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构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7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构造
分类号: P562.57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以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为主,二者形成构造的格局,是控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分布的主要构造体系的情况。
关键词: 浦城县 地质 构造

内容

浦城以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为主,二者形成构造的格局,是控制地质构造、岩浆活动和矿产分布的主要构造体系。它们相互复合,彼此干扰,使得境内构造错综复杂。以构造单元划分,境内绝大部分属闽西北后加里东隆起地带,西北角部分属武夷山后加里东隆起带。
  一、东西向构造
  东西向构造最北一带为浦城观前——崇安东西向断裂带,是福建4个次一级断裂带中最北的一带,位于境内北纬27°15′~27°45′之间,为区域性东西向构造。在浦城的观前至光泽桥湾一带,是一组东西向压性或压扭性断裂。
  二、南北向构造
  浦城富岭——永泰嵩口南北向断裂带,是福建4个次一级的南北向褶断带之一,在浦城位于东经118°30′附近,由一组平行的南北向冲断裂、挤压破碎带组成。
  三、华夏系构造
  境内的五炭山、石陂一带属建阳虞墩——明溪——长汀华夏系沉降带的西界。武夷山脉华夏系隆起带亦延伸浦城。
  四、新华夏系构造
  浦城——上杭新华夏系褶断带,是福建西部新华夏系隆起带3条次一级褶断线之一。在境内包括浦城梅溪——连城新泉北北东向褶断和浦城棠岭——武平桃家庄北北东向褶断。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