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良种选育推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良种选育推广
分类号: S323
页数: 4
页码: 307-31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县内水稻良种有148个,分籼、糯(又称秫)、粳(又称秔)三种。其中著名的籼稻有浦城小早、清洗早、乌花早、九月冻、乌谷白、红米乌谷铁;糯稻有木樨糯、个半糯、红糟糯、乌咀糯;粳稻有大谷三百粒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浦城县 良种选育 推广

内容

县内水稻良种有148个,分籼、糯(又称秫)、粳(又称秔)三种。其中著名的籼稻有浦城小早、清洗早、乌花早、九月冻、乌谷白、红米乌谷铁;糯稻有木樨糯、个半糯、红糟糯、乌咀糯;粳稻有大谷三百粒。相传清乾隆、嘉庆(1736~1820)间,九牧黄碧洋的汪处村,土名鹅卵丘(又名水碓丘)8亩,所种的清流早粒大(称个半米)、韧性强、味香,曾被选为贡米。民国34年(1945),福建省农业改进处编印的《福建之水稻》,浦城清流早列为主要良种之一。浦城的红籼米和糯米在省城福州久负盛名,分别称之浦城红(又名美人红)、浦城秫米。
  民国29年,浦城县中心农场从湖南引进的中籼二二一、小南粘,从优异单株系统选育出浦场一号(农民称农场小早)和浦场二号,大田种植皆获丰收。
  解放后,政府重视良种的选育推广工作,1949~1953年,指导农民科学选留良种和应用良种,开展群众性的发掘选育良种和交换良种活动,有计划地引种示范。1952年,县农业实验场和石陂农民选育早籼浦城一号和六月早,被评定为稻—豆—麦(油)三熟制推广的早稻品种。1953年,从省农业科研单位和福州引进早稻南特号和晚稻乌梨各25公斤,县国营农场用搭配试种双季间作稻3.6亩,亩产404公斤,比当地同等土质的单季稻亩产增加1倍。
  1954年,贯彻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国家调剂为辅的方针。在城关、临江、石陂、仙阳、富岭等5个区粮站各聘请1名兼职种子管理员,负责当地农作物种子的收购、保管、调拨、供应工作。是年全县收购南特号良种8.08吨,中稻中农4号330公斤。1955年全县收购南特号、乌梨、乌壳尖等早、晚稻良种121.41吨。外县调入良种16.72吨,并从江西乐平、安徽宣城调入紫云英种子6.34吨。1956年,建立县种子工作站,编制5人,确定在水南的曙光、西岩的星火、桥头的百里等3个高级农业社的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的基点建立留种田850亩,培育良种30吨。是年全县培训种子技术员410人次,传授新品种栽培和选留良种等技术。是年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全面普查和征集。审定全县农作物优良品种(含引进试种成功品种)有早稻南特号、浦一号、万利籼、永康早;中稻六月早、乌花早、清流早、江山红;晚稻乌梨、乌壳尖、九月冻、乌谷白、个半稻、大谷三百粒;春大豆(田埂豆)有青丝豆、绿骨豆、个半豆;小麦有头麦;甘薯有红皮白心种、白皮红心种;油菜有白菜型浦城高杆油菜。1957年,建立大面积预约良种繁殖田。早稻以南特号为重点,建立繁殖田900亩,生产良种176.1吨;晚稻以乌壳尖、乌梨为主,建立繁殖田210亩,当年生产良种44吨,紫云英留种田185亩,生产种子2.1吨。是年推广水稻良种达16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25%。1958年,县种子工作站改为县良种公司,当年引进良种早稻有陆才号、广场13号、三冬早、顶头禾;晚稻有十石歉、853、261、老年青等8个品种计122.7吨。全县水稻良种推广面积达24.8万亩,占水稻面积40%。引进良种经试验,陆才号、广场13号最优,其它品种因气候土质等原因淘汰。同年,全县进行第二次农作物品种普查和征集,于次年编纂成《浦城农作物品种志》,共收入农作物品种256个,经水稻专家评定,确定浦城水稻为省推广品种4个,地区推广7个,县推广16个,公社推广55个,列入淘汰14个;评为省、地推广的大豆、玉米、高粱等良种5个。1959年推行北粳南移,引进早粳种子青森5号、农林16号、原子2号、银坊、水源三百粒等种子共100.2吨。是年早粳种植达15.67万亩,结果因气候不适宜,发生早孕早穗,减产粮食达100余吨。是年还引进小麦南大2419种子13.25吨,浙江商品大豆种70吨,江西“岱”字15号美棉种500公斤,苎麻82公斤,闽南勾鼻生、大屁股花生种20吨,邵武甘薯苗120万株,建阳木薯茎15吨,建瓯焦芋种茎15吨。是年被列入《全国农作物优良品种》(农业出版社1959年出版)有浦城小早、浦城一号;列入福建农业厅编的《福建农作物优良品种介绍》有浦一号、九月冻、大谷三百粒、白米子、望冬青、个半糯等6个;列入《闽北农作物品种志》有九月冻、大谷三百粒、个半糯、浦城小早、清流早、花壳江山红、门锤子、红米乌谷铁、十月青、乌谷白、望冬青、乌咀糯、冷水糯等14个品种。1961年,引进小麦矮粒多、碧玛一号共15吨,秋玉米种25吨,紫及埃爵马铃薯种100吨,胜利百号甘薯苗60多万株及蔬菜良种。
  1962年,九牧公社在吴墩建立良种场,为直属公社领导的独立核算单位。成为全县首家社办良种场,有稻田85亩,由各大队抽调劳力18人。是年临江公社锦城大队农民培育出晚稻良种顺利谷,富岭公社王公坡大队选育出晚稻良种王公坡一号。1963年,建立国营浦城县良种场,引进试种水稻新品种20个,生产水稻良种13.5吨。同年全县举办种子技术培训班,培训2349人次,建立水稻种子田15814亩,并开始试种早稻矮秆品种。从省农科院引进矮脚南特号和福矮早3号、4号、5号等4个品种,作连作早稻试种获得成功。1964年,水稻引种、试种和示范推广是解放后成效突出的一年。连作早稻示范推广矮脚南特号1039亩,获得普遍增产。矮脚南特号被誉为早稻王牌良种。示范种826.36亩,经试种适宜推广的有福农大2、3、4、5号和莲塘早、江南1224、枫坡早共7个品种。晚稻25个品种,通过试种,适宜推广的有光农1号、广场15号、福大6号、大邦芋等4个品种。全县建立紫云英留种田1250亩,生产种子20.44吨。县人民政府聘用大队、生产队不脱产种子员380人。公社向每个生产队聘用种子员1人。是年县良种场技术员从农垦58号中选育出杂一、杂二两个新晚粳品种。1965年,富岭公社建立马家庄良种场,各公社相继建立良种场,是年全县收购良种88吨,外地调入150吨,供应县内185吨,调给外县27.5吨,并从省农科院引进晚稻鸭子矮3905—1分别在县良种场和马家庄良种场单本繁殖,收种310公斤。次年繁殖60亩,收种17.8吨。1966年,针对引进品种多、乱、杂的问题,组织农技干部作专题调查,提出水稻品种利用意见,将连作早稻品种分四大类:特早熟品种有青小金早、福矮20号;早熟品种有珠江矮1号、茂王1号、矮脚南特号;中熟品种有铁骨矮1号、梅峰9号;迟熟品种有珍珠矮、二九矮。连作晚稻品种有农垦58、木樨糯、大谷三百粒、珍珠矮(倒种),间作早稻品种有珍珠矮、广矮6号。间作晚稻品种有乌鼻粳、乌壳尖、个半糯。是年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公社良种场大多解散。1967年,示范推广鸭子矮3905—1良种1580亩,收种400吨。引进广东早25吨,矮秆胜南早10吨,珍珠矮10吨,农垦58号5吨。
  1969年,县种子公司撤销,良种经营业务归粮食部门办理,引进早稻良种广解九号,种植40亩,收种11.55吨。1970年,从外地调入12个品种2515吨,县决定次年早稻品种进行大规模更换。1971年,恢复县良种公司,是年对调入早稻品种未试种就大面积推广,因栽培技术跟不上,不少品种早孕早穗,带菌调入青小金早75吨导致恶苗病普遍发生。1972年,在总结上年教训的基础上,稳定当家品种,淘汰劣种。是年加速示范推广早稻良种有溪丰、二九早、广矮早、珍汕97、圭陆矮8号等。引进早稻溪选4号500公斤,示范繁殖50多亩,获得成功,被评为全省早稻接班品种。1973年,县良种场技术员从早籼珍圭51品种中选育出珍选1号和珍选2号,从早籼溪丰品种选育出浦溪早。经过两年试种鉴定,珍选2号被评为地区推广的早稻优良品种。从山东引进原杂10号、11号杂交高粱种子71吨和杂交玉米种65公斤,用排田种植4万亩,面积之大为全省之冠。收获前,建阳地区在浦城忠信召开杂交高粱现场会,决定在全区推广。是年调入小麦甘麦8号、杨麦1号、矮杆齐等品种53.99吨,天津麦种50.43吨,红花秋大豆良种19.86吨。引进试种油料作物品种有油莎草,种植2.5亩,收种203公斤。1974年经评审确定水稻当家品种,接班品种和淘汰品种多、杂、乱局面有所控制。1975年,全县16个公社都建立良种场,作为良种繁殖示范推广基地。1976年首次示范推广杂交水稻面积563亩。县成立杂交水稻生产办公室,组织县社技术员38人到龙海制种1000亩,生产四优2号组合种子51.78吨。同年秋组织人员到广东海南岛繁育水稻不育系195亩,次年收回种子9.06吨。建立常规品种一级良种田1000亩,生产种子150吨。1978年,示范推广早稻红410良种田750亩,收购种子230吨,加上调入共857吨。繁殖不育系242亩,杂交水稻制种8401亩,产546.22吨。全县双季晚稻杂交水稻达25万亩。1979年,繁殖不育系131亩,杂交制种7559亩,两年制种自给有余,调给浙江各地160多吨。同年在县良种场及忠信、石陂、仙阳等公社良种场建立造种圃11.5亩,品种12个;株(穗)系圃9.8亩,品种7个;原种圃38.10亩,品种8个。共生产早稻原原种962公斤,原种14.88吨。1980年,推行集中连片单季制种,扩大汕优组合制种,全县制种面积8362亩。是年浦城制种获福建省农业厅农林牧渔业技术推广三等奖。1981年,全县双季晚稻基本实现杂优化,推广常规早稻良种36.73吨。珍选2号在全地区推广23.42万亩普遍增产显著。1982年,全县制种10407亩,是推广杂交水稻以来制种最多的一年。1983年杂交水稻进行第二次组合更换,淘汰四优组合接用汕优63和汕优桂33组合。1984年,县良种公司连续两年承担省、地两级早晚稻区预试品种抗稻瘟病联合鉴定圃和地区早、联稻品种联合试验。1985年,全县良种播种面积近61万亩,占水稻面积80%以上。1988年,全县双季早稻5000亩以上的常规品种为119、建农早8号、528—4、80—18、金早6号、305、圭幅3号、K65等,杂交早稻组合栽优64,单季中、晚稻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栽优63、汕优66,以及农家粳糯稻优良品种。
  附 县良种场简介
  县良种场成立于1963年5月,场址在城郊溪下村。民国33年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驻浦城时,将该村住户全部迁到交椅弯为新村,该村址及其稻田辟为营房驻地。民国34年该部迁走后,改为第二十二临时教养院(伤兵院)办农场。1949年浦城解放后接收改组为县农业试验场。1953年春,并入国营水南农场,称浦城县国营农场溪下分场。1960年,农场扩大规模,将城郊公社水南农业大队与国营农场合并称地方国营浦城水南综合农场,溪下分场改称溪下直属队。1963年,溪下直属队从水南综合农场划出成立浦城县良种场。有水田98亩,农地26.56亩,果园5亩,职工19人(其中干部4人)。1969年春,部分稻田、农地被县一些直属部门占用办小农场,良种场仅有稻田60余亩,加上农地总共96亩。1969年,县苗圃迁往石陂黄桥头,其耕地划归良种场。1971年被外单位占用耕地全部收回,稻田面积达135亩,1973年扩大良种场,县水南综合农场一管区(即原国营农场部分)划归良种场,稻田达400亩,农地45亩,果园125亩,职工109人(其中干部6人)。1975年3月,良种场规模再次扩大,水南综合农场合并为县良种场,称水南良种场,稻田面积达2095亩。1978年冬,实行“以场带队”时,村头公社村头大队石排下生产队划归良种场。该村共有547人,215个劳动力,稻田481亩,作为良种场一个管区,保持集体所有制,实行独立核算。1982年冬复归村头大队,良种场仍保持原规模。
  县良种场为全县农作物原(良)种繁育基地,进行良种良法创高产示范。自1963年建立良种场起,至1988年共繁育水稻良种1738吨。最高峰1980年繁育原(良)种116吨,为全区第一。建场以来先后承担省、地区安排的品种区域试验,仅水稻品种(组合)共707个,并从中筛选高产品种72个。1985年起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以职工家庭为单位,组成19个家庭农场。
  1988年,全场人口197人,职工96人(其中干部6人),稻田135亩,旱地40亩,果园177亩,建筑面积共5818.36平方米,是年粮食产量110.5吨。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