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1
页数: 3
页码: 310-31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县的农业的农技农艺的栽培技术的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浦城县 栽培技术 农业

内容

一、水稻
  浸种催芽 直至浦城解放初,一直沿用风扇扬去瘪粒或清水漂浮除去瘪粒。1953年开始推广以一定浓度的泥水或盐水除净瘪粒的方法。
  浸种习惯以清水浸种。1965年,推广以2%石灰水或0.2%西力生或赛力散浸种以消灭种子带菌。1970年后改用0.2%稻瘟净或0.2%“402”浸种,1985年推广早杂优后,浸种方法改为日浸夜摊,防止种胚霉变,提高发芽率。催芽习惯在竹箩筐加盖稻草或放在灶台催芽,1960年推广温汤浸种催芽。1963年推广“5406”拌种催芽。1967年推广在密闭蒸气温室催芽,1981年推广烫谷催芽,1987年推广以催芽机催芽,效果均良好。
  育秧 解放初,沿用大片秧田,亩播种子150~200公斤,秧龄30天。1953年开始推广合式秧田,畦宽1.3米,沟宽30厘米,4畦围一小埂,亩播种子60~75公斤,便利排灌、施肥、治虫以育壮秧。1958年合式秧田达到90%以上,还推广旱地育秧5105亩,直播3878.6亩。1961年推广以塑料薄膜覆盖秧畦保温以防烂秧,提早播种期15天左右。同年还推广旱地湿润育秧,增强秧苗抗逆力。1971年推广蒸气卷秧,即在地面以塑料薄膜搭盖育秧棚,内设木架分层置育秧板,地面埋锅灶烧水,以蒸气育秧。同年还推广地面卷秧,即在地面置薄膜,薄膜上铺2~3厘米泥浆后播种,上再覆以薄膜保温。1975年推广铲秧,育成秧苗连泥带根铲起,移栽大田。秧畦宽1.2~1.5米,高24厘米,沟宽30厘米。育秧方法为秧田水耕水整,湿播水育的称湿润育秧;干犁干耙,泥浆落谷,保持畦面湿润不干裂的称通气育秧。1977年后,推广培育三叉秧,田播种10~15公斤,秧龄30~40天,叶龄6~8片,带蘖移栽。
  插秧 民国期间,早稻插秧期在立夏前后,晚稻在小满至芒种。1956年推广间作双季稻后,间作早稻在清明至谷雨插秧;间作晚稻在小暑后至七月底插秧。推广连作双季稻后,连作早稻在惊蛰至春分前后插秧。但常遇倒春寒,坐苗不长,以后逐渐推迟。在清明至谷雨插秧,能避过倒春寒,连作晚稻在早稻收割后插秧,七月底插完。
  秧苗密度,民国时期早稻株行距33厘米以上,晚稻株行距在40~50厘米,每丛15~20本。解放初期,曾提倡小株密植,但基本沿袭解放前密度。1958、1959年,搞并秧密植、三角密植。1959年,全县水稻田,每亩基本苗达20~30万株的占总面积的53%,30万株以上的占29%。城郊公社山桥示范田实行三角密植,株行距6.6×13.2厘米。1961年后,片面追求密植得以纠正。1965年推广连作双季稻后,早稻株行距为13×20厘米或17×20厘米,每丛8~12本,每亩16~25万基本苗;晚稻株行距20×20厘米或20×23厘米,每丛10~12本,每亩14~17万基本苗。1979年曾推广“双龙出海”,即株行距为33+17×13厘米,或33+13×12厘米;宽行窄株,株行距为30×13厘米或30×15厘米。1976年,发展杂交水稻,提倡小株密植。早杂优每丛3~4本,晚杂优每丛2~3本。
  灌溉管理 民国期间,稻田插秧后长期满灌、串灌,稻谷灌浆时开沟放水。1960年开始改串灌为轮灌,实行浅水勤灌。1971年起推行薄水插秧,寸水返青,浅水促蘖,烤田壮秆,复水养胎,湿润抽穗,干湿壮籽的科学灌溉法。1983年推行垄畦半旱式栽培法,增产效果显著。
  二、小麦
  民国期间沿用窄畦点播,畦宽80~100厘米,株行距27×33厘米,亩播种量2~2.5公斤。1963年推广大畦密植,畦宽1.3~1.7米,穴播株行距23×30厘米,条播幅宽6.6~9.9厘米,幅距27~33厘米,亩播种量4~5公斤。1973年和1984年,曾聘请江苏老农作宽畦宽幅条播或撒播丰产示范,畦宽1.7~2米,沟宽27厘米,播幅13~17厘米,幅距27~30厘米,亩播种量8~10公斤,并作小麦上山试点。播后遇旱灌“跑马水”,一叶期施麦针肥,开始分蘖施满月肥。冬前压麦防冻,控制无效分蘖,齐穗期喷药保穗,喷施磷、铜、硼肥,但未得到普遍推广。
  三、油菜
  播种育苗 浦城油菜多用育苗移栽,少数采用直播。民国期间霜降播种育苗,直播油菜在立冬前播完。1958年推行稻—稻—油耕作制,油菜提早在寒露播种,油菜移栽后,遇冬暖旱易早苔、受冻、感染病虫。1972年油菜田限于稻—油两熟制,播种期推迟在霜降。1986年冬,推广低芥酸油菜,提早到秋分前播种,结果大多早苔。1987年冬,把育苗期推迟到寒露后,移栽后生长良好。
  整畦移栽 解放初,沿用旧的栽培方法:窄畦、宽沟、稀植,土地利用率仅60%。1958年,推广宽畦、高畦、三角密植,畦宽1.3~1.5米,高27厘米,每畦5行,行距23~27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呈三角形栽三株苗。移栽后沟灌1~2次,发新叶时浅中耕,薄施粪水肥,冬前第二次中耕,施腊肥。开春后,清沟排水,第三次中耕施芯肥、花肥,摘心打顶,并喷施硼肥,促进多枝多花,此法虽能增产,但因花工多,未能全面推广。
  四、玉米
  解放前,县内普遍为开垦荒山,以林地套种春玉米,林木采伐后,冬前劈草,次年春夏炼山,立夏至芒种边开穴边播种,每穴4~5粒,株距40~50厘米。3~4叶期间苗,5~6叶期间中耕除草定苗,每穴留苗1~2株,拔节期第二次中耕培土,均不施肥。连种两年后造林、套种玉米,套种两年后扶林,不种玉米。1954年引种秋玉米后,开始在农地、稻田种植玉米,耕作日趋精细。今普遍采用整畦穴栽,畦宽1.7米,高27厘米,沟宽33~40厘米,每畦4行,行穴距33×40厘米。亩4000~6000苗。春玉米在清明至立夏播种,秋玉米在大暑至立秋前播种,可直播亦可育苗移栽。播后遇旱则灌“跑马水”,三叶期间苗,六叶期中耕除草、定苗,每穴一株,轻施拔节肥。打苞期中耕培土,重施穗肥。灌浆期酌施粒肥,遇久晴结合追肥灌“跑马水”。穗期追肥普遍采用根外喷施磷、钾肥。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