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边境村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6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边境村落
分类号: Z9
页数: 3
页码: 123-125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村落、边境村落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村落 边境村落

内容

花桥
  属富岭镇,在县城东38公里,海拔380米。古有隘口,称上叫隘。村中有石拱桥名花桥,故称。
  宋至清属高泉里。民国期间属高泉乡。解放后设村、生产大队。现上桥村委会设此,有13个村民小组,209户805人。
  耕地面积1178亩,年产粮食598吨,林地面积1.37万亩。解放以来为国家提供木材2万多立方米,毛竹几十万支,厚朴15万余吨,金银花25吨。
  花桥是闽浙两省交界村,与浙江省龙泉县花桥同处一个村落,以村中的花桥中线为界,原设有界牌。桥东属龙泉县泗元乡花桥村,桥西属浦城县富岭镇花桥村。民国期间,花桥为龙泉、浦城两县盐粮交流必经之道。民国32年(1943),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在此设有地下联络站和物资供应站。1984年定为省际边界贸易点,每年举办边界贸易交流会。
  蒋溪口
  属濠村乡,在县城南62公里,海拔180米。与建阳县马岚相邻。南浦溪与中村溪在此汇合,称为溪口,又因古代蒋姓在此开拓,逐步扩建为村庄,故名蒋溪口。
  清以前属瓯宁县禾供里。民国27年后属水吉县,1956年划入浦城县,为浦城县与建阳县的界村。现溪口村委会设此,有10个村民小组,215户1040人。
  旧街沿溪两岸建屋,民国23年建(瓯)浦(城)公路建成经此,沿公路两侧建房。1971年6月以此为起点,建成通往濠村的公路,因南浦溪所隔,在此设渡口,驳运车辆。1974年建成长162米,宽5.5米的钢筋水泥桥。
  宋代,蒋溪口即设有墟期。1981年起定为农历每月逢三、八为墟日,墟期时,有浦城、水吉、马岚等各地商贩来此交易。
  村境地势平坦,耕地面积2200多亩,年产粮食900多吨。
  毛洋
  属忠信乡,在县城东北58公里,与浙江省遂昌、龙泉两县为邻,海拔780米。村委会驻地海拔780米,因村周有5座山峰,形似5只毛羊,谐音称毛洋。
  宋至清属雁塘里。民国期间属游枫乡管辖。解放后属际溪乡、寨门大队管辖,1962年分出,成立毛洋大队,现毛洋村村委会设此,有8个村民小组,157户653人。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水汇流钱塘江。境内千米以上的山峰有31座,县内海拔最高的营盘尖(1664米)亦在境内。山多田少,山地6.9万亩,人均105.66亩,森林覆盖率94%,耕地仅598亩,人均0.91亩,特产以白术、榧子著称。
  毛洋丰富的森林资源,由于山高路险,交通不便,难以开发利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府支持修筑从寨门至毛洋公路10.7公里,在海拔800米高的牛岭上开凿长208.9米,高、宽各5米的隧道。1986年又修筑毛洋至浙江遂昌县白岩的简易公路12公里,与遂昌到际下的公路相接,为毛洋的开发创造条件。
  民国期间,毛洋为革命根据地。毛洋人民坚持革命斗争,至到解放。民国23年11月,黄立贵、洪家云、叶全兴率红军800多人,在毛洋开辟工作,建立共产党组织,并率部一举摧毁国民党在龙泉八都的盐务站,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民国24年1月,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在闽浙边境建立起以浦城的毛洋,浙江的王村口、白岩为中心纵横300里的革命根据地。
  际洋
  属忠信乡,在县城东北62公里,与浙江省遂昌县际下村为邻,海拔940米。村委会驻地际洋,原名际头洋,因村驻地在际头岩山巅开洋地,故名。
  宋至清属忠信里。民国期间属忠信乡管辖。解放后属海溪乡、海溪大队管辖,1961年划出成立际洋大队。现际洋村委会设此,有5个村民小组,94户468人。际洋为浦城与浙江遂昌的界村。际下自然村分属两县,以村中水沟为界,其生活习俗、方言均与遂昌际下相同。
  水注钱塘江,境内千米以上山峰11座,最高为金竹山尖(海拔1569米)。山地5.7万亩,人均121.79亩,其中有林地5.5万亩,森林覆盖率96%。林木蓄积量24万立方米,以杉木、温杉著称。耕地457亩,人均0.98亩。
  由于交通闭塞,山区资源难以开发利用,解放前过着“山粉(蕨粉)当小早(早稻),火笼当棉袄,松柴当灯草,房屋盖茅草”的贫穷生活。解放后,生活有所改善,但到1978年还未根本改变贫穷面貌。是年,人年均收入82元,口粮147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活逐年有所提高。1985年修筑际下至苦马潭林区公路约8公里,际下至际洋公路5.8公里。投资20万元,从遂昌县际下村起,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将浙江新安江水电引入境。投资3万元,在无名坑村建5千瓦水电站。投资5万元,创办年产值20万元的村办木材加工厂。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山区资源得到开发,人民生活得到提高。1988年,人均收入803元,83%的农户建新房;82%农户拥有电视机、电冰箱、收录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并且用上自来水。
  东峰
  又名东山下,属盘亭乡,在县城北60公里。因地处东峰山和仙峰山下而名。
  宋至清属安乐里。民国期间属棠秀乡。解放后设村、生产大队,现设东峰村委会,有11个村民小组,205户1135人。
  东峰村驻地东山下,海拔168米,为全县村委会驻地海拔最低点。盘亭溪经村前流出至二渡关注入信江。有耕地面积1112亩,年产粮食590.73吨。
  东峰地处闽赣两省交界处,民国22年,开辟的广浦公路穿村而过,房屋沿公路两旁建造。1962年起,每年春秋两季举办贸易交流会,“文化大革命”中断。“文化大革命”后,每月逢2为墟日,1984年定为浦城县省际边界贸易点。现有供销合作社门市部及个体商店10余家。
  西出2公里的二渡关,处于闽赣交界处,进入关需渡二道河而名。地势险要。
  村后碗窑背为宋瓷窑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隔河的秀里村为宋吴氏三贤(礼部侍郎吴待问、副宰相吴育、宰相吴充)的故里。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