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已有割麦种稻的记载。历元、明、清,浦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的单季稻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浦城县 农技 农艺 耕作制度

内容

宋元丰七年(1084),浦城已有割麦种稻的记载。历元、明、清,浦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的单季稻。
  民国初,提倡冬种。民国26年(1937),成立县农场,进行耕作制度改良,示范推广稻—豆、稻—麦、稻—油菜水旱轮作,一年二熟。是年冬种小麦、油菜等达4万亩。民国28年冬种发展到8.72万亩。民国29年,政府设冬耕督导员,下乡同乡镇公所强制执行冬耕,冬种扩大到16万亩。初步形成稻—麦或油菜一年二熟制。但86.4%的稻田仍然是一年一熟。1949年,全县耕地65.44万亩,实际播种61.28万亩,数万亩耕地抛荒。解放初,提倡深耕细作:翻土3次,除草2次,耘田3~4次,增肥1次。1953年试种双季稻。1956年,县国营农场试验间作稻成功的基础上,全县推广间作双季稻和稻—麦(或油菜、麻豆)、稻—肥(紫云英和肥田萝卜)一年二熟制,是年间作稻达6.65万亩,占稻田面积10%。这次改制普遍成功,复种指数为121.38%,1958年双季间作稻扩大到19.9万亩,复种指数达140.63%,由于劳力、肥料、栽培技术等原因造成减产。此后一年二熟双季间作稻种植面积连续6年逐步减少,到1964年,双季间作稻种植面积减少为10.76万亩,占稻田总面积17.62%。
  1965年,由于冬种绿肥9.3万亩,加上矮脚南特号等早稻良种,双季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4.07万亩,占稻田面积19.5%,其中双季连作稻8182亩,普遍获得成功。同年在双季稻区试验推广稻—稻—麦(或油菜、绿肥)三熟制。次年,双季连作稻扩大到24.36万亩,复种指数达161.6%,由于遭受严重“秋寒”,造成晚季大减产。此后双季稻种植面积又逐年下降,1970年,全县双季稻仅6.16万亩,复种指数减为124.5%。
  1971年,矮秆抗病良种大量推广,栽培技术有明显进步,绿肥种植多,农业机械有所增加。县革委会采取“扩大矮秆,扩大双季稻,扩大连作稻”的措施,全县双季连作稻扩大到30.18万亩,占稻田面积36.3%,这次改制基本成功。次年,把改制推向山区,全县双季连作稻达38.28万亩,占稻田面积42.4%,结果不少山区社队因气候不适宜,致使粮食产量两季不如一季。此后4年间,双季连作稻又逐年缩减,1976年,双季连作稻种植35万亩,晚季受“秋寒”危害减产。此后,总结几次耕作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把双季稻面积稳定在30~32万亩之间,在单季稻区推广稻—油菜(或马铃薯、绿肥)、春玉米—晚杂优稻等水旱轮作制。现耕作制度如下:
  双季稻区:1.稻—稻—肥;2.稻—稻—菜;3.豆—稻—油;4.稻—稻—冬闲。
  单季稻区:1.稻—玉米—绿肥;2.玉米—稻—绿肥;3.豆—稻;4.稻—豆(或薯、绿肥)。
  年度间水旱轮作:1.稻—莲子;2.稻—鱼;3.稻—菜;4.稻—糖蔗(或果蔗)。
  农地(或山地):1.甘薯—荞麦—绿肥;2.土蔗(果蔗)—蔬菜;3.春大豆—甘薯—菜;4.春玉米—甘薯—绿豆;5西瓜—秋玉米—蔬菜。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