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908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森林病虫害防治
分类号: S762.3
页数: 2
页码: 346-34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浦城县1956~1987年森林病虫害防治采取的措施和预防的情况。
关键词: 森林 浦城县 虫害防治

内容

解放前,浦城林区多为天然针、阔叶混交林占很大比重,林相复杂,各种森林病虫害靠鸟类等天敌制约,地方政府没有设置专门的林政管理机构,也无相应的规章制度,森林病虫害多任其自生自灭。
  解放后,浦城林业得到很大发展,但随着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和人工营林面积的扩展,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森林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预防、治理,开始引起普遍重视。历年来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是:
  1956~1958年,永兴区后洋乡际头、后洋两村,连续3年竹蝗为害,1958年尤为严重。受害竹林达800余亩,其中500多亩受害最严重,70%以上竹林枯死。经组织人力用药剂防治和结合人工捕杀的办法,竹蝗死亡率在95%以上,基本控制虫灾。
  1957年,全县发生松毛虫危害山林面积共2500亩,由于缺乏防治经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留下隐患。
  1959年,全县发生竹蝗灾害,面积1000多亩。1963年,仙阳、莲塘两公社竹蝗灾害面积多达1万多亩。
  1965年,水北公社翁村、际岭两个大队以及大庄、寨下两个国营林场发生松毛虫和松梢螟380余亩,危害严重,采用药剂防治350亩,防治效果良好。
  1972年,山下公社源头、王柏、小溪、水门等大队发生竹毒蛾危害,受灾面积1万余亩,500多亩竹林被枯死。
  1976~1977年,全县松毛虫危害最为猖獗,全县16个公社6万亩马尾松受害,灾情较重的有濠村、水北、石陂、临江、富岭、山下、永兴、管厝、莲塘等9个公社,受灾面积万亩以上的有石陂、富岭、临江等公社。同年全县还有6000多亩竹林发生竹毒蛾危害。组织群众采用621烟雾剂熏杀、捕杀松毛幼虫,效果显著。林业化工厂驻乡村的各个站、点人员,帮助当地农民购买“白僵菌”等药品,传授防治松毛虫技术,与全县防治松毛虫的行动密切配合,两年间防治松毛虫的面积达到5万多亩。
  1979年,管厝公社官田大队、仙阳公社樟溪大队发生油桐尺蠖为害,受灾面积400多亩。
  1980年,福建省森林病虫害普查工作组初步查清浦城境内主要森林病虫种类和天敌资源种类等。其中与林业有关的害虫种类有9个目、49个科、78个种;天敌有5个目、14个科、15个种;主要病害有39种,其中林木病害有26种,苗木病害有12种。为害最大的是杉木炭疽病、枯梢病、立梢病、油茶烟病、白蚂蚁、松毛虫、松梢螟、竹蝗、竹毒蛾、油桐尺蠖等。
  1983年,国营石陂林场1.12万亩松树林发生松毛虫危害,灾害严重的有8500亩,经防治后,尚有2000亩枯死。
  1984年春,国营大河伐木场部分人工杉木林白蚂蚁成灾,国营际岭伐木场部分人工杉木林发生黄化病害。
  1987年,忠信乡的上同、湖山、忠信村,管厝乡的口窑村,仙阳镇的练村、管九、仙阳、太平、三元、殿基、坑沿村,以及莲塘乡的西岩、余乐、悦乐村一带发生松毛虫危害,受灾面积2400亩。是年6月,首次采用飞机治虫,租用上海民航局的一架“运5”型农用飞机,连续两天到灾区喷洒从法国进口的嗅氰菊脂药剂,同时出动259名工作人员参加防治1万余亩,使松毛虫的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