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规模与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1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规模与分布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5
页码: 204-208
摘要: 本章记述的是浦城县人口规模与分布情况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分布、人口密度等。
关键词: 浦城县 人口规模 人口分布

内容

第一节 人口数量
  浦城旧志记载人口数量自宋开始。宋代,全县77059丁口(未载明何年)。元代缺。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全县65163丁口。永乐元年(1403),全县72152丁口,22年间增加6989丁口。随后又呈减势,至宣德七年(1432),全县55273丁口,29年间减少16879丁口。成化八年(1472)增至61160丁口,至万历四十八年(1620)又减为44594丁口,又再减少16566丁口。此后30年,至清代,顺治七年(1650),全县才增至52078丁口,比明洪武十四年还少13085丁口。康熙三十二年(1693),全县52378丁口。康熙三十二年以前,只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女的丁口数,丁口要承担赋役,隐匿丁口习以为常。嘉庆《新修浦城县志》认为“户口之数,历代鲜能得实”。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清雍正二年(1724),将“力役丁银匀入田粮”,实行按土地多少征税,人口统计接近实际。清乾隆六十年(1795),全县175576人,此后人口逐年增加。到清咸丰三年(1853),全县人口200150人,58年间人口增长14%。此后,由于战乱等原因,清同治三年(1864),人口减为127370人,减少72780人,减少36.36%。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才恢复到177725人,比清乾隆六十年仅增加2149人。
  民国5年(1916)全县179453人,民国18年达179750人。民国23年为196796人,为抗日战争前的最高值。至民国25年,全县人口为180364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居民迁入浦城,民国31年达210287人,为解放前人口最高值。民国33年,在整编乡镇保甲中进行人口调查,9月底完成。全县人口189919人,现住183655人,其中男97479人,女86176人,现住丁壮33684人。抗日战争胜利后,沦陷区居民继续迁出,民国34年人口降至176979人。民国38年1月,全县176848人,比民国5年人口还少2605人。
  1949年底,全县179362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197429人,比1949年增长10.07%,年均增长24.28‰。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为241300人,比1953年普查时增长22.22%,年均增长20.27‰。1966年人口总数比上年增加14306人,为解放以来人数增长最多的一年。1969年全县人口总数第一次超过30万,达302487人。1979年全县总人口357942人,比1949年增长99.5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数为364038人,比1964年普查时增长50.87%,年均增长23.11‰。1988年全县总人口379030人,比1982年普查时增长4.12%,年均增长率为6.75‰。
  第二节 人口分布
  一、自然区域分布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浦城先民,多居住南浦溪及其支流两岸的河谷盆地。东到今富岭镇的高坊村,南到今水北街的曹村,西到今山下乡凹后村,北到今官路乡高门村,均有古文化遗址发现,县城(南浦镇)及附近的莲塘乡、万安乡遗址分布更为密集。
  唐代,仙霞岭辟为闽浙孔道,自浙江出入闽境的浦城要道两旁,逐渐形成盘亭、官路、九牧、渔梁等村、镇,成为居民聚集地。沿南浦溪两岸形成观前、水北、曹村、南岸等居民聚集地。
  宋代,古楼的潘家山、查源洞,忠信的的因奖,开采矿藏,形成聚居地。由于农业的发展,仙阳的乌风洋畈、麒麟畈、早田畈,临江的临江畈,石陂的西阳畈,永兴的永平畈等河谷盆地居民最为稠密。一些深山穷谷,亦有民垦山造田,散居。明成化《浦城县志》载:“浦城山多田少”,“桑麻被陇,茶笋连山”。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载:“自乾隆癸亥(1743年)修志以来,至今六十余年”,“山头地角皆垦为陇亩”。“至四乡交界处所,山棚藏奸”。可见明清两代,山区得到开发,深山僻壤,亦有民居,分布格局延续到民国。
  解放以后,随着工业交通事业发展,自然区域人口分布有所改变。1950年后,陆续在玉树林建立制材厂、林业化工厂、造纸厂、林业保修厂,居住4000多人。1958年,在只有几户人家的屏峰岗建立铁厂,其后又在此建硫铁矿、硫磺厂,人口达1000余人。1959年后,公路延伸到公社、生产大队,公路沿线的居民逐渐增加。1971年,在古楼管查建立铜矿,管查人口由50余人增加到800余人。管厝原为小村落,人口717人,成为公社驻地后,人口逐渐增加,1988年达1399人。在公路主干线(浦城至浙江省江山市、浙江省龙泉县、江西省广丰县、福建省建瓯县、崇安县)两旁,1988年有5个建制镇(占全县建制镇的全部),95个村民委员会(占全县村民委员会33%),居住16.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4.06%。
  二、行政区域分布
  宋代,全县划10乡32里,这种划分基本延续到清末。但各乡里人口分布无考。
  民国25年(1936),全县划为4个区,县境中部、东部的第一区,面积占16.71%,占全县总人口的30.26%;县境南部的第二区,面积占33.25%,占总人口24.91%;县境西部的第三区,面积占16.66%,占总人口的17.47%;县境北部的第四区,面积占33.38%,占总人口的27.36%。民国35年,全县24个乡、6个镇,城关设3个镇,占全县总面积5.63%,人口27524人,占全县总人口15.69%。农村有3个镇,西部的永兴镇,面积占2.77%,人口6321人,占总人口的3.6%;东部的富岭镇,面积占1.43%,人口6314人,占总人口的3.6%;北部的仙阳镇,面积占3.75%,8940人,占总人口的5.1%。人口较稠密为西部的枫溪乡,面积占全县的1.46%,人口490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80%;东部的瑞安乡面积占1.59%,人口4940人,占总人口的2.82%;北部的柳亭乡,面积占1.43%,人口4078人,占总人口的2.32%。人口较稀为西部的洋溪乡,面积占全县的7.32%,人口412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35%;北部的游村乡,面积占7.41%,人口6712人,占总人口的3.83%;东部的高泉乡面积占3.4%,人口2951人,占总人口的1.68%。
  解放初至1957年,人口行政区域分布,基本保持民国期间布局。1958年,大办工业,城区的人口增加。1962年,精简职工,城区人口有所减少。1969~1970年,由于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城镇居民及机关干部下放等,各公社的人口基本有增加。1970年与1966年相比,一些公社人口占全县的比例有较明显的变化。
  1970年后,由于知识青年安排工作,城镇居民返城及下放干部回原单位,农村公社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大部分下降。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城关及附近乡镇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有明显增加。1988年与1979年相比:南浦镇由9.56%增加到12.07%,水南乡由1.66%增加到1.71%,万安乡由3.73%增加到3.77%,莲塘乡由6.65%增加到6.79%,而位于县边境的乡镇,水北街乡、古楼乡、山下乡、枫溪乡、濠村乡、盘亭乡、官路乡占总人口的比例均有减少。
  三、城乡分布
  民国5年,城区29940人,占全县总人口16.68%;乡村149513人,占全县总人口83.32%。民国35年3月,城区人口占总人口15.6%,乡村人口占总人口84.4%。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果,城区(指今南浦镇,下同)人口为30303人,占全县总人口12.5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城区人口45273人,占全县12.44%。1984年,城区人口为40813人,占全县总人口10.97%。1988年,城区人口45767人,占全县总人口12.07%。
  第三节 人口密度
  西汉后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的人数,下同)0.32人。宋代人口密度23.65人。清代人口密度,乾隆六十年(1795)53.89人,咸丰三年(1853)61.43人,同治三年(1864)39.09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54.55人。
  民国18年(1929)人口密度为55.17人,民国25年10月为55.01人,民国31年第四季度为63.85人,民国37年为58.77人。
  1953年人口密度为60.59人,1964年为72.77人,1982年为108.43人,1988年为112.03人。
  1988年各乡镇的人口密度是:南浦镇2825人,水南乡315.5人,万安乡176人,莲塘乡170人,临江镇167人,仙阳镇137人,盘亭乡127人,枫溪乡115人,石陂镇114人,永兴乡110人,官路乡106人,富岭镇94人,管厝乡88人,山下乡85人,九牧乡78人,水北街乡67人,濠村乡65人,忠信乡63人,古楼乡52人。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