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鱼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8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鱼病防治
分类号: S851
页数: 1
页码: 316-31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县内鱼病发生季节大多在农历三至十月之间,尤其是池塘密集地区更容易发生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浦城县 鱼病 防治

内容

县内鱼病发生季节大多在农历三至十月之间,尤其是池塘密集地区更容易发生。据调查,全县鱼病有36种,常见病有鲺病、锚头鳋病(鱼丁)、肠炎病、水毒病、烂鳃病、赤皮病(又名烂癣)等6种。解放前,鱼病的发生多为自生自灭,少数渔户用苦楝子或松针叶治疗,但不能对症下药,严重年份蔓延快,死亡率高,有的全塘鱼死绝,死的鱼叫翻塘鱼。
  解放后,加强养鱼技术指导和鱼病防治工作,推广科学养鱼方法。每年放养前,先清理池塘消毒,7天后再放养鱼苗,并对鱼种进行消毒,以防带病下池传染。在易发病季节,加强观察管理,一有发病及时防治。1984年,办12期技术员训练班,培训474人次。1988年,全县有水产技术干部10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人,技术员5人),并培养19名不脱产技术员。是年开始对水南、马西、北山等商品鱼基地进行草鱼出血性病防疫注射,获得成功。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