并入县电网。自建成至1988年底,共上缴利润14.37万元。1988年末职工53人,固定资产原值106万元,全年发电量188.52万千瓦时,总产值9.83万元。
  小溪电站 国营企业,站址在官路乡河村,因截小溪之水得名。1977年2月由县水电局与九牧公社合资兴建。1981年12月建成投产,后直属县水电局管辖。主体工程是混凝土拦河大坝,高15米,上游集雨面积20平方公里,蓄水22.5万立方米。坝后电站装机40千瓦,发电供应近区,属乡办。一级站建于渠道3.2公里处,落差220米,水流量每秒1立方米,装机3台1200千瓦。二级站(官路乡办)在电站以下3公里处,水头40米,装机1台125千瓦,电力除供给官路乡、九牧乡外并入县电网。工程总造价137万元。设计年发电量420万千瓦时,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3800时。自1982至1988年,发电2384.55万千瓦时,盈利38.19万元。1988年末,职工45人,固定资产原值164万元,全年发电503万千瓦时,年产值24.85万元,盈利8万元。
  西岩电站 该站包括西岩、莲塘2个电站。西岩电站位于东风水库总干渠4.8公里处,莲塘电站位于右干渠末端莲塘村。1960年8月东风水库大坝工程完成时,即行修建。1961年7月建成莲塘电站,该站跌水落差20米,装有从奥地利引进的半自动控制水位调速器的104千瓦电机1台。西岩电站1962年建成,水流量每秒2.1立方米,跌水高度为25米,装机2台共320千瓦。1967年将西岩电站中1台160千瓦发电机组改为256千瓦,使装机容量达416千瓦。西岩、莲塘电站总投资93.6万元,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平均为2846小时,年发电150万千瓦时。两站建成后,并网用6千伏高压线路输送到城关水南。1988年末,共有职工88人,固定资产原值35.4万元,发电179.14万千瓦时,产值17.88万元,盈利1.57万元。
  第四节 煤炭
  清代,乡民在船山三图安国寺一带(今属九牧乡杉坊村)进行小量手工采煤,用于家庭燃烧。至解放初,仍有零星采煤。1958年4月,在九牧乡杉坊设地方国营浦城煤矿。5月3日生产出第一车无烟煤(原煤)。是时职工仅6人,11月增至80余人。有3个钻井、2个平井,全部手工操作,井内没有照明、抽水设备。当年产煤8210吨。1960年4月,开展煤铁生产大战,杉坊煤矿在梅山建成新井一处,建成5条竹滑道,总长8华里,7条木轨道,总长10华里,并采用手摇钻、活头镐挖煤。职工达450人,当年产量达4.53万吨。1961年调整时,煤矿停办。1970年贯彻“大打矿山之战”的指示,煤矿恢复,边基建边生产。至1974年基建结束时共投资83.73万元,建成煤井2处,拥有调度绞车、水泵压风机各1台,电煤钻2台,风钻4台,岩石电钻2台,设计能力为年产煤2万吨。1975年产量为1.1万吨,1977年产量最高达1.5万吨。1970~1979年,共产无烟煤6.47万吨,工业总产值104万元,亏损66.48万元。1979年工业整顿中,因亏本再度停办。1980年3月由九牧公社接办,当年产煤300吨。1981年起,全面实行承包责任制,扩大规模,增加设备,产煤达1.5万吨。1988年有职工265人,年产煤4.16万吨,工业总产值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182万元,利、税、费11万元。
  1985年,古楼乡与江西省广丰县五都乡在坑口下珠洋联合开采煤矿,技术人员和工人27人,均由五都乡选派。古楼乡仅每吨抽取资源金4元、利润2元,当年采煤3000吨。至1988年,有职工47人,产煤8573吨,产值26万元,利润4万元。
  第五节 机械
  一、概况
  民国初,浦城有铸锅作坊5处。民国19年(1930)前后,浦城开始生产木杆称。民国20年前后,“萧参枢”、“法天机”等2家开始从事钟表修理。民国25年,全县有铁器业6户16人,修表业1户2人,五金业10户12人,金银首饰业47户94人,制秤业2户3人。民国36年1月,汤越开设泰康修理厂,有皮带车床1台,从事机械修理。解放前夕,铁器业有9户18人,修表业有3户6人,五金业有11户14人,制秤业2户3人,金银首饰业13户。从业店主和工人大多是外地人,尤以浙江永康人为多。铁器业以李荣昌店、五金业以徐三太店为著。此外,还有一批走乡串户的打铁匠、打锁匠、磨剪刀匠。
  1950年,机械业有较大的发展,铁器业有66户98人,五金业有54户94人,修理自行车、钟表业有34户38人,制秤业有2户3人,共计156户233人。其中城镇102户166人,农村54户67人。是年机械工业产值为5万元。1952年6月,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在浦城成立保养场,担负汽车的小修、一保、二保。1953年1月,成立铁器生产合作社,是全县第一个机械行业合作组织。次年,成立五金社。1956年,城关有铁器社、五金社、修理自行车、钟表社,共134户。铁器社添置皮带车床2台、打眼机1台。同年成立公私合营浦城机器厂。机械工业产值达20万元,比上年增长33.33%。次年增长到27.43万元。
  1958年4月,铁器社转为地方国营,称为农具厂;五金社、修理自行车社、公私合营浦城机器厂合并,称为地方国营浦城机器厂;浦城保养场改称为浦城保修厂,开始为汽车进行三保和大修。机器厂的职工利用浦城一中的废汽车发动机改装成25匹马力的拖拉机,称为“五一”号。随后,保修厂又用废汽车改制2台拖拉机,称“七一牌”。同年5月开始,制造水稻插秧机、打谷机、切饲料机、播种机、(稻田)划行器等农具。全县各地一哄而起建农具厂435个,其实绝大多数不过是铁匠铺。同年保修厂用毛竹片代替钢板制造汽车挂车72辆,不久即报废。水北公社成立造船厂,职工30多人。至次年造木帆船125艘。1958年12月27日,县农具厂制造出4.5尺的车床。其后,中共浦城县委召开大造车床动员大会,要求将“大炼钢铁”中生产出的钢铁变成机器。次年,各公社、厂共制造出104部车床,但因质量差,使用不久均报废。1959年1月4日,县机器厂试制出6匹马力的发动机。2月16日,浦城电厂试制出5千瓦的发电机。1960年,又掀起手工劳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全民运动,各工厂制造机械工具武装自己,制造龙门刨床、牛头刨床等。大力生产“五机一车”,即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施肥机、木制手拉车等。这些农用机械除脱粒机继续沿用外,其余均被淘汰。同年12月,组织专门力量抓小商品,各机械工业成立小商品生产车间,大抓铁锅、锅铲、铁钳、火铲等炊具生产,恢复剪刀、锁、门扣等产品的生产。同时生产轻便小农具3.67万件,以满足生产与生活的急需。是年,机械工业产值达369万元。
  1961年,手工业归口管理,铁器社由国营转为集体,机械行业职工精简264人。1962年压缩社队企业时,各公社的农具修配厂全部被精简,队办企业中的铁匠、小五金匠、铸锅匠也多被压缩,工人回到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1963年,机械工业总产值只有66万元。同年周建材屠刀评为南平地区名牌产品,李有凑镰刀定为县名牌产品。1965年,县农械厂试制丰收-5型喷粉器成功。全县机械行业有国营企业2家,集体企业22家,总产值96.9万元。1966年产值达到106万元。1967年动乱期间,农械厂、农具修配厂等企业少数人非法制造手枪、步枪等武器。1970年生产13台水轮机、1台台式钻床、22台10千瓦的发电机,喷粉器被正式批准投产。1967~1971年,机械工业产值徘徊不前,均未超过1965年水平,5年平均产值为68.4万元。1972年,机械工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与上年相比,10千瓦发电机增长4.55倍,3吨启闭机增长12倍,水轮机增长14倍,铸铁管增长1.20倍,铸铁件增长10.79倍,还生产出5×10桥式双梁起重机、5×10TB502电动胡芦、1000×3000龙门刨床、Z32k摇臂钻等新产品各1台。随着手扶拖拉机等农机具的增加,各公社都成立农具修配厂,修理铁制农具5.79万件,加工机械工业产品达2.86万件,机械工业产值达336万元。1976年,为适应支援农业的需要,新设拖拉机配件厂,生产农机配件机耕船壳体。是年农械厂承接旧馆电站4000千瓦装机的八扇弧形闸门加工与安装任务。1978年开始又有50型、30型喷灌机相继投产。1979年县修配厂建成钢结构铸管车间,开始生产普压承插直管。县成立汽车修理厂,承担社会车辆的维修保养。是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586.27万元。自1980至1984年,由于机械行业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产值均未超过1979年的水平。其中1983年最低,仅396万元。1985年,唐兴电子公司(隶属县广播电视局)、武夷电子仪表厂(隶属县农械厂)投产,增加电子仪表产品温控仪、一位微型处理
  机、数字显示仪等。还增加ST-A型手扶拖拉机功率油耗检测仪、余热锅炉、、成套羽绒加工设备、工业除尘器等新产品。上年开始生产的电木粉、喷雾器等在1985年均有较大增长,机械工业产值达676元,比上年增长41.72%。自1979年起,个体汽车修理人员逐步增加,至1987年有45户(包括补胎)。1988年新产品有电视共用天线、烛型彩色节日灯泡等,独立核算机械工业企业24家,其中全民企业2家、集体企业22家。年末职工人数946人,固定资产原值561万元,机械工业总产值638万元,占总产值5.54%,盈利29万元,利、税、费106万元。
  二、主要企业
  浦城县农业机械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经委,厂址在城关交通路。其前身为泰康修理店,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称浦城机器厂。有皮带车床2台,职工13人。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1959年4月,农具厂并入,改名机械农具厂,有职工310人。1961年9月,工业调整,并入的农具厂人员分出,又精简一批,仅剩职工66人。1963年添置抚顺机床厂生产的B665电动牛头刨床,为当时浦城最新式的车床。1964年7月试产成功360型水轮泵,并获福建省水轮泵评比第一名和华东区水轮泵表演赛第一名,次年生产299台。1966年改称浦城县农业机械厂。1968年,转产手摇喷粉器。1970年增置车床、万能铣床、平面机磨床等机床和锻压设备共31台。是年喷粉器正式投产,当年产量达1.7万台。1972年,改造铸造车间,改制冲天炉,自制5吨行车,添置钥式电阻炉、硬度计、自动控温仪热处理仪器设备。次年开始生产C618普通车床和喷油嘴。1975年后,增添空气锤、液压大型滚齿机、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无心磨床、万能工业磨床、曲轴磨床、六角自动车床、大型工具显微镜等设备,为生产喷灌机创造条件。1978年,喷灌机投产,年产600台。这年还开始生产小孔磨床、喷油嘴专用磨床等。次年,喷灌机在全省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1980年,喷粉器在全国同行业检查评比会议上获第二名。1981年,被第八机械工业部定为“丰收-5型手摇喷粉器”生产厂,并开始生产喷雾器。1982年12月,全国喷粉器统图会议在浦城召开。1983年,年产喷粉器7万台,产量为同行业之首。1984年,国家停产“六六六”粉,喷粉器产量逐年减少,喷雾器列为省创新产品,质量达到一级品的要求,产量逐年增加。同年7月,由一车间创制电子仪表产品,对外称县武夷电子仪表厂,经济未独立核算。1985年生产的ST-A型手扶拖拉机功率油耗检测仪为国内首创。1986年生产LW110冷弯成形机,填补省内空白。1987年在外地科研部门协助下,生产的SQ-8522头斜榫锯切机,改变该机依赖进口的状况,是年生产的铅塑型材二次加工机组,解决铅塑型材加工设备国产化问题。1988年,有各种机械设备200多台,动力总功率1350千瓦,固定资产原值156万元,职工279人,产值172万元,利润5万元,利、税、费9万元。
  浦城县二轻机械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第二轻工业局,厂址在南浦镇五一三路西端,前身为铁器生产合作社。该厂是1953年1月由24个个体铁匠自带工具、原材料组建而成的,原只生产铁制小农具和铁制日用商品。1956年,发展到92人,增加新产品鸟铳。增置皮带车床2台,刨床、落地钻床、10匹柴油机各1台。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称农具厂,试制打谷机。1959年4月与地方国营机器厂合并,定名为机械农具厂。1961年,分出归回手工业建制,定名为浦城县农械修造厂,开始生产水管、汽车零件。1965年,生产的打谷机送往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1974年更名浦城县修配厂。1976年开始生产12型水田铁轮及工业阀门、汽缸、机油管、高压油管等。1979年建成钢结构铸管车间,开始生产直径100~300厘米各种规格的普压承插直管,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实际年产800吨。1982年生产脱谷机7518台,销售达87.8万元,比上年增长78.46%。这年盈利0.6万元,扭转上年亏损0.23万元的状况。1985年改称铸管厂。1987年,更名二轻机械厂,铸管车间分出,称为铸造厂。1988年,有职工95人,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产值30万元,利、税、费1万元。
  第六节 建材
  一、概况
  浦城制砖可追溯到西晋,在莲塘乡吕处坞西晋墓有太康六年(285)造的墓砖。明万历(1573~1620年)间,有砖瓦窑25座。清至民国烧制的有火墙砖、双大城砖(又称大门砖)、方砖等,以清嘉庆十五年(1810)的城砖最厚,规格为34×21×10厘米。瓦有草瓦和缸瓦。砂料在南浦溪采集,青石在水北街乡洙溪采集。民国25年(1936),年产砖36万块,草瓦360万片。富岭设有石灰生产合作社,开采石灰。县政府与瑞安乡公所、瑞安乡砖瓦合作社合办瑞安砖瓦厂,有工人20人。解放前夕,城郊有下庄坂、上西山、下西山、元射、九秋、山湾、梦笔等7家砖瓦厂。
  1950年,全县从事砖瓦业的有22户53人。1952年,全县有砖瓦窑11所,年产砖26.4万块,草瓦264万片。1955年开始生产11.5×24×5厘米的标准砖,有青砖、红砖两种,同时停止生产火墙砖和双大城砖。同年冬,13名砖瓦工人自发组成砖瓦生产小组,次年转为砖瓦合作社。1956年全县生产砖18.91万块,瓦41.99万片。同年建筑公司成立开山小组,开采青石。1958年,砖瓦生产合作社转为地方国营,农村砖瓦窑改由集体经营。至8月27日,全县兴办砖瓦厂51个,并在登俊兴办石灰厂。同年为适应大炼钢铁的需要,开始烧制耐火砖,至1960年停产,共产耐火砖646.45吨。1959年3月8日,地方国营仙阳水泥厂投产,土法生产300号水泥,至1960年因设备不配套、成本高而停产,两年共生产水泥86.08吨。1961年,石灰厂亦停产,办厂4年共生产石灰2972.5吨。是年地方国营浦城砖瓦厂仍恢复集体所有制。1962年9月,社办企业砖瓦工由211人压缩到120人,是年生产砖31万块,瓦56.65万片。1966年全年生产砖221.17万块,瓦258.67万片。1970年,抓基础工业,在党溪兴办石灰厂。综合化工厂在三里亭生产水泥。1971年,工业品厂开始试产油毛毡90筒(次年正式投产,年产0.94万筒)。同年石灰厂、水泥厂亦因设备、原料运输问题及成本高,分别在3月和8月停办,办厂3年共产石灰578.44吨,水泥465.73吨。1973年,陶器生产合作社开始生产耐火砖。1977年,建材生产有较大发展:生产砖240.88万块,比上年增长318.48%;草瓦261.53万片,比上年增长226.58%;耐火砖293吨,比上年增长248.8%;油毛毡4.15万筒,比上年增长10.37%。青石开采点有水南猪头岩、里际、西岩、仙楼山等处。1978年,又在上青岭兴建水泥厂,投资12.24万元,因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当年即停产。同年,水电工程队水泥制品车间扩大,成立浦城县水泥制品厂,主要生产水泥电杆,亦产水泥小型建筑构件。同时瓷器厂开始生产磁砖,当年产量16.40万块。1979年,浦城县第一建筑公司水泥预制厂正式投产,以生产预制水泥多孔板为主,生产小型水泥构件为辅。1981年,浦城运输中心站兴办玻璃厂(因质量不高、无销路,次年停产)。同年建筑公司开山组撤销,仙楼山青石开采点因破坏景观而被撤销,全县青石开采点主要的有水南、樟元山、西岩、下沙、十八里垄、扁担肖。1984年,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连墩创建砂场,此外砂石料采集点还有马莲河西边、水南、太平、大游、马西等。这年底浦城机砖厂建成轮窑,点火投产。随后第一建筑公司砖瓦厂建起立窑,机器生产砖坯。这年砖的产量达6615.6万块,比上年增长121.59%;瓦为6882.53万片,比上年减少6.64%。其后,永平农场及莲塘、永兴、九牧等乡亦兴建机砖厂。1985年,开辟建筑材料新产品,兴建大理石厂,人造大理石列为省创新产品,但因质量不高当年停产。同年水北街乡大口窑瓷厂开始生产地砖。1986年,浦城西岩瓷厂建多孔窑1座,改建素烧窑1座,生产能力为年产建筑陶瓷马赛克及釉面砖共5万立方米。同年,县造纸厂与莲塘乡利用造纸厂的煤渣联办煤渣砖厂。1987年,水南建筑构件厂开始生产混凝土小型空心块砌体。1988年,县涂塑厂还开始生产彩色塑胶地砖,被评为省创新产品。是年,全县有砖瓦厂288处,从业人员1600多人,年产砖17067万块、瓦4987万片。其中乡镇砖瓦厂产砖9097万块、瓦3252万片。独立核算建材工业9个,其中全民16个。职工745人,固定资产原值355万元,产值330万元,占总产值2.87%,盈利10万元,利、税、费41万元。
  二、主要企业
  浦城县机砖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基本建设委员会,厂址在县城北郊朱元排牛角弯。建于1981年10月,为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砖瓦厂。1982年10月,建成新厂,改称县机砖厂,独立核算。1983年初,开始建厂房及安装机械设备,年底动工建窑。1984年12月29日,20孔的轮窑正式点火投产,年机制红砖产量720万块.为全县产量最高的砖厂。1988年,职工126人,固定资产原值55万元,产值38万元,利润6万元,上交利税13万元。
  浦城县油毡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县二轻局,厂址城关七星桥上游河畔。1971年,县工业品厂建立油毛毡车间,手工操作试产油毛毡。至1979年,最高产量为1978年的5.85万筒。1980年单独办厂。1982年由原龙潭门路搬迁现址建厂房,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同年自制炼油锅6个,置包装机、自动输送机各1台,采用先进的流水线生产。1984年产量达7万筒,质量评为全省第一。1986年,新增制造油毡原纸设备1套,投资99万元,年产油毡原纸能力1600吨,解决油毡原纸不足的困难。1987年产量达11万筒。1988年年末,职工140人,固定资产原值146万元,年产油毛毡9.4万筒,产值141万元,利、税、费13万元。
  第七节 木竹加工
  一、木材加工
  民国36年(1947),在玉树林设有正大锯板厂,装设1台28匹马力动力机,次年宣告破产。1949年12月至1951年1月,私营新兴动力加工厂、福森锯木厂、浦城木材加工厂相继开业,共有职工93人。1954年,国营浦城县制材厂投产,使用圆锯机加工木材,当年锯材0.93万立方米。1957年,使用带锯生产锯材2.19万立方米。1959年12月开始生产纤维板,以提高木材利用率。是年锯材4.23万立方米,为历史上最高纪录。1960年2月,县制材厂自制热压、打浆、切碎等设备。是年,全县公社、国营伐木场、制材厂办纤维板厂共30个,由于产品质量差,次年全部停产。1967、1968年,锯材生产受到“文化大革命”冲击,年产量分别为1.01万立方米和0.38万立方米。197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团创办集体企业林业综合厂,除从事养殖业、烧砖、烧石灰外,还从事木料加工。1973年改名为林业局综合厂,以制材为主,当年锯材1.96万立方米。1975年,社队企业加工木材,生产小方料。至1978年,生产小方料0.5万立方米,锯材3.82万立方米。1979年,全县有木材加工企业13个,产值412.16万元。1985年开放木材市场,取消“指令性”原料供应计划,木材加工生产下降,年产0.8万立方米,为上年的46.78%。其后逐年下降。是年,有木材加工企业23个,产值692.56万元(含竹、藤、棕、草加工业产值)。1987年,木材厂纤维板车间建成,总投资436万元,当年生产纤维板1123立方米。1988年,全县有木材加工企业19个(其中全民1个),锯材生产0.22万立方米,纤维板2514立方米,职工1087人,产值354万元。
  二、木、竹、藤、棕制品
  解放前,浦城木、竹、棕业工人大多为走乡串户的个体劳动者,自产自销,少数开设店面。民国25年,木作业有20多户40多人,竹器业有20户40人,棕棉业有8户12人,棺木业有20户20人。民国36年,木作业有87户130人,竹器业有19户38人,棕棉业有13户18人,棺木业有10户10人。木作业工人大多来自江西省南丰县或丰城县,竹器业工人大多来自江西广丰。木器家具,民国初期以生产福州橱为主,后来,以宁波橱为主。产毛竹乡村的农民编制日用竹器,在每年端午、七月半、中秋等节日,挑运进城区销售,为竹乡农民主要的副业收入。品种各乡各具特色,著称的有柏山畚箕、甩帚、扫帚,陈家山鸡笼、畚斗,官桥村菜篮、竹椅,岩岭头的箬笠。古楼岗里村的吴思芹家传制造制纸工具帘皮,该家从清末即从事此业,声誉甚隆。
  解放初,手工业木竹器工人迅速增加:木作业有138户188人,其中城镇40户48人;圆木业有125户152人,其中城镇44户65人;寿板业6户6人,全在城镇;竹器业311户356人,其中城镇89户125人;棕棉业41户54人,其中城镇34户45人。1953~1955年成立木作、板箱社、圆木社和寿板组、棕棉组及竹篾一、二、三组。1956年,社、组再行合并,圆木社有33人,木器社有137人,寿板组有7人,竹器社有92人,棕棉社有54人。1958年,木作、圆木、寿板3个单位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浦城县木器厂,竹器社成立地方国营竹器厂。1959年,木器厂和竹器厂都以自制专业设备闻名,但后来这些设备都因质量差而被淘汰,仍恢复手工操作。1960年2月,木器厂、竹器厂成立小商品车间,赶制水桶、火笼、椅凳、棕刷供应市场。1961年,这两个厂都恢复集体所有制。1962年9月,生产大队办的企业有木匠246人、竹匠179人、棕棉匠23人、圆木匠8人。1965年,手工业生产得到恢复,全县从事木器的职工495人,制造木家具4.01万件,木制农具5.96万件;从事竹器业的职工263人,制造竹制农具19.18万件,日用竹制品4万件;从事棕棉生产职工141人,制造棕衣0.55件。县木器厂首制高矮橱。1970年,县木器厂增加纸箱、三门大衣橱、套装家具及钢木家具的制作。1974年,木器厂工业总产值外销部分达70%。县竹器厂创出竹帘片、梭棒、竹鸟笼等新产品。1975年,建县木制品厂,有专用设备38台,生产木角尺、木锤、羊角柄、钢丝发刷等。1980年,生产木划线角尺首次出口1万套。1981年县鞋楦厂成立。1983年,富岭公社农民陈昌其在富岭公社双田村办综合家具厂,次年在上海创办综合家具厂和日用家具厂。1985年,先后成立侨联文教用品厂和沙发家具厂。侨联文教用品厂主要产品有鞋刷、衣刷、发刷等。山下第二竹器厂从台湾引进竹木制品生产线。是年,木、竹制品企业有33个。1986年,在北京举行福建省乡镇企业产品展销会,浦城产的竹筷、席梦思床垫、多功能折椅获优秀产品称号。同年山下第二竹器厂的卫生筷运销南朝鲜,肉签运销日本小岛屋。是年,县棕棉厂除生产棕板床、枕芯等产品外,创制木藤靠椅。
  1988年,浦城在上海的家具厂7家、樟木箱厂2家,所生产的席梦思床垫占全上海销售量的三分之一。是年,全县独立核算木、竹、藤、棕制造企业有28个,职工1249人,产值688万元,出口产品产值4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14万元,利润40万元,利税88万元,上交利税10万元;家具制造企业有11家,职工592人,产值399万元(其中出口产品产值55万元),利润10万元,利税35万元,上交利、税、费2万元。
  三、主要企业
  浦城县木材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林业局,厂址在城郊玉树林。1953年,改造三里亭、大溪沿的私营木材加工厂,成立公私合营浦城木材厂。当时仅有圆锯机3台、小架锯机5台,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1954年转为国营企业,改名浦城县制材厂,年加工能力1万立方米。1957年增加跑车锯机、带锯机各3台。1971~1974年由生产建设兵团接管。1973年,对主车间进行改造,增加跑车锯机1台、带锯机4台。箱板架锯机2台,60匹、80匹马力蒸汽机各1台、四吨锅炉1台,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锯材1.8万立方米。1985年,因木材市场开放,原木供应不能满足生产,开始筹建纤维板厂和活性炭厂。1987年底,纤维板厂建成投产。1988年,职工292人,锯材2315立方米,制纤维板2514吨,总产值41.22万元,利润0.8万元,上交利税3.93万元。
  浦城木器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五一三路143号。1955年为木作生产合作社。1958年,与圆木、寿板两个合作社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木器厂。1961年,转回集体所有制,称木作生产合作社。1966年改现名。建厂初,袭用传统技术,生产简单家具,年产值仅9万余元。1969年后,陆续购进机械设备,又自制一批专用设备,取代手工操作。60年代,增加高矮橱、高低床等新产品。70年代,增加三门大衣橱、套装家具及新式办公用具等。80年代,增加木珠帘、钢木家具、组合式家具等产品。产品畅销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内蒙古等地。1988年,职工110人,固定资产原值47万元,产值75万元,利润4万元。
  浦城县竹器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和平路178号。1956年由3个竹器手工业合作小组合并建成竹器生产合作社。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竹器厂,隶属于县商业局。1961年,转回集体所有制,归回手工业局管理,改原名。1978年改为现名。建厂初,职工40人,手工操作,制作简单农具和日用竹制品。1959年,开展技术革新,试制出开竹机、剑门机、破篾机等专用设备,当年生产外销畚箕4万担。1974年,创新产品有竹帘片、梭棒、竹家具、竹鸟笼等。产品除销本地外,还销往湖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竹鸟笼还出口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际市场。1988年,职工258人,固定资产原值46万元,产值134万元,利润5万元,利、税、费12万元。
  第八节 食品
  一、粮食加工
  浦城长期使用水碓、脚踏碓、木砻、石臼加工稻米,民国10年(1921),在北山猪头岩开设磨粉作坊,手工生产面粉。机械加工始于民国34年4月,在湖塘头(今红旗弄)建农工碾米厂,有20匹马力发动机、砻谷机各1台,采用单机传导加工。同年5月,后街开设和丰碾米厂,除加工稻谷外,还有3架麦粉机,从事面粉的机械生产。解放前夕,城区有3家碾米厂,每小时可生产大米2.82吨。全县有水碓155座,最大的水碓为水南的双车碓,有40个碓头,日加工糙米2吨。
  1950年,城关有九牧、工合、和丰3家米厂,乡区有临江、忠信利民、石陂双协3家米厂。1952年,城关有3家私营米厂,区乡有5家私营米厂,共有9台砻谷机和11台碾米机,8台木炭发动机,共113匹马力,从业人员68人。另有面粉坊31户、从业35人。1953年3月和8月,在城区私营米厂的基础上分别成立国营粮食第一、第二加工厂(1958年两厂合并,称城关米厂)。当年加工粮食2008.46吨。1956年乡区5家私营米厂实现公私合营。全县全年加工粮食6066.53吨。1959年,开始在米厂安装磨粉机,使用机械生产面粉,当年生产面粉54.53吨。1961年,在城关、仙阳、临江、石陂、富岭等5个米厂都安装磨粉机,年生产能力为1497.6吨,年产面粉254.9吨。是年城关米厂改一砻一机生产线为升运机的流水生产线,新建观前、永兴两个国营米厂。至1965年,全县年产大米9793吨。1966~1968年,加工产量下降,三年平均只达7370.48吨。1970年,全县有城关、临江、石陂、观前、永兴、仙阳、忠信、富岭、洋溪等9个米厂,年加工大米能力为2.58万吨,当年加工大米18788.2吨,其中最多为石陂米厂6654.71吨,其次为城关米厂5313.91吨。1971年,在城关米厂添设通风吸尘设备,改善劳动条件。1977年,临江、城关、仙阳、富岭等米厂动力设备由蒸汽机改为电动机。1979年,仙阳米厂建成60吨全风运大米车间,这项改造工程为1973年省试点工程,因资金不足,历时7年才完成。1980年,各厂磨粉车间停止面粉生产。
  1984、1985年,分别完成仙阳米厂和城关米厂的工艺技术改造,两厂年加工大米的能力均达1.2万吨。1986年,在山下粮站安装一台胶砻组合碾米机。使贫困乡枫溪的定销原粮改为供应成品粮,节约农民承运费用。是年,临江米厂经技术改造,年加工大米能力为8000吨。至此,全县形成大米加工三大主要企业。1988年,全县粮食加工厂9家,总产值957.5万元,利税总额49.46万元,其中:石陂、永兴、水北、九牧米厂隶属当地粮站,全年产大米共4833吨;城关、仙阳、忠信、富岭、临江米厂为独立核算企业,固定资产59万元,职工97人,年产大米28073吨,产值818万元,利润26万元,上交利、税、费10万元。
  二、食用油加工
  清嘉庆间,浦城生产茶油(俗称茶梨油)、麻油(俗称香油)、菜油等食用植物油,使用水碓油车加工。民国33年,全县油坊有100余所,大多分布在瑞安、浮流、临江、水北等乡。
  1950年,有油坊116处。1951年,县建浦城国营油厂,同时兴建新华榨油厂,共有榨油机12台,年加工能力1530吨,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油脂。但农村仍普遍用水力油车榨油,有油坊72处。1956年,油脂产量达239.48吨,主要产品有菜油、茶油、菜头籽油、大豆油、芝麻油。1958年,浦城首次在新华榨油厂加工米糠油,年产米糠油10.45吨。1959年,全县有榨油坊(油车碓)66个、油车73台,日榨能力2.7吨,年生产菜油67.57吨、茶油162吨、米糠油11.75吨、大豆油3.92吨、芝麻油0.85吨、花生油0.56吨,共计246.65吨。1960年,浦城国营油厂迁往南平,新华榨油厂因原料不足亦停产。是年,在城关米厂和粮食复制厂增设2台土榨油车和1台榨油机加工油脂。1964年因原料不足,停止生产。浦城油脂全部依靠社队72个油坊加工。
  1970年,在粮食复制厂建半机械化榨油车间,又开始生产米糠油,产品还有菜油、大豆油、麻油,年产33.84吨。1972年,又在仙阳、富岭、忠信、临江、永兴、石陂等6个米厂增设6台榨油机生产油脂,年加工能力达12.5吨。1973年5月,创办浦城国营榨油厂。粮食复制厂榨油车间于1970年9月投产后,至1973年10月,亏损17万多元,因而停产,设备移交榨油厂。1975年10月,榨油厂正式投产,安装一条半自动化油脂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500吨,主要生产米糠油。1976年6月7日,榨油厂车间失火,更换主要设备后于同年8月投产,但由于原料不足,糠油年产最高为20吨,只达设计能力的百分之一,企业连年亏损。1978年,榨油厂停办,生产设备迁移到城关米厂,以减少米糠油原料运输费用,年加工能力为400吨,城关米厂改称城关粮油加工厂。1981年,完成仙阳、临江、城关米厂的技术改造,3个米厂榨油能力达1000吨,专事米糠油的加工。1986、1987年再次对城关、仙阳、临江3个米厂的榨油车间进行技术改造,装置自动化的生产线,城关年产能力达3040吨。1988年,国营厂榨油能力仍3040吨,以糠油为主。菜油、茶油仍靠农村油坊加工,全县有油坊36个,油车52台,年加工能力470吨。
  三、粮食复制品加工
  浦城粮食复制品主要有豆腐、粉干、线面、面干,其中以豆腐生产为最早,清梁章钜称浦城豆腐极佳。线面生产始于民国10年,猪头岩豆腐坊兼生产线面,日加工量35公斤左右。民国20年,临江赤目墩生产粉干,民国24年发展到山后、余源、源尾等村,有20多家。民国31年,一福州人在城区后街(今民主街)开设浦城第一家面干店,亦加工机面。使用双头手摇机,日产面干超过15公斤。民国36年,豆制品品种增加,除水豆腐外还有“白干”、“素鸡”、“千张皮”、“香干”。至解放前夕,城区豆制品作坊有20多家,区乡以九牧乡的豆腐质量最佳。全县有粉干作坊40余家,以赤目墩所产的粉干质量最佳;城区线面作坊10多家,销往建瓯、南平;面干作坊7家。
  1953年,城区有豆腐作坊55家,日加工黄豆350余公斤;粉干作坊8家,日产200余公斤;线面作坊17家,日加工量250余公斤;机面作坊12家。粮食统购统销后,豆腐、粉干、机面、线面行业分别成立同业公会,归县供销合作社管理,加工原料由县粮食局按各户从业人口定量供应,复制品按规定上交县供销合作社包销。1950~1955年,按生产品种分别成立机面、线面、豆腐、粉干等4个生产合作小组。1956年合并成立复制品合作社,为水南粮站加工复制品,日加工复制品500多公斤。同时,从事豆腐加工的31户成立豆腐合作商店,日加工黄豆150余公斤。1958年,豆腐合作商店改手工石磨为电动石磨磨豆浆,改熟石膏点浆法为生石膏点浆法。
  同年乡区亦有6个机面加工小组和3个粉干加工小组,复制品加工量达100吨。1959年2月,复制品合作社与豆腐合作商店合并,成立浦城县粮食局复制品厂。
  1962年9月,开始生产机面。1965年,石陂、临江、永兴、富岭、仙阳、观前等米厂都实现机面生产半自动化。1973年,县复制厂开始生产机制粉干。1979~1982年,县粮食复制厂进行技术改造。粉干生产实现风运自动化,工效提高25%。复制品加工实现蒸汽生产,安装4条龙机面生产线和轨式机面烤干房。豆制品日加工黄豆达1吨多,产品增加烤干、虾干、豆竹、豆皮、豆腐泡、五香豆等共达到11种。历时2年多时间安装的豆制品流水作业生产线,因豆浆浓度、数量不能控制,仅使用一个月就停产。这期间,区乡的粮食复制品生产亦得到发展,各区乡粮站成立15个粮食复制品厂,安装15条龙机面生产线,年加工复制品能力达2000余吨。1985年初,县粮食复制品厂添置粉丝机,日加工湿粉丝75公斤,因销量少,仅生产一年即停产。7月投产的豆豉,年加工量达70吨左右,产品畅销。
  1988年,全县乡以上粮食复制独立核算集体企业2家,职工160人;乡区粮站复制加工单位10个,共有职工160人。还有从事粮食复制加工个体户150户,产品93种。
  四、糕点糖果制造
  民国6年,城关开设浦城第一家糖坊店“攀桂斋”,以加工鸡蛋糕、油条、光饼为主。民国15年前后,城关“丛荣复”使用茅洲出产的瓜子加工五香瓜子,年产50多吨,销往福州、厦门、上海、杭州。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采芝斋”带一台轧糖机迁入浦城,浙江传统糕点加工工艺传入。民国36年,“翠兰斋”等糕饼店先后开设,糕点品种有雪片糕、核桃糕、印板糕、花生酥、带鱼糖、寸金糖等10余种。
  1951年,城关有糕饼店28家。1955年9月,城关糕饼店合并成立“民生糕点”,购进糕饼铜镜,生产圆形饼干。次年2月,实现公私合营。1969年9月,在公私合营糕饼业的基础上,成立浦城县糕饼厂,添置制糖机等设备,增加硬水果糖、面包等新产品。1978年,县糕饼厂建冰糖车间,日产冰糖50公斤。1980年起,乡区供销合作社设16个糕饼厂,城乡出现糕饼生产专业户10余户。浦城一中、南浦学区先后购置红外线烤箱等设备,办起食品厂,供应学生课间餐。1984年12月,上海丰乐食品厂浦城一分厂成立,装置日产1吨的软糖生产线。是年浦城生产的花生酥、带鱼糖、奶油饼干等17个品种被评为建阳地区开发产品和创优产品。同年4月,浦城县糕饼厂与浙江龙泉粮油加工厂联合在龙泉成立龙浦联合食品厂,生产30余种浦城地方传统糕点。同年10月,县粮食复制品一厂增设糕点车间,生产面包、蛋糕饼类,年加工量达100多吨。1985年10月,杭州市乳品三厂浦城分厂成立,生产奶油多味系列葵花子,当年生产40多吨。次年由浦城县果品食杂公司独资经营,年产奶油葵花子92.5吨。
  1985年,浦城县糕饼厂改称浦城食品厂,开始生产营养糕点食品。先后生产杏元饼干、赖氨酸饼干、香草饼干和广式盒装月饼、五仁月饼等产品。1988年,全县有糕饼、糖果产品有60多种。
  五、调味品制造
  浦城调味品生产始于清末民初。规模以民国26年开设的林义记酱园为最大。至解放前夕,城区有酱园作坊22家,生产酱油、酱菜,原料以黄豆、麦子为主,手工操作。集仙亭店和林生兴店生产的酱油和叶友三店生产的酱菜及小磨芝麻油较著名。
  1951年,城区私营酱园作坊发展到32家,产品增加原酱、甜酱、麦油、顶油、萝卜条、酱瓜、酱藠止等。1956年2月,城区部分私营酱园作坊公私合营,成立浦城县酱园厂。有职工14人,生产用的酱油大缸2500个,并增加榨菜生产。1972年,县酱园厂购进锅炉代替炉灶蒸煮原料。
  1983年,县酱园厂建成半自动化酱油生产车间,投资20万元,引进高压铁锅、轧空机、灭菌器等先进设备,年产酱油提高到1200吨。在这期间,区乡供销合作社和粮站也建起酱园厂。1985年6月,浦城县酱园厂更名浦城县调味品厂,由职工民主选举厂长,设酱菜、乙级麦油、酱油、米醋4个车间。生产能力扩大后,因年售量仅达400多吨,至1985年亏损4.84万元。次年,聘请南平市调味品公司技师、老工人、供销员等6人,帮助提高调味品质量,生产的酱油质量达到部颁标准。还试制成功以薏米为主要原料的薏米酱油,产品销往省内外55个县、市,扭亏为盈。1988年,县调味品厂实现利税1.42万元。
  六、酿酒及其他饮料制造
  浦城民间酿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载,浦城红酒似琥珀,其味醇浓,俗名七倒金。清顺治间,酒有珀酒、雪酒两种。清梁章钜赞浦城红酒色香味兼之,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民国25年,城区有私营酒库20多家。民国32年达28家,民国37年增至37家。酒库大部分兼造酱油,还制作酱菜、加工小磨芝麻油。其中以利兴盛生产的水酒、叶友三的包酒(即加饭酒)较著。
  1953年,城区28家酒库联合成立联营酒厂,酒类年产量180.81吨。1955年,实现公私合营。主要生产白酒、黄酒、配制酒三大类,年产316.55吨。1960年8月,酒厂试制啤酒,但质量不高,不久即停产。是年产酒803吨。1961至1964年,粮食缺乏,酒厂部分使用番薯和野生植物作原料。这4年平均每年只产398.36吨,最低的1962年只产284.71吨。1965年,生产回升,达606.84吨。1973年,县酒厂购置1台蒸汽锅炉以替代4台土锅炉取汽酿酒。1976年,饮料酒产量达657.43吨。1980年,县酒厂开始生产果汁酒。1984年,县酒厂增加一套半固体饮料生产设备和一条清凉饮料生产线,开始生产小香槟、佐餐香槟等饮料酒。浦城的纯粮白酒质量列为全区第一,露酒评为地区优质酒,竹叶青、五加皮酒评为甲级酒。同年,富岭镇将酱油厂改办饮料厂,生产汽酒、香槟酒、桂花酒、麦精可乐等。1985年,营养食品厂装置一条固体饮料生产线,开始生产强化薏米珠、桂花薏米精。九牧武夷食品厂生产的菊花晶被评为乡镇企业省优产品,富岭的麦精可乐被评为地区创新产品。是年,饮料酒产量达887.44吨。1986年4月27日,南浦镇民主村办的啤酒厂正式投产,生产能力达3200吨,为地区最大的村办企业。是年饮料酒产量达3498吨。1987年,猕猴桃酒列为创新产品。1988年7月,北京长乐矿泉厂、浦城县南浦镇、跃进村联合在浦城建北京长乐矿泉饮料厂浦城分厂,生产崂山型的矿泉水。是年,强化薏米珠、桂花薏米精列为省创新产品,维力可乐列为地区级创新产品。全县饮料酒产量达1563.29吨。
  七、制茶
  明代,浦城即为福建主要产茶区之一,但制茶只局限于农家粗加工,没有精制作坊。茶叶要转运至武夷加焙精制。民国时期,茶叶制法仍未改进,售价每况愈下。1963年,省农垦厅在浦城办国营福建省仙阳农场,以茶叶生产为主,茶叶加工仍运往外地。1970年该农场下放县办,后称浦城仙阳茶场,开始着手制茶,但仍限于粗加工。1978年,仙阳茶场内成立浦城仙阳茶场精制厂,开始精制茶叶。是年,有职工28人,制坯车间1个,设备有茶机具15台、烘干机1台,单机生产,产品仅有绿茶,年产20吨。次年制茶133吨。1983年,投资12万元,建成4层立体制茶车间1座、仓库4座,增加先进设备56台,分制坯、窨花、小包装3个车间,形成半流水作业线,改名浦城茶厂。产品增加为茉莉花茶、红茶、乌龙茶、龙井、旗枪、减肥降压健身茶等十几个系列品种。年产能力可达1000吨,年实际产量达300吨。当年,经省茶科所鉴定,各品种均达国家质量标准。先后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北、陕西的9个县、市设立茶庄,“姬宝”牌减肥健身茶还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1984年,“腾云”牌福建茉莉花茶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第301812号文批准注册。1985~1986年,县茶叶公司精制厂和忠信供销合作社茶叶加工厂先后建成,莲塘、水南、石陂3个乡镇亦办茶叶加工厂。全县精制茶叶产量大为提高,1987年达488吨。1988年,全县制茶企业6家,职工252人,共生产精制茶2746吨。其中仙阳茶场制茶厂职工176人,有主要机械64台,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生产绿茶胚312.01吨,窨制加工茉莉花茶214.47吨,小包装减肥茶1.72吨,产值495.40万元,利润17.13万元,税金34.65万元,上交主管部门利、税、费14万元。
  八、食品罐头制造
  1985年5月1日,盘亭乡办的浦城县食品罐头厂正式投产。生产清水笋、桔子、黄桃等8个品种的罐头,当年产457吨。同年12月,县营养食品厂亦安装1台日产3吨的罐头设备,生产果蔬罐头。1988年,全县有县营养食品厂、盘亭乡食品罐头厂、临江镇罐头厂等3家乡以上罐头生产企业,年产罐头1481吨。
  九、肉蛋加工
  浦城肉类加工历来以屠生猪和制作肉燕、香肠为主。肉燕相传产于南宋,清代已大量生产。生猪宰杀为现宰现销,香肠为家庭自产自食。蛋类加工主要是加工灰腌鸭(鸡)蛋和皮蛋,一般为家庭自产自食。民国20年,成立屠宰业、肉燕业同业公会。
  1951年,城区屠宰业有42户、肉燕业12户。1957年1月,县食品公司组织社会闲散屠工11人、屠商7人成立肉食加工销售组,以宰杀生猪、销售猪肉为主要业务。1980年5月,县食品公司成立肉食水产商店,开始加工肉松、火腿、肠衣等肉食品。是年,全县屠宰生猪14679头。1981年12月,位于大北门冷藏能力350吨的冷冻库建成,开始加工冰冻猪肉。1983年,县食品公司建成半自动化屠宰车间,平均每小时可宰杀生猪70~80头。1984年,全县生猪宰杀19936头。1985年,生猪市场开放,宰杀生猪、销售猪肉的个体户大量出现,专业工厂宰杀量只有上年的50.61%。同年3月,临江镇办起皮蛋加工厂,年加工皮蛋能力为100万个。1986年,县肉类联合加工厂建成,年加工能力为1500吨,增加香肠、肉松、肉脯、牛肉脯、金钱肉、肉燕、腊肉等肉食制品的生产。产品销往广州、佛山、深圳等地。1988年,乡以上独立核算肉蛋加工企业有2家。其中肉类联合加工厂属国营企业,固定资产原值71万元,职工41人,产值11万元,亏损2万元。临江皮蛋厂属集体企业,职工5人,固定资产原值2万元,产值5万元,无亏盈。
  十、饲料
  浦城长期以来用菜刀、铡刀等手工加工青饲料。1965年8月,城关、临江、仙阳、永兴、水北等米厂开始生产混合糠。但由于群众习惯使用单饲料,1966年底,基本停止生产。1969年底,浦城首次引进小型饲料粉碎机,开始饲料的机械加工。1970年,粮食部门9个米厂建饲料车间,开始生产混合饲料,有饲料机5台,当年生产589.3吨。同年6月,县粮食复制厂自制“中曲”生产醣化饲料。1971年引进饲料打浆机和青饲料切碎机,逐步推广到全县每个公社的养猪场及部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集体养猪场。1973年,醣化饲料停产,最高产量为1971年的183吨。1979年,全县推广使用饲料粉碎机312台、打浆机4台、切碎机14台。1980年后,集体养猪场减少,专业户养猪和大型养猪场增多。小型粉碎机逐渐为较大型饲料粉碎所机替代。1983年11月,建成地方国营浦城县饲料添加剂厂,生产畜用生长素、家禽生长素,销售80多吨,成为省畜牧局定点生产的专业厂。1984年4月,在水南兴建饲料车间,安装自动化生产成套设备,主要生产配合饲料和混合饲料,年产能力达3000吨。是年,饲料添加剂获省创新产品称号。1985年,县畜牧水产局和官路乡各创办1座时产1吨和2吨的配合饲料厂。至1987年,周叉垄粮库、仙阳米厂、临江米厂新建饲料车间,生产均实行全程自动化。其中生产能力最大的是仙阳米厂饲料车间,年产能力达4800吨。1988年,全县有8个饲料加工厂(其中县办2个、乡镇办3个、个体联办户3个)、4个糠饲料车间,年加工能力2万吨,年生产配合和混合饲料6954吨。其中县畜牧水产局饲料加工厂生产猪、鸡配合饲料812吨,预混料15吨,养鱼膨化饲料2.39吨。
  十一、其他食品
  蜜饯 浦城有家庭生产蜜饯的传统,以桂花蜜饯著名。每年9、10月,桂花盛开。其花期有二,第一次称佛花,不采。第二次开花时,在树下铺上〓席,用竹竿轻扫树枝,收集落花。用白鹅羽毛将枝屑、花蒂剔净后,注入滚沸的开水中略氽即捞,用凉开水漂冷,再拌以白糖,浸渍封藏。用于正月飨客,开水冲泡,便成色鲜红,清香沁脾,为待客佳品。还有取小而嫩的橙柚切片,雕刻人物、花卉,用糖浸曝,干后染上颜色,称为乾粮,用于招待宾客。1985年,县酒厂建成蜜饯生产线,开始工业生产蜜饯。产品有果汁加应子、话梅、七珍梅、巧酸梅、中华猕猴桃果酱等。此后,仙阳茶场和县营养食品厂亦生产桂花蜜饯。县酒厂蜜饯车间投产后,连年亏损。1988年7月1日租赁给该厂工人,租赁一个月后,产值、销售收入大幅度增加,并扭亏转盈。
  烟叶加工 浦城长期生产晒烟,加工技术精良。据清乾隆《广信府志》载,江西广丰烟叶运销到浦城加工。近年为拍摄电视《红楼梦》,根据历史资料,建造宁荣街场景,街上的烟店招牌为“福建特产浦城社烟”。民国34年,全县有卷烟厂13家。1988年,浦城开始种植烤烟。6月10日,浦城第一炉烤烟在水北街乡观前朴坑村一农家出产。当年,全县有烤烟房20座,产烤烟77.15吨。但因缺乏技术,燃料质量低,烤烟房建造不合规格,烤烟质量差。
  制糖浦城制糖加工,均为手工操作。产糖村设有加工作坊,使用糖车生产。品种有蔗糖(俗称乌糖、红糖)、饴糖,其中以产蔗糖为主。以官田所产质量最佳,观前次之。1952年产75吨。1972年产131.25吨。1978年产161.33吨,1981年产83.50吨,主要产地为官田、山桥、富湖、马西、太平、观前、口窑、忠信、仙阳、巽岭。
  十二、主要企业
  城关米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粮食局,前身为城关公私合营米厂。1953年建成国营粮食第一加工厂,厂址由城关湖塘头迁至水南。1958年,国营粮食第二加工厂并入,改现名。1960年,大米加工改为全程自动化操作,功效提高30%。1978年,榨油厂并入,加工糠油能力为全县最强,达400吨。通过多年技术改造,1985年,年加工能力达1.2万吨,出米率达70.40%,吨大米加工成本3.27元,在全县名列前茅。1988年,职工39人,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年加工大米8677吨、糠油101.95吨、饲料1998吨,工业产值273万元,利润12万元,上交利、税、费6万元。
  仙阳米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粮食局,厂址在仙阳镇。1956年建厂。1973年,全省在此进行试点,建造60吨全风运大米车间,因资金不足,拖至1979年才安装成功,日产达40吨。1984年,进行省一流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改造,投资24万元,先进设备有LT36胶辊砻谷机QLE125振动筛及除稗、除尘、去石、谷糙分离等机械,土建、安装仅10个月即投产,年加工能力1.2万吨。1988年,职工23人,年加工大米7549吨、饲料496吨,产值217万元,利润10万元,上交利、税、费4万元。
  县酒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城郊水南。前身为联营酒厂。1955年转公私合营,称浦城县酒厂。1958年转地方国营,职工29人,产值24.6万元。1979年前,主要生产白酒、黄酒、配制酒,年产值50万元左右。1980年起生产果汁酒,品种有葡萄酒、桔子酒、猕猴桃酒、杨梅酒等。1984年开始生产饮料酒、可乐和蜜饯产品。同年生产的纯粮白酒被地区评酒会评为第一名。1988年,职工122人,固定资产原值88万元,主要产品有白酒、黄酒、果汁酒、配制酒、饮料酒五个大类21个品种,总产量1938.62吨,其中酒产量1563吨、非酒精饮料651吨、蜜饯46.57吨,产值209万元,创利、税、费32万元。
  县粮食复制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粮食局,厂址在水南大路沿。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复制品合作社,1959年与豆腐合作商店合并建厂。1962年9月,将10台手工面机改装成半自动化机面生产线,班产达1吨。1969年厂址由原址真珠山迁现址。1973年,安装一条自动化制粉干生产线,班产达900公斤,出品率96%。1979年10月,新建成锅炉车间,复制品使用蒸汽生产、烘干,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功效,不受天气限制。1984年,分为两厂:一厂以生产豆制品、线面、饮食为主;二厂以生产米面制品、酱油为主。1985年12月,因管理不便,两厂重新合并。1988年,职工154人,固定资产原值31万元,产量0.14万吨,产值80万元,无亏盈。
  县食品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商业局,厂址在城关民主街。前身为1955年9月由28家私营合并成立的民生糕点店。1956年改称糕饼业,体制纳入公私合营。1961年并入京果业,合称京果业中心店。1969年9月从京果业分出,改称县糕饼厂,职工38人。购置饼干机、制糖机、打蛋机、采坯机、糕粉机、钢磨等设备,增加水果糖、面包、各种花色饼等新品种。1978年在后坊建成冰糖车间,日产冰糖50公斤。1983年购置红外线烤箱,建成饼干生产线。1984年12月27日,与上海丰乐食品厂联营日产软糖1吨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畅销八县一市。1985年4月,改名食品厂。1988年,职工49人,固定资产原值33万元,产品54种,产值36万元,利润3万元。
  县营养食品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城关工业路。1984年8月,由硫磺厂转产固体饮料及各种罐头。投资19万元,由于销路不畅,至1987年9月才扭亏为盈,当年盈利1万元。主要产品有强化薏米珠、糖水蜜桔、桂花薏米精、糖水薏米、清水笋、清水香菇等。其中强化薏米珠、桂花薏米精为1988年全国创新产品,出口水煮笋评为省粮油食品出口公司一类奖,产品销往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地。1988年9月,与澳大利亚澳华私人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在浦城举办中外合资经营营养食品罐头,并签订合同,年底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营业执照,成为全县第一家利用外资企业。1988年,职工65人,固定资产原值51万元,产值172万元,利润14万元,上交利税费3万元。
  南浦啤酒厂 即浦城县啤酒厂,系南浦镇民主村村办企业,厂址在城郊方井。1985年3月建厂,投资188万元,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1986年4月27日投产,年生产能力3200吨,为当时建阳地区最大的村办企业。分醣化、制冷、前酵、后酵、包装、锅炉6个车间,固定资产原值68.49万元,年生产能力3千吨。1987年投资90万元扩建,年生产能力提高到6千吨。1988年,由于市场疲软,年产啤酒仅2243吨,产值101万元。
  第九节 纺织
  一、概况
  浦城纺织业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编织网结。商代开始编织绳,商周至西汉期间,能编织鱼网。秦汉时期,使用陶纺轮、陶纺坠纺织。西晋时,开始使用铁柱心的纺锤纺织。宋代,浦城的纺织业有较大的发展,应缴纳的本色绢3911匹,占建宁府各县缴纳的11844匹的33.02%,居首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责成农民在荒地上种桑树,全县种植桑柘17667株。丝绢成为常年租赋。万历间,浦城纺织产品有大绢、大绫、丝、土纱、色苎布、棉布,而且质量较高,大娟、大绫可分别与浙江、河朔产品媲美,作为贡品,每年贡102匹2丈9尺。清代,浦城纺织业仍兴盛。浦城的苎布经纹极细秀,有圆纱、扁纱2种,统称夏布,俗称腰机。还生产苎经、棉纬的二梭罗,俗称为玉纱罗。并开始生产土绸,以九牧吴墩所产为佳。光绪三十一年(1905),购置木机,开办纺织传习所,教织斜纹布、羊肚巾,但从学者甚少,数月后停办。民国初,开始生产爱国布、羊肚巾。布商胡顺泰、李春茂用手摇纺车,脚踏木机织布,使用旧棉织成黑白相间的土布,称为“梅止布”,作小学生制服,不易污垢。民国期间,染砑业有10余户80余人,大部分附设于浦城的江西帮棉布店主。胡顺泰染坊生产的“五倍青布”,挑选优质布匹,经过五次加染、二次过砑,用牛皮胶质浸过制成。“五倍青布”经久耐穿,永不褪色,颇受劳动人民欢迎。民国21年(1932),在前街建庭辉袜厂,置手摇袜机6台,工人6人,月产袜子2400双。民国33年3月,县
  妇女会组织毛巾合作社,有工人12人。民国36年,铁架织机传入浦城,可织白洋布、斜纹布、线呢等。民国37年,全县从事染坊业的有10户100人。
  1950年,全县有染织业40户71人、丝线业9户9人、针织业3户7人。城关有铁木织布机78台,产品有被单布、厂布、色布、白细布、上白布、袜子、毛巾、罗送帽。是年,从事染织业的10人在仙楼下黄宅合办浦城新生布厂,有木机10台,职工27人,生产花条布和花格布。1952年初,成立针棉织董事会。9月,租用城隍庙、妈祖庙成立浦城县染织工业合营处,股东48户,布机65台,职工144人,为当时建阳专区首家棉织企业。这年,全县从事织布业的有43户,有织布机202架,年产白细布14724匹。由于原料缺乏,生产不稳定,常停机待料。1956年,针织业3户成立针织生产合作社,染织工业合营处改为棉织生产合作社,还成立漂染生产合作社。这年,棉织生产合作社将45台木架织布机改造成铁木架织布机。1957年,全县纺织工业的产值37.4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4.16%。1958年7月,棉织生产合作社改为地方国营浦城县纺织厂。当年,由于注重重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业的比重下降,纺织工业的产值只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09%。1961年,针织社并入纺织厂,为集体企业,至此全县纺织工业企业只有1家。1966年,纺织厂开始生产蚊帐布,年产34.78万米,纺织工业的产值比上年增长128%,占工业总产值2.54%。在“文化大革命”中纺织工人坚守生产岗位。1966~1969年年均生产棉布35.73万米。1970年,全县有织袜机33台,首次安装2台电动织袜机。1972年,织布机全部改为电动织布机。1973年,织布厂安装8台1511型全自动铁机。同年,针织机械全部调往建瓯袜厂,浦城停止生产童袜等针织品。1978年,纺织厂全部使用全国统一型号织布机。1979年,主要产品有纯棉布和棉纺交织布2种,工业产值94.9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2.13%。1980年,浦城县在改善工业内部结构中,加强轻纺工业。12月,试产成功丝绸被面。1981年,停产后的合成氨厂,转入试产针织品,当年生产棉毛类衫裤0.06万件,汗布类衫裤0.2万件,针织腈纶衫裤0.33万件。1982年,线毯试制成功。1983年11月,正式成立县针织厂,12月正式成立线毯厂和丝织厂。1985年,万安乡办第二丝织厂,主要生产涤纶西装呢;临江镇办化纤织造厂,生产化纤布。乡镇的纺织企业还有仙阳袜厂、富岭珍珠针织厂。全年纺织工业产值达533.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92%,第一次超过1957年纺织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7年,县线毯厂试制仿毛毯成功,同年又生产出粘胶化纤毛毯和电热毯,为福建省首创产品。是年,县织布厂、县针织厂、县线毯厂3个企业全年需棉纱460吨,而计划供应仅216吨,特别是针织厂,由于没有42支纱,自4月21日起,已有60%的工人停工,导致汗布类衫裤停产。1988年,纺织行业棉纱供应量只占使用量的三分之一,制约生产的发展。县丝织厂因丝绸被面销路不畅,2月改产涤纶布。是年,全县独立核算的纺织企业有7家,年产棉布106.84万米,丝织品69.4万米,棉毛类衫裤18.2万件,针织腈纶衫、裤1.03万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家,职工779人,固定资产原值299万元,总产值631万元,利润38万元,利税72万元,上交利、税、费2万元;集体所有制企业4家,职工337人,固定资产原值133万元,总产值235万元,亏损3万元。
  二、主要企业
  浦城县织布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南浦镇龙潭门路77号。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染织工业合营处,1956年改名棉织生产合作社。1958年7月成立国营纺织厂,当年有织机45台,职工94人,产值20.4万元。1961年与针织厂合并,改为针棉织厂,转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因缺乏原料,1962~1964年年产量不到1万米,职工靠削竹筷营生。1965年起生产回升,当年产棉布19.34万米。1968年又称纺织厂。1972年11月,改名为织布厂。这年,65台织布机全部改为电动。1978年向外省引进技术,增加混纺交织品种,产量上升到68.66万米。1980年12月,试制成功丝绸被面,当月产0.52万米。1982年,又试制成功线毯,当年产量100.46万米(为1982~1988年最高水平)。1983年12月,丝绸车间、线毯车间分出,另建新厂。建厂以来主要产品有劳动布、平纹格子布、平布、线呢、纱格呢、线毯、丝绸、被单布、床单等。1988年,厂面积6000平方米,织布机68台,固定资产原值87万元,职工224人,棉布产量86.48万米,产值141万元,利、税、费5万元,无盈亏。
  浦城县线毯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城郊上青岭。前身为县织布厂线毯车间,1983年12月迁出建厂。1984年,生产线毯7.01万条。1985年增加蚊帐布、电热毯、印花毛毯等产品。1988年,厂房占地3.8万平方米,织机16台,职工297人,年线毯生产能力11万条,年产值170万元,利润12万元,上交利、税、费1万元。
  浦城县丝织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南浦镇龙潭门路69号。前身为县织布厂丝绸车间,1983年12月分出建厂,有织机12台。1984年增加织机26台,配套设备10台。1986年,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企业,计划投资421万元,增加织机100台。新厂址建在城郊七里头,占地180亩,因资金困难,至1988年完成投资153万元,增机50台投产。主要产品有涤纶布、锦绣缎、锦乐缎、乔其纱、羽纱、西服呢、线绨被面等20多个品种。1988年,有丝织机100台,配套设备35台,固定资产原值90万元,职工351人,年产量69.4万米,产值300万元,利润7万元,上交利、税、费1万元。
  浦城县针织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临江镇水东。建于1983年,为合成氨厂转产企业。建厂初,职工86人,产值50.48万元。建厂后逐年增加设备,至1986年已基本配套,拥有槽筒车1台、台车8台、棉毛车9台、罗纹车2台、工业缝纫机44台,其他配套设备51台组。主要产品有各种规格的腈纶、棉纱背心、秋衣、秋裤、羊毛衫、羊毛裤等,花色品种103个。1988年,职工131人,固定资产原值123万元,生产棉毛类衫、裤18.2万件,腈纶衫、裤1.03万件,产值161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
  第十节 造纸印刷文教用品
  一、造纸
  宋代浦城即开始生产竹纸,建阳书坊出版的历本通书即采用浦城所产的竹纸。清初,除生产竹纸外,开始生产毛边纸。嘉庆间,因工序、加料不同,形成许多种类的纸张,最佳为伯台毛边,又称奏本纸,其次为太史帘、荆川、生熟料毛边、毛八、毛六、毛四,再次为花笺、毛太、方高,最下为单夹、双夹、粗纸。还有以竹青为料的南平,以竹青杂料为料的竹壳纸,以籐为料的棉纸。民国期间,洋溪尾、山下、枫溪为纸的主要产地。民国20年(1931),浦城与崇安两县纸商在杭州设有崇浦纸业公所,浦城的顺泰纸经杭州销往上海等地。民国25年,全县纸槽480余张、工人1900余人,年产土纸878吨。民国34年后,纸价下跌,纸槽减少。1949年,全县纸槽仅168张,年产土纸351吨。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鼓励土纸生产。1951年,土纸的品种有外西纸、赤泰纸、单松顺泰、双松顺泰、码松顺泰、改良顺泰、土大广、四开毛边纸、粗纸、四夹纸、单夹纸,年产量达555吨。1952年,全县纸槽有191张,工人839人,规模较大的有大兴、美大兴、李永和3个私营造纸厂,每个厂有职工12人。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纸商直接到浦城收购土纸,产品供不应求。1953年,温州纸业工人来到浦城,组织造纸自救社,以山谷皮为原料,制造白棉纸。1956年,由浦城私营建新造纸厂,造纸自救社及部分个体户组成造纸生产合作社,年产土纸643吨。1957年,浦城白棉纸首次销往马来西亚。1958年,造纸生产合作社改为地方国营浦城造纸厂。在大办“万厂县”中,全县号称有造纸厂190个。1959年,土纸产量达1461.88吨,为历史最高年产量。是年,县造纸厂建成日产机制纸2吨的车间,次年生产机制纸26.91吨。1961年,机制车间失火,烧毁车间和设备。同年,地方国营山下造纸厂并入县造纸厂,手工操作生产土棉纸、白棉纸、蜡纸原纸。1962年,县造纸厂改为集体企业。同年,生产大队办纸厂从业人员由213人压缩到82人,是年土纸仅204吨。1963年开始,土纸产量逐年回升,至1965年达671.09吨。1968年,县造纸厂自制设备,建成机制纸车间,生产瓦楞纸,当年产量8吨,其后产量逐年增加。1974年,忠信公社、水南公社和仙阳公社渔梁生产大队建成以稻草为原料的贡板纸厂。1977年5月,县造纸厂三里亭机制纸车间投产,生产纸袋纸和纸板,年产能力为1500吨,当年产50吨。同年浦城开始生产油毡原纸。1977年产瓦楞纸667.11吨、贡板纸1151吨、油毡原纸125.09吨、加工纸17.33吨,土纸由于受机制纸的冲击,产量降至400吨左右。1980年,村头纸厂以芒杆为原料改产文化用纸,临江、石陂、山下以马尾松为原料生产水泥袋纸,忠信造纸厂停产,土纸生产下降至200吨左右。1982年,全县生产机制纸达2554.78吨。1985年,忠信乡造纸厂改建,生产茶板纸。同年,山下、临江两个造纸厂改以芒杆为原料生产文化用纸。1986年,渔梁造纸厂改产茶板纸。1988年,全县独立核算纸厂13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1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2家,职工1032人,固定资产原值915万元,年产机制纸及纸板纸7992吨,产值992万元,利润9万元,利税总额129万元,上交利、税、费30万元。土纸以山下、古楼、枫溪、仙阳为主要产地,年产土纸188吨。
  二、印刷
  明成化十五年(1479),在县署内雕版印刷《浦城县志》。清代印刷业兴盛,自顺治开始,陆续雕版印刷浦城籍人物著作及《三字经》、《千字文》等书籍。民国4年,大溪沿有陈锦春印刷店,使用石印机印刷。其后,“三益轩”、“同兴和”印刷店相继开业,先后添置有二号、三号脚踏圆盘铅印机和平台四开铅印机。民国19年后,怡和、三美印刷店相继开业。怡和印刷店承印过南浦初级中学的校刊《灯塔》和60~70厘米黑白浦城县全图等。民国29年后,有华飞、振兴、怡新、广明和刘、徐、孟、舒等8家印刷店开业。民国33年,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总部在浦城上横街刘宅开办印刷厂,规模颇大,能排字铅印,也会套色印刷,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迁走。
  1952年,建瓯公营印刷厂迁至浦城,建成浦城县印刷厂,为全县第二家国营企业,有工人8人,圆盘印刷机3台。1956年,怡新、三益轩、陈锦春、华飞、振兴等5家私营印刷厂联合组成的“联华”印刷厂并入县印刷厂,开始实行流水作业。1958年,增加印刷机,对开手摇切纸机和手摇铸字机,开始承印《浦城人民》报。这年,浦城一中办印刷厂,用手工印刷簿籍。1959年12月,县印刷厂改名为浦城人民报社经理部。1961年4月,浦城人民报社停办,恢复县印刷厂。1966至1970年,印刷工艺从小压力、小版面向大压力、大版面发展,改变只能承印8开版面的状况。1968年10月开始承印《毛主席语录》3万册。1977年,增加全自动圆版印刷设备,生产工艺从零印件印刷向图版印刷发展。1980年,增加照相制版全套设备,采用铜锌制版、图版刷和电化铅烫金工艺,开始彩印业务。同年,县企业局投资23万元,建企业局印刷厂。县印刷厂于1984年采用全套平版照相分色制版工艺。次年,增加塑凹版彩印轮转机。1987年,县印刷厂开始生产地砖彩色塑面。1988年,全县印刷业有县印刷厂、浦一中印刷厂、企业局印刷厂、盘亭印刷厂4家,其中国营1家,集体3家。职工209人,固定资产原值134万元,产值198万元,利润17万元,上交利、税、费2万元。
  三、文化教育用品制造
  民国3年,张文圣裱褙店开业,专事修整裱褙古旧字画。民国25年,圣文堂笔庄开业,专业生产毛笔。
  1950年,全县有制笔工11人。1956年,成立毛笔生产合作社,生产皖狼毫、羊毫、紫毫、鸡毫等品种毛笔。1964年,圣文堂小楷毛笔被南平专署评为名牌产品,并列入省优质产品。1971年,毛笔生产合作社与工业品组、制鞋社合并组成工业品厂。1972年,圣文堂毛笔销往香港地区和日本国。1973年出口20.24万支。1980年,工业品厂分拆,组建文化用品厂,生产毛笔、矿烛。1981年,县玩具厂成立,生产木制玩具。1985年,电子音响积木玩具试制成功。同年2月,县侨联文教用品厂成立,内设画卷车间,生产仿古画、时代画等。1988年,文化教育用品制造业有2家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皆为集体企业,工业总产值3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亏损1万元,利税1万元。
  四、主要企业
  浦城县造纸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城郊三里亭。前身为1977年5月建成投产的县造纸厂机制纸车间。1980年单独建厂,称县造纸厂,原造纸厂改称县第二造纸厂。1982年,厂QC小组试验成功先进工艺,使草浆合格率从26.1%提高到55.4%,芒杆浆合格率从33.5%提高到70.6%,降低生产成本,当年首次盈利,上交利润10.52万元。1983年,制定的茶板纸质量标准被省标准局定为省企业标准。1988年,生产的纱管纸被列为省创新产品。主要产品有油毡纸、茶板纸、纸袋纸、纱管纸,销往省内外20多个县、市。是年,职工315人,固定资产原值287万元,机制纸产量3062.51吨,产值254万元,利润7万元,上交利、税、费27万元。
  浦城县印刷厂 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经委,厂址在五一三路51号。1952年,建瓯公营印刷厂迁浦城建厂,是全县第二家国营企业。1956年,公私合营的“联华”印刷厂并入,职工34人,产值达10.75万元。1971年,厂搬迁现址,占地面积3402平方米,装印刷机16台。1977年后,采用自动图版印刷、铜锌制版、电化铅烫金、全套平版照相分色制版、彩印等先进工艺。增加各种商标、图案、彩画、地图彩印等产品。1979年后,零件印刷品多次被省、地评为优质品和
  甲级品。1984年起增加塑料彩印。1988年,产品PVC地砖彩色塑面,通过省级鉴定,为省内创新产品。是年,职工117人,固定资产原值96万元,产值144万元,利润11万元,上交利、税、费2万元。
  第十一节 缝纫皮革
  一、缝纫
  长期以来浦城服装均为手工缝制。清末,有成衣行30户,裁缝百余人。民国初期有40多户,其中有5户15人设店营业,其余均是承请上门缝制。民国12年(1923),福州人在城关开设缝纫店,有一台缝纫机。民国25年,有缝纫业45户,多数置有缝纫机。民国28年,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五军需局第二被服厂迁入浦城石陂镇,有工人300多人,缝纫机150余台,两年后迁走。民国37年,浦城缝纫业有60户。
  1950年,全县缝纫业有140户,从业人员169人,其中城镇87户106人,乡村53户63人。1954年,城区缝纫个体户自带缝纫机组成2个合作小组。1956年,合作小组合并成立缝纫生产合作社,租用店屋,开设5个门市部,有社员107人。另有个体的52户,从业人员70人。1958年,富岭、忠信、仙阳、观前等公社先后建起缝纫生产合作社。1960年,县缝纫社在5个门市部设立修补专机18台,专门为顾客修补服装,并推广新式裁剪排料法。1965年,服装社改称服装厂,另有城关、忠信、富岭、仙阳、永兴、九牧、临江、观前、石陂等9个缝纫社,职工共224人。是年,服装厂在五一三路建1座砖木结构500平方米的3层楼厂房。这年加工服装10.13万件,总产值60.3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8万元,利润0.79万元。1978年,县服装厂装置电动机带动的工业缝纫机,开始生产成衣。次年,添置专用设备频缝机、锁边机128台,为县百货公司加工成衣。1981年,水南农场兴办服装厂,有职工70余人,有缝纫机54台,并装置有电动裁剪机。同年,由县修配厂分出部分职工成立县第二服装厂。1983年,改称为浦城西式服装厂,拥有缝纫机27台,主要生产西装。1984年与浙江省诸暨联营,年产西装5500件,合格率99%。1985年,县电子电器厂服装车间,与香港佳年总贸易公司签订服装来料加工合同,港商提供原辅材料加工男式西裤和儿童套装4万打,成品返销香港。同年,官路乡与上海联营在官路成立沪路西服厂,生产幸子呢大衣、人造毛皮大衣,产品全部销往贵州省。同年,创建县鞋帽厂,次年建成鞋帽生产线,拥有各种设备50台,产品行销省内外。1986年,全县年产服装达3.89万件。1988年,独立核算缝纫业9家,均属集体企业,职工277人,年产服装15.23万件,总产值167万元,出口产品产值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6万元,亏损3万元。
  二、皮革
  民国初期,浦城有鞋店2家。民国36年,有鞋店8家,从业人员12人,主要制造钉靴、布鞋、高统皮鞋和马刺皮鞋。1950年,制造业有8户12人,制革业1户2人,全部在城区。1956年成立制鞋生产合作社,有职工19人。另有制鞋个体户8户8人。1971年,制鞋生产合作社与毛笔社、工业品社合并为工业品厂。1972年,主要产品有牛皮底革、牛烟皮、牛皮鞋面革,以猪皮革、泡沫革制造皮箱、手套,同时生产其它皮件。次年,白鹤牌衣箱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建阳地区只有浦城独家生产,建阳、邵武、建瓯等县先后到浦城学习培训。1979年,由生产牛皮革转产猪皮革。1981年分为皮件厂、制革厂、鞋革厂,从事皮革及制品生产。皮件厂改变从单一的“819”人革花箱产品,创出包箱、手套等30余个品种,销往香港地区和美国、加拿大、科威特、坦桑尼亚、赞比亚、几内亚等国。1982年4月制革厂新厂房落成,生产能力为年产猪皮革10万张。当年产皮革(折牛皮)7950张,比以前最高水平的1980年3000张,增长1.65倍,次年达到1.56张。1983年,度量衡社转产童鞋,改名为童鞋厂,有各种专用设备44台,职工129人,生产儿童皮鞋、春秋鞋、旅游鞋等43个品种。1984年,童鞋厂生产的宝宝牌童鞋、旅游鞋入选参加全国旅游产品评比会。1985年,童鞋厂与23个省市签订订货合同,订货量超过生产能力。同年5月,与上海海云皮鞋厂联营,并与浦城永兴、管厝、仙阳、富岭等乡镇办企业联营生产,质量降低,影响声誉,销量骤降。是年,浦城新建鞋帽厂,生产粘胶底布鞋和棉鞋;县鞋革厂粘胶皮鞋生产线建成;制革厂的设备进行配套补齐,年产猪皮革达3.52万张(折牛皮)。1986年6月起,县鞋革厂开办特种鞋服务业务,至9月份,为黑龙江、广东省159人加工特种鞋。1987年,县计划委员会创办羽绒厂,创出羽绒衫新产品。仙阳、南浦亦办起鞋革厂和胶鞋厂。1988年,全县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独立核算企业共有9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仅羽绒厂1家。职工总数627人,年产皮革4.2万张(折牛皮),猪皮箱200只,人造革箱1.14万只,布鞋0.51万双,皮鞋13.68万双,固定资产原值243万元,产值522万元,利润35万元,利税51万元,上交利税14万元。
  三、主要企业
  浦城县服装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城关五一三路。前身为1956年建的缝纫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划归城郊人民公社管理。1961年,归回县手工业管理局。1965年改为服装厂。1978年职工66人,开始装置电动工业缝纫机,生产成衣,产值63.08万元。1985年,进口4台折景机,年可产乔其纱服装25万件。1988年,有中速频缝纫机28台,高速频缝纫机48台,电动缝纫机25台,折景机4台,固定资产原值60万元,职工94人,产值104万元,无盈亏。
  浦城县鞋革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龙潭门路66号。1956年,制鞋手工业户组成制鞋手工业合作社。1971年,与毛笔社、工业品社合并为工业品厂。1976年改为皮革油毡厂。1981年分建为鞋革厂,下设7个车间,专门生产皮鞋、布鞋。1985年,投资11.77万元,建成粘胶皮鞋生产线,购置专用设备150台。生产缝线和粘胶两类皮鞋共40多个花色品种。1988年,固定资产原值37万元,职工162人,生产各种皮鞋5.14万双,总产值136万元,利润4万元。
  浦城县制革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城西七星桥。前身为工业品厂制革车间。1981年从皮革油毡厂分出建厂。1982年4月投产,年生产猪皮革1.28万张。通过几年技术改造,至1984年底,制革设备配齐,年生产能力可制皮10万张。产品有猪皮底革、手套革、里革等34个品种。1988年,职工74人,固定资产原值107万元,产值170万元,利润17万元。
  浦城县皮件厂 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县二轻局,厂址在南浦镇龙潭门路。前身为工业品厂皮件车间,1981年分出建厂,职工108人,设猪皮箱、人革箱、公文箱、包件、手套等6个车间,产品品种30余个,内销上海、北京、天津等16个省、市、自治区,出口香港地区和美国、加拿大、科威特、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1985年9月,建成箱、包生产线,设备47台,实现半机械化制造。1988年,职工174人,固定资产原值33万元,产值124万元,利润1万元。
  第十二节 其他制造业
  一、陶瓷
  浦城制陶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主要烧制泥质灰陶、灰白陶。商周时期主要烧制印纹硬陶及原始青瓷。西汉时期制陶业已从烧制日用器皿发展到建筑材料。宋、元时期,浦城的瓷器在技术上和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瓷的釉色有青釉、青白釉和黑釉三大类,分属于浙江龙泉窑系、江西景德镇窑系和建阳水吉窑系。北宋烧制青瓷的碗窑背窑和南宋烧制青白釉的大口窑采用大型的龙窑结构和先进的支圈叠烧技术。元代烧制黑釉的半路窑是馒头型的小窑。产品的种类有饮食器皿、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玩具及冥器等。当时大口窑的产品已销往日本和朝鲜。明朝及清初,浦城有缸钵窑38座、粗碗窑4座。清代中期后,浦城的瓷器以临江窑烧制的质量为最佳。民国初,临江窑废,以大洲窑所产质量最好。浙江龙泉等地一些制瓷师傅先后到忠信高溪、富岭双坑、水北朱墩等地办瓷厂,但仅生产几年就关闭。泥风炉以吕处坞生产的最著名。
  1950年,专业从事陶器业的只有5户10人。1956年成立陶器生产合作社,有职工21人。全县年生产日用陶瓷器2万件、砂瓦土陶瓷5.47万件。1957年8月,富岭大洲的瓷器生产合作工厂建成,有龙窑1条、水碓1座,利用当地高岭土生产饮食器皿,以釉下画花为主。1961年,洪山瓷厂迁到西岩,次年改为西岩瓷器生产合作社。1962年,大洲瓷器生产合作社工厂撤销,部分工人转移到仙阳阳墩,开办山前瓷厂,职工达120人,生产日用瓷器,产量达41.85万件。1964年,山前瓷器生产合作工厂首先利用电动机带动碓头加工原料,由手工成型改用机压成型。西岩瓷器合作社也利用水碓为动力带动压碗机,瓷器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1965年9月,山前与西岩两个瓷器企业合并,成立西岩瓷器合作工厂,职工98人,年产日用陶瓷75.96万件。全县产砂瓦土陶瓷96.41万件,其中城关陶器社生产砂瓦土陶器20.72万件。1966年4月,西岩瓷器合作工厂改名浦城县瓷器厂,新建1条30多米长的龙窑,产品从粗瓷转为中细瓷。1967年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陶瓷产量骤降。1969年,瓷器厂的外地师傅离厂,部分工人离职,职工只有37人。1970年,全县日用陶瓷产量只有21.39万件,砂瓦土陶瓷器6.30万件。1971年后,瓷器生产逐渐恢复发展,县瓷器厂派人到浙江温州学习技术。回厂后,利用莲塘罗墩的高岭土试产瓷夹板。1972年,职工增至71人,改手工操作为半机械化操作。1972、1973年,乡区先后兴办忠信瓷器厂、九牧瓷器厂、富岭大洲碗厂、毛洋碗厂、双坑碗厂。1974年,日用陶瓷产量达88.51万件。是年,县瓷器厂选派5名工人到德化学习,其后开始生产釉上金彩小花瓶。1975年,以电动石碾代替水碓加工原料,其后又研制出金星釉、结晶釉等艺术釉。1977年,瓷夹板产量达100万件,其他日用瓷器年产40.55万件。1979年,日用陶瓷(包括瓷夹板)达458.41万件,创历史最高水平,瓷夹板白度好,有的质量指标超过温州、江西的产品。1981年,石陂公社连墩兴办瓷厂,以碗为主要产品。1985年水北街乡引进江西景德镇技术设备,在太平桥瓷厂生产地砖。1988年,独立核算的瓷厂3家,均为集体企业,职工179人,固定资产原值69万元,产值49万元,利润1万元。
  二、制伞
  民国14年(1925),制伞业约有10户。民国35年,减至7户。产品均为竹骨油纸伞。制伞工人旺季在家制伞,淡季则走乡串户修补雨伞。李源利、吴益兴两家店较为出名。1950年,制伞业11户。1956年,成立雨伞生产合作社,共有职工45人。1971年改为浦城雨伞厂,为集体企业。1976年,生产新产品钢骨布伞。1980年,购置油伞机等设备,又自制一批专用设备,开始半机械化生产。是年,创新产品小花伞,合格率达98%,每年春秋两季参加广州交易会,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埃及等国和香港地区。1987年,进入日本、丹麦、冰岛3国市场。出口市场达22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制伞业仅县伞厂1家,职工93人,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年产雨伞7.4万把,产值61万元,出口产值18万元,利润1万元。
  三、工艺美术品制造
  民国期间,浦城雕刻以邹新荣为著。他雕刻的“百鸟图”、“渔樵耕读”、“五子夺魁”、“三娘教子”及“花岛鸟笼”颇有特色。民国25年,浦城雕刻业有2户2人。民国37年有4户4人。
  1950年,雕刻业有10户10人。1956年,成立雕刻社,有社员13人。1975年,从事雕刻业的9人并入工艺美术厂,生产挂画等产品。1979年10月,产品有樟木箱、五堂面屏风、骨灰盒等,销往香港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德等国。1983年,莲塘花炮厂生产花炮、烟花,共有30个品种。1984年,盘亭木雕厂由县第二轻工业局经营,生产木雕衣箱、木雕首饰箱。1985年,雕刻樟木箱销往新加坡达200套。1988年,全县独立核算工艺美术品制造企业有5个,职工226人,产值157万元,出口产品产值3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8万元,利润1万元,利税5万元。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