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镇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5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镇况
分类号: Z9
页数: 6
页码: 96-101
摘要: 本篇记述了蒲城县乡镇村落、镇况的情况。
关键词: 蒲城县 乡镇村落 镇况

内容

南浦镇
  南浦镇在县中部,镇南隔南浦溪与水南乡相望,东越金鸡岭抵万安乡,西接莲塘乡,北界仙阳镇及莲塘、万安乡。东西宽3.3公里,南北长7.5公里,面积16.2平方公里。南浦镇是县治驻地,中共浦城县委员会、浦城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浦城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浦城县委员会、中共浦城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座落在五一三路东段25号。
  境内已发现商至春秋战国文化遗址8处。宋为宜新里。城内外分为16坊:澄清坊,在今解放路;德政坊,在今五一三路东段;仁和坊,在今胜利路东路口;集贤坊,在今胜利路东路口南;土墙坊,在今胜利路东路口北;东祥坊,在今天心弄;豪贤坊,在今爱民路东;凤池坊,在今劳英路东门塘;太平坊,在今劳英路北;上天长坊,在今新华路北;下天长坊,又名天长坊,在今胜利路中段;上兴贤坊,在今民主路;下兴贤坊,又名兴贤坊,在今民主路西;西祥坊,在今和平路西;光禄坊,在今仓北路南;皇华坊,在今上坑沿西。明洪武三年(1370),分宜新里为东隅里、南隅里、西隅里、北隅里。洪武十二年,增置文正坊,在今解放路南。洪武二十五年,将澄清坊、德政坊、仁和坊、集贤坊、土墙坊、东祥坊、上天长坊、上兴贤坊、西祥坊分别更名为承流坊、宣化坊、中和坊、迎恩坊、拱辰坊、真儒坊、宏进坊、永新坊、通津坊。同时增置登瀛坊(在今登瀛门附近)、观澜坊(在今水南)、永丰坊(在今大北门外)。明万历(1573~1620年)初将承流坊改名道德坊、宣化坊改名齐礼坊。同时,将豪贤、凤池、太平、天长、下兴贤、光禄、皇华等7坊改为社。清嘉庆(1796~1820年)设有8坊,承流坊、中和坊(又名仁和坊)、观澜坊、上天长坊(又名宏进坊)、兴贤坊、登瀛坊、皇华坊、永丰坊。有11社,为集贤社(迎恩坊改)、招贤社(拱辰坊改)、东祥社(真儒坊改)、豪贤社、凤池社、硕辅社(文正坊改)、太平社、天长社、兴贤社(永新坊改)、新兴社(通
  津坊改)、光禄社。清光绪(1875~1908年)间,新置大官社(兴贤坊改)、清林社(皇华坊改)、外清林社(永丰坊改),同时,新兴社改名兴进社。民国初,新置福兴社(在今水南新街)、青龙社(在今燕尾弄)、护国社(在今上碓路)。大官社分为内大官社(在今红星弄)、外大官社(在今民主路西段),共有18社。同时,光禄社改名光禄官社,兴进社改名兴进福社,清林社改为内清林社,设在今仓北路二弄。
  民国4年(1915)开始为一区驻地。民国27年,改称城区,设东镇、西镇、北镇、水西4个联保。民国31年,设体仁镇、西山镇、文通镇,直属县政府。民国36年,改为体仁、西山2个镇。解放后为一区驻地,1955年11月改称城关镇。1958年9月13日,东风人民公社成立,为公社驻地。1964年1月改称城关镇,1981年9月改称南浦镇。1988年有5个居民委员会,5个村民委员会,177个居民小组,41个村民小组。12406户457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8944人。
  镇北有横山岗,镇东有仙楼山,镇内地势平坦。南浦溪自东沿镇南合马莲河之水往西南而流。
  1988年,全镇工业总产值7892.65万元,工业企业镇办15个、村办5个,民主村所办的啤酒厂为全县最大的村办企业。县办企业香料厂、磷肥厂、生物化学厂、农业机械厂、农业修配厂、丝织厂、织布厂、印刷厂等设在境内。农业总产值242.85万元,耕地面积5855.9亩,其中粮食耕地面积4991亩,粮食总产3155.76吨,提供商品粮390.6吨。蔬菜耕地833亩,总产5686.61吨,鱼养殖面积296.5亩,生猪存栏数为3029头。林业用地面积7918亩,森林覆盖率19.8%(林业用地面积与森林覆盖率为1987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下同)。木材采伐量45立方米,水果种植面积578.5亩。
  明万历《浦城县志》载:大市即今棋盘街为“商贾民人丛聚物货贸易之所”。清光绪间,在今爱民路与皇华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修建一幢添灯楼,夜间挂盏明灯,将此处称为“添灯下”。以此为中心,向南的南门头街,向北的学前街,向东的祝家、市心街,向西的棋盘街,成为城区商业贸易中心。1959年五一三路建成后,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此街的大园弧至七星桥的两旁。1986年开始建设北门新区,商业网点自大园弧开始沿皇华山路向新园弧发展。添灯下、府前路、幸福路、胜利路为主要的农贸市场及小商品市场。
  清顺治《浦城县志》载:县西迎远门的码头为“水陆交冲,商贾丛聚之区”。民国22年12月,江(山)浦(城)公路建成通车,从镇西北穿越,7月1日福建汽车管理处在今和平路口设汽车站,开始客运运输,11月,浦城至龙泉公路通车,在镇东北穿越。1959年5月,浦城至赛岐公路建成,绕镇北而过。1979年1月,成立公共交通公司。1988年,每日发车87班次,可直达每个乡镇和本地区除光泽外的8个县市,并有抵福州、福安、江山、温州、龙泉、衢州、金华、广丰、上饶的班车。年客运量432.08万人次。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创建南浦书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在南浦书院首创小学。民国5年春,在学前关帝庙首创私立初级中学,是年底停办。民国10年,在明伦堂正式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88年,全镇有小学7所,中学3所。
  镇内有仙楼山公园、西门公园,胜迹有东越王馀善烽火台、梦笔山、皇华山、西山真夫子祠、祝家琴楼、天心胜果禅寺。
  富岭镇
  富岭镇在县城东部,俗称东乡。东北与浙江省龙泉县交界,东南与松溪县相邻,西连万安乡,北邻管厝乡,西南与水北街乡相接。东西宽25.76公里,南北长24.78公里,面积394.66平方公里。
  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文化遗址19处。宋至清属泰宁、高泉、大石、郊阳、募泰等5里地。清末为县丞治。民国期间设区,解放后设区、公社、镇。1988年有28个村委会,318个村民小组,8539户371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88人。
  境内多山,仙霞山脉沿富岭镇境内闽浙交界地段延伸,中山集中分布在北部、东北和南部,千米以上高山有30座,最高为匡山(海拔1349.9米)。东溪(又名大石溪)自镇东向西流经前洋、双田、富岭、瑞安等11个村委会管辖范围,注入南浦溪,境内流程49.8公里。镇中部河谷盆地较大的有3块,共7511.25亩。
  1988年,工业总产值272万元,工业企业乡办20家、村办29家。农业总产值1784.08万元,粮食耕地面积56405亩,总产28299.12吨,提供商品粮7274吨。蔬菜耕地3295亩,总产14388.15吨,总量为各乡镇之冠。鱼养殖面积600亩,生猪存栏20493头,为各乡镇之冠。林业用地面积4495.44亩,森林覆盖率53.8%。木材采伐量8124立方米,毛竹采伐31.44万支。油茶种植31957亩,油桐种植4821亩,厚朴产量130.7吨,均居全县之首。水果种植1323.2亩。土特产有薏米、厚朴、土子花生。
  上桥(花桥),为省际边界贸易市场。1988年在镇区兴建1座4000平方米农贸市场。
  1988年,有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7座,总库容291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23530亩。自1959年建成20千瓦的富岭水电站后,至1988年镇、村办的电站28处,装机容量792千瓦,农村用电量46.37万千瓦时。1986年在境内高坊兴建水库,坝后可装机5000千瓦。
  民国23年11月,丽(水)浦(城)公路建成通车,横贯境内30多公里。解放后,以丽浦公路为主干,至1988年建成乡村公路17条,共89公里,全镇除双同村外,均可通汽车。
  清同治四年(1865)建富沙书院。光绪三十三年,由富沙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增设高等小学。中学教育发轫于1958年,1959年正式创办县第四中学,1971年添办高中。1979年,县进修学校在大庄设分校。1988年全镇有小学57所,完全中学1所。
  宋代,富岭名人荟萃,有工部尚书邓佐、刑部尚书徐应龙、兵部尚书沈弘、参知政事徐荣叟、知枢密院事徐清叟等人。
  文物有殿下村西晋古墓、明棠岱坑水垄记摩崖石刻等,名胜有匡山、岩顶山。
  石陂镇
  石陂镇在县城西南部,东接水北街乡,南与濠村乡相连,西南邻建阳县、崇安县,西部界崇安县,西北与山下乡相依,北部与临江镇相靠。东西宽19.8公里,南北长17.2公里,面积282.44平方公里。
  境内已发现商代至战国文化遗址16处。宋至清属靖安、人和、总章、东礼等4里地。民国期间设乡、示范乡,解放初设区、公社。1984年改为镇。1988年有23个村委会,210个村民小
  组。全镇有7098户324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03人。
  境内有千米以上的山峰5座,最高为八角坑山(海拔1172米)。南浦溪流经东南部,石陂溪从北至南纵贯境内,在葛墩注入南浦溪。河谷盆地较大的有8块,共28693亩。
  1988年,工业总产值491.45万元,工业企业镇办20个、村办24个。农业总产值1534.93万元,粮食耕地面积56491亩,为各乡镇之冠。粮食总产26883.38吨,提供商品粮11160.1吨。蔬菜耕地面积1187亩,总产5780.5吨。境内旧馆电站至渡头5公里河道,为全县最大的天然渔场,人工养殖鱼面积1439亩。畜牧业以石陂黑猪及半番鸭著称,1988年生猪存栏数为15695头,能繁殖的母猪1458头,为全县唯一饲养母猪千头的乡镇。家禽全年出售自宰11.55万只,为全县唯一超10万只的乡镇。莲子、泽泻传统产地,1988年,莲子播种面积255亩,占全县的70.44%;泽泻19亩,全县仅有此镇种植。经济作物还有花生915亩、西瓜606亩,亦居各乡镇首位。水果种植面积4307亩,以种植柑桔最多,达3385亩,为全县各乡镇之冠。林业用地面积262828亩,森林覆盖率41.4%,木材采伐量为7547立方米。
  民国期间,渡头、象口、旧日馆、石陂为集市贸易点,现在石陂、旧馆沿袭。
  1988年,有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10座,总库容565.1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35760亩。1973年在境内建成的旧馆电站,装机容量4000千瓦。1988年镇、村办的电站12座,装机容量1225千瓦。农村用电量69.23万千瓦时。
  古代为进出福建的要道,设有巡检司、馆驿。旧馆、南岸为县水陆码头。民国23年建成的建瓯至浦城公路纵贯中部。1982年开始,开通石陂至建阳的直达班车。1988年有乡村公路18条88公里,通达各个村委会。
  清同治四年在石陂街建青藜书院。光绪三十四年,青藜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民国5年,添办高等小学。1960年,在石陂创办的第五中学,1971年添办高中部。1988年,有小学73所,中学1所。
  临江镇
  临江镇在南浦镇西南部,东北与莲塘乡、东南与水北街乡相邻,南和石陂镇毗连,西北与永兴乡接壤,西与山下乡相接。东西宽12.2公里,南北长10.8公里,面积113.74平方公里。
  境内已发现新石器至战国遗址23处。宋至清为清湖里、仁风里之地。民国期间在此先后设过示范乡、区、镇。解放后设区、公社、镇。1988年有16个村委会,149个村民小组,4055户190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01人。
  境地四面环低山,中为河谷盆地,缀以缓丘。最高山峰为井栏村的金山坞(海拔803.8米)。境内有溪涧33条,永兴溪(又名西溪)与山下溪流入境内后,在隍山寺汇合经临江街贯流东南境,流至观前注入南浦溪。较大的河谷盆地3块,12495亩。
  1973年,县在镇西建成1座年产300吨的合成氨厂,1980年停产,1981年转办县针织厂和县化工机械厂。1988年,工业总产值795.63万元,工业企业镇办20个、村办16个。农业总产值869.27万元。粮食耕地面积29440亩,粮食总产17998.42吨,提供商品粮6784.6吨。粮食亩产611公斤,属各乡镇第二位。蔬菜耕地2283亩,鱼养殖617.5亩,生猪存栏8145头。经济作物以种植黄花菜最多,达559亩,占全县的67.51%。民国期间,种植莲子、泽泻亦负盛名。
  1988年,莲子只种植7亩,泽泻已绝迹。林业用地面积96822亩,森林覆盖率31.9%。1956年,县在寨下设林场,为全县最早的国营林场之一。1988年,村、镇木材采伐1000立方米,为县芳樟基地,种植1065亩,占全县的51.62%。水果种植1395亩,其中柑桔占84.01%。
  1988年,有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9座,总库容329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18513亩。镇、村办电站7座,装机容量366千瓦,农村用电量21.33万千瓦时。
  临江是县西南部交通枢纽,民国23年建瓯至浦城公路建成,途经临江,即设有车站。1957年建成临(江)永(兴)公路,1971年建成临(江)山(下)公路。1986年修通临江至观前公路,为自南进入浦城的第二条通道。1988年有乡村公路7条55.7公里。
  清同治七年在临江创办正学书院。光绪三十四年创办初等学堂,民国元年添办高小。1957年创办临江初中班,旋改为县第三中学,1970年增设高中部。1984年增办临江农业职业中学(1987年并入临江中学)。1988年有小学27所,中学1所。
  古迹有汉临江城遗址、镇安桥及夕阳寺。
  仙阳镇
  仙阳镇在南浦镇北,东连管厝乡,西接古楼乡,南邻莲塘乡,北界九牧乡,东北与忠信乡交接,东南与南浦镇、万安乡相邻。东西长22.5公里,南北宽20公里,面积238.11平方公里。
  仙阳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民居,已发现商代至战国的文化遗址47处。唐朝为县北重镇,县尉驻此。宋至清为长乐、乐平、永康、太平、招贤、通德6里属地。民国期间设区。解放后设区、乡、公社、镇。1988年有23个村委会,235个村民小组,7629户3269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56人。
  仙阳镇呈阶梯状地形,仙霞岭支脉和武夷山余脉分别从北部和西北方向延伸入境,交汇于西北部。西北高、东南低,高差显著,层次分明。西北部有千米以上的山峰25座,以腾云尖最高(海拔1470.7米)。中部、西南部、东南部散布面积不等的河谷盆地,较大的有7块,面积共26932.45亩。其中最著的称“三大畈”:下洋畈、麒麟畈、乌风洋畈。境内渔梁山是闽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渔梁山北坡流入盘亭溪汇入江西省信江,渔梁山南坡水为马莲河、下洋溪、渔梁溪的上游,流入南浦溪汇入闽江。
  1988年,工业总产值472.65万元,工业企业镇办17个、村办23个。农业总产值1784.11万元,耕地面积60812.2亩,粮食耕地面积55460亩,粮食总产28472.4吨,居各乡镇首位,提供商品粮8574吨。蔬菜耕地面积4162亩,1986年建立坑沿养鱼基地,全镇鱼养殖面积1508.5亩,均列全县各乡镇首位。生猪存栏数20011头,经济作物种植12218亩,其中晒烟种植1216亩,油菜种植9179亩,均为各乡镇之冠。薏米种植584亩。1976年以来,营造麒麟坂万亩连片用材林(杉木)基地和三元万亩连片油茶基地。水果种植2761.2亩,茶叶种植4972亩,梨种植209亩,桑园面积310亩。禽蛋年产量395.46吨,为各乡镇前茅。1988年,林业用地面积266915亩,森林覆盖率55.6%,木材采伐量9000立方米,毛竹采伐47.89万支,也为各乡镇之首。
  镇驻地为全县北片农副产品集散地,1988年建成275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地理位置重要,为闽浙通道,南朝江淹《迁阳亭》称此“万古通汉使,千载连吴兵”。西汉,闽越王在今管九王
  塝山筑城拒汉,此城史称汉阳城;唐末黄巢起义军入闽,在仙阳与官兵激战;宋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韩世忠追讨苗、傅于渔梁;清光绪二十六年,刘志标率起义军夜袭渔梁守备署。民国22年,通往江山与广丰公路建成,仙阳成为福建与浙江、江西的主要陆路。解放后,致力兴建县内公路和乡村公路。仙阳镇成为通往忠信、管厝、九牧、官路、盘亭等乡镇的枢纽。1974年,建成通往海拔913米的永建村公路,实现每个生产大队均通车。1988年有乡村公路17条121公里。
  1988年,有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7座,总库容408万立方米,旱涝保收田36128亩。1957年8月1日,建成装机25千瓦的仙阳电站,为全县第一座水电站。至1988年,镇、村建成电站10座,装机容量1059千瓦,农村用电量178.23万千瓦时。
  仙阳镇第一所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56年县第二中学在此创办,1970年添办高中。1988年,全镇有小学85所,中学1所。1977年,在腾云尖建成全县第一个电视差转台。
  仙阳为五代章仔钧妻被誉为“芝城之母”的练夫人、南宋理学家朱熹之父朱松的老师萧、南宋参知政事、理学家真德秀的出生地。历史名人江淹、蔡襄、陆游、黄公度、刘克庄等都曾在此驻足,并留下诗文。
  境内胜迹有汉阳城遗址、渔梁山(有白布漈瀑布落差百余米)、荣华山、黄巢寨、西山故居。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蒲城县
相关地名
南浦镇
相关地名
富岭镇
相关地名
石陂镇
相关地名
临江镇
相关地名
仙阳镇
相关地名
水南乡
相关地名
万安乡
相关地名
莲塘乡
相关地名
水北街乡
相关地名
永兴乡
相关地名
古楼乡
相关地名
山下乡
相关地名
枫溪乡
相关地名
濠村乡
相关地名
忠信乡
相关地名
管厝乡
相关地名
九牧乡
相关地名
盘亭乡
相关地名
官路乡
相关地名
石陂街
相关地名
临江街
相关地名
仙阳
相关地名
富岭街
相关地名
水南
相关地名
万安
相关地名
莲塘
相关地名
水北
相关地名
永兴
相关地名
山下
相关地名
古楼
相关地名
枫溪
相关地名
濠村
相关地名
忠信
相关地名
管厝
相关地名
九牧
相关地名
盘江
相关地名
官路
相关地名
浮流
相关地名
山路
相关地名
渔梁
相关地名
巽岭
相关地名
洋溪
相关地名
游村
相关地名
庙湾
相关地名
旧馆
相关地名
观前
相关地名
花桥
相关地名
蒋溪口
相关地名
毛洋
相关地名
际洋
相关地名
东峰
相关地名